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亦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而蔡氏独不取何也以筑
 为卜筑恐未安虢地有二此与虞相近则西虢也在
 汉河东大阳县(今平阳府平陆县王应麟曰 吴才老/
书傅以筑为居蔡九峰因之仍当从)
 (古/注) …… (第 16b 页)
  (昌薨四十二年西伯发受丹书于吕望四十四年/西伯发伐黎自武王之立以至克殷始终西伯之)
  (外无他称焉始信戡黎/之举灼然出于武王也)愚按祖伊所告情词危迫
  其为武王甚明但胡五峰 吴才老
吴幼清皆以戡
  黎为伐纣渡河时事则不然黎在河北武王会师
  孟津方渡河其日月皆可考渡河之后直抵纣都 (第 25b 页)
 归之勤

孟侯 小子封
 孔傅五侯之长谓方伯疏云五侯之长五等诸侯之
 长也方伯即州牧也 吴棫
曰旄丘诗序言卫不能修
 方伯连率之职康叔之为方伯无疑
  (第 22b 页)
吴棫
曰先儒谓康叔受封时尚幼者以此书称小子
 之故康叔与武王周公皆太姒之子安得为尚幼今
 陜右之族凡尊命卑 …… (第 22b 页)
 孔傅勿辩八字作一句吕东莱勿辩为句蔡点最优
 辩者别其善恶也左传主齐盟者谁能辩焉可證
 梓材
  朱子语录 吴才老
说梓材是洛诰中书甚好
大家
 孔傅卿大夫及都家之政疏云周礼有都家之官都
 谓王子弟所封及公卿所食邑家 (第 32b 页)
 月至十一月王必当亲往新邑举行大祀诸礼特简
 编脱漏耳况梓材庶邦享庶邦丕享等话其为敬识
 百辟享之上下文脱简尤为显然(此说本之叶/石林 吴才老)
居师
 朱子曰居师营洛邑定民居也愚按此语从四方民 (第 23b 页)
 邹季友曰位冢宰正百工吴氏谓摄政非摄位是也

  (吴才老
辨摄政之说/见蔡傅实本欧阳公)蔡傅于洛诰首章及此篇既言
 周公无摄政之事亦无七年还政之事而康诰傅云 (第 11b 页)
(王 吴才老
亦曰戡黎恐是伐纣时事二/说执是答曰此等无證据可且缺之)故天弃我不有
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康安虞度也 (第 64b 页)
避居)
(东都二年以待成王之察及王遭风雷启书迎公来返/乃摄政始东征罪人斯得王得流言之罪人也陈少南) (吴才老
从之而诋诛辟之说铢窃谓周公诛管蔡与伊/尹放太甲皆圣人之变惟二公至诚无愧正大明白故)
(行之不疑未可以 …… (第 65b 页)
   (视之监而非启监之监也其非命康叔之书亦/明矣读书者优游涵泳沉潜反覆绎其文义审)
   (其语脉一篇之中前则尊谕卑之辞后则/臣告君之语盖有不可得而强合者矣)纂疏
    (吴才老
考究得梓材只前面是告戒臣下其后/恐别是一篇不应王告臣下不称朕予而自称)
   (王断简残编无从考正只 (第 108b 页)
得子言语句读中有/不晓者缺之又曰梓材后半篇又不知何处录)
   (得来此与他人言皆不领尝与陈同父言陈曰/每尝读亦不觉今思之诚然○ 吴才老
辨梓材)
   (后半截不是梓材乃臣告君之辞未尝如前一/半称王曰又称汝为上告下之辞亦有此理又)
   (第 108b 页)
 (说梓材是洛诰中书甚好其他文字亦有错乱/而移易得好者然无如 才老
此样处恰恰好)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 (第 108b 页)
变更纵有患其不通者以不出于朝廷学者亦未能尽
信唯武夷 吴棫
患之尤深乃稽易诗书而下逮于近世
凡五十家以为补韵新安朱熹据其说以协三百篇之
音识者虽或信之而韵之行世 (第 7a 页)
 
之传奏之而又阙舜典一篇(按舜典伏生书已合尧/典但阙二十八字耳)
隋开皇初购求逸书有人言齐建武中吴姚方兴于大
桁市(或曰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
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惟传郑义

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自馀所存无复师说又有
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似孔氏壁中书之
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吴才老
曰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屈
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定为二
体其亦难言矣
朱子 (第 11a 页)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愚按周礼五礼 吴才老
以为唐虞时无此只是五
  典之礼然吉凶军宾嘉有天下者不能一日阙此
  如律度量衡之𩔖修之恐其废坠也 (第 3a 页)
  (臣/)谨案中庸奏假作奏进也毛郑皆云鬷总也欧

  阳氏曰执事者总无諠哗也陆德明释文 吴才老
  
韵补皆读鬷作奏无有以为釜属者此并驳去谓
  其音义错互何其坚自信若此然其说亦似有理
  今姑存之
  (第 3a 页)
   田卒污莱
朱传污停水也莱草秽也孔疏污停水之名礼记曰污
其宫而潴焉是也莱孔疏田废生草谓之莱莱音赉泰
韵周礼上地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田百亩莱百亩楚
茨云田莱多荒是也遂人注云莱休不耕者又除草亦

