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解十八变而成)108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四营一变三变一爻六爻十八变也。
三变之馀而四数之,得九为老阳,得六为老阴,得七为少阳,得八为少阴
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取老而言也。
凡九六为老,七八为少,其说未之闻也。
或曰阳极于九,其次则七也。
极者为老,其次为少,则阴当老于十而少于八也。
曰:阴不可加于阳,故十不用,十不用,犹当老于八而少于六也。
则又曰:阳顺而上,其成数极于九,阴逆而下,其成数极于六。
自下而上阴阳均也,稚于子午,而壮于己亥,始于复姤,而终于乾坤者,阴犹阳也,曷尝有进阳而退阴与逆顺之别乎?
且夫自然而然者,天地且不能知,而圣人岂得与于其间而制其予夺哉!
唐一行学则不然
以为《易》固言之矣,曰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小成,则十有八变间有八卦焉,人莫之思也。
变之初,有多少
一变也,不五则九。
其二与三也,不四则八。
八与九为多,五与四为少。
多少者,奇耦之象也。
三变皆少,则乾之象也。
所以老阳,而四数其馀得九,故以九名之。
三变皆多,则坤之象也,坤所以老阴,而四数其馀得六,故以六名之。
三变而少者一,则震坎艮之象也,震坎艮所以少阳,而四数其馀得七,故以七名之。
三变而多者一,则巽离兑之象也,巽离兑所以少阴,而四数其馀得八,故以八名之。
故七八九六者,因馀数以名阴阳,而阴阳所以老少者,不在是而在乎三变之间,八卦之象也。
唐一行之学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