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京西北路制置安抚使孙公昭远行状乾道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省斋文稿》卷二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公讳昭远字显叔初名大年,改今名。
其先眉州眉山人
八世祖长儒起书楼,延名士讲学,人号书楼孙家。
曾祖著明,赠太子少师
妣崇国太夫人樊氏、𣏌国太夫人李氏。
祖抃,被遇仁宗,参嘉祐政事,以太子少傅致仕,薨谥文懿,葬开封,子孙遂为郑州管城人
妣昌国太夫人王氏、万年县贺氏。
父哲,历昌、随、信阳郡守,终承议郎,赠通议大夫
硕人李氏。
公幼警敏力学,善属文。
年二十四登元祐九年进士第
时策问首及熙、丰,凡不主新法者皆在末甲,公其一也。
长沙,潭帅张舜民文学气节名天下,奇公器识,厚礼之,教以立身行己之方。
丁外艰,服除,主兴国军永兴簿。
徽宗初元舜民自谪籍起为谏议大夫,不数日迁吏部侍郎
公移书曰:「明公为谏臣,今天下事可忧者非一,不知何所论而迁擢如此其速,中外疑焉」。
因条时事所当言者。
舜民以公书奏曰:「昭远非独晓臣一身进退之分,凡今日急务,不假臣言,略尽之矣」。
寻辟河东经略司勾当公事易三帅皆留佐幕府
陕西方用师,夏人乃窥河东,时防秋兵才五万,散处塞上。
帅司奉朝命聚师,命王舜臣将之。
虏知有备,去犯他路。
朝廷谓不当擅追舜臣兵入塞,帅范镗徙知河阳,并劾主议者。
时同僚二人有亲在,公请独坐,遂免官。
阅四年,始会赦起为凤翔府天兴县主簿
政和二年,用荐者改宣德郎、知亳州谯县,改同知解州安邑县,兼盐池,皆不赴。
永兴军路安抚司勾当公事,再任都大提举茶马司勾当公事
熙河路积缗钱四千万,随军转运使欲以便宜移用。
公力争不可。
漕叹曰:「吾僚宁有若人乎」!
未几,漕移帅凤、鄜延,皆首辟公,奏再上,而本司争于朝,因是诏茶司官属他司毋得辟。
久之,执政闻公名,再召审察,率以不阿附不得用。
宣和二年,以朝请大夫通判滑州
兵马司吏王寔宦官横甚,前后守臣莫敢治。
公一日摄行郡事,适有讼者,捕寘狱,籍其家赃万计,杖而黥之。
河溢胙城,逼房村埽,公督役而埽欲坏,吏卒往往潜遁,公不为动,人以比王尊云。
孟昌龄既凿三山,创天成圣功二桥,而圣功隶滑,秋水至桥辄坏。
都水监挟中贵人岁督系桥费不赀,民破产相踵。
公条其可省者上之。
滑当河北要冲,时方取燕,过师无虚月,而州兵凡十指挥,沿河埽兵倍之,仓廪大匮。
一日月给稍腐,众嚣甚,持梃逐仓官,且拥太守以去,人皆汹惧。
公至,晓以祸福,且遍开仓示之曰:「汝视此与给汝者果异乎」?
众帖服。
公乃白守治其为首者。
是日微公几乱。
用士民举留再任。
宣和末,盗起河朔,或荐公充河北山东路抚谕盗贼勾当公事,有旨入觐,就除河北燕山路转运副使,诏给中都钱三百万缗,籴米三十万石饷燕山,又许辟其属十人,非常制也。
数月籴告备,会孟揆工部侍郎水陆转运使,自诡籴米五十万饟新边,既不足则杂沙石其中,而谓公实为之,亦会同列有憾公者亟奏其事,贬广南监酒
燕帅蔡靖飞章辨其枉,犹降三官领旧职。
靖康元年,召为尚书水部员外郎
言者谓京师所发关陕器甲及解盐钞纲皆濡滞于道,命公措置点检催促。
公区处有方,以时毕至。
即计军器之有馀者请还之,使备西边。
又祖宗时解盐钞面钱止六千,至是增为八千。
公奏曰:「以银折铜钱,熙宁中皮公弼之失;
贴纳钞面钱,政和中魏伯刍之贪。
今复展转佑银,盐价益贵,愿从旧法」。
朝廷皆从之。
金围太原,我师多溃,钦宗折彦质乘传招集。
彦质言:「汾州溃兵三万过河津,乞选朝臣同陕西帅臣招集,任委官部还河东」。
诏命公往。
公言:「军士逃归,其气已索,理难复遣,不若就令西戍,犹冀有功也」。
又论长安、河中不可不为备,今所在州县调保甲乘城,其实自卫,不若择要害地使控扼。
不听。
初,公以六月使陕,而以十月末还京师
十一月十四日,敌陷洛阳京师戒严。
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王襄移治汉。
钦宗命择副者,使督师陕右。
中书侍郎何㮚以公闻,特除秘阁修撰、西道副都总管,与三路帅臣序官,仍许便宜从事
公奉诏,即以五兵三马出西门。
十八日,金骑已过郑,道梗不能达,乃复至京,抵南门,将道尉氏,而都城守禦,公下马望阙再拜而去。
道招溃卒得数百人,由南阳商洛,出蓝田,遂至京北,时闰十一月也。
制置使钱盖统制官杜常淑将士数万,至京西而溃。
永兴路安抚使范致虚自称御前会合军马勤王入援所,号召诸路之师,公至,督其进,且曰:「天子初命四道总管也,兵得调发,官得废置,财谷得移用,急则总师援王室。
京师围急,旦暮望救至,逗留可乎」?
言词慷慨,闻者感动。
又遍檄诸帅使出师。
已而,环庆帅王似、熙河王倚各以师来会,而泾原席贡秦凤赵点鄜延张深皆不至。
公二十八疏劾之,合诸路兵得十馀万。
范致虚命马祐昌统之,斩杜常淑于华阴
公与致虚同出关,俄祐昌遇敌于石壕千秋间,战,败绩。
致虚还京北,公独与王似、王倚留陕。
金并兵攻陕,陷之。
西蜀输金帛助河东,公用其属韩武、张延龄计,止之河池,籍募兵得精锐数千。
军甫振而京师陷,乃遣使至大元帅府
建炎元年五月太上皇帝即位,诏公入觐。
公御下严整,所过肃然。
内乡贼尚虎拥众数万馀,公遇而破之。
见太上南都,顿首涕泣,谢奉使无状。
太上慰勉之,除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悉以公所提西兵数千付御营统制张俊,止以蜀兵数百上道。
七月至洛,收集散亡,招抚豪杰,调兵陕西、河北,合义兵万馀人栅伊阳,使民入保。
会罢四道都总管,以公为京西北路制置安抚使
西师既非所隶,悉引去。
公数以洛无城池而强敌对境侵牧之状闻于朝,又与诸子书曰:「今日捍禦甚难,若假一岁,庶或可保。
吾四男二女,今不复念,要为忠义死耳。
汝曹加意读圣人书,行古人事,无以我为念」。
十二月,金兵来攻。
公悉众捍禦,骁将姚庆战偃师死之。
公即命将官王仔等奉启运诸殿神御间道走行在。
金兵益炽,公战益不利,而金已破岐、雍、秦、陇,南侵唐、邓、陈、蔡,溃兵满野,公犹招集之。
已而见公麾下单弱,欲拥公南
公骂曰:「若等平日衣食县官,不以此时报国,今将何为」!
叛兵怒,起击公,遂死焉,官属从者皆死,二年正月十四日也。
是秋,神御方至行在。
四年,录公忠义,诏赠徽猷阁待制,官其子孙三人。
后以二子升朝,累赠左金紫光禄大夫
公天资孝友,轻财重义,尤喜恤孤幼,教育嫁娶,咸有成立。
遇事刚果,议论详明,待人一以至诚,未尝附丽干进。
好学,老而不衰。
与人商论古今及本朝故实,纚纚可听。
晚值时难,志大而命不副,卒以身殉,士论惜之。
享年五十八。
先娶李氏,公舅女也,累赠和义郡夫人
再娶张氏,户部员外郎峋之女,累赠永嘉郡夫人
四子:右从政郎、监潭州南岳庙炳文右朝奉大夫、知常德府贲文,右朝奉大夫、知南雄州宪文右迪功郎右文
女适右朝奉大夫、前知万州鲜于噩,右宣教郎、新知通州胡倚
孙男十人:共懿,右承议郎、知建昌军南城县
馀未仕。
女九人。
曾孙男女八人。
公既没,贲文崎岖兵间,访公柩于死所。
赴吊者悼公之忠,怀公之惠,无不流涕。
是年八月,殡真州之六合。
后八年,乃克葬于婺州金华赤松乡戴家坞。
予生晚,不及识公。
南雄君以同里之故,求次公事实甚切,惟公忠节昭然,足以不朽,而南雄君罔坠先训,自以才猷发闻于世,近臣数荐之,所以显扬其亲者固将有在,尚奚待予言?
