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原本书司空某卒非是
(庚晋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子年○是岁吴亡止一国)
 原本大书晋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非是今准始皇
 吕后例并从分注不复大书
晋王浚入石头吴主皓降赐爵 归命侯
 原本分书非是侯下有遣使行荆扬除吴苛政九字
 今删 (第 2b 页)

(建康志在城西五里骑王介甫诗丨丨丨西/路柴荆四五家忆曾 款段随意入桃花)直渎(吴/后)
(主 孙皓
所开杨修诗注云渎在幕府山东北长十四里/阔五丈深二丈初开之时昼穿夜复自塞经年不就伤)
(足役夫卧其侧夜 …… (第 7a 页)
江中使吾徒免殚力于此伤者异之晓白有司)
(如其言乃成渎道直故名丨丨北征记吴将甘宁墓在/此俗云墓有王气 孙皓
恶之乃凿其后为直渎 孙盛) (第 7a 页)
 建置沿革(禹贡荆扬二州之域兼荆扬吴楚之分野/为星纪鹑尾及斗牛女翼轸之次春秋属)
 (吴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长沙郡汉属豫章郡及长沙/国东汉置庐陵郡晋以庐陵郡𨽻扬州又割𨽻江州)
  (吴孙皓
置安成郡隋改为安福县又改为庐/陵郡唐为吉州国朝因之今领县八治庐陵)
事要郡名庐陵 安成 螺川(见沿 (第 6b 页)
 (荆州蜀先主既得益州乃分荆州之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蜀及关羽)
 (败零陵属 吴孙皓
分零陵南部为始安郡分北部为/邵陵郡晋穆帝分零陵立营阳郡南齐为零陵郡隋) (第 5a 页)
(阳西北三十里唐崔颢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锁穴(在大别山即 孙/皓
以铁锁锁江)
(处/)堂亭汉广堂(在军/治)南纪楼(在军治○夏倪诗江发岷/山如瓮口汉从嶓冢又东)
( (第 13a 页)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汉平)
 (南粤而曲江以县𨽻桂阳郡统于荆州三国属 吴孙/皓
分桂阳为始兴郡治曲江而始兴以县属焉宋属)
 (广兴郡齐复属始兴梁陈因之隋废始兴郡属广州/唐初属韶州后 (第 8a 页)
 (之名始此然非今之象州汉初为南越王赵佗所据/汉武平南越以桂林地置郁林郡而秦之象郡更名)
 (日南今之象州即郁林郡之中溜潭中二县也东汉/因之 吴孙皓
分郁林置桂林郡晋桂林郡有潭中而)
 (无中溜宋桂林郡有中溜而无潭中陈置象郡隋置/象州此则象州之所从始 (第 1a 页)
   余观国(字宾王候官人清深之孙震之侄/经国之弟终朝请大夫知邵武军)
   林子升(字升之连江/人终宣教郎) 唐麟(字德夫/古田人)
   张正子(字子大闽县人觷之元 孙皓
□之侄终知靖州)
   陈季林(字藻之闽清人/峤之子巘之侄)陈汲(字兼济候官人居/长溪本族最阙骏) (第 38a 页)
  (城邑经始于蠡六代建都因其遗迹故论者谓江/左形胜古今一也范蠡用之佐勾践称伯江淮由)
  (微弱以致富强 孙皓
陈叔宝用之则由强大而致/覆亡易于反掌所谓无竞维人在德不在险者著)
  (矣李纲说见/末卷奏议)
 一 (第 18a 页)
而迁洪府南唐遂不能以立王导断然折会稽豫章之)
(论而以建邺为根本自晋而下三百年之基业导之力/也今按 孙皓
议迁都武昌陆凯上疏曰武昌土地危险)
(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沈漂陵居则峻危梁武/帝临荆峡二十年情所 …… (第 4b 页)
畿县秦置溧水所出南湖也汉初属江
都元封中属丹杨郡后汉封陶谦为溧阳侯吴省为屯
田志云封潘璋为溧阳侯又云 孙皓
封何蒋为溧阳侯 …… (第 14b 页)
淮水北古城犹在)
永平县(永安/永世)汉元封中置属丹杨郡寻废吴分溧阳复
置改曰永安孙休封弟谦为永安侯 孙皓
封洪为永平
侯晋武又改永世惠帝分置平陵并永世凡六县属义
兴郡寻复旧名宋省入溧阳(城在今溧阳州南十五里 (第 18a 页)
呼为段石冈也山谦之丹阳记曰秣陵县/南三十里有岩山山西有石室山东大道左有方石长)
(一丈勒名题赞吴功德 孙皓
所建宋明帝/泰始中建平王休祐从岩山射雉即此)
观子山在城南三十里周回四里一百步高八十三丈
东有水下注 …… (第 14a 页)
后主所开渎道直故名曰直渎(舆地志云/白下西南)
(有蟹浦蟹浦西北有直渎伏滔北征记云吴将军茔墓/有王气 孙皓
恶之乃凿其后为直渎晋缺 举兵温峤)
(帅师救京师遣王愆期等为前锋按直渎即此地杨脩/诗注云渎在幕府山 (第 53b 页)
东兴之战幸捷顾不能持胜复违
众大举一败涂地恪既丧躯而孙氏之业因以衰焉则权
之兵不妄动利害果何如也其后 孙皓
用诸将计数侵盗
晋鄙陆抗曰苟无其时虽复大圣亦宜养威自保不可轻
动今不务力农富国审官任能明黜陟慎刑罚训 (第 4a 页)
烂大坏扰于
秦项然孙氏三世据有江东踰六十年其始也任贤使
能而兴也勃焉其终也亲小人远贤士而亡也忽焉观 孙皓
与其臣何桢责已之言所谓噬脐之泣盖无及矣
由吴而上本之生民有国之始由吴而下极于五代宋
唐之终要其治乱废 …… (第 2a 页)
 孙谦
   虞通之      虞和
   司马宪      袁仲明
   祖冲之(曾祖含之子/暅之 孙皓)
 卜天与(父祖子伯/崇伯兴)
   张弘之      朱道钦
   陈满       何子平
    …… (第 21a 页)
忌怡然整衣索笏东南望再拜曰
臣受恩深谨以死谢从者二百人亦皆诛死于东相国
寺世宗性暴急莫敢救者已而追悔 元宗
闻之流涕赠
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忠厚恤其家擢其子为祠部郎 …… (第 63b 页)
及士卒自刭
以徇者数十人薛氏不食五日亦死世宗遣使吊祭追
封彭城郡王录其子崇赞为怀州刺史赐庄宅各一区 元宗
闻仁赡死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谥忠肃叹曰仁
赡有知其肯舍我而受周命耶是夕梦仁赡若拜谢庭 …… (第 65a 页)
  儒林
贺循字彦先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
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
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为 孙皓
中书令被诛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
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义请为
五官掾刺史嵇 …… (第 141b 页)
绝意世事保大初元宗召见访以国事对曰草野之人
渔钓而已安知国家大计赐宴便殿醉溺于殿陛 元宗
曰真隐者也赐田五顷放还山(本传云 (第 151b 页)
元宗
南迁次蠡/泽虚白鹤裘藜杖迎谒)
(道旁 (第 151b 页)
元宗
驻跸劳问曰处士居山亦尝有赋乎曰近得/溪居诗一联使诵之曰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 (第 151b 页)
元宗)
(
变色厚赐粟帛上樽酒徐铉高越谓之曰先生高不可/屈盍使二子仕乎虚白曰野人有子贤则立功业以道)
(事明主愚 …… (第 151b 页)
    方伎
汉李南字孝山丹阳句容人少笃学明于风角和帝永
元中太守马棱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宁南
特通谒贺棱意有恨谓曰太守不德今当即罪而君反
相贺邪南曰旦有善风明日中时应有吉问故来称庆
旦日棱延望景晏以为无徵至晡乃有驿使赍诏书原

