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蛇而文皇刑威劫人其搜捕者易于抵触难于感
  化虽人心之不附亦相激而使然也至于宋朝忠
  厚不杀大僚 孙皓
凶残恒加烧锯臣以礼使士不
  可辱呜呼成祖之作法凉矣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第 24b 页)
  溅血莫不气激倾辀志坚化碧皓皓乎与秋日严
  霜比洁也然而为之君者或智昏菽麦恩同草芥
  有若东昏在齐屠肉沽酒 孙皓
居吴烧锯截顶而
  且轵道牵牲冀存末裔东堂索蜜犹丐馀生甚乃
  骑导刘聪之畋身坠景阳之井莫不义辱宗社 (第 11b 页)
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
及宣帝即位而贺已死帝追思贺贤欲封其冢为恩德
侯置守冢二百家贺一子蚤死子安世小男 彭祖
(第 16a 页)
彭祖
又小时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
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帝曰吾自为掖庭令非为将
军也安世乃 (第 16a 页)
   陆凯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吴黄武初为永
兴诸暨长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
书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
朱崖有功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
斩之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累迁荡魏绥远将军

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 孙皓
立迁镇西
大将军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时皓与晋平而使者丁
忠自北还说皓弋阳可袭凯曰敌形势方强而欲徼幸
求 …… (第 20b 页)
马逸而入境可宣
告而取也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
抗亦推心服之人以谏抗抗曰岂有酖人羊叔子哉
闻之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无信义之人况大
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时徵左
部督薛莹下狱抗 (第 30a 页)
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
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计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至是
疏言江淮之险不过剑阁 孙皓
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
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粮器械盛于往时今若引梁益
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 …… (第 5a 页)
见乘辇
入殿无下拜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帝以其病不宜数
入遣中书令张华问策祜曰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
克若 孙皓
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
未可窥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 …… (第 7a 页)
顺流
而下初诏使浚受王浑节度浚舟过三山浑遣信要与
论事浚举帆直指建业报曰风利不得泊也遂以是日
入石头 孙皓
面缚舆榇诣军门降浚解缚焚榇收其图
籍封其府库军无所私平吴之役浚功为钜焉 …… (第 9b 页)
预自代乃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预至镇简
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政吴之名将也耻败不
以实告 孙皓
预欲间之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皓皓果
召政还遣刘宪代之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
荡之势预处分既定乃启请 …… (第 13b 页)
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同
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
今中止 孙皓
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
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
方与张华围棋预表适至华 …… (第 14a 页)
秣陵所过城邑皆降 孙皓
既平振旅凯入进爵当阳侯
还镇襄阳预以天下虽安不可忘战乃勤于讲武错置
屯营分据要地又激用𣹑淯诸水以浸 (第 15b 页)
存社稷如其不获乃聚室/自焚终不作他国之鬼太祖闻之谓左右曰此措大儿)
(语耳徒有其口必无其志渠能如是 孙皓
叔宝不为降囚矣至是果然)时升元寺阁高可
十丈士大夫及豪民富商妇女避难于上者殆数百人
吴越兵举火爇之哭 …… (第 15a 页)
总/志言李后主墓在通山县翠屏山北且言李煜卒以五)
(十二棺同日出葬为/疑冢此志之误也)后主天资纯孝事 元宗
尽子道居
丧哀毁杖而后起嗣位之初属军兴之后国势削弱帑 (第 19a 页)
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
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 孙皓
者破国亡家自己而
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
(第 3b 页)
孙皓
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
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辞既过切张洎辈
复从旁挤之后主遂发 …… (第 3b 页)
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
大字于箧曰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徐锴为文
吊之以比屈原伍员云
赵仁泽仕 元宗
为常州团练使周人南侵吴越乘问出 …… (第 4b 页)
至耳吴越丞相元德昭嘉仁泽之忠以良
药傅创获愈后不知所终
段处常失其乡里家世保大中为兵部郎中周侵淮南 元宗
命处常浮海使契丹乞援处常为契丹陈利害甚
辨契丹虽通本国徒持虚辞利南方茶药珠贝而已至 (第 5a 页)
 桑荐平判司农寺以督之符命行下急于星火百姓
 大扰国主遂诏罢之佑疑执政沮已乃历诋大臣请
 诛宰相汤悦等数十人又抗疏斥国主以为不及
 桀纣 孙皓
国主大怒使按治之皆自杀佑初与张洎
 为忘形之交其后俱为中书舍人稍相倾轧佑之死
 洎颇有力焉洎时为清辉 (第 32a 页)
 (战谋泄机缓故常失利宜别置重臣弹压或即命巡/抚兼领专其责成乃诏瓒兼督松茂安绵建昌军务)
 (瓒至军审度形势令副总兵克彧军松潘参将 孙皓/
军威叠为夹攻计而自率兵攻白草坝数大砦斩获) (第 32b 页)
也道之所以
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
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 彭祖
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
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
二二与一为三自此 (第 17b 页)
 之主为伐罪吊民之师则虽淮江之阻亦无足以凭
 负矣然而陈叔宝犹谓周齐之师尝退败于五至而
 不以为虞是以晋武之俘 孙皓
隋文之俘叔宝皆易 (第 10b 页)
若止取襄阳又岂足亲劳大驾乎未有动天下
之众而为一城者所谓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也统
亦谏曰晋主之暴未如 孙皓
江山险固易守难攻陛下
必欲廓清江表亦不过分命将帅引关东之兵南临淮
泗下梁益之卒东出巴峡又何必亲屈銮辂 (第 21a 页)
远幸沮泽
乎昔汉光武诛公孙述晋武帝擒 孙皓
未闻二帝自统
六师亲执枹鼓蒙矢石也坚乃止晋以桓冲为车骑将
军都督豫江二州六郡诸军事自京口迁镇姑孰冲遣 (第 21a 页)
犯岁星天道幽远未易可知者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
勾践所灭仲谋泽被全 吴孙皓
因三世之业龙骧一呼
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今以吾之众旅投鞭于
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越曰臣闻纣为 (第 6b 页)
无道天
下患之夫差淫虐 孙皓
昏暴众叛亲离所以败也今晋
虽无德未有大罪深愿陛下且厉兵积粟以待天时群
臣各言利害廷议者久之不决坚曰此 (第 6b 页)
  李弇
李弇字子完陇西狄道人也弇本名良又妻姓梁骏乃
戏之曰卿名良妻姓梁夫妻相同称子孙将何以目其
舅氏昔耿弇以少年立功立事吾今赖卿有同于耿氏
乃改名曰弇仕至武卫将军天水太守封安世亭侯其 孙皓
王有凉土遂为西凉王 (第 17b 页)
厉不为屈节虽昔苏武何以加之夏六月弘不遣太子
王仁质魏散骑常侍刘滋(一作/训)谏曰昔刘禅有重山之
孙皓
有长江之阻皆为晋擒何则强弱之势异也今
我弱于吴蜀而魏强于晋氏虽结婚通和而未遣侍子
不从其欲魏若大举将 (第 4a 页)
 (中/字)自公安徙此改曰武昌县鄂县徙治于袁山东又

