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出璿源。 世宗庄宪大王第十三子密城君章孝公讳琛之后也。历三世有讳克纲。力学饬躬。弱冠。登文科。即栗谷 李文成公
榜下。以严宗法。见忤于门庶之执时权者。被挤排。官止太常。后以孙敬舆议政贵。 赠左赞成兼两 (第 291L 页)
之。如徐花潭,宋龟峰。有智崇意思而欠礼卑工夫。如金寒暄,金沙溪。有礼卑工夫而少智崇意思。其兼之者。惟 李文成先生
乎。
邵尧夫四贤吟曰。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有宋元礼之间。大为一时 (第 462L 页)
邵尧夫四贤吟曰。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有宋元礼之间。大为一时 (第 462L 页)
先生笃于内行。馀事学文。而聪明英特。才艺夙就虽功令各体。亦莫不极其精丽。时主司以四书疑义为问。先生一举获捷。众皆难之。○笔法敏速如神。崇朝尽写孟子七篇。字画端正。
壬子四十年。先生十七岁。
癸丑四十一年。先生十八岁。
受业于沙溪金先生之门。
金先生以栗谷 李文成 嫡传。为理学之宗。先生源源往拜溪上。难疑答问。屡日靡懈。金先生器遇之。◐先生就学。未知的在何年。而盖 (第 179H 页)
壬子四十年。先生十七岁。
癸丑四十一年。先生十八岁。
受业于沙溪金先生之门。
金先生以栗谷 李文成 嫡传。为理学之宗。先生源源往拜溪上。难疑答问。屡日靡懈。金先生器遇之。◐先生就学。未知的在何年。而盖 (第 179H 页)
祭文
堂弟宣举。敢昭告于宗兄童土先生之灵曰。呜呼。昔我坡山三世之业。实得赵文正渊源之学。而沧浪之后。未有能继之者。先生以孟氏之渊明。为了翁之西山。早从此事。薰陶擩染。年甫弱冠。德艺已成。咸谓继
沧浪而成宅相者。其在先生也。既而以先君子之命。请益于金沙溪席间。悉见 李文成 旨诀之详。其志尚之大。执守之严。造诣之超。文德之懿。同游之士。盖未有及先生者也。奈何心肾不交之疾。深 (第 79H 页)
味始淡。浊气渐清。至临津滩下。为清江遇。顺风举帆。
自临津上。江岸始有石壁。往往有深树茂林。如花石亭 李文成 别业。寒碧亭,沧浪亭。皆成氏旧业。江上人云。
北岸为积云,师心丈人旧居。其后有师心墓。斯人好谦厚。自 (第 130H 页)
自临津上。江岸始有石壁。往往有深树茂林。如花石亭 李文成 别业。寒碧亭,沧浪亭。皆成氏旧业。江上人云。
北岸为积云,师心丈人旧居。其后有师心墓。斯人好谦厚。自 (第 130H 页)
傅通经史。尝一览二百人榜名。闇记不错。夙慧如此。十八。谒退溪先生于陶山。己卯。魁进士。声名蔼蔚。栗谷 李文成公
摈华使。公以白衣。选为幕属。辞不赴。癸未。魁庭试。翼年。释褐探花。初授成均权知。苏斋卢相国荐公才任辞 …… (第 480L 页)
所试辄居冠。其曹偶莫敢望焉。弱冠。举发解第二名。栗谷 李文成公 掌文衡。亟称之。名声由是益著。壬午。中进士。乙酉。丁母忧。以善丧闻。制毕。益刻苦读书。恒至丙夜不辍。 (第 484L 页)
所试辄居冠。其曹偶莫敢望焉。弱冠。举发解第二名。栗谷 李文成公 掌文衡。亟称之。名声由是益著。壬午。中进士。乙酉。丁母忧。以善丧闻。制毕。益刻苦读书。恒至丙夜不辍。 (第 484L 页)
官。历典三邑。皆有去后思。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生讳兴宇。公之皇考也。二十二。成乙酉进士。质疑于 李文成,
成文简公。门同学者皆出其下。甲午。荐斋郎。病不就而卒蚤夭。人皆惜之。 赠议政府领议政。娶赵希孟之 (第 258H 页)
锡无嗣。以公为之子。公生而颖异。少从秋峦郑之云游。闻为学之方。笃于行谊。闺门之内。人无间言。栗谷 李文成公
雅重之。常曰。可与共国事者。金某其人也。及掌铨议。欲推毂公置台职。未几。文成公卒。遂不果。郑贼汝立。 …… (第 193L 页)
