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铜匮检署 其二 新朝 · 哀章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又其一署曰云云,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为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
为益州父老请留史司马表 唐 · 闾邱均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七
益州大都督府草莽臣某等若干人谨冒死言。臣闻理有所藉。颍川重睹于黄霸。惜其不可。河南一借于寇恂。古之恩迹。今亦宜有。臣等出身草莽。茂育元德。井饮田食。齿老年衰。安全家道。倾遂天性。皆赖陛下圣情恩利。惠及苍生。择循吏以共康。官贤才而俾牧者也。臣州佐某官。英明兴气。忠志居心。该举坟典。犹协文史。充美价于一省。著能声于邦国。缇油至止。光辅藩维。体要而庶政必凝。忧勤而自公知退。伏见今月日除节彭州刺史。玺函适到。熊轼将登。吏人传闻。惊嗟相惜。臣闻天地之道。每从人欲。帝王之义。必顺人心。所以黎庶安宁。上下禔福。今此百姓。乞留一年。庶得服习其教而易安。优柔其道而自得。阊阖天远。上祈犹难。伏乞圣慈回眷。殊涣中留。停已出之旨。复如初之望。使折心重至。惊魂还归。时雨一沾。同养万物。无任瞻望伫回之至。
后汉徵君徐君碣铭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后汉高士徐君。讳稚。字孺子。南昌人也。先生受天元休。含道杰出。生知而上。贯之以一。体资清纯。动适元妙。知道之将废。乃穷而独善。躬耕取资。非力不食。邻落所处。率化无讼。在汉之季。遭时溷浊。不抗迹以庇物。故退栖山林。不苟利以辱身。故进无禄位。五辟宰府。四察孝廉。又举有道。就拜太原太守。皆辞疾不起。延嘉二年。尚书令汝南陈蕃仆射南郡胡广相与上疏。极言先生宜为辅弼。协和人神。汉桓帝犹能安车元纁。备礼徵聘。而竟不屈志。知时之不可支也。然而诸公嘉招。虽不之屑就。及闻薨卒。徒步吊祭。礼有所尚。只鸡不薄。意有所加。生刍为贵。士之感义。实衰世之有补。人而见德。俾后生之可寻。其废中权。行中虑。皆此之类也。昔者夷齐介洁而远去。沮溺野逸而离偫。颜阖凿坏以遁逃。接舆狂歌而诡激。此诚作者。或类沽名。夫有所不为。志则偏也。无适不可。用之极也。先生则贬绝在心。而经修于世。纯俭以存戒。博爱以体仁。应物以会通。全巳以归正。汉庭所以宗其德。天下所以服其行。岂与彼数子直径庭而巳哉。灵帝初欲蒲轮聘。会先生以疾终。时年七十二。有子曰季登。笃行孝悌。亦高尚不仕。皇唐开元十五年。予忝牧兹郡。风流是仰。在悬榻之后。想见其人。有表墓之仪。岂孤此地。则先生之德。其可没乎。铭曰。
灵芝无根,醴泉无源。
角立杰出,先生斯存。
英英先生,德不可名。
麟出无应,鸿飞入冥。
道高事远,迹陈名劭。
勒石旧邦,以观其妙。
唐故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燕国文贞张公遗爱颂 盛唐 · 孙逖
四言诗 押麌韵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赠太师燕国文贞公讳说。字道济。张氏。圣文神武皇帝佐命之臣也。开元六祀。宅于幽朔。及公既殁。御撰丰碑。以为用公于是邦。当革弊之举。讯彼故老。徵于前事。有以见圣人之情见于辞矣。夫渤碣之北。有山戎焉。乍臣乍骄。或息或纵。镇之以大府。府有都督。威之以大军。军有节度。二者之任。万邦之屏。弥缝其阙。必有宗臣。曩者天册之初。王尚书不反命。则我天后以纳言狄公领之。先天之际。孙将军不振旅。则我睿宗以太尉宋公为之。洎陉口之役。嶭公小衄。后数稔。伤痍未平。易置诸将。少有称者。则我皇帝注意于文贞公。社稷之固。生民之杰。伊昔徇节。未尝顾身。面折二竖。辩邪正于君侧。首谋四凶。决安危于天下。勇于义。力于忠。虽有贲育。不能夺已。自受命处此。声振殊俗。终公之代。不敢近边。圣人金城。其在是矣。先是公之未至也。军实耗斁。边储匮少。帑藏乏中人之产。革车无百驷之偫。将欲丰之。不其难也。公问以谣俗。因而化之。命卝人采铜于黄山。使兴鼓铸之利。命杼人斩木于燕岳。使通林麓之财。命圉人市骏于两蕃。使颁质马之政。命廪人搜粟于塞下。使循平籴之法。物有其官。官赡其事。如川之至。以莫不增。一年而财用肃给。二年而蓄聚饶羡。军声武备。百倍于往时矣。犹以为不一劳者不久逸。不暂费者不永宁。既庶且富。人可用也。于是堑山泽。起亭障。塞鸡鸣之阨。守阜陵之冲。遮大夏之路。距卢龙之口。延袤千里。横绝一方。以顺天地之心。且为华夷之限。命下之日。修塞之后。人到于今赖焉。夫戎狄远却。暴禁矣。货食滋至。财丰矣。封守以固。人安矣。师徒不劳。兵戢矣。武有七德。我其四焉。坐致必胜之道。以销未形之患。是公之深计远虑所致也。初公之大用。实以词宗。虽亟持国钧。而未执兵柄。及台揆中废。荆衡外牧。上将复内用。因以为将。惟幽都克慎厥始。惟大原克和厥中。惟朔方克成厥终。三驾而时靡有争。繇是复践中枢之任矣。文武为宪。斯之谓欤。乔岳告成。遂登仲虺之相。金华念旧。仍遵尚父之师。高朗令终。固其宜也。昔周有张仲。是称孝友。汉有留侯。见推筹画。太守飞声于朔野。司空迈绩于西晋。及公之贵。世德其昌。光于祖考。则庆州都督刑部尚书追孝于前烈。友于兄弟。则国子祭酒怀州刺史致美于当代。施于祚允。则兵部侍郎驸马都尉缵戎于后叶。人臣尊宠。举集其门。岂伊朱轮之盛。方继缁衣之好。辩其谱系。范阳之大族也。叙其封略。燕国之名都也。徵其政理。幽州之良牧也。美数多矣。斯人之德。与夫班伯之荣故郡。买臣之惊守邸。盖不侔矣。蓟县父老某乙等。感之所致。久而益思。远诉不才。追书盛德。徽音已隔。空悲梁木之歌。碑颂独存。应堕岘山之泪。仍系辞曰。
圣出贤睹,为师为辅。
大国宗文,殊方畏武。
帝谓幽朔,人思镇抚。
受命再瞻,聿来兹土。
谋猷既壮,阙漏咸补。
守固邦宁,财丰人聚。
四牡既驾,三边无侮。
又何与之,元衮及黼。
范阳宗邑,燕垂守宇。
德被塞翁,恩深召父。
琢彼遗爱,传于终古。
贞石不骞,蓟邱之下。
