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巫山(一作王绩诗)。(一作宋之问诗)。(一作沈佺期诗) 初唐 · 王无竞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巫山 来云去雨
神女高唐巫山下夕阳。
裴回行作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一作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第六表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五
臣某言。臣待罪非据。
岁时已深。宠秩逾涯。
灾患自至。一从移病。
忽及周月。五献章表。
未遂血诚。沉痼之身。
滞于床枕。职守之效。
绝于官曹。虚费禄廪。
不安夙夜。遂于去年五月二十五日进状。
乞停俸钱。自后不敢更有请受。
窃冀素餐之责。少息舆议。
丹恳之至。上回圣心。
迩来又经九十馀日。成命未下。
忧惶无措。盖闻禄以诏功。
又以养贤。以臣之愚。
无功绩。久此尸旷。
俯仰内讼。迫于公私。
臣之情理。实为难处。
臣之言词。不能自达。
使得终获退免。曲遂微诚。
亭育深恩。实在于此。
无任猥迫恳款之至。谨奉表陈乞以闻。
东皋子集序 中唐 · 陆淳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八
淳闻于师曰。秉仁义。
立好恶。方之内者也。
等是非。遗物我。
方之外者也。冥内而游外。
圣人也。圣人吾不得见之矣。
方内者时有焉。其惟方外之徒。
莫得而测也。岂践迹之道易。
忘言之理难邪。将偫于人而内自得邪。
何乃庄叟之后。绵历千祀。
几于是道者。余得之王君焉。
心与物冥。德不外荡。
随变而适。即分而安。
忘所居而迹不害教。遗其累而道不绝俗。
故有陶公之去职。言不怨时。
有阮氏之放情。行不忤物。
旷哉渊乎。真可谓乐天之君子者矣。
生于隋季。人莫之知。
故其遗文高迹不显。余每览其集。
想见其人。恨不同时得为忘形之友。
故祛彼有为之词。全其解悬之志。
庶乎死而可作。无愧异代之知音尔。
其祖宗之由。出处之行。
前序备矣。此不复云。
九日醉吟818年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有恨头还白,无情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一作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一作绩),唯以醉为乡
知渭桥院官苏浰授员外郎依前职前进士王绩校书郎江西巡官制821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某官苏浰。
尝以干良。分领剧务。
受任称职。主者上闻。
既有成。赏安可缺。
前进士王绩。亦以艺学。
籍名太常。著为令闻。
及此慰荐。一以课进。
一以才升。咸加班荣。
同以褒奖。台官校职。
尔各钦承。可依前件。
醉吟先生838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醉吟先生者。
忘其姓字乡里官爵。
忽忽不知吾为谁也。
宦游三十载。
将老。
退居洛下
所居有池五六亩。
数千竿。
乔木数十株。
台榭舟桥。
具体而微
先生安焉。
家虽贫。
不至寒馁。
年虽老。
未及昏耄。
性嗜酒耽琴淫诗。
凡酒徒琴侣诗客。
多与之游。
游之外栖心释氏。
通学小中大乘法。
僧如满为空门友。
平泉韦楚为山水友。
彭城刘梦得为诗友。
安定皇甫朗之酒友
每一相见。
欣然忘归。
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
凡观寺邱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
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
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
居守洛川洎布衣家以宴游召者。
亦时时往。
良辰美景
或雪朝月夕
好事者相遇。
必为之先拂酒罍。
次开诗箧
诗酒既酣。
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
若兴发。
命家僮调法部丝竹。
合奏霓裳羽衣一曲。
若欢甚。
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
放情自娱。
酩酊而后已。
往往乘兴履及邻。
杖于乡。
骑游都邑
肩舁适野。
舁中置一琴一枕。
诗数卷。
舁竿左右悬双酒壶。
寻水望山。
率情便去。
抱琴引酌
兴尽而返。
如此者凡十年。
