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考讳万基。保 社功臣。领敦宁府事。光城府院君。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文忠公。大夫人韩氏西原府夫人。
公讳镇圭字达甫。尝谪巨济。岛中寓居有脩竹清泉。取以自号曰竹泉居士。金氏系出新罗。罗季有王子兴光者知国将亡。遁于光。子孙仍籍其州。前朝八代拜平章。世名其洞。入我 朝有都观察使若采。生检阅问。配许氏早寡厉节。育其孤。监察铁山。寔生左议政光山府院君国光。历三世至大司宪继辉号黄冈。为 明宣间名臣。生文元公沙溪先生长生。受学于栗谷 李文成公。 得吾东道学之嫡传。即公之高祖也。参判公忠信重厚。为士类所推。徐夫人丙丁乱殉节 (第 597H 页)
公讳镇圭字达甫。尝谪巨济。岛中寓居有脩竹清泉。取以自号曰竹泉居士。金氏系出新罗。罗季有王子兴光者知国将亡。遁于光。子孙仍籍其州。前朝八代拜平章。世名其洞。入我 朝有都观察使若采。生检阅问。配许氏早寡厉节。育其孤。监察铁山。寔生左议政光山府院君国光。历三世至大司宪继辉号黄冈。为 明宣间名臣。生文元公沙溪先生长生。受学于栗谷 李文成公。 得吾东道学之嫡传。即公之高祖也。参判公忠信重厚。为士类所推。徐夫人丙丁乱殉节 (第 597H 页)
但孤寓春来。百事关心。非但缚屋耕牟为魔障。且待到头看如何耳。悦卿书所云往复消日者。年前邂逅仲舒。语及 李文成
理气说。颇有两是之意。栽谓此非所望于吾仲舒者。因略略推说其义。悦卿于言下若有契悟。亟取老先生文集及先 (第 88L 页)
溪门诸子心经质疑。为直出于老先生手。遽加雌黄。至以理气说为未定之论。道峰啜享之日。一种阿好之徒。又以 李文成
理气说。为加密于退溪。后先袭谬。上渎 宸听。前后岭儒之叫 阍也。皆请公制疏。公为慨然草疏。推明四七之 …… (第 399L 页)
湖南之晞阳。晋之去晞阳且数日程。公亟往候之。留连数日。多所发难。因及四端七情理发气发之辨。盖公初熟看 李文成 说。乐其言闳肆。而以先入为主。谓与陶山定论。不害为两是。先人为言否否。理岂有两是。因略与推说其义。公 (第 404L 页)
湖南之晞阳。晋之去晞阳且数日程。公亟往候之。留连数日。多所发难。因及四端七情理发气发之辨。盖公初熟看 李文成 说。乐其言闳肆。而以先入为主。谓与陶山定论。不害为两是。先人为言否否。理岂有两是。因略与推说其义。公 (第 404L 页)
子言仁。子思明道。孟子道性善。濂溪作太极图说。皆所以明此物也。何尝杂气而为言乎。自有四七理气辨以来。 李文成
珥合理气为一物。其徒传相祖述。以为发前人所未发。先人尝极力排之。而祖 (第 499H 页)
文成 者不说。吾侪中号为有知见者。犹未免听莹。将使后之人。不知理自有动静体用。非小变也。乃与一二同志。反复 (第 499H 页)
文成 者不说。吾侪中号为有知见者。犹未免听莹。将使后之人。不知理自有动静体用。非小变也。乃与一二同志。反复 (第 499H 页)
孔子言仁。子思明道。孟子道性善。濂溪作太极图。皆所以明此物也。何尝杂气而为言乎。自有四七理气辨以来。 李文成
合理气为一物。其徒传相祖述。先人尝极力排之。而吾济号为有知见者。犹未免听莹。乃与一二同志。反复辨难。 (第 507L 页)
谬。而又因之以及大全。名曰朱全集览。而功未究焉。奇高峰尝为理气非二物之说。及闻退陶定论而后。觉其谬。 李文成
