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侍御伯庠(一)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攻愧集》卷八三
呜呼!
公之学术,能世其家。
公之操履,终始无瑕。
出遇圣明,风云千载。
正色立朝,藜藿不采。
退居里门,善刀而藏。
天子念之,起殿大邦。
夔子万里,萧然一舸。
尚无图书,安问蜀货。
一来东嘉,益见真清
爱民戢奸,郡政向成。
公病已侵,公志益壮。
孜孜于民,以至属纩。
闾里相吊,老稚涕洟。
正人云亡,善类畴依?
精爽如生,尚歆薄奠。
奉公之丧,不敢不勉。
送演侄三首 其二 南宋 · 李昴英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常百行异其名,腔子源头一个诚。
数马似愚宁过谨,悬鱼虽矫却真清
宽和爱众众同(崇祯本作亦)爱,骄倨轻人人所轻。
诗好何如勋业好,旂常元不载诗声。
赠陆冰 南宋 · 萧崱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标格真清挟雪霜,每听新咏觉神伤。
分鸿渐经中味,龟蒙赋里香。
圃积玉多知学饱,囊装金少为贪忙。
向来笑疾难医在,老笔空钞十卷方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中)
谢郡守潘户部减籴启 南宋 · 杨至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三、《勿斋先生文集》卷上
乌绦谒郡,敢睎货药之仙;
白粲送仓,特损敷苗之籴。
即福地洞天而区别,俾斋钟粥鼓以交鸣。
一饭知恩,双坛齐寿。
尝考閤皂授田之籍,失于绍兴经界之时。
南曰阳,北曰阴,沃壤咸归于富室;
高不旱,下不水,丰年粗给于常堂。
会祠牒之日廉,致食单之云集。
朝廷初行储蓄之令,官吏争持操切之权。
违累圣敕旨而弗蠲,与三邑编氓而均配。
攫财犹肉,拣粒如珠。
忍令田里之怨嗟,遑恤山林之饥饿?
某滥居官辖,合转食轮。
因众口之嗷嗷,动我心之戚戚。
既乏鬼兵之运,真愁县令之破家。
期儿童迎细侯,除道幸先于紫马;
定舍馆见长者,入城爰跨于青骡。
冒陈千一之愚,乐杀什三之数。
文移庾氏,宛同鲁肃之指囷;
惠及山人,不费真卿之作帖。
所持者狭,其说无疆。
兹盖恭遇某秀出坤维,望高乾纬。
一命落瞿唐之棹,十年参文石之靴。
有宅占水精宫中,自适其适;
无书至光范门下,时行则行。
乃剖汉符,远临萧渚。
谓吾年五十,姑守兹土;
然岁籴十万,几倍他州。
推赤子内沟中,莫救前人之失;
祭名山在境内,广众之安。
于招徕补发之间,示委曲代输之意。
某敢不谨持杓柄,仍卜灯花?
饭颗瘦生,戴笠已怜于杜甫
酒材春乏,卧楼更念于洪崖
忘其在陈,辄尔望蜀。
祭叔父文宝祐五年 宋 · 孙梦观侄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雪窗集》附录
鄞山嵯峨,钟此耆英。
应奉五行武子囊萤。
性资物表,退然不争。
富贵分内,澹然无营。
待人如同胞,事亲如盈。
见不善如探汤,应万物如履冰。
宜致仕路之高鶱,不改书生之旧盟。
不必书张公艺之忍字,和气萃一门之弟兄;
不必置范文正之义田,俸入以活族而无奇赢。
他人有容于勉强,叔父皆出于安行。
士曰孙公今之独醒,归而求之德宅神庭;
民曰侍郎今之真清,所受用者蔬食菜羹。
振熙宁三舍人之风采,起绍兴两资讲之芳馨。
丹心一片之耿耿,丝鬓一握而星星。
上方有意于大用,顾乃屡疏而辞荣。
必得请而后已,遂出守于丹碧之城。
正将守一分之素,以宽民无情之词而省刑。
以如此之盛心,晚节亦当寿考而康宁。
孰信夫两月之间,乃遽弃于遐龄。
又孰信夫一日之间,医药遽至于弗灵。
囿于形者固莫逃乎数,而仁者必寿,虽理亦不可得而明。
呜呼哀哉!
