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少傅判绍兴府信安郡王孟忠厚特放罪初忠厚移守
绍兴甫视事会以郊赦加恩乃令所亲左承议郎 吴棫
为表辞免其间有本无时才出为世用之语御史中丞
詹大方论忠厚表词轻侮意谓今日不足与有为诏令
分晰忠厚皇恐 (第 6a 页)
绍兴甫视事会以郊赦加恩乃令所亲左承议郎 吴棫
为表辞免其间有本无时才出为世用之语御史中丞
詹大方论忠厚表词轻侮意谓今日不足与有为诏令
分晰忠厚皇恐 (第 6a 页)
五篇体制如出一手采集补缀虽无一字无所本而
平缓卑弱殊不类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
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
吴才老 曰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
曲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定
为二体其亦难言矣朱 …… (第 17a 页)
贤纪闻或后人依托与今文天壤悬隔乌可相乱也
陈第曰孔安国古文二十五篇至东晋始显唐人疏
之始大行于世未有议其为伪者宋 吴才老 朱考亭
元吴草庐之言出疑古文者纷纷矣愚窃以为过也 …… (第 21a 页)
作传之书其文迥别何以安国作传与授之
史公者各异其辞宜其滋后儒之疑矣
又按古文尚书晋唐以来未有疑焉者疑之
自 吴才老 始而朱子大疑之其后吴幼清赵
子昂王与耕辈群疑之至明而梅氏之读 (第 23b 页)
平缓卑弱殊不类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
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
吴才老 曰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
曲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定
为二体其亦难言矣朱 …… (第 17a 页)
贤纪闻或后人依托与今文天壤悬隔乌可相乱也
陈第曰孔安国古文二十五篇至东晋始显唐人疏
之始大行于世未有议其为伪者宋 吴才老 朱考亭
元吴草庐之言出疑古文者纷纷矣愚窃以为过也 …… (第 21a 页)
作传之书其文迥别何以安国作传与授之
史公者各异其辞宜其滋后儒之疑矣
又按古文尚书晋唐以来未有疑焉者疑之
自 吴才老 始而朱子大疑之其后吴幼清赵
子昂王与耕辈群疑之至明而梅氏之读 (第 23b 页)
贬卒
曾氏(□/)等尚书讲义
宋志三十卷
佚
朱子曰曾彦和说书精博其解禹贡林少颖 吴才老
甚取之
王应麟曰曾旼字彦和为书解朱文公吕成公皆取
之馆阁书目书讲义博士曾肢等解盖误以旼为肢
卞 (第 18b 页)
曾氏(□/)等尚书讲义
宋志三十卷
佚
朱子曰曾彦和说书精博其解禹贡林少颖 吴才老
甚取之
王应麟曰曾旼字彦和为书解朱文公吕成公皆取
之馆阁书目书讲义博士曾肢等解盖误以旼为肢
卞 (第 18b 页)
存
吴氏(棫/)书裨传
宋志十二卷(授经图十三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之/)
王明清曰 吴棫才老 舒州人 (第 13b 页)
陈振孙曰 太常丞吴棫 撰首卷举要曰总说曰书序
曰君辨曰臣辨曰考异曰训诂曰差牙曰孔传凡八
篇考据详博
朱子曰 (第 14a 页)
吴才老 书解徽州刻之 (第 14a 页)
才老 于考究上极有
功夫只是义理上看得不仔细 又曰 (第 14a 页)
才老 说梓材
是洛诰中书甚好 又曰 (第 14a 页)