其间赋诗约千馀首。
岁酿酒约数百斛。
而十年前后赋酿者不与焉。
妻孥弟侄虑其过也。
或讥之。
不应。
至于再三。
乃曰。
凡人之性鲜得中。
必有所偏好。
吾非中者也。
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焉。
以至于多藏润屋。
贾祸危身。
奈吾何。
设不幸吾好博奕。
一掷数万。
倾财破产。
以致于妻子冻馁。
奈吾何。
设不幸吾好药。
损衣削食。
鍊铅烧汞。
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
奈吾何。
今吾幸不好彼。
而自适于杯觞讽咏之间。
放则放矣。
庸何伤乎。
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
刘伯伦所以闻妇言而不听。
王无功所以游醉乡而不还也。
遂率子弟入酒房。
环酿瓮。
箕踞仰面。
长吁太息曰。
吾生天地间。
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
而富于黔娄。
寿于颜渊
饱于伯夷
乐于荣启期
健于卫叔宝
幸甚幸甚。
馀何求哉。
若舍我所好。
何以送老。
因自吟咏怀诗云。
抱琴荣启
纵酒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
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
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
尽为閒日月。
吟罢自哂。
揭瓮拨醅
又饮数杯。
兀然而醉。
既而醉复醒。
醒复吟。
吟复饮。
饮复醉。
醉吟相仍。
若循环然。
繇是得以梦身世。
云富贵。
幕席天地。
瞬息百年。
陶陶然。
昏昏然。
不知老之将至
古所谓得全于酒者。
自号为醉吟先生
于时开成二年
先生之齿六十有七。
须尽白。
发半秃。
齿双缺。
觞咏之兴犹未衰。
顾谓妻子云
今之前吾适矣。
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如。
酒中十咏 其一 酒星870年 唐 · 皮日休
 押寘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鹿门子性介而行独,于道无所全,于才无所全,于进无所全,于退无所全,岂天民之惷者邪?然进之与退,天行未觉于余也,则有穷有厄,有病有殆,果安而受邪,未若全于酒也。夫圣人之诫酒祸也大矣,在书为沈湎,在诗为童羖,在礼为豢豕,在史为狂药。余饮至酣,徒以为融肌柔神,消沮迷丧,颓然无思,以天地大顺为堤封,傲然不持,以洪荒至化为爵赏,抑无怀氏之民乎,葛天氏之民乎?苟沈而乱,狂而身,祸而族,真蚩蚩之为也。若余者,于物无所斥,于性有所适,真全于酒者也。噫!天之不全余也多矣,独以曲蘖全之,抑天犹幸于遗民焉。《太玄》曰:「君子在玄则正,在福则冲,在祸则反;小人在玄则邪,在福则骄,在祸则穷。」余之于酒得其乐,人之于酒得其祸,亦若是而已矣。于是徵其具,悉为之咏,用继东皋子酒谱之后。夫酒之始名,天有星,地有泉,人有乡,今总而咏之者,亦古人初终必全之义也。天随子深于酒道,寄而请之和。
谁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
彩微尝似酣,芒弱偏如醉。
唯忧犯帝座,只恐骑天驷。
若遇卷舌星,谗君应堕地。
续酒具诗序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子暇日曾作酒具诗三十首。
有引曰。
咸通中
皮袭美著酒中十咏。
其自序云。
夫圣人之诫酒祸也深矣。
在书为沉湎。
在诗为童羖。
在礼为豢豕。
在史为狂药。
余饮至酣。
徒以为融肌柔神。
消沮迷丧。
颓然无思。
以天地大顺为堤封。
傲然不恃。
以洪荒至化为爵赏。
无怀氏之民乎。
葛天氏之臣乎。
噫。
天之不全余也多矣。
独以曲糵全之。
于是徵其具。
悉为之咏。
以继东皋子酒谱之后。
而有酒星酒泉酒篘酒床酒炉酒楼酒旗酒樽酒城酒乡之咏。
以示吴中陆鲁望
鲁望和之。
且曰。
昔人之于酒。
有注为池而饮之者。
有象为龙而吐之者。
亲盗瓮间而卧。
将实舟中而浮者。
徐景山有酒鎗。
嵇叔夜有酒杯。
皆传于世。
故复添六咏。
予览之。
慨然叹曰。
予亦嗜酒而好诗者也。
退之有言送王含曰。
少时读醉乡记。
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其世。
而犹有是言。
岂诚旨于味耶。
及读阮籍陶潜诗。
然后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
然犹未能平其心。
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