有女既长,有子方生。
无屋可居,无田可耕。
胡为宗族亲党无所不用其极,乃独于此而不用吾情。
岂彼苍者天,亦知吾叔父为身之念轻,抑平日尊德乐道之如许,先哲特令一则于考亭
又岂厌世溷浊洁身而逝,抑又岂天上玉楼于已岁而径成?
呜呼哀哉!
小侄不天,少也孤𡞦。
施恩鉴哺,课业韩灯。
在家在官,每令合并。
其如成我知我,殆有父母之所不能。
岂知大恩之未报,而严霜之夜零?
呜呼哀哉!
叔父之来,竹马欢迎。
曾几何时,白旆央央。
乡贤悯恻于周身之具,台使光宠以吊唁之诚。
监郡同寮之宣力后事,盖无一节之不精。
虽高谊古心之不可及,亦遗德馀泽之有可凭。
呜呼哀哉!
望岘首之碑者,莫不相顾而失惊。
况乎友者欲久存其道,亲者欲久存其戚,如之何其不嗟叹而失声?
又况乎属为叔侄,谊均父子,又如之何其不涕泗而纵横?
所以不敢即死以从九原者,盖欲护旅榇于故乡,陪令子之一经。
通吉史弥忠 宋 · 唐士耻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灵岩集》卷七
敛板趋庭,行遂荆州之愿;
负丞哦,岂能擅崔斯立之长。
第欣欢之交驰,正芘休之幸切,敬修笺记,少露肺肝。
繄惟设官分职之方,盖是近民施仁之易。
有如邑贰,谁极官修?
明府实赖其赞裨,且茂宰每须其佽助。
子产善相于小国,惟景倩仅号于真清
如某者瘠土枯荄,寒门陋绪,屡玷英游之末,莫逃墨饮之羞。
欲了簿书,未免看朱而成碧;
将平狱讼,依然画地以为牢。
顾袜线曾何寸长,而驽马不忘十驾,兹滥叨于一职,敢自后于千能?
自非仰藉于洪庥,何以获全于小己。
恭惟某官人门两胜,姿习双长。
赞皇之蝉联,更是八行之骏;
申公之龙禅,蚤收拾之青。
旁薄历年,践扬积阅,是能出类,卓有异才。
鄂渚奠安,采棒光生于朝日;
柯山教养,通儒和扇于春风。
不卑管库之官,争上鹗书之剡。
一同抚字,蹊成河县之花;
半刺辉光,赋就郁江之月。
更画戟清香之晓合,迄芳塘葽草之春生,课最鼎来,竹符荐出。
维白粲连樯之鱼贯,所系不轻;
维介江比屋之犀渠,其纲必正。
当仁是寄,迅召即承。
且千里素服其英风,而庶俗尤谙于厚德,第兹敛惠,行此促归。
且某大父朝请之曩年,尝在王国履簪之列,而先世符麾之昔日,又联金昆羁靮之游。
兹焉仰望于层霄,庶几少宽于六辔。
矧丞之于令,虽云位偪而势亲;
而邑之有丞,岂可观旁而手袖?
三思宛转,一得几希。
擅裨佐之实而无侵夺之嫌,乃赞助之善而繄忱恂之愿。
尚惟历照,俾遂展为。
洞霄宫 宋 · 王与能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
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
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
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同上书页一六二七)
恭跋真宗皇帝御制正说咸淳二年十二月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巽斋文集》卷一八
真宗皇帝御制《正说》五十篇,分为十卷。
咸淳二年秋八月忠训郎臣颜锭以刊本示臣,臣再拜受之,作而曰:「此非民间所共见也,敢问何从得之」?
臣锭对曰:「去年进士试礼部,有得之以归者,盖闽婺书肆刊本。
然字小易漫,窃惧非所以尊严我皇祖之大训,辄缮写作大字刊之,一字以上皆用原所得本参校无遗误,板藏私家,并闽婺原本宝藏之,谨所传也」。
臣又问曰:「禹有戒,汤有嘉言,文王有谟,今见于《尚书》者非后嗣之所传诵,则世臣之所称述也。
我皇祖之大训,布之民间,刊本四出,可乎」?