若夫纪岁月,序阀阅,以备太史氏之采择,则亦不得而废也。
开府仪同三司昌国公妻同安郡安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范太史集》卷四九
夫人安氏,京师人
曾祖解州防禦使习,祖左侍禁怀正,父东头供奉官承祐,母李氏。
年十七,归宗室昌国公仲騑。
事舅姑谨肃,治家有法。
待内外亲属,无贵贱长幼,一以礼,虽遇婢妾,亦未尝大声色,故无不得其欢心。
和义郡夫人,昌公之继母也,夫人奉之愈加敬顺,未尝以纤介致异。
昌公事继母亦以孝闻,人以为有内助焉。
既而公先夫人捐馆,夫人执舅姑及公之丧,哀毁尽礼。
戒子孙必以慈俭为称首,子孙服其教训,循以为法。
封同安郡君
元祐七年四月壬午卒,年五十有六。
九男:曰士感,右武卫大将军渭州刺史
曰士齿,右内率府副率
曰士趋,左班殿直
曰士勿,右班殿直
曰士颁,右班殿直,卒;
四人早夭。
女二十人,适左侍禁刘鈜、供备库副使张从厚、西头供奉官世明承务郎刘公佐三班奉职王审方;
二人幼,十三人皆早卒。
孙男五人:不求,三班奉职
不愚,右班殿直
不惑,三班奉职
二人幼。
孙女三人,二早夭,一人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涧溪沼沚,潢污行潦。
筐筥锜釜,蘋蘩蕴藻。
夫人是职,公侯之宫。
著为壸则,继彼《国风》。
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庆元元年1195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吴郡范氏自文正公起孤童,事仁宗皇帝,当庆历癸未参大政,后百三十有六年,公复参孝宗皇帝政事。
虽谱牒不通,俱望高平,派南阳之顺阳,盖鸱夷子苗裔也,今为郡之吴县人
公讳成大字至能
曾祖泽,赠太子少保,妣昌元郡夫人夏氏。
祖师尹,赠太子少傅,妣咸安郡夫人陆氏、咸宁郡夫人蒋氏。
考雩,终左奉议郎秘书郎,赠少师
秦国夫人蔡氏,莆阳忠惠公之孙,而潞忠烈公外孙也。
公在怀抱,已识屏间字,少师力教之。
年十二,遍读经史,十四能文词。
是岁秦国薨,明年少师薨,公茕然哀慕,十年不出,竭力嫁二妹,无科举意。
欲买山无赀,取唐人「只在此山中」之语,自号此山居士
又慕元鲁山为人,一字幼元
友生御史王公彦光勉之曰:「子之先君期尔禄仕,志可违乎」?
因课以举业,遂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调徽州司户参军
历三守:李植潘莘洪文惠公
李御下严,独霁威待公,会迁提点坑冶,辟公干办公事,不就。
潘格郊赦不弛诸军粮欠,众言纷纷,将校告急于公,公径为免符白守行之,乃定。
洪公博洽精明,每以讼牒付公,必问一牒几人,姓名云何。
公由此究心,熟吏事。
洪公喜,日与公商榷古今。
常曰:「吾视君齿必致两府地,其自爱」。
用举主升从仕郎
三十二年,入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
堂吏丐药不获,以朝旨下所隶大府,蒐细故杖吏逞憾。
白户部侍郎汪公应辰,杖大府吏,已能大其官矣。
寿皇受禅,命宰臣编类高宗圣政。
隆兴元年四月,以公为检讨官,又兼敕令所,近世局务无修书者,人以公为宜。
诏百官条时弊,公举十事,极论文具非所以为国,执政奇其才。
二年四月,除枢密院编修官
居数月,自以铨格改左宣教郎
馆职定员,有诏公与王道候阙召试。
十二月郑升之不试先除,牵联并除公秘书省正字
公不可,必试策而后就。
乾道元年三月校书郎六月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著作佐郎二年二月尚书吏部员外郎
言者以不先摄为超迁,宰相曰:「著廷间擢左右史,顾不可为郎耶」?
九月言者罢,乃主管台州崇道观
三年十二月起知处州,陛对论力之所及有三:一曰日力,寸阴是也;
二曰国力,资用是也;
三曰人力,思虑知术所及者是也。
三者有限,今尽以虚文耗之。
公前应诏上封事及试策反复论此,至是方见上,力以为言。
上曰:「卿能激昂如此,朕当行之」。
四年八月至郡,松阳民争役,公晓之曰:「吾闻东阳县有率钱助役者,前婺守吴侯义之,为易乡名,揭碑褒劝。
尔与之邻,独无愧乎」?
民既感谢,则推广其制,谕乡人视贫富输金买田,择信义之家掌其事,储岁入助当役者,命曰义役,许自第名次,有司勿预。
数月间,人皆乐从,一县二十五都悉以办告,甲乙相推,远至二十年,诸邑争效之。
处多山田,梁天监中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松阳遂昌之间,激溪水四十里外,溉田二十万亩。
溪远田高,堰坏已五十年。
公寻故迹,议伐大木横壅溪流,度水与田平,即循溪叠石岸,引水行其中,置四十九闸以节启闭,上源用足乃及其中,次及其下而堰可复。
议定,官为雇工运石,命其傍食利户各发丁壮,分画界至。
五年正月同日兴工,四月而成,水大至如初议。
适公被召,躬往劳之。
父老欢呼曰:「堰成,公忍去我耶」?
公曰:「吾能经始,安能保其无坏」?
为立詹南庙,作堰规刻石庙中,尽给左右山林为修堰备,至今蒙其利。
公入对,因及义役。
上大喜,颁其法诸路。
公曰:「此可助法,非以为法,顾守令行之何如耳」。
初,上命宰相陈正献公文士内制正献荐知遂宁府张震及公,至是上曰:「卿文学词翰宜直禁林」。
公惩前迁郎致谤,恳辞,退复告执政
会上目疾,不御朝久之。
内殿奏事,上首及公除目,正献道公意。
上曰:「不专在内制,正要士人宿直备顾问」。
乃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上令更加清职,遂兼国史院编修官
会从兄成象为工部郎官,公援故事乞班其下,从之。
内直数宣对,尝谕公:「朕治心养性,以求知道」。
公曰:「知道莫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孔。
其静而圣,存心养性是也;
动而王,治天下国家是也。
汉、唐之君功业固有之,道统则无传焉」。
上嘉奖数四。
十二月,擢起居舍人侍讲直前谢,上曰:「卿宏深博约,因有此除」。
又兼实录院检讨官
公奏:「狱案淹延,当贷者多瘐死,乞严程限」。
于是自三省至大理皆定经由之日。
公先尝论二浙丁钱,至是诏递减之。
乾道令以绢计赃,估价颇轻,论罪过重。
公奏:「承平时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
绍兴三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
今绢益贵,当倍时值」。
上惊曰:「是陷民深文也」。
遂增为四千,而刑轻矣。
后又奏:「勤政而不省其成否,治具虽多,何益?
古者君臣相戒,既曰率作兴事,又曰屡省乃成,二《典》之治,如斯而已」。
上喜曰:「卿言切治道」。
已退,复招公曰:「为朕寻绎经传与此论协者条上」。
公即摘取《书》、《易》、《左传》《、国语》、《孟》、《荀》等书上之。
初,大臣与上谋移侍槔马军金陵,示将进取,先遣使请祖宗陵寝河南故地;
隆兴再讲和,名体虽正,失定受书之礼,上常悔之。
六年五月,迁公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讲丹阳郡开国公,充金国祈请国信使,为二事也。
上语公曰:「朕以卿气宇不群,亲加选择,闻外议汹汹,官属皆惮行,有诸」?
公曰:「无故遣泛使近于求衅,不戮则执,臣已立后,仍区处家事为不还计,心甚安之」。
上曰:「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
啮雪餐毡,理或有之,不欲明言,恐负卿耳」。
国书专求陵寝,而命公自及受书事。
公乞并载书中,朝廷不从,公遂行。
虏遣吏部郎中田彦皋、侍御史完颜德温迓客。
彦皋文儒,深敬慕公,至求巾帻效之。
燕山,公知虏法严,附请不可达,密草奏,具言他日北使至,欲令亲王受书,其词云云,怀之入觐。
初跪进国书,陈谊慷慨,虏君臣方倾听,公随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之礼未称,昨尝附完颜仲李若川等口陈,久未得报,臣有奏劄在此」。
󲦤笏出而执之。
金主大骇,厉声谓其宣徽副使韩钢曰:「有请当语馆伴,此岂献书启处耶?
自来使者未尝敢尔」。
连呼绰起,钢惶恐,以笏来绰公。
公不为动,再奏云:「奏不达,归必死,宁死于此」。
金主欲起,左右掖之坐,又厉声云:「教拜了去」。
钢复以笏抑公拜,公跪如故。
金主曰:「何不拜」?
公曰:「此奏得达,当下殿百拜以谢」。
金主乃令纳馆伴处,公即袖下殿,望殿上臣僚往来纷然。
后闻太子欲杀公,其兄越王不可而止。
顷之,引见如常仪
既归,馆伴果宣旨取奏去。
是日,钢押宴,谓公早来殿上甚忠勤,皇帝嘉叹,云可以激励两国臣子。
后数日朝辞,金主令其臣传谕云:「盟好已固,汝国乃以帛书密与夏国任德敬结约,此何理也」?
公答以界外奸细伪为之。
俄馆伴持蜀中蜡书来,指印文示公。
公曰:「御宝可伪,况印乎」?
德敬者,夏王外祖,号任令公,再世用事,欲篡其国,事败族诛,而四川宣抚司尝与通问,为夏人所获,致之虏廷云
十月公还,金主答书有曰:「抑闻附请之辞,欲变受书之礼,出于率易,要以必从」。
上于是知公竭节尽忠,奖劳之馀,有「终始保全」语,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赐紫章服。
副使以下皆迁两官,惟公不预,盖大臣不乐公尝言其轻信西夏也。
上励精政事,患风俗委靡,书崔寔《政论》赐辅臣。
公讲《礼记》「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上曰:「此成汤祝网意也」。
公遂奏:「德莫大于好生,陛下得之矣。
乃者御书《政论》,意在饬纪纲,振积弊,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上大喜,曰:「卿知言,闻临安已观望行事矣」。
讲退,侍讲张君栻谓公深得纳约自牖之右史君济曰:「当书之记注」。
后数日,公进故事,复申其说。
自公使北,狂生上书迎合恢愎事,补官十馀人。
公奏:「倖门不可开,继此臣必缴奏」。
上曰:「诚然。
书已满屋,朕皆弗省」。
公每事正救,大率类此。
七年,以知閤门事、兼枢密都承旨张说签书院事,公当制,知空言不可回,明日袖词头纳上前,且曰:「閤门官日日引班,一旦骤寘二府,正如州郡以典谒吏为倅贰,观听谓何」?
明日罢。
后月馀,公求去。
上曰:「卿言引班事甚当,朕方听言纳谏,乃欲去耶」?
