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孝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以法主标
宗法以佛师居本。僧为弟子。崇斯佛法。可谓尊卑同位。
本末共门。语事三种。论体一致。 李卓吾

(第 0471a 页)
卓吾,
讳贽,万历间,官至刺史,挂冠祝发,住持龙湖,率众焚
修,为人豪爽英敏,著述颇多,有华严合论简要,及焚 (第 0471a 页)
时唱得超绝古今一出我许你
出出自能演出一大传奇是事且划断秪如此一坐
具地当年周柳唐于此钓鱼台清损渔父 李卓吾

此芝佛院刻削化身黄檗念于此龙潭湖浸杀瓜茄
遮二老虽则同床打眠未免各自作梦今日浪杖人
将从前事一齐 (第 0600b 页)
「 曾闻三尺定边夷此地长城复倚谁君父于今忘寝食比来臣子欲何为」
#+END_VERSE


** 吊 李温陵
龙湖旧迹

#+BEGIN_VERSE
「 客山何似吊家山千载龙湖怒未阑厚责于人终薄巳然犹血性逼人寒 (第 0690b 页)
有楞严如说行
于世(尝与杨中丞鹤过德善山偶阅旧碑载德山鉴禅师谱牒出天皇石头甚悉伯敬作诗纪其事) 李贽
(第 0021a 页)
卓吾
著藏书焚书与黄檗和尚妙谭禅理。

倪文正公有家传泥金法华经亲为之跋略云黄金
作字古锦为装右军神助之书 (第 0021a 页)
畜僮仆
* 文文山
* 出家四料简
* 时光不可空过(一二)
* 蔬食上宾 李卓吾(一二)
中庸性道教义
* 赵清献
* 经债
* 净土寿终
* 龙舒往生
* 直 …… (第 0056b 页)


** 李卓吾(一)
或问 (第 0061b 页)
李卓吾
弃荣削发。著述传海内。子以为何如人。
答曰。 (第 0061b 页)
卓吾
超逸之才。豪雄之气。吾重之。然可重在此。
可惜亦在此。夫人具如是才气。而不以圣言为量。常
道为凭。镇 (第 0061b 页)
之以厚德。持之以小心。则必好为惊世矫
俗之论以自媮快。试举一二。 卓吾
以世界人物俱肇
始于阴阳。而以太极生阴阳为妄语。盖据易传有天
地然后有万物。而以天阴地阳男阴女阳为最 …… (第 0061b 页)
。亦复以琵琶荆
钗守义持节为勉强。而西厢拜月为顺天性之常。噫。
大学言好人所恶恶人所好。灾必逮夫身。 卓吾
之谓
也。惜哉。 (第 0061b 页)
李卓吾(二)
或曰。子以成败论人物乎。曰。非然也。夫子记子路不
得其死。非不贤子路也。非不爱子路也。行行兼人。 (第 0061b 页)

取死之道也。 卓吾
负子路之勇。又不持斋素而事宰
杀。不处山林而游朝市。不潜心内典而著述外书。即
正首丘。吾必以为倖而免 …… (第 0061b 页)
所立遗约。训诲
徒众者。皆教以苦行清修。深居而简出。为僧者当法
也。苏子瞻讥评范增。而许以人杰。予于 卓吾
亦云。

** 中庸性道教义

妙喜以中庸性道教。配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
化身。体贴和合。可谓巧妙 (第 0061b 页)
人家小儿打爷骂娘。反说他乖。非是教子之法。

念佛法门。说是权则可。说是偏则不可。

李卓吾
作用。恐有害于佛法。无益于佛法。

宫刑不知起于何时。世有尧舜之君方能去。

衙门禁讲。即便撤讲。乃 (第 0146c 页)
小传  南皋邹元标
* 赠无念上人序  复所杨起元
* 书龙湖图赠无念上人   卓吾李 贽
无念上人诞辰   (第 0503c 页)
卓吾
(第 0503c 页)
李 贽
赠别无念禅师  定宇邓以赞
* 送无念禅师赴豫章请  衡湘梅国桢
* 送无念禅师还楚 (第 0503c 页)