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虽然。
尚未有尽者。
中古之时。
未知曲糵。
杜康肇造。
爰作酒醴。
可名酒后。
近世以来。
人徒酣酗。
李白一斗。
为诗百篇。
自名酒仙。
郦食其辨士也。
初见沛公
高阳酒徒
杜根贤者也。
逃难宜城
为酒家佣保。
郑广文贫而好饮。
苏司业送酒钱。
杜子美无钱赊酒。
而诗言酒债。
周官有酒正。
则掌之者必有其人。
以法式授酒材。
则酝之者必有其物。
翰林诗曰。
鸬鹚杓
鹦鹉杯
夫杓者勺也。
勺酒而错之杯中者也。
杜工部诗曰。
莫笑田家老瓦盆
自奁盛酒长儿孙。
夫盆者槃也。
载酒而寘之座中也。
韩奕诗云。
显父饯之。
清酒百壶。
壶便提挈。
陶令挂之于车上。
吕公负之于仗头。
遇兴则倾之。
鸱夷之异名者耳。
诗云。
兕觥其觓。
旨酒思柔。
觥为爵罚。
于定国饮至一石不乱。
刘伯伦既醉。
以五斗解酲。
快饮痛嚼则用之。
盖觚角之出者耳。
注云。
觚受二升。
觯三升。
角四升。
散五升。
而觥七升。
又兕角为之。
形器特异。
于是更作酒后酒仙酒徒酒保酒钱酒债酒正酒材酒勺酒盆酒壶酒觥一十二诗。
而附益之。
庶古今同志而始终相成之义耶。
览𧦬光上人草书想贺监 唐末 · 吴融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
贺秘监东归会稽。雾隐霞栖。
镜湖水作沼。凿石篑峰为梯。
叹非雌雉。畏其雄鸡。
东皋子无乡不醉。漆园吏有物皆齐。
孔子悠哉。顾龟印以寻解。
翟公何尔。罗雀门而更题。
一日豁层轩。幔素壁。
攘袂高下。飞文络绎。
风雨随生。鱼龙互掷。
涛奔浪走。中秋犯斗之槎。
月上云开。半夜见陨天之石。
狂兕无偫。离鸿一只。
鲁阳挥去之戈。树吕布射来之戟。
援毫既罢。悦目忘疲。
满堂生金石之宝。出世掩鬼神之奇。
日落帘捲。山掩枕欹。
云情自远。鹤态难羁。
但将健笔以为适。岂待闲人之见知。
邈矣清风。兹焉仰止。
今观上士之殊萟。可继伊人之逸轨。
当时芸阁。犹于富贵浮云
此日桑门。得不尘埃脱屣。
岐王墓志铭964年10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七、全宋文卷三二、《徐公文集》卷一七、《全唐文》卷八八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天地之灵气,发为贤人;
邦家之积庆,钟于公族。
其或富老成之智,促殇子之年。
感群情者自出于天资,垂英声者非由于事业。
是以苍舒轸悼于魏祖,表行曰哀;
夏王钟爱于明皇,锡名为一。
中兴在运,代有人杰,见于岐王矣。
王讳仲宣,今上之第二子也。
文武储庆,日月输祥,实太姒之子,如鲁桓之贵。
天质秀发,神机内融。
亦既免怀,未遑就傅,问安长乐,视膳寝门,承欢爱于瑶斋,极友悌于朱邸,成人之量,宛由生知。
三岁受封为宣城郡公,假大司马之秩,维城之望,日以光矣。
不幸遘疾,甲子岁冬十月二日,薨于阁内,年四岁。
主上痛幼敏之异,极天慈之怀,诏辍朝七日,册赠司徒追封岐王
既而,感上圣之忘情,遵先王之从俭,节哀简礼,以厚古风,即以其月十有八日备卤簿鼓吹,葬于江宁府某县某里之原,有司谥曰怀献,礼也。
惟王以襁褓之年,蕴金玉之度,异迹昭灼,可得而言。
至如禁中娱侍,常在左右,或异宫一日,则思恋通宵,翌旦未明,必亲至御幄,须奉颜色,然后即安。
其孝也如此。
上每罢朝稍晏,庄色未回,王则俨然侍立,不妄言笑。
须天颜悦怿,则趋就膝下,怡怡稚戏,不失其仪。
中宫以上之钟爱,恐渐于骄,故抚字之方,威克于爱,每加教诲,过于严厉。
而王凛然祗畏,初不坏容,退或见上,乃啼以自悔。
其敬也如此。
始二岁,上亲授以《孝经》、《杂言》,虽未尽识其字,而每至发端止句之处,皆默记不忘。
至于寝疾,近数千言矣。
时听奏乐,必振袂击节,咸中律度。
工人试中变其曲,王辍止之,曰:「非前曲也」。
周郎之顾,何以加焉?
其惠也如此。
受封之日,见于内殿,音词宣朗,容止闲习,观之者咸叹重焉。
其敏也如此。
凡玩好之物,意有欲者,瞬目赏誉,未尝求索。
或识其意,持以与之,必再三推却,不肯即受。
其毅也如此。
上曰:「昔人谓王绩为神仙童子,今此儿近是乎」。
及其薨也,悼念之甚,曰:「吾见他人贤子弟犹惜之,岂惟父子之性乎」?
中宫哀恸,至于加疾。
自非英姿感动,孰能臻此哉?
议者以为列宿沦精,高真降迹,表瑞王室,今复还矣。
呜呼!
凡我臣庶,暨乎藩戚,瞻飞盖之何期,慨神理之难测。
宁尽美于称赞,庶腾芳于简册。
词臣奉诏,谨勒贞石。
其铭曰:
粤我仙源,流光庆延。
公族之异,惟王生焉。
礼诗仁孝,斯之谓贤。
夙习非学,生知自天。
既与之智,胡夺之年。
瞻庭兰刈,顾掌珠捐。
孟冬寒气,京兆新阡。
鼓吹箫箫,旌旐翩翩。
踠逸躅于稚齿,閟藩房于夜泉。
已焉哉!
之一梦,岂没世之无传?
呜呼!
庭兰伊何?
而○。
掌珠伊何?
在玩而倾。
珠沉媚泽,陨芳馨。
人犹沮恨,我若为情!
萧萧极野,寂寂重扃。
与子长诀,挥涕吞声。
噫嘻哀哉!
