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耳孙
也余家珠坞中去铁山仅一袈裟地三年来侍师于
水边林下每相与了无可共语之语是编成余窃快
焉因题数语 于简
末不自知其为门外人也。

天启辛酉重九日吴下菩萨阐提王志坚合十书
* No. 331-B
楞伽合辙 (第 0801b 页)
之教。诸释言有情即似定有众生。然 于简

无情之门似精于致教悟理之门。非无小失。
幸诸达者深审详佛旨焉 第五大等者。前
四大实有故不取为喻 (第 0528c 页)
非是妄想。故云正受。世人不知此理。乃谓三昧为
妙趣(去声)之意。故以善于点茶者。谓得点茶三昧。善 于简
牍者。谓得简牍三昧。此皆不知出处。妄为此
说也。于此三昧人之中。须菩提为第一。

僧若讷曰。无诤者。 (第 0777b 页)
梓人。嗣因患病几危。
继又丁先慈之忧。校勘之工。屡有作辍。至丙申长夏。
始克竣事。爰述重刻是书缘起附 于简
末云。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六月生莲居士真州张净观谨


汇纂一书。系(顗)捐资重镌。藏板扬州马市口 (第 0811c 页)
千年鸿篇钜制,遗文只字,星罗棋布,一举靡遗。如入山渊,恣人渔猎,其获益当复何如也!刻既竣,因僭述缘起 于简
末。
时光绪癸巳季冬巴陵方功惠谨跋
羊城西湖街富文斋承刊
。(《汉书·王嘉传》: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云云。案,此三条皆是口对,而下文云,死后上览其对,知其时录 于简
牍,故宜编入。)

师丹
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元帝时举孝廉为郎,迁博士,免。成帝初州举茂材,复补博
穷者复三年,刺史守宰,当务尽平当,不得阿容以罔政治,明相宣约,咸使闻知。(《魏书·武纪》上)

于什门
(延和三年)

   什门
奉使和龙,值狂竖肆虐,勇志壮厉,不为屈节,虽昔苏武,何以加之。赐羊千口、帛千匹,进为上大夫,策告宗庙,颁示天下,咸使闻也。(《魏书·节义 于什门
传》。 什门,
太宗时为谒者,使谕冯跋。拘留二十四年,至冯文通上表称臣 什门
归。拜治书侍御史。世祖下诏。)

祯瑞诏(太延元年六月)

  顷者寇逆消除,方表渐晏,思崇政化
,广轩冕之荫,旁及诸亲。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其馀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条目甚多,备 于简
策。宜班诸海内,为时轨范,杂格严科,并宜除削。先施法令,欲人无犯之心,国有常刑,诛而不怒之义。措而不
陶贞白先生集序

  昔刘向通古今之学,马融见天下之书,京房察风雨之占,裴楷晓阴阳之术,子政 伤于
简易,季长敝于骄侈,君明遂不旋踵,公矩才免极诛,鲜有尽美之迹,罕闻克终之誉。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
于野人,安所谓复仇?若以范察当凡察,凡察又猛哥帖木儿亲弟也,不得为数传之祖。清自述其宗系,而明乃得之 于简
书。春秋之义,名从主人,非得当时纪载如元秘史者,固未可以臆断也。隆庆、万历间,建州诸部长未有名近兴祖
幂矣。术中精意,皆出于此。其他之参用常法者,可不解而自明耳。草中既未暇论,恐习者不知其理,因揭其大旨 于简
端,见演段之不可不精也。」

家禾殁后,戴熙搜遗稿,嘱其弟煦校雠而授诸梓。煦精​​算,见忠义传。著有 ……,吴君子登成之,顾详于式而略于草。敬考其立法之原,不可遽得,学者难焉,潜因于暇日为补草四卷,因缀数语 于简
端云。」

又撰缀术释明二卷,湘乡曾纪鸿为之序,略曰:「易系云:'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则综天下难定
一代之记,至数十家,传说不同,闻见舛駮,理失中庸,辞乖体要。致令允恭之德,有阙于典坟,忠肃之才,不传 于简
策。斯所以为蔽也。班固以《史记》附《春秋》,今开其事类,凡三十种,别为史部。
衅,卒用何牲。罢绌诸侯,何名三十六都。褒贬将相,何谓三十二人。至如象叶之精乎弃日,木鸡之巧乎异端。著 于简
谍,何所沮劝。学综古今,想宜究悉。一二显析,无惮米盐。
《策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问》陆贽
问皇帝若曰: ……,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 于简
便,而书益多。世莫不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 ……翔于秘苑。进禀训于明师,退资益于群彦。荫佳木之苁茏,听好鸟之睍睆。对瀛洲之萧森,俯方塘之潋滟。寄閒情 于简
帙,睹图书之璀璨。寻先民之坠绪,考当代之文献。咀风骚于七略,破图史于万卷。手不停披,口不绝吟。夜焚膏
者也。学者详于辞占,略于象变,不能究易之全,而文王作易之心,且若灭若没矣。予既为易表其象,复以卦变冠 于简
端,且旁参以阴符凿度,握奇遁甲参同诸书,皆与京房易传符合。今卜者所传五行六甲之书,犹不失先圣遗意。当
疏,曲畅附会,无所折衷。至宋朱子留心虽久,未遑成书。蔡沈过谨而失之繁,亦为才识之限。金履祥惩之,而失 于简,
亦以精力之所拘。终不若他经之传注审之。熟而言之确也。昔文中子尚续书百五十篇,今正书止五十八篇,而传注 ……纪庶事,莫非五行之顺逆。至其次序,或有差互,则若易先后天之不同。其言灼有明證,若合符契,夫以二篇相望 于简
册之间,数千百年,习而不察。谢氏独举以为说亦异矣。窃有疑焉。神龟负文,禹则之而叙以为畴。若五行五事,
云书说未有分付处,《尚书》且须见得二帝三王之心而通其所可通,毋强通其所难通,诸说此间亦有之,但苏氏伤 于简,
林氏伤于繁,王氏伤于凿,吕氏伤于巧,然其间尽有好处。
荆公不解《洛诰》,但云其间煞有不可强通处,今姑
也。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者,犹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也。反覆参考与周公召公进戒之言若出一口意者,此篇得 于简
篇断烂之中,文既不全而进戒烂简,有用明德之语。编书者以与罔厉杀人等意合,又武王之诰有曰,王曰监云者,
人之道流行,宣著虽无书可也,惟教化。有时而衰学校,有时而废。道之托于人者,始不得其传,然后笔于言、存 于简
册,以开后之学者。而书之功大矣,及其专门之学,兴而各主,其传训诂之义作而各是其说,或胶于浅陋,或骛于
以迄有明,无不删。述成一家言,流览玩读,未尝不为流涕。其孙讱受业于余者,会刻先生《诗记》成因,作数言 于简
端。呜呼!即先生此书可以垂不朽矣!
孙承泽诗经朱传翼三十卷【按承泽自序】
昔朱子于五经皆有著述,散见
鼠啮之馀残缺殊多,而篇卷次第一毫不爽,喜而售之,归损者补之,疑者阙之,行将新诸剞劂氏而姑识其由,以弁 于简
端,崇祯十二年呈,次罗士昱书。
黄泽《春秋解》 卷。按明金九畴序。吾乡赵东山汸著《春秋师说》三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