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刻工汤达甫、刷匠李祥甫,亦为饥所驱,祸亦及之。齐康成治为博士弟子,好学能诗。子相以脯脩招之,其约已具二十四金矣。后批曰:果能专精勤敏,则愿加六金。遣仆送至,齐览而讶之,遂坚不赴;以免于祸。后以贡为学博。
  潘友龙尔夔,慷慨有风致,能文工书。庄氏慕之,列其名 于简
端。偶与君维有财帛交,以致诟,君维怒,削其名,得不罹祸。
  随笔云:所列纂录诸子,与余有交,故略序 (第 67 页)
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耆〕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 于简。
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悽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 (第 43 页)
  是役也,城内外死者二万馀人,缙绅则侯峒曾、黄淳耀、孝廉张锡眉、龚用圆、青

矜黄渊耀、侯元演、侯元洁等七十八人。其时,孝子慈孙、贞夫烈妇、才子佳人横罹锋镝者,不计其数;谓非设县以来,绝无仅有之异变也哉?余目击其事,不忍无纪。非灼见亲知,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博访耆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 于简。
后有吊古之士,哭忠魂于悽风惨日之下者,庶几得考信也夫。 (第 61 页)
  清兵袭塔山,破之。兵部职方郎中马绍愉驻塔山,候朝命;城将陷,绍愉出,清兵

共卫之。城中兵民自焚,无一降者。
  五月癸酉,中书舍人陈龙正上言:『剿寇不在兵多,期 于简
练;歼渠非专将勇,藉于善谋。而所云招抚之道,又更有说:曰解散、曰安插。解散之法,仍属良将;安插之道, (第 265 页)
兵,其在金城图上方略,所陈便宜尚涉瞆闷,不发人意;帝下其策,公卿是非者半。固意见之异亦兵胜之术,书之 于简
有不尽明也。惟其深忠远虑,主于为国立长久之利,不急边功、不廷议,为有古名将之风,后人犹得因其言而知 (第 38 页)
  一、稽查军械,整顿矿务,宜特设军器局,切实经理,以专责成。查各省历购枪,为数已多,前门后门,新旧不一,日久半成废器,除沿海各省外,其馀风气未开,习用刀矛者,仍指不胜屈。查外洋 于简
器一事,一国所用之军械,皆系饬归一律,以示专一而便训练,必遇有应行更换之时,亦必举国商谋,全行改易。 (第 303 页)
    (「琉球录」,为使琉球作也;业已备矣。然就中有文而烦者、有阙而略者,余为撮其要而补其遗;盖期 于简
要,工拙非所论云。) (第 269 页)
   「大汉和辞典」(日人诸桥辙次著):『「东华录」,书名,三二卷;清蒋良骐撰。乾隆三十年十月,国史馆开设于东华门内,良骐在职,编纂此书。自太祖天命以迄世宗雍正十三年,用编年体编纂。后王先谦以蒋书失之 于简,
本各朝实录增补,作天命朝「东华录」三六卷、康熙朝 (第 2 页)
有鉴父祠堂,其女有坟无祠;其胞弟署外居住,查无倚势招摇劣迹。鉴父唐仲冕在江宁置有房屋,设立词堂,唐鉴 于简
放江宁藩司时不即据实声明;鉴女病故,并不送回原籍,辄借寺旁隙地营葬,致招物议。请将唐鉴下部议处』。均 (第 240 页)
  比承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诸贤雅意,拟将档案全文列为「台湾文献丛刊」,并嘱述

整理经过,敬特略陈始末 于简
端,博雅君子,幸垂教焉!
  民国五十八年孟春,惠阳冯用谨叙。 (第 2 页)
    ★「明史」及王氏「史稿」皆著公传,然互有详略;萧山毛先生集有公别传,亦间与史异。公殉节后,王思任为撰「年谱」,题名称「同里友人」,盖知公者。编成未刻,故书不显。今春山阴胡君昼堂自潮州来会城,同公文孙小峰及武陵龚君芷舫寓。芷舫,故予友;因遂识二君。小峰出示行箧旧谱,语颇冗蔓;芷舫既就原文节之,而旅次书少,考订犹疏。昼堂重以属予;会有劝捐义谷之役,舟行无事,取诸书之有关涉者互勘證明,定为此本。大抵补其遗失者十之四,删其繁衍者十之三,更其体例者十之一。未脱稿,昼堂又游幕廉州;濒行,不获见,留书属为付梓。梓讫,用揭缘起 于简
端。
    道光丁酉季春末日夜中,顺德梁廷记。■ …… (第 123 页)
  正月一日,见族有困窘者;叹曰:『一叶之黄落,皆元气所不充。一夫之饥寒,亦吾心之未逮;况族党乎』!乃再增广赡资给之。又以族贫,不能延师,多废读;为立义学于宗祠。
  六月,新居成,奉太夫人居焉。
  远戚钱长吉以坟地鬻 于先生,
是时方客死,先生举券还之。越人以螺粪田,先生谓「是伤物命,致灾沴」;请当事设法禁绝。尝谓『吾辈留心圣 (第 141 页)
关,其诗如洪钟大吕,不坠凡响;今又以圆师得读隐君诗。二君皆海外诗伯,余乃两值之,幸哉!
  爰书数语 于简,
以志拳拳。
  时中华民国乙丑荷花生日,邓钝铁拜题于上海客次。 (第 459 页)
  三月十八日(甲辰),谕军机大臣等:『福建盐法道翁家本、漳州府知府毓璋、漳州镇总兵署陆路提督孙开华,著何璟、岑毓英悉心查看,如竟不能胜任,即行据实参奏