公自是数有缴奏。
会召宋贶,公又论之,章不下,寻除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
明年春竟拜签枢
九年,公始赴镇。
广西荒远窘匮,承平时仰湖南北及封桩钱七十馀万缗裨岁计,此外惟恃盐货,其法屡变,大要官般为便。
建炎后,中原士族富家避地辐辏,尝一行客贩。
其后客皆北归,邻道岁给亦停,稍许折苗招籴,旋以病民而罢。
诸郡专藉运盐之利,漕司取十六,以其四充郡计,已复尽取之,于是属州有增价抑配之弊。
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守令束手无措,极边如邕州至经年无吏俸,禁军逃亡不补。
公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
日夜讨论,连奏疏数千言,大略谓法久或弊,救之在人。
诚能裁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不在改法。
上亟从之。
后二年,广州一盐商上书,乞复客贩。
吏部侍郎詹君仪之以为然,宰相入其,请下诏示必行,大出朝廷钱银助之。
人多以为非,屡下有司议,皆谓公前疏不可易,久之卒如其旧。
交趾间进驯象,绍兴二十六年有大僚为帅,自诣驿礼其使。
至是遣尹子思来,公曰:「吾经略诸蛮,陪臣安得亢礼」?
受其庭参而犒之,遂为定制。
旧法马以四尺三寸为限,诏加至四寸以上。
公谓互市四十年,不宜骤改,论奏再三,仍条马政革弊事,皆报可。
有沿边巡检常恭者诱南丹莫延葚开路市马,直达帅司,自以为功。
张说犹在枢庭,引恭见上,诏委李宗彦措置马事。
公奏:「南丹宜州已非法,今并舍帅司,边防坏矣」。
疏恭罪恶,密遣人擒归。
去位,流恭江州
公以溪洞猺人出没不时,请选官团结省民毋得外交,寇至勿俟官兵,径禦之。
次及熟猺在省地者亦为保伍,明开博易之路,毋得私易。
又遣人深入蛮境,谕以约束,自是无敢犯法。
兴安县界盗伤人,公密设方略掩捕。
中秋,同诸司泛舟赏月,命取大卮酌酒置案间。
提刑郑丙问故,公笑曰:「欲饮至尔」。
俄岸上欢噪,乃将官沙世坚执贼首来,即以卮酒饮之,诸司骇服。
瘴乡多旅柩,公择城北坑冶故墟为冢瘗之,揭名氏于傍,微者别为二大冢。
凡仕族落南,使自言给归资,至今以为法。
淳熙元年十月,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稍凿夔峡山路以避湍险,人以为便。
会复置宣抚使,以命枢臣,改公成都路制置使
未几,废宣抚司,公复专四路之寄。
初及境,言:「吐蕃、南诏昔为唐患,今幸瓜分,西南无警二百年。
近者,雅州碉门蛮入寇,败官军。
乾道九年吐蕃、青羌两犯黎州,而奴儿结蕃列等尤桀黠,轻视中国。
臣当内教将兵,外修堡寨,仍讲明寨丁,教阅团结之法,使人自为战,三者非财不可」。
上手札奖励,赐度牒钱四十万缗。
公日夜阅士,制器甲,督边郡,次第行之。
时摘兵赴帅司,按其精粗。
以黎为要地,奏置路分都监,增五寨,籍少壮五千为战兵。
经理岁馀,凡吐蕃扰边径路十有八,悉筑堡置戍。
奴儿结借诸部兵二千扣安静寨,公发飞山军千人赴之,料其三日必遁,戒勿与争,已而果然。
白水寨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
公重赏檄群蛮,使相疑贰。
俄蕃牙擒文才以献,公命即黎州教场斩之,兵威大振,于是专意恤民矣。
初,蜀之财用止以赡蜀,自屯大兵,始竭民力,公私俱困。
公略计成都在城建炎三年酒税岁才四万缗有奇,后增十倍,县镇酒税、场店民户买扑课利总十五万有奇,后累至四十万,他郡可知,即具以闻。
诏岁减四十八万缗。
公随额重轻,躬为裁定,人呼舞,即寺观为感恩祝圣道场。
公复言和籴之害。
凡西兵十万,岁用米一百四十七万斛,兑买省计营田之外阙五十二万斛,括兴元、阶、成、西和、凤、文、龙等州民户家业而均科之,每石予钱引四道有半,其二分折,实给三引,耗费斛面不与焉。
诏与总领李蘩议。
密计本所馈遗乾没岁约百万,隐而不言,独奏乞朝廷降本招籴。
执政怒,诏公劾违制不同议。
公遣人语感惧,始出羡数。
是岁遂以此钱所在招籴。
其后上疑岁歉或防阙,公谓:「脱不得已,权科一年,岁丰如故,不犹愈于常扰民乎」?
上曰:「善」。
令每岁降旨挥,而科籴遂止。
文州蕃部间扰边,公奏:「乞预为文告,崛强者讨击之,善良者抚摩之,使知畏慕,不可专示弱启侮」。
上以公深知事体,即日施行。
蜀用陕西旧法,料简强壮民丁三万寓之于农,号曰义士,以待缓急。
岁久,监司郡守杂役之,都统司又令守关隘烽燧,且乞与大军更戍。
公力言其不可,诏遵旧法。
路提刑岁候朝命疏决,诏到率以,公请五月举行。
解试取士以四月五日锁院后十日引试,公请避盛暑递先一月
皆著为令。
高宗庆寿,赦举引年致仕而才力不衰者。
公奏名士樊汉广年五十九,孙松寿六十六,先已纳录,尤宜旌异。
诏令赴阙,二人俱不至,进职赐服,蜀士归心焉。
凡人才可用者,公悉罗致幕下,用其所长,不以小节拘之。
杰然者则露章以荐,往往光显于朝,或至二府
三年,公大病求归。
上令先进敷文阁直学士,明日乃下诏命。
公列上兵民十五事,上曰:「范某已病,尚为国远虑,可趣其来」。
公疾愈而行,送客数百里不忍别。
后公谢病吴门,往来者伺候谒舍或经月,必一见乃去,其得士心如此。
十一月入对,除权礼部尚书,赐上方珍剂。
五年正月知贡举,开院,侍御史奉诏启封,吏承例牒拆号官而不云何官,御史疑薄己,有后言。
公寻兼直学士院
四月中大夫参知政事,又权监修国史、日历
才两月,前御史亟论公,公即出门。
明日宣押奏事,引咎而已。
上曰:「朕不忘卿,数月讯至卿家矣」。
资政殿学士、知婺州
公请以本官奉祠,诏如所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九月,果有使来传诏抚问,密赐累珠、金鼎、金合,实香其中。
六年二月魏王薨于明州,起公代之,兼沿海制置使
公未复职,遇阙,依前执政例,中使郊劳,赐银合茶药,仍许服毬文带,特御后殿引见,赐茶。
上曰:「人思卿如慈亲,故付卿以海道」。
公奏:「张津、伯圭、魏王皆国懿亲,时节奉海物于两宫。
臣外朝臣也,不敢效尤」。
上命停贡而罢进奉局。
又乞权阁魏王移用诸司钱数万缗,宽民力。
诏除之。
七年二月,除端明殿学士
三月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奏事毕,陛辞,诏明日辞选德殿
近例赐宰执酒止传觞,至是特设几开宴,酒三行,命侍行过西小轩,曰:「此朕清坐处也」。
再坐,上曰:「劝卿一杯,且有以为侑」。
公饮讫,二内侍奉缣素来,上有「石湖」二大字,御墨尚湿。
公拜赐,奉觞进酒谢。
上满饮,复袖御书苏轼诗一轴以赐,自未至酉乃罢。
石湖平江盘门西南十里,盖太湖之派,范蠡所从入五湖者。
夫差姑苏前后台,相距半里,为城三重,宴游忘归。
其前有溪,今号越来溪,勾践由此攻
濒溪筑城,与吴人夹水相持,遗址俨然。
公随高下为亭观。
花竹莲芰,湖山胜绝,绘图以传,至是携宸奎过家刻之。
四月开府金陵岁旱,公招徕商贾,损阁夏税,请于上,得军储二十万石赈饥民。
苗额二十万斛,是年蠲三之二,而五邑受粟总四万五千四百馀户,无流徙者。
盗发柴沟,去城二十里,又劫江贼徐五称静江大将军,公皆设策捕获。
在镇二年,以馀财代输下户秋苗及丁钱一年。
九年,公以积勤寖苦头眩,自徂秋五上章求閒。
上不得已,进资政殿学士,再领洞霄。
里居七年,十六年十一月起知福州,引疾固辞。
诏令奏事,又辞。
上先遣医官张广卿传旨灼艾,既对,劳公曰:「卿南至桂广,北使幽燕,西入巴蜀,东薄鄞海,可谓贤劳,宜其多疾」。
袖丹砂以赐。
皇太子参决庶务,公得见东宫,坐论治道移时,太子谕公:「不敢暇逸,日惟读书作字」。
公曰:「石湖已拜宸翰,有寿栎堂,愿得宝书」。
太子欣然曰:「是庄子栎社事耶」?
