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敬明幽同感尚书欲传信
于后远命愚志之夫上士解空而离相中士著空而嫉
有不因相何以示觉不由有何以悟无彼达 真谛
而得
中道者当知为而不有贤乎以不修为无为也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
天生人而不能使情欲有 (第 6b 页)
能兴是事无喜舍之心者著于悭贪不能结
此缘无颖悟之识者乐于小法不能成此大惟师脩行
四无量法惟师参悟佛光 真谛
是以名达天庭礼纳使
相住持向太后功德寺太观宣和间声名籍甚今行年
八十有七而能辨此一大事因缘可以见其平 (第 10b 页)
   题印公所著字说后
千江印公禀慈惠之资传天台教观之学解行兼至诚
法门之钜器其徒有润上人者以玉田为字印公曰玉
出于田则诚润矣然止于润身而不能润物非吾法自
利利他之意因易其字曰受之且著为字说印公大意

以谓法华一会诞开权乘悉归真实功在溥润譬如百
榖草木同润于雨惟夫所受不同故各从所解而有差
别惟圆机之士能受润不二推其所自在于能受与否
印公为其徒制字本法华 真谛
反覆开示其望上人受
润不二而溥润于物者可谓至矣间请余言焉而余何
足以言之虽然吾夫子设教有时雨化之者亦 (第 24a 页)
  游新庵记
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曰八功德水不稽何代僧因
水以建庵不过数间而已其向且未的然而游人信士
无问春秋四季时时来往酌水焚香涤愆忏罪已有年

矣朕自至此二十年馀每观此地景虽佳丽庵将颓焉
朕尝叹息蒋山住持寺者自建庵以至于斯时前亡后
化者叠不知几人曾有定向而革庵者乎故空景美而
庵颓一日暇游于此有僧求布施于朕以崇建之朕谓
僧曰愚哉尔知梁武帝崇信慧超云光等舍身同泰寺
陈武帝敬 真谛
等舍身大庄严寺又如信道家之说者
秦皇遣方士而求神仙汉武帝因李少君等而冀长生
魏道武因寇谦之行天宫静轮 (第 17a 页)
鞠成众子鸤鸠仁也采蘋采藻修礼度也
如山如河有德容也妇礼既成内则用贞母仪乃行家
道以宁于是春秋高矣雅好 真谛
厌斁禅味减撤珍华
被服慈衣捐斥(集作/弃)文绣总斯群懿式是六姻故以嗣
徽先姑垂裕来史诗所谓邦之媛也夫 (第 6a 页)
乃以辅教编上中下为前三卷以师
所著之文志在通会儒释以诱士夫镜本识心穷理见
性而寂其妒谤是非之声也又以 真谛
无圣论缀于辅 …… (第 3a 页)
末云示法非文字
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又曰圣人如春陶陶而发之
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此谓终归乎静默焉故
无圣论结云凡圣知觉者 (第 3b 页)
真谛
之影响妄心之攀缘
耳然有志于外文字之学者览此二说岂不少警于中
乎其辅教集旧本以累经镂板故虽盛传于世而 …… (第 3b 页)
孝论余详考其书则
功在于原教非韩行在于书僧(即僧/也者)孝论德在于志尚
远公而题其影堂文道在于坛经赞 真谛
无圣论其文
之高拔胜迈绝出古今则见于武林山志故后叙谓因
风俗山川之胜欲抛掷其思力以收其景趣也乃作武 (第 4b 页)
相见亦有如我两人者乎上人
始以文字为禅悦终以修持为 真谛
而又为其徒所强
立寺吾闻之安时处顺古之所谓县解也上人归见吴
兴陆使君吴别驾为我谢曰治郡甚劳苦如过从欲 (第 2b 页)
济于彼是用归诚 真谛
祈祐能仁钳铁围而写容现金
莲而得像遂于登仙麓茔之侧造阿弥陀像一躯坐高
三丈并象变菩萨天人毕备全金涌出 (第 20a 页)
拂羽乔木缅升高云而遭大过栋桡而殒呜
呼天降吊乎时年三十五是岁龙集癸已有周天授二
年七月卜兆不吉权殡于 真谛
寺之北园始以今甲午
岁献春二月己酉朔二十五日巳酉窆于石溪山之北
冈陪考坟也君家世坟垄在武东山昭穆崇封 (第 17b 页)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
若夫考龙图而括运抚麟笔以伤时天地闭而贤人隐
周孔逝而微言绝岂非太阶无象三辰鲜逌叙之因沧
海为陵百川有横流之势况乎法身长往顾糟粕以空