主张高峰初说。作辨累千言。先生尝极力排之。而学者犹往往中其说。公与一二同志。反复辨难。以为兼言理气而 …… (第 519L 页)
再觌无因。山颓之痛。前后若一。甲申馀泪。又洒今日。呜呼哀哉。南山有谷。公所乐者。取义紫阳。拟筑精舍。 文成 劝缘。世无法莲。屋子未就。人事已迁。一丘萧瑟。月惨风悲。不知魂魄。倘来游斯。日月有期。佳城载辟。素车 (第 528H 页)
再觌无因。山颓之痛。前后若一。甲申馀泪。又洒今日。呜呼哀哉。南山有谷。公所乐者。取义紫阳。拟筑精舍。 文成 劝缘。世无法莲。屋子未就。人事已迁。一丘萧瑟。月惨风悲。不知魂魄。倘来游斯。日月有期。佳城载辟。素车 (第 528H 页)
。后二世。有知礼县监讳镐。大司宪讳继辉。号黄岗。以宏才博学。为 明宣间名臣。文元公沙溪先生讳长生。以 李文成
嫡传。为道学之宗。吏曹参判讳槃。以忠信厚重。扶正斥邪。为士流所推。寔公四世也。参判公娶连山徐氏 赠参 (第 365L 页)
考讳益兼。成均生员 赠补祚功臣议政府领议政光源府院君。妣海平尹氏贞敬夫人。
公讳万基。字永叔。号瑞石。又号静观轩。金氏系出新罗。罗季有王子兴光者。知宗国将乱。遁于光。子孙仍籍焉。在高丽。八世位平章。世以名其洞。入 本朝。有都观察使若采。生艺文馆检阅问。配许氏。早寡守节。朝命表其宅。后二世。有左议政敌忾佐理功臣光山府院君国光。生司谏院大司谏克忸。又三世。有司宪府大司宪继辉。号黄岗。博学有经济才。栗谷 李文成公。 称以真宰相。是生文元公。文元公事栗谷。得其适 (第 372H 页)
公讳万基。字永叔。号瑞石。又号静观轩。金氏系出新罗。罗季有王子兴光者。知宗国将乱。遁于光。子孙仍籍焉。在高丽。八世位平章。世以名其洞。入 本朝。有都观察使若采。生艺文馆检阅问。配许氏。早寡守节。朝命表其宅。后二世。有左议政敌忾佐理功臣光山府院君国光。生司谏院大司谏克忸。又三世。有司宪府大司宪继辉。号黄岗。博学有经济才。栗谷 李文成公。 称以真宰相。是生文元公。文元公事栗谷。得其适 (第 372H 页)
诚意之功。不忘于疾病之际。呜呼。此岂可与掇拾常谈。应文塞责之言。同日语哉。又以为 国家失太平久矣。自 李文成
以来。革弊救民之论。大行于世。而终莫之一变。至于今日。国势削弱。民生殿屎。视 (第 415H 页)
文成 之世。已不啻一落千丈。失今不图。将无救于乱亡。入而告于 黈纩。出而疏于奏牍者。莫非欲拯生民于水火之中 (第 415H 页)
文成 之世。已不啻一落千丈。失今不图。将无救于乱亡。入而告于 黈纩。出而疏于奏牍者。莫非欲拯生民于水火之中 (第 415H 页)
考讳万基。保社功臣领敦宁府事。光城府院君。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文忠公。大夫人韩氏西原府夫人。
公讳镇圭。字达甫。尝谪巨济岛中。寓居有脩竹清泉。取以自号曰竹泉居士。金氏系出新罗。罗季有王子兴光者。知国将亡。遁于光。子孙仍籍其州。前朝八代拜平章。世名其洞。入我 朝。有都观察使若采。生检阅问。配许氏。早寡厉节。育其孤。监察铁山。寔生左议政光山府院君国光。历三世。至大司宪继辉。号黄冈。为 明宣间名臣。生文元公沙溪先生长生。受学于
栗谷 李文成公。 得吾东道学之适传。即公之高祖也。参判公忠信重厚。为士类所推。徐夫人。丙丁乱。殉节旌闾。生员公早魁司马 (第 419L 页)
。以治事役。而窃念先生道德功烈。为一国所共尊仰。则今日之事。正当与四方之士共之。盖吾东方道学。莫备于 李文成。
