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曹丕受禅碑有感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从此建安王气衰,君臣离合可伤悲。
几人石上留名日,千载世间不毁时。
过客未知谁氏迹,野夫犹道汉家基。
临风读罢一长叹,却是曹丕受禅碑。
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 唐 · 李绅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引用典故:骊珠 号弓 涸鱼 依社有狐 生刍 鬼揶揄 九五 齐眉 指鹿 捧日 桑榆 宿草 燕客书诈 杨朱
九五乾德,三千应瑞符。
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穆宗正月登位)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
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穆宗听政五日,蒙恩除右拾遗,与淮南李公,召入翰林也)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垆。
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
凤形怜彩笔,龙颔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
辨疑分黑白,举直抵朋徒思政面论逢吉、崔桢奸邪,刘栖楚柏耆凶险,张又新、苏景修朋党也)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
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穆宗升遐)
坠剑悲乔岳,号弓鼎湖
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逢吉守澄栖楚柏耆又新等,连为搏噬之徒)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
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余以户部侍郎端州司马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敬宗即位之初,遭逢吉等诬搆,宸襟未察,衔冤遂深)
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余遭逢吉搆成遂,敬宗听政之前一日,宣命于月华门外窜逐)
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栖楚等见逢吉,怒所贬太近)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
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荒室未诛。
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
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余到端州,有红龟一,州人李再荣来献,称尝有里人言:“吉徵也。”余放之于江中,回头者三四,游泳前后不去久之。又南中小鹊,名曰蛮鹊,形小如燕雀。里中言:“此鸟不常见,至而鸟舞,必有喜应。”是日与龟同至于馆也)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
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
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从吉州而南,历封康,并足湍濑,危险至极,其名有灭门、捣鲊、霸州等滩,惟江水泛涨,则无此患。康州悦城县有媪龙祠,或能致云雨,余以书祝之。家累以十月溯流,龙为之三涨江水以达也)
俛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
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余以宝历元年五月,量移江州长史
诳天指鹿,依社尚凭狐逢吉尚为相)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
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一作湓)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
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髣髴皆停马,悲欢尽隙驹。
旧交封宿草沈八侍郎武十五侍郎元九相公庞严京兆蒋防舍人皆为尘世),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
骎骎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
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右仆射史公神道碑839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仆射名孝章字得仁
本北方之强。世雄朔野。
其后因仕中国。遂为灵武建康人
曾祖道德。赠右散骑常侍
封怀泽郡王。祖周洛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常卿御史中丞北海郡赠太子太保
考宪诚。早以武勇绝人。
积功至魏博节度使。终于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观察使检校司徒侍中河中尹。
太保。其薨也。
大臣中书令晋国公裴氏为之碑。其名益显。
公即侍中元子。母曰冀国夫人李氏。
幼而聪悟。父母贤而加爱焉。
及长。好学迁善。
秀出侪辈。邺下诸儿。
号为书生元和中
太尉愬为魏帅。下令抡材于辕门。
大将家翘秀者为子弟军。列于诸校之上。
公独昌言。愿效文职。
太尉深奇之。遂假魏州大都督府参军
长庆二年常山众叛。
害其帅沂国公田司徒于帐下。沂公发迹于魏。
人犹怀之。诏命其子布尚书授钺。
统魏兵问罪于此疆。且报家祸。
