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铭序略曰。小子谬以无状。每出入门下。观道德听教诲。则堂铭之作。不至阿所好矣。(按此文则先生之受学于守愚盖非一日。而文集及行状。并无所考。今不敢臆定为何年也。)
和栗谷 李文成公 隐屏退老归田吟。
(第 178L 页)
和栗谷 李文成公 隐屏退老归田吟。
(第 178L 页)
有明朝鲜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李公谥状。[李敏求]
公讳好闵。字孝彦。姓李氏。始祖茂。唐中郎将。隶苏定方伐百济。遂留为延安人。其后裔班班可谱。工曹典书系孙。典医监正亮。寔公八世七世。曾祖讳淑琦。再策勋延安君。卒户曹判书。祖讳世范。弘文修撰。赠左赞成。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领议政。咸以公贵故。妣比安朴氏。司直旅之女。公生四岁而孤。夙性闿悟。七岁知读书。占句奇警。尝一览二百人榜目。闇记不错一人。时年十二。见以为神童矣。己卯。魁进士。声誉骞郁。 李文成公 迓 诏使。盛拣幕属。公布衣预选。辞不赴。癸未。 宣庙试多士。又举第一。直赴 殿试。遂以翌年甲申。释褐 (第 567H 页)
。摩挲感唏而书之。
崇祯四辛酉仲秋日。西河任宪晦书。
嘉靖甲子司马榜目跋(先生同榜)[李选]
右栗谷 李文成公 司马榜目。累经兵燹。罕传于世。偶得写本。恐其泯没。遂以校局铸字印之。与榜中诸公之后孙共焉。我从曾祖峒 (第 75H 页)
崇祯四辛酉仲秋日。西河任宪晦书。
嘉靖甲子司马榜目跋(先生同榜)[李选]
右栗谷 李文成公 司马榜目。累经兵燹。罕传于世。偶得写本。恐其泯没。遂以校局铸字印之。与榜中诸公之后孙共焉。我从曾祖峒 (第 75H 页)
嫡泒与支孙。随窠录用。悬注以入可也。尚星曰。嫡长外又以支泒录用。此路一开。则干恩之弊渐长矣。 上曰。 李文成,
赵文烈子孙外。更勿据例事分付可也。文烈则异于 …… (第 466H 页)
承 传。铨曹每未易奉行。而归于文具矣。 上曰。果如下番之言。而今此录用。有异于他。特为举行。无如前日 李文成 子孙录用承 传不即举行之弊也。
命刊行朝 天日记
同日入侍时。检讨官俞最基 启曰。臣以先正臣赵宪事 (第 466L 页)
承 传。铨曹每未易奉行。而归于文具矣。 上曰。果如下番之言。而今此录用。有异于他。特为举行。无如前日 李文成 子孙录用承 传不即举行之弊也。
命刊行朝 天日记
同日入侍时。检讨官俞最基 启曰。臣以先正臣赵宪事 (第 466L 页)
枫崖先生集序[李柬]
国朝文明之运。莫盛于 宣庙际。道德则 李文成, 成文简二先生为之冠冕。而一队诸君子彬彬焉。学识文章则朴思庵,郑松江两相国为之领袖。而以下诸名流。指不 (第 549H 页)
胜屈焉。时则有若枫崖先生安公。以德学。薰陶渐染于师友渊源之会。以文章。更迭唱和于笙簧鼓吹之场。虽当时位遇有崇裨。器业殊科品。而臭味风流。概乎一运气也。吁。何其盛哉。不幸 李先生 未老易箦。而儒林丧元气。思庵遁于白云而亡。松翁飘泊沧桑。卒蒙大乱而蝉蜕。则 国家柱石又尽矣。重峰赵先 …… (第 549H 页)
枫崖集序[尹凤朝]
栗谷 李文成公 在 穆陵朝。以道学匡君。经术措世。时则有牛溪成文简,松江郑文清为后先。而在野亦惟安枫崖,宋龟峰诸君子 (第 550H 页)