公既出关,上复赐药甚厚,至家,又遣使赐御书苏轼诗二首,太子亦送「寿栎堂」三大字。
俄寿皇内禅,公行至婺州,以腹疾力请奉祠,从之。
寿康皇帝初政,特诏求言。
公疏乞述重华广孝治,执仁术以守家法,坚国本以定规模,节经费以苏民力,精觇谍以应事机,审选任以求将材,修堡障以固西南,议盐筴以安二广,严钱禁以榷官会,广屯田以实边储,皆当世要务。
绍熙三年,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公辞数四,优诏不允。
下车踰月,幼女将有行而逝,公追悼切至,遂请纳禄,复得洞霄而归。
先以石湖稍远不能日涉,即城居之南别营一圃,阅杜光庭《神仙传》记胡六子自昆山风海至范老村遇陶朱公事,大喜曰:「此吾里吾宗故事,不可失也」。
题曰「范村」。
刻两朝赐书于堂上,榜曰「重奎」。
其北又葺古桃花坞,往来其间。
四年九月,公疾病,语门人曰:「吾本不待年告老,今不济矣,亟为我剡奏」。
诏下,而公以是月五日薨。
积官至通议大夫,爵自吴县开国男,累封吴郡公食邑三千二百户,实封一百户
享年六十有八。
遗奏闻,赠银青光禄大夫
自公曾祖葬吴县至德乡上沙之赤山少师尝戒子侄:「他日葬我毋远先茔」。
后葬稍南小丘。
公尝营寿藏百步间,以十二月十三日归窆。
和义郡夫人魏氏,前公几月薨,至是祔焉。
夫人承直郎信臣女,绍兴参知政事敏肃公之犹子。
敏肃知公深,一见以远大期之。
二子:华,承务郎
兹,承奉郎
女:长从事郎、新监行在车辂院张蒙
次封孺人,即没于当涂者。
公天性孝友,事少师工部如严师;
爱二弟,教而抚之,待成绩尤至,今为朝请郎通判建康府,成己前卒。
郊恩官群从弟侄五人。
历典名藩,所至礼贤下士,仁民爱物,凡可兴利除害,不顾难易必为之。
乐善不厌,于同僚旧交喜道其所长,不欲闻人过。
去思遗爱,所在歌舞之。
公天资俊明,辅以博学,文章赡丽清逸,自成一家。
尤工诗,大篇短章传播四方。
初效王筠一官一集,后自裒次为《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别著《吴郡志》五十卷,使北有《揽辔录》,入粤有《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出蜀有《吴船录》,各一卷。
公蔡氏所自出,故书法兼真行草之妙,人争藏之。
寿皇尤爱赏,相与极论古今翰墨,数被赐予。
因虏使为馆伴王侍郎秬详言公奉使时事,益简上心,以公羸疾,赐药无虚岁,至口授导引修养秘诀,亲厚非群臣比。
辅政既日浅,每出镇辄以病免,故虽大用而未尽,议者惜焉。
与公齐年,御史王公予外舅也,以是与公善
壬辰春,自春官去朝,过平江游城西诸山。
公访余灵岩,同宿石湖望夜小舟共载湖心,风露浩然,尝有六十挂冠之约。
其后或同朝,或相遇于外,每以未践言为恨。
今公云亡,二子以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龚颐正行状来请铭,其敢以老悖辞?
铭曰:
应龙将翔,滃以云雾。
圣君勃兴,赉以丞辅。
伊昔重华,治谨厥与。
洵美范公,心期致主。
皇初好文,公笔燕许。
皇念典学,公业马褚。
皇资专对,公节骞武。
皇命征镇,公犹方虎。
他人偏长,公力交举。
经营四方,不遑启处。
衮职有阙,帝命公补。
才六浃旬,谁实公沮?
岂无藩维,每以疾阻。
时非不逢,施迄未普。
刻铭幽墟,尚诏终古(《平园续稿》卷二二。)
药:原脱,据明抄本、四库本、傅校本改。
昭信军节度处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太师追封崇王谥孝温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二、《范太史集》卷五○
王讳宗瑗,字君玉太宗之曾孙,鲁恭靖王之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英宗之弟也。
嫡母,王三夫人:王氏、韩氏、任氏。
所生母耿氏,以王贵,封德国太夫人
仁宗赐名,补右监门率府副率
历左清道率府率右监门卫将军右领军卫大将军右骁骑大将军龚州刺史
治平中英宗谓辅臣曰:「朕自即位,罕见都兄弟,心实慊然。
宜以正官奉内朝,冀时得顾视」。
真州团练使
神宗践阼,迁宪州防禦使,改邕州观察使
三夫人改葬濮园,王护丧如礼。
还,拜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
王兄济阴郡薨,神宗临奠,因诣濮王祠堂
王与昆弟序班祠下,神宗劳问甚悉,遂下诏曰:「因谒濮祠,顾瞻诸伯叔父,形容齿发皆非昔日,深用恻然」。
崇信军节度使,封汉东郡王
今上嗣位,授昭信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
王性沈静,喜愠不形于色。
器质浑厚,容止庄肃,虽疏贱,必冠带见之。
而宽大,无所不容。
居室器用不尚华侈,衣服纯素,食无珍异。
爱人好施,振恤急难,亲族之贫者多赖焉。
英宗入居储宫,委王调护神宗,习之世务,意甚勤切。
德国在堂,王禄未丰显,怡颜养志,服御玩好凡可以顺适其心者,罄其所有,无所不为。
英宗雅称王笃孝。
德国病逾岁,王昼夜省视,席不安寝,衣不缓带,灼臂祷请,无所不至,卒不起。
居丧哀毁,徒跣扶柩,以至墓所,表乞庐墓终制。
天子虽夺情不许,深嘉叹之。
自德国薨,不迩声色,独居静处,出侍妾数十人。
元丰中,从幸琼林苑,命射,一发中的,神宗称赏,赐与甚厚。
神宗不豫,王处一室,忧见于色,外人不得入者月馀。
闻宫车晏驾,号恸不食,感疾失语,踰年稍复自支。
常追怀神宗眷遇之厚,虽久而哀不忘。
居家,岁时祭享,必先期处别室,斋洁累日,然后行事,恭恪无少惰。
燕閒,诸子侍左右,教以忠孝;
皂隶有过,必三犯然后罚。
闺门上下,雍睦严整,宗室亲戚多指以为法。
喜读《左氏春秋》、历代史书。
晚年无疾,方食于正寝,神色精明如平日,忽不语,少顷而薨,年五十有六。
元祐三年五月癸亥
讣闻,天子震悼,辍视朝三日,制服苑中哭之,百官慰于崇政殿门。
太皇太后同临奠,恤其孤,恩意甚厚。
归赗赙,别赐金帛加等。
太师追封崇王谥曰孝温
入内省押班梁惟简、内供奉刘永年入内省高品季祁护丧事。
六月甲午,具卤簿鼓吹,出殡于城北乾元福圣佛祠。
王先娶彭氏,武昌军节度使眷之孙女,封英国夫人
今正室刘氏,昭化军节度观察留后与之孙女,封嘉国
六男:曰仲伊,右监门率府率,早卒;
曰仲诘,右武卫大将军永州(下阙)哗、曰仲𧨳,皆右千牛卫将军
十女:长寿县东头供奉官任怀亮;
太康县内殿崇班徐圭;
秀容县文思副使程达,卒;
永宁县西头供奉官胡天经;
和义郡西头供奉官周轸,卒;
遂宁郡右侍禁夏悦;
同安郡左侍禁彭询;
长乐郡右侍禁翟士永;
文安郡右班殿直周泾;
次在室。
孙男十人:士耑,左班殿直
士迈,右班殿直
士苛、士碌,皆卒;
士𤄷、士仇,右班殿直
四人未名。
女八人,长早亡,馀幼。
九年二月己酉,从太皇太后之丧,葬于河南永安县永裕陵之西。
铭曰:
太宗诸孙,安懿多子。
英宗承统,藩国奉祀
穆崇王,宗邸称贤。
治平之初,有命自天。
帝曰「嗟予伯仲叔季,咸造内朝,以慰予志」。
神宗嗣服,濮属攸尊。
大启土宇,并王而藩。
惟是崇王,协赞帝德。
英宗所托,神考是翼。
上之光宅,惇叙九宗。
将旄相印,益以附庸。
生有显荣,没有令誉。
从葬西陵,利其后嗣。
右监门卫大将军洺州防禦使追封广平侯墓志铭元祐九年五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二、《范太史集》卷五一
侯讳令攀,字子高,赠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平郡惟叙之曾孙,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贶之孙,耀州管内观察使世逸之子。
侯幼而奇警,记诵文字,一见如宿习。
比既长,严于礼法,动静周旋,容止必肃,衣冠必正。
和义郡夫人疾笃,医有难色,公刲股为羹以进,母疾随愈。
仁宗为育宗子,闻侯幼敏,赐以飞白小字,宗室荣之。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
元祐五年某月甲辰卒,年三十有六。
娶李氏,皇城使诜之女,封仁寿县君
三男:曰子安,三班奉职,早卒;
曰子巂,右班殿直
曰子宏,三班奉职
四女,长适石州司录参军德言,三人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广平早慧,仁祖所知。
既长克孝,以礼自持。
玉韫于椟,其卒不施。
迪功郎致仕晁子与墓志铭嘉泰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一、《平园续稿》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晁氏自汉御史大夫错以身徇国,阅千馀年宋兴,翰林文元公讳迥、参政文庄公讳宗悫,父子以文章德业被遇真宗仁宗,继掌内外制,赐第京师昭德坊,子孙蕃衍,分东西眷,散处汴、郑、澶、蔡间,皆以昭德为称。
盖宗生仲,仲生端,端生之,之生公,公生子,子生百,百生世,奕叶联名,文献相承,举天下无他晁。
呜呼,盛哉!
君生于郑,讳子与字点仲
曾祖端彦,终朝议大夫秘书监,赠特进
祖咏之,第进士,中词科,坐党籍,终朝请郎,赠太中大夫,有《崇福集》行于世。
父公迈,右朝散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与其弟公昂、公逸俱世其家。
常平尝贰郡旴江,遂居抚州,是生四子,君其仲也。
夷雅静重,通练世故,事亲先意承志,曲尽子职。
伯、季死,君力教叔弟子谁之子百谈,以经术取高第,君之子百谷亦早上南省
绍熙中庆寿慈福宫,年踰八十,赐爵迪功郎,拜恩已,即卷衣冠藏之。
自号清容居士,友贤积善,委远声利,得导引之术,与亲宾乐饮,昼夜不倦。
每道故家遗俗,四坐倾听。
耳目聪明,笔札精楷。
先六年书遗训甚悉,至是微恙,犹会客,书偈颂一首而逝,实嘉泰元年十二月乙未,寿八十有八。
故妻赣川陈氏,徽猷阁直学士邦光女,生男百谷也。
女适朱绍侃,今亡矣。
孙男世南,女适何居厚
曾孙女一人。
二年闰十二月丙午,百谷奉君柩葬临川县长安乡长冈金鱼塘之原。
百谈方自畿宰为六院,以予识君踰一甲子,而堂兄袁州使君必远先娶君嫠,远来请铭。
文元公乐易纯固,服道履正,年八十四被疾,绝人事,屏医药,盛服而终。
今君人爵虽卑,而性行绰有祖风,寿稍过之,是可书也。
铭曰:
箕畴锡福,贵不与焉。
人有差等,固难胥然。
若乃恭俭惟德无载伪,存心养性以事天,翩翩不富而足用,身康宁兮永年,考终如君亦鲜矣,庶几五者得其全乎!