布既启行。士气不振。
涣然内溃。独与冗从之旅。
偃旗而归。百愤攻中。
卒自引决。先侍中时为中军都知兵马使御史中丞
全师在野。閧然推戴之。
请为假侯以镇定。中贵人飞驿上闻。
穆宗夜召翰林学士草诏书。以真侯命之。
实有魏土。从众而合权也。
是岁公自摄官转本府士曹参军监察御史。赐朱衣银印。
推恩以及子也。一旦跪于父母前。
进苦言曰。臣窃惟大河之北。
地雄兵精。而天下贤士心侮之。
河朔间。视犹夷狄。
何也。盖有土者多乘兵机际会。
非以义取。今臣家父侯母封。
化为贵门。君恩至矣。
非痛折节砺行。彰信于朝廷。
无以弭识者之讥。寤明君之意。
节著于外。福延于家。
乘时蹈机。祸不旋踵。
言讫泣下数行。父俞母赞。
天性交感。三心既叶。
万众潜化。天子闻而嘉之。
曰彼真孝子。乃授检校太子左谕德侍御史
节度副使。累迁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赐金印紫绶。既贰军政事如命卿。
弛张损益。得以参决。
潜革故态。人知向方。
大和二年。沧景节度使李全略卒。
其子同捷窃据故地。诏下以文诰弗革。
遂用大刑。先侍中表请率先诸侯。
使元子以督战。制曰可。
公承君父之命。乃捐其躯。
一举而下平原。压沧垒。
由是加工部尚书。及王师凯旋。
上表愿一识承明庐。诏允之。
遂赴北阙下。得觌于便殿。
上曰。向吾始征沧州
议者皆曰。彼魏之姻也。
虑阴为寇谋。吾发使数辈以侦之。
其还也。佥曰尔父沥款于宾筵。
尔母抗词于帘下。愿绝姻以立效。
其经始启发。出于尔心。
今沧海砥平。策勋之日。
宜贵尔三族。命尔父为侍中
迁镇于近地。加尔礼部尚书
析相卫澶三州为镇以居之。俾尔一门大荣。
以誇天下。公拜稽首。
谢父迁。让已爵。
礼无违者。翼日下诏于明庭。
人咸曰。史氏之宠光。
古无有也。牙旗碧幢。
方指东道侍中以帐下生变闻。
泰极而否。当歌而哭。
迎柩于路。仰天长号。
因葬于洛阳北邙山。冀国夫人祔焉。
寝苫枕块。以所仇同天为大酷。
未几。诏举金革之义。
起为右金吾将军。累表陈乞。
有司以违命督之。舆疾即路。
间岁擢授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居四年迁镇于滑。
一岁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旋改右金吾大将军
又受钺于邠土。孟秋至治所。
首冬遘疾。拜章入觐。
不克展和鸾鞗革之仪。薨于靖恭里之私第。
享龄三十有九。当开成三年十月二十日
上闻而悼之。不视朝一日。
尚书右仆射明年二月
归葬于洛都。夫人琅琊王氏祔焉。
继室深泽县博陵崔氏。有一子曰焕。
生七年而孤。仆射之丧。
自复魄至葬。当门户
备祭祀。建碑表。
县君之能。且命其家老具事功来请曰。
嫠不恤家。而忧幼嗣不知其先人之官业。
乞词以传于后也。君子以为知礼。
谨书之。铭曰。
斗极之下。崆峒播气。
钟于侍中孔武且贵。
奉上致命。宜昌后嗣。
仆射承之。良弓不坠。
耳烦钲鼓。心悦文字。
虎穴之中。生此骐骥。
大和纪元。沧景不虔。
子弄父兵。跳踉海壖。
有邻阴交。猬起鸡连
诏下薄伐。艮隅骚然。
时维侍中。寔统魏师。
蓄锐未发。众心危疑。
仆射为子。陈谋尽词。
兴言涕零。有感尊慈。
绝姻效节。精贯神祇。
沧波厎宁。王命褒之。
乃迁元侯。来镇近畿。
乃祚元子。别建旌麾。
一门四节。焜耀当时。
倏忽变生。魏郊纷披。
乔木虽大。盲风不知。
干云之台。列缺焚之。
哀哀孝嗣。丁此大酷。
迎护帏輤。葬于东洛
诉天触地。血染缞服。
礼有金革。诏书敦促。
不遂枕戈。骤膺推毂。
雕阴白马。暨于邠谷。
荣三镇。不百禄。
绮纨之间。圭组累累。
如彼晨葩。日中而萎。
有妻名家。有子稚齿。
行号报礼。归窆蒿里。
洛水之阳。修邙之趾。
尊穆敬。幽显同理。
新柏。亦象乔梓。
刻石记功。垂于万祀。
进六经法言表 中唐 · 韦处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五
臣闻三皇讲道。五帝讲德。
三王讲仁。五霸讲义。
所讲不同。同归于理。
理道之极。备于六经。
虽质文相变。忠敬交用。
损益因时。步骤不一。
然而释三纲越五常而致雍熙者。未之有也。
自秦火荡爇。孔壁穿蠹。
曲学异辨。专门多惑。
营道之轨并驰。希圣之堂盖寡。
文错起。浮义互生。
简册混散。篇卷繁积。
劳神于累代。弊形于当年。
其知愈博。其得愈少。
夫然。通方之士。
达识之儒。且犹不为也。
况南面之尊。司道之契。
岂不贪其精而遗其粗者乎。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精义神授。
博识天资。山峻词峰。
泉蓄学海。膺休运则混六合而不让。
思屈己则舞两阶而不疑。故当希皇踵
肩王轹霸。可以区区近躅。
拟于圣德哉。臣处厚臣随采合易诗书左氏春秋孝经等。
因其本篇。掇其精粹。
论纪先师微旨。今亦附于篇末。
总题曰六经法言。合二十卷献上。
取诸身必本于五事。通诸物兼畅于三才。
始九族以及于百姓。刑室家以仪于天下。
圣君良主之往行。哲人壮士之前言。
天人相与之际。幽明交感之应。
穷理尽性之辨。药石攻磨之规。
尧舜禹汤文武理乱之道尽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义必举。
其兴可以劝。其违可以戒。
此其所存者也。至如爻象错综。
阴阳难名。比兴箴诲。
幽隐难释。诰命训论。
古今不合。威仪数制。
命诸有司。褒贬扬㩁。
归诸史法。此其所遗者也。
商鞅之说秦王。叹帝道之难行。
太宗之纳魏徵。流王泽而广被。
繇是言之。道无远近。
德无重轻。能者挈之如毛羽。
不能者举之如嵩岱。今逢希代之君。
当难合之运。故不能以百家邪说。
六国纵横。秦汉刑名。
魏晋偷薄。为盛时道。
历代帝王。皆务纂集。
魏称皇览。梁著进略。
邺中则有修文之作。江左则有寿光之书。
但誇衒于闻见。非垂谋于理本。
臣今所贵。实异斯作。
陆贾奏甚卑之论。尚称善于高皇
方朔献杂糅之说。犹见知于武帝
伏惟陛下机务之馀。燕息之暇。
时降省览。天下幸甚。
惜花御史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事权舆未渠(其据切)央,惜花御史似蜂忙。
分明白著千红紫,陪奉宫花为括香唐穆宗宫中花开以重顶帐蒙蔽置惜花御史掌之号曰括香御史
通陈倅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臞轩先生四六》卷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六
半刺位穷,素负题舆之望;
广文官冷,曾无系马之阶。
仆因邑子以通名,公见乡人而必喜。
共惟某官乔木参天之阀阅,灵芝瑞世之才名。
文惠家庆图,乃士夫之共慕;
夷简宰相器,为伯父之见期。
萃师友于家庭,对圣贤于方册。
学之优乃出而仕,人之美有甚于门。
凡所设施,孰不奇伟?