又铭一首,至尊所作。
上省「庭」、「掌珠」之句,谓得比兴之实,遂广其意,发为斯文,亲迂宸翰,批于纸尾。
足以厚君亲之义,行孝慈之风,是用勒石,永光泉户。
谨记。
种放徵君一百韵(此篇命为首,重高士也)993年 北宋 · 王禹偁
 押词韵第十六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弊车载书史,病马悬囊橐。
西都不敢住,空负香山约。
阌乡正南路,秦岭峭如削。
肩舆碍巨石,十步三四却。
妻孥亦徒步,碛砾不容脚。
山店盖木皮,烟火浑熏灼。
夜深闻贙虎,全家屡惊戄。
山泉何萦回,切冽无桥彴
卸鞍引羸蹄,解袜事芒屩。
晨澜发可鉴,朝涉胫如斮。
商山六百里,天设皆岩崿。
上洛在其中,狴牢曾未若。
逐臣自可死,何必在远恶。
刺史不我顾,古寺聊淹泊。
卜居杂民氓,致养无精糳。
知道由自宽,有亲强为乐。
侧闻种先生终南卧云壑。
长沮既躬耕,元礼开学
王绩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之推母偕隐,教诲脩天爵。
诗情亦嗜酒,道气不服药。
田衣剪荷芰,野饭烹茝蒻(原作药,据四库本改)
雾豹泽文彩,冥鸿避矰缴。
肯从羔雁聘,唯恐簪裾缚。
如何宋右史,斥鴳议雕鹗(自注:起居舍人宋维翰奏:种放隐居终南,乞量才录用。颇为识者所笑。)
玄纁与丹诏,恩礼诚非薄。
仍敕京兆府,敦谕辞恭恪。
先生恋板舆,纯孝心坚确。
散发走烟峦,拜章谢恩渥。
巨材犹在涧,大玉不出璞。
使者遂空回,软轮(原作软,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何寂寞。
贤母召徵君,庭责词嗃嗃。
胡为事章句,漏名入街郭。
府县污我山,胥徒噪吾幄。
以兹近声利,安得成高邈
誓将徙穷谷,庶可逃喧浊
先生拜引过,为寿开樽杓。
陶陶又熙熙,何啻闻竽籥。
人传到迁客,面目敦(自注:音堆。)惭怍。
器小识不远,当年事头角。
遭时得一第,游宦何龌龊。
逐膻甚蚍蜉,斗耀同𧐔𧕋。
宰邑弦歌谏垣无謇谔。
便蕃朱紫绶,僭忝丝纶阁。
方号骙骙龙,已困狺狺㹱。
待罪始知非,咄哉昧先觉。
一聆高世行,罪发庸可擢。
忍耻赋三章,尘埃寄寥廓。
明年会恩宥,量移井蛙跃。
靡暇谒南山,征途望西岳
黄河波汹涌,白径苔班驳。
中条围解县,五老烟龊龊(四库本作漠漠)
此焉为郡副,乌敢事陨穫。
笼禽幸未死,尚且谋饮啄。
米呼村婢舂,樵雇山僮斫。
喂马捽寒芜,看书爇秋箨。
信口亦吟哦,放心无适莫。
君恩已绝望,人事终难度。
相府一张纸,唤起久屈蠖。
诚知有梁栋,未忍弃榱桷
五城天上开,三殿云间卓。
重取故衣冠,笼裹山猱玃。
病翼得风云,坏墙劳赭垩
谏官与史氏,旧职聊羁络。
举袖拂石螭,凝眸睨金雀。
冥心想前事,一梦何挥矐。
长恐先生闻,倚松成大噱。
关中朋友来,遗我神仙作。
繁华远客骑(四库本作绮),铮鏦美人错。
古澹啜铏羹,文雅铿木铎。
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
孰念气如虹,翻然轻抵鹊
俊甚麻姑抓,快比屠门嚼
浑金岂在镕,尺璧宁施琢。
愈风齐捧檄,忘味同闻乐。
致之向怀袖,日夕芬兰若。
褒我尘俗韵,铅刀化干镆
同声必有应,过实还疑谑。
盛夸山中事,云屋张霞幕。
兰芽含露采,石髓和烟酌。
泉涤耳,盈握。
有时上绝顶,星斗近可摸。
下视尘世人,营营似(原作以,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螶𧎾。
男儿既束发,出处岐路各。
苟非秉陶钧,即去持矛槊。
致主比唐虞,安边如卫霍。
不尔为逸人,深居返吾朴。
胡然自碌碌,名节日销铄。
行年过半世,功业欠圭勺
无术铸五兵,使民兴钱镈
无材统六师,逐寇开沙漠。
空言说王道,肆眼(原作目,据孙本、赵本改)看人瘼。
多惭指佞草,虚效倾心藿。
一览大雅文,起予亦何博。
况兹山野性,谟画昧方略
搔首谢朝簪,行将返耕凿。
五哀诗 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 北宋 · 王禹偁
汾阳饱经术,赋性甚坦率。
在昔举神童,广场推杰出。
尚书诵在口,何论落自笔(自注:公应举时,口念《尚书》,手写《论语》。)
总角取科名,弱冠纡缨绂。
早佐(原作襄,据《五代史补》及《宋史·郭忠恕传》改)幕,汉鼎入周室。
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扪虱
周行亦黾勉,吏隐多放逸。
滑稽东方朔,图画王摩诘
古文识科斗,奥学辨萍实。
字穷苍颉本,篆證阳冰失。
王绩醉为乡伯伦居无匹。
俸钱乏一囊,宦路从三黜。
朱衣多不著,白发仍慵栉。
渐老羁旅年,方见升平日。
忽以伎术召(四库本作名),此意殊郁郁。
放口无须,何门求造膝。
遁逃终见捕,谴逐道中卒。
遗孤落闾阎,荒冢鸣蟋蟀。
手泽渐难求,谁家耀箱帙。
投吊焚此诗,九原应有物。
