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钦定四库全书
 韵补卷二
               宋 吴棫 

 下平声
一先

(经天切中也汉黄间弩一作肩班固西都赋云裛以藻绣络以编连隋珠明月错落其间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韵补卷三
               宋 吴棫

 上声
一董

(苦动切口也释名口空也) 蚌(补孔切蛤也郭璞欧丝野赞女子鲛人体近蚕蚌吐珠非甲吐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韵补卷四
               宋 吴棫 

 去声
一送

(古送切下也尚书降水儆予孟子作洚水警予北齐享庙乐章彝斝应) 代用籍茅无咎福禄攸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韵补卷五
               宋 吴棫 

 入声
一屋

(居六切不净也毛诗维此良人作为式榖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觉(姑沃切寤也郭璞菵草赞 (第 1a 页)
朱子曰周颂多不协韵 吴棫
撰毛诗补音序云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以已
见定为一家之学释文是也所补之音皆陆氏未叶者
也叶者悉从陆氏 (第 7a 页)
 章亦多是协韵因举王制及老子叶韵处数段又曰周
 颂多不叶韵疑自有和篇底相叶清庙之瑟朱弦而疏
 越一倡而三叹叹即和声也李守约云 吴才老
自有诗
 谱专理会叶韵字论孟集注中有吴氏者即 (第 63b 页)
才老

问诗叶韵有何据而言曰叶韵 (第 63b 页)
吴才老
所作某又续
 添减之盖古人作诗皆押韵与今人歌曲一般今人 (第 63b 页)
 信口读之全失古人咏歌之意 吴才老
补音补韵其说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某煞寻
 得当时不曾记今皆忘之矣如外禦其侮烝也无戎
 才老无寻处却云务 …… (第 64a 页)
 叶音兹则与上面思辞二字叶矣又如将上堂声必

 扬将入户视必下下叶护礼运孔子閒居亦多押韵
 庄子中尤多至于易彖辞爻辞皆韵语也 吴才老

 诗叶韵成或云好则好只是都蛮了这一部诗也
协韵恐当以头一韵为准且如华字叶音敷如有女同
 车是第一 …… (第 65b 页)
 与下文佩玉琼琚洵美且都皆叶至如何彼秾矣唐
 棣之华是第一韵则当依本音读而下文王姬之车
 却当作尺奢反如此方是今只从 吴才老
旧说不能 (第 65b 页)
  十九篇混合为一唐以来虽疑经惑古如刘
    知几之流亦以尚书一家列之史通未言古
    文之伪自 吴棫
始有异议朱子亦稍稍疑之
    吴澄诸人本朱子之说相继抉摘其伪益彰
    然亦未能条分缕析以抉其罅 (第 1b 页)
 亦可知何至言语不相通耶卫宏且勿论颜注汉书

 为班氏忠臣亦赘列斯语疑误至今殊可怪耳
 又按梅氏鷟亦谓 吴才老
云伏生得于既耄之后为
 失考朱子于古文言壁藏今文则言暗记亦是受校
 人之欺论正与定远合盖汉定伏生即求 (第 56a 页)
 者而后之学者误取以充召南十四篇之数方为正
 风亦未可定呜呼予之为斯论也诚知狂瞽罪不获
 辞然古文尚书首𤼵难于 吴才老
计其时之人未信
 也而今之信者且渐众朱子本郑夹漈之辨妄尽去
 序言诗同时若吕伯恭犹疑且骇而视今之信何 (第 109b 页)
 十八字苏子瞻欲移冠洛诰朱子是之蔡传从之而仁

 山则以洛诰乃告卜往复成王往来周公留后之文与
 咸勤诰治之事不合不可冠致确梓材一书 吴才老

 自王其效邦君以下为宅洛之文朱子是之蔡传又颇
 不然而仁山则以其前章皆周公咸勤之意其后章则
 乃 (第 23a 页)
  第一百十三
书古文出魏晋间距东晋建武元年凡五十三四年始
上献于朝立学官建武元年下到宋南渡初八百一十
一年有 吴棫
(第 1a 页)
才老
者出始以此书为疑真可谓天启
其衷矣抑朱子大学序所谓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者也
其言曰伏生传于既耄之时而安国 …… (第 1a 页)
其彼何独难而此何独易矣若是者自朱子 吴才老