臣锭对曰:「亦反复思之矣。
书肆固先刊而此因之也。
且尧曰言布天下」。
臣无以诘,臣锭遂请臣记其后。
臣仰惟真宗皇帝在御二十有五年,宋有天下三世矣。
唐开元以降,惟此为极盛之时,骎骎乎唐虞成周也。
而帝德罔愆,监之以恭俭,抚之以慈仁,镇之以清净,守之以抑畏,际天所覆,海涵春育,用能上接艺祖太宗混一区宇之初意,下开仁庙至今纯用王道正传。
臣不逮见咸平景德祥符、天禧之盛,而知其时海内安乐,下至鸟兽鱼鳖昆虫草木俱得以遂其生者,之躬行为之也。
每伏读国史,见临朝与元老大臣议天下事,至于清燕之暇,召对群臣,从容话言,无一而非上合天心,下从人欲,《尚书》以来所记,何以加之!
圣子神孙虽不遍求龟鉴于前古,若稽成宪,固有馀师矣。
尤留意艺文,肆笔成书,皆可为万世法。
盖前后圣制凡七百二十二卷,宰臣常请雕版摹印,颁赐馆阁矣,而《正说》之赐,实在天禧元年之九月,则此书流传,必自当时受赐诸臣之家以出。
凡我臣民得因之以闻言于二百五六十年之后,而思所以蒙被化育,至于今其有不举手加额而继之以泣者哉!
臣昔列属太史氏,幸因进书,得俛伏拜稽天章阁下,仰瞻云气,想望奎文久矣。
今放归田里,乃见所未见于臣锭之手,虽至愚极陋,视天禧近臣无能为役,而得读此书,比当时受赐一也。
臣锭吉州永新人,见谓唐太师真卿之后。
江南入本朝,少兵革,而是邑尤僻左,民生其间,保丘墓,全室庐,长子孙,兴礼义,世世享安靖之福。
今颜氏登科入仕相望,文学彬彬矣。
此书之刊在山林,而尊君父明德远矣之思,今昔同之,臣于是不敢议其僭。
十有二月甲申,臣欧阳某百拜敬书。
王伯祥墓志铭 南宋 · 姜如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
公讳庄,字伯祥姓王氏
自入本朝,世为蒲江县人
祖政朝,父体福,累世居山林,不与外间相接。
甚有家法,笃于孝义,仰事俯育,养生送死,皆合典礼。
喜韬晦,不乐表暴,故时人知者希也。
道不行于世而行于家,庶几太古之民欤?
公生数岁而孤,养于大父母。
颖悟出天性,既长,好诗书,晨夕不废,以大父母年高,家门事夥,略通大义即弃去,然其履践,无一不与典坟合,虽世之通经博古者,未必能然也。
先筹连阡陌,伯仲以酒玩世,致为种有力者规而攘之,仅馀宅一区,而田几无有矣。
公慨然曰:「富贵人所自有,吾其遂讫于此乎」?
乃并举两世四丧及诸父兄弟久在殡者凡十有二,皆宅兆而安厝之。
既事,乃以田舍逊杜氏而告之曰:「古人以四壁为病,吾并以四壁而亡之。
春秋奉祀,荐进无所,其不获罪于九原乎」?
每行县之西衢,见其诗书连墙,衣冠车盖踵袂相接,有大方气概,颇乐居之,兴既得地,命龟而诏之,曰体。
公喜曰:「此吾奉先贻后之所也」。
于是则刻苦经画,锱铢积累,虽小物理务,皆井井有理。
时寓惠施于取予之间,有陶朱、郭解侠义之风,而恂恂嘿嘿,不出户庭,一乡皆目为长者,则几于知道之君子也。
如是几十年,家益富,乃筑室于初卜之地。
落成之日,慨念父母早世,不获一日问安,寝于其中,四时荐献,泪落入俎,闻者哀而嘉之。
用是终身不敢侈奉养,视岁入,捐其馀以为道释追崇之用,凡千万钱。
人或怪之,则曰:「非吾感祸福之说,盖奉亲之志,虽死不满也」。
公有弟,薄游于外,大困而归,公命习医为生,而分财以资其业。
有女甥失怙恃,为族子所欺,公徒步迎致于家,择配出力而嫁之。
诸昆有不振者,日资给之无倦意。
其馀礼宾客,敬师友,赎孤赈贫,皆公乐行而优为者。
然不以此自多。
或问之,则曰:「此人道之常也,夫何德之有」?