吴才老 说胤征康诰梓材
等篇辨證极好但已看破小序之失而不敢勇决复
为序文所牵殊觉费力耳 (第 14a 页)
董铢曰 才老 以修五礼只是五典之礼唐虞时未有
吉凶军宾嘉至周时方有之五刑 (第 14b 页)
才老 亦说是五典
之刑如所谓不孝之刑不悌之刑也
王应麟曰 (第 14b 页)
吴才老 书裨传以凤凰来仪为箫声之和
训说筑傅岩之野以筑为居
袁桷曰书别于今文古文晋世相传驯致后宋时则
(第 14b 页)
有若 吴棫 赵汝谈陈振孙疑焉有考过千百年而能
独明者 (第 14b 页)
闽书 吴棫 字 (第 15a 页)
才老 建安人举重和元年进士召试馆
职不就除太常丞忤时宰出通判泉州所著有书裨
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 (第 15a 页)
吴氏(棫/)书裨传
宋志十二卷(授经图十三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之/)
王明清曰 吴棫才老 舒州人 (第 13b 页)
陈振孙曰 太常丞吴棫 撰首卷举要曰总说曰书序
曰君辨曰臣辨曰考异曰训诂曰差牙曰孔传凡八
篇考据详博
朱子曰 (第 14a 页)
吴才老 书解徽州刻之 (第 14a 页)
才老 于考究上极有
功夫只是义理上看得不仔细 又曰 (第 14a 页)
才老 说梓材
是洛诰中书甚好 又曰 (第 14a 页)
吴才老 说胤征康诰梓材
等篇辨證极好但已看破小序之失而不敢勇决复
为序文所牵殊觉费力耳 (第 14a 页)
董铢曰 才老 以修五礼只是五典之礼唐虞时未有
吉凶军宾嘉至周时方有之五刑 (第 14b 页)
才老 亦说是五典
之刑如所谓不孝之刑不悌之刑也
王应麟曰 (第 14b 页)
吴才老 书裨传以凤凰来仪为箫声之和
训说筑傅岩之野以筑为居
袁桷曰书别于今文古文晋世相传驯致后宋时则
(第 14b 页)
有若 吴棫 赵汝谈陈振孙疑焉有考过千百年而能
独明者 (第 14b 页)
闽书 吴棫 字 (第 15a 页)
才老 建安人举重和元年进士召试馆
职不就除太常丞忤时宰出通判泉州所著有书裨
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 (第 15a 页)
重复滋不可尽信矣而汉唐诸儒乃尽信力解至有
所难通则亦强为之说宋儒始疑之若东坡之于康
诰荆公之于武成 吴才老 之于梓材皆明其错而晦
庵先生又重定武成一时诸家传注往往有愈于汉
唐者元时王鲁斋尝作书疑谓皋陶谟说 (第 4a 页)
所难通则亦强为之说宋儒始疑之若东坡之于康
诰荆公之于武成 吴才老 之于梓材皆明其错而晦
庵先生又重定武成一时诸家传注往往有愈于汉
唐者元时王鲁斋尝作书疑谓皋陶谟说 (第 4a 页)
载之凡字有一义即以一条为證或二义三义即以
二三条为證若谬误若未尽皆俟后之君子正而成
之庶斯道之不坠也
徐蒇序曰 吴才老棫 与蒇为同里有连其祖后家同
(第 9b 页)
才老 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 (第 9b 页)
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绍兴戊辰岁蒇寓莆阳 才
老 所从造官识之长髯丰颊危冠大带进止閒暇中
和温厚之气睟然见于色仁义道德之旨蔼然形于
言蒇退而叹曰古 (第 10a 页)
所谓君子儒者非斯人耶 才老 从
容为蒇言擢第后数年不求官筑室三间中设夫子
像古书陈前谢外事凝神静虑以味古训是身侃侃
然常若 …… (第 10a 页)
之可敬爱固有所自哉佐泉著能名刚直而有谋明
恕而能断悍卒谋乱一郡汹汹大恐 才老 命戮数人
立定盖出于谈笑也其评论古人贤否优劣如与之
并时率能察其缊奥平生多著书若书裨传诗补音
…… (第 10b 页)
诗者凡有十一皆当作羽轨切而无与云九叶者以