故滕王府咨议杜公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公讳义宽。字某。姓杜氏。东都濮阳人也。其先在周者为侯。在汉者为三公。在魏者以许昌居守。在晋者以荆州作镇。则杜氏之世禄。厥惟旧哉。若乃其泽雷夏。其川河济。颛顼起焉。昆吾理焉。则濮阳风化。所凭厚矣。不有纯嘏。孰生大贤。公则魏陈留郡守亮之曾孙。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县开国侯保之孙(唐宰相世系表作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伽)。隋本郡中正伽之子(唐宰相世系表作隋雁门太守保)。承迈种之遗训。体清醇之上姿。童而典学。冠而好古。于是东涉汶泗。北登邹峄。讲周公之德。观孔氏之艺。则易之变。诗之风。乐之和。礼之节。书之政。春秋之理。人一以贯之。达其本矣。繇是大业九年。以孝廉高第授河东郡法曹。已而隋氏弗纲。王充窃命。我太宗文武圣皇帝是以有陕东之师。公转饷如役。赢粮从径。军无后爨。士有馀勇。郑是以殒。唐是以兴。帝将策勋。公乃辞赏。既不获命。请从叙迁。因授虞州司仓参军。贞观二年。改授普州安康令。稍迁合州治中。转恒州别驾雍州高陵令。拜朝散大夫饶州长史。迁苏州司马兼滕王府咨议。凡宰二邑。佐六郡。大小必诚。远近如一。其所在也。使者升闻。其所去也。邦人颂德。且有兼官之拜。实固大宗之屏。宜享三寿。以谐百工。天难忱斯。不可黩已。春秋七十有二。永徽六年某月日。终于苏州。某月日。乃葬濮阳叠城之旧原。礼也。噫。公之为人。应变当理。有庆卿之善画。徵□考祥。有董生之博览。威敌□附。有穰苴之大略。摧刚为柔。有季布之高义。虽运逢板荡。而才偶经纶。而或出当骋奇。干赏蹈利。托风云之会。邀日月之光。则万户之封。不足致也。三旌之位。曷云贵也。而能卷其舌。塞其兑。实若虚。明若昧。不贪骤雨之福。以远浮焱之害。斯大雅之保身。亦君子之向晦也。洎天衢开泰。皇运清明。从官以养人而不为禄。谨身以报主而不近名。回翔郡邑。三十馀载。出处之际。优游自得。其古之恬势利者欤。初公之裔祖始宅帝邱。时更大乱。室无遗堵。公因谓所亲曰。吾之世业。为郡中正。遗爱不泯。阴德在人。施于子孙。必有兴者。于公高门之事。可不务乎。用是改卜鲜原。大起层构。垣墉既蔓。栋宇斯飞。轮焉奂焉。爰笑爰语。及公之后。斯事果徵。一世其昌。既开方国。再世而大。遂为相门。论者以为知言矣。尔其乡党之行。闺门之德。孝乃天继。仁为已任。烝尝尽敬。宴喜无荒。禄利必赒于外姻。谯让不行于私属。故子弟趋教。州里向风。虽有严刑峻法。不如公之潜导也。诗所谓行归于周。万人所望。有令名矣夫。令德矣夫。有四子。长曰俭。早世。次无忝。终于朝散大夫梓州盐亭令。次曰慎行。终于益州长史建平县开国男(唐宰相世系表作正平侯)。赠蜀州刺史。次曰惟志。终于吏部员外郎。赠吏部□咸以大名。克绍前烈。丰碑未树。梁木先摧。孝孙户部尚书暹。国之故相也。俭德为辅。正身立朝。以伯夷之直清。兼张仲之孝友。是用秪率理命。奉扬祖风。作颂称代。刊石表墓。留侯大父。已传班固之书。陈氏先生。何愧蔡邕之述。词曰。昔公之先。于周为侯。及公之允。于唐为辅。一德贻孙。千龄续祖。身隔徂谢。名存宪矩。在濮之阳。居河之浒。畇畇原隰。济济榛楛。别业年深。先茔地古。丰碑颂德。式是东土。
平原公遗德颂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四
维上帝降灵为贤。弼我大邦。钧明说望。协期陈谟。仗钺出师。丕赫厥勋。大君以距岭缘湖八州之域。天下震扰。此邦全宁。内辅宗师。外饫军旅。咽颐荆越。钟以眷右。乃命平原宾护东宫而尊大之。师长邦宪。肃清华夷。朱旂畅毂。平原戾止。秋霜伊何。视我直方。春雨伊何。宏我恺悌。公张氏讳镐。字从周。河内儒家。时贤荐让。诏书徵起。三年之间。位登将相。吉甫方叔。平原兼之。间岁临海狂顽覆浙左。陷上饶。●(846D)皖寇徒。残害长吏。潜逼钟陵宜春。盗帅家兵遍山。吏不敢问。人愁苦之。公默麾偏师。勿骇吾人。无声无色。偫凶枭夷。下遂其顺。上遂其仁。咸曰不有平原。遑恤吾身。平原之政。以类而举。是邦胡冤。公薨于镇。八州文武。吏人老幼。途哭家祭。不能举首。夫山倾川竭。未为成灾。大臣盛德舍荣。即哀灾之大者。刻颂之义。发乎心。播乎声。施事为教。感哀为德。公故吏侍御史博陵崔贲文明殿中侍御史昌黎韩洄幼深监察御史赵郡李惟岳谟道大理寺丞王士华子秀尚书刑部员外郎前袁州刺史张澹惟清袁州别驾吴郡陆调牧臣及耆寿袁维清彭正运施希廷李开云百姓彭伋潘玉等一十二人咨余为颂。抚石而泣。故其词也哀。
皇矣明王,求公于野。
官在谏省,将锄悖凶。
谓公有勋庸,授公肃宗。
纳为辅翼,专征獯戎。
或蹇或通,易简昭融。
帝命平原,八州堤封。
深湖大江,宣布睿德。
淳此下国,荡除妖贼。
安其父子,爰及家室。
时万时亿,山川出云。
生此元臣,献岁发春。
三灵化醇,今则逝矣。
南方愁辛,呜呼平原。
如其仁,如其仁。
唐丞相太尉房公德铭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元宗季年,逆将持兵。
天锡房公,言正其倾。
偫凶害直,事乃不行。
虏起幽陵,连覆二京。
帝慈蒸人,避狄西蜀。
爰命抚国,理兵北朔。
登贤为辅,让子以续。
公赍册书,亦捧瑞玉。
圣人神圣,天地咸若。
子孝臣忠,元元踊跃。
命帅中军,谋歼羿浞。
人或有言,志屈道行。
公曰不可,屈则佞生。
柄不在公,众昏曀明。
退师储宫,出守函谷。
入为尚书,正色谔谔。
又刺汾浍,遽临彭濮。
何负而东,何负而西。
公受挫抑,邦人悽悽。
帝怀明德,俾我不迷。
徵拜秋官,佥曰休哉。
薨殂阆中,国瘁人哀。
乔岳陨踬,辅星昏霾。
天子洟涕,追崇上台。
岩岩岱宗,瞻其峻极。
赫赫房公,尊其盛德。
昔抚宜春,列邦是式。
建铭江滨,以慰南国。
对肃宗破贼疏 唐 · 李泌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贼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阳。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耶。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馀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毌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踰年而毙。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徵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穴。当死河南诸将手。必得两京。则贼再强。我再困。且我所恃者。碛西突骑西北诸戎耳。若先取京师。期必在春。关东早热。马且病。士皆思归。不可以战。贼得休士养徒。必复来南。此危道也。
册尊号赦文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九