惟是季俗浇薄,弟兄争毫末,则不平之气见于颜面,往往交讼有司,以必胜为得策,初不问血气之所从,而丐者在门,挥一钱如割肌肉,则公于斯时,可谓《咸》、《韶》、麟凤也已。
公娶杨氏,同里人,自为王氏妇,赞公以孝事亲,以和睦族,以勤俭宜其家,以忠厚长者接乡曲,以燕豆礼宾友,以施予恤鳏寡孤独,抑亦公刑妻之道有素耶?
晚岁夫妇齿益高,身益健,早晚诵经书,时举杯酒道平生事以为笑乐,然犹相儆戒曰:「此岂人为所能哉,天之赐,祖宗父母之泽也」!
酬而后饮,可谓不忘本已。
公以辛卯乾道七年八月初二日卒,享年八十有四;
杨夫人以甲午淳熙元年六月初一日卒,享年八十有一。
子兴
女一人,适张晖
孙二人:真卿直卿
内外曾孙男女合二十人。
庚子淳熙七年十一月初一日己酉,合葬于县西龙溪壬山丙原,盖公所自择者。
山川环向,气象雄伟,大家墓师,朝夕乎其下而不之识,公乃以无心得之,岂非行营高燥,虽人谋,有数存乎?
予于是知王氏之泽民未艾也。
前期以状来求铭墓,予于王氏旧有亲,直卿妇,盖予仲女也,义不获辞,乃为志之而铭之。
铭曰:
牛毛之规,五兵其机。
蜗角之驰,千仞其巇。
世道孔隳,呜呼殆而!
兄弟怡怡,有亡通之。
家人熙熙,吾家其肥。
有艾其耆,有齐其眉。
乎埙篪,而庆钟乎闺闱。
吾将以为贪夫之,薄夫之龟。
嘻!
按: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卷四六,嘉庆二十三年刻本。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七。
谢大尹节斋赵公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
刘蕡以应贤良,万死触雷霆之怒;
范滂归田里,再生蒙天地之恩。
方忧危于黑风大海之中,忽吹送于黄河昆崙之上。
道将行而吾知有命,人欲杀而公独怜才。
是为顶踵之知,夫岂毫发之惠?
惊魂浪定,感涕雨流。
常观天子声名文物之区,实为多士衣冠礼乐之地。
甫游长安市,吟累千馀;
愈在京师时,书凡三上。
二鸟感潼关之赋,一驴出蜀道之难。
使醉成狂,严府尹容而不杀;
哀穷见屈,李京兆惜其有才。
固能养成二子之名,抑亦仰见三生之造。
论前贤之至此,宜近世之所无。
谁肯如公,加惠于我?
兹所恃以无恐,故又为于此来。
望无大过人,自小好学,以孝廉之世谱,继崇义之家声。
字不充饥,清至彻骨,屡掇主司冬烘之诮,已无举子秋风之心。
每浩浩以长歌,或飘飘而引去。
白蘋红蓼,几穷吟泳之情;
绿水青山,半是经行之处。
虽非子长之历览,亦为李贺之伟观。
人笑其狂,自谓之得。
昼长寝熟,卧芦花之絮衣;
夜半灯残,膏松明而读史。
理乱成败之迹如睹,艰难变故之虑转深。
柂向东风,颇识岸移之势;
扇遮赤日,亦因路熟而通。
方诵元和圣德之诗,忽睹建武诏书之下。
奏陈《龟鉴》,敢撄龙颔之鳞;
