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梁许𢡟议封禅非盛德之事
天监八年高祖祀南郊大赦时有请封会稽禅国山者
上命诸儒草封禅仪欲行之许𢡟建议以为舜柴岱宗
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太山考绩柴燎
禅乎梁甫刻石纪号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

舜五载一巡狩春夏秋冬周遍四岳若为封禅何其数
也秦始皇尝封太山 孙皓
尝遣兼司空董朝至阳羡封
禅国山皆非盛德之事不足为法然则封禅之礼皆道
听所说失其本文由主好名于上而臣阿 (第 22b 页)
  矜伐门

   晋王浚与王浑争功不已
太康元年王浚之入建业也其明日王恽乃济江浑以
浚不待已至先受 孙皓
降意甚愧忿浑浚争功不已武
帝命刘颂校其事以浑为上功浚为中功浚自以功大
而为浑父子及党与所挫抑每进见陈 (第 58b 页)
   苻坚欲大举伐晋
太元七年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

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
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袐书监朱肜
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
死江海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
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尚书左仆
射权翼曰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
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左伟人君臣辑睦
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

言其志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福德在吴伐
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
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 孙皓
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
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
故敌国取之易于拾 (第 68a 页)
 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云不可啼杀吴儿于是
 至诸屯邸检校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言上
 罪者甚众陆抗时为江陵都督自请攻 孙皓
然后得
 释卲奉公贞正后被谮杀子循孙道力
循字彦先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陈
 敏之乱循与吴 (第 13a 页)
 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

殷礼字德嗣云阳人弱不好弄清识过人少为郡吏年
 十九守吴县丞孙权为吴王召除郎中后与张温俱
 使蜀诸葛亮甚称叹之稍迁至零陵太守
孟宗(后避 孙皓/
字易名仁)字恭武江夏人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
 吏迁吴令时制不得将家之官宗每得时物未以寄
 母常不先食先 (第 2b 页)
 纪四年晋军伐吴所至辄克终如抗虑景字士仁澡
 身好学著书数十篇以尚公主拜骑都尉封毗陵侯
 既领抗兵拜偏将军中夏督晏景皆为王浚别军所
 杀景妻 孙皓
妹与景俱张承外孙也初景母坐外祖
 诸葛恪诛见黜景少育于祖母祖母亡景为心丧三
 年(汉晋春秋曰江陵之役 …… (第 11b 页)
 (沔上猎吴获晋人先伤者皆送还抗常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与之曰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

 (疾急故相致抗服之诸将或諌抗不答 孙皓
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而况)
 (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 (第 12a 页)
机字士衡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抗
 卒领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静学
 十年以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劳深慨 孙皓
举而弃
 之论权皓得失并述其先功业作辨亡论二篇太康
 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
 伐 …… (第 12a 页)
 篇吴平又作西州清论传于世借称诸葛孔明以行
 其书有较论格品篇曰或问予薛莹国士之第一者
 乎答曰以理推之在乎四五之间夫 孙皓
无道若龙
 蛇其身潜而勿用趣不可测此第一人也避尊居卑
 禄代耕养玄静守约此第二人也侃然体国以方见
  …… (第 17b 页)
 零陵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武昌右部

 督累迁荡魏绥远将军景帝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
 领豫州牧 孙皓
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
 牧进封嘉兴侯宝鼎元年迁左丞相皓不好人视已
 郡臣侍见睛莫敢迂凯对皓曰 (第 22a 页)
 之矣其人于清浊善恶太分明耳
张俨字子节弱冠知名博闻多识纬文经武姿亮弘服
 年十一族人温曰卿吾家颜子也拜大鸿胪宝鼎中
 使于 晋孙皓
谓曰今南北通好以君有出境之才故
 相屈行对曰皇皇者华臣蒙其荣惧古人延誉之美
 磨厉锋镡思不辱命既至晋 (第 3a 页)
 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
 风降附或见攻拔唯彦坚守攻不能尅乃退舍礼之
 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

 皓
所以亡国彦对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
 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
 陛下禽此盖天时 (第 7a 页)
 少尝从学杨维祯博学工文词尤精篆籀所著有说