资政殿大学士毗陵侯太保周简惠公神道碑庆元四年1198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高宗皇帝疋马渡江,中兴炎祚,其丰功盛德固不容尽述。
窃窥大要,以仰成宰辅、信用台谏为本。
三十六年间,命相不一。
自今观之,激士气,复故疆,张丞相浚之心也;
固根本,候机会,赵丞相鼎之志也;
专持国柄、一意和好者,秦丞相也。
三相所主虽不同,其人才进退,政事弛张,是非得失,公论各不可掩,至于身任安危则一而已。
当是时,言路固多名臣,其视力轻重而为向背亦或有之。
毗陵周简惠公乙卯岁赵、张并相之日,四月入台,八月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两月,言事至三十章,太抵谓自治其国,乃能成功,今外有强敌,内有群盗,不可事虚文、贻实祸。
历条时政二十馀事,指宰相不任责。
上变色曰:「赵鼎张浚肯任事,须假之权,奈何遽以小事形迹之」?
公徐奏:「陛下有过,尚望大臣尽心。
今臣一及大臣,便为形迹,使彼过而不改,罪戾日深,非所以保全之也」。
上改容曰:「此论甚奇」。
最后连章极论赵子淔,语侵赵公
又论张公大举北伐,系国存亡,坐是不得其言而去。
迨秦公独相,意公必憾赵,再拔公入台。
公语人曰:「元镇已贬,某固不言,虽门下客亦不及也」。
一日,内降差除四人。
公言:「愿陛下以仁祖为法,大臣以杜衍为法」。
又历疏三大弊。
秦怒甚,不数月改左史,因是流落于外十六七年。
秦薨,始为禁从,席未暖复去国。
孝宗即位,公与张焘辛次膺任古首被召,初对有绳愆纠缪之谕。
会上以张公为枢密使督师江淮,锐意恢复,而公素不以亟战为然,命佐夏官
明年六月符离退师,乃超拜政府
其后汤丞相思退与张公并相,或战或和多取决于上,而其宾客议论间失之偏。
公始终守自治之说,是则曰是,非则曰非,不将不迎,不谄不讦,表里洞达,无一毫之伪。
明年四月,张公罢。
十一月,汤公亦罢。
上再起陈丞相康伯,虏已约和,国论始定。
时公在政府一年有半矣,因坠马败面伤手,力请去。
上不得已,久乃从之。
其立朝本末如此,所谓非茍知之亦允蹈之者欤!
公讳字立义常州宜兴县人
曾祖密,赠太子太保
祖璟,赠少保
父裕,朝奉郎致仕,赐绯鱼袋,赠少师
秦国夫人王氏。
公少力学,自乡校移籍京师,两学传诵其文。
宣和六年廷试,以历数为问。
公既详对,又为说曰:「圣人兼天地之职,一物不遂,必任其责。
凡《易》之大衍,《内经》之五运六气,《书》之闰月定四时,老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皆当裁成辅相以实之,然后可以和同天人之际」。
考官嗟赏,擢寘甲科,调广德军司刑曹事。
靖康覃恩,循修职郎,用举主升文林郎,注徽州军事推官
车驾移跸临安,诸军交驰境上,守死倅易,公与州判官摄行郡事,随机应变,千里帖然。
初,大观间诸郡增赋物帛,其后赦书已蠲减,而漕臣便文复取于民。
公白新守力止之,讫公去,乃增如故。
荐章交上,改通直郎临安府府学教授
未赴,吏部侍郎陈与义密荐公,遂召试馆职,将试复引对。
上曰:「从官多说卿端人正士」。
面除监察御史绍兴五年也。
寻充省试参详官,开院适轮对,论内外兵势,上密以措画与公议,信向方深。
既为副端,论事不合,徙司农少卿,四求去皆不允。
两召至都堂谕旨,二相示以言求去非朝廷美事。
公曰:「某离言路半年,自以亲老家贫请外耳」。
乃除直秘阁、知信州,屡展戍期。
赵公罢,张公当国,陈公与义执政,改湖南提点刑狱公事,以远求易浙西,又避本贯易江东,四岁四易地,迄未尝至。
八年,和议已定,公复被召,论「为国若有道,战则胜,守则固,和则久。
不然,三者在人不在我矣」。
九年二月,除太常少卿
五月再为殿中,既不合,会传某人赐出身除两府者,公又将论之,携疏至殿幕,改起居郎
有诏侍从两省荐西北人才,公同给事中刘一止吕广问
广问参政李光客也,拟试馆职,秦不可,谒告不入。
言者论罢,并谓公受其风旨,十二月主管洪州玉隆观。
十年郊恩,复直秘阁
十二年春,起知湖州
十三年正月,移平江府,复以郊恩赐服绯鱼。
北方初修聘,敕使络驿,公不为礼,又积与转运议论不协,共劾公设宴菲薄。
十四年二月,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
屏居乡里,二亲益老,家益贫,忧患连年不能堪,公独安之。
二十五年十二月,复旧职知绍兴府
二十六年正月过阙,除权尚书礼部侍郎赐紫章服,兼国子祭酒,又兼权给事中
言路忌之,三月出知信州
太学生列状留公,不报。
居数月,复罢郡。
二十八年,起知抚州,道引疾改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十月直龙图阁、知太平州
水坏圩岸,公大加修治,凡百二十里。
傍郡诸圩皆没,惟当涂岁熟。
市河久湮,雨旸交病,公下令城中家出一夫,官给之食,并力浚导,公私便之。
三十年八月,进集英殿修撰,寻移婺州,加敷文阁待制
当江上用师,调度繁兴,不扰而办。
三十二年七月,除兵部侍郎
孝宗初政,增置讲官九月首命公兼侍讲,积官左朝散大夫
隆兴元年知贡举户部阙官,兼权侍郎
上数批问钱谷出入,公奏:「陛下劳心庶物,日有咨询,若出人意表,足以耸动观听。
今皆微文细故,此必有小人乘间献忠,欲售其私,不可不察」。
盖指龙大渊曾觌也。
上色为动。
完颜亮毙,褒立,虽两军相持,而移文议和不绝。
张公自督府来朝,密为上言:「虏失泗州,其伪官蒲察久安、大周仁寄治虹县,惧罪皆欲来归,愿遣军渡淮赴之,此恢复之机也」。
二相皆不与闻。
公请对,谓不可轻举,累数千言。
上唯唯。
五月李显忠将骑兵,邵宏渊步兵共十万,取虹县,下灵壁,既克宿州,二帅始不协。
虏兵击显忠军,宏渊不肯援,幸胜负相当。
至暮,我师入城,明日虏亦解去。
金帛山积,显忠不以犒军,众怒而溃败。
书闻,上思公言,以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谢毕,朝德寿宫,门无宿卫,廷无閤门,公乞轮差,从之。
故事初拜相银绢二千匹两,执政半之,辞则减半,例自行首司申御药院取旨。
公命勿申,遂已。
每便朝,二府先共呈机速房事。
既毕,宰相兼枢密使自与其贰次呈西府文书,参政稍退。
一日,西府拟元居实浙西总管,上连问如何,枢相皆无语。
上顾公问可否,公前奏曰:「是人顷为御前买北货,乾没万计,公论必不可」。
上乃却其除目。
后数日,公留身,上曰:「昨居实差遣不同议耶」?
公曰:「此西府事,臣不与也」。
是时,虏虽主和,而其右丞相都元帅仆散忠义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握兵淮北,专任边防,尝以书达三省密院,大略谓方议遣使,遽乘不备攻我符离,毋乃为将臣所误,妄要功利乎?
今治兵决在农隙,旧疆岁币如约则止。
众谓彼不以兴师归过朝廷及督府,反为设词罪将臣,其欲和可见矣。
上令答书,差右宣教郎枢密院计议官仲贤右宣议郎将作监主簿李栻充通书官。
栻以妹为虏主妃辞行,命都辖官王抃代之。
十月末,仲贤等与虏帅议定为叔侄国。
上曰:「虏能以太上为兄,朕所深喜」。
诏遣从臣为通问使,而以左宣议郎胡昉枢密院编修官修武郎杨由义枢密院管干公事,充国信所议官
台谏交章言议和太速,公与陈、汤二相乞令侍从台谏集议,众益汹汹,诸公待罪乞罢,不许。
公独留身固请,上曰:「卿何请之力也」?
对曰:「臣误蒙知遇,欲为陛下正纲纪,今不可得而正也」。
上曰:「何为不可」?
公曰:「政出于一则纲纪可正。
今朝廷督府左右前后之臣皆欲自行其言,此臣欲去者一也。
臣初为言官,晚忝侍从,事有不可,大即奏论,小则堂白。
言虽不从,臣塞责矣,固无愧于心也。
出而为州,事茍难行,反复论之,不从则委曲行之,使百姓不至受弊,亦无可愧于心也。
惟预政以来,每与宰相议事,有以为然而从者,有不得已而强从者,有绝不肯从者,十常四五。
暨至榻前,陛下又或不然,大率十事之中勉书者七八,安得不愧于心?
此臣欲去者二也」。
上察公诚,不以为罪,第不许其去。
议者多请幸金陵,公曰:「车驾一动,能保德寿不为浙东闽中之行乎」?
