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孝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尺廷尉驱之,是不过扬汤而止沸耳,吾未见其能正也。
《正士习疏》冯琦
顷者皇上纳都给事中张问达之言,正 李贽 惑世诬民之罪,尽焚其所著书,其于崇正辟邪,甚盛举也。臣窃惟春秋大一统,统者统于一也。统于圣真,则百家
《正士习疏》冯琦
顷者皇上纳都给事中张问达之言,正 李贽 惑世诬民之罪,尽焚其所著书,其于崇正辟邪,甚盛举也。臣窃惟春秋大一统,统者统于一也。统于圣真,则百家
》四卷
陈士元《易象钩解》四卷
《易象汇解》二卷
鲁邦彦《图书就正录》一卷
李贽《 九正易因》四卷贽自谓初著《易因》一书,改至八九次而后定,故有「九正。」之名。
徐师曾《今文周易
陈士元《易象钩解》四卷
《易象汇解》二卷
鲁邦彦《图书就正录》一卷
李贽《 九正易因》四卷贽自谓初著《易因》一书,改至八九次而后定,故有「九正。」之名。
徐师曾《今文周易
张之象《太史史例》一百卷
徐明勋《史衡》二十卷
于慎行《读史漫录》十四卷
李贽《 藏书》六十八卷,《续藏书》二十七卷
马惟铭《史书纂略》一百卷
赵惟寰《读史快编》六十卷
徐明勋《史衡》二十卷
于慎行《读史漫录》十四卷
李贽《 藏书》六十八卷,《续藏书》二十七卷
马惟铭《史书纂略》一百卷
赵惟寰《读史快编》六十卷
、申时行、王锡爵四辅,皆能无龃龉。至居正夺情,寓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其学本王守仁。尝招 晋江
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贽为姚安知
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劾晋江 李贽
邪说惑众,逮死狱中。贽事具《耿定向传》。
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
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
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驯雅,卓然名家。集名《淡园》,竑所自号也。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 李贽,
时颇以禅学讥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熹宗时,以先朝讲读恩,复官,赠谕德,赐祭荫子。福王时,追谥文
古今万象,皆诗也.万象归其光而不得遁,古今受命而乐为之役,则才之所至也.而子之立教,必曰温柔敦厚,何哉?是非离才也,才而深之之道也.以王、孟之柔厚若有过于李、杜,而终不敢踞李、杜之上,则才之所至,法不得争矣.温柔敦厚,诗德
也;其镜万象而冶古今者,才也.德可小心入,而才不可盛气取;故曰才难.吾入楚,与其君子言曰:『议论而能不借 李宏甫 眼,风雅而能不沿袁中郎筏,吾必以为巨擘』.是亦温柔敦厚之教云耳.吾虽以之述教,而终不敢以之衡人,才难 …… (第 324 页)
吾乡里之才,莫如池直夫;禅其心、山其骨,而发之于诗,曰「玉屏集」.吾未及至玉屏,而以斯集为玉屏卧而游之.划然而开,则以为有诗眼;然而邃,则以为有诗胸;嫣然而相怿,则以为有诗容;突然而自恣,则以有诗胆:而一言以蔽之,曰诗才.才者何也?古今万象入于其镜而寒、出于其冶而热者是也.寒之而不敢遁,如禹鼎之搜毛发,灵怪且啼;热之而乐于受命,如铸五色石以补天,隶天之人距曲交踊,皆才之所至也.而于古人柔厚之脉,时一离之,若有不暇且不屑者;则才之所至,法不得争也.直夫自以其率、其险、其疏散,有得于玉屏而与之角奇.然予谓是三者,可令人疑、令人骇、令人怒而不可令人厌;厌,则德之薄也.直夫持论颇喜 李宏甫, 而读其诗间堕中郎云雾.予怪焉!狮子独行,肯为是规规者?今乃知才子襟灵,造车合辙,岂必千载后再一杨子云 (第 324 页)
也;其镜万象而冶古今者,才也.德可小心入,而才不可盛气取;故曰才难.吾入楚,与其君子言曰:『议论而能不借 李宏甫 眼,风雅而能不沿袁中郎筏,吾必以为巨擘』.是亦温柔敦厚之教云耳.吾虽以之述教,而终不敢以之衡人,才难 …… (第 324 页)
吾乡里之才,莫如池直夫;禅其心、山其骨,而发之于诗,曰「玉屏集」.吾未及至玉屏,而以斯集为玉屏卧而游之.划然而开,则以为有诗眼;然而邃,则以为有诗胸;嫣然而相怿,则以为有诗容;突然而自恣,则以有诗胆:而一言以蔽之,曰诗才.才者何也?古今万象入于其镜而寒、出于其冶而热者是也.寒之而不敢遁,如禹鼎之搜毛发,灵怪且啼;热之而乐于受命,如铸五色石以补天,隶天之人距曲交踊,皆才之所至也.而于古人柔厚之脉,时一离之,若有不暇且不屑者;则才之所至,法不得争也.直夫自以其率、其险、其疏散,有得于玉屏而与之角奇.然予谓是三者,可令人疑、令人骇、令人怒而不可令人厌;厌,则德之薄也.直夫持论颇喜 李宏甫, 而读其诗间堕中郎云雾.予怪焉!狮子独行,肯为是规规者?今乃知才子襟灵,造车合辙,岂必千载后再一杨子云 (第 324 页)