政院承旨。年八十。以疾卒。屡 赠吏曹判书议政府左赞成。公讳昕。字景晦。自其游太学。人以远大期之。栗谷 李文成公 为群小齮龁。公唱诸生抗疏辨之。大为异议者所惎。及登第。果格公槐院之选。输城在北关孔道。属藩胡反。塞上 (第 199H 页)
政院承旨。年八十。以疾卒。屡 赠吏曹判书议政府左赞成。公讳昕。字景晦。自其游太学。人以远大期之。栗谷 李文成公 为群小齮龁。公唱诸生抗疏辨之。大为异议者所惎。及登第。果格公槐院之选。输城在北关孔道。属藩胡反。塞上 (第 199H 页)
其为台职。以持平召者十馀。掌令者再。至命乘马舆以来。皆固辞不至。 上尝问栗谷 李文成公
曰。成浑之贤。予已闻知。顾其才何如。 (第 204L 页)
文成 对曰。谓之独任经济。臣未敢知。其为人好善。好善优于天下。但多病不堪任剧。置之闲局。使数侍经幄。必能裨 …… (第 204L 页)
为燕山所坏。进上贡物之增重者。未尽裁革。不变而通之。无以为治。 上颇以是难之。后因引对。复申其说。时 李文成公 意与先生合。亦屡以为言。而终不行。识者恨之。先生在京不受禄。 上 (第 204L 页)
文成 对曰。谓之独任经济。臣未敢知。其为人好善。好善优于天下。但多病不堪任剧。置之闲局。使数侍经幄。必能裨 …… (第 204L 页)
为燕山所坏。进上贡物之增重者。未尽裁革。不变而通之。无以为治。 上颇以是难之。后因引对。复申其说。时 李文成公 意与先生合。亦屡以为言。而终不行。识者恨之。先生在京不受禄。 上 (第 204L 页)
狎。初从龟峰宋翼弼。受四子近思录诸书。心悦而服习焉。大宪公喜曰。吾儿已知为学。吾无忧矣。及长。师栗谷 李文成公。
备闻道义之要。栗谷甚重之。大宪公按关西。关西素称繁华。游客日以声色宴乐为事。先生每以省觐至。随众周旋 …… (第 222L 页)
府掌令执义。上疏言时事。有曰内旨除官。无异斜封墨敕。恐累 圣明。用是递为司仆寺正。为监试考官。得栗谷 李文成公。 将冠多士。或嫌其少日学禅。公曰。初学之误。程朱所不免。今既反之正矣。又何咎焉。议遂定。识者韪之。拜应 (第 229L 页)
府掌令执义。上疏言时事。有曰内旨除官。无异斜封墨敕。恐累 圣明。用是递为司仆寺正。为监试考官。得栗谷 李文成公。 将冠多士。或嫌其少日学禅。公曰。初学之误。程朱所不免。今既反之正矣。又何咎焉。议遂定。识者韪之。拜应 (第 229L 页)
科。权知承文院副正字。明年。选入艺文馆为检阅。 宣祖将讲通鉴纲目。 命大学士预简材臣可备顾问者。栗谷 李文成公
举五人以进。公实与焉。 赐内藏纲目一帙。且 命勿烦以吏文汉语试射等诸冗艺。寻 赐长暇读书。选入玉堂为 …… (第 236L 页)
。国家之柱石。士流之冠冕。至丁巳一疏。扶伦纪树正气。磊磊轩天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公始释褐。尝谒栗谷 李文成公。 文成公知其国器。谓曰我有归志。子其访我于石潭。时文成公方秉铨向用。公嫌于形迹。不能数叩函丈。未几。文 …… (第 242L 页)
通四书二经。十六。举初试。才名蔼蔚。十七。遭判书公忧。过毁成疾。服阕。益自奋攻苦力学。文词益进。栗谷 李文成公 亟称之。壬午。中进士选。乙酉。擢文科。权知承 …… (第 248L 页)
用舍不公之弊。对罢将退。上命坐赐问。以此大为用事者所恶。引疾递为宗簿寺正。自是置散殆一年。会三司诬诋 李文成公。 上怒命窜朴谨元,宋应溉,许篈等三人。而公复拜执义。寻升承政院同副承旨。俄递西枢。历成均馆大司成户曹 (第 254L 页)
参议,司谏院大司谏。文成公既没。时事大变。金宇颙为副提学入对。毁 文成 所为。时公以右承旨入侍。盛称 (第 254L 页)
文成 行谊之高。 上击节嘉叹。宇颙有所言。上辄问公曰。此言何如。公辄尽言不讳。益触时忌。无何。特授 …… (第 254L 页)
皆感悦。急难之日。多赖其力焉。与 李文成公 珥,成牛溪浑,赵重峰宪,郑寅城澈,洪益。城圣民相友善。一时善类。皆倚以为重。公于经传及濂洛诸书。靡不 (第 256L 页)
