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溅血莫不气激倾辀志坚化碧皓皓乎与秋日严
霜比洁也然而为之君者或智昏菽麦恩同草芥
有若东昏在齐屠肉沽酒 孙皓 居吴烧锯截顶而
且轵道牵牲冀存末裔东堂索蜜犹丐馀生甚乃
骑导刘聪之畋身坠景阳之井莫不义辱宗社 (第 11b 页)
霜比洁也然而为之君者或智昏菽麦恩同草芥
有若东昏在齐屠肉沽酒 孙皓 居吴烧锯截顶而
且轵道牵牲冀存末裔东堂索蜜犹丐馀生甚乃
骑导刘聪之畋身坠景阳之井莫不义辱宗社 (第 11b 页)
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
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计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至是
疏言江淮之险不过剑阁 孙皓 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
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粮器械盛于往时今若引梁益
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 …… (第 5a 页)
见乘辇
入殿无下拜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帝以其病不宜数
入遣中书令张华问策祜曰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
克若 孙皓 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
未可窥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 …… (第 7a 页)
顺流
而下初诏使浚受王浑节度浚舟过三山浑遣信要与
论事浚举帆直指建业报曰风利不得泊也遂以是日
入石头 孙皓 面缚舆榇诣军门降浚解缚焚榇收其图
籍封其府库军无所私平吴之役浚功为钜焉 …… (第 9b 页)
预自代乃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预至镇简
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政吴之名将也耻败不
以实告 孙皓 预欲间之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皓皓果
召政还遣刘宪代之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
荡之势预处分既定乃启请 …… (第 13b 页)
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同
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
今中止 孙皓 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
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
方与张华围棋预表适至华 …… (第 14a 页)
秣陵所过城邑皆降 孙皓 既平振旅凯入进爵当阳侯
还镇襄阳预以天下虽安不可忘战乃勤于讲武错置
屯营分据要地又激用𣹑淯诸水以浸 (第 15b 页)
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计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至是
疏言江淮之险不过剑阁 孙皓 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
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粮器械盛于往时今若引梁益
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 …… (第 5a 页)
见乘辇
入殿无下拜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帝以其病不宜数
入遣中书令张华问策祜曰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
克若 孙皓 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
未可窥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 …… (第 7a 页)
顺流
而下初诏使浚受王浑节度浚舟过三山浑遣信要与
论事浚举帆直指建业报曰风利不得泊也遂以是日
入石头 孙皓 面缚舆榇诣军门降浚解缚焚榇收其图
籍封其府库军无所私平吴之役浚功为钜焉 …… (第 9b 页)
预自代乃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预至镇简
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政吴之名将也耻败不
以实告 孙皓 预欲间之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皓皓果
召政还遣刘宪代之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
荡之势预处分既定乃启请 …… (第 13b 页)
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同
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
今中止 孙皓 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
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
方与张华围棋预表适至华 …… (第 14a 页)
秣陵所过城邑皆降 孙皓 既平振旅凯入进爵当阳侯
还镇襄阳预以天下虽安不可忘战乃勤于讲武错置
屯营分据要地又激用𣹑淯诸水以浸 (第 15b 页)
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
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 孙皓 者破国亡家自己而
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
纣 (第 3b 页)
孙皓 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
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辞既过切张洎辈
复从旁挤之后主遂发 …… (第 3b 页)
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
大字于箧曰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徐锴为文
吊之以比屈原伍员云
赵仁泽仕 元宗 为常州团练使周人南侵吴越乘问出 …… (第 4b 页)
至耳吴越丞相元德昭嘉仁泽之忠以良
药傅创获愈后不知所终
段处常失其乡里家世保大中为兵部郎中周侵淮南 元宗 命处常浮海使契丹乞援处常为契丹陈利害甚
辨契丹虽通本国徒持虚辞利南方茶药珠贝而已至 (第 5a 页)
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 孙皓 者破国亡家自己而
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
纣 (第 3b 页)
孙皓 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
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辞既过切张洎辈
复从旁挤之后主遂发 …… (第 3b 页)
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
大字于箧曰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徐锴为文
吊之以比屈原伍员云
赵仁泽仕 元宗 为常州团练使周人南侵吴越乘问出 …… (第 4b 页)
至耳吴越丞相元德昭嘉仁泽之忠以良
药傅创获愈后不知所终
段处常失其乡里家世保大中为兵部郎中周侵淮南 元宗 命处常浮海使契丹乞援处常为契丹陈利害甚
辨契丹虽通本国徒持虚辞利南方茶药珠贝而已至 (第 5a 页)
桑荐平判司农寺以督之符命行下急于星火百姓
大扰国主遂诏罢之佑疑执政沮已乃历诋大臣请
诛宰相汤悦等数十人又抗疏斥国主以为不及
桀纣 孙皓 国主大怒使按治之皆自杀佑初与张洎
为忘形之交其后俱为中书舍人稍相倾轧佑之死
洎颇有力焉洎时为清辉 (第 32a 页)
大扰国主遂诏罢之佑疑执政沮已乃历诋大臣请
诛宰相汤悦等数十人又抗疏斥国主以为不及
桀纣 孙皓 国主大怒使按治之皆自杀佑初与张洎
为忘形之交其后俱为中书舍人稍相倾轧佑之死
洎颇有力焉洎时为清辉 (第 32a 页)
也道之所以