东观集序991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小畜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士君子者,道也;
道者,位也。
道与位并,则敷而为业,《皋陶》、《益稷谟》、《伊训》之类是也;
道高位下,则垂之于文章,仲尼经籍,荀、孟、扬雄之书之类是也。
洎三王道丧,五伯风行,有位之人以彊兵为事业,在野之士以小辩为文章。
两汉遏其颓波,而六朝荡其馀烬,天未厌德,付于李唐。
然而三百年间,圣贤相会,事业之大者,贞观开元
文章之盛者,贞元长庆而已;
咸通而下,不足徵也。
企及三代,其惟圣朝。
我法天崇道皇帝之宅天下也,守尧之仁,躬禹之勤,奋成汤之武,阐姬昌之文。
仁以布政,故兆民之心归焉;
勤以开国,故九土之贡入焉;
武以定乱,故奸雄跋扈弭焉;
文以化俗,故《诗》《书》《礼》《乐》行焉。
是以儒教兴,贤臣出,事业昭于上,文章灿于下。
德生人而未有,道与皇而比崇。
天下文明,我弗多让,然而汉文之代,贾谊之道不行;
元和之时李贺之才自夭。
天弗与命,位不称才,岂曰无时,亦将有数,故著作郎直史馆罗君之谓乎。
君讳处约,字思纯,其先京兆万年人
曾祖彖,长安
彖弟衮,有文学大名历事僖、昭二帝,入梁为谏议大夫,有文集行于代。
祖仅,万年令。
父济,皇朝太常丞
处约九岁能赋诗,十三通经义,尤长于《易》,故所为文,必臻乎道。
二十六,御前擢进士第,解褐宿州临涣簿,再命苏州吴县,得大理评事
雍熙中被召赴阙,试文于相府,制授大著作,直太史氏,面赐银章朱绂以荣之。
明年乘使车,将帝命,按狱讼于江浙,采风谣于湘潭,举善发奸,不避权贵。
虽被劾者侧目,而君子是之。
不幸以淳化元年十一月卧疾终于家,年三十三,亦贾谊李贺之俦也。
友人翰林学士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苏易简左司谏知制诰王某以布素之分,哭之恸,收其遗文,洒泪编次,勒成十卷。
以其终于史职,目为《东观集》。
总歌诗、赋、颂、私试五题、杂文、碑记、书启、序引、表状、祭文凡数百章,十万馀言。
其间有《东皋子楚义帝碑》,《录希夷子言》,《书野叟壁》数篇,极乎天人之际者也。
味其文,知其志矣。
噫,国初已来,才有馀而位不至者,若寿光李均、襄阳观风从事郭昱太常博士董淳太子中允颖贽,斯皆赍志没地,垂之空文。
异日国家诏史臣修《文苑传》,此数人者不可遗也。
使处约之名与之同列,文亦无愧,行又过之,亦足彰好文之朝得贤之盛也。
故并序其官氏,拜章进御,乞付三馆,亦所以备史笔之阙文也。
著作佐郎国子博士鞠君墓碣铭999年闰三月9日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小畜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鞠氏之先,伯禽之裔也,世为东莱著姓,徙居高密
公讳与今上御名同,字可久
曾祖某,孝悌力田,不求闻达。
祖真,登州黄县
庆孙申州团练判官
母王氏,故太子少师延之次女,左补阙史馆修撰、赠太师伸之从父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工部尚书沔之姑也。
申州府君始娶某氏,生子曰恂,公即申州次子,与弟愉皆王氏出也。
聪悟,善属文。
汉乾祐中一上登进士第,年二十一,榜中推为探花先辈,解褐秘书省校书郎
宰相范鲁公奏为集贤校理
顷之,求外官,得郓州观察支使,历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伊阳猗氏蔡州防禦判官,继宰介休魏县
开宝五年,故相国赵韩王取为著作佐郎,与今兵部侍郎秘书监杨公徽之兵部郎中知制诰李公若拙,故左补阙知制诰赵公邻几同列东观。
当时天下得佐著作局者,唯公等四人而已,才名地望,辉映搢绅。
居无何,授河清
七年某月某日寝疾,终于官舍,年四十七。
夫人于氏,太常少卿鹏之次女也。
太平兴国七年某月某日终于私第,年四十七。
二子:长曰仲谋,擢进士第,任太常博士
次曰仲渊
长女适太子中舍聂巨川,次适故太常丞王禹锡,次适聂巨容
初,公长兄恂早亡无嗣。
弟愉周广顺二年进士第,历某官,仓部员外郎知制诰张澹以女妻之,生子曰孟容、季昌,女适周氏,恂早亡,惟季女适靳氏在焉。
仲谋丁母忧时,徒步诣申、陕、河、洛,扶护祖考暨叔父、母、兄孟容五丧东归,致书于我。
且曰:「叔父府君,传父兄之业,敦孝友之行,显位未至,赋命不融。
我先妣太君贞淑慈爱,和平均一,两院儿女,凡有九人,训抚提携,并如己子,于今乡人不知有从父兄弟。
嗟予小子,罪逆不孝,禄不及亲,官忝通籍。
奉天子命得封赠父母,未立片石以表坟墓,大惧我祖考之遗烈,将坠于地,幸与足下布衣之旧,岂惜一言,不慰罔极之心乎」?
某谢而许之。
左宦掖垣,忧畏奔迫,闰三月九日晨光州加禄驿。
昼寝既酣,初夕无寐,因命家僮秉烛,据行实而书之。
公举进士时著《四时成岁赋》万馀言,声振场屋,与弟愉并有文集行于代。
呜呼,士之处世,患才无所取,名无所闻;
才名既立,患无知己。
惟公负天才,得高第,复见范鲁公赵相国为之引掖,而不登朝籍,终于畿令,岂非命欤?