他日,上又欲先下诏。
公曰:「陛下能行数事警动天下乃可」。
上问其目。
公曰:「臣自初对便乞迎还太上于大内,尽发内帑付有司,勿令近习干政,汰溢额内侍,罢击鞠,节饮燕,内治举然后可攘夷狄」。
上称善。
尝因灾异诏群臣直言。
公请择其可行者行之。
上曰:「类捃摭细故耳」。
公又及前数事,至议用兵不可轻,有「一掷赌乾坤」之语。
上曰:「今战虽不足,守则有馀」。
公曰:「措置未善,政事未备,虽守亦难」。
同列皆甚其言,退谓公曰:「上不能堪」。
明日,公留身谢,上更奖其直,且曰:「闻卿在中书事事力争,朕深嘉之」。
二年正月胡昉杨由义见虏帅于亳州,逼等拜,乃求还四郡。
等不可,械系月馀。
上怒,诏张公行视师屯,复遣户部侍郎钱端礼吏部侍郎王之望两淮宣谕使
张公寻罢,以汤左相都督军马,太傅和义郡杨存中同都督,改宣谕为参赞军事。
盱眙又报北界来有所议,上方遣魏杞、康湑充通问使副,而忠义、志宁二人遽引兵分犯濠、滁,志在邀盟。
于是台谏诋宰执主和误国,太学生亦上书乞斩大臣。
公与相、参并乞罢黜,上密以书示公曰:「初不及卿」。
乃止。
诏留思退都督于朝,以参知政事王之望督视
公曰:「临阵易将,古人所忌,奈何移都督于陛辞之日?
存中已为同都督之望乃见执政,反出其下,愿正称谓,使之速往号召诸将弁,并力捍虏」。
上大以为然,亦升之望同都督
明日,之望又乞专委存中,无二其权,上复从之。
存中督军马而汤罢。
先是副枢洪遵罢,上命公兼知密院事。
公以祖讳辞,诏免系私衔。
已而召用贺允中,不两月允中再致仕。
公兼领如故,军国事繁,悉心裁决,持论正平,甚得士心。
汤相就贬道亡,公乞许归葬。
上恻然曰:「何至是耶」?
胡侍郎铨郊前与郡,公奏:「以直言久谪岭海,今将任子,坏之可乎」?
上皆嘉纳。
尝乞召用侍从台谏。
上曰:「安得如卿直谅者」?
公荐李浩龚茂良,上皆以为佳士,次第用之。
太常言郊牛毙,公奏:「春秋鼷鼠食牛角免郊,边虞未靖,请展郊以符天意」。
事下有司,或引《春秋传》晦日为天忌,乾德元年艺祖初郊,以冬至近晦日,改用十六日甲子,至道元年当郊而李继迁叛,亦改次年
今冬至适近晦日,两淮复用兵,当候来年恭见上帝。
诏从之。
时再遣武翼大夫閤门宣赞舍人国信所干办公事王抃使虏军,而擢钱端礼虞允文执政
闰十一月,新相陈公亦视事。
公即奏:「臣向因颠坠求退,圣谕庙堂无人,令力疾少留。
康伯已相,执政又有人,可以去矣」。
宣押数四,陈相亦乞留公,公请益坚,乃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陛对,上曰:「卿筋力未衰,他日宣诏勿辞」。
公奏:「臣今年六十七,三二年不死亦合挂冠」。
上为怅然。
未几,王抃使归,虏自滁州退师,和议成矣。
乾道三年三月,起至泉州明年复请祠,六年告老,五上,加大学士致仕。
闲适累年,不以世故萦心,惟究极死生之说。
淳熙改元正月十二日薨于里第,享年七十有七。
上闻震悼,赠正奉大夫,后以子升朝,累赠太傅,爵由宜兴县开国子加至毗陵郡开国侯食邑通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娶李氏,同安郡夫人,累赠魏国夫人,前卒,葬县东清泉乡梅林之原。
明年正月己酉,公合葬焉。
四年,太常考功议以正直无邪曰简,宽裕不苛曰惠易公之名,人以为允。
四男:长枞,从事郎、点检赡军激赏酒库主管文字;
季楷,宣教郎知临安府临安县,皆早世;
栋,今为朝奉大夫、新知辰州
林,朝散郎淮南路转运司干办公事,赐绯鱼袋。
,适朝散大夫、知雷州鲍同
孙男十二人:大年儒林郎、监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所户部鱼关大军仓;
次大辩,承议郎、新知和州含山县
次大壮,通事郎;
大本将仕郎
次大中;
大昌,寄理从事郎、新差监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易抵当库
大猷大直、大任、大翼、大雅、大经。
孙女十二人。
公孝于事亲,尤睦宗族,当任子先孤侄,谢事遍奏诸弟之子。
其薨也,幼子与孙尚未命名。
平生学问不泥传注,尝论《大学》物格而后知至,以谓「在人之至为知,在物之至为道。
以吾之知极物之道,如两物相抵,故谓之格。
夫万物不同,道一而已。
方其格物,物我为二;
及其物格,则自视无我,何有于物?
是谓知至」。
作《圣传诗》二十篇行于世,文集三十卷,奏议五卷。
晚号惟心居士
壬辰岁,公年七十有五,予自小宗伯奉祠居过阳羡,别公里第。
临行,公执手眷眷若有所属,后二年而公薨。
栋等推原先志,以著作佐郎李远所述行状屡来请铭,其犹子用公奏入官,今掾庐陵,日道二子之意,趣如约,不可辞也。
铭曰:
惟几惟康,倚良弼。
耳目股肱,卫上则一。
降及后世,其职乃析。
越在台谏,箴规排击。
进居庙廊,将顺辅翼。
前之责人,今以自责。
躬或不逮,言孰底绩。
惟简惠公,端谅笃实。
和战无常,随事应敌。
其在我者,自治吾国。
时虽不同,论则无易。
或从或违,有始有卒。
皇心褒嘉,士论厌塞。
我作铭诗,追纪贤德。
一言蔽之,主圣臣直(《平园续稿》卷二三。又见《荆溪外纪》卷一四。)
四岁:原脱「四」,据明抄本、傅校本补。
宝文阁学士通奉大夫少师梁汝嘉神道碑嘉泰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五、《平园续稿》卷二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高宗初元自汴幸扬,已而周旋江浙,然后定都临安
当是时,忠足以尊君亲上,才足以拨烦治剧,论思则援古證今,治郡则知所先后,如户部尚书梁公,诚所谓国家之宝臣,不可以无传也。
公讳汝嘉字仲谟处州丽水县人
曾祖讷,祖佐,俱有隐德。
文林郎固,赠光禄大夫
普安郡夫人何氏。
公幼敏悟,读书不舍昼夜。
外王父清源郡王何丞相执中奇之,奏补登仕郎
初以迪功郎管吏部官告院,三被赏,循儒林郎,调中山府司兵曹事,减员改仪曹
每以不可开边衅为言,帅怒,劾奏。
未报,虏兵薄境,委公持御香祝版祠北岳,欲陷公死地。
公蹈履艰危,礼成而返,用举者改京秩。
尝辟燕山府路帅属,议论不诡随,帅不悦,公求还京师
丁母忧,营葬常州,因家焉。
靖康初服除,就选知武进县
己酉二月壬子,六飞苍黄南渡,甲寅次常,官吏骇散,公独不去。
上异之,顾大将张俊,刻姓名于御剑。
郡人张文靖公守方在朝,亦诵公治县功,升通判州事
九月加直秘阁,增陴浚隍,阴为贼备。
戚方来寇,郡守周杞将遁,公固留之。
贼退,迁秩一等。
既而虏骑大至,退保宜兴,部民数万倚公安集,特迁承议郎
未几,擢提举本路茶盐公事。
绍兴改元夏漕臣请令停户输二税物料佐邦用
公言:「民煮海代耕,故皇祐著令估价钱以优之。
骤变法,必将逃亡,大失国课,公私受害」。
诏从旧法。
二年,除两浙转运判官,又升副使权临安府
市皆茇舍,数火,公始陶瓦易之。
三年七月,进直龙图阁,正知府事,首缮庠序以示风化。
虏遣使来,适殿柱坏,诏亟葺治。
公心计有馀,凡梁柱竹木瓦石丹漆皆度广狭高下素为储跱,一夕告成。
上自宫省,下至营屯及百司官廨,区处悉有方,始成都邑
上谕公曰:「前政宋辉俗而懒,卢知原谬而执,今得人矣」。
四年,特除徽猷阁待制
俄进户部侍郎,仍兼临安
公以共二辞。
五年,进显谟阁直学士知府事
初浙西安抚使移隶京口,至是改付公,遂为定制。
六年,谍报刘豫挟虏入寇。
上将金陵,疑用度不足,公以办告,遂为随驾都转运使兼浙西沿海制置使
七年,再为户部侍郎,领漕如故。
九月请外,以宝文阁直学士平江府
八年正月驾还,公请便郡,初移台州,旋易婺州,复以户部侍郎召。
金人议和,枢掾胡忠简公铨上书得罪,公与侍从六人同对,谓虏情难测,后必背盟,礼不可过,又言责太重。
奏稿亦多出公手,上不以为忤。
当路始不乐,会言者谓祖宗时常平总于户部,今以诸路茶盐司分领,但置主管官一员为之属,金谷陷失以此;
发运使本通融六路财赋致之中都,今乃设经制发运使,岁给籴买钱数百万,失回易市易赡军等钱至千万缗,二者皆徇名失实。
九年二月,诏改发运经制司,而提举茶盐勿兼常平,择户部长贰一员并领之,诸路主管属官各为经制路干办公事
公遂兼江淮荆浙闽广经制使
三月,进权太常伯,兼详定一司敕令
上择象简面赐公,示大用意。
时相讽言路排击,虽报闻而公不自安,力求去。
,以旧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十年,起为川陕都转运使
公前谓虏必渝平,恳辞,已而果然。
东京留守孟庾降,上谓侍臣曰:「不可任,惟梁某为朕言之」。
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辍御前金器以赐。
至则一新学宫,巨木浮海而至,适中大成殿梁,士民嗟异。
十一年,明州妖僧法恩作乱,选公往,仍兼浙东沿海制置使,过阙升宝文阁学士
上尝密以千文号付公,有所见,勿拘远近实封直达。
公感激恩遇,知无不言,前后条上便宜,如分命诸将控扼要害,收陕西戍兵以固全蜀,论归正人不当遣。
至谓大臣措画失宜,为诸将所轻,愿出睿断,毋失事机;
胡世将难专任川陕,宜择人副之;
又乞分大军为三,一据地利,一往来策应,一留视营寨,使虏常为客,我常为主;
又奏,用张俊韩世忠岳飞西府刘锜荆南,皆夺其兵,无复进取之计。
上每嘉纳。
踰岁,请祠归。
明年秋温州
未几夏潦,公竭力赈恤,并奏江浙闽皆大水,愿降德音蠲租税,仍敕有司省不急以补经费。
十五年四月,彗出东方,乞下诏求言,中外皆噤莫敢及者。
十六年正月移知宣州,悼亡乞祠,从之。
自是凡再任太平宫
二十一年起知鼎州,再岁复引疾奉祠
二十四年十月二日薨于里第,享年五十九。
明年十月丁酉,葬松阳县惠洽乡之原。
阶自宣教郎,年劳赏典积至右通奉大夫致仕,赠右宣奉大夫,诸子升朝,累赠少师
爵自丽水县缙云郡食邑三百户至二千四百户,实封一百户
公识虑绝人,行以忠恕。
内更剧曹,他人胶扰,公独整暇;
外历八郡,人安其政。
上用公意殊未已,不幸位未满能,亦弗克寿,议者至今惜之。
夫人叶氏,同郡处士俊之女,与公共历艰难,同留武进,名闻禁中,心无妒忌,称于族党。
子十一人:从事郎伯璩、承事郎仲琏朝奉郎叔玠朝请大夫季珩、宣教郎季璆、宣义郎季琦、奉议郎季璠、朝请郎季璋,吏方文采,多济世美;
季𤫂、季璹,不及仕;
今惟季珌以朝请大夫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孙一十七人,其知名者:仲申,终宣教郎、知明州奉化县;
釪,终从政郎兴国通山县
叔栝,登进士第,终迪功郎乐平县主簿
锴,绍熙甲科,终文林郎衡州州学教授
迪功郎、新楚州盐城县主簿
钜,太学生
镒,乡贡进士
钺,迪功郎信州上饶
镇,修职郎旌德
钥,迪功郎、新饶州安仁
铢,将仕郎
曾孙二十人。
玄孙三人,某将仕郎
公笃于友爱,与其弟未尝相舍,收恤孤甥,毕其婚嫁,力教子孙,儒风彬彬,其兴殆未艾也。
既没五十馀年,丰碑未立,季子户部为时用,乃以故参知政事辛公次膺所撰志铭及家传属某绪次。
昔我先太师秦国公早与公游,某以孤童宦学未成,已知公誉望在人。
公亦间从诸父访先公之后,窃有感焉。
暨忝立朝,识公诸子,追怀先契,其何敢辞?
