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續道藏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者对前四番言之。礼足长跪者就
此科唯是谢前。望下文亦兼请后。无上大悲者就
佛至极之悲。清净宝王者喻佛 真净
之慈。 (第 0132b 页)
真净

染故曰清净。利乐自在故曰宝王。善开我心者善
销微细沈惑。开发本元心地。是称佛 (第 0132b 页)
真净
之慈 …… (第 0132b 页)
能与 真净
之乐也。能以因缘等者举事设权。提持
奖劝是称佛以至极之悲能拔至极之苦也。因缘
如演若迷头登伽销爱耶输 (第 0132c 页)
唯根。根应是元何故取菩提性。至下世尊释疑处
自见。云何令我等正持疑以问也。此中安乐妙常
与下科涅槃 真净
二果各出者。以理智一如可互
摄故。
四如来解释除疑(谓解释诸佛所说以除阿难未明之疑)二。

一长行。 …… (第 0152a 页)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如交芦。是
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初释何故结解惟根疑。文中缚脱即结解也。佛意
所以不取尘者以根尘虽内外有殊。 …… (第 0152a 页)
觉。得元明觉。故曰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此所以结
元取性也。涅槃断果总名。无漏 (第 0152b 页)
真净
断果别相。无
漏即前解脱。修德也。 (第 0152b 页)
真净
即前寂静。性德也。不言
智果者如上科说。云何句乃结示速證之语。言结
元既唯取性。苟得其性则说根巳非。 (第 0152b 页)
「世尊。若此妙明 真净
妙心本来遍圆。

○如是乃至大
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
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 (第 0259b 页)
盘结相连单则扑
地不能自立。
○三约六根示。】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无漏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根界入三本一圆中实谛。所谓同源无二也。净名
指为无住本。祖师指为迷中实相。 (第 0729a 页)
界之不安。
遂计五处为安隐。此误滥涅槃之真乐也。以稍离
下界之浊秽。遂计五处为胜净依。此误滥涅槃之 真净
也。如是循环妄计。惟此五处。为究竟极果。此
误滥涅槃之真常也。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中。而
妄计常乐我净 (第 0545c 页)
根尘。空有俱非也)
故。汝今知(即内之意根)(即外之五根)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
见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细释结解皆由六根也。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
犹未明。故复请问轮生死。證妙常 …… (第 0439b 页)
空之见。皆无见也。凡夫除前四住。
先得有馀涅槃。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馀涅槃。即
此无见。非即涅槃无漏 真净
乎。知见立知。是结以
根结也。知见离见。是解以根解也。结惟根结。而更
无他物能为结元。解惟根解。而亦 …… (第 0439c 页)
。一祗夜。此云应颂。即颂上长行也。二伽
陀。此云讽颂。不因长行。但讽美而颂之也。】

「真性有为空。 (真净
谓其语倒应云有。为真性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
起灭。不实如空华(即起灭而本无起灭。则二义齐销圆实义也 …… (第 0440a 页)
悟。而不复著有。转晦成明。而不复
沉空。则远离五住二死。而发明便是解脱。所谓知
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也。至是而缚脱无二
之义。尚有馀蕴哉。
○祗夜颂上长行竟。】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 (第 0440c 页)
五十五位菩
提之因也。】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
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 真净
明心。具足如斯虚妄
乱想。」

【此结前起后也。阿难。如是十二众生。一一类中。亦 …… (第 0490b 页)
各各具十二颠倒。一则现起。馀则冥伏。犹如捏目
乱华发生。究其所以。皆是颠倒妙圆 真净
明心而
有。由总括现互具。当成一百四十四生。如斯乱想。
毕竟虚妄非实。而净明真体。固自若也。翻染成净 …… (第 0490c 页)
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
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
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 真净
妙心。本来遍圆。如
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
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 …… (第 0504b 页)
断。一超直入。然闻此慈音。令我快然。亦得断
除六品思惑。而得大饶益焉。然我犹有请者。世尊。
若此妙明 真净
妙心。本来周遍圆满。至一切处。则 …… (第 0504b 页)
谨洁无犯也。】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阿难。一切众生。实本 真净。
因彼妄见(即惑也)
有妄习生。(即业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此总明内外二分为七趣之因也。佛告阿 …… (第 0505a 页)
此问。今诸众生。
惧报持戒。不堕邪见。问岂不快也。汝今谛听。我当
为汝说矣。阿难。一切众生。实是本来 真净。
无诸妄
染。由迷此 (第 0505a 页)
真净
心。遂起妄见。因有妄见。复生妄习。
由惑业为因。遂分内外二分。内分者。情也。由情动
于中。从躯壳起念 (第 0505a 页)
念心住圆妙纯真言真信无妄也真精发化言圆通
无碍也至此虽习气顿现而悉能通融唯一精明复
以此精明之心益趋 真净
而使其纤尘不立故名精
进心精进不巳妄习既净真精之心了然显现纯是
真智圆明矣故名慧心住真智圆明而复定以 …… (第 0322a 页)
说未详恐
修行者不察或误犯其因或耽恋其果又安能超有
漏而登圣域哉故今牒佛遍圆之义以发问端谓此
心妙明 真净
圆遍法界则法界之中若依若正总一
真如无非如来成佛真体体既真实则宜永无诸趣
今诸趣现有者为是本来自有耶 …… (第 0325a 页)
尼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皆陷
无间也狱此等地狱为是元有定处众所同入耶抑
各自造业各自受报耶佛答一切众生实本 真净

