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国寺启同天节道场观戏者诗侏优戏场中
一贵复一贱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羡此语虽非圣道
亦足销人荣辱之悲也 周恭叔
行已文字温淡但时有庄老与程氏之说相背
诗亦好 (第 9a 页)
子上钻却不就本原理会只成议
论文字与自家身心全无交涉详味此言又似与议陆
者相矛盾也
  永嘉之学
周恭叔
首闻程吕氏微言放新经黜旧疏挈其俦伦
退而自求是千载之已绝霍然如醉忽醒梦方觉也颇 …… (第 6a 页)
欤计其
行辈即止斋实先达矣谩摭其次第列于后
       郑景望(伯熊宗/正少卿)吕伯恭(祖谦/) 周恭叔(行巳秘/书省正)
 郑景元(伯英隆兴癸未第四人/秀州佥判绍兴三年卒)
       薛士龙(季宣常/州守)陈君举(傅良 …… (第 7a 页)
  参赐一贯之旨
学未至于圣人未有不滞于所先得而以偏受为患者
孔子进参与赐而示之道皆曰吾一以贯之岂非无本
末之辨而欲合门人同异之趋哉今观曾子最后之傅
终以笾豆有司之事为可略是则唯而不悟者自若也
子贡平日之愧终以性与天道为不可得闻是则疑而
未达者犹在也此水心之新论然二子之言正为学者

而发非二子之造诣也
  龙川功名之士
宋乾淳间浙学兴推东莱吕氏为宗然前是已有 周恭
郑景望薛士龙出矣继是又有陈止斋出有徐子宜
叶水心诸公出而龙川陈同父亮则出于其间者也当
是时性命之说盛 (第 11b 页)
  与郑公华自朐山邻舟行
舟行有后先相去能几许铿轰金鼓声见面不得语水
花来幽香岸柳过疏雨登舻各乘风解帆会联浦閒携
小龙团睡起就君煮(杨慎清暑录/)

  周行已
   行己字恭叔永嘉人师事程伊川登元祐六年
   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字有 浮沚先生

  绝境亭
云横绝尘境峻𡺑若绳削群山列培塿众星分脉络下
瞰万瓦居缥缈见楼阁松风发天籁泠然众音作 (第 21a 页)
  送曹顺甫序
曹君顺甫与予居同郡且同举教官予讫不调而顺甫用累考
序迁为温学正其行也会予以督运吏书满归自海壖顺甫谓
予幸以一言识其别于是距予与顺甫同举时二十又三年矣
劣弱无似不能使其学与曰俱进讵有以增益顺甫之所未至
哉然尝从乡先生闻乾淳师友之盛未始不叹其人物之聚学
术之散也盖婺之学陈氏先事功唐氏尚经制吕氏善性理三
家者唯吕氏为得其宗而独传至于人自为书角立兢起吕氏
终莫能挈而合之也其在温则王道甫之慷慨名义尝合于陈
氏矣而其言无传焉陈君举本薛士隆上下古今而和齐斟酌
之以综世变为说下皆与唐氏合其廑存者亦莫之传也叶正
则推郑景望 周恭叔
以达于程氏若与以氏同所自出至其根 (第 16a 页)
   题朱文游所藏元大德刻本白虎通后

   刘子跋
   书铁围山丛谈后
   书 周恭叔浮沚
集后
   书毗陵集后
   高耻堂稿跋
   题张氏所刻栲栳山人诗集后
   题曹荔帷遗诗后
   (第 17b 页)
   书铁围山丛谈后(壬寅)
此宋蔡京之子绦谪郁林博白时所作欲掩其父之恶
正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况于绦哉中閒有
戏乃父之言更不足责鲍氏得嘉靖年雁里草堂所钞

六卷之足本又益以璜川吴氏涉园张氏两家之本而
合校之乃始版行亦勤矣哉铁围山者取诸佛家之语
华严经云四天下共一日月为一世界有千世界有一
小铁围山绕之名曰小千世界有一千小千世界有中
铁围山绕之名曰中千世界有一千中千世界有大铁
围山绕之名曰大千世界又长阿含起世经云海外有
山即是大铁围山噫即观其名书之意亦可知其诞也

   书 周恭叔浮沚
集后(壬寅) (第 10a 页)
周恭叔
名行已永嘉人宋元祐六年进士官至秘书省
正字出知乐清县乡人相沿称其初授之官为周博士 (第 10a 页)
   送曹顺甫序
曹君顺甫与予居同郡且同举教官予讫不调而顺甫
用累考序迁为温学正其行也会予以督运吏书满归

自海壖顺甫谓予幸以一言识其别于是距予与顺甫
同举时二十又三年矣劣弱无似不能使其学与日俱
进讵有以增益顺甫之所未至哉然尝从乡先生闻乾
淳师友之盛未始不叹其人物之聚学术之散也盖婺
之学陈氏先事功唐氏尚经制吕氏善性理三家者唯
吕氏为得其宗而独传至于人自为书角立竞起吕氏
终莫能挈而合之也其在温则王道甫之慷慨名义尝
合于陈氏矣而其言无传焉陈君举本薛士隆上下古