谥状[宋浚吉]
先生讳长生。字希元。姓金氏。学者称为沙溪先生。其先盖出新罗。罗之季。有王子兴光。知宗国将乱。出遁于光。为氓庶。子孙仍籍焉。至丽朝。八世相继为平章事。故名其洞曰平章。入我 朝。世有显人。有讳问。艺文馆检阅。其配曰阳川许氏。以节行旌闾。事载三纲行实。再世而至左义政讳国光。策敌慨,佐理两勋。封光山府院君。生讳克忸。司谏院大司谏。与宪纳金驲孙等。力争 怀简追崇非礼。时议韪之。卒 赠礼曹参判光原君。即先生高祖也。曾祖讳宗胤。珍山群守。赠兵曹参议。祖讳镐。知礼县监。 赠议政府左赞成。考讳继辉。世称黄冈先生。聪明才学冠一时。历事 明,宣两朝。栗谷 李文成公。 每论公辅才。必举公为首。官终司宪府大司宪。 赠吏曹判书。妣平山申氏。参赞夷简公瑛之女。丽朝太师壮节公 …… (第 156H 页)
初从宋龟峰翼弼。受四子,近思录诸书。精思力行。铢累寸进。黄冈公喜曰。吾儿已能如此。吾无忧矣。既又师事 李文成公。 备闻道学之要。自任甚重。 (第 156L 页)
文成 期许特深。黄冈公按关西。关西素称繁华。游客日以声色为娱。先生每以省觐至。外若不为崖异。而操履甚严。未 …… (第 156L 页)
馀。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承前启后。寿道脉于无穷。其功大矣。而明粹洞澈。真知实践。得圣门宗旨者。无如栗谷 李文成 云。其于近代儒贤所论理气先后。四端七情。物格知至。人心道心等说。同异得失。一皆以 (第 160L 页)
文成 之说折衷之。而辨析精微。多所自得。先生于礼学。用功尤深。考證精博。一时质问者皆归焉。盖先生既得 (第 160L 页)
李文成 嫡传。其渊源之远。门路之正。困知勉行之功。继往开来之业。后之学者。可考而徵之也。先生不事著述。每读书 …… (第 160L 页)
。初从龟峰宋翼弼。受四子,近思录诸书。心悦而服习焉。大宪公喜曰。吾儿已知为学。吾无忧矣。及长。师栗谷 李文成公。 备闻道义之要。栗谷甚重之。大宪公按关西。关西素称繁华。游客日以声色宴乐为事。先生每以省觐至。随众周旋 …… (第 161L 页)
七年。生先生。十一。丧母。鞠于大父。自幼性行纯笃。心无外慕。动止自矩。及长。师事宋龟峰翼弼。又事栗谷 李文成公。 绝意功令。委身于学。勤励向进。 (第 165L 页)
文成 甚重之。在诸生中期待特深。万历戊寅。先生年三十一。 朝廷求访学问笃行之士。用荐授 昌陵参奉。从判书公 (第 165L 页)
事干谒。权知训鍊院奉事。兵曹判书金贵荣有孽女。欲与公为妾。公曰。吾初出仕路。岂宜托迹权门。立谢媒人。 李文成公
珥为吏判。闻公之为人。且欲叙同宗。因人求见。公不肯曰。同宗则可相见。在铨地则不可见。调童仇非权管。秩 (第 331L 页)
省务。比 山陵尤焉。而公司酒局。察职加毖。同僚以寒甚。索饮一杯。公曰。尚未公宴。此不可先饷人。远接使 李文成公。
闻而嘉之。而邮其索饮者。迁宗簿正。复为掌令。例兼春秋。癸未。递移司艺。复为掌令。迁司䆃佥正。升司赡寺 …… (第 403H 页)
质正官。朝京而还。万历甲戌。大籍兵丁。选拜黄海都事兼敬差官。专管一道籍务。文案纷委。应酬如响。观察使 李文成公 奇其才。日邀致左右曰。君本职都事也。须先助我治文书。籍兵之务。有卯申馀暇在。凡肯綮。辄询公裁决。及其 (第 410H 页)