剧县谱,江淮之草木知名;
真上幕宾,闽粤之山川入句。
荐书载路,夙驾入京。
相君握手以愿留,执事掉头而不顾。
爰眷刺桐之郡,旧为桑梓之乡。
文监州,容与篁箳之乐;
过家上冢,辉煌昼锦之荣。
壶公改色以驩迎,海圻兴谣而载美。
以长才而展骥足,以厚德而镇麟宗。
报政未及于期年,奏最已优于一道。
行吟紫帽,见称别驾之风流;
入觐丹墀,伫接文昌之步武。
有如某者,见谓斐然。
对策广廷,徒有空臆尽言之直;
校文列陛,乃罹大声疾呼之谗。
漫寻宗邸之文盟,姑便家山之问信。
朅来倚席,寒甚无毡。
幸先世之夤缘,托年家之契好,必蒙刮目,毋有遐心。
祗恐衮衮台阁之登,不容攀附;
所谓渠渠厦屋之庇,正赖帡幪。
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824年12月2日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曾祖泰。皇任曹州司马
祖浚素。皇任桂州长史
仲卿。皇任秘书郎
尚书左仆射。公讳愈。
字退之昌黎人
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
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
年二十五上进士第汴州乱。
诏以旧相东都留守董晋平章事宣武军节度使。以平汴州
辟公以行。遂入汴州
试秘书省校书郎。为观察推官
卒。公从丧以出。
四日汴州乱。凡从事之居者皆杀死。
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奏为节度推官。得试太常寺协律郎
选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为幸臣所恶。出守连州阳山
政有惠于下。及公去。
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命其子。改江陵府法曹参军
入为权知国子博士宰相有爱公文者。
将以文学职处公。有争先者。
搆公语以非之。公恐及难。
遂求分司东都。权知三年。
改真博士。入省为分司都官员外郎
河南县。日以职分辨于留守及尹。
故军士莫敢犯禁。入为职方员外郎
华州刺史华阴县柳涧有罪。遂将贬之。
公上疏请发御史辩曲直。方可处以罪。
则下不受屈。既柳涧有犯。
公由是复为国子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考功郎中。修撰如故。
数月以考功知制诰上将蔡州
先命御史中丞裴公度使诸军以视兵。及还。
奏兵可用。贼势可以灭。
颇与宰相意忤。既数月。
盗杀宰相。又害中丞不克。
中丞微伤。马逸以免。
遂为宰相。以主东兵。
安禄山起范阳。陷两京。
河南北七镇节度使。身死则立其子。
作军士表以请。朝廷因而与之。
及贞元季年。虽顺地节将死。
多即军中取行军副使将校以授之节。习以成故矣。
朝廷之贤。恬然于所安。
以苟不用兵为贵。议多与裴丞相异。
唯公以为盗杀宰相。而遂息兵。
其为懦甚大。兵不可以息。
以天下力取三州。尚何不可。
裴丞相议合。故兵遂用。
宰相有不便之者。月满迁中书舍人
赐绯鱼袋。后竟以他事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三年秋。以兵老久屯。
贼未灭。上命裴丞相淮西节度使招讨之。
丞相请公以行。于是以公因本官兼御史中丞
赐三品服及鱼。为行军司马
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
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
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
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
丞相未及行。而李愬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
果得元济蔡州既平。
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
白丞相曰。淮西灭。
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
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
彼必服。丞相然之。
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
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
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
丞相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
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
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
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
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
帝王事之。寿不能长。
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
请烧弃佛骨。疏入。
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
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
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
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
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
直讲来。与祭酒共食。
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
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
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
国子监不寂寞矣。改兵部侍郎
镇州乱。杀其帅田宏正
征之不克。遂以王庭凑节度使
诏公往宣抚。既行。
众皆危之。元稹奏曰。
韩愈可惜。穆宗亦悔。
有诏令至境观事势。无必于入。
公曰。安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
遂疾驱入。庭凑严兵拔刃。
弦弓矢以逆。及馆。
甲士罗于庭。公与庭凑监军使三人就位。
既坐。庭凑言曰。
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所为。