本来有特因妄习生起然有升沈不一者则由妄习
有内分外分之别也何谓内分即是众生分因之情
凡缘身起爱肆 (第 0325a 页)
。说而未周。今
答位既终。故蹑前妙性之义。领其庶汇。皆是真如发
起。如来委谈诸趣)


温陵曰。前说 真净
妙心。本来遍圆则法界一真。万
动一体。宜无诸趣之异。其如方今现有。乃常情所
疑。故或执诸趣。而迷妙圆 (第 0274c 页)
阿难。
当善思惟耶。群言淆乱。吾取中川也)

(△〔温陵云〕答舍爱之因。意显欲漏粗恶。能障妙明。欲复 真净。
当离爱
染。弃浊染。发妙明。正此经缘起。馀说则疏矣)

(△〔私谓〕憨大师曰。见相生爱。爱习发现。阿 (第 0534a 页)
。唯佛菩萨之所见故。名大涅
槃。是大涅槃。强立名字。不同小相。名大涅槃。故名三德秘藏。真常真乐。真我 真净。
无上大涅槃也)
(○〔释文〕
褫撒去也。东都赋。夺气褫魄)

([○@●]三伏魔咒力)。】

「若 …… (第 0807c 页)
正是想元。此想元。正是湛了内𠕀象虚无。微细精想。中串习几。正是念念受熏之处。言颠倒
者。由颠倒妙圆 真净
而有也)
([?∴]二总结)。】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疏】此五即是众生所受报法 …… (第 0810c 页)
真心中所
现物。得真见而父母生身。犹彼十方虚空吹一微尘。
尘物直下两忘。心境自然双泯。无上宝觉。圆明 真净。
在于是矣。昔隋智者大师。闻西竺有性宗楞严。昼夜
西向作礼。遂宗法华作止观。止观即此经中妙奢摩
他毗 …… (第 0843c 页)
声读之。既觉犹存。移时始隐。故师再诵足此一经。
每日诵一过。至终弗替(出国初恕中。无愠禅师山庵杂录。 如庵
至正间人)

(○宣律
师神州塔庙感通传。载隋新繁县书生荀氏。空中书金刚经因缘。与此略同)


金 …… (第 0857a 页)
读师子林别录为之三叹)

雷庵受合论叙云。寂音。讳德洪。字觉范。筠阳人。年十
四通唯识。十九参宝峰 真净。
毕大事门。寂音尊者其
自号。甘露灭其别号也。无尽居士罢相为逐客。寂音
亦羁縻罪地。乃成此论。圜悟禅师 …… (第 0858c 页)
巧示玄机。绾巾成结。以
明依一巾而有六结。结若解而巾亦不存。依一真而
分六妄。妄若消而真亦不立。良以 真净
界中。本无此
事。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随请解结之方。审
明下手之处。除结当心。以显二边无力。 …… (第 0880a 页)
言从前渐次。得乾慧以来。直至等觉金
刚心中。无明习气之流。才得乾耳。所以无明必历诸
位而后尽者。以从 真净
界中。瞥生一念无明。遂起生
死。无量劫来。起惑造业。生死时长。染著爱欲。习气深 …… (第 0881b 页)
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
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显说真
常真乐真我 真净。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
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
所益。

○僧志道览 …… (第 0884c 页)

曰。此既无疑。则彼倒化。衣亦顺体。何疑之有哉。敦夫
言下了解(此可以悬解楞严垂手正倒之义) 真净
师上堂。南阎浮提众生。以音声为佛事。所谓此
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三乘十二分教。一一从音声 …… (第 0909b 页)
不相续。但直下识取常住真心。性净明
体。自然生死不相关。若信不及。不听受。则沈在业识
无明海。

真净
文解夏示众。以拂子击禅床云。天地
造化有阴阳生杀。日月照临。有明暗隐显。江河流注。
有高下雍决。明王 …… (第 0909c 页)
接诱。小静上座答云。幻
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不了幻生诸幻苦。
觉知如幻幻无为。

若此妙明 真净
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
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
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

○ …… (第 0925a 页)


○北涧简云。三蛇六鼠。一亩之地。竿木随
身。逢场作戏。

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 真净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
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卐庵颜
颂云。七处 …… (第 0925a 页)
得。木
叉丱角童。