惟高祖太宗敷大德于天下。覆载之内。湛恩茂育。累圣同道。用康兆人。宝位重光。深其德泽。被服渐渍。洽于生灵者。百有五十年之閒。兵不作而刑将措矣。自寇虐横厉。山东不开。衅起渠魁。毒流区宇。三军七萃之士。豪杰忠良之徒。制在风波。遭其驱劫。繇是干戈不息。征赋寔烦。哀我人斯。并罹灾患。悯兹有犯。无罪万方。朕上戴皇天。下临黔首。奉先圣之成命。集一切之大勋。元恶既诛。群生思乂。是欲镜清六合。网决八纮。庶齐大道之时。克复太平之理。至化犹郁。兵严初解。百辟卿士。中外众臣。并进昌言。请上徽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朕涉道日寡。惭德良多。恐沮乐推之心。自增神器之重。俯膺典册。敬受鸿名。便欲谒报昊天。展事郊庙。又以孟秋多稼。垂及西成。王畿之閒。人实劳止。辍兹大礼。式元冬。切为踰年改元之制。缵承洪业。敢废旧章。博采群公之义。乃贞协用之纪。其宝应二年改为广德元年。爰属履端。乃宏肆眚。救兹汤火。俾云行而雨施。涤其瑕秽。将玉振而金声。宜广更始之恩。用明向劝之福。可大赦天下。自广德元年七月十一日昧爽巳前。大辟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巳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左降官即量移近处。亡官失爵。各与收叙。诸色流人罚镇效力安置配隶等。一切放还。其安禄山史朝义亲族。应在诸道。一切原免。并无所问。天下所有诸色结聚。羌浑党项。但能悔过自陈。各归生业。一切并舍其罪。其中有头首能劝率。并束手来归者。并加官赏。仍令本道防禦使并管刺史县令分明晓谕。所有到者。各具名录奏。诸道百姓逋租悬调。及一切欠负官物。自宝应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巳前并放免。一户之中。有三丁放一丁。庸调地税。依旧每亩税二升。天下男子。宜二十五成丁。五十五入老。应徵租税。刺史县令据见在户徵科。其逃亡死绝者。不得虚摊邻保。河北百姓复三年。应是回纥行营经历处。免今年租税。内外文武。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巳下加一阶。仍各赐两转。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智谋夙成。忠孝纯至。恭行讨伐。亲统元戎。抚外蕃以仁。训群帅以义。班师献捷。勋茂武成。宜兼尚书令。加实封二千户。回纥可汗册为颉咄登密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敦册为娑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可汗。及左右内外宰相巳下。共加实封二万户。令御史大夫王翊持节就衙帐册礼。左右杀胡禄都督等并封为王。诸部督并封国公。河北副元帅怀恩宜兼太保。仍与一子二品官一子四品官并阶。更加实封五百户。河南副元帅光弼与一子三品官并阶。更加实封三百户。幽州节度使怀仙与一子三品官并阶。加实封二百户。李抱玉郭英乂辛云京侯希逸田神功孙志直白孝德令狐彰并各与一子五品官并阶。加实封二百户。李宝臣薛嵩田承嗣张献诚等各与一子五品官并阶。仍加实封二百户。鱼朝恩寄崇师律。程元振勋高佐命。各加实封二百户。仍与一子五品官并阶。仆固玚高彦崇浑日进李建义李光逸杨崇光李怀光张如岳白元光温如雅拓拔澄泌高晖卢钦友成惟良曹楚玉等各与一子五品官。加实封一百户。仍各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并寇难巳来将相勋业高者。其名籍图画亦准此。子仪与一子四品官并阶。加实封二百户。苗晋卿刘晏裴遵庆元载各与一子四品官并阶。加实封一百户。仪王及彰王巳下男未官者。并准旧例与官及封。永穆并长乐巳下长公主及郡县主嗣王郡王等各与一子官。皇亲五等巳上。诸亲三等巳上。各与一子出身。二王后各与一子官。诸道节度观察使立功将士。其父兄在无官者。依子文武与官。巳殁者追赠。阵亡将士袭父官爵。河北河南有怀材抱器。安身守节。素在丘园不仕。为众所知。委所在长官具名闻荐。应授伪官等。并巳昭洗。矜才宥过。宜有甄收。委所繇勘本官名衔资历闻奏。量才处分。文武正员常参官并诸州刺史。父母无邑号官者。宜与致仕官及邑号。赠者更与改赠。刺史县令自今以后改转。刺史三年为限。县令四年为限。员外及摄试官。一切不得釐务。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河南河北伪度僧尼道士女冠。并与正度。天下刑狱。须大理正断。刑部详覆。不得中书门下即便处分。诸色人中。有孝弟力田。经术通博。文词雅丽。政理优长。本州各以名荐。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中唐 · 杨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鹊巢配德。合好之义深。象服建封。宠光之致极。况动循法度。躬事蘋蘩。揭四德而表仪高门。秉一心而辅佐君子。则有夫人王氏。有唐元辅汾阳王之伉俪。本其盛族。著于太原。高祖长谐。皇左武卫大将军秦州都督平原郡公。赠荆州大都督。陪葬献陵。曾祖德元。银青光禄大夫唐州刺史。祖士会。河南府陆浑县令。父守一。宁王府掾。赠兖州大都督。或勋阀可称。或理行尤异。积仁储庆。奕叶联华。夫人即兖州府君之长女。敏悟生知。孝慈天性。诞含柔范。光起韶仪。亲执组紃。备详图史。女宗之美。灿然有光。年既及笄。礼从纳币。言告师氏。归于汾阳。汾阳时宠禄未崇。盛业犹晦。夫人循节俭之行。服浣濯之衣。祇事舅姑。恪恭朝夕。视庖主馈。未尝假人。下气怡声。率由至性。生既极其养。殁又过乎戚。慎徽众善。敦叙六宗。睦娣姒以仁。接中表以义。由是闺门以穆。妇道有闻。天宝中。汾阳分镇河中。策勋王府。夫人从夫之义。封琅琊县君。寻又进封太原郡君。其后寇盗横厉。风云元感。汾阳乃首启戎行。宣力王室。出则统一师旅。入则燮赞台阶。元勋既崇。殊赏斯至。内训之功。其子或位列通侯。或室嫔贵主。姻连右戚。荣冠中朝。门通河汉之津。地成冠盖之里。每令节嘉赏。长筵高会。青紫照庭。佩环盈室。薰灼人代。莫之与京。然约已尚柔。从夫体顺。服仁不倦。守礼无为。总是具美。允膺多福。亦尝排凤阙。谒龙颜。及承制曰。汾阳郡王妻太原郡君王氏。婉娩淑德。斋庄令容。禀训姆师。友于琴瑟。作宾君子。宜尔室家。克著艰难之勋。实由辅助之力。可封霍国夫人。初汾阳受命东征。长驱河朔。夫人处于西土。三徙其居。导诸子以义方。规众女以典则。用能聿遵礼度。伊加等之顾问。奉殊常之宠锡。容止合度。威仪可观。帝嘉其贤。尤所称重。宜其阜昌盛业。蕃衍华绪。荷恩渥于上天。保荣耀于当代。而夫人蕴高世之度。抱出尘之节。以为致盈必损。理有固然。誓弃浮华。愿归正觉。于是损其服玩。斥其爱染。思契理于胜因。将息心于了义。乃舍京城西别业。奏置法雄寺。又于法云寺写藏经。修塔院。置经行之室。立禅诵之堂。景福所凭。斯焉茫昧。遐龄未及。奄尔薨殂。享年七十三。以大历十二年正月辛未。终于平康里之私第。皇慈兴叹。中使临吊。汾阳以睽偕老之期。深遗挂之恨。抚襟长恸。悼亡何及。即以其年六月二日。卜葬于万年县凤栖之原。恩诏赠赙。率加常典。哀荣之盛。今昔罕俦。有子六人。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曜。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左散骑常侍赵国公晞。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吏部司封郎中上柱国乐平郡开国公晤。次曰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驸马都尉暧。次曰银青光禄大夫守殿中少监曙。幼曰朝散大夫守秘书省著作佐郎映。有女八人。长女适成都县令卢让金。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孺。次女适卫尉卿张浚。次女适殿中少监李洞清。次女适司门郎中郑浑。次女适邠(一作汾)州别驾张邕。次女适和州刺史赵纵。幼女适太常寺丞王宰。并衔恤在疚。是崇窀穸。帝女降天人之贵。从主妇之仪。手制衣衾。亲临祖载。自宫徂野。徒行号擗。此又盛德所感。明灵永慰者也。汾阳属当出镇。瞻望不及。思刻金石。以纪徽猷。绾顾无赞美之能。虚承叙德之命。式扬茂实。以副永怀。铭曰。
