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孝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宁复起光禄少卿累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有终太山人集)
刘魁(字焕吾泰和人由举人历官潮州府/同知入为工部员外郎有晴川集)
张焘(字水波南昌人举人仕/至府同知有崇古堂槁) 李贽(字宏甫晋江人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出知姚安府有卓吾焚书等槁) 张邦伊(字孺觉兵部尚书时彻子以/荫仕至陜西苑马寺少卿)
徐㭿(字子瞻闽县人以岁贡历/官永宁知县有徐 (第 17a 页)
(宁复起光禄少卿累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有终太山人集)
刘魁(字焕吾泰和人由举人历官潮州府/同知入为工部员外郎有晴川集)
张焘(字水波南昌人举人仕/至府同知有崇古堂槁)
李贽(字 宏甫 晋江人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出知姚安府有 (第 17a 页)
卓吾 焚书等槁)
张邦伊(字孺觉兵部尚书时彻子以/荫仕至陜西苑马寺少卿)
徐㭿(字子瞻闽县人以岁贡历/官永 (第 17a 页)
刘魁(字焕吾泰和人由举人历官潮州府/同知入为工部员外郎有晴川集)
张焘(字水波南昌人举人仕/至府同知有崇古堂槁) 李贽(字宏甫晋江人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出知姚安府有卓吾焚书等槁) 张邦伊(字孺觉兵部尚书时彻子以/荫仕至陜西苑马寺少卿)
徐㭿(字子瞻闽县人以岁贡历/官永宁知县有徐 (第 17a 页)
(宁复起光禄少卿累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有终太山人集)
刘魁(字焕吾泰和人由举人历官潮州府/同知入为工部员外郎有晴川集)
张焘(字水波南昌人举人仕/至府同知有崇古堂槁)
李贽(字 宏甫 晋江人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出知姚安府有 (第 17a 页)
卓吾 焚书等槁)
张邦伊(字孺觉兵部尚书时彻子以/荫仕至陜西苑马寺少卿)
徐㭿(字子瞻闽县人以岁贡历/官永 (第 17a 页)
送陈仲道饷延绥归喜定州
司马西游赋笔閒相将蜀道出秦关乡心历落焦原上河色苍
茫断碛间骑影甘泉鱼乍跃塞云高馆雁初还海棠香尽归休
晚解道峨嵋似远山
李贽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
心病亦苏老桧 (第 69b 页)
司马西游赋笔閒相将蜀道出秦关乡心历落焦原上河色苍
茫断碛间骑影甘泉鱼乍跃塞云高馆雁初还海棠香尽归休
晚解道峨嵋似远山
李贽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
心病亦苏老桧 (第 69b 页)
读王充论衡
向偶翻阅诸书见有王充论衡喜其识博而言辩颇具
出俗之识其全书则未之览也兹因校四库全书始得
其全卷而读之乃知其为背经离道好奇立异之人而
欲以言传者也夫欲以言传者不衷于圣贤未有能传
者也孔孟为千古圣贤孟或可问而不可刺充则刺孟
而且问孔矣此与 明末李贽 之邪说何异夫时命坎坷
当悔其所以自致坎坷耳不宜怨天尤人诬及圣贤为
激语以自表则巳巳犯非圣无法之诛即有 (第 11a 页)
向偶翻阅诸书见有王充论衡喜其识博而言辩颇具