○碍处非墙壁。通处勿虚空。若人如是解。
心色本来同。

巳下一经通颂。

云庵 真净
楞严偈寄许朝散云。十卷楞严万法林。法
门开辟被机深。八还四就且除矿。三渐七徵犹鍊金。
见见见时当见性 (第 0927b 页)
眚。见若无眚。说名净眼。此 真净
眼。无影可见。故不
名见。此则结詶前问见非是见也(〔标指〕非见眚者。即了真法性也)

(△〔补遗云 (第 0582b 页)
如束芦)
([○@卐]二别明解脱)。】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无漏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疏】由阿难再问。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
是六根。更无他物。故佛 …… (第 0654c 页)
一真心。更无别法)
(△〔温陵云〕于知见立识知之心。则结
为无明之本。于知见无见觉之妄。则解为涅槃
真净。
既曰 (第 0655a 页)
真净。
岂容立知。故曰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总
示妄结。根尘识起。但妄识不立。则妄结自解。是为解结真要)
〔宗镜 …… (第 0655a 页)
释。约常法即照。有真
知见。故兹两释。并符佛旨〔私谓〕孤山二解。前释即同长水。后释即同宗镜。今谓涅槃 真净。
性净妙明。岂非
真知见耶。似不妨以前释摄后也)

(△〔熏闻云〕阿难请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 …… (第 0655a 页)
断也。又宝积
论云。明与无明。无异无别。为横执谤边。显示中道。以明即无明故。同是六根。别非他物。无漏 真净。
中不容
他。斯即涅槃矣)

(◎二偈颂二)
([○@│]初标举)。】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 …… (第 0655a 页)
境。不了性空。妄取为有。即无
明矣。了性无性。真妄一如。根境识三。不能为缚。故
名解脱。斯则涅槃无漏 真净(〔海印云〕言空言有。皆依无明。交中之性本
无真结。能如是观无明解脱。皆是湛寂一心。空有双绝矣)

([○@(?∴)]三一颂生起下文)。】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
成正觉。」 …… (第 0656c 页)
此六根妄隔。乐成一体。
有何方便而得成一。(六结不成者。嫌此六根妄隔。不欲其成也。愿乐一成者。乐
真净
一体。如成一净巾也。疏主既拣缉缀。又复委释消文。海眼注尚疑有误赘矣)答意。若
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 …… (第 0659b 页)
心。无痛无觉。(觉清净心者。觉亦观也。无痛痛
觉者。无所觉痛。及能觉痛之觉也)
以根尘念虑。妄身中有。 真净

无。又更观察。觉痛之心。净心之觉。即成二觉。从何
而有。一身二觉。应成两佛。(双觉者。两观也。即 (第 0666b 页)
所起知见。以观观者。旋倒闻机。返
照自性也。此为真观。净观。智慧观。苦恼众生。蒙其观者。亦得解脱。则 真净
慈悲。观力加被也)
(○〔法华普门
品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第 0682b 页)
之名。从此舍故。清凉云。住于报行者。谓善住阿赖耶识。真如
法中故以本识有二分。一妄染分。凡夫所住。二 真净
分。此地所住。由住真如故。舍梨耶之名。论云。阿罗汉
位舍。以大乘第八地。同于罗汉。舍分段。出三界故)
(第 0738b 页)
是则
本无知见。而知见立。即无明本。了无知见。而知见亡。斯即涅槃。涅槃之体。一
切圆满绝待。故曰无漏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偈云。真性者。即涅槃之体
也。此体不同有为之空。故曰。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者。释 …… (第 0137a 页)
宝。诸物莫撄其锋。今经真妄悉破。故名金刚王宝觉。昔也由迷而
结。是为生死垢浊。今也由悟而解。是为涅槃 真净。
迷悟转变。本于无住。故名
如幻三摩提。能一达此。则惑尽而真亦究。故得弹指超无学。如是无上之法。
诸圣 (第 0139a 页)
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
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 真净
妙心。本
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
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 (第 0207a 页)
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
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
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云何
是中更容他物。」

【此释尊细释结解皆由六根也阿难将谓离六根
外别有生死结元十方如来共说生死解 (第 0346a 页)
不摇者元
从一念无明而有故似有如无而非真无故曰罔
象虚无此识阴所以名颠倒微细精想也言颠倒
者颠倒妙圆 真净
妙心而有故言微细者流急不
见故言精想者听精见精皆是此一精想故故知
此五受阴虽有粗细五种不同然皆五种妄 (第 0445a 页)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
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中初四句显示根尘识三本不相离故但言六
根便摄尘识也次由尘发知四句即是转释 …… (第 0298b 页)
性言无见二字显示妙修所谓不随分别不循动
静等也斯即涅槃无漏 真净
者即是非脱而言脱
即是脱其所结也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结答云何
同是六根之问。

二偈颂二初颂说法门二颂叹 (第 029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