赫赫崇勋。郁为元臣。峨峨淑德。奄有方国。夫贵妻尊。恩深宠极。聿修阃政。以懋嫔则。妥自中年。嘉声克宣。鱼轩昭曜。翟茀婵娟。嫔从如云。歌钟沸天。永言浮世。载悟真诠。元夜何速。青鸟斯卜。恻怆笳箫。苍茫陵谷。惟贞石之不朽。庶斯言之可复。
齐七政赋(以明主法天用齐七政为韵) 中唐 · 周渭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天之垂象兮无臭无声。君之立德兮赫赫明明。将同符而合矩。在璿玑与玉衡。故运彼四时。寒燠随其建指。齐其七政。有道感于无情。故使黎民于变。万物由庚。神不秘其福。地不爱其祯。原其天斯覆兮地斯载。播偫方而作主。日阳德兮月阴灵。俾五星而为辅。谅无私于照烛。或任晦于烟雨。国风可仰。守官方赞于羲和。人力不侔。杖策已疲于夸父。夫能文者政乃不乏。示寰瀛之大法。运天者道在于乾。占日月之初躔。既推历以生律。亦钩深而索元。徒观其如璧之合。如珠之连。甲子不迷。符太初之朔旦。精意以享。同肆类于旻天。七政非差。万邦攸共。采石氏之经。听畴人之颂。远而望也。粲粲映非云之云。默而识之。昭昭为非用之用。岁在木而循度。镇居中而不携。荧惑无犯于奋若。太白莫陵于摄提。将不盈而不缩。岂乍高而乍低。故我后所以引唐尧而作式。指虞舜而思齐。动于天兮德有一。丽于天兮曜有七。四海以之升平。千箱以之充实。岂比见晕珥适背之状。语怪变云气之质。非训俗以齐人。徒废时而乱日。客有从笔砚而未达。怀忠信而待命。望莳蓂于朝阶。知如春之圣政。窃昧谈天之辨。庶裨观象之咏。
谕李怀光诏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一
李怀光往因职任。颇著干能。朕嗣位之初。首加拔擢。托为心膂。授以旌旄。顷岁河朔不宁。令往征讨。任兼将相。恩极邱山。及朱泚猖狂。诱奸作乱。扰动京邑。逼迫奉天。怀光率领全军。奔赴国难。凶逆逃遁。宗社再宁。保安朕躬。实有所赖。委元帅河中府之权。兼太尉中书令之秩。广增户食。赏及宗亲。人臣之盛。莫与为比。岂朕于怀光不尽。岂朕报怀光不崇。京邑未收。嫌衅巳搆。被朱泚潜使奸人说诱。又受张佋等惑乱之辞。曾不觉知。自生疑阻。遂与元恶通和往来。朕志在推诚。事皆掩覆。礼遇转厚。委任转深。都不悛心。凶恶日甚。敕书慰问将士。怀光并不令宣。三军咸欲收城。怀光并不令出。自云巳共朱泚定约。不能更事国家。兼朱泚所遣来人。令见宣慰敕使。公言迫胁。无复君臣。朕以眇身。获承鸿业。务全大计。迁幸山南。苍黄之閒。备历危险。赖朔方等军将士。保守忠义。耻陷恶名。不谋同辞。誓守臣节。怀光知将士之意。不可改移。径往河中。偷安朝夕。据有罪迹。情实难原。然以奉天解围。尝著勋烈。昨又遣男璀等谢罪。恳请束身归朝。朕悯其改过之诚。念其赴难之效。以功赎罪。务在优容。令给事中兼御史大夫孔巢父赍先授怀光太子太保敕牒。河中宣慰讫。三日内便与怀光同赴上都。所在保护。不得邀截惊动。违者按以军令。仍许怀光将百人巳下。随身防援。如欲使令家口同行亦听。怀光若至阙庭。必保全终始。厚恩宠命。待之如初。仍赐实封五百户。子孙承袭。代代无绝。信如皦日。朕不食言。朔方军素推忠义。国家每有危难。未尝不立大功。子仪两收京城。皆是此军之力。昨又远从河北。来赴奉天。逆贼畏威。望风奔遁。眷言殊绩。朕岂暂忘其事。将士各竭忠志。叶心勠力。横遭迫胁。无路自申。每一念之。痛心自咎。比者君臣阻隔。只为怀光一人。今怀光自请入朝。犹舍其罪。况诸将士并是功臣。各宜坦然。更勿忧虑。所有官爵实封。并赐名定难功臣。一切如故。仍准元敕。超五资与改转。
易州抱阳山定惠寺新造文殊师利菩萨记 中唐 · 邵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恒北山之镇也。易朔门之冲也。山形东下。万岭相属。得抱阳之一峰。岌然孤标。对引双翼。前面豁向。阳光抱中。故以抱阳名山。山有定惠寺。建于隋开皇。成于今大历。左有精舍。上有宝坊。凭岩架壑。崛起堂殿。甃石为趾。飞空构梁。回廊盘蹬。层阁郁峙。阳崖森竦以木秀。阴壁沮洳以泉洒。可以资荫庥。可以备饮濯。朝日上海。千岩下平。晴云捲霄。百里前尽。万灵之所孕育。众圣之所栖憩。宾延真至。驱伏魔怪。登聋俗于觉路。化空山为金界。羌难得而毕载也。皇帝御天下之十三年。至化汪濊。被于无垠。绍兴像法。荷护释种。我成德节度使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陇西郡王李公宝臣。光膺朝寄。主东之诸侯。保和师旅。康靖方夏。民既咸理。法亦随建。遗功坠迹。悉命修复。有若新罗真子曰谈藏。浮海而至。止于山间。回向恳到。发其诞愿。乃于寺内建文殊师利菩萨堂焉。又于堂内立我陇西王洎夫人邠国夫人谷氏真形于其次。所以存相展敬。荷恩昭报也。规心匠智。庀徒蒇事。徵工攻木陶瓬。穷妙凝铄。人随悦来。事与念就。乃毕土木。乃备丹素。䌽错翚飞。霞张电烻。俨八部以营卫。列四天以护持。如登化城。窈入空境。作礼端肃。则文殊垂教之迹可归也。洁诚趋奉。则陇西护法之恩可报也。夫大雄现世。乘化演教。阴济偫动。泯而归无。大贤佐世。康物毗政。协宣元气。退而不有。以性相示。不以文字成。元纯冥符。其理宗一。则归向者不必入毗耶之会。方受真如之旨。虔敬者不必趋丞相之府。方承文告之令。心念目睹。随而应祉于此堂也。息真子之心。回是显绩。树为介福。固我皇极。不骞不崩。登我明祚。如冈如陵。俾我陇西公位尊而寿。功业长久。俾我邠国既炽而昌。福履穰穰。辅公朝以作镇。配兹山以等固。宜之哉。真实掌中军之记。敢拜嘉命。书于贞石。时大历甲寅岁孟冬既望。
论关中事宜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七