矣无念上人其谓之何夫三乘十二分教不出黄瓜
茄子中黄瓜茄子岂出世者耶。

** 书龙湖图赠无念上人 卓吾李 贽

此石湖景也有石在两水之间石殊不巨然其屋可
比维摩丈室能容瞿昙一千二百五十诸大弟子与
俱者风吹竹户月落 …… (第 0522b 页)
之石湖有佛无念念之昔念石湖今念自己念而无念石湖澄止」
#+END_VERSE


** 无念上人诞辰 卓吾
(第 0522c 页)
李 贽

有僧无念学道精勤众人不知目为庸僧我与念僧
相伴九载知其非庸以念无故何谓念无与俗人处
念即自同于俗不见 …… (第 0522c 页)
上人火急回头犹是错」
#+END_VERSE


** 赠无念禅师偈(时同 卓吾
住龙潭湖)澹园焦 竑

念公过金陵予日与谈禅得其慈力一时涉入如幻
三昧此其机缘非在一期果报间也赋此以 …… (第 0524a 页)
衣足无履者几三十馀年凡宗门大
老若遍融云外大安大方辈靡不咨叩久之豁然有
入始卓钖于麻城之龙潭湖与异人 李卓吾
为友后
复厌喧寄栖商城之黄檗山山势博大崇耸迥无人
迹念公见而爱之涉其颠复睹平衍乃曰是可田询
之山下民 (第 0525a 页)
有六识也无。曰。如急水上
打毬。言其念不停也。以此观之。睡著不做梦。与赤子
之心。皆不是道。

人问 李卓吾
曰。人之睡而梦也。而视。而听。而持。而行。 …… (第 0278c 页)
而喜。而怒。何其不属于我之目。之耳。之手。之足。之心
乎。 卓吾
曰。梦中之人元不属我之身矣。古人有言曰。
生寄也。盖言人之神。特寄于我之身耳。惟其以身为
寄。故其谓 (第 0279a 页)
金圣叹未知是否 上曰正是其人他曾批评
得有西厢水浒传议论尽有遐思未免太生穿凿想
是才高而见僻者师曰与 明朝李贽
所谓 (第 0295c 页)
卓吾
子者
同一派头耳。

上一日语师朕前者因海氛之警将亲统六师届于
南徐会江宁捷至中止若果南行当亲入天童 (第 0295c 页)
上所居师荛堂门书生死事大壁书莫道老来方
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之句为语忞曰每对此
辄万缘寝削因进曰少年读 李卓吾
才等待便
千万亿劫了也即日出家。

上曰亦请老和尚大书用以自警。

#+BEGIN_VERSE
「  (第 0301c 页)
上所居孚斋门书生死事大壁书莫道老来方学
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之句为语忞曰每对此辄
万缘寝削因进曰少年读 李卓吾
才等待便千
万亿劫了也即日出家上曰亦请老和尚大书
用以自警。

#+BEGIN_VERSE
「 君王 (第 0324a 页)
陆长公西源。欲致师肉身南还。
启之安然不动。适予弟子大义。即奉师龛至。经
潞河。马侍御经纶。以感师与 李卓吾
事。心最恸。
因启龛拂面。痛哭之。至京口。金沙曲阿诸弟子。
乃奉归径山。供寂照庵。以刻藏因缘。且推沈 (第 0141c 页)
不可不尽耳。如此一著子。忽略放
过。于平居时。猛涉不可意事。交错在前。则我之志。管
取全被境夺矣。即 李卓吾
虽不能从容脱去。而以速
死为快。竟举刀自刎。权应怒者之忿。亦奇矣。今直心
之事。终不至丧身失命。极处 (第 0351c 页)
时唱得超绝古今一出我许你出
出自能演出一大传奇是事且划断秪如此一坐具
地当年周柳塘于此钓鱼台清损渔父 李卓吾
于此
芝佛院刻削化身黄檗念于此龙潭湖浸杀瓜茄这
三老虽则同床打眠未免各自作梦今日浪杖人将
从前事一齐 (第 0689b 页)
士为祠部郎。因卧病少林。忽
闻钟声发悟。洞见法源。由是左宜右有。超方逸俗。当
代大老。如王龙溪罗念庵 李卓吾。
及所交游。如瞿元
立管东溟袁了凡王肯堂诸名贤。咸相推奖。时论韪
焉。生平以宏护圣教为巳任。径山募刻方 (第 0952b 页)
韶女也。适刘庄
襄公孙守蒙夫亡。事姑。居一小楼。足不踰阈六十馀
年。好读书。工诗。老而奉佛。崇戒律。 李卓吾
讲学龙湖。
欲要一见。不可。欲通书讲道。亦不可。乡人称曰。文贞
夫人(维风集明诗综)