本非庭凑心。公大声曰。
天子以为尚书将帅材。故赐之以节。
实不知公共健儿语。未尝及大错。
甲士前奋言曰。先太史为国打朱滔
遂败走。血衣皆在。
此军何负朝廷。乃以为贼乎。
公告曰。儿郎等且勿语。
言。将为儿郎已不记先太史之功与忠矣。
若犹记得。乃大好。
且为逆与顺。利与病。
不能远引古事。但以天宝来祸福为儿郎等明之。
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梁崇义朱滔朱泚吴元济李师道。复有若子若孙在乎。
亦有居官者乎。众皆曰无。
又曰。令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
节度使。后至中书令
父子皆授旌节。子与孙虽在童幼者亦为好官。
穷富极贵。宠荣耀天下。
刘悟李祐皆居大镇。王承元年始十七亦仗节。
此皆三军耳所闻也。众乃曰。
田宏正刻此军。故军不安。
公曰。然汝三军亦害田令公身。
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众乃欢曰。侍郎语是。
庭凑恐众心动。遽麾众散出。
因泣谓公曰。侍郎来。
欲令庭凑何所为。公曰。
神策六军之将。如牛元翼比者不少。
但朝廷顾大体。不可以弃之耳。
尚书久围之何也。庭凑曰。
即出之。公曰。
若真耳。则无事矣。
因与之宴而归。而元翼果出。
乃还。于上前尽奏与庭凑言及三军语。
上大悦曰。卿直向伊如此道。
由是有意欲大用之。王武俊太师
太史者。燕赵人语也。
吏部侍郎。凡令史皆不锁厅出入。
或问公。公曰。
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见也。
鬼如可见。则人不畏矣。
选人不得见令史。故令史势重。
听其出入。则势轻。
京兆尹御史大夫。特诏不就御史台谒。
后不得引为例。六军将士皆不敢犯。
私相告曰。是尚欲烧佛骨者。
安可忤。故贼盗止。
遇旱。米价不敢上。
李绅御史中丞。械囚送府。
使以尹杖杖之。公曰。
安有此。使归其囚。
是时方幸。宰相欲去之。
故以台与府不协为请。出江西观察使
以公为兵部侍郎既复留。
公入谢。上曰。
卿与李绅争何事。公因自辩。
数日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得病。
满百日假。既罢。
十二月二日卒于靖安里第。公气厚性通。
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
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
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
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
作者不出。其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
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
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
莫不视公以为法。有集四十卷。
小集十卷。及病。
遂请告以罢。每与交友言既。
终以处妻子之语。且曰。
某伯兄德行高。晓方药。
食必视本草。年止于四十二。
某疏愚。食不择禁忌
位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岁矣。
如又不足。于何而足。
且获终于牖下。幸不至失大节。
以下见先人。可谓荣矣。
享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
谨具任官事迹如前。请牒考功太常定谥。
并牒史馆。谨状。
遂王皇太子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
门下。承庙祧之尊。
固邦家之本。重其绪业。
贞以元良。斯今古之通制也。
乃者春宫旷位。已涉岁时。
祼献缺主鬯之仪。胶庠虚齿学之道。
其何以亿宁方夏。彰示教源。
稽诸往册。用举彝典。
遂王宥。孝敬忠肃
宽明惠和。遵保傅之言。
佩经训之旨。友于兄弟。
睦于宗亲。博爱而恕己以诚。
慎行而饬躬以礼。载观所履。
克茂厥猷。宜升储闱
以对休命。朕祗若承宪。
惟怀永图。法三王垂统之规。
绍十圣重光之烈。致严禋配。
俾奉粢盛。式昭上嗣之崇。
庶叶明离之吉。宜册为皇太子
改名恒。仍令有司择日。
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宋故朝散大夫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集贤殿修撰越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提点银场公事充两浙东路屯驻驻泊兵马钤辖温台明越衢婺处州等诸州军并都同巡检兵甲贼盗公事护国军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工部侍郎张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文恭集》卷三八
嘉祐二年春天章阁待制集贤殿修撰张公以静退之性,劳侍从之事,闻东南佳山水,而会稽第一,章请自效,诏俞其往。
在郡三岁,政清民恬。
方且合符,归奏计于天子,无何暴疾,以己亥七月丙辰,卒于州廨之寝。
郡邸奏公讣,仁宗衋然伤之,亟命录诸孤,赙其家,所以恻近侍,恤师臣之后焉。
嗣子奉公丧还京师,权窆城南园舍,考卜龟策,得癸卯十月丁酉之吉,葬河南之登封,从丞相文懿公茔,治命也。
公讳友直,字清卿,晚更字曰益之
其先世系翰林叶公文懿公志刻详矣。
曾祖裕,试金吾卫长史,莅阴城监院
乾德中,榜阴城为军,今光化是也,遂占籍焉。
大父廷节,养素隐德,为乡丈人。
文懿公贵,并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齐二国公
曾王妣胡氏,追封燕国太夫人
祖妣赵氏、两庞氏、李氏,追封魏、韩、鲁、越四国太夫人
祢庙士逊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邓国公致仕,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文懿公
王妣蒋氏、黄氏,封郧、邓二国太夫人
冯氏,许国夫人
公,文懿公之长子,母曰黄夫人
公生而骨法奇峻,体性和厚。
少有学尚,尤修志介。
文懿公寿春郡王友,友直七岁,以荫补太庙斋郎,非所好。
寻除守将作监主簿,三迁监丞馆阁读书,再授诏编三馆书籍。
天圣中,以本官充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明道初,特赐进士出身,迁秘书郎
文懿当轴,自以丞相子,避远权势,出通判蔡州,岁馀移倅下。
文惠陈公以硕老镇圃田,属公以州事,公以悉心,无所遗力。
文惠入相,荐公于朝,直史馆,迁太常博士同管勾国子监事
康定初,充三司盐铁判官,改判都磨勘司。
庆历初,除尚书祠部员外郎、知襄州
甫至郡而张海贼起,且压境上,公治州兵,募丁壮,得敢勇愿行者数百辈,令邀击谷城,多斩首级。