乃质之史氏,参忆旧闻,为之铭曰:
澒洞风尘,牧守跳奔。
公一令耳,心存至尊。
节错根盘,锋铓必砺。
公处其间,雍容允济
才难固然,知德尤艰。
公议大事,诚心每殚。
讼理政平,已曰循吏。
公历郡国,儒饰吏事。
维西有枢,谓公往谐。
命乃在天,弗燮辰阶。
知公于初,纪德于晚。
摭实刻辞,其尚行远。
李行中秀才醉眠 其二 北宋 · 苏棁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趁阳渴鹿背清泉,之子名亭取性便。
适意中间却无事,期君忘醉亦忘眠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下)
谢曹公 北宋 · 郑侠
蝼蚁有统治,羽鳞知所宗。
是知君臣初,直与太极同。
子之于其父,成性天所钟。
因其亲爱心,以养日益恭。
平居竭勤瘁,患难忘厥躬。
不择艰与易,那知通与穷。
至于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未闻君父间,诚敬有卑崇。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为忠。
谷黍不离草,蚕鱼其类虫。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矧乃备万物,阴阳资粹冲。
学问必唐虞,侪辈皆朱熊。
于世乃无补,将何辨蟊螽。
五帝道尊极,三王化醇醲。
皆由诸大臣,汲引相追踪。
惜哉物伪炽,慧巧为心蓬。
谗邪丑正直,党与交讥攻。
上者以翕訾,下焉滋鞠讻。
鸾凤远遁伏,鹰隼摩苍穹。
人神共愁叹,寒暑迷秋冬。
一人念忠直,百志怀兵戎。
利口锐戈矛,危机峻临冲。
贤正欲自保,孤羊豢狼丛。
邦家欲常宁,西驾而求东。
圣宋会明良,盈成绍熙隆。
寖寖逾百年,稍稍追古风。
嘉鱼烝罩汕,凫鹥在亹潨。
中间忽纷更,新进争锋铓。
岂顾君与民,致身惟穹窿。
己酉乙丑间,群类何梦梦。
有蔽过重云,其毒如虿蜂。
谁敢正一议,洒兹谋犹邛。
公诚社稷臣,识见何瞳瞳。
端方屹以立,千峦一危峰。
幽林馥猗兰,雪霜茂长松。
侠以疏拙身,趋时良戆舂。
向者有所陈,狂言几怙终。
所犯斧钺诛,宽仁赖天衷。
未几遽昭雪,还归禄更丰。
毫釐未裨报,已愧羔羊缝。
矧乃素鄙贱,无阶望门墉。
未委何所长,能如粲投邕。
星车未鞅脱,鹗荐俄天通。
朝廷嘉谠言,固已可公奏。
秩满裨再陈,推恩非独后。
盖以历任浅,欲进难为骤。
譬如升阶梯,等级言无缪。
且以罪累人,顿此无愆咎。
有禄幸及亲,非徒养体口。
端然坐屏序,无复事奔走。
虽曰去亲膝,曾不远廛亩。
坦途五短驿,安问连旦昼。
如此奉温凊,不殊居左右。
平生最知幸,获附诸儒后。
学问虽不深,是非幸无瞀。
知心在所养,禦欲如禦寇。
耳目诸玩好,常如对尘垢。
惟有学问心,终年忧不售。
今兹足优游,永日诗书囿。
人固有通塞,誉亦随美丑。
惟有片纯诚,于身可长久。
平生所游历,昭如认星斗。
吉凶系行违,成毁由慵懋。
于心既不疑,人来为明剖。
十中一二悟,亦足长福祐。
况兹山水清,人物多奇秀。
加以托下风,长如饮醇酎。
人之于子弟,亲爱关慈友。
至于力维持,未必能再复。
乃知大贤心,生成即高厚。
知其远方归,偏亲已皓首。
不忍重违去,誓甘老糗。
又以家素贫,无田事耕耨。
四弟三云亡,若身无足肘。
聚指几四百,居前半孤幼。
委曲为之虑,过其自营构。
士之所大患,志与时不偶。
时与志两得,百中而一有。
盖以世惑深,真伪相纷纠。
簧丝在口舌,巧令工迎凑。
攘臂视听下,非明孰能究。
门下无寸武,踪迹非素狃。
一旦荐论拔,如射之有彀。
惟以向所为,期以劝绅绶。
天下本无事,欲治多纷揉。
惟是举措颠,嘉苗不如莠。
履舄以尊戴,冠簪斯践蹂。
助天系宠绥,宜民惟在宥。
人如公用心,劝不由赏购。
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
未观繘长绠,大施如川溜。
区区一方部,不几幕其收。
于嗟郁舆望,无路达旒黈。
作诗道尊光,庶几传不朽。
祭叔母李氏孺人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七、《省斋文稿》卷三八
维绍熙元年岁次庚戌三月乙卯朔二十四日戊寅,侄具位周某谨遣使臣文立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叔母孺人李氏之茔。
去秋归自浙西,亟欲躬走墓道,而非间于风雨,则有疾病,因循累月,未能遂区区之志。
念夏序将临,大惧以稽缓获罪于幽,涓辰代礼,良非得已。
仰惟淑灵,俯赐鉴享!
蒋参议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七、《省斋文稿》卷三八
维绍熙三年岁次壬子三月甲戌朔十二日乙酉,具位周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近故参议朝奉蒋君之灵。
惟君廉勤愿悫,庄重坦夷。
介之除,我与闻之。
来分藩符,君已入幕。
耄虽将及,见谓矍铄。
孰云岁徂,君年与凋。
识者嗟悼,况于同僚?
翩翩者旌,遥指鄞水
目送归艎,一觞永已。
尚飨!
香宋师书并诵和章呈一律 近现代 · 江庸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瓦釜争鸣鸦乱哗,空将笺纸渥桃花
失群塞雁方求侣,学语宫鹦解唤
堪痛玄黄龙战野,不知王谢燕谁家。
旭川一水无多语,乘兴还来揽物华。
吕帐干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七、《省斋文稿》卷三八
维绍熙元年岁次庚戌三月乙卯朔二十四日戊寅,具位周某谨遣使臣文立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姊夫帐干文林吕公之茔。
去秋归自浙西,亟欲躬走墓道,非间于风雨,则有疾病,因循累月,未能遂区区之志。
涓辰代礼,尚其鉴享!
少保三代加赠唐国公唐国夫人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九、《省斋文稿》卷三九
维绍熙元年岁次庚戌十一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曾孙具位某谨以茶酒之奠,敢昭告于曾祖太师魏国公今改封唐国公、曾祖妣魏国夫人郭氏今改封唐国夫人、祖太师魏国公今改封唐国公、祖妣魏国夫人潘氏今改封唐国夫人、祖妣魏国夫人李氏今改封唐国夫人、祖妣魏国夫人张氏今改封唐国夫人、考太师魏国公今改封唐国公、妣魏国夫人王氏今改封唐国夫人:某十载政涂,屡逢霈泽,恩逮三世,叠封大国,宠荣至矣。
进位亚保,复当追崇,自魏而唐,庶因尧之遗风,假宠私庙。
寻以非才请罢政事,而言者力攻其后,以是告第之书久之方下。
谨于冬至时享之前,涓吉以告。
伏惟尚飨!