出俗之识其全书则未之览也兹因校四库全书始得
其全卷而读之乃知其为背经离道好奇立异之人而
欲以言传者也夫欲以言传者不衷于圣贤未有能传
者也孔孟为千古圣贤孟或可问而不可刺充则刺孟
而且问孔矣此与 明末李贽 之邪说何异夫时命坎坷
当悔其所以自致坎坷耳不宜怨天尤人诬及圣贤为
激语以自表则巳巳犯非圣无法之诛即有 (第 11a 页)
王怿民北游草序
北游草一卷娄东王子怿民之所作也古者列国大夫行
役必有诗其入人国也束羔 载贽 而外尤必歌诗以见志
今春秋所纪韩起叔向晏婴季札诸人是也秦汉以来古
诗失传而班叔皮曹大家潘安仁诸人犹有 (第 34b 页)
北游草一卷娄东王子怿民之所作也古者列国大夫行
役必有诗其入人国也束羔 载贽 而外尤必歌诗以见志
今春秋所纪韩起叔向晏婴季札诸人是也秦汉以来古
诗失传而班叔皮曹大家潘安仁诸人犹有 (第 34b 页)
其篇
未讫往往已惊岂但老子邪呜呼难言矣百
世倘有其人固自知之余何暇置誉毁哉记
二先生之语篇首复作序 李宏甫 刻子由解于金陵题其后曰食之于
饱一也南人食稻而甘北人食黍而甘此一 …… (第 006a 页)
意寄子瞻又当子瞻意今去子
由五百馀年不意复见此奇特嗟夫亦惟真
饥而后能得之也万历二年冬十二月二十
日 宏甫 题 (第 007b 页)
李宏甫先生 既刻子由老子解逾年复自著
解老二卷序曰尝读韩非解老未始不为非
惜也以非之才而卒见杀于秦安在其为善
解 …… (第 007b 页)
之
书又不敢再以道德之流生祸也而非以道
德故故深有味于道德而为之解并序其所
以语道德者以自省焉先生名 载贽 温陵人
仕至姚安太守请老归
老子考异
古书传世为人所窜易者多矣而老子尤
甚开元注明言我独异于人而 (第 009b 页)
未讫往往已惊岂但老子邪呜呼难言矣百
世倘有其人固自知之余何暇置誉毁哉记
二先生之语篇首复作序 李宏甫 刻子由解于金陵题其后曰食之于
饱一也南人食稻而甘北人食黍而甘此一 …… (第 006a 页)
意寄子瞻又当子瞻意今去子
由五百馀年不意复见此奇特嗟夫亦惟真
饥而后能得之也万历二年冬十二月二十
日 宏甫 题 (第 007b 页)
李宏甫先生 既刻子由老子解逾年复自著
解老二卷序曰尝读韩非解老未始不为非
惜也以非之才而卒见杀于秦安在其为善
解 …… (第 007b 页)
之
书又不敢再以道德之流生祸也而非以道
德故故深有味于道德而为之解并序其所
以语道德者以自省焉先生名 载贽 温陵人
仕至姚安太守请老归
老子考异
古书传世为人所窜易者多矣而老子尤
甚开元注明言我独异于人而 (第 009b 页)
万乘之主恣情徇欲而以身轻天下乎王者轻淫则失臣治
身轻淫则失精王者躁动则失君位治身躁动则失其精神
也 李宏甫 曰有锱重则虽终日行而不为轻何也以重为
之根也尝燕处则虽荣观而不为躁何也以静为之君也故
轻则失重根 (第 1p039a 页)
身轻淫则失精王者躁动则失君位治身躁动则失其精神
也 李宏甫 曰有锱重则虽终日行而不为轻何也以重为
之根也尝燕处则虽荣观而不为躁何也以静为之君也故
轻则失重根 (第 1p039a 页)
赤子则所以爱百姓者无所不至即释氏云我不轻汝等汝
等皆当作佛之谓也晚近以诈伪视民欲天下之浑其心必
不得之数矣○ 李卓吾 曰百姓有善不善而圣人皆善之百
姓有信不信而圣人皆信之夫圣人曷常有善信之心哉一
以百姓之心为善信故 (第 2p019a 页)
等皆当作佛之谓也晚近以诈伪视民欲天下之浑其心必
不得之数矣○ 李卓吾 曰百姓有善不善而圣人皆善之百
姓有信不信而圣人皆信之夫圣人曷常有善信之心哉一
以百姓之心为善信故 (第 2p019a 页)
。陆长公西源。欲致师肉身南还。启之。安然不动。予
弟子大义。奉师龛至。经潞河。马侍御经纶。以感师与 李卓吾 事。心最恸。因启龛拂面。痛哭之。至京口。金沙
曲阿诸弟子。奉归径山。供寂照庵。师临终有偈云。怪
来双 (第 0654c 页)