已献疑而世之大儒亦已有明辨而釐正之者矣世之
大儒指临川吴文正言其叙录盛行于世兹不复著
 按 (第 2a 页)
吴才老
有书裨传十三卷首卷举要曰总说曰书
 序曰君辨曰臣辨曰考异曰诂训曰差牙曰孔传凡
 八篇意差牙孔传篇内必 …… (第 2a 页)
 汤武皆以兵受命然汤之辞裕武王之辞迫汤之数
 桀也恭武之数纣也傲学者不能无憾疑其书之晚
 出或非尽当时之本文也此吴氏疑即 才老
 又按草庐全集有题伏生授书图诗云先汉今文古
 后晋古文今若论伏氏功遗像当铸金复自跋云呜
 呼天未泯绝 …… (第 2b 页)
 五篇出从顺如今人语非若伏生书奇崛矣识者议
 其功罪于错为何如哉呜呼是固未易为浅见寡闻
 道也安得起 吴才老
朱仲晦于九原案析为三十三
 指晋隋间书言非真孔书也
 又按赵氏松雪斋集有书今古文集注序分今文古
 文 …… (第 3a 页)
 之指点尝病其事不实画为少减今接子高论此
 画可以长留天地间矣
  第一百六六
今文古文之别首献疑于 吴才老
其说精矣继则朱
子反覆陈说只是一义曰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
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摩灭之馀反专 (第 20a 页)
有寡兄之语亦是武王与康叔无疑如今人称劣兄
之类又唐叔得禾传记所载成王先封唐叔后封康叔
决无侄先叔之理 吴才老
又考䆒梓材只前面是告戒 …… (第 3a 页)
言以殷馀民封康叔岂非封武庚之外将以封之乎又
曾见 吴才老
辨梓材一篇云后半截不是梓材缘其中
多是勉君乃臣告君之词未尝如前一截称王曰又称
汝为上告下之词亦自有 (第 13a 页)
 易韵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易韵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古人谣词多谐音韵周易爻象

    亦大抵有韵而往往不拘故 吴棫
作韵补引
    易绝少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
    献翼不知古音或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殊
  (第 1a 页)
 有意合韵者谓之用韵有无意合韵而韵偶值者谓
 之蓦韵(以蓦然得之)就辞观义自是明晰乃宋明以还韵
 学丧亡郑樵 吴棫
妄作音叶而朱氏引之以注诗易 (第 1b 页)
 韵补正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韵补正一卷

国朝顾炎武撰按宋志 吴棫
有毛诗叶韵补音

    十卷又韵补五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同其
    叶韵补音惟释诗三百篇韵补则泛滥 …… (第 1a 页)
    后人不察泛称朱子作诗集传尊用其说遂
    不敢稍议棫书不知朱子所据者乃十卷之
    叶韵非五卷之韵补又不知朱子语录有
    才老
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之说也炎
    武精别古音故独摘其谬然亦不辨棫有二
    书世人以此冒彼致 (第 1b 页)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昆山顾炎武撰
 余为唐韵正已成书矣念考古之功实始于 宋吴才
 老
而其所著韵补仅散见于后人之所引而未得其
 全顷过东莱任君唐臣有此书因从假读之月馀其
 中合者半否者半 (第 1b 页)
一一取而注之名曰韵补正以附
 古音表之后如 才老
可谓信而好古者矣后之人如
 陈季立方子谦之书不过袭其所引用别为次第而 (第 1b 页)
 已今世盛行子谦之书而不知其出于 才老
可叹也
 然 (第 2a 页)
才老
多学而识矣未能一以贯之故一字而数叶
 若是之纷纷也夫以余之谫陋而独学无朋使得如
  (第 2a 页)
才老
者与之讲习以明六经之音复三代之旧亦岂
 其难而求之天下卒未见其人而余亦已老矣又焉
 得不于 (第 2a 页)
才老
之书而重为之三叹也夫柔兆敦牂孟
 冬之二十日东吴顾炎武书 …… (第 2a 页)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一十三字 故据去溥傅墓幕

庑素煦喻虑鹭

十虞 古通鱼
十一模 古通鱼
十二齐 古通支
十三佳 古转声通支(转声者改此之声以就彼之韵如 才老
所注佳为坚奚切来为) …… (第 5a 页)
 不合者六十字 宫弓躬径颈敬功磬庆肯谦嵓定

南男佞宁葚逞崩风枫凡梦萌宗寝潜替潭蕈静


鲜生姓牲争中终众章政襜耽笙爽三厌衣嘤嘤


咸茎雄熊杨醟岭领隆(按此韵所收甚杂如躬字三引皆不同易震上六爻)