停棱事南问其迟留之状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𣃚马
踠足是以不得速棱乃服焉后举有道辟公府病不行
终于家南女亦晓家术为由拳县人妻晨诣爨室卒有
暴风妇便上堂从姑求归辞二亲姑不许乃跪而泣曰
家世传术疾风卒起先吹灶突及井此祸为妇女主爨
者妾将亡之应因著其亡日乃听还家如期病卒
陈训字道元历阳人少好秘学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
不毕综尤善风角 孙皓
以为奉禁都尉使占候皓政严 (第 202a 页)
境沿江
诸城望风降附或见攻拔彦坚守攻之不下晋军退舍
礼之及皓亡始降晋武帝拜为金城大守帝尝从容问
薛莹 孙皓
所以亡莹对曰皓为君昵近小人刑罚妄加
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安败亡之衅由
此而作帝复问彦荅曰吴 …… (第 6b 页)
尔无闻窃所惑矣彦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帝甚嘉之
位至长秋卿(吴/录)
晋王济尝与武帝棋时济伸脚在局下因问 孙皓
曰闻
君生剥人面皮何也皓曰人臣无礼于其君者则剥之
武子大惭遽缩脚又尝侍宴武帝曰闻君善歌令唱汝
歌皓应 (第 7a 页)
  楚世家第十
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
黎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
之命少昊氏之子曰重为南正司天以属神命黎为火
正司地以属民黎以火正事帝喾高辛能光融天下帝
命之曰祝融使为重黎共工氏作乱帝使重黎诛之而