弟子大义。奉师龛至。经潞河。马侍御经纶。以感师与 李卓吾 事。心最恸。因启龛拂面。痛哭之。至京口。金沙
曲阿诸弟子。奉归径山。供寂照庵。师临终有偈云。怪
来双 (第 0654c 页)
之。盖贤者学佛固多。而不肖者亦
不少。不必以此为贤者讳。亦不当以此为不肖宽。前
如张无尽之倾险。后如 李卓吾 之狂悖。并称宗教兼
通。真是法门之玷。佛法难做人情。此编足为龟鉴焉。
以佛理入儒书。盖始于魏晋间。 (第 0749a 页)
不少。不必以此为贤者讳。亦不当以此为不肖宽。前
如张无尽之倾险。后如 李卓吾 之狂悖。并称宗教兼
通。真是法门之玷。佛法难做人情。此编足为龟鉴焉。
以佛理入儒书。盖始于魏晋间。 (第 0749a 页)
净土决前引
温陵 李卓吾 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
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
土者。心之净也 …… (第 0491b 页)
互存。乃念存中观。所念之佛即
法身。即心破无明惑也。说则如是行人用心。惟一念
真。更无如斯之辨。 卓吾 和尚曰。天台智者决疑十论。可谓往生净土
之津梁矣。后学又何疑乎。有宋杨无为居士为之
序。盖赞念佛者。 …… (第 0492a 页)
净汝心。故知
一切归心。万法由我。欲得净界。但行净因。如水性趣
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 卓吾 书寿禅师劝修后语曰。禅师自为馀杭小吏 …… (第 0493a 页)
千万亿品。佘不将为百千万
亿品最下之佛乎。是可戒也。然则修净业者。断断
乎不可不以寿禅师为法。而以余 李卓吾 老子为
鉴。而自戒矣。抑余唯不能自戒。是以敬录劝修之
语。以时观省。仍奉事禅师。与天台智者于上方。庶 …… (第 0493b 页)
。若人排毁净土。不信往生者。当受拔舌之
苦。如何后学。反行魔说。既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哀
哉。 李卓吾 曰。六祖破人念佛。求生西方者。恐人执相
求佛。而不见自性也。金刚经所谓。若以色见我。以
音声求我。是 …… (第 0497b 页)
为人能有几多时」
#+END_VERSE
#+BEGIN_VERSE
「 西方公案早行持
寂寂惺惺着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
元来自巳是阿弥」 卓吾 归元直指论曰。此宗本一元师之书也。本欲
人专修净土。故作是书。所以详引曲證发明示人
者。至矣。尽矣。 …… (第 0502a 页)
本愿。又最易事。我知尽大地众生。无有不发大愿
者矣。本师之有功德何如哉。
* 西方五请
西方说 卓吾 子曰。西方金方也。金至刚。能推坏万
物。而物不能坏之。佛性坚刚不坏。亦如是故。以为喻 (第 0502a 页)
温陵 李卓吾 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
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
土者。心之净也 …… (第 0491b 页)
互存。乃念存中观。所念之佛即
法身。即心破无明惑也。说则如是行人用心。惟一念
真。更无如斯之辨。 卓吾 和尚曰。天台智者决疑十论。可谓往生净土
之津梁矣。后学又何疑乎。有宋杨无为居士为之
序。盖赞念佛者。 …… (第 0492a 页)
净汝心。故知
一切归心。万法由我。欲得净界。但行净因。如水性趣
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 卓吾 书寿禅师劝修后语曰。禅师自为馀杭小吏 …… (第 0493a 页)