事忤貂珰,致触螳车之臂。
白璧初不疑其刖足,《青蝇》亦何意于刺谗。
众煦漂山,冷灰燃豆。
堪笑指乌为鸾之误,深恨握蛇骑虎之惊。
咎在转喉,罪当犁舌。
李膺而下寺狱,夫亦何辞;
真卿之讪朝廷,乌有是事。
置祸福死生于度外,安吉凶悔吝于目前。
他人不激则不深,先生再言而再笑。
刀山汤鼎,已觉凛乎其傍;
箪食豆羹,乃肯嘑尔而与。
朝掩满函之墨,暮烧盈籍之书。
奉旨出关,即刻就道。
解骖击筑,大唱故乡之歌;
袅缆垂杨,满酌阳关之酒。
羸马逐青僮而去,明公多白雪之篇。
此行岂是无名,一归尽是不恶。
寺禽识面,咸呼谪士之来;
山獠无知,亦诧儒冠之异。
嵇康之交绝,觉渊明之兴佳。
合眼咏《离骚》,何心时事;
支颐听蟋蟀,满耳寒声。
閒领妻儿,摘黄精而寻术;
时佣僮仆,采青蔓而锄
愿希陋巷以安贫,无致长安之羞泪。
一邱一壑,可以忘情;
山北山南,聊用卒岁。
缅思昔也,以狂触而万死;
岂分于今,得公言以再造。
终身佩彝鼎之恩,高压华岳
没齿存衔结之报,深仰星河。
惟谨丹衷西属,敢即酬献知己,敷陈罔既,悚怵增深。
某月某日望顿首。
通南厅余倅(东)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本堂集》卷五八
居依梓里,愧未亲雪壁之清;
戍及花封,幸获倚星屏之峻。
冒焉徼福,敬以通名。
恭惟某官一片古心,四明间气。
卓哉定见,屹砥柱其不移;
展也真清酌贪泉而觉爽。
自巍科之拾芥,盍要路以鸣鞭。
然而老成之典型,惟欲圣贤其出处。
方戛戛乎州县劳人之际,如治家然;
区区乎钱谷决狱之间,亦尽心耳。
及是治中之处,若为方外之图。
人嗟淹贤,公曰有道。
盖春秋会计,重六雄十望之设官;
岂诗酒从容,以万壑千岩而为乐?
姑栽培于远业,已梯级于峻除。
伫觐于王,请行所学。
某嵚𡼭末第,展转十年。
反教人为,尝备鹭洲之讲席;
曰知己未,屡从乌幕之辟书。
偶迂淡之赏音,乃搴联而通籍。
朅来试邑,知有字民。
将令桃李之俱,震风为惧;
所恃枌榆之同社,易地分阴。
汤复斋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本堂集》卷七九
某自丁丑岁,于惊风骇浪中,执手远别,无从问讯,至癸巳四月廿三日,忽晦溪领宝缄,乃戊子良月廿五日所染者,幸而越六年间不浮沈也。
但闻仁人不为世运所摧抑,读到所谓「冰寒灰冷,对越天地祖宗」一句,某为之感烈。
今已八十三矣,与荆棘虎狼出入,几死者百数,而齑瓮债偿未满,苟存残息。
四女四男,尚有一男一女未毕婚嫁
向平之担未脱,真卿之粥屡空。
草衣木食,山水间一老猿耳,尚堪为知者道耶?
遥想执事日来目前事稍宽于前,诸东閤必自能支撑,不如某之无聊赖之极也。
既寿而康,到此三茅山密迩,小车短策,时一登览,亦可舒畅。
身外事皆浮云,于我无与焉。
相知满四方,萍浮梗泛,宿草累累,何往而非焄蒿悽怆之时?