是类推之虽毋以他书为證可也腐儒尚安用譊譊
为补音引證初甚博 才老 惧其繁重不能行远于是
稍削去独于最古者中古者近古者各存三二条其
间或略远而举近非有所不知也 (第 11b 页)
才老 以壬申岁出
闽别时谓蒇曰吾书后复增损行遽不暇出独藏旧
书又三年 (第 11b 页)
才老 死久矣访诸其家不获仅得论语
续解于延陵胡颖氏云乾道四年四月
朱子曰 (第 11b 页)
吴才老 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如外禦 (第 11b 页)
其侮叶烝也无戎 才老 无寻处却云务字古人读做
蒙不知戎汝也汝戎二字古人通用是协音汝也如
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 (第 12a 页)
戎亦是叶音
汝也下民有严叶不敢迨遑 才老 欲音严为庄云避
汉讳却无道理某后读楚天问见一严字乃押从庄
字乃知是叶韵严读作昂也天问 (第 12a 页)
才老 岂不读往往
无甚意义只恁地打过去也
杨简曰诗补音考究精博然亦有过差 (第 12a 页)
陈振孙曰 吴棫 撰其说以为诗韵无不叶者如来之
为釐庆之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
德明始定为释文燕燕以南韵 …… (第 12b 页)
著楚辞亦用棫例皆叶其韵棫又有韵补一书不专
为诗作也要之古人韵缓之说最为确论不必一一
改字
魏了翁曰诗易叶韵自 吴才老 始断然言之
陈凤梧序曰盈天地间物凡有物必有声乃自然之
理也仰观于天若雷霆之号令风雨之吹嘘俯察于 …… (第 13a 页)
生学子役于词赋声偶虽读其书而不知其韵识者
病之宋儒 吴才老 博学好古乃采辑古经传子史协
韵分为四声各释其音义汇成一书名曰韵补其援
引该博考据精当诚有功于文字 (第 14a 页)
二三条为證若谬误若未尽皆俟后之君子正而成
之庶斯道之不坠也
徐蒇序曰 吴才老棫 与蒇为同里有连其祖后家同
(第 9b 页)
才老 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 (第 9b 页)
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绍兴戊辰岁蒇寓莆阳 才
老 所从造官识之长髯丰颊危冠大带进止閒暇中
和温厚之气睟然见于色仁义道德之旨蔼然形于
言蒇退而叹曰古 (第 10a 页)
所谓君子儒者非斯人耶 才老 从
容为蒇言擢第后数年不求官筑室三间中设夫子
像古书陈前谢外事凝神静虑以味古训是身侃侃
然常若 …… (第 10a 页)
之可敬爱固有所自哉佐泉著能名刚直而有谋明
恕而能断悍卒谋乱一郡汹汹大恐 才老 命戮数人
立定盖出于谈笑也其评论古人贤否优劣如与之
并时率能察其缊奥平生多著书若书裨传诗补音
…… (第 10b 页)
诗者凡有十一皆当作羽轨切而无与云九叶者以
是类推之虽毋以他书为證可也腐儒尚安用譊譊
为补音引證初甚博 才老 惧其繁重不能行远于是
稍削去独于最古者中古者近古者各存三二条其
间或略远而举近非有所不知也 (第 11b 页)
才老 以壬申岁出
闽别时谓蒇曰吾书后复增损行遽不暇出独藏旧
书又三年 (第 11b 页)
才老 死久矣访诸其家不获仅得论语
续解于延陵胡颖氏云乾道四年四月
朱子曰 (第 11b 页)
吴才老 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如外禦 (第 11b 页)
其侮叶烝也无戎 才老 无寻处却云务字古人读做
蒙不知戎汝也汝戎二字古人通用是协音汝也如
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 (第 12a 页)
戎亦是叶音