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
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 彭祖 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
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
二二与一为三自此 (第 17b 页)
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
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 彭祖 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
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
二二与一为三自此 (第 17b 页)
李弇
李弇字子完陇西狄道人也弇本名良又妻姓梁骏乃
戏之曰卿名良妻姓梁夫妻相同称子孙将何以目其
舅氏昔耿弇以少年立功立事吾今赖卿有同于耿氏
乃改名曰弇仕至武卫将军天水太守封安世亭侯其 孙皓 王有凉土遂为西凉王 (第 17b 页)
李弇字子完陇西狄道人也弇本名良又妻姓梁骏乃
戏之曰卿名良妻姓梁夫妻相同称子孙将何以目其
舅氏昔耿弇以少年立功立事吾今赖卿有同于耿氏
乃改名曰弇仕至武卫将军天水太守封安世亭侯其 孙皓 王有凉土遂为西凉王 (第 17b 页)
厉不为屈节虽昔苏武何以加之夏六月弘不遣太子
王仁质魏散骑常侍刘滋(一作/训)谏曰昔刘禅有重山之
险 孙皓 有长江之阻皆为晋擒何则强弱之势异也今
我弱于吴蜀而魏强于晋氏虽结婚通和而未遣侍子
不从其欲魏若大举将 (第 4a 页)
王仁质魏散骑常侍刘滋(一作/训)谏曰昔刘禅有重山之
险 孙皓 有长江之阻皆为晋擒何则强弱之势异也今
我弱于吴蜀而魏强于晋氏虽结婚通和而未遣侍子
不从其欲魏若大举将 (第 4a 页)
封长沙定王子敬侯义之邑也夫水又东注邵陵水 谓之邵陵浦水口也(案水字近刻/讹在口字下)
东北过邵陵县之北
县治郡下南临大溪水径其北谓之邵陵水魏咸熙
二年吴宝鼎元年 孙皓 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于邵
陵县县故昭陵也(案昭近刻/讹作邵)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案/水) …… (第 2a 页)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案零下近/刻衍陵字)盖山之殊
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
年 孙皓 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
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
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 …… (第 4b 页)
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
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
营阳郡治也魏咸熙二年 吴孙皓 分零陵置在营水 之阳故以名郡矣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水 …… (第 6b 页)
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案近刻脱/此十八字)溪水东流注
于漓水漓水又南径始兴县东魏元帝咸熙二年(案/元)
(帝近刻讹/作文帝) 吴孙皓 分零陵南部立始兴县漓水又南
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径其县 (第 20a 页)
北县本苍梧之北乡 孙皓 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
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径
羊濑山山临漓水(案近刻/脱漓字) …… (第 20b 页)
西南流径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
北乡山西流径其县北又西流南转径其县西县本
始安之扶乡也 孙皓 割以为县溪水又南注熙平水 …… (第 20b 页)
水出临贺郡之谢沭县南历山西北流径谢沭县西 南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沭众溪派流凑合
西径平乐南 孙皓 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
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案近刻/脱乐字) …… (第 21a 页)
泷中有碑文曰按地理志曲江旧县也王莽以为除 虏始兴郡治魏文帝咸熙二年 孙皓
分桂阳南部立
县东傍泷溪号曰北泷水水左即东溪口也水出始
兴东江州南康县界石阎山西流而与连水合水出 …… (第 24a 页)
不有穆满西游与河宗论宝以此推之亦为类矣溱 水又西南径中宿县南 吴孙皓
分四会之北乡立焉 (第 26b 页)
东北过邵陵县之北
县治郡下南临大溪水径其北谓之邵陵水魏咸熙
二年吴宝鼎元年 孙皓 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于邵
陵县县故昭陵也(案昭近刻/讹作邵)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案/水) …… (第 2a 页)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案零下近/刻衍陵字)盖山之殊
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
年 孙皓 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
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
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 …… (第 4b 页)
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
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
营阳郡治也魏咸熙二年 吴孙皓 分零陵置在营水
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案近刻脱/此十八字)溪水东流注
于漓水漓水又南径始兴县东魏元帝咸熙二年(案/元)
(帝近刻讹/作文帝) 吴孙皓 分零陵南部立始兴县漓水又南
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径其县 (第 20a 页)
北县本苍梧之北乡 孙皓 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
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径
羊濑山山临漓水(案近刻/脱漓字) …… (第 20b 页)
西南流径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
北乡山西流径其县北又西流南转径其县西县本
始安之扶乡也 孙皓 割以为县溪水又南注熙平水 …… (第 20b 页)
水出临贺郡之谢沭县南历山西北流径谢沭县西
西径平乐南 孙皓 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
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案近刻/脱乐字) …… (第 21a 页)
泷中有碑文曰按地理志曲江旧县也王莽以为除
县东傍泷溪号曰北泷水水左即东溪口也水出始
兴东江州南康县界石阎山西流而与连水合水出 …… (第 24a 页)
不有穆满西游与河宗论宝以此推之亦为类矣溱
下大鼓飞上临武乃之桂阳追号圣鼓自阳山达乎 桂阳之武步驿所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堑迄于鼓
城矣洭水又径阳山县南县故含洭县之桃乡 孙皓
分立为县也洭水又东南流也
东南过含洭县 (第 2b 页)
城矣洭水又径阳山县南县故含洭县之桃乡 孙皓
分立为县也洭水又东南流也
东南过含洭县 (第 2b 页)
高蹈之言而子晋初无䌽凤空骞之语皆方士之徒
设辞以愚弄其君而取宠亦自其教之害焉且物壮
不老是谓不道阴阳固有终变偓佺千岁 彭祖 七百
亦必死而已矣而荒君乱主方仆仆信事之以至于
败乱而终不悔岂不□哉昔班生谓道家本出史官
历记 (第 16b 页)
设辞以愚弄其君而取宠亦自其教之害焉且物壮
不老是谓不道阴阳固有终变偓佺千岁 彭祖 七百
亦必死而已矣而荒君乱主方仆仆信事之以至于
败乱而终不悔岂不□哉昔班生谓道家本出史官
历记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