今而和齐斟酌之以综世变为说不皆与唐氏合其廑
存者亦莫之传也叶正则推郑景望 周恭叔
以达于程
氏若与吕氏同所自出至其根柢六经折衷诸子剖析
秦汉讫于五季凡所论述无一合于吕氏其传之久且
(第 13b 页)
非怠忘也夫既必有事则自不至怠忘盖世
有以坐忘为功者矣故言勿忘助者言未刚而强为之
刚未大而强为之大有若 周恭叔
之摆脱者则自贼其
根矣故类揠苗惟勿正勿忘勿助则心得其体而行无
不慊矣是曰集义 (第 73a 页)
    事功所见微异其后陈傅良叶适等递相祖

    述永嘉之学遂别为一派盖 周行己
开其源
    而季宣导其流也其历官所至调辑兵民兴
    除利弊皆有成绩在讲学之家可称有体有
   (第 1b 页)
古也文之绪有自来矣齐门好竽楚国多狗其卷而怀
之以俟有千载心者
   二薛先生文集序
永嘉自许少伊右丞 周恭叔
太博刘元承给事受业程
门为最先一辈而义理之学始于此矣生而晚者虽不
及成德达财之列而亦窃闻私淑之教见知 (第 5a 页)
时气象而今病痛大都不看只点而已
昔程子问谢显道近日用心对曰只用何思何虑一句
曰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或问 周恭叔
恁地放开如何
(祁宽记和靖语云 (第 6b 页)
恭叔
自太学蚤年登科未三十见伊/川持身严苦块坐一室未尝窥牖幼议母党之女登科)
(后其女双瞽遂娶焉爱过常人伊 (第 6b 页)
 其误杨先生之乡士也操行甚高记览亦极详博意
 其所考订必巳精审退而阅之其载先生来吾乡岁
 月颇自差舛甚者以 周恭叔
事为先生事又以程师
 孟逸行诗为赵清献诗于是屡欲执笔未暇也及来 (第 55a 页)
正谢显道行学可师吕和叔任道
担当风力甚劲而深潜缜密不及与叔张思叔穷理造
微鲜能及之而持守工夫不及和靖 周恭叔
持身严苦
块然一室贵娶瞽女爱过常人侯师圣安于羁苦守节
不移经术通贯不穷时事纤微皆察志在行道如马伸
(第 51a 页)
知子嵩自化尤速于彼。虽
未形蹒跚介甲之躯。一念之间则千变万化矣。苟在
吾妙观察智中。则无所不利。 周恭叔
曰。余所取友。不取其知识朝彻才学过人。唯
取其孝义贤善为最。公论曰。孝配天地。义碍天地。贤
象天地。 (第 0771a 页)
彭日涉园集十卷,吕南公灌园集二十卷,慕容彦远摛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许翰襄陵集十二卷,毛滂东堂集十 卷,周行己
浮沚集八卷,赵鼎臣竹隐畸士集二十卷,洪朋洪龟父集二卷,李新跨鳌集三十卷,李若水忠悯集三卷,王安中初寮
《药寮丛槁》二十卷,《罗点奏议》二十三卷,《李蘩奏议》二卷,《詹仪之奏议》二卷,胡孰《万石书》一卷, 《周行己
集》十九卷,《鲍钦止集》二十卷,《黄裳集》六十卷,《林敏功集》十卷,《方孝能文集》一卷,《王庠集》五
遵勖集》二十卷,《杨恬天隐集》十卷,《潘大临柯山集》二卷,《李清臣淇水集》八十卷,《李咨集》二十卷, 《周行己
集》十九卷,《周邦彦清真集》二十四卷,又《长短句》〈阙〉卷,《李若水集》十二卷,《鲍慎由夷白堂集》二
、《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
周谞曰:《礼记》杂记先王之法言,而多汉儒附会之疵,此学者所宜精择。 周行己
曰:《礼记》四十九篇,杂出诸儒传记,不能悉得圣人之旨。考其文义,时有牴牾,然而其文繁,其义博。学者博
无逸撰。

竹友集十卷
陈氏曰:临川谢薖幼槃撰逸从弟也,吕居仁题其后曰:逸诗似康乐薖,诗似元晖。 《浮沚先生
集》十六卷后集三卷
陈氏曰:秘书省正字永嘉 周行己恭叔
撰,十七入太学,有盛名,师事程伊川。元祐六年进士,为博士太学。以亲老归,教授其乡,再入为馆职,复出作
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所畏也。

《济溪老人遗》槁一卷
陈氏曰:通判明州济源李迎彦将撰,永嘉 周浮沚先生
之婿。与先大父为襟袂,集中有《送先君子赴戊子秋试》诗,首句籍甚人言易已东,盖先君治易故也。集序周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