 以其年立为江夏郡分建业之民十家以益之至黄
 龙元年权迁都建业以陆逊辅太子镇武昌 孙皓

 都之皓还东令滕牧守之晋惠帝永平中始置江州
 傅综为刺史治此城后太尉庾亮之所镇也今武昌
 郡治城 …… (第 13b 页)
 序曰豹尾过后执金吾罢屯解围天子卤簿中后属

 车施豹尾于道路豹尾之内为省中盖权事应在此
 故为立庙也又 孙皓
亦尝登之使将害常侍王蕃而
 以其首虎争之(案此句有脱误裴松之引江表传云/使亲近将蕃首作虎跳狼争咋食之 (第 14a 页)
 封长沙定王子敬侯义之邑也夫水又东注邵陵水 谓之邵陵浦水口也(案水字近刻/讹在口字下)
东北过邵陵县之北
 县治郡下南临大溪水径其北谓之邵陵水魏咸熙
 二年吴宝鼎元年 孙皓
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于邵
 陵县县故昭陵也(案昭近刻/讹作邵)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案/水) …… (第 2a 页)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案零下近/刻衍陵字)盖山之殊
 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
 年 孙皓
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
 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
 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 …… (第 4b 页)
 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
 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
 营阳郡治也魏咸熙二年 吴孙皓
分零陵置在营水 之阳故以名郡矣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水 …… (第 6b 页)
 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案近刻脱/此十八字)溪水东流注
 于漓水漓水又南径始兴县东魏元帝咸熙二年(案/元)
 (帝近刻讹/作文帝) 吴孙皓
分零陵南部立始兴县漓水又南
 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东流径其县 (第 20a 页)
 北县本苍梧之北乡 孙皓
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
 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径
 羊濑山山临漓水(案近刻/脱漓字) …… (第 20b 页)
 西南流径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
 北乡山西流径其县北又西流南转径其县西县本
 始安之扶乡也 孙皓
割以为县溪水又南注熙平水 …… (第 20b 页)
 水出临贺郡之谢沭县南历山西北流径谢沭县西 南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沭众溪派流凑合
 西径平乐南 孙皓
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
 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案近刻/脱乐字) …… (第 21a 页)
 泷中有碑文曰按地理志曲江旧县也王莽以为除 虏始兴郡治魏文帝咸熙二年 孙皓
分桂阳南部立
 县东傍泷溪号曰北泷水水左即东溪口也水出始
 兴东江州南康县界石阎山西流而与连水合水出 …… (第 24a 页)
 不有穆满西游与河宗论宝以此推之亦为类矣溱 水又西南径中宿县南 吴孙皓
分四会之北乡立焉 (第 26b 页)
 下大鼓飞上临武乃之桂阳追号圣鼓自阳山达乎 桂阳之武步驿所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堑迄于鼓
 城矣洭水又径阳山县南县故含洭县之桃乡 孙皓
 
分立为县也洭水又东南流也
东南过含洭县 (第 2b 页)
 高蹈之言而子晋初无䌽凤空骞之语皆方士之徒
 设辞以愚弄其君而取宠亦自其教之害焉且物壮
 不老是谓不道阴阳固有终变偓佺千岁 彭祖
七百
 亦必死而已矣而荒君乱主方仆仆信事之以至于
 败乱而终不悔岂不□哉昔班生谓道家本出史官
 历记 (第 16b 页)
 (书言契敷五教禹平水土而传云举八凯使主后土/举八元使布五教因谓禹契在其中盖八元八凯非)
 (主一事云主后土布五教以事之大者言尔五帝德/云尧命伯夷夔龙虞舜 彭祖
杜预谓史尧之言有过)
 (辞为稽庭坚班固杜预等以为皋陶字郑注论语以/为皋陶号曰庭坚非也文公五年蓼与六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