又曰:武、魏二仆,未可以野卉、凡禽目之也。彝伦人所自致,志士仁人岂择地而成哉!惜逸其名,为之怃然!虽然,厮养卒之归赵王武臣,史亦不存其姓氏; 李卓吾
谓「厮即姓、养卒名,其姓名千载不朽矣」!二仆亦云。■
孔四,绍兴人。父选四川主簿,没于京,失身为 (第 20 页)
孔四,绍兴人。父选四川主簿,没于京,失身为 (第 20 页)
本书主要参考书籍一览
「陈一斋全集」 「戚少保年谱」
「明史」 「明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 「历代明人年谱」
「全边略记」 「福建通志」(陈衍)
「长乐县志」 「泉州府志」
「孤屿志」 「正气堂集」(俞大猷)
「林子年谱」 「李卓吾 年谱」(钤木虎雄)
「崇相集」(董应举) 「寓林集」(黄汝亨)
「世善堂藏书目录 (第 3 页)
「陈一斋全集」 「戚少保年谱」
「明史」 「明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 「历代明人年谱」
「全边略记」 「福建通志」(陈衍)
「长乐县志」 「泉州府志」
「孤屿志」 「正气堂集」(俞大猷)
「林子年谱」 「李卓吾 年谱」(钤木虎雄)
「崇相集」(董应举) 「寓林集」(黄汝亨)
「世善堂藏书目录 (第 3 页)
是年谭二华(纶)二十二岁,戚南塘(继光)十四岁,俞虚江(大猷)约三十七、八岁,张太岳(居正)十七岁,友人焦弱侯(竑)生、 李卓吾(贽)
十五岁,友人林龙江(兆恩)二十五岁,邑人吴容所(文华)二十一岁。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先生 …… (第 2 页)
按「明史」卷二七0沈有容传载:『(万历)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踰月,与铜山把总张万纪,败倭彭山洋。倭掳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沉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馀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白金而已』(铭按「明史」纪事年月多不正确,今观此歌,则知其时期当作三十年十二月也)。
是年三月, 李卓吾 自杀于北通州狱中,年七十六(见铃木虎雄作 (第 88 页)
「李卓吾 年谱」,朱维之译)。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0三),先生六十三岁。
是年正月,先生尚读书泉州。 …… (第 88 页)
按「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焦弱侯名竑,江宁人。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于罗汝芳。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习国朝典章。二十二年领国史事,皇长子出阁,竑为讲官,负重名,性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恶之,张位尤甚。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州同知,寻告归。竑传极群书,自经史至裨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朱赘 (卓吾) ,时颇以禅学议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
是年七月,葡萄牙番长韦麻郎驾三舰至彭 (第 93 页)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先生 …… (第 2 页)
按「明史」卷二七0沈有容传载:『(万历)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踰月,与铜山把总张万纪,败倭彭山洋。倭掳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沉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馀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白金而已』(铭按「明史」纪事年月多不正确,今观此歌,则知其时期当作三十年十二月也)。
是年三月, 李卓吾 自杀于北通州狱中,年七十六(见铃木虎雄作 (第 88 页)