在其子孙,必有达者。
铭曰:
鞠氏姬姓,本出于
世居东莱,缝掖章甫。
明经神童,里选乡举。
擢第业官,不可胜数。
进士名,考《登科记》。
大鞠之门,自公而始。
申州府君文学茂异。
命屈于时,终于从事
谋孙翼子,在公昆弟。
猗嗟我公,高才下位。
伯伦酒德,披文见意。
王绩醉乡,含章遁世。
殁后二纪,赠典方至。
犹限彝章,成均博士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湖西杂感诗 其十二 北宋 · 释智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白犬宵行似有情,为防暴客到天明。
近来守禦无功绩,不吠人形只吠声。
故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枢密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一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保中书令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景祐三年1035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景祐元年秋八月壬戌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公薨于位,天子震悼。
翌日,临其丧,废朝三日。
以太保、中书令告其第,命鸿胪内侍通治丧事,赙物恤孤,卒用其加等。
礼官考行,谥曰文康
即以其年十月,葬河南府河南县洛苑乡魏封原,举二夫人祔焉。
公讳曙,字晦叔,其先太原人
始,王氏居太原,为著姓,其后有徙西河者。
公之先君,能传其世系之所从,实隋世文中子之弟绩之后。
绩号东皋子,东皋而下,间有儒者,然不大显,亦未尝去河汾。
经乱亡,其谱不复贯叙,故后世唯祖东皋子
至公始葬先君河南,今遂为河南人
曾祖杰,祖崇,生兵间,以义勇自许。
河东大将周德威闻其名,召补裨校。
德威后帅燕军,以战死。
失知己,功业不著,以寿终。
景纯,少客燕地,感家世儒者,不当用材武进
乃南游嵩洛,得左嵩谭用之者为之友,寖以文称。
太原,至境上,时刘氏方据其地,叹曰:「天下将定,以区区一方支天下兵,此危国也」。
遂不入,止上党,帅延致幕府
府罢,不复作吏,购四方书,或手抄之。
晚年,书数千卷。
端拱中,终京师
及公之贵,追荣三代,曾祖太傅,曾祖妣张氏韩国太夫人
太师,祖妣阎氏齐国太夫人
太师尚书令,妣祁氏鲁国太夫人
公少举进士淳化三年上第。
释褐河南府巩县主簿,再调定国军节度推官
咸平中,天子用古科目考方闻之士,工部尚书赵公昌言举公贤良方正,试入等,授著作佐郎,出知明州定海县
代还,为群牧判官,赐五品服,迁太常丞
受诏脩《传灯录》,判三司凭由勾簿司,考发开封贡士
坐失实,出监庐州茶税。
东封加恩,迁博士通判陈州
未至任,诏还,豫脩《册府元龟》,以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赐三品服。
从祀汾阴,迁工部郎中,改右谏议大夫河北转运使
部吏受赇失举,劾罢,知寿州,改淮南运使
归朝,勾当三班院纠察在京刑狱权开封府事。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开封府日保任掾吏犯法,降授左司郎中
寻复谏议大夫,召为给事中太子宾客
天禧三年,同知礼部贡举,所诎士或倡言被抑,无行者从而哗之,不复辨状,降为谏议大夫
俄复给事中同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驳事,兼群牧使
四年,寇莱公被罪,坐姻累罢学士,知汝州
乾兴元年,犹以前坐责授郢州团练副使
天圣元年,起为光禄卿、知襄州
二年,再知汝州
四年,复给事中、知潞州
六年,迁工部侍郎,知河南府,移永兴军
七年,入为御史中丞理检使
七月,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明道元年六月,朝,入殿庐,未及对,以疾还第,即上章求解政事。
七月,授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陕州
是冬改元推恩,迁吏部
二年夏,徙知河阳
,再知河南府
十一月被召,加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明年七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几疡发,下乎浸淫,以至大病,享年七十二。
公幼得先公所聚书,读之,至《周官》、《春秋》,尤极其义,故为文章,必本制度,临政长于断事
虽天性通悟,发为事业,迹其源流,盖有助焉。
景德中,天子尝命近臣修书,时杨文公翰林,公止太常属丞,制以二公并命。
论者以材名等夷,非复爵位差降也
临益部日,会岁饥,众心颇摇。
曰:「往时蜀扰,非有豪杰为倡先,特以攘寇不息,驱而合之,浸大耳。
今欲制其前,莫若禁盗」。
于是严盗法,犯者一切皆死。
出金谷募告者,又俾爪牙吏摘其囊橐画谋者,久必就拘,或示惨刑,人股栗,岁中遂无盗。
然用他法皆宽平,诖误多贷免。
尝有卒夜告其军将乱,公覆状,立辨其伪,斩之,军士皆感泣。
蜀旧以季春粜廪粟以济民,言利者增其直,公抗奏复旧,著为定制。