右。臣顷览载籍。每至理乱废兴之际。必反覆参考。究其端由。与理同道罔不兴。与乱同趣罔不废。此理之常也。其或措置不异。安危则殊。此时之变也。至于君人有大柄。立国有大权。得之必彊。失之必弱。是则历代不易。百王所同。夫君人之柄。在明其德威。立国之权。在审其轻重。德与威不可偏废也。轻与重不可倒持也。蓄威以昭德。偏废则危。居重以驭轻。倒持则悖。恃威则德丧于身。取败之道也。失重则轻移诸已。启祸之门也。陛下天锡勇智。志期削平。忿兹昏迷。整旅奋伐。海内震謺。莫敢宁居。此诚英主拨乱拯物。不得已而用之。然威武四加。非谓蓄矣。所可兢兢保惜。慎守而不失者。唯居重驭轻之权耳。陛下又果于成务。急于应机。竭国以奉军。顷中以资外。倒持之势。今又似焉。臣是以疚心如狂。不觉妄发。辄踰顾问之旨。深测忧危之端。此臣之愚于自量。而忠于事主之分也。古人所谓愚夫言之。而明主择之。惟陛下幸留听焉。臣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又闻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大小适称而不悖焉。身所以能使臂者。身大于臂故也。臂所以能使指者。臂大于指故也。王畿者。四方之本也。京邑者。又王畿之本也。其势当令京邑如身。王畿如臂。四方如指。故用则不悖。处则不危。斯乃居重驭轻。天子之大权也。非独为御诸夏而已。抑又有镇抚戎狄之术焉。是以前代之制。转天下租税。委之京师。徙郡县豪杰。处之陵邑。选四方壮勇。实之边城。其赋役则轻近而重远也。其惠化则悦近以来远也。太宗文皇帝既定大业。万方厎乂。犹务戎备。不忘虑危。列置府兵。分隶禁卫。大凡诸府八百馀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承平渐久。武备浸微。虽府卫具存。而卒乘罕习。故禄山窃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资。一举滔天。两京不守。尚赖经制。颇存典刑。彊本之意则忘。缘边之备犹在。加以诸牧有马。每州有粮。故肃宗得以为资。中复兴运。乾元之后。大憝初夷。继有外虞。悉师东讨。边备既弛。禁戎亦空。吐蕃乘虚。深入为寇。故先皇帝莫与为禦。避之东游。是皆失居重驭轻之权。忘深根固柢之虑。内寇则崤函失险。外侵则汧渭为戎。于斯之时。朝市离析。事变可虑。须臾万端。虽有四方之师。宁救一朝之患。陛下追想及此。岂不为之寒心哉。尚赖宗社威灵。先皇仁圣。攘却丑类。再安宸居。城邑具全。宫庙无霣。此又非常之幸。振古所未闻焉。足以见天意之于皇家。保祐深矣。故示大儆。将宏永图。陛下诚宜上副天心。下察时变。远考前代成败。近鉴国朝盛衰。垂无疆之休。建不拔之业。今则势可危虑。又甚于前。伏惟圣谋。已有成算。愚臣未达。敢献所忧。先皇帝还自陕郛。惩艾往事。稍益禁卫。渐修边防。是时关中有朔方泾原陇右三帅。以捍西戎。河东有太原全军。以控北虏。此四军者。皆声势雄盛。士马精彊。又徵诸道戍兵。每岁乘秋备塞。尚不能保固封守。遏其奔冲。京师戒严。比比而有。陛下嗣膺宝位。威慑殊邻。蠢兹昆夷。犹肆毒蠚。举国来寇。志吞岷梁。贪冒既深。覆亡几尽。遂求通好。少息交侵。盖缘马丧兵疲。务以计谋相缓。固非畏威怀德。必欲守信结和。所以历年优柔。竟未坚定要约。息兵稍久。育马渐蕃。必假小事忿争。因复大肆侵掠。张光晟又于振武诱杀偫胡。自尔已来。绝无虏使。其为嫌怨。足可明徵。借如吐蕃实和。回纥无憾。戎狄贪诈。乃其常情。苟有便利可窥。岂肯端然自守。今朔方太原之众。远在山东。神策六军之兵。继出关外。傥有贼臣啖寇。黠虏窥边。伺隙乘虚。微犯亭障。此愚臣所窃为忧者也。未审陛下其何以禦之。侧闻伐叛之初。议者多易其事。佥谓有征无战。役不逾时。计兵未甚多。度费未甚广。于事为无扰。于人为不劳。曾不料兵连祸拿。变故难测。日引月长。渐乖始图。故前志以兵为凶器。战为危事。至戒至慎。不敢轻用之者。盖为此也。当胜而反败。当安而倒危。变亡而为存。化小而成大。在覆掌之间耳。何可不畏而重之乎。近事甚明。足以为鉴。往岁为天下所患。咸谓除之则可致升平者。李正已李宝臣梁崇义田悦是也。往岁为国家所信。咸谓任之则可除祸乱者。朱滔李希烈是也。既而正已死。李纳继之。宝臣死。惟岳继之。崇义卒。希烈叛。惟岳戮。朱滔携。然则往岁之所患者。四去其三矣。而患竟不衰。往岁之所信者。今则自叛矣。而又难保。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任事之济否在人。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势苟危。则舟中敌国也。陛下岂可不追鉴往事。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极思劳神。徇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其于为人除害之意。则已至矣。其为宗社自重之计。恐未至焉。自顷将帅徂征。久未尽敌。苟以藉口。则请济师。陛下乃为之辍边军。缺环卫。虚内厩之马。竭武库之兵。占将家之子以益师。赋私养之畜以增骑。犹且未战。则曰乏财。陛下又为之算室庐。贷商贾。倾司府之币。设请榷之科。关辅之间。徵发已甚。宫苑之内。备卫不全。万一将帅之中。又如朱滔希烈。或负固边垒。诱致豺狼。或窃发郊畿。惊犯城阙。此亦愚臣所窃为忧者也。未审陛下复何以备之。以陛下圣德君临。率土欣戴。非常之虑。岂所宜言。然居安备危。哲王是务。以言为讳。中主不行。若备之已严。则言亦何害。傥忽而未备。又安可勿言。臣是以罄陈狂愚。无所讳避。罔敢以中主不行之事。有虞于圣朝也。惟陛下熟察之。过防之。且今之关中。即古者邦畿千里之地也。王业根本。于是在焉。秦尝用之以倾诸侯。汉尝因之以定四海。盖由凭山河之形胜。宅田里之上腴。弱则内保一方。当天下之半。可以养力俟时也。彊则外制东夏。据域中之大。可以蓄威昭德也。豪勇之在关中者。与籍于营卫不殊。车乘之在关中者。与列于厩牧不殊。财用之在关中者。与贮于帑藏不殊。有急而须。一朝可聚。今执事者先拔其本。弃重取轻。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议制置则彊干弱枝之术反。语绥怀则悦近来远之道乖。求诸通方。无适而可。顾臣庸懦。窃为陛下惜之。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补。臣不胜恳恳忧国之至。辄敢效其狂鄙。以备采择之一端。陛下倘俯照微诚。过听愚计。使李芃援东洛。怀光救襄城。希烈凶徒。势必退衄。则所遣神策六军士马及点召节将子弟东行应援者。悉可追还。河北既有马燧抱真。固亦无藉李晟。亦令旋旆。完复禁军。明敕泾陇邠宁。但令严备封守。仍云更不徵发。使知各保安居。又降德音。劳徕畿甸。具言京辇之下。百役殷繁。且又万方会同。诸道朝奏。恤勤怀远。理合优容。其京城及畿县所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等。诸如此类。一切停罢。则冀已输者弭怨。见处者获宁。人心不摇。邦本自固。祸乱无从而作。朝廷由是益尊。然后可以度时宜。施教令。弛张自我。何有不从。端本整棼。无易于此。谨奏。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营田易定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阳郡王赠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六