千万亿品。佘不将为百千万
亿品最下之佛乎。是可戒也。然则修净业者。断断
乎不可不以寿禅师为法。而以余 李卓吾 老子为
鉴。而自戒矣。抑余唯不能自戒。是以敬录劝修之
语。以时观省。仍奉事禅师。与天台智者于上方。庶 …… (第 0493b 页)
。若人排毁净土。不信往生者。当受拔舌之
苦。如何后学。反行魔说。既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哀
哉。 李卓吾 曰。六祖破人念佛。求生西方者。恐人执相
求佛。而不见自性也。金刚经所谓。若以色见我。以
音声求我。是 …… (第 0497b 页)
为人能有几多时」
#+END_VERSE
#+BEGIN_VERSE
「 西方公案早行持
寂寂惺惺着意疑
疑到情忘心绝处
元来自巳是阿弥」 卓吾 归元直指论曰。此宗本一元师之书也。本欲
人专修净土。故作是书。所以详引曲證发明示人
者。至矣。尽矣。 …… (第 0502a 页)
本愿。又最易事。我知尽大地众生。无有不发大愿
者矣。本师之有功德何如哉。
* 西方五请
西方说 卓吾 子曰。西方金方也。金至刚。能推坏万
物。而物不能坏之。佛性坚刚不坏。亦如是故。以为喻 (第 0502a 页)
失手。匮盖打头。浑身汗流。笑曰。遍大地是个
无念。何疑之有。将前疑滞。一齐打破○万历辛巳。往
龙湖同 李卓吾居士 至驷马山。有讲主至。士问主曰。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僧依文讲讫。士曰。无
念你说看。师将开口 (第 0153a 页)
无念。何疑之有。将前疑滞。一齐打破○万历辛巳。往
龙湖同 李卓吾居士 至驷马山。有讲主至。士问主曰。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僧依文讲讫。士曰。无
念你说看。师将开口 (第 0153a 页)
笑二声相触。有省。又一日失手。匮
盖打头。浑身汗流。抚掌笑曰。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
之有。往龙湖。同 李卓吾居士。 到驷马山。会有讲主至。
士问主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主依文讲
罢。士顾谓师曰。你试说看。师 (第 0718c 页)
盖打头。浑身汗流。抚掌笑曰。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
之有。往龙湖。同 李卓吾居士。 到驷马山。会有讲主至。
士问主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主依文讲
罢。士顾谓师曰。你试说看。师 (第 0718c 页)
兄尘劳火宅奚止十万程顿首称庆依依数旬江
西熊公讳汝学原任北京工部主政督荆南税奉差
入蜀见师诸刻遂访师 载贽 亲以金银币帛拜门下
为弟子行必随后坐必侍侧食箸不先举早暮礼敬
每拜必师升座端俨乃稽首值时事倥偬延师住 (第 0662b 页)
西熊公讳汝学原任北京工部主政督荆南税奉差
入蜀见师诸刻遂访师 载贽 亲以金银币帛拜门下
为弟子行必随后坐必侍侧食箸不先举早暮礼敬
每拜必师升座端俨乃稽首值时事倥偬延师住 (第 0662b 页)
书破寺中。周
安复以事。周生者。事道南。行止一如周生。时李翰峰。
李如真。焦弱侯诸公。无不叹羡信爱。 李卓吾 入京。二
李谓之曰。周安知学。子欲学。幸无下视周安也。未几
道南又死。周安因白弱侯。吾欲为僧。夫吾迄 (第 0540b 页)
岁山寺。