 文字原章句鹿城隐书蓬蜗忧幽石门清溪等集别
 有苏州志兖州志孔颜氏世系谱总若干卷子 彭祖
 
字长婴洪武末任湖州武康丞永乐初荐授礼部主
 事坐事谪阜城为民寻徵诣行在冠带听用以疾卒
  (第 3b 页)
彭祖
幼传家学不事藻丽而求以适用为政亦有父
  (第 3b 页)
彭祖
孙瑛字克脩宣德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博
 学工书尤工画竹
卢熙字公暨熊之弟洪武四年以荐授睢州同知时 (第 3b 页)
   人物十八(艺术/)
曹弗兴以画名冠绝一时孙权命画屏误墨成蝇权疑
 其真以手弹之时美有八绝弗兴预焉又尝说溪中
 见赤龙写以献 孙皓
至宋文帝旱暵取弗兴龙置水
 傍应时雨足南齐去吴未远谢赫谓弗兴之迹殆不
 可见秘阁之内独有所画龙头尝画 (第 1a 页)
 岁而终尝蒙召见赐酒馔殿上蠲其家丁役
周文襄公忱尝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忧形于色使吏
 抱案读之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
 生遂出其人
   杂言
诸葛靓字仲思在吴于朝堂大会 孙皓
问卿字仲思为 (第 24a 页)
 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

 汉兵公孙述拒汉兵之西 孙皓
拒晋兵之东皆于险
 要置浮桥斗楼铁锁之属然岑彭卒焚之而破蜀王
 浚亦烧之而灭吴险其可恃哉馀见通鉴
(第 36a 页)
 留意策遣刘由高承奉章诣许献方物建安二年袁

 术僣号策以书责而绝之复以吴景为丹阳太守夏
 曹公遣议郎王浦奉诏书以策为骑都尉袭 乌程侯
 
领会稽太守敕与吕布及吴郡太守陈瑀共讨术策
 欲得将军号使人讽浦浦便承制假策明汉将军时
 陈瑀屯海西( (第 14a 页)
 呼甚哉
汉姜维复为大将军(以蜀/传修)夏五月司马昭自为相国晋
公加九锡复让不受(以通/鉴修)秋八月吴主谋诛孙綝九月
綝废之为会稽王尚书桓彝死之己未迎立琅邪王休
冬十月己卯即皇帝位改元綝自为丞相己丑封故南
阳王和子皓为 乌程侯
十二月戊辰綝伏诛夷其三族
(以吴传/通鉴修)是岁汉改元(以蜀/传修) …… (第 16a 页)
 专谓汉中为梁州成都失梁州本名
己卯魏以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以通/鉴修)魏皇太后殂
(以通/鉴修)
(魏元皇帝咸熙元年年吴景皇帝永安七年 归命侯孙皓
元兴元)春正月
魏槛车徵邓艾晋公昭以其主如长安卫瓘执艾钟会
反众诛之瓘杀艾二月丙辰魏主还(以魏纪/通 …… (第 24b 页)
 爵

吴分交州置广州(以吴/传修)吴主休殂尊皇后为皇太后濮
阳兴骠骑将军张布迎 乌程侯皓
即皇帝位改元(以吴/传修)
 解题曰不俟踰年改元
八月庚寅魏中抚军司马炎副相国事九月戊午自为
抚军大 (第 2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四   明 王祎 撰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元年 (吴归命侯/
甘露元年)
 解题曰论三国之正统者以魏受汉禅则推而属之
 魏以蜀为汉裔则推而属之蜀以其莫相统一故以 …… (第 1a 页)
 蒋陵甘露降故改元
五月魏晋王昭用天子冕旒旌旗(以魏/志修)秋七月吴弑景
皇后寻杀其二子(吴/志)八月辛卯魏晋王昭薨太子炎嗣
(魏/志)冬吴徙都武昌(吴/志)
 解题曰按诸葛恪尝治武昌宫杜预亦虑 孙皓
怖而
 生计徙都武昌聚大船于夏口则皓之徙都未为失 …… (第 1b 页)
 (四中郎将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
赦王凌邓艾家除魏宗室禁锢罢将吏质任(以本/纪修)初置
諌官(以本/纪修)侍中荀勖为中书监(以列/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二年 (吴归命侯/
宝鼎元年)春正月丁亥庙祭
七室(以纪/志修)丙午立皇后杨氏(以本/纪修)郊祀除五帝座(以礼/乐志) …… (第 4b 页)
 之谷可以无乏矣计文武之官足为副贰者使学馀