贼溃去后,为比郡禽剪,首挫锐气,繄公之力。
丁内艰,去郡。
褫服,除旧官与职。
判户部、盐铁二勾院,迁刑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文懿公薨,释服,除刑部,仍前修撰。
尝感蒋氏妣恤典未及,表让史职,移慰先慈,从之,诏以郧为太夫人封国
上以捐己为美,仍换公集贤殿修撰,成美志也。
纠察在京刑狱,改判尚书刑部
尝与侍讲学士钱象先奏事便殿,已而,上目送公,谓象先曰:「张友直占对容止,宛如其父」。
其见赏待如此。
以先公冢舍甫就,表碣未立,章累上,求便郡,出知邓州
入辞之日,仁宗中使至第,以「旧德之碑」四字,篆文懿公神道。
又赐公御书飞白及凤,以将其意眷焉。
南阳民饥,捐瘠者众,官有储转运使以便文自营,而不知恤。
公发廪以救,多所全活。
还朝,除天章阁待制,修撰如故。
寻出知陕州
代还,侍宴于集英殿,公坐侍臣,犹衣五品服,仁宗见之愕然,遽命取三品服,即御前以赐,公拜手谢,殿上观者荣之。
至是出知会稽,越俗奉竺乾法为龙华,每岁又大祭天于塔庙,僧俗士女,杂然并会,施金帛者,趋走之,惟恐其后。
公下教一切禁止,举籍羡数入学,谈者韪之。
卒时年五十八,至今会稽父老犹怀其清。
公庄重介直,济之以和。
明道宝元之间文懿公三入相,进退天下士
公时在子舍,应接宾友,谈间未尝及时事,虽密昵属不敢委以私。
无他恩纪,故誉亦鲜焉,惟雅识者重其洁慎。
文懿上相印,告老于家,公晨夕侍旁,将顺颜色,孝性谨如也。
家人入息,乃敢寝焉。
文懿公薨时,年过八十,公哀毁骨立。
生平荐任子弟,必先疏属。
及其亡也,幼子未有官。
公精小学,能篆籀,喜楷法,尤好篇咏。
得美书善本,必手自传写,色无倦焉。
仁宗东宫,起居语默,文懿公必疏记之,秘世未有知者。
及薨,公类以成篇,目之曰《资善录》,出南阳日,从容面献之。
上甚悦,诏藏诸太史氏。
有文集十卷。
公娶刘氏,度支郎中明恕之女,柔慈贤善,凝范六姻,封宜阳县君
嘉祐明堂,以子在朝著,进封长寿县太君,赠公工部侍郎
子八人。
德淳尚书屯田员外郎
德润内殿承制
德源大理寺丞
德温大理评事
德演,太常寺太祝
三子早丧。
女十二人。
长适起居舍人、知谏院吕诲而亡。
次秘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陆诜,未嫁而卒。
次适司封员外郎清臣
次适太常寺太祝王端臣
次适宋彭年
三人夭亡,四在室。
公之将葬,冢子以日月来赴,且求铭于石。
宿雅出门下,复与公游册府,以兹分义,诚不可让。
文斐无次,今但直记其实云。
铭曰:
岩岩邓公,俊德之雄。
三陟台衮,告老显终。
有哲者嗣,时惟冢子。
雅行敦修,端诚率履。
炎炎相阁,赫赫洪炉。
视权弗有,处势若无。
和而匪流,介然弗倚。
四临厥藩,其清如水。
年涂才半,志力尚强。
曷云与善,乃尔歼良。
履鼎原兮开阡,面峰兮宁体。
陪真宅于先公,尚庆灵之弥启。
遂王皇太子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三
维元和七年岁次壬辰十月景戌十七日壬寅
皇帝若曰。
于戏。
建立储嗣。
崇严国本。
所以承祧守器。
所以继文统业。
钦若前训。
时惟典常。
越我祖宗。
克享天禄。
奄宅九有。
贻庆亿龄。
肆予一人。
序承丕构。
纂武烈祖
延洪本支。
受无疆之休。
亦无疆惟恤。
负荷斯重。
祗勤若厉。
永怀嗣训。
当副君临。
咨尔遂王恒
体乾降灵。
袭圣生德。
教深蕴瑟。
气叶吹铜
早集大成。
不屑幼志。
温文得于天纵。
孝友因于自然。
符采昭融。
器业英远
爰膺锡社。
实寄维城。
懿河閒之不群。
东平之最乐。
自顷离明辍曜。
震位虚宫。
地德可尊。
人神攸属。
式稽令典。
载焕徽章。
是用册尔为皇太子
往钦哉。
有国而家。
有君而父。
义兼二极。
重系万邦。
何好非贤。
何恶非佞。
何行非道。
何敬非刑。
居上勿骄。
从谏勿咈。
懋兹乃德。
惟怀永图。
用陪贰朕躬。
以对扬休命。
可不慎欤。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其一 820年5月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国付”二句:指唐宪宗传帝位于唐穆宗后仙驾而去。重离,《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离》卦为离上离下相重,故以之指太阳。古代又以皇帝喻日,故亦称皇帝为重离。十圣:指唐宪宗之前十代皇帝,即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
北辰移帝座(北辰:指北极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西日到虞泉(虞泉:即虞渊,相传为极西之水域,日落其中。《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方丈言虚设(方丈:古代传说中三神山之一。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形如壶器。”),华胥事眇然(华胥:《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触鳞曾在宥(触鳞:谓触犯皇帝之怒。《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在宥:《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郭象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成玄英疏:“宥,宽也;在,自在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此指宽宥。),偏哭堕髯前(堕髯:指宪宗仙逝而去。参下文“鼎湖弓”。)
文稿自叙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
刘歆云。制不可削。
予以为有可得而削之者。贡谋猷。
持嗜欲。君有之则誉归于上。
臣专之则誉归于下。苟而存之。
其攘也。非道也。
经制度。明利害。
区邪正。辨嫌惑
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苟而削之。其过也。
非道也。元和初
章武皇帝新即位。臣下未有以言刮视听者。
予时始以对诏在拾遗中供奉。由是献教本书谏职论事者表十数通。
仍为裴度李正辞韦熏讼所言当行。而宰相曲道上语。
上颇悟。召见问状。
宰相大恶之。不一月
出为河南。后累岁补御史使东川
谨以元和赦书劾节度使严砺涂山甫等八十八家。过赋梓遂之民数百万。
朝廷异之。夺七刺史料。
悉以所籍归于人。会潘孟阳节度使
贪过。且有所承迎。
虽不敢尽废诏。因命当得所籍者皆入资。
资过其称。摧薪盗赋无不为。
仍为密状不当得丑谥。予自东川还。
者潜切齿矣。无何。
分莅东都台。天子久不在都。
都下多不法者。百司皆牢狱。
有裁接吏械入逾岁。而台府不得而知者。
予因飞奏绝百司专禁锢河南判官
予劾之。忤宰相旨。
监徐使死于军。徐帅邮传其柩。
柩至洛。其下殴诟主邮吏。
子命吏徙柩于外。不得复乘传。
浙西观察使封杖决安吉至死。河南尹诬奏书生尹泰阶请死之。