(辞与邻为韵则当入真艮象传与心为韵则当入侵班固东都赋与徵为韵则当入蒸而 才老
并收)


(此韵之内又引弓字所引皆姑弘切雄熊字所引皆于陵切梦字所引莫滕切则当入蒸南男字所)


( …… (第 6a 页)
离贞切颈字所引拘盈)


(切敬字所引居卿切政字所引诸盈切醟字所引于平切则当入耕清而又并收此韵之内盖 才老)
…… (第 6a 页)
 不合者一百一十九字 肱功攻公宫躬恭金荆今

惊誩经空倾穷东灯登端冰丁通听桐同童谭洞


峒坛庭停亭农宁中忠惩程冲崩封并风丰纷酆


峰蓬螽朋平逢鸣冥民名龙蒙梦矇濛宗精聪葱


清秦情晴从钟蒸众瞻终筝踪铮冲充丛崇重生


升声胜身莘成承城诚慵噰泓翁蓊虚凶兴轰雄


弘鸿容蓉营庸墉颐宦楹盈聋令隆(身下所引荀子成相篇天)


(乙汤为句论举当为句身让卞随举牟光为句 才老
乃读至身字为句而以身为尸羊切与汤光为)


(韵此误之又误也) …… (第 11a 页)
 韵中元有者五字 抗亢涨行胻
十一唐 古通阳
十二庚 古通真或转入阳(此韵半通阳唐半入耕清不入真)
十三耕 古通真或转入阳
十四清 古通真或转入阳
十五青 古通真(耕清青自为一韵不与真阳相通 才老
误)
十六蒸 古通真 (第 11b 页)
十七登 古通真(蒸登自为一韵不与真通 才老
误)
十八尤
 与支韵合者十字 龟旗期馗鼻杯媒灾才灰(旗下灾下)

(引班固赋期下引班婕妤赋鼻下才下 …… (第 12a 页)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九字 救纠臭谬叟岫售勠霤

(谬下引韩愈表售下引乐府勠下引陆机赋并不合今不取)

十九侯 古通尤(此韵古通鱼虞模不与尤通 才老
误)
二十幽 古通尤(止通尤韵之半忧流等字) (第 12b 页)
二十一侵 古通真(侵覃已下皆闭口之音总不与上韵相通 才老
误)
二十二覃 古通删 (第 13a 页)
(才老
误)
二十三谈 古通覃
二十四盐 古通先 (第 13a 页)
(才老
误)
二十五沾(广韵作添) 古通盐
二十六咸 古通 (第 13a 页)
(才老
误)
二十七衔 古通 (第 13a 页)
(才老
误) (第 13a 页)
二十八严 古通先 (才老
误)
二十九凡 古通严
 上声
一董
 合者三字 蜂降项
 不合者二字 口往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三字 …… (第 13b 页)
 四声同用不必注者三字 芒将洋

三十七荡 古通养
三十八梗 古通轸(此韵半通养荡半入耿静不入轸)
三十九耿 古通梗(止通梗韵之半)
四十静 古通梗(同上)
四十一迥 古通轸 (才老
误)
四十二拯 古通轸 (第 18b 页)
(才老
误)
四十三等 古通拯
四十四有
 合者五字 轨晷簋旭曲(晷下引王延寿赋不合今不取) …… (第 18b 页)
 韵中元有者一字 阜

四十五厚 古通有(此韵古通语麌姥不与有通 才老
误)
四十六黝 古通有(止通有韵之半柳丑等字)
四十七寝 古通轸(寝感已下皆闭口之音说见平声 (第 19b 页)
才老
误)
四十八感 古转声通 (第 19b 页)
(才老
误)
四十九敢 古通感
五十琰 古通铣 (第 19b 页)
(才老
误)
五十一忝 古通琰
五十二豏 古通琰
五十三槛 古通豏 (第 19b 页)
五十四俨 古通铣 (才老
误)
五十五范 古通俨
 去声
一送
 合者四字 降洚绛巷
 不合者一字 雺(韵中有霿字)
 四声转 …… (第 20a 页)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一字 澜
二十九换 古通翰

三十谏 古转声通霰
三十一裥 古通谏
三十二霰
 不合者一十字 鉴鉴汜犯窜谶暗揽缆滥(就其所引自窜)

(字之外无与霰线二韵字同用者不知 才老
并入此何也)