 皆归之于农若百工商贾有长者亦归之农务农若
 此何有不赡乎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三年 (吴归命侯/
宝鼎二年)春正月丁卯立子
衷为皇太子下诏不赦(以本/纪修)
 解题曰叶适曰武帝时大议论惠帝定嗣一也贾 …… (第 8a 页)
 昭明在太初之东宫苑记在东宫城前路南
秋九月甲申增吏俸(以纪/传修)禁星气纤纬之学(以吕祖谦/标目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四年 (吴归命侯/
宝鼎三年)春正月丙戌律令
成帝自临讲(以本/纪修)诏河南尹杜预立考课之法不果行
(以列/传修)丁亥帝 …… (第 9a 页)
 解题曰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厉精于稼穑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帝遵素三年(以本/纪修)秋七月太山
石崩众星流如雨而陨(以纪/传修)九月大水(以本/纪修)冬十月吴袭
江夏襄阳不克而还(以吴/传修)交趾太守杨稷大破吴兵(以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五年 (吴归命侯/
建衡元年)春正月吴主立子
瑾为太子(以吴/传修)二月分雍凉梁州置秦州以荆州刺史
胡烈为刺史镇抚鲜卑降 …… (第 9b 页)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历家以斗杓衡所建为四时
 之纪疑取斯义
吴陆凯卒(以吴/传修)吴击交趾(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六年 (吴归命侯/
建衡二年)春正月吴万彧还 …… (第 12a 页)
 (江左领军不复别置营护军犹有营宋领军将军掌/内军护军将军掌外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梁)
 (领军将军管天下兵/要谓之禁司陈因之)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七年 (吴归命侯/
建衡三年)春正月匈奴右贤 …… (第 13b 页)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吴志前年西苑言凤凰集故

 改元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八年 (吴归命侯/
凤凰元年)春正月刘猛败死
(以本/纪修)夏益州杀刺史广汉太守王浚讨平之以浚为刺
(以纪/传修)秋七 …… (第 16b 页)
 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乞垂天恩原赦
 莹罪馀见通鉴
羊祜与吴陆抗交欢吴数盗边抗谏不听(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九年 (吴归命侯/
凤凰二年)春吴以陆抗为大
司马荆州牧(以吴/传修)三月立子祇为王(以本/纪修)夏四月戊辰
朔日有食 …… (第 19a 页)
 胡乱华之本欤(事见通鉴/以吴传修)吕祖谦曰自古淫乱必召

 夷狄周幽卫宣以来历历可数也
是岁吴杀中郎将陈声(以吴/传修)
(甲/午)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十年 (吴归命侯/
凤凰三年)春正月乙未日
有食之(以通/鉴修)闰月丁亥诏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以/本)
(纪/修)分幽 …… (第 20a 页)
 解题曰水经注孟津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
 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
是岁邵陵厉公曹芳卒(以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元年 (吴归命侯/
天册元年)春正月戊午朔改
(以本/纪修)吴改元(以吴/传修) …… (第 22a 页)
 改元义取天之册命以为瑞
吴杀中书令贺邵(以吴/传修)夏六月鲜卑拓跋力微遣子入
(以本/纪修)秋七月甲申晦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冬十二月丁亥
追尊祖宗庙(以本/纪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二年 (吴归命侯/
天玺元年)夏六月吴京下督
孙楷来奔(以本/纪修)吴临平湖自开秋七月吴改元(以吴/传修)
星孛于大 …… (第 22b 页)
 相安乱之所自生也既胜反国曰乱将作矣使其祝
 宗祈死逾年而厉公杀三郤立胥童栾书杀胥童弑
 厉公文子虽死而免于大难晋武帝既受禅中原富
 强 吴孙皓
以淫虐失众晋人习于长江之险以为未
 可取也羊祜陈可取之策又进王浚杜预以成灭吴
 之功后世皆称其贤尝论 …… (第 23b 页)
 而勇于灭吴其不若范文子远矣事见通鉴