「李卓吾 年谱」,朱维之译)。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0三),先生六十三岁。
是年正月,先生尚读书泉州。 …… (第 88 页)
按「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焦弱侯名竑,江宁人。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于罗汝芳。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修撰,习国朝典章。二十二年领国史事,皇长子出阁,竑为讲官,负重名,性疏直,时事有不可,辄形之言论,政府恶之,张位尤甚。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竑被劾,谪福州同知,寻告归。竑传极群书,自经史至裨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讲学以汝芳为宗,而善定向兄弟及朱赘 (卓吾) ,时颇以禅学议之。万历四十八年卒,年八十』。
是年七月,葡萄牙番长韦麻郎驾三舰至彭 (第 93 页)
同县方中通,字位伯;明检讨以智(密之)之次子也。明之中叶,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与之争;然慎有伪说以售欺、耀文好蔓引以求胜。次则焦竑,亦善考證;而习与 李贽
游,好牵缀佛书,伤于芜杂。惟密之先生崛起崇祯中,博极群书,考据精核;回出其上。风气既开,国朝亭林、百 (第 352 页)
馀姚邵先生,讳廷采,字念鲁。诸生,与徐景范受业于韩先生孔当,讲「致良知」之学。著有「思复堂集」。其「学校论」二篇,竟敢谓「人心之伪,伏于孔、孟、程、朱之中」。是孔、孟、程、朱之言,皆足以害于人心;狂悖亦至此乎!后又谓「宋以后书,一切束且勿观,从事于孔、颜、曾、孟之教』。盖欲废孔、孟,心有难安;姑且废程、朱乎?何其肆无忌惮若此!我朝崇尚正学,朱子升堂,岂容有此横议之妄人!可知「致良知」之流祸,不至于 李卓吾
不止,岂不大可惧哉!窃考馀姚支派,由钱德洪传沈国模、曾宗圣、史孝咸,再传为韩孔当、邵曾可、劳麟书。念 (第 1604 页)
诗文杂技之中。乐浮高惮拘检。而言貌坐作之间。尚且不能自摄。不亦哀哉。稽山之学。再传而为颜钓。三传而为 李卓吾。
滔天之弊。百倍旧学。今吾辈无乃攀颜李之馀踵。助其颓波者乎。凡为旧学者。虽多枝离拘碍。俱不失为矜饬人。 (第 470H 页)
然既为借来。且新眼目。遂誊而还之。尺牍新语共六册。汪淇澹漪笺焚书共六册。藏书共十八册。续藏书共九册。 李贽卓吾
著。宫闺小名录,长洲杂说,西堂杂俎。尤侗展成著。筠廊偶笔。宋荦牧仲著。同书字,触闽小记,因树屋书影。 (第 158H 页)
汀色变。已而色定。裂头厄投垆中曰。鲁人猎较。某亦猎较。岂不是时中之圣。 李卓吾
忽自开剃。这是凶性。余曰。闻浙中剃头店牌。号盛世乐事。鹄汀曰。未之闻也。是与石成金快说同意。(前日与 (第 266L 页)
策。二条时务。殿试则专试时务。一得中乡试。则因为举人。每会试直赴。虽未得会试。十馀年后。得一知县。 李卓吾
以其烦痒。公然剃发。中国人亦谓其凶性。盖中国剃发之徵也。今中国人开剃。金元之所无。若中国生出真主如 (第 323L 页)
郎,元𥙿宣务郎。女李文镇,李俦。庶子元𰨒。庶女李师曾,李德柱,金世重。元祥二男二女。翊命,翊全。 李贽,
李贞。元祺五男二女。尚命,奎命,台命同中枢,义命,乔命。吕遇举,郑彦济。元祚无子。以奎命为后。元祜一 …… (第 392L 页)
马。戊辰三月十二日终。享年六十三。葬于上枝坊陶谷亥坐之原。先配东莱郑氏。天澍之女。生一男翊命。二女。 李贽, 李贞。墓在陶唐枫树洞巳坐之原。继配清州韩氏。硕命之女。与府君上下坟。生一男翊全。翊命二男。世球,世㻐 (第 393H 页)
马。戊辰三月十二日终。享年六十三。葬于上枝坊陶谷亥坐之原。先配东莱郑氏。天澍之女。生一男翊命。二女。 李贽, 李贞。墓在陶唐枫树洞巳坐之原。继配清州韩氏。硕命之女。与府君上下坟。生一男翊全。翊命二男。世球,世㻐 (第 393H 页)
。元𥙿宣务郎。女适李文镇,李俦。庶子元𰨒。庶女李师曾,李德柱,金世重。元祥二男二女。翊命,翊全。 李贽,
李贞。元祺五男二女。尚命,奎命,台命同中枢,义命,乔命。吕遇举,郑彦济。元祚无子。以奎命为后。元祜一 (第 415H 页)
之悟道。学杂不欲名家。高人时或卖履。博士何嫌煎茶。
诗如歌又如偈。古一人邵尧夫。文非老亦非庄。今一人 李卓吾。 自题日本诗集
云我先生其号。计今岁二十六。姓名流传海外。蛮夷有文字国。
松穆馆烬馀稿(江阳李彦瑱虞 (第 511H 页)
诗如歌又如偈。古一人邵尧夫。文非老亦非庄。今一人 李卓吾。 自题日本诗集
云我先生其号。计今岁二十六。姓名流传海外。蛮夷有文字国。
松穆馆烬馀稿(江阳李彦瑱虞 (第 51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