。国家之柱石。士流之冠冕。至丁巳一疏。扶伦纪树正气。磊磊轩天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公始释褐。尝谒栗谷 李文成公。 文成公知其国器。谓曰我有归志。子其访我于石潭。时文成公方秉铨向用。公嫌于形迹。不能数叩函丈。未几。文 …… (第 242L 页)
通四书二经。十六。举初试。才名蔼蔚。十七。遭判书公忧。过毁成疾。服阕。益自奋攻苦力学。文词益进。栗谷 李文成公 亟称之。壬午。中进士选。乙酉。擢文科。权知承 …… (第 248L 页)
用舍不公之弊。对罢将退。上命坐赐问。以此大为用事者所恶。引疾递为宗簿寺正。自是置散殆一年。会三司诬诋 李文成公。 上怒命窜朴谨元,宋应溉,许篈等三人。而公复拜执义。寻升承政院同副承旨。俄递西枢。历成均馆大司成户曹 (第 254L 页)
参议,司谏院大司谏。文成公既没。时事大变。金宇颙为副提学入对。毁 文成 所为。时公以右承旨入侍。盛称 (第 254L 页)
文成 行谊之高。 上击节嘉叹。宇颙有所言。上辄问公曰。此言何如。公辄尽言不讳。益触时忌。无何。特授 …… (第 254L 页)
皆感悦。急难之日。多赖其力焉。与 李文成公 珥,成牛溪浑,赵重峰宪,郑寅城澈,洪益。城圣民相友善。一时善类。皆倚以为重。公于经传及濂洛诸书。靡不 (第 256L 页)
共榻隶业。心常疑之。未几金公魁大科。公信口而发之。金亦负一队重望。扶掖者众。展转左右。指为党目。栗谷 李文成公
为世道忧之。欲为消弭。启请两出。公守松都。金得塞邑。时议益激。辛巳文成公长薇垣。又为调停 …… (第 327H 页)
之论。有言论罢沈某。可以保合者。 文成 信而从之。及见其捃摭过甚。始觉其诈谖。终至自劾。则并与 (第 327L 页)
文成 而斥之。至丁亥。攻公之论复发。延及一时名德。以朴思庵淳,郑松江澈,尹海原斗寿,尹海平根寿,牛溪,栗谷 (第 327L 页)
之论。有言论罢沈某。可以保合者。 文成 信而从之。及见其捃摭过甚。始觉其诈谖。终至自劾。则并与 (第 327L 页)
文成 而斥之。至丁亥。攻公之论复发。延及一时名德。以朴思庵淳,郑松江澈,尹海原斗寿,尹海平根寿,牛溪,栗谷 (第 327L 页)
而心诛之。则其害甚于杖之。闻者缩颈。迁大司宪移礼曹参判。坐微事免。癸未叙复西枢。寻为副提学。许篈等劾 李文成公
珥。绳之以骄蹇慢上之罪。语极矫诬。 上洞烛其状。窜篈等三臣于绝塞。公上劄痛辨其罔极之谗。因请稍轻其律 (第 389H 页)
七岁知读书。占句奇警。尝一览二百榜目。闇记不错一人。时年十二。见以为神童矣。己卯。魁进士。声誉骞郁。 李文成公
迓诏使。盛拣幕属。公布衣豫选。辞不赴。癸未。 宣庙试多士。又举第一。直赴殿试。遂以翌年甲申释褐探花。 (第 366H 页)
物。无足以累其心者。其天禀然也。公无子而不立后。乃曰。吾长女诚孝出天。此可为慰。长女适士人赵嵘。栗谷 李文成公
之甥也。早寡。节行最著。旌其闾。季女适工曹佐郎郑沄。松江之孙也。赵君有男成 (第 310L 页)
。以伉直忤权奸。荐蹈危机。至于白首。劲气不少诎。 宣庙中年。朝论岐贰。公恶其倾轧。一无所左右。惟敬服 李文成公
珥洗。涤东西之论。及 (第 252H 页)
文成 没而党人攻 (第 252H 页)
文成 不已。公痛之如私仇。每于稠广中。显言其诬罔。旁听者莫不缩颈。而公视之无如也。党人侧目。争欲齮之。而无 (第 252H 页)
文成 没而党人攻 (第 252H 页)
文成 不已。公痛之如私仇。每于稠广中。显言其诬罔。旁听者莫不缩颈。而公视之无如也。党人侧目。争欲齮之。而无 (第 252H 页)
谊与明道。悬河辩不穷。又杖岭南节。旌麾指祝融。撤此廊庙材。本欲起疲癃。行行树佳政。功业期盛隆。宣祖朝 李文成公
珥上疏曰。 世宗大王是东方圣主也。用人由己。惟贤惟才。南智出自门荫。而以黑头拜三公。金宗瑞显被物议。 (第 37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