存化迹繁流仰舟航而遂远虽复功推八正犹迷鹤树
之谈道亚三明未睹龙宫之籍则有妙音难遇瞻雪岭
而投躯 真谛
希声仰云山而破骨优填企景新雕白玉
之龛般若寻风而化黄金之像三千宝座回出天宫八
万珍台遥临净域非惠图之 …… (第 1b 页)
居之地时有弘演上人自丹鸟下日昌帝箓
于明堂青鹤乘霄降仙苗于大室轩冕将风云交映钟
鼎与山河共远法师宿持 真谛
幼挺殊姿拔五翳于长驱登四禅于回观以为德因时建澄什继 (第 3b 页)
胜族门称东别之标地接西隅之向严君平之履道盛
德家传秦子整之谈天风流代袭咸以为妙图 真谛

出于无名翠琰玄碑道凝于不朽弇州北跨犹疏騄骥
之铭文石东区尚勒元龟之颂况乎玉衣流庆事属于
仙帏金屋 (第 5a 页)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昔者万人疾疫神农鞭草而救之四维淍瘵夏禹刋木
以除之岂非物外其性则道功出事□其和则任迹著
傍稽素篆仰叩玄扉即时义而规大觉因彝伦而伫

向使三灾克殄八正咸修人握戒珠家藏宝印则三
十二相不 (第 1a 页)
  书佛祖统纪后
自景德传灯录出而续之者至合为五灯其统则释迦

世尊而下为迦叶阿难陀中有马鸣龙树以至菩提达
磨为西天二十八祖达磨来本土为初祖以至慧能为
六祖而衣钵绝矣六祖之后最显者二宗曰南岳让青
原思让之下为马祖道一而道一之后其著复五宗而
此统纪则宋僧法槃别立教宗以法华为经天台为统
止观为门曰三谛所谓中谛者统一切法 真谛
者泯一
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为此一秘之藏不显盖三惑覆
之于是立三观以破三惑曰空观者破见思惑證一切 (第 6b 页)
得在彼三会之中颂曰挺/此四人姿映蔚华林园)千尺岩岩穰祛之化犹远(弥/勒)
(下生经身长千尺圆光二十丈 真谛
师传弥勒佛出由/世时须达为蠰祛国大臣名须达多此园地还广一)
(旬纯以七宝遍满布地奉施如来/起为住处 (第 2b 页)
海岛荒遐之处戒荤血人念三昧誓超恶趣期生净域
岂其俗固然哉教所被也然则兹庵之作其利益不既
多乎若夫究 真谛
于一言之顷悟奥义于一事之微学
者殆未易进此然顿由渐入尚勉诸觉真觉荣曰然遂
书以授之而锓诸梓觉真号东庵 (第 17b 页)
同善注/曰杜口谓不言)然语彝伦者必求宗于九畴谈阴
阳者亦研几于六位(故此明言之用也尚书武王访于/善曰 真谛
无言俗谛借言以明理)
(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王弼曰六位爻之/箕子曰我不知彝伦攸叙周易曰夫 (第 2a 页)
应之缘匪一。洎
乎近世。崇信滋深。人觊当年之福。家惧来生之祸。由是滞
俗者闻元宗而大笑。好异者望 真谛
而争归。始波涌于闾
里。终风靡于朝廷。遂使殊俗之典。郁为众妙之先。诸华之
教。翻居一乘之后。流遁 (第 07a 页)
。可为尽善。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
空。像教栋梁。爱河舟楫。戒珠在握。明镜入怀。雪涉云征。穷
鹿野之 真谛。
帆飞海宿。究马鸣之奥旨。声该八转。言善两
方。足可窥鉴阙如。抑扬了义。诏令集京城义学沙门飞锡
(第 24b 页)
闻地初瑜伽种性地尽第二瑜伽处凡九卷。元
法寺沙门元赜受旨缀文。声闻地第三瑜伽处尽独觉地
凡五卷。汴州 真谛
寺沙门元忠受旨缀文。菩萨地有馀依
地无馀依地凡十六卷。简州福众寺沙门靖迈受旨缀文。
摄决择分凡三十卷 (第 11b 页)
静摄斯调。障不自遣。对治方销。德
不自备。勤修乃饶。六蔽既除。则真如可显。三障未灭。则菩
提极遥。故 真谛
离垢净之相。俗谛立是非之条。指事必假 …… (第 22a 页)
婆若。(如者反)得其理也
解脱如此。失其旨者过患如彼。何得为非而不惧。崇邪以
为是。夫见舟见水。皆非 真谛。
而将涉大川。非舟不济。病体
药性。均是空虚。而人由病殒。病因药除。犀甲鸩毛。等类泡
沫。而饮鸩者死。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