维唐十二叶。皇帝纂大统。建大中。始初清明。敷佑下土。稽四征六服之理。阅先正宗臣之籍。流庆斯复。遗风可怀。繇是博陵上谷列侯二千石元僚司武从事亚旅。上其故府太师贞武公功德。请铭于碑。以示厥后。乃诏小司徒臣德舆。因地域之名物。酌军师之宪令。举而叙之云。公讳孝忠。字孝忠。其先燕人。八代祖奇。北齐右北平太守。封右北平王。齐季丧乱。寔开边隙。代有长技。轶于外区。曾王父靖。乙失活部落节度使。王父逊。部落刺史。父谧。早袭先职。来朝上京。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贽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拜开府仪同三司。他日以公之勤。累赠至户部尚书。公雄姿正志。沈毅英达。传兵符于百胜。袭王爵于九代。年未弱冠。入侍明庭。才为异伦。射必命中。以日磾之信爱。受秦仲之车服。自他有耀。至是来归。时元宗御天下四十馀载。习文事而去武备。人不知战。恬于已然。幽陵首祸。谷洛恇骇。公迹染污俗。心坚本朝。岂求生以害仁。将蹈难以明义。史羯继乱。犹居劫中。质其所恃。无路自奋。閒道旁午。密陈嘉猷。俄而成德军节度李宝臣锡姓抚封。同信臣之任。就义若渴。推心于公。综其都军。以壮支郡。乃策崇勋。累居大官。凡军师之禁令。攻守之奇正。成德之重。必咨于公。邻帅猖蹶。皇赫问罪。公出自上谷。觇于贝邱。冠徒六万。将犯中冀。乘辕外向。方阵而前。公以驷介千数。飙驰急击。深入其阻。夹攻其坚。敌人力屈。昏夜引去。迁御史中丞。封范阳郡王。寻拜易州刺史。加太子宾客。以军之辑睦移于郡。以郡之班制叶于军。文理武毅。交修四畅。师贞人和。为列郡表仪。初公与宝臣。感慨于少年之场。周旋于多难之际。迎导善气。切劘良规。若骖有靳。如热斯濯。异时自代。前定于公。且曰。舆师之心。勋力之冠也。俄而寝疾。瘖不能言。犹以手指北。瞠然注目。既而恶子阻命。阴交匪人。因丧以干纪。专地而图祸。公骤谏不入。飞章上陈。请以州兵。首遏乱略。优诏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一人注意。四履专征。纠合诸侯。连收城县。败之于束鹿。走之于常山。以至斩首。且无遗策。转兵部尚书易州刺史易定沧等州节度观察使。锡军号曰义武。时三分恒阳之地。录功有差。而偫帅侈心。或怀觖望。太行而东。疆埸日骇。且有从约。皆为假王。公居其腹心。守正持重。玉立于磷缁之际。鸡鸣于风雨之中。静柯劲草。在我而已。彼朱滔者。以燕啖公。夸大煽结。诪张指斥。公乃出和门以莅众。援皦日以誓心。义利之閒。死生不惑。且曰。县官之所以赋军宿兵。下尺一之诏者。在排难捍患而已。吾徒之所以乘坚驱良。佩丈二之组者。在毕力致命而已。碎首涂地。吾无悔焉。一心事君。四面受敌。俄属京师急变。銮辂时巡。时太师西平王以禁兵自魏来援于我。于是与公决策。赴行在所。公素约以伯仲。又申之婚姻。分锐师。选良将。授以赴蹈。使居颜行。断金之契。匪石不转。定山东为已任。坐制偫疑。清毂下为前筹。行戡大憝。赤诚相照。血涕交颐。西平繇是建大勋。立大烈。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代谋。使其徒散约。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者。公之功也。前此拜尚书左仆射。至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元年就加司空。凡受律行师。十有一岁。承宁诸侯。减黜不端。动有节制。人斯爱戴。赡助其供养。赙补其礼丧。拊循接礼。劳徕安辑。辅以正德。而不怵于邪。济以守忠。而不回于利。章灼卓异。有初有终。其居凉国太夫人忧也。手植松槚。倚庐于墓。感致瑞祉。诏旌其门。终身之哀。加人一等。不遗故旧。皆以器使。戏下多善吏。庭中无留事。虽古人之威怀。无以过焉。春秋六十二。以七年三月。感疾薨于位。德宗皇帝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诏郎吏吊祠。礼赙有加。其后累赠太师。易曰贞武。追封上谷郡王。易之大有曰。信以发志。礼之中庸曰。诚之不可掩。惟公推本于是。闇然而彰。德宇宏大。色容厉肃。长才经武。奇表出伦。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始以天宝十载。受诏即戎。授范阳郡洪源府右果毅。破九姓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乾元初转左领军卫翊府左郎将。实镇飞狐之地。宝应中拜左武卫大将军。加金印紫绶。历左金吾大将军兼太仆卿殿中监。以至于专席宾护。剖符建牙。载居六官。乃进左揆。燮和鼎饪。平理水土。真食大封。异姓而王。积功伐以崇厚。履信顺而光大。壮武之后。远继公台。富平之门。时推德器。岂徒然哉。嗣子今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德郡王茂昭。以全才休绩。保大宣力。戴翼天子。抚征诸侯。常以工部尚书建旟博陵。以刑部尚书循方伯之职。特诏所理郡为大都督府。经历右仆射司空。丞居代官。南北军卫。爪牙上将。同气分职。宠冒一时。侯王则银黄相映。子弟乃金埒对起。流光贻训。其信矣乎。二十年。延德王以介圭四牡。来朝京师。德宗沃心嘉叹。燕喜蕃锡。如韩侯申伯故事。顺宗继明。崇德报功。及居台宰。进掌邦教。敦喻还镇。涕洟就涂。今皇帝以道御天下。烛明理本。间岁再入觐。为守臣龟龙。乞留京师。以奉朝请。坚若金石。激以肺肝。服勤王家。丕赫宸眷。感念勋节。顾怀义方。直以郑武公桓公汉韦平父子。古先懿铄。举集公门。二邦幼艾千夫长百夫长。沐浴风烈。怵惕慕思。是仪古式。以永光耀。斯不朽之事也。拜君命之辱。而传信焉。铭曰。
天秉日星,亦有风霆。
君用文德,亦资武力。
太师矫矫,生我王国。
时或艰屯,师惟壮直。
大蹇朋来,其心不回。
好谋而成,义路乃开。
博陵上谷,地直析木。
既夷狡童,则理长毂。
威谋抗励,命赐渥缛。
回回盗泉,皦皦嘉玉。
凡我所履,与之丰福。
士皆贾馀,人以仰足。
雕戈衮章,裕此一方。
追锡吊祠,礼优职丧。
司徒袭庆,道叶仁圣。
三朝戴君,皆受四命。
觐礼煌煌,嘉猷洋洋。
湛露彤弓,威仪有光。
甘棠蔽芾,邵伯所憩。
缁衣改为,郑国之诗。
仍代洪烈,邦人戴之。
永言寘怀,乃刻斯碑。