* 黄淑德 (第 0413a 页)


* 李卓吾
传四十四

* 管登之
* 杨贞复
* 陶周望(奭龄)
* 焦弱侯 (第 0183b 页)
居士传四十三 李卓吾
(第 0260a 页)
李卓吾。
名贽。泉州晋江人。嘉靖间领乡荐为教官。万
历初历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姚安知府。 (第 0260a 页)
卓吾
风骨孤
峻。善触人。其学不守绳辙。出入儒佛之间。以空宗为
归。于时诸老师独推龙溪王先生。近溪罗先生尝 …… (第 0260a 页)
。在姚安自治
清苦。为政举大体。往往喜与衲子游处。常住伽蓝。判
事而事办。是时上官严刻。吏民多不安。 卓吾
言曰。边
方杂夷。法难尽执。日过一日。与军民共享太平足矣。
仕于此者携家万里而来。动以过失狼狈去。尤 …… (第 0260a 页)
奈其不肯折腰。何是以八十日便赋归去也。此又其
一也。侍者进曰。先生于三者何居。 卓吾
曰。卓哉庄周.
梅福之见。我无是也。待知己之主而后出。必具盖世
才。我亦无是也。其陶公乎。夫陶公清风 (第 0260b 页)
被千古。余何
人而敢云庶几焉。然其一念真实。不欲受世间管束。
则偶与之同也。 卓吾
喜接人。来问学者无论缁白。披
心酬对。风动黄麻间。时有女人来听法。或言女人见
短不堪学道。 (第 0260b 页)
卓吾
曰。人有男女。见亦有男女乎。且彼
为法来者。男子不如也。既而麻黄间士大夫皆大噪。
斥为左道惑众。欲逐 (第 0260b 页)
去之。 卓吾
笑曰。吾诚左道耶。即
加冠可也。遂服其旧服。御史马经纶尝往问易义。大
服事以师礼奉之。入黄檗山。旋御 (第 0260b 页)
以北馆。于通州复
为言官所劾。下诏狱。狱成。勒归原籍。 卓吾
曰。吾年七
十六。死耳何以归为。夺刀自刭死。经纶备礼殓之。葬
于通州北门外(明文偶钞.温陵外纪)(第 0260b 页)
知归子曰。予始观 卓吾居士
论古之书。骇其言迹。其
行事动为世诟病。以为居士实自取之也。既而读居
士论学书。服之。呜呼若居士者。 …… (第 0260b 页)
者与。居士
既出家。不受戒。无何又反冠服。其戏耶。其有激而为
此耶。则予不足以知之矣。

汪大绅云。 卓吾
努目。允初低眉。以低眉人写努目
人。眼光忽如岩下电。此知归子所谓落落自喜者
与。

罗台山云。古之伤 (第 0260b 页)
心人别有怀抱。吾与 卓吾先生

亦云○中间一段。无古无今。苍莽悲怀。恰好閒中。
磕著痛处。触著奇痒难奈处。借一段冷语消释。观
者切勿 (第 0260b 页)
认作实话。钝置 卓吾。
钝置知归。吾今日读
此。乃见 (第 0260c 页)
卓吾先生
可敬处。可爱处。吾今日读此乃
如读屈子天问。读庄子天下篇。读枚叔七发。 (第 0260c 页)
出为福宁同知。再迁为南京司业。初弱侯师事耿天
台.罗近溪。巳而笃信 李卓吾。
往来论学始终无间。居
常博览群书。卒归心于佛氏。天台尝引程子斥佛语
以相诘。弱侯复之曰。伯淳斥佛。大 (第 02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