立皇后杨氏十二月以后父镇东将军骏为车骑将军
(以本纪/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三年(吴 归命侯/
天纪元年)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鄱阳言岩文理成字故改元
 义取天命之纪
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本 …… (第 24b 页)
 千人下军千人及吴平后齐王攸遂之国
立子四人为王(以本/纪修)冬十二月吴袭江夏汝南(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四年 (吴归命侯/
天纪二年)春正月庚午朔日
有食之(以本/纪修)秋七月以左将军胡奋都督江北军事(以/本)
(纪/修)大 …… (第 26b 页)
 欲以后事委之而羊公短世馀见通鉴以祜留贾充
 之事观之纵使其居杨骏之任亦乌能已晋之乱乎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五年 (吴归命侯/
天纪三年)春正月树机能陷
凉州乙丑以司马督马隆为武威太守讨之(以纪/传修)齐王
攸请除匈奴左部帅任子 (第 28a 页)
 (增乎皝乃令苑囿悉罢以给百姓无田业者贫老各/赐牛一头若乐取官牛垦官田者依魏晋法李雄赋)
 (男丁岁谷三斛女丁半之/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
晋世祖武皇帝太康二年春三月诏选 孙皓
宫人五千
人入宫(以本/纪修)冬十月鲜卑慕容涉归寇昌黎(以通/鉴修)
 解题曰燕之先也
是岁扬州刺史 …… (第 8a 页)
 如帝之择祸福可谓不审矣
晋世祖武皇帝太康四年春正月诏太常议崇锡齐王
攸之物慱士庾敷祭酒曹志以为攸宜辅政坐除名免
(以通/鉴修)三月辛丑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齐献王攸薨(以本/纪修)

冬十一月大水(以本/纪修) 归命侯孙皓
(以吕祖谦/标目修)
(甲/辰)晋世祖武皇帝太康五年春二月壬辰地震(以本/纪修)
十二月庚午大 (第 10b 页)
 其功事见通鉴
燕取并州冬略地河南十二月荀羡取山荏遂与燕战
兵败徵还以散骑常侍郤昙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
冀幽州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以本纪/通鉴修)
晋孝宗穆皇帝升平三年 (凉张玄靓建兴四十七年/代高祖皇帝建国二十二)

(年秦燕景明皇帝元寿三年/ 昭宣皇帝甘露元年)夏六月秦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甘露汉宣帝魏高贵乡公
 孙皓
年号时以甘露降安邑故改元
凉尚书仆射宋混杀都督中外军事张瓘请玄靓去凉
王之号(以吕祖谦/标目修)秋八 (第 17a 页)
 详年号
秦围姑臧九月凉王隆请和(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一月刘裕
追击孙恩破之(以通/鉴修)十二月桓玄以桓伟为江州刺史

镇夏口(以举要历/补遗修)
晋安皇帝元兴元年(燕昭文皇帝光始二年乞秦文桓/皇帝弘始四年 西秦 伏乾归)
(太初十五年/隆神鼎二年) (魏太祖道武皇帝天兴五年南凉王吕/南凉秃发傉檀弘昌元年 燕献武)
(皇帝建平三年渠西凉李皓庚子/三年 北凉沮 蒙逊永安二年)春正月庚午朔改元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元兴夲汉和帝 孙皓
年号
以会稽世子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加黄钺
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讨桓玄
(以夲 (第 14b 页)
伪受贼臣之佞媚保贼臣之骨肉使国家
愔愔如日将莫不顾兆人之患不忧宗社之覆以古观
之则知殿下为君不道桀纣 孙皓
破国亡家自已而作
为千古笑今殿下取则奸回以败乱国家是殿下为君
不及桀纣 (第 12b 页)
孙皓
远矣臣必退之心有死而已不能与奸 (第 12b 页)
   (逆忠良纵奢侈隳政事嬖近习五者乃亡国之大/端煜皆溺而不止当是时也陈乔何不谕之于道)
   (而使煜为令主耶昔者 孙皓
暴虐晋将伐之张华/以为恐吴人更立令主江南未可图也幸而李煜)
   (听乔之谏而改弦易辙宋岂易图哉谏而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