飞龙使诱赵实家逃奴为养子。田季安盗娶洛阳衣冠女。
汴州没入死商钱且千万。滑州赋于民以千。
授于人以八伯。朝廷馈东师。
主计者误命牛车四千三百乘。飞刍越太行
类是数十事。或移或奏。
皆主之。贞元已来。
不惯用文法。内外宠臣皆喑呜。
河南尹房式诈谖事发。奏摄之。
前所喑呜者叫噪。宰相素以劾判官事相衔。
乘是黜子江陵掾。后十年始为膳部员外郎
穆宗初。宰相更相用事。
丞相段公一日独得对。因请亟用兵部郎中薛存庆考功员外郎牛僧孺
予亦在请中。上然之。
不十数日。次用为给舍
他忿恨者日夜搆飞语。予惧罪。
比上书自明。上怜之。
三召与语。语及兵赋洎西北边事。
因命经纪之。是后书奏及进见。
皆言天下事。外间不知。
多臆度。陛下益怜其不漏禁中语。
召入禁林。且欲亟用为宰相
是时裴度太原。亦有宰相望。
巧者谋欲俱废之。乃以予所无搆于裴。
裴奏至。验之皆失实。
上以裴方握兵。不欲校曲直。
出予为工部侍郎。而相裴之期亦衰矣。
不累月。上尽得所搆者。
虽不能暴扬之。遂果初意。
卒用予与裴俱为宰相。复有搆狂民告予借客刺裴者。
鞫之复无状。然而裴与予以故俱罢免。
元和十五年八月得见上。至是未二岁。
僭忝恩宠。无是之速者。
遭罹谤咎。亦无是之甚者。
是以心腹肾肠。糜费于扶卫危亡之不暇。
又恶暇经纪陛下之所付哉。然而造次颠沛之中。
前后列上兵赋边防之状。可得而存者。
一百一十五。苟而削之。
是伤先帝之器使也。至于陈畅辨谤之章。
去之则无以自明于朋友矣。其馀郡县之奏请贺庆之礼。
因亦附于件目。始教本书。
至于为人杂奏二十有七轴。凡二百二十有七奏。
终殁吾世。贻之子孙。
所以明经制之难行。而销毁之易至也。
重修韩退之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三、《灌园集》卷一六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三岁而孤,养于从兄嫂。
自知读书,日记数千言。
二十五,登进士第,再试博学宏词不中。
三上宰相书,激昂无所合。
郑馀庆颇称之,稍渐有闻。
董晋汴州,辟为推官
卒,又为徐州张建封推官,一府言其鲠亮。
岁馀,入补四门博士,俄迁监察御史
上疏论宰相不专机务,天旱人饥,官不矜恤,宫市罔民。
德宗怒,贬连州阳山,东南学士多往师之。
顺宗即位,大赦,移江陵法曹
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分司东都
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历河南令,迁职方。
以使事过华州,会刺史赵昌劾奏华阴柳涧,前坐法,为刺史阎济美请停任,未报而济美罢,涧教民遮济美索军顿役钱。
为挟怨逞私,谪涧房州司马
上疏言:「昌、济美,刺史相党,宜有辨白」。
诏遣御史宗奭即讯得涧赃状以闻,再贬涧封溪尉
坐是复为博士
自以才高屡蒙摈绌,作《进学解》以叹其穷。
宰相见而怜之,以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言事者指江陵日谄事节度使裴均子锷无状,为文而饯之。
是时宰相方与中丞裴度计议伐蔡不同,而尝献计于朝,稍与合,于是用誉锷事,罢太子右庶子
宣慰淮西,奏行军司马请先走汴说韩弘协力。
蔡平,迁刑部侍郎
十四年,诏使迎佛骨至自凤翔,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
王公以下奔赴顶谒,争委珍货,至灼体肤以为供养。
恶之,上疏历陈黄帝周穆王十三君,寿高者馀百岁,少亦七八十,天下未有佛也。
自汉明世有佛,而人君寿数益促。
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而国乱身饥死,不足依循,请以所迎付之焚溺。
疏入,宪宗大怒,欲置之死。
裴度、崔群言诚狂讦,然究其心,实忠款,宜蒙宽贷。
时百官多为请,虽戚里诸贵亦以为言,乃贬潮州刺史
到官,上表陈谢,痛自咎责,恐老死瘴海,不得重望阙廷,无以罄竭平生所善文辞,以述太平功绩,昭示无穷。
宪宗览表,语宰相:「愈固爱君,惟犯易耳」。
皇甫鏄忌介直,遽言狂疏,且当稍移,乃授袁州刺史
明年,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镇州之乱,牛元翼被围,诏宣抚,众为危之。
既行,穆宗亦悔,追诏许事从宜,毋必入。
王廷凑至,严兵以待,谢曰:「适为纷纭诸甲卒尔」。
大言曰:「天子以公有雄材,故以节授公,何意乃与贼反耶」?
奋而应者曰:「先太师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朝廷,而以贼见名」?
曰:「汝乃记太师乎?
当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家各有世食已乎?
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旄节。
刘悟、李祐皆大镇,汝等闻之矣」。
曰:「田公刻,故此军不安」。
曰:「然,汝等已害之,又残其家,复何道」?
众稍欢,廷凑虑其变,麾使去,因谓曰:「今欲廷凑何如」?
曰:「神策将如元翼者不少,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而公久围之何也」?
廷凑请即出之,会元翼突围去,遂不追。
还奏,穆宗大悦,转吏部侍郎
李逢吉欲逐李绅,以、绅俱褊忿可激,乃除中丞,而荐京兆尹御史大夫,特诏勿台参。
果奏论,与交刺,有诏两罢,兵部侍郎观察江西,辞见泣诉得留,亦复为吏部
长庆四年八月以疾免,十二月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有集四十卷。
善与人交,不以穷达易情,最喜延誉朋类,专容其短。
后进经指授,往往成名。
存抚内外孤遗,始终一意。
其为文自视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不录班固已下,而世不敢不服也。
潮州,闻其俗苦恶溪鳄鱼食人畜无艺,乃投羊豕,以文告,约三日不远徙,即以劲弓毒矢从事
是夕风雷起溪中,鱼徙六十里。
自此溪涸,民无患,以为诚格所致。
论曰:东汉至于元和,学士辞章日以衰落,敷宣叙述,仅就而已。
只字适安,篇句偶全,世以文士许之矣。
畅达雄浑,峻丽严明,肆之不踰,约之不迫,脱去凡近,且趋作者之奥。
落笔擅美,出口同书,下视秦汉以来,俨无愧色。
虽或杂出嘲笑,而其归致,犹与荀况、相如并驾方轨。
后世虽有追踵,不可过也。
盛哉文乎!
人不称于耕耨而名农,不善于通贸而名商,妇人竖子知其忝冒可羞,至于文不足乎言,独非学士之羞欤?
文盖高,亦免羞而已矣,惟其未免者众,故可贵。
使当诗书之代,其能独步乎哉?
昔者水土失序,大禹平之,同宅涤陂,迹在群目,功不待赞。
孟轲好辩,排墨辟杨,以为功与侔。
夫行之与言,难易孰若?
水害去矣,而为我、兼爱之风,千载煽荡,天下偃靡。
然则之区区攘斥佛老,思以追踪孟氏,其气则强,其功烈异于亦明矣。
唐之人,前乎傅奕果于言,后乎李德裕果于行,其于佛氏未有以摇而药之。
世不咨傅奕、李德裕,而之推,则组染胜者帛价闻故也。
之于学,明仁义以守教者也。
议不出入故醇,文不袭蹈故高。
夫如是,足以为
今之论者乃曰不知道德,然则必若柳宗元、刘禹锡涉略玄幻,乃为知道德欤?
