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过客相寻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
  柳司马至
  谒 真谛
寺禅师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第 3b 页)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鸟囚不忘飞马系尝念驰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君
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作堂
名静照此语子谓谁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老死不
自惜扁舟自娱嬉从之恐莫见况肯从我为
厌事人无事更悲说来绝倒即就起动相以证 真谛

寂然何必坐断千崖乃得慧眼无见 (第 33a 页)
(之若脯淮南子圣人处环堵之室高诱注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传灯录居士庞蕴少悟尘劳)
(志求 真谛
散花天女出维摩经详见十三卷坐上赋戴/花诗注杜子美义鹘行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食又折)
(尾时一掉饥肠皆巳 (第 3a 页)
    经序状
大仙经典最上法乘来自西方閟于中禁将期利益必
在阐扬遂命僧徒译其句偈兼诏卿等润以文言昨因

披寻深得 真谛
悟本生不灭之义證心地无相之宗方
勤护持聊著序引永言述作犹愧圣明卿等贺陈良深
嘉尚
   荅元应授岳鄂 (第 31b 页)
足言叹今兹荐奠不设荤腥庶几降临鉴察精意噫浮生是幻 真谛
非空灵鹫山中既同前会兜率天上岂无后期呜呼韦
君先后间耳伏惟尚飨
   祭弟文
维太和二年岁次戊申十二 (第 10a 页)
者凡三百六十其内修外感
也如此可不谓通于大道乎公之晚年又师六祖以无
相为心地以不二为法门每遇僧徒辄论 真谛
虽耆年 (第 9b 页)
而去脱屣畏涂束身首丘长为归人夫复何求
小归故乡大归净国遗民次宗古有遗则轻安调心
呕和涉世外脩儒风内閟 真谛
儿女团圞身世蹩瞥
饰巾期至抗神告别观音忍苦归心合掌气息一丝
佛音琅琅老宿叹息禅僧愕眙众香国里弹指去来 (第 9b 页)
  百千如来以方便智开广大慈护念有情甚于赤子虽
般涅槃成就佛土不舍众生而出现于世弗起于座应
遍十方如水中月著示无边如鉴中形去住无碍灯灯
相续寿命无穷利益一切在昔然已若全州湘山祖师
者姓周名全真郴县人也幼负超然之志出家受具足
戒年十六参径山道钦钦睹其骨相不凡叩以 真谛

声响答妙契佛乘遂留之顿悟顿修不数年道成后游
罗浮还郴继走衡阳来兹湘山时湘源县治在山西南 (第 6b 页)
师又主
其寺不可无诗以颂其美而垂于后乃作诗曰
我闻佛法第一义无有言语及文字若非言语及文字
迷者何以见 真谛
佛大慈悲大智慧发大愿力度万世 (第 25a 页)
坚等少
承荣绪中区胜族门称东别之标地接西隅之向严君
平之履道盛德家传秦子整之谈天风流代袭咸以为
妙图 真谛
事出于无名翠琰玄碑道凝于不朽弇州北
跨犹疏騄骥之名文石东区尚勒元龟之颂况乎玉衣
流庆事属于仙帏金屋延 (第 46a 页)
   寄瞿洞观二
斯土士风民俗何如广土众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
与世俗吏传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驾越毂不可同年而
语所以苦心毕力其间不言可知廊庙山林俱各有事
在山林者一念不空即非真体有民社者一念不实亦
非真空老丈从事心学已久知于此裕如弟正孳孳焉
未有得手处也便中祈一示持行 真谛
   与顾新蒲 (第 63a 页)
             明 温纯 撰
  祭文
   祭冢宰陆五台公文
天祐皇明圣神聿起诞生哲人以辅天子于铄我公钟
灵槜李其 真谛
西来之密付其家训宣公之嫡旨其论
谏古人之遗直其文章天下之至理其温如春其重如 (第 1a 页)
  寄赞上人 别赞上人
  谒文公上方 大觉高僧兰若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宿赞公房
  题玄武禅师屋壁 谒 真谛
寺禅师
  巳上人茅斋 留别公安大易沙门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寺观
   古诗四首 律诗十五 (第 38b 页)
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因执绋而/引乃进公此诗正用此朋友事○武帝与娄约法师传)
(大士昭明太子论三谛法门 真谛
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钟子期死伯牙为之)
(绝/弦)
   岭云
岭云合处小盘 (第 9b 页)
  跋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句偈秦鸠摩罗什译为梦幻泡
影露电六如而外如元魏三藏留支陈真常隋笈多唐
元奘 真谛
俱译为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皆九如沙门
子璿乃谓星灯有体未是真空云能含雨是为含生魏
经九喻秦略其三固有所 (第 10a 页)
自然安我若遇劫火劫火自消灭一切大功用乃至不
可议我偈非强说得之毗沙尸稽首兜率尊證我说
  郡安寺重建佛殿记
吴兴郡安襌寺在子城东北按图寺 (第 3b 页)
   为募缘僧题疏簿
人生百年朝晡所需才米一升岁不过三石许而足也
设有富人能舍百石为施足以赡三十人矣若有父子
再世至于百年凡所赡给盖三千馀人之多天下大矣
富家厚积不为少矣轻财厚施以此一人推之何可缕
数所活困乏下至操瓢乞丐之流不可訾省则其为福
德岂可量哉况以供赤髭白足使梵呗之声日满人耳

喜舍之德日熏人心凡佛氏所称净土及妙庄严世界
曾有一言句之非 真谛
实相欤然而世之居高享厚谤
佛毁祖而灭无因果者为不少矣则以溺于有相忘其
宿植业日深而根日削故也盍试于钟 (第 15a 页)
 (者是第一义谛如我众生寿命知见养育丈夫作者/受者热时之燄乾闼婆城龟毛兔角旋火之轮诸阴)
 (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昭明太子解/二谛义云所言二谛者一是 真谛
二名俗谛 (第 21a 页)
真谛
亦)
 (名第一义谛俗谛亦名世谛 (第 21a 页)
真谛
俗谛以立体立名/义谛世谛以褒贬立目宗镜录经云以凡夫见之为)
 (世谛以圣人见之为空谛所称谛者审实不虚 (第 21a 页)
故/称为谛世谛不无执假为谛 真谛
非有證实为谛)
 牛鸣(太藏一览一牛鸣地其声五里翻译名义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 (第 21a 页)
 (云即此是也因请出所传信衣悉令瞻礼至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
 (律师受满分戒其戒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三藏记云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又 梁末)
 (真谛
三藏于坛之侧手植二菩提树谓众曰却后一/百二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度无量众)
 (师具戒已于此树 (第 6a 页)
 母而父百罹艰苦以厥子抚贞而禅根尘两捐以离
 众缘何为去来本无生灭矧彼荣悴譬如影隙下见
 夫子为指 真谛
亦无暌合一朝永世
  任子忠所江君墓志铭
故任子忠所江君者余同年今巡抚中丞缵石公铎冢
子也往余备数卿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