汝也下民有严叶不敢迨遑 才老 欲音严为庄云避
汉讳却无道理某后读楚天问见一严字乃押从庄
字乃知是叶韵严读作昂也天问 (第 12a 页)
才老 岂不读往往
无甚意义只恁地打过去也
杨简曰诗补音考究精博然亦有过差 (第 12a 页)
陈振孙曰 吴棫 撰其说以为诗韵无不叶者如来之
为釐庆之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
德明始定为释文燕燕以南韵 …… (第 12b 页)
著楚辞亦用棫例皆叶其韵棫又有韵补一书不专
为诗作也要之古人韵缓之说最为确论不必一一
改字
魏了翁曰诗易叶韵自 吴才老 始断然言之
陈凤梧序曰盈天地间物凡有物必有声乃自然之
理也仰观于天若雷霆之号令风雨之吹嘘俯察于 …… (第 13a 页)
生学子役于词赋声偶虽读其书而不知其韵识者
病之宋儒 吴才老 博学好古乃采辑古经传子史协
韵分为四声各释其音义汇成一书名曰韵补其援
引该博考据精当诚有功于文字 (第 14a 页)
右礼记
念兹在兹顺事恕施
右家语
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
赵岐曰常常以下皆尚书逸篇之辞
吴棫 曰自汉以下书之逸者已不复见虽閒出既所
未读必不能知其为书如所谓先其算命高宗报上
甲微不及贡以政接 (第 26b 页)
念兹在兹顺事恕施
右家语
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
赵岐曰常常以下皆尚书逸篇之辞
吴棫 曰自汉以下书之逸者已不复见虽閒出既所
未读必不能知其为书如所谓先其算命高宗报上
甲微不及贡以政接 (第 26b 页)
辛未诏诸州以御书孝经刋石赐见任官及系籍学
生时已颁孝经于郡庠而殿中侍御史汪勃言陛下独
擅圣人之德上天昭鉴果定和议于众论鼎沸之中极
天下之至养望降明诏令募工摹刻使家至户晓以彰
圣孝故有是命 丙子上幸秘书省遂幸秘阁召群臣
观晋唐书画三代古器还御右文殿赐群臣茗饮省官
及吏官皆迁官戊寅上曰秘府书籍尚少宜广求访桧
曰陛下崇儒尚文翕然向化李文会曰若非干戈偃息
此事亦未易举 八月庚辰朔判绍兴府孟忠厚特放
罪忠厚以郊赦加恩令所亲 吴棫 为表其间有本无时
才出为世用之语乃有是命秦桧寻物色知棫所代由
是废斥以终 甲申右正言何若为国子监发解 (第 85a 页)
生时已颁孝经于郡庠而殿中侍御史汪勃言陛下独
擅圣人之德上天昭鉴果定和议于众论鼎沸之中极
天下之至养望降明诏令募工摹刻使家至户晓以彰
圣孝故有是命 丙子上幸秘书省遂幸秘阁召群臣
观晋唐书画三代古器还御右文殿赐群臣茗饮省官
及吏官皆迁官戊寅上曰秘府书籍尚少宜广求访桧
曰陛下崇儒尚文翕然向化李文会曰若非干戈偃息
此事亦未易举 八月庚辰朔判绍兴府孟忠厚特放
罪忠厚以郊赦加恩令所亲 吴棫 为表其间有本无时
才出为世用之语乃有是命秦桧寻物色知棫所代由
是废斥以终 甲申右正言何若为国子监发解 (第 85a 页)
旧板汉隶分韵
广韵藻一套
六书赋一函
吴棫 韵补
赵孟頫楷书
赵孟頫行书
董其昌行书
董其昌临米书
董其昌临赵书 (第 27b 页)
广韵藻一套
六书赋一函
吴棫 韵补
赵孟頫楷书
赵孟頫行书
董其昌行书
董其昌临米书
董其昌临赵书 (第 27b 页)
十有八积官朝奉大夫公于书无不
读少治春秋中年读诗至鸳鸯之二章因悟比兴之体
间为子弟论说多得诗人本意故 太常丞吴棫 来官泉
州公闻其博通古学著书甚富相与往复不倦吴公悦
之请序其论语十说谪居读易数日一周手书程氏传 (第 21a 页)
读少治春秋中年读诗至鸳鸯之二章因悟比兴之体
间为子弟论说多得诗人本意故 太常丞吴棫 来官泉
州公闻其博通古学著书甚富相与往复不倦吴公悦
之请序其论语十说谪居读易数日一周手书程氏传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