而金文元先生。实受其衣钵之托。先生既早游其门。得其的传。而又尝以考亭夫子。为孔孟后一人。寤寐羹墙。服 (第 223L 页)
。无所往而不用其公。凡在亲疏之际。一皆披露肝腑。不存畦畛。窃知其所尚友。若与汉之孔明。宋世南轩及我朝 李文成。
有所契合。使其抚世而听所施为。则所谓开诚心布公道。纳众善破朋植。亦将一揆同归。而既不能然。则退而宪章 (第 438L 页)
靡不整顿。凡利害之。关于军民者。必申复报闻。得请乃已。每务屏寻文宪,石潭诸书院。引诸生。讲问劝督之。 李文成公
主祀孙失官。贫不能祭。还白于朝。俾得沾禄。且官其后孙。任满。入为同枢兼同义禁,刑曹参判,副总管。移户 …… (第 342L 页)
海丰君。生讳麟祥。监役赠参判。继子曰讳通。郡守赠领议政。寔公曾祖。议政公于栗谷文成公。为从祖昆弟。从 文成 学。以文行名。祖考讳景宪。礼曹参判赠吏曹判书。有三子。伯仲以文科显。公先考讳䄷。其季也。魁司马。卒官 (第 353H 页)
海丰君。生讳麟祥。监役赠参判。继子曰讳通。郡守赠领议政。寔公曾祖。议政公于栗谷文成公。为从祖昆弟。从 文成 学。以文行名。祖考讳景宪。礼曹参判赠吏曹判书。有三子。伯仲以文科显。公先考讳䄷。其季也。魁司马。卒官 (第 353H 页)
闻于其妻母为对。而兴朝妻母。初无与之酬酢之语。于是窾言悉归虚罔。金万重复窜配。三月。群小乘时丑正。有 李文成,
成文简两贤文庙黜享之命。公在香山。慨然忧叹。以为虽在俟罪中。关系斯文甚大。义不可无言。上劄争之。严批 (第 397H 页)
。无所往而不用其公。凡在亲疏之际。一皆披露肝腑。不存畦畛。窃知其所尚友。若与汉之孔明,宋世南轩及我朝 李文成
有所契合。使其抚世而听所施为。则所谓开诚心布公道。纳众善破朋植。亦将一揆同归。而既不能然。则退而宪章 (第 15L 页)
仕路在亨阏间。而善善恶恶。得之天性。在言地举正官邪。前后五十馀人。同列惮之。其斥两王子宫室踰制。纠劾 李文成
误事。尤见其风裁。寅城相刚戾。柄用以私。好恶生杀通塞人。而终始驳弹。婴锋触机。遭挫抑无悔。仁弘始出山 (第 264H 页)
时年十八。授以经史课读甚严。昼夜念诵不废。寒暑如是者殆数年。学业骤进。见解卓然。公在南中。得栗谷 李文成
文集。朝夕披玩。敬信慕悦。告议政公曰。圣人言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如 (第 587H 页)
李文成。 真大贤。今其书在耳。仍以文集进。议政公阅览。甚喜曰。不意汝见识乃至于此。公之尊慕牛栗。盖自此始。与兄 (第 587H 页)
李文成。 真大贤。今其书在耳。仍以文集进。议政公阅览。甚喜曰。不意汝见识乃至于此。公之尊慕牛栗。盖自此始。与兄 (第 587H 页)
下大安。公奏罢体府。请改修 先朝实录。复𦸲官,赠尚敏职。 上皆从之。移拜吏曹判书。入侍讲筵。请进讲 李文成
所撰圣学辑要。仍请敦召尤斋先生。以辅 圣学。朝廷方议文庙升黜。公上疏请遵 皇朝制釐正。遂黜荀况等诸人 (第 478L 页)
尔勿过辞。不得已出谢。二月。乞暇归乡。三月。移拜大司谏。先是。尹拯欲发明其先父江都事。抵书于人。乃引 李文成
为比。至谓栗谷真有入山之失。士论哗然。以拯为诬逼先正。四学儒生等。通文八路。论斥其罪。翰林金洪福等右 (第 50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