质正官。朝京而还。万历甲戌。大籍兵丁。选拜黄海都事兼敬差官。专管一道籍务。文案纷委。应酬如响。观察使 李文成公 奇其才。日邀致左右曰。君本职都事也。须先助我治文书。籍兵之务。有卯申馀暇在。凡肯綮。辄询公裁决。及其 (第 410H 页)
干谒。权知训鍊院奉事。兵曹判书金贵荣。有孽女。欲与公为妾。公曰。吾初出仕路。岂宜托迹权门。立谢媒人。 李文成公
珥为吏判。闻公之为人。且欲叙同宗。因人求见。公不肯曰。同宗则可相见。在铨地则不可见。调童仇非权管。秩 (第 450H 页)
许氏。砺节育孤。命旌闾。再传而左议政讳国光。策勋。封光山府院君。四世至讳继辉。官大司宪。号黄冈。栗谷 李文成公
称为公辅器。曾祖讳长生。官参判。号沙溪先生。从祀圣庑。祖讳槃。吏曹参判 赠领议政。考讳益 (第 341H 页)
为知言。则浩曷不于是徵信焉。谨书于左。
松潭书院庙庭碑记
江陵大都护之府南二十里。有松潭书院。即栗谷 李文成公 先生妥侑之所也。记昔游宦邻郡。取道祗谒。退与诸生。揖升讲堂。坐语移日。听其道先生事行。历历可徵。殆如 (第 363L 页)
松潭书院庙庭碑记
江陵大都护之府南二十里。有松潭书院。即栗谷 李文成公 先生妥侑之所也。记昔游宦邻郡。取道祗谒。退与诸生。揖升讲堂。坐语移日。听其道先生事行。历历可徵。殆如 (第 363L 页)
巳之祸。其子彦良。不宜置 辇下。启窜极边。至辛巳。果以凶逆伏法。人服其先事之见。蔡振后之孙彭胤。诬辱 李文成,
成文简。请黜圣庑。改纪之初。滥被瀛选。公以彭胤世济其恶。论削其录。士论快之。冬。因灾异。应旨陈疏。首 (第 405H 页)
文。
厥初吾东。道学无闻。圃老肇基。陶山浚源。然其微奥。犹未大阐。在 穆陵世。文治嵬焕。惟时作者。有 李文成。 姿邻生知。天开日明。四七理气。论说竖横。发前未发。启佑后生。明良相遇。冀臻太平。天夺之亟。道未大行。 (第 512L 页)
厥初吾东。道学无闻。圃老肇基。陶山浚源。然其微奥。犹未大阐。在 穆陵世。文治嵬焕。惟时作者。有 李文成。 姿邻生知。天开日明。四七理气。论说竖横。发前未发。启佑后生。明良相遇。冀臻太平。天夺之亟。道未大行。 (第 512L 页)
赠领议政行刑曹判书平兴君申公谥状
传
烈女宋氏传
高山三烈妇传
厚斋先生别集卷之一
疏
拟因台谏大臣疏伸辨 李文成 朴文纯两先正疏(庚戌○因有目下情势不果上)
代进士尹櫶等伸辨尤斋宋先生被诬疏(戊午)
代
传
烈女宋氏传
高山三烈妇传
厚斋先生别集卷之一
疏
拟因台谏大臣疏伸辨 李文成 朴文纯两先正疏(庚戌○因有目下情势不果上)
代进士尹櫶等伸辨尤斋宋先生被诬疏(戊午)
代
拟因台谏大臣疏伸辨 李文成 朴文纯两先正疏(庚戌○因有目下情势不果上)
伏以臣废疾四载。尸居㱡㱡。凡国论廷议。漠若聋瞽。晚伏闻日 …… (第 216H 页)
谓之荡平也明矣。至于臣师本末。臣实详焉。臣师之道。即文成公之道也。当甲乙之间。臣师之调剂彼此者。果如 文成 之于东西。及至己巳。先正臣文正公宋时烈 (第 216H 页)
始祖讳幸。佐丽祖官太师。其后文正公讳溥。号菊斋。忠肃公讳节。号栗亭。显名于世。曾祖讳洁。好学穷经。与 李文成,
成文简为道义交。卒赠左承旨。祖讳镬承旨。赠吏曹参判。配竹山安氏。考讳垕。成均进士。以君参保 社从勋。 …… (第 346H 页)
。胡不寿耇以弥天禄。于躬不嬴。于后可徵。贤配同藏。是惟子怀之茔。
宣务郎行 齐陵参奉李公墓碣铭