只多此数茎发耳。不剃何为。弱侯无以应。遂约 卓吾。 管东溟诸公。送周安于云松禅师处。披剃为弟子。改 …… (第 0540b 页)
法名曰定林。弱侯又于馆侧。别为庵院。命 卓吾 书定
林庵三字。为匾以奉之定林庵。居未久。即舍去牛首。
创大华严阁。阁成。又舍去之楚天中山。遂化。塔 (第 0540c 页)
骨于
山中焉。伯时隐此山。时特置山居一所。度一僧使专
守其塔。弱侯思定林不巳。命 卓吾 作定林庵记。立石
以志不忘云。
明河曰。五日头陀。与定林。皆以卑贱出家。其一段
卓然自立之风。自不 (第 0540c 页)
安复以事。周生者。事道南。行止一如周生。时李翰峰。
李如真。焦弱侯诸公。无不叹羡信爱。 李卓吾 入京。二
李谓之曰。周安知学。子欲学。幸无下视周安也。未几
道南又死。周安因白弱侯。吾欲为僧。夫吾迄 (第 0540b 页)
岁山寺。
只多此数茎发耳。不剃何为。弱侯无以应。遂约 卓吾。 管东溟诸公。送周安于云松禅师处。披剃为弟子。改 …… (第 0540b 页)
法名曰定林。弱侯又于馆侧。别为庵院。命 卓吾 书定
林庵三字。为匾以奉之定林庵。居未久。即舍去牛首。
创大华严阁。阁成。又舍去之楚天中山。遂化。塔 (第 0540c 页)
骨于
山中焉。伯时隐此山。时特置山居一所。度一僧使专
守其塔。弱侯思定林不巳。命 卓吾 作定林庵记。立石
以志不忘云。
明河曰。五日头陀。与定林。皆以卑贱出家。其一段
卓然自立之风。自不 (第 0540c 页)
弟中道。字小修。三人先后举进土。皆好禅宗。
万历中。宏道为吴江知县。后为礼部主事。谢病归。初
学禅于 李卓吾。 信解通利。喜辩论。巳而自验曰。此空
谈非实际也。遂回向净土。晨夕礼诵。兼持禁戒。因博
釆经教。作西方 (第 0290c 页)
万历中。宏道为吴江知县。后为礼部主事。谢病归。初
学禅于 李卓吾。 信解通利。喜辩论。巳而自验曰。此空
谈非实际也。遂回向净土。晨夕礼诵。兼持禁戒。因博
釆经教。作西方 (第 0290c 页)
不堕此不识居
士以为何如。
** 复尔赤冯居士
接尊谕知居士工夫见谛则不无而错认错
判亦不少如引 李卓吾 曰人可死不可病判
云天下焉有可死而不可病者抑知此老不
善终职此一言为之阶乎复引憨憨子曰能
病病者病奚 (第 0511b 页)
生以不能病病我故病焉旨
哉是言盖庶几于道云者老僧谓 卓吾 与憨
憨及居士正同坑无异土耳何 (第 0511b 页)
卓吾 谓不
可病正憨憨能病病者病奚从生耳亦居士 …… (第 0511b 页)
不为病所缚等为 卓吾 之注脚故惟有不病
者言 (第 0512a 页)
卓吾 为人可死正居士冷啾啾作倚岩
枯木必死之疾耳且居士谓终日死未尝死
此可死者居士何反 (第 0512a 页)
卓吾 不善终职此者
耶且贫道生平一味打也不管病者打不病
者亦打能病病者亦打病奚从生者亦打不
为病所缚者亦打 (第 0512a 页)
士以为何如。
** 复尔赤冯居士
接尊谕知居士工夫见谛则不无而错认错
判亦不少如引 李卓吾 曰人可死不可病判
云天下焉有可死而不可病者抑知此老不
善终职此一言为之阶乎复引憨憨子曰能
病病者病奚 (第 0511b 页)
生以不能病病我故病焉旨
哉是言盖庶几于道云者老僧谓 卓吾 与憨
憨及居士正同坑无异土耳何 (第 0511b 页)
卓吾 谓不
可病正憨憨能病病者病奚从生耳亦居士 …… (第 0511b 页)
不为病所缚等为 卓吾 之注脚故惟有不病
者言 (第 0512a 页)
卓吾 为人可死正居士冷啾啾作倚岩
枯木必死之疾耳且居士谓终日死未尝死
此可死者居士何反 (第 0512a 页)
卓吾 不善终职此者
耶且贫道生平一味打也不管病者打不病
者亦打能病病者亦打病奚从生者亦打不
为病所缚者亦打 (第 05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