成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充管内度支营田使清河郡王李公纪功载政颂 唐 · 王佑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惟天正明命。圣人保成。允宁万邦。克易我沴。呜呼。君非臣无以化化。臣非君无以赞赞。明明君臣。品□□□阴阳载□草木咸□兆人康□壬寅岁。宝应皇帝嗣位。敬统旧服。惠周于下。下罔不格。冬十一月。我亚相公忠志率东诸侯□出复命。元元以贞。集太和也。先是禄山构乱。朋毒中夏。□政恤刑覆忠良。殖奸宄。蒸人侧侧不贰率乃戮。公越在东土。受制宇下。为侯于恒。克裒复宁。遏在王室。诞宣我化。靡□尔凶。敷闻帝庭。奉若元命。帝曰休才。正侯良才。授恒州刺史。封密云郡公。表献臣也。越二年。思明肆虐。偫侮王度。擅煞无人。薄三川。威五长。搢绅管管不自即乃工。公执在厉阶。登若股上。罔咈祗命。命我亚□□□我□□恤遗□人心□□□德式□庶欲归于本朝。朝廷嘉茂功。锡丕命。授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成德军节度使清河郡王。赐姓李。改名宝臣。诏曰。懿审奉天威。保乂邦本。是用司国枢。威惮奸回。政革风俗。是用总朝宪。率宁全赵。开复东土。是用苴白茅。昭崇武功。允正师长。是用援□□□□维城宗我姓□□□□本尔名铭之景钟。以宪于后。公固让不获。祗奉天之明命。惟祖惟父。佐世有勋。享禄无及。公大其门。公天委全德。□□有邦忠孝刚义。明直□亮家用自我。位叙宜才。初公牧恒元年伪也。伪师剋恒。恒不堪命。偫盗众聚于野。□□□□□□罔极公张官具政。明武殄暴。暴服如□人諟不虞。庐庐旅旅。以晏以处。士驯业。农力穑。工就务。商通货。四者各正。尔下日用。乃以□□二年春。偫吏更告公曰。滹沲会流。暨于城下。天雨淫降。鸿涌泄岸。波积如阜。奔贯乃雉。胥恐为鱼。其日固久。公以聚人欲经□□启导流□□天造层城巘巘。居人坦坦。□德合于无疆。冬十月。公告成于先帝。洎庆绪嗣凶。自洛奔邺。修好于公。公不□□□□折□□□得请命焉。惟三年二月。上以思明作藩于蓟。临长于恒。夏四月。思明笃叙不供。贼镇威众。俾公如蓟。将贼公也。公执忠起□□□加害。殆六月。恒□□复公□□惟四年夏大旱。涤涤甫田。百谷如焚。人曰祈土龙。公曰非旱备。乃贬躬之食。勤人之□□神□寅□朝而雨(阙八字)大□恒有年也。惟□□□秋□两旬有五日。匪害稼不书政。冬十一月。思明外公。以其党辛万宝张军□□伺间焉。惟□□一月□□□□临公自下流毒畿□□□延于平人人用赍咨涕洟。吁公如天。公曰。不戢乃暴。负乃人。夏四月。戮万宝于□门。敦行王法。保和□极□□□朝义□逆宗公主五州之侯。或曰厚赋人。公衋人蒿焉。封政不赋。乃耸善抑恶。发滞刋佚。蒇惠昭利。六教既□孳等心于是文访于易。易奖之。文访于定。定宗之。文访于深。深修之。文访于赵。赵齐之。克谐五州。允奉如一。虏不我制。公用哆然。惟八年□□月。公大开山东。受命王也。初朝义播亡。系命于公。自公归朝。是剪厥翼。翌日。公会王师于赵郊。恭行伐□独夫惴惴。天用剿焉。时戎羯饮化。爰方启行。夫戎性沓贪蔑煞。俘轶殚宝。虔刘暴骨。厚厉于怀人。南自相魏邢贝。东至沧德瀛鄚。匹夫匹妇。荡在草莽。越践公境。宣服公威。惕惕瞿瞿。摄进成序。若公在首。五州之人无荒宁。风行于冀。冀亿之境愿附公。昭请于上。上集下望。申命用良。冀人熙熙。嗜化永休。惟九年冬。帝念宗臣。特拜右仆射。端武主戎。总经外政。钦酌彝典。敬扬天心。繄公德载于人。人以蕃殖。翼赞三主。铺敦四凶。圣咨乃贤。神被乃禄。其惟有终旨才。恒中耆老贾审祥等师锡言曰。奸臣反常。迭起东土。人用墋黩。殆无指告。惟公牧恒。天眷尔下。尔有君臣公正。尔有父子公保。尔有灾厉公奠。尔有稼穑公成。微公畴依。恒大也。赓曰。昭茂德。崇丰碑。阜成于文。庶永于世。克建乐石。勖扬颂声。颂曰。
惟君配天。
惟臣配君。
蟜蟜我公。
为君武臣。
翼赞皇家。
奄有世勋。
大盗嚣嚣。
荒我东鄙。
孔填不夷。
元元靡恃。
恒人保公。
乃有父子。
我沴载惩。
我年载登。
我用有孚。
尔无不承。
贞石峨峨。
永以垂颂。
惟公之德不崩。
嵩岳圭禅师影堂记 唐 · 许筹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筹仅童知佛。业儒杂老严。德慕元空靡极。营儒身及进士第。一年尉告成。明年游是岳。谒律德惟珙上人。引将布览。至圭大师影堂。珙公曰。子尝识圭公觉否。曰未。云圭公觉道灵感。莫可周名。独有岳神为大师移植松柏于东岩事。碑塔所不书。圭公之诫。杜从祅也。且佛说偫经事。又焉可徇圭公谦胜哉。珙欲颂之。患辞不文。子进士也。矧仅童知佛。尚信圭公谦胜乎。筹惟藏惑。偶得嵩阳居士喻应真与洛阳处士陈惟复书。言岳神为圭公植树事甚备。曰。大师法讳元圭。俗姓李氏。伊阙县人也。太宗朝甲辰岁生。高宗代癸亥岁具戒。元宗帝丙辰岁化灭。历年七十三。始隶闲居寺习律。安少林味禅。后庐庞坞。将化。谓其徒仁素曰。吾始志闲居寺东岭。我灭。尔必塔吾骸于兹。开元十一年。素力允师之志。喻陈二高士曰。大师尝寂定。结庐戋山岩。时岳神轻步谒大师。大师觉精神不世。谓曰。仁者胡来。而复何往。神曰。师宁识我耶。大师曰。吾观佛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识耶。神曰。我斯岳神也。能以怪死痛害。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大师曰。汝能生于人。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则不生不灭也。汝上不能若是。又焉能生死吾也。神稽首礼曰。我亦聪明正直于馀神。而谓是神。岂知师有广大过空之知辩也。愿授以正戒。梯拔世间。大师曰。神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非济岸梯杭之事。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大师辞不获。即为张座焚香。秉烛正几曰。付汝五戒。汝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神曰。敬奉戒。大师曰。汝能不淫乎。神曰。亦娶也。大师曰。非为此也。谓无罗欲也。神曰能。大师曰。汝能不盗乎。神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大师曰。非为此也。谓向取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神曰能。大师曰。汝能不杀乎。神曰。正柄在吾。焉曰不杀。大师曰。非为此也。谓有滥误混疑也。神曰能。大师曰。汝能不妄乎。神曰。我本正直。焉能有妄乎。大师曰。非为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神曰能。大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神曰能。大师曰。如上是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絷。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如能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跳身为帝王不为崇高。命子为辅相不为富贵。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竟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向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混疑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为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众生则无我。