执事乃鲁灵光也。
相望二千里,彼此皆下舂光景,相见必无方来之期。
兹因王直溪由台校暂还锦,得奉此书,衰耄昏花,不成语,不成字,当恕其直朴。
溪回,望笔数字,报凡百之悉。
或有《漫塘先生文集》,辱惠我一帙,亦欲时一披玩,当饥饿中滋味也。
如不暇印,则置之,勿以过累台抱。
某领赐书次,尝继修尺椟为报,颇闻不为达听。
今此便却端的,甚与下意契。
逢故悬悬望回音。
诗二首 其二 宋 · 施清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蓑一笠一孤舟,万里江山独自游。
有人问我红尘事,笑入芦花不点头(《东洲枕上语》)
建吴井冽泉亭淳祐二年三月 宋 · 施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吴都文粹》续集卷三一、洪武《苏州府志》卷四八
侯国而隶苏郡,往迹而迩僧居,西接横山治平梵刹之旁,吴台并峙,吴井未眢,盖近关之佳境也。
粤自姬封斗野,都据具区,季末侈汰,纵无限之欲,夷山之巅,碧鳞参差以巍其层;
穴原之腹,翠鸳周匝以宽其汲。
左氏所谓吴夫差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珍异是聚。
遐抚前载,莫容问矣。
然山不可移则两台未泐,地不可改则一井未湮,有台以娱己,有井以蓄众,一千九百馀载所以仅存也。
顾瞻此井,埏土内甓,潭焉一规,衡石外围,觚焉八锐,旁留识勒,模款可辨。
首建唐楞伽殿,后重修吴朝大井,乃广明元年二月,笺演僧茂乾为之记。
法镜禅师初造其寺井,则《吴志》言「当横山艮位,越来溪西百步」。
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筑城浚之,唐刻颠末如此。
去此井南百步,又获《深沙亭录神变相记》,虽在沈瘗,略无剥蚀。
亭则大中六年六月苏州刺史奏置此寺于上方,收拾馀材,创立神宇。
考此寺环于山,井属于寺,皆昭昭也。
乾道壬辰相国周益公《南归录》系日纪行,至石湖云:「初,吴王姑苏前后两台,为城三重,遗址俨存,夫差西施宴游之地」。
此言台也。
楞伽治平寺,门外八角大井,视阑刻字:「隋初平陈,杨素吴郡于此,近地尚有新郭之名。
其后吴人不安,复还今城」。
此言井也。
创之于吴则井为台设,浚之于隋则井为城设,岂细人能私哉!
盖兴替藉曩昔而为鉴,形势因天壤而并存,一草一木,嗜古者必记之方策,又岂流俗能识哉?
熙宁中有里胥辈佃其地为茔,迄今一百七十馀载,挟后冒先,广包台井。
治平主僧义超越诉诸节府,发运夏卿赵公目击广轮,力诛其欺,由墓之外悉归之寺。
义超求叙端倪,余曰:「贰卿守吴,爱棠奕叶,正值庚子厄数,十有二政种种加恤,捐馀帑一百八十万缗以代夏赋,股肱郡视此特泰山之毫芒耳,抑岂算沙能喻哉」!
复畀木章粒斛,结屋庇井,亲以「冽泉」扁之,山灵川后俱贺其遭,相与作證云。
公名与󰦛,今兵部侍郎知临安府
淳祐二年清明日施清臣记。
吴县学记淳祐三年四月 宋 · 施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姑苏志》卷四
天地以理而位,天理以学而明,若稽隆古,由内达外,畿服皆学,所以扶植三极而为降衷之宗主也。
周备之,我宋继之。
国于东南,三辅之邦,倚郭分学,惟吴有之。
吴学肇端于景祐初,自后两邑皆附郡泮,吴最壮县,台府鼎屹,赋舆租簿,急符终讼,文书程上者日有千绪,虽强敏者救过不赡,奚暇以教养为急?
宝庆丙戌永嘉赵侯整棼夷颣,材谞老练,细大毕张。
一日谋创黉舍,选宽卜胜,宾兴坊之近城有勋府遗业,贸之良田。
置𣙗相址,层峰峙西,津流亘东,贡闱都左,客馆规右,豁然形势之环合。
是时飞廉振林,交偃虞麓,杞梓,不索骈献。
自尚匠至崇成,役匪淹期,为广厦四十馀楹,外联四斋,中严一殿,从祀有象,讲习有堂,游息有亭,凡什器备焉,实绍定初元也。
其间以庠养士,以田制食,司宪林公介先拨公产五百馀石,绣衣吴公渊、守符邹公应博续添一百馀石,前美后裕,辅教思不穷之良图。
又阅十有六岁,嘉熙庚子宛陵魏侯属意学事,支倾风雨之飘摇,提纲岁月之湮坠,鸠田亩于镌刻,汰浮冗于窜名,有养必有教。
先是,隶之佐厅,吏借影私长属,不相谁何,遂更乡官舍选为之范模,里彦文行为之领袖,润色缜密,士皆德之。
昔尝谒记,辞不敢为,今谓砻石久矣,无文何以诏往?