先是,礼部尚书张公咏再守成都人怀之,以为后无继者。
及公去,遂有「前张后王」之谚。
其临他郡,则因其俗而治之,施其术若无穷,然使人爱之,如蜀人为尤重。
狱讼无细大,必精意处之。
上党有杀人者,公察情非是,面讯其状。
其人以为不得真杀人者,已无免理,卒不自明。
僚吏亦言不足疑。
公密以物色,捕杀人者,得之,作《辨狱记》以戒理官
前在西部,有中人建议广旁陵屋居,僦之取利,以荐园寝。
公上言神道尚静,今亟有兴作,牟细利,为家人烦亵之荐,非所以奉祖宗意。
于时近倖方用土木取功赏,书奏,皆惮其守正。
中宪日,属玉清昭应宫灾,诏以卫卒及掌事者付台劾火起状。
太后临政,谓公曰:「此人火,非天灾,必戮守卫者」。
公上疏曰:「昔鲁桓、僖宫灾,孔子以为桓、僖亲尽,当毁者也。
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曰:『高庙不当居辽东,高殿不当居陵旁』。
故天灾若语此宫所建非应经义,望以臣议下大臣,茍不合故典,请归田里」。
时议者或云宫当修复,大臣虽以财费不充沮之,未有斥言不当建者。
及公援据经典,辞颇切至,上及太后皆感悟,薄前守卫者罪,修宫议亦寝。
明道中,岁旱,公以成汤六事为言,且云:「今一岁四赦,则政不节,一事也,愿深以五事为戒」。
河阳,会遣使济渎祠醮,公上言岳渎山川自非时祀,请罢勿祀,以息扰下之弊。
公坐莱公,去京师十年,天下有宰相望,士大夫惜公且老,惧不克相,延企者久之。
及晚节登用,虽以东宫之旧,上雅意所属,然亦公议有在焉。
尝以人臣患不节俭,深自亏损,在京师居第隘甚,起居常一室,中厩唯二马,食无重肉,处之泰然,矫时之为也。
笃于朋友,乐周其急。
治家甚严,退居私庭,诸子甥侄,横经侍席间,命次子鼓瑟以自娱,终岁无丝竹之乐。
中营小园,归意甚决。
末年恩礼愈极,终不得谢,有志弗就,良足悲已。
初夫人石氏,平原郡
次夫人寇氏,冯翊郡
子二人:益恭,虞部员外郎,孝谨温厚,得其家法;
益柔,右赞善大夫,笃学好古,善自树立。
二孙:慎言光禄寺丞
慎行,太常寺太祝
女七人,适校书郎陈勘、将作监主簿赵士宗、殿中丞孙瑜殿直舜臣唐州推官尹宗济、光禄寺丞张宗简、将作监主簿陈安石
孙女四人,并幼。
公母弟映,试将作监主簿,早世。
有子二人:益谦,左侍禁
益冲,将作监丞
公所著文集四十卷,《两汉诏义》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群牧故事》六卷,《庄子指归》三篇,《列子指归》一篇。
再使北虏,作《戴斗奉使录》二卷。
公既葬二年,虞部君泣谓某曰:「先君素慎密,在中书枢府,为上谋虑,虽子孙莫得闻,故嘉言密论,无一传者。
在任他官,多用章疏论事,命从子益冲书之,益冲密留其藁,今颇得存。
及诸行事,皆世所睹者,大惧失其传。
故吏,当次之,将刻石以示后世」。
洙不敢让,并以世系官阀总载之,系以铭云:
惟君御臣,勿贰勿疑,知之厥艰。
惟臣事君,曰进曰退,处之惟难。
畴其知之,公始庶士,旅于外庭。
乃列从官,乃宾东朝,惟先帝明。
逮今皇圣,信之有初,保之有终。
乃翊大政,乃冠内枢,惟皇之聪。
畴其处之,在中岁,官尝下迁。
不勉而和,匪畏而虔,秉常以坚。
亦既在位,帝咨考成,时唯典刑。
靡逸自居,靡高自名,竭忠以诚。
知臣处身,匪厥艰难,惟圣逮贤。
公实全德,颂之刻之,以永其传(《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二,明抄本。)
在任他官:四库本作「其任外官」。
辨易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七、《圣宋文选》卷一五
王绩为《负苓者传》,载薛收之言曰:「伏羲画八卦,而文王系之,不逮省文矣,以为文王病也」。
负苓者曰:「文王焉病?
伏羲氏病甚者也。
昔者伏羲氏之未画八卦也,三才其不立乎?
四序其不行乎?
百物其不生乎?
万象其不森乎」?
以谓伏羲氏泄道之密,漏神之机,为始兆乱者。
吁,可怪也!
夫《易》之作,救乱而作也,圣人不得已也。
乱有深浅,故文有繁省。
乱萌于伏羲,故八卦已矣;
渐于文王,故六十四已矣。
极于夫子,故极其辞而后能止。
伏羲后有神农氏黄帝氏、少昊氏、颛顼氏、高辛氏、唐尧氏、虞舜氏、,皆圣人也。
岂独不能系《易》之一辞?
无乱以救也。
文王岂独能过是九圣人?
乱不可不救也。
作《易》非以为巧,救乱也。
文王、夫子非以苩辞,明《易》也。
《易》不作,天下至今乱不止。
文王、夫子无述,《易》至今不明。
薛收、负苓者,不达《易》甚矣!
文中子传后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镡津文集》卷一六、《永乐大典》卷六八三八
东皋子王绩集,知王氏果有续孔子六经,知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董常温彦博魏徵薛收杜淹等,果文中子之弟子也。
刘煦《唐书·王勃传》,知文中子之祖,果曾作《元经》矣。
死于贞观十八载,去其兄之世近,能言其事也。
慨房、杜、温、王勃皆不书一字以传文中子之贤,而《隋书》复失书之,后世故以文中子之事不足信。
韩子文兴,天下学士宗韩,以韩愈不称文中子李翱又薄其书,比之《太公家教》,而学者盖不取文中子也。
然王氏能续孔子六经,盖孔子之亚也,识者宜以圣人之道较而正之。
文中子之道苟与孔氏合,乃孔子之嗣也,而书传之有无不足为信,随人爱恶之情欲蔑其圣贤,可乎?