栗谷 李文成公 先生有从子。曰景震。少时器度峻整。称为贤子弟。既长。以文成公命。受业于牛溪成先生。力学不怠。文成公殁 (第 363H 页)
。而群小搆诬未已。乙酉。公抗章陈辨。丁亥。 文成 之门人赞成李公贵以布衣欲疏辨而未彻。公劝以未上之疏。附诸公疏以闻。士论快之。公字诚甫。德水人。世德详 …… (第 363H 页)
。义同私淑。与延丰公及公曾孙绅有契好。绅之胤泰翼问业于余。墓铭之托。其何可辞。铭曰。
猗𨲠李公。以 文成 之侄。游文简之门。天予美质。学有渊源。何遽秀而不实。惜乎未卒其所闻。我铭其室。尚有徵于后人。
侍讲院 (第 363L 页)
。胡不寿耇以弥天禄。于躬不嬴。于后可徵。贤配同藏。是惟子怀之茔。
宣务郎行 齐陵参奉李公墓碣铭
栗谷 李文成公 先生有从子。曰景震。少时器度峻整。称为贤子弟。既长。以文成公命。受业于牛溪成先生。力学不怠。文成公殁 (第 363H 页)
。而群小搆诬未已。乙酉。公抗章陈辨。丁亥。 文成 之门人赞成李公贵以布衣欲疏辨而未彻。公劝以未上之疏。附诸公疏以闻。士论快之。公字诚甫。德水人。世德详 …… (第 363H 页)
。义同私淑。与延丰公及公曾孙绅有契好。绅之胤泰翼问业于余。墓铭之托。其何可辞。铭曰。
猗𨲠李公。以 文成 之侄。游文简之门。天予美质。学有渊源。何遽秀而不实。惜乎未卒其所闻。我铭其室。尚有徵于后人。
侍讲院 (第 363L 页)
相契。结为忘形之友。共登司马一榜。同游栗谷李先生之门。早为士林所推许。光海朝。公以特进官入侍。以栗谷 李文成公
宜从祀文庙为言。此是一世公论。而公实首发。 仁祖朝乙亥儒疏。盖继此而起也。宋龟峰翼弼被人搆陷。士林冤 (第 531L 页)
告病。且当俭岁。赒赈得宜。一路晏粲无捐瘠。崇奖儒教。每务屏出访文宪石潭诸书院。引诸生讲问。恒加劝督。 李文成公
奉祀孙李厚莳失官。贫不能祭。时给祭需。还朝。白于 上。俾得禄。其弟厚树有文才。亦陈达除职。秋。拜刑曹 (第 565H 页)
卿何不念及于斯。而一向控辞乎。宜勿固辞。继 下别谕促还。又拜疏数千言。悉陈家世事及情迹难进之势。末引 李文成
故事。请以此疏 下询公朝。如曰国人实无疵臣之言。臣虽舁疾更进。参修国史一日而死。亦所不避。如曰国言果 …… (第 263L 页)
始悬诀之役。旋以诸僚往来不便。疏请移设处所于京中。而府君不复入参。六月。陈疏悉暴病情。又陈易传。闻有 李文成 口诀。可传誊进讲。留无所事。愿蒙许退。 答曰。已谕予意于前批。而今日之疏。语意愈恳。良用缺然。噫。卿 …… (第 280H 页)
临之。泽堂先生参酌古今。定为祭式。小大荐献。皆有馔品器数。兼论礼意。俾永世遵守。府君又因文公礼。参以 李文成 家所行者。著为仪节以行事。而情文毕备焉。先代坟茔。多在远亲尽。香火几于废坠。府君前后遍行省扫。通议同 (第 305L 页)
始悬诀之役。旋以诸僚往来不便。疏请移设处所于京中。而府君不复入参。六月。陈疏悉暴病情。又陈易传。闻有 李文成 口诀。可传誊进讲。留无所事。愿蒙许退。 答曰。已谕予意于前批。而今日之疏。语意愈恳。良用缺然。噫。卿 …… (第 280H 页)
临之。泽堂先生参酌古今。定为祭式。小大荐献。皆有馔品器数。兼论礼意。俾永世遵守。府君又因文公礼。参以 李文成 家所行者。著为仪节以行事。而情文毕备焉。先代坟茔。多在远亲尽。香火几于废坠。府君前后遍行省扫。通议同 (第 30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