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重/出)
(于少昊黎出于高阳当高阳之世重黎实二人也至帝/喾之世火正兼称重黎盖以黎兼重欤是以重黎既诛)
(而独以吴回为重黎然则/楚之先实黎而非重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
坼剖而产长曰樊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参胡三曰篯为
彭祖四曰求言为会人五曰安为曹姓六曰季连为芉
姓楚其后也昆吾氏为夏伯汤灭之 彭祖
氏为殷伯殷
(第 1b 页)
彭祖
氏灭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
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其裔孙曰鬻熊事周文 (第 1b 页)
  安本名回浦今即其地也
    沸渎
按临海记在城南门中有沸水方三尺孙皓时奚熙受
  刑于此其后水常沸人疑其冤(按吴志 孙皓
昏乱/舅子何都状似皓)
  (民间讹言皓死立都临海太守奚熙闻之举兵欲/诛都都叔父植时为定海督击杀熙以 (第 8b 页)
 右豫州刺史领郡国五

魏郡(高帝/置)钜鹿郡(战国赵地秦始皇二十五/年灭赵置钜鹿郡汉因之)常山郡(汉/元)
(年项羽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四年耳/为赵王更属赵八年国除置常山郡)清河郡(高帝置/景帝中)
(三年立子乘为清河国武/帝建元五年国除复为郡)广平国(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为广平国武帝)
(征和二年为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国废复为广平国)真定国(武帝元鼎/四年置)中山国
(高帝置中山郡景帝封/中山靖王胜更为国)信都国(景帝二年立子 彭祖
为/广川国五年国除为信)
(都郡中二年封惠王越复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为信都国)河间国(故赵文帝二年 (第 5a 页)
 三高
王朗会稽太守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建安二年诏策为骑都尉袭
 爵 乌程侯
领会稽太守
孙权字仲谋策之弟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
 守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 (第 13b 页)
云乎无德不报其封吉为博阳侯曾为
将陵侯元为平台侯舜为博望侯延寿为乐成侯封贺
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将关内侯 彭祖
为阳都侯追赐贺
谥曰阳都哀侯贺有孤孙霸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 …… (第 2a 页)
将事魏郡盖宽饶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 彭祖
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第 3a 页)
彭祖
时实下门
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考异曰此事不/得其时今附于)
(彭祖封阳/都侯后)先是时卫 …… (第 3a 页)
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
在魏郡租入岁千馀万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
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阳都侯 彭祖

陈至诚上以为有让乃徙封平原并一国户口如故而
租税减半(安世/传)是岁诏曰盖闻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 (第 9b 页)
不可得合而晋陶璜传兼载之/讫粮尽救兵不至乃纳之华阳国志则云稷等城破被囚稷)
(粮资敌今从华阳国志/按 孙皓
猜暴恐璜不敢以)
十月丁丑朔日食(丑食晋书纪及天文志有十月丁丑食/宋书五行志有五月庚辰食无十月丁) …… (第 10b 页)
吴万彧自杀(谴忧死今从江表传/吴志 孙皓
传云彧被)
九年正月辛酉郑袤卒(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而帝/按本传袤为司空固辞久之见)
(袤薨误也/纪 …… (第 11b 页)
左右)
(传凤凰三年会稽妖言奋为天子遂诛奚熙不言诛奋孙奋/不由皓之禁锢矣此虽欲增皓之恶然非实理又吴志 孙皓)
(
国晋春秋自皓纳张布女至杀奋皆在天册元年按奋若以/传建衡二年左夫人王氏卒民间讹言遂诛奋及五子三十) …… (第 11b 页)
或曰方春水生难于久驻(疾疫将起按时未暑今依三/杜预传曰今向暑水源方降)
(春秋/十国)
五月丁亥朔 孙皓
(昏戊辰陶浚从武昌还壬申王浚到/吴志皓传天纪四年三月丙寅杀岑)
(康元年二月王浚等破武昌王浑斩张悌 (第 12b 页)
三月壬申浚下石/受皓降五月丁亥集于宗邑四月甲申封 归命侯
晋武纪太) …… (第 12b 页)
守皓左右皆得宝散走三十国春秋四月甲)
(按长历去年闰七月今年二月戊午朔三月戊子朔四月丁/入石头甲申封 归命侯
五月丁亥至洛阳晋春秋略与之同)
(五月无庚午庚辰与吴志晋书不合若依三十国春秋月日/巳朔五月丁亥朔六月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