孟轲岂不曰:「尽信书,不若无书」。
吾视《中说》,其读《诗》曰「四名五志」,读《书》曰「四制七命」,《元经》则曰晋、宋、齐、梁、陈亡具五以祸其国,而善其立法有圣人之道。
嗟乎!
不见其六经,姑书此以遗学辈。
中散大夫王公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九、《范忠宣公集》卷一四
宋有纯孝君子中散大夫王公不疑,以元祐二年三月丙子终于西都某里第之正寝,享年七十有七。
其孤平将以某月某日葬公于河南府河南县洛苑乡魏封原先茔之次,来求予铭其墓。
予亦世葬河南,故识公为早,而知公为深。
又尝为留司官,从容燕閒,益与公游,睹公之高行清节,当与古人比,诚欲论次公之事以自慰,因不复辞。
公讳慎言不疑,其字也。
盖汉高士霸之后,东皋子绩之裔孙。
始家汾晋,王父文康公仁宗枢密使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葬其亲于河南,因为河南人
文康公司农少卿致仕、赠特进讳益恭,为公考。
公幼而笃孝,以事亲为事之大,以承颜为乐之至,故孜孜家庭,老而不懈,视万钟蔑如也。
公学无所不览,而尤深于史。
幼能诗,以风骚自任,文康公特器之,荫补将作监主簿
仁宗登极,改太常寺奉礼郎,恭谢,改大理评事
文康公薨,改光禄寺丞、监西京商税院,改大理寺丞
三司举监在京顺成仓。
特进致仕居,公不欲去亲侧,用陈乞差知河南府巩县,复乞监西京洛河竹木务
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并州阳曲县,不赴,勾当西京磨勘修内司及里外场务,兼判勾院
殿中丞,赐五品服。
国子博士、再差知阳曲县,又以恩得知河南县
明堂泛恩,改虞部员外郎,又改驾部员外郎勾当西京磨勘修内司,改虞部郎中
三司勾当西京排岸司,不赴,复知河南县,改比部郎中
英宗登极,改驾部郎中,赐三品服。
丁特进忧,服除(原缺。)嵩山崇福宫,加上柱国,改司农少卿
任满,留守监司上公孝行,诰许再任。
公以母老,不可一日离去,力求乡任,以便甘旨,虽百里之卑、筦库之冗,得之欣然,不知有贵贱之辨。
名公大人交荐,所得他郡官,辄复辞避。
平生更九任,而七在洛,日与子孙侍左右,从容嬉戏,以顺适亲志。
特进捐馆,太夫人春秋亦高,即置小榻于寝侧,昼夜候起居之节,凡九年,未尝一夕改也。
太夫人终养,执丧过礼,几不胜哀,蔬食诵佛书者三年,有识哀其志。
外除,年已踰六十,慨然曰:「吾向勉而仕者,以有亲也。
今老矣,禄无所逮,何甘此而不去耶」?
即拜章求致仕,朝廷从之。
初,特进文康公丧,服除,方五十即谢事家居,一时仰其高风。
及是,公又承先志,近世搢绅鲜焉。
行官制,改朝议大夫
今上登位,改中散大夫,封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太师、潞国文公,与故相韩国文忠富公温国文正司马公并乡里宿旧十二人为耆英之会,公实与焉。
公天性恺悌,志向清远,善与人交,愈久愈相敬爱。
喜怒未尝见于色,虽对家人,无惰容。
奉养省约,居处俭陋,所享如寒士。
纷华盛丽、音声好玩,众所汲汲者,无一毫之爱。
扫一室,所宝唯先世琴书。
书几万卷,间翻阅古今,讨究义理,命子孙侍坐,亲为讲授。
遇意适,援琴作雅声,翛然独得。
俸赐有馀,则给宗族之乏者。
恩得荫补,先犹子而不及孙。
洛之士无贤不肖,推孝敬有德者,必以公为首,下至闾里,亦无间言。
晚达理性,间与道人游,放怀物外,往往忘返。
自寝疾逮属纩,神意安静,人莫究其际。
平日治官,主于扶善抑强,条教宽明,去益见思。
河南之民,多识公风采,遇之必再拜,或相语曰:「此慈父也」!
徘徊道周,瞻仰而不忍去。
汉州,朝廷命完州城,公董其役,踰时而毕,监司上其功,诏书奖谕。
又尝因转对,论乡户衙前,多由役重破产,理宜优恤。
又可募人充轻役,以宽良农。
后朝廷颇行其言。
世之知公者,皆惜公有深识远业,而老于散秩
然公独能毕志事亲,清洁以终,自能成曾参柳下惠之美,则其所得岂小也!
夫人张氏,光禄少卿师锡之女,追封南阳郡君
子男一人群,泽州晋城县主簿,先公五日卒于商州上雒
女四人,适朝奉郎马孝孙、知襄州宜城县李珙大理评事君弼陈州司户参军宋子房
孙四人:规,蚤世;
恂、悟、承。
孙女二人,曾孙一人。
铭曰:
孝惟德本,公笃于天,达行之原。
化及乡闬,世为德门,有蕃子孙。
嵩山峨峨,洛水沄沄,公名永存。
酒隐堂 北宋 · 刘季孙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醉乡王绩比华胥,酒隐堂名意岂殊。
五斗乐真何所累,一樽随分亦其徒。
高才未愧人知少,老句曾容客和无。
尘事万端君莫问,到头酩酊胜区区(同上书卷七二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