,毋稍迁就。将此各谕令知之』。寻奏:『遵查道员翁学本搜除积弊,怨讟逐兴;督催课釐,操之过急:声名所以不如从前。拟由卓异原案,给咨送部引见,恭候钦定。知府毓璋在任数年,尚无贻误,惟才具未甚开展;拟 于简
缺知府内,酌量对调。总兵孙开华性情勇敢,战将之才;俟病体痊愈,奏请陛见』。得旨:『毓璋,准其 (第 82 页)
于简
缺知府内酌量对调;馀依议行』。
               (--见「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四 (第 82 页)
  十一月十六日(甲申),谕:『前因汇辑「四库全书」,谕各省督、抚为采访。嗣据陆续送到各种遗书,令总裁悉心校勘,分别应刊、应钞及存目三项,以广流传。第其中有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燬之例。节经各督、抚呈进,并馆臣详悉检阅,朕复于进到时亲加披览,觉有不可不为区别甄覈者:为钱谦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复事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则又遁迹缁流,均不能死节,腼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逐细查明,概行燬弃,以励臣节而正人心。若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 于简
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又如熊廷弼受任疆场,材优干济,所上封事语多剀切;乃为朝议所挠,致使身 (第 229 页)
  夫天地为庐,光阴过客。浮沤溘露,回头便作空花;石火电光,转瞬遂成往局。宋玉招魂之赋、士衡哀逝之词,有由来矣!然而浮生无不敝之形骸,硕彦有长垂之功业。

或勒名于钟鼎,或书爵 于简
编;则其生也顺、死也安,岂当时则荣、没则已!呜呼!当此而无愧者,其涵庵先生乎!
  先是,宏农衍派, (第 61 页)
  鹤山善琴,手挥目送,别有会心;故诗味多琴味。山中访隐、海上移情、理性返真、忘形合虚,殆有得于味外味者,丝桐云乎哉?章句云乎哉?仆解组退居,雨窗閒坐,手兹编而三复之,如聆「梅花弄」、「桃源吟」,不觉翛然意远。缀数言 于简
端,鹤山可许为知音否?
  咸丰四年夏五月,江左徐宗干识。
  「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四无人踪,惟石 (第 4 页)
  丁未冬,余游大墩,见厚庵于逆旅,握手若平生。既余南归,而厚庵亦隐,未尝以书信通往来。而林子顾盛称其行谊文章,可以振末俗之流弊。乌乎!世风浇薄,大雅沦亡,后生小子以道义无足轻重,竞逐于繁华淫靡之场,辄以其诗自鸣得意,是固厚庵之所耻也。父子慈孝之性,朋友死生之谊,人伦之大,王化之原,固不藉诗以传;而编次厚庵之诗,则并父子之性、朋友之谊而扬丽 于简
端,是又余之乐为序也。
  厚庵,台中人,姓吕氏。林氏字痴仙,厚庵之笃友也。 (第 44 页)
  如登九层之台。一层高一层。辄见所未见。如入洞天。水只一泓源泉。而每一曲辄改前观。悬者为瀑。激者为湍。渟者为潭。有纹绮沦涟者。有琴筑环佩者。树不厌曲。石不厌怪。岸不厌侧。径不厌欹。茅茨竹篱。不厌其掩映亏蔽。而时逢耕夫樵叟。不厌其癯颜古怪瘦骨荦确。
李处士墓碣铭
御制表忠纶音一卷。题 内赐故士人李圣择家。上首安 奎章之宝。盖戊申三月。即我 英宗大王扬武勘乱之年若月也。洪惟我 圣上御极之十有二年。历纪重回。 宸感倍激。诞 宣宝纶。涣谕方域。若李处士者。平生不自言功。而褒录获列 于简
策。存恤至及于子孙。岂不盛欤。处士初讳圣时。字执中。圣择其改讳也。高丽时礼部尚书琚。得封于河滨。因氏 (第 54L 页)
夫君之所有馀。皆世俗之所不足。君岂能独无不足乎哉。惟其有不足也。故藜羹缊袍之馀于清淡也。杜门屏客之馀 于简
靖也。动心忍性之馀于修省也。遌险而气不慑。居难而色不沮。鬒发虽变于曩昔。而神明内腴。耳目外敷。视强壮 (第 155H 页)
子教之以歇得数月为佳。由是观之。君子之所患。正在于不能平心养气。甥虽愚昧。岂为妄犯慎疾之戒而劳弊神精 于简
册上耶。至若科文事。前此盖亦随众为之。而今则试期姑远。功令程式。方非急务。况得失未必专在于此。素志亦 (第 72H 页)
 遭妻丧者。以父在故不禫。然若有子则祖不压孙。若为孙而过禫。是为子行禫也。若不行则其子亦不杖期也。焉有为母不杖期耶。
妻丧父在则不杖禫。而有其子则其子自当有禫。其祖为孙主禫。当如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年者为之再祭之例。勿论为孙行禫与为子行禫。俱无所害。母丧岂有不杖期之理。杖而不禫。亦非也。行禫似无可疑矣。

与李善长
送别后。经尽长夏。尚阙一书者。非敢待先施之问。盖病懒故也。悬悬之思。曷尝少弛。不审下车以来。道候政履连获万相否。贵县风土谣俗定何如。三月报政。果有立得规模否。儒者之治。自与俗吏不同。先教化而后刑法矣。治邑化俗。若如陈先生谕仙居民之文。则岂不成百里太古耶。因风翘想以俟政声之播闻也。朱墨之暇。或能及 于简
编否。三渊翁尝讥守令之读书。以为心无二用。此诚好言。而亦不可以一槩论政事。苟有其暇。读书似亦无害。是 (第 16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