曰莱地官山虞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注莱除草莱盖
犹载柞之为去木也 吴棫
曰莱夫须也不知夫须乃南
山有台之台与莱迥别
   匪莪伊蔚
朱传蔚牡菣也三月始生七月始华如胡麻华而紫 (第 9b 页)
    (臣/)等谨案书纂言四卷元吴澄撰澄有易纂
    言已著录是编其书解也古文尚书自贞观
    敕作正义以后终唐世无异说 宋吴棫
作书
    埤传始稍稍掊击朱子语录亦疑其伪然言
    性言心言学之语宋人据以立教者其端皆 …… (第 1a 页)
   补掇虽无一字无所本而平缓卑弱殊不𩔖先
   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出而字画略
   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 吴才老

   
曰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曲
   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一人之手而
   定为二体其亦 (第 12a 页)
    十条盖五经之中惟诗易读习者十恒八九
    故书坊刋板亦最夥其辗转传讹亦为最甚
    今悉釐正之俾不失真至其音叶朱子初用
     吴棫
诗补音(案棫诗补音与所作韵补为两/书书录解题所载甚明经义考)
    (合为一/书误也)其孙鉴又意为 (第 4b 页)
 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推此意也则知今诗乃出汉儒
 之所缀缉非孔子删定之旧本矣其说何如
此由不善读书者效读书而不得其解遂诞罔以诬古
经此与 吴棫
误读隋书经籍志而妄谓古文尚书是东
晋所出书同一例也夫汉书未易读也据刘歆让博士 (第 15b 页)
踰数日潜邱谓人曰伪古文似难而实是也不伪古文
似易而实非也且有从潜邱来者云阎先生谓古文真
伪不必辨但辑 吴才老
后迄元明及今凡攻古文者合
作一集传之后来以为屏弃古文之案则但存其说岂
无起而踵行之者予闻而叹曰凡词穷 (第 18b 页)
  (故胡五峰大纪吕成公陈少南薛季龙皆谓武王/旧说文王失之矣又曰受朝歌今卫州黎今潞洲)
  (黎城然卫亦有黎阳则戡黎之师于受都已迫 吴/才老
谓是武王伐纣时盖以祖伊辞气为甚迫也)
  (然亦当在观兵时浚仪王氏曰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商都朝歌黎在上 (第 49a 页)
  诗韵
古韵莫显于诗而三百五篇之韵叶之多有不谐其说
有三十五国之方音各有不同一也古之字音传讹已
久古字少而音多一字每兼数音非可执一以谐声二

也诗必歌而后出每以馀声相谐不必但就结字以为
韵自歌诗之法不传而馀声莫辨三也然则古韵终不
可识乎曰以今之韵书求三百篇之韵有愈密愈疏耳
安能识哉盖韵本天籁古人作诗有不烦绳削而自合
者非如后世之勒有成书拘拘于四声以为限断也汉
魏六朝诗赋悉同古韵魏孙炎始为反切递传至梁周
颙沈约始为四声之学作类谱以行世然皆为字音而
作未尝即指为古韵也自唐以切韵为试韵而举世始

限于四声学者不求其本即执此以言三百篇之韵而
不知其失之远矣考汉魏时为毛诗音者九家悉已无
传至 宋吴棫(才/老)
始以音母为本以转声相协作叶韵补
音一书而朱子本之以作集传实以今韵定古韵之始
明人陈第心疑其非谓古无叶 (第 23b 页)
  诗韵
古韵莫显于诗而三百五篇之韵叶之多有不谐其说
有三十五国之方音各有不同一也古之字音传讹已
久古字少而音多一字每兼数音非可执一以谐声二

也诗必歌而后出每以馀声相谐不必但就结字以为
韵自歌诗之法不传而馀声莫辨三也然则古韵终不
可识乎曰以今之韵书求三百篇之韵有愈密愈疏耳
安能识哉盖韵本天籁古人作诗有不烦绳削而自合
者非如后世之勒有成书拘拘于四声以为限断也汉
魏六朝诗赋悉同古韵魏孙炎始为反切递传至梁周
颙沈约始为四声之学作类谱以行世然皆为字音而
作未尝即指为古韵也自唐以切韵为试韵而举世始

限于四声学者不求其本即执此以言三百篇之韵而
不知其失之远矣考汉魏时为毛诗音者九家悉已无
传至宋吴棫 (才/老)
始以音母为本以转声相协作叶韵补
音一书而朱子本之以作集传实以今韵定古韵之始
明人陈第心疑其非谓古无叶 (第 23b 页)
音作毛诗古音考以正 才老
之失近时顾绛亦有诗本音一书取陆德明古人
韵缓不烦改读之说为据博稽远考谓三百篇均是本
音并无叶音同时毛 (第 23b 页)
  心闲心閒也清闲清閒也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游
览既周体静心闲(今本文选亦刻作閒)白石神君碑华殿清闲

义皆作閒诗魏风桑者闲闲兮释文作閒云本亦作
闲閒闲二字古盖通用 吴棫
韵补引潘岳闲居赋清
穆敞闲今本亦刻作閒





  别雅卷一 (第 64b 页)
 忧乐之情又各得其正此夫子所以称关雎而朱子

 以为深奥者亦于此可见矣
 传叶音于某字下云叶某反愚按诗音韵反切古今
 不同 宋吴氏才老
始为叶音补韵其考證诸书最为
 有据朱子取而用之于诗传其间有未安者又从而
 釐正之使读者音韵铿锵声调谐 (第 3a 页)
 诐(周礼典同云陂声散注云陂读为险诐之诐是陂与诐同)正与谊字恊何不伦
 之有邪古义字皆作谊汉书犹然郑仲师周礼注云
 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是也 吴才老

 此经义字音俄谓与陂恊而不知本是谊字颜师古
 又谓谊有宜音皆好古之过也(史记吕览亦作义当是后人所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