无我则无汝。孰能戒哉。神又曰。我神通亚佛。大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神通十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大师曰。汝能拔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神曰不能。又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神曰不能。大师曰。是为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皆灭万法。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偫有性。穷忆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能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恒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有主无法。是谓无心。如我悟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岳神顿首作礼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大师指我戒我。我当化矣。更何业因。何拘尘界。我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大师曰。我观身无物。观物无常。法窟块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巳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也。大师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耶。须请告我。大师意不获。遂言曰。东岳寺之障也。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能屏拥。汝能神力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谨奉命矣。又陈我假昏夜风雷。摆摇震运。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大师门送。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又复碧烟红霞。紫风皓气。错散四远。幢幡钺佩。淩高寝空。其夕。果有迅风吼雷。奔云震电。大壮栋宇。岌业将圯。定僧瞻动。牙捉仆叫。大师安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相契矣。启旦和霁。则北岩松桧。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而大师谓其徒曰。吾殁。有塔我者。有碑我者。无纪是事。人将祅我也。筹得开元中喻陈二居士状师之行。因珙公请为影堂记。遂捃而书之。
后廿九日复上书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一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閤下。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捉发为勤而止哉。惟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今閤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閤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对穆宗疏 中唐 · 崔植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皆能励精思理。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姿。同符尧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四海宁晏。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圭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圣贤相遇。固宜如此。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于道。璟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明皇置之内殿。出入观省。咸记在心。每叹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故任贤戒欲。心归冲漠。开元之末。因无逸图朽坏。始以山水图代之。自后既无座右箴规。又信奸臣用事。天宝之世。稍倦于勤。王道于斯缺矣。建中初。德宗皇帝尝问先臣祐甫开元天宝治乱之殊。先臣具陈本末。臣在童时。即闻其说。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宏多。陛下既虚心履道。亦望以无逸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田承嗣诳李宝臣伪谶(承嗣,安史旧将,降,授魏博节度。大历中,朝廷命幽州朱滔、恒定李宝臣及滑州李正己三镇兵讨之。承嗣求成于正己,又知宝臣生长范阳,欲得其地,乃勒石为谶,密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云:“此中有王气。”宝臣掘得之,有文云云。二帝,指宝臣、正己也。因使客讽宝臣背滔兴兵取范阳自效,宝臣以为事合符命,喜而许之,遂以兵袭滔。承嗣知其衅已成,乃旋军告宝臣曰:“河内有警急,不暇相从,石上谶文,吾戏为之耳。”宝臣惭怒而退。) 唐 · 不详
押先韵
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作伴入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