文既多,无不工者,其间有补典训,如《丰陵行》、《谢自然诗》、《李千墓志》《、讳辩》、《师说》、《丧服议》等书,皆人伦之药石也。
吐蕃使盟文 唐 · 刘元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惟唐承天。
抚有八纮。
声教所臻。
靡不来廷。
兢业齐栗。
惧其陨颠。
缵武绍文。
叠庆重光。
克彰浚哲。
罔忝洪绪。
十有二叶二百有四载。
则我太祖权明号而建不拔。
铺鸿名而垂永久。
类上帝以答嘉应。
享皇灵以酬景福。
曷有怠已。
岁在癸丑冬十月癸酉
文武孝德皇帝丞相臣植臣播臣元颖等。
与大蕃和使礼部尚书讷罗论等会盟于京师
坛于城之西郊。
坎于坛北。
凡读誓刑牲。
加书复壤。
陟降周旋之礼。
动无违者。
盖所以偃兵息人。
崇姻继好。
懋建远略。
规恢长利故也。
原夫昊穹上临。
黄袛下载。
茫茫蠢蠢之类。
资官司。
为厥宰臣
苟无统纪。
则相灭绝。
中夏见管。
维唐是君。
西裔一方。
大蕃为主。
自今而后。
屏去兵革。
宿忿旧恶。
廓焉消除。
追崇舅甥。
曩昔结援。
边堠撤警。
戍烽韬烟。
患难相恤。
暴掠不作。
亭障瓯脱。
绝其交侵。
襟带要害。
谨守如故。
彼无此诈。
此无彼虞。
呜呼。
爱人为仁。
保境为信。
畏天为智。
事神为礼。
有一不至。
搆灾于躬。
寒山崇崇。
河水汤汤。
日吉辰良。
奠其两疆。
西为大蕃。
东实巨唐。
大臣执简。
播告秩方。
寄临江知军刘子先学士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文惠前旌旆飞,茫然南望涕横衣。
勤劳塞外凋双鬓,萧散江头把一麾。
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钓艇月中归。
荐书继上公怜旧,何力酬恩与意违。
让官表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臣某言。臣闻道不欲盈。
元祖之至诚。人恶其上。
鲁史之明规。既以迫于愚衷。
敢虑动而生悔。臣某中谢
臣顷居宰弼。获戾于时。
既望汨以怀沙。甘赴湘而溺死。
自谓永违白日。莫睹青天
文宗坠履不遗。骤分圭瑞。
而微臣伤弓是惧。常蹈春冰。
伏值陛下大明初升。临照四海。
知臣常忝禁署。逮事穆宗
念已废之旧物。悯既伤之弱羽。
召自沧海。擢授黄阁
明德每覆其瑕玼。至仁常矜其衰疾。
参赞万务。倏已六年。
裘冕禋郊。再睹配天之礼。
干戈问罪。三见拘原之功。
所谓百生遭逢。千载际会。
徵倚伏之数。惟恐罹灾。
思存亡之机。所宜知止。
非慕三公乞骸之节。敢希二疏解组之风。
忍去盛时。自贻深戚。
实以久婴沉痼。年渐衰迟。
宗族孤单。兄弟衰落。
先臣松槚。近在东都。
家属数人。皆居上国。
不欲远离京阙。只愿归老田园。
伏望陛下深鉴孤忠。特遂丹恳。
察臣上报圣德。不必须在鼎司
改授闲官。优游暮齿。
所冀自知税驾。无李斯之叹音。
便得悬舆。复韦贤之故事。
进退惶灼。伏地涕零。
不任兢惶感切之至。谨奉表陈乞以闻。
宣懿皇太后祔太庙制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朕近因载诞之日。
展承颜之庆。太皇太后谓朕曰。
天子之孝。莫大于丕承。
人伦之义。莫重于嗣续。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厌代已久。星霜屡迁。
祢宫旷合食之礼。惟深濡露之感。
宣懿皇太后长庆之际。德冠后宫。
夙表沙麓之祥。实茂河洲之范。
先朝恩礼之重。中壶莫偕。
况诞我嗣君。缵承昌运。
已协华于先帝。方延祚于后昆。
思广贻谋。庶宏博爱
爰遵旧典。以慰孝思。
当以宣懿皇太后祔太庙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之室。率是彝训。
其敬承之。朕祗奉慈旨。
载深感咽。宣示中外。
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何重顺843年4月19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重顺
卿代传忠孝。
志在功名。
朕每用注心。
岂忘终食。
况卿先父当太和之际。
已有诚款。
思靖邻封。
臣节昭彰。
遐迩称叹。
泽潞一军。
素闻忠顺。
从前命帅。
皆是儒臣。
穆宗刘悟有归阙之功。
委之心膂。
令居善地。
镇靖一方。
及殂谢之时。
不能坚守臣节。
遂使三军上请。
以幼子总戎。
其时朝廷因循。
姑务安靖。
授以旄龯。
事盖从权。
今从谏疾恙所侵。
颇闻绵惙。
昨士⿱鹿林奏至。
大将及下。
复请刘稹权知军务。
朕深惜刘悟一门。
自夫逸怀以来。
累代忠节。
刘稹又欲自擅。
隳其门风。
当撤瑟之辰。
罔闻忧戚。
尝药之际。
更窥兵权。
尤为臣子所当共弃。
卿宜训练戎旅。
严固封疆。
候彼军中有变。
便须遣书告谕。
令其三军送刘稹归阙。
请朝廷推新择帅。
朕必遣旧德重望。
委之抚循。
刘稹厚加爵赏。
别有任用。
如妄自制置
邀求宠荣。
国家典法。
亦难宽宥。
泽潞一镇。
与卿事体不同。
勿为子孙之谋。
欲存辅车之势。
但能显立功效。
自然福及后昆。
勉务良图。
副兹委遇。
高秩厚禄。
无所⿰(惨吝)焉。