 古音同用不必注者九十九字 观管贯馆冠丱困

谏干间看眼言雁赝岸骭矸延暖玩断短断旦叹 …… (第 24b 页)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三字 方霜伤
 韵中元有者三字 羕妨偿
四十二宕 古通漾
四十三映 古通震(此韵半通漾宕半入诤劲不入震 才老
误)
四十四诤 古通震 (第 26b 页)
(才老
误)
四十五劲 古通 (第 26b 页)
(才老
误)
四十六径 古通 (第 26b 页)
(才老
误)
四十七證 古通 (第 26b 页)
(才老
误) (第 26b 页)
四十八嶝 古通震 (才老
误)
四十九宥
 与啸韵合者一十四字 告櫜较轴朝郛孚报冒筑

少好孝肉

 不合者一十六字 壳具投赴 …… (第 27a 页)
 四声转用不必注者六字 羞雠忧耰流旒

 韵中元有者一字 收
五十候 古通宥(此韵古通御遇暮不与宥通 才老
误)
五十一幼 古通宥(止通宥韵之半救胄等字)
五十二沁 古通震(说见平声 (第 27b 页)
才老
误)
五十三勘 古通翰 (第 27b 页)
(才老
误)
五十四阚 古通勘
五十五艳 古通霰 (第 27b 页)
(才老
误)
五十六栝(广韵作㮇) 古通艳
五十七敛(广韵作酽) 古通艳 (第 27b 页)
五十八陷 古通谏 (才老
误)
五十九㽉(广韵作鉴) 古通陷
六十梵 古通陷
 入声
一屋
 与御遇合者三十字 垢悫壳岳岳椓涿 …… (第 28a 页)
 不合者一十五字 国德得荅底岛出直纆嘿默活

役域囿(国德等字虽与福服等同韵而此所引皆不合)

二沃 古通屋(凡入声之韵多混杂其半者 才老
未能辨其说已见唐韵正不更疏也此韵半)

(通屋半通药)

三烛 古通屋 …… (第 28b 页)
 不合者二十二字 怯阙业叶蘖德脱惕直璧泼沬

末式适识室食黑阖翮邑

十九铄(广韵作铎) 古通药(此韵半通药半通陌)

二十陌 古通月 (才老
误)
二十一麦 古通陌(此韵半通陌半通职)
二十二昔 古通陌(此韵半通陌半通锡)
二十三锡 古通昔( (第 32b 页)
此韵半通昔半通药)
二十四职 古通质
二十五德 古通职
二十六缉 古通质 (才老
误)
二十七合
 袭集 二字古音同用不必注 (第 32b 页)
二十八盍 古通合
二十九叶 古通月 (才老
误)
三十帖 古通叶
三十一洽
 睫颊 二字古音同用不必注
三十二狎 古通洽
三十三业 古通月 (第 33a 页)
(才老
误) (第 33a 页)
(清四十五劲二韵)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一先)(上文刚来而得中句不入)
(韵 吴棫
韵补引刘攽云关中以中为烝非)
比 比辅也下顺从(三钟)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
(一东)也不宁方来上下 …… (第 3a 页)
一侵(广韵巨今反亦无可疑而夫子传易于屯于比于)
(恒三用此字皆从穷中为韵恒之深艮之心亦同说见诗七月) 宋吴棫
韵补禽渠容切引焦氏易林履之夬 
(吉日车攻田弋获禽宣王饮酒以告嘉功)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一东)也求而 …… (第 11a 页)
为一韵)
艮 艮其趾未失正(四十五劲)也不拯其随未退听(四十六径)
艮其限危薰心 二十一侵说见屯卦 (吴棫
韵补心思容切引汉东方朔七谏贤士穷而隐处)
(兮廉方正而不容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也艮其身止诸 (第 24a 页)
当从歌以谇止是用不集当从是用
不就皆以韵为證释文犹或字具数音及孙氏直音出
而挟兔园册者并释文不复考矣 吴棫
材老作协韵补 (第 2b 页)
    也以与所著五书共为卷帙当并存以具一

    家之言且其配隶古音实有足纠 吴棫
以来
    之谬者故仍录备参考焉乾隆四十六年五
    月  日恭校上
          总纂官 (第 2a 页)
    光地小传称光地音学受之炎武又万策作
    光地诗集后序称光地推炎武音学妙契古
    先故所注古音不用 吴棫
韵补而用炎武诗
    本音则是书之为善本可槩见矣乾隆四十
    六年十月恭校上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