汔不容已,辄为之言。
体具则凭藉牢,虑远则植立耐,乃经营是学者也;
志续则其用新,弊堤则其传寿,乃维持是学者也;
原民生而俾返民生之懿彝,寓有司而不负有司之法度,乃训迪是学者也。
赵侯剪莱筑宫,置犁供粒,百须均足,以为善教之地,经营固难而维持亦未易。
魏公值多艰之时,倥偬不给,由后绍前,所以扶植教法者心与吻契,罔敢怠遑。
邑之见两侯致力于学者,岂欲群居诸子始以餔啜而来,后以利禄而计,要造伊洛下学上达之妙,充朱、张切问近思之端,训朝迪夕,希圣齐贤
倘或外骛浮辞彫饰,过眼风花之不留;
好钻虚诡,旋踵霜管之非实,茍而已矣。
孟子》有言「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斯理也,岂不与天地并哉!
赵侯善瀚,壬戌进士,遗爱去思;
魏侯廷玉,辅政世家,载美相济;
池阳校官孔君煜璧海前郎,今主教席。
淳祐三年立夏节日,朝散大夫、新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施清臣撰。
刘后村梅花百咏 其三 南宋 · 方蒙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紫府仙人水月英,绝嫌臭秽溷真清
玉尘月赋三千斛,一洗人间死鬼兄。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序 南宋 · 施岑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七、《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附(正统道藏本)
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信哉斯言也。
夫神仙之道在乎内积功勤,外施德行,使其功行既著,则动天地感鬼神,理之自然也。
矧夫功之与行非智之与力,奚能致哉。
昔者祖师许真君正心诚意,真清常静,存神固气,抱元守一,岂非圣功欤?
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危难,常行拯救,及化诱善人,入道修行,先人后己,与物无私,岂非道行欤?
由此观之,功行甫就,圣道克全,拔宅飞升于九清之上,亘古及今,人所未闻也。
然则是传之撰,实祖师立功积德之表鉴焉,是诗之作,岂门弟骋华衒藻之文词焉?
诗传者盖纪述其行事,赞扬其伟迹于祖师也。
冀诸后学之士知祖师如是而行功,如是而立行,茍能践履之,拟铸之,则充乎道德,證乎神仙,岂不与西山众真同驱而并驾矣。
八十五化之设,非徒载往事,而祖师垂教设化之意,深有望于后学之士不浅矣,幸加进。
时巨宋丙午祓禊日,西山勇悟真人施岑颂咏圣德,谨稽首百拜序。
题俞时琰杏山堂医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七言律诗
妖冶来奔夜色昏,毅然绝谷有神明。
春融庭畔一帘,秋满湖边万顷云。
荡涤胃肠无秽浊,洞明空色有真清
陈楼相问胡卢处,本事方书世并行。
宫祠谢表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八、《庸斋集》卷三
加职予祠,圣恩隆甚;
辞名拜禄,臣义当然。
蹐地难胜,望天隃谢中谢。)
伏念臣疏无与比,愚不可移。
顷缀周行,不敢自营于身计;
每怀宗国,所陈粗竭于心思。
遂积罪尤,至烦吏议。
皇明之洞烛,叨大德之曰生。
于省愆念咎之中,沐洗垢匿瑕之造。
正班学士,锡廪殊庭。
真轶望于宠荣,盖莫难于避就。
思昔周以上卿管仲拜下卿而还;
郑以六邑国侨,侨惟三邑之受。
此微臣勉奉祝釐之职,而累牍祈收邃阁之恩。
盖进无贪荣,而退不方命。
是谓得辞受之道,其敢昧生成之原?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以礼使臣,推仁接下。
谅臣戆如汲黯,在廷犯颜之时多;
念臣贫似真卿,举家食粥之日久。
遂俾无功而禄,不知何德以酬。
尚勉之间,跬步弗离于学;
虽在畎亩之际,一饭亦忠于君。
唐震特赠华文阁待制1275年3月庚辰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六、《四明文献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事君能致身,封疆之寄为重;
自古皆有死,忠义之名长存。
慨国步之斯频,嗟臣节之未厉。
载嘉砥柱之操,三叹磬声之思。
具官某刚毅近仁,质直好义。
河北诸郡,独有真卿
睢阳一城,莫救许远
孤垒危于朝露,劲气贯乎秋霜。
壮矣结缨,白刃可蹈也;
哀哉握节,犀轩三襚之。
乃次对于阶,俾庙食于栾社。
锡以令谥,录其遗孤。
□□□□,若中兴之褒唐重
九京可作,尚百世以祀番君
谅尔英魂,歆我悯典。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