刘稹843年5月13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定天下者。
致风俗于大同。
安生人者。
齐法度于画一。
虽晋之栾赵。
家有旧勋。
汉之韩黥。
身为佐命。
至于干纪乱律。
罔不枭夷。
禁暴除残。
古今大义。
昭义节度刘悟
顷居海岱。
尝列爪牙。
属师道阻兵。
王师问罪。
三面开网。
一境离心。
乘此危机。
遂能归命。
宪宗嘉其诚款。
授以南燕
穆宗待以腹心。
委之上党
招致死士。
固护一方。
逮于末年。
已亏臣节。
刘从谏生禀戾气。
幼习乱风。
因跋扈之资。
以专封壤。
恃纪纲之律。
以袭兵符。
暂展执圭之仪。
终无上绶之请。
隙驹为喻。
魏豹始务于绝河。
井蛙自居。
孙述颇闻于恃崄。
诱受亡命。
妄作妖言。
中伺朝廷。
潜图左道。
接壤戎帅。
屡奏阴谋。
顾苕卵之可矜。
岂泉鱼之自察。
暨乎沉痼。
曾靡哀鸣。
犹驻将尽之魂。
恣行邪僻之志。
罔惑旧校。
树立狡童。
中使挟医。
莫睹其朝服。
近臣衔命。
不入于垒门。
逆节甚明。
人神共弃。
其赠官及先所授官爵。
刘稹在身官爵。
并宜削夺。
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
魏博节度使何宏敬。
或姻连王室。
或任重藩维。
恳陈一志之诚。
愿扬九伐之命。
吴汉任职。
受诏而初无办严。
卜式朴忠。
未战而义形于色。
况成德军尝以骁骑横冲。
首破朱滔
士气方酣。
再回鲁阳之日。
鼓音不息。
三周不注之山。
魏博军亦以大旆涉河。
竟歼师道。
建十二州之旗鼓。
以列降人。
削六十年之厉阶。
尽归王化。
士贾馀勇。
军有雄心。
必能禀酂侯之指纵。
成葛亮之心伐。
咨汝二帅。
朕尤注怀。
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驸马都尉云骑尉元逵宜守本官充北面招讨泽潞使。
馀如故。
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何宏敬守本官充东面招讨泽潞使。
馀如故。
潞府曩者烈祖在藩。
先天启圣。
符瑞昭晰。
䌽缋焕于泗亭。
銮辂巡游。
金石刻于代邸。
实为可封之俗。
久为仁寿之乡。
艰难以来。
颇著诚节。
必非同恶。
咸许自新。
昭义军旧将士及百姓等。
如保初心。
并赦而不问。
昭义军大将等。
如能舍逆效顺。
以州郡兵众归降者。
必厚加封赏。
如能擒送刘稹者。
别受土地。
以振勋庸。
其村乡百姓。
如所在团结归顺者。
亦加爵赏。
刘悟郓州将校子孙及刘从谏近招致将士等。
喻以善道。
宜听朕言。
秉义立名。
须明大顺。
未有忠于所奉。
上悖君亲。
郤至有言。
受君之禄。
是以聚党。
有党而争命。
罪孰大焉。
田横能得士心。
人多致命。
伏于海岛。
莫敢猖狂。
汉高召之。
奔走向阙。
岂尝违拒汉使。
留止田横
唯慕殉以成仁。
不相挺而作乱。
故得其主殁延殊宠。
光显令名。
尔等既有义心。
宜思改悔。
如能感喻刘稹
束身归朝。
必当待之如初。
特与洗雪
尔等旧校。
亦并甄酬。
仍委陈夷行刘沔王茂元各务进兵。
同力攻讨。
其诸道进军。
并不得焚烧庐舍。
发掘丘墓。
擒执百姓。
以为俘囚。
麻田苗。
皆许本户为主。
罪止元恶。
安生灵。
于戏。
藩维大臣抗疏于外。
髦俊旧老昌言于朝。
戒朕以祖宗之法。
不可私一族。
刑赏之柄。
所以正万邦。
宜用甲兵。
陈于原野。
虽朕以恩不听。
偫臣以义固争。
询自佥谋。
谅非获已。
布告中外。
明体朕怀。
主者施行。
卢钧昭义大将844年4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缪承宠寄。
获抚雄藩。
实欲布时雨润物之仁。
昭苏合境。
薰风解愠之德。
安辑疲人。
想彼众心。
必当感悦。
昭义艰难之后。
常保忠名。
兴元之初
又著勋力。
穆宗刘稹祖宗。
乘机变归款。
朝廷委以节义之军。
授以腹心之寄。
岂谓移淄青旧染之俗。
上党为善之人。
日往月来。
偫情如醉。
今王师问罪。
将及岁期。
悯彼一方。
迷而不返。
皆以奉刘稹为义。
实所懵然。
且封壤城池。
莫非王土。
军人黎庶。
岂非王臣。
刘稹祖父。
窃我宪章。
质尔家族。
蔑弃大义。
显负于君亲。
将何诡词。
自固于军旅。
且夫示众于大顺。
求人以尽心。
而五郡从之。
终乃不悟。
晋侯重耳曰。
君父之命不校。
校者吾雠。
公等岂无诚心。
见此事理。
又公等贵刘稹祖者。
必以识君臣之义。
审顺逆之心。
濯身沧波。
上睹白日。
以此为是。
遂能乐从。
今则自遭其时。
足以行志。
近者杨弁起于卒伍。
敢乱晋阳
康政孙制等皆是耆将。
已居右职。
一旦狂惑。
助其凶威。
曾不再旬。
果就擒缚。
僇于都市。
罪及妻孥。
公等睹此祸机。
得不深戒。
李丕中丞能全劲节。
自拔乱邦。
曾未一年。
骤历三郡。
已分土。
为国功臣
公等见其光荣。
得不健羡。
成败利害。
昭然可知。
祸福无门。
行之即是。
所以不引古事。
不饰虚词。
直指目前。
易于取信。
公等倘枭戮刘稹
自建功名。
大则别领将旄。
次则不失符竹。
身受爵禄。
福及子孙。
去危就安。
事同反掌。
又得戎旅解甲。
黎庶归耕。
老幼无焚灼之虞。
闾井得宴安之乐。
再洽恩化
岂不美哉。
先布至怀。
各当信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