郊祀三代加赠潭国公潭国夫人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九、《省斋文稿》卷三九
维绍熙三年岁次壬子闰二月甲辰朔十四日丁巳,曾孙具位某伏遇寒食令辰,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并三代改封告命八通,敢昭告于曾祖太师潭国公、曾祖妣潭国夫人郭氏、祖太师潭国公、祖妣潭国夫人潘氏、祖妣潭国夫人李氏、祖妣潭国夫人张氏、考太师潭国公、妣潭国夫人王氏:某以去岁仲冬辛未视潭印章,越翼日壬申日南至,天子郊见上帝,肆大眚于天下。
某备位孤保,逢此霈泽,适在守藩之初,且念先父昔常奉使湖湘,是用有请于朝,就为三世赐履之地。
赞书甚宠,未容敬陈墓道。
今因拜扫令序,先致上命于家庙。
伏惟尚飨!
奉安御书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平园续稿》卷三九
维绍熙五年岁次甲寅十一月戊子朔二十一日戊申,具位臣周某谨造御书楼,拜奠酒茗,奏告于真武灵应真君:臣属营新第,就创层楼。
资地势之厚高,保家庭之终吉。
敬栖圣像,祗奉宸奎。
匪藉威神,孰谐安妥?
预祈佑助,永锡康宁。
迁居奉安家庙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平园续稿》卷三九
维绍熙五年岁次甲寅十一月戊子朔,以辛亥迁居新第,前一日敬奉位叙于家庙,尚其安妥,永燕后人。
谨告。
北狄来朝颂995年4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小畜外集》卷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陇首云阔,河湟路穷。
青冢镇野,黑山驾空
爰有丑虏,聚乎其中。
言语衣服,不与华同。
食血茹毛,宁识八珍之味;
旃披毳,安知五服之仪?
不缉丝麻,以羽皮而禦寒冻;
不修刈穫,以射猎而为耕耘。
无拆花,有飞雪。
沙平万里,冰固千寻。
征鸿叫云,战马嘶月。
其地不可以耕而食,其民不可以畜而臣。
由是古之王者,外而不内,疏而不亲,不与约誓,不就攻伐。
何者?
约则贪赂而见欺,攻则劳师而招寇,故朝朔不加其国,政教不及其人。
来则抚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信所谓天限南北而绝内外者矣。
茍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颡而自至于天阙邪?
请陈往古之得失,表我朝之昌盛,不亦可乎?
在昔周宣之世也,猃狁侵削,动乎封疆,乃命将以安边,俾出师而尅敌。
虽兵如貔虎,不尽剿除;
而虏若蚊虻,止在驱逐。
观衅以动,画境而还。
虐我则雠,方用徂征之义;
胜之不武,故无乐战之心。
所谓周得中策者矣。
汉武之代也,匈奴暴强,犯我边鄙。
于是选良将,出锐兵,劳苦干戈,深入沙漠。
戍师叹老,流矢告穷。
虽多尅获之功,亦有耻辱之事。
及乎李卿降北,永为败绩之人;
明妃去时,终有和亲之议。
所谓汉得下策者矣。
始皇之世也,胡虏侵凌,乱于邦国,遂命致远戎,筑长城。
万里亘天,千雉截汉,雷杵轰野,云锸蔽空。
掘泉则战血迸流,垒土则枯骸共积。
人力告匮,邦基已倾。
鹿走中原,见汉朝之将霸;
蛇横大泽,知嬴氏之须亡。
所谓秦无策者矣。
新莽之徒,固不足徵。
得上策者,在我圣朝乎?
主上神武膺命,至道育物。
谓国之难治,设礼乐刑罚以正之;
谓民之难制,布道德仁义以化之。
国以之而泰,民以之而苏。
然后治戈矛,议征伐,取庸蜀,下湘潭,平交广,归吴越,师如时雨,人解倒悬。
仗至仁而伐不仁,八纮盂覆
去无道而就有道,兆民子来。
遂使朔易之方,戎狄之众,有见机之义,生向化之心,行事大之仪,陈任土之贡。
离越沙漠,舞蹈藁街。
远逐鸿宾,豁唐虞之日月;
至同蚁慕,观华夏之车书。
上思来远人,安小国,接之以礼,示之以德。
使观乎明堂辟雍,重檐复庙,则穹庐毳幕之人识制度矣;
使对乎冕旒之贵,华衮之荣,则被发裸壤之徒见服章矣;
使食乎大牢之味,秬鬯之酒,则膻肉酪浆之众登享宴矣;
使听乎钧天之乐,治世之音,则胡笳羌笛之方闻《韶濩》矣。
而后歌咏皇风,沐浴天泽,如登春台,如跻寿域,游游熙熙,乐不知斁。
夫如是,则周宣汉武乃我朝之秕糠也。
臣旅寓帝里,荣观国光,睹左袂之徒咸归德化,歌垂衣之主难寝颂声。
虽未刊它山,纪国休而不尽;
聊抽鄙思,咏王化之无疆。
亦所以褒赞成功,游扬德业。
舞抃之外,谨献颂曰:
天辅有德,民怀有仁。
上玄眷命,为天下君。
暴乱反正,浇薄归淳。
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
涵之若海,泽之如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始修文德,人之未臻。
终讲武功,以讨弗宾。
乃下庸蜀,来其远人。
复取湘潭,问诸水滨。
次定交广,朝于紫宸
终平吴越,绝乎妖尘。
伊彼匈奴,见机而作。
思拜休明,远出沙漠。
紫殿欢呼,藁街抃跃。
脱毳委毡,劳以王爵
弃笛捐笳,听乎《韶》乐。
结恋阙廷,永忘部落。
自服唐虞,宁须卫霍。
宾礼遐陬,迩安远柔。
盖归道德,靡惧戈矛。
陇水休咽,边云罢愁。
战征思弭,封禅将修。
可纪岱岳,宜登介丘。
鲰儒献颂,永孚千秋。
乙未秋七月特班奏事1235年7月29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三、一九五、二○七、嘉靖《惟扬志》卷三二、《南宋文录录》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乃者一再获侍缉熙殿燕閒,伏蒙玉音宣谕,自后不妨时时请对。
臣感激知遇,恨未有以报塞。
今积精储思,凡得十事,以仰承清问。
画一条具,庶便乙览。
惟陛下留神垂听,臣不胜卷卷,谨具如后。
一、臣伏见比日以来,天文示异,何其稠也!
六月庚辰,流星昼陨,其占为覆军,为阴谋。
越十日己丑,荧惑入太微垣,其占为饥,为逆,为丧。
七月戊辰太白经天,其占为兵,为秦强,为不臣。
此金火二星之变,至于今未退也。
而火迫内垣,尤为急切。
越六日丙午以后,金星行入东并。
夫孽非天作,变不虚生。
陛下亦思所以省己愆,回天怒乎?
汉相王嘉谓「动民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
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于上天神明而可欺乎」?
人皆以为至言。
臣谓如此言者,在二汉以来绝少,抑不知民与天一也,安有为欺民之事而可以应天,亦安有为欺天之事而可以动民者?
此犹未免于择焉不精。
然其立言之大意,则固已深中乎千有馀年应天动民之实病矣。
臣每见近年以来,群臣封章,多言陛下每遇祀飨,必逢开霁,每有祷祈,无不响答。
而臣尝以为此特浅之为见者耳。
大水大火,大兵大盗,无岁无之,而不此之问乎?
姑以今年所闻,如正月而徐、邳覆军,二月而惠寇作乱,三月黄陂逐将,四月而建卒违命,五月而禁卫失伍,六月京口挻祸,七月高邮阻兵。
封章奏疏非不多矣,而不以是为异也。
不特此也,虽乾文示异,无月无之,亦能尽彻于陛下之听乎?
陛下闻灾异,闻变故,未尝不知畏惧也。
而臣犹有疑于动民以言,应天以文,则民未可得而动,天未可得而应也。
天未可应,臣何以知之?
以民未可动知之耳。
民未可动何以知之?
臣半年之间,涉万里长涂,所接州县民吏,语及亲政,未有能深信者。
江淮以来,则忧危之语日闻,以此知民未可以虚言动也。
民未可动,则天决不可以虚文应也。
惟陛下实体而笃行之。
一、臣比者伏闻陛下尝于经筵对群臣论及汉元帝委用儒生,牵制文义,优游不断,陛下慨然有感于元帝不得真儒而用之。
圣学高明,诚足以破千载不用儒生之陋。
然臣尝读汉史,每于元、成二君而有感焉,因为陛下试陈之。
且人主心术之隐,嗜好之偏,独居乎深宫之中,谁得而知之?
史册虽书,人亦不尽信也。
班固于此二赞,独异乎他赞,其言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幽眇。
少而好儒,及即位,召用儒生,委之以政,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其于成帝赞曰:「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有穆穆天子之容矣!
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
然湛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臣尝以为此二赞,盖班固直以为汉业之衰始此,故详著其致衰之因,乃在于宫庭屋漏之间。
故以侍中婕妤、帷幄近习之言證之。
方二君之亲近儒生,容受直辞也,人必谓多材多艺而又能用儒,有威有仪而又能受言。
有君若此,太平可以立致。
不知其退而居乎深宫之中,则声乐之溺心,酒色之惑志,所以交攻于内者乃尔。
是时非无真儒,如萧望之刘向诸贤也,然外戚如许史、宦官如恭、显,皆得以害之。
至于连坐系狱,不见用,而望之死,此无他,儒生与戚宦不两立,而用儒受言与声音酒色亦异涂,此重则彼轻,势使然也。
虽然,方二君之耽乐也,亦自谓曲房隐间,谁得而知之?
不知左右前后之臣,亦有以此而告诸史臣者。
后世之史臣知之,则汉庭群臣与当时之庶民莫不知之。
班固于此二赞特出所闻之自,以著亡汉之端,其可畏盖若此。
臣久蓄此意,特以元、成二君,汉之庸主,不足为盛时道。
且著之表奏,人所忌讳,无自而发。
今幸因陛下所以语群臣者若此,敢尽以奏陈,陛下深念而力监焉。
一、臣伏见陛下慨临朝之既久,愤积弊之未除,内出手书,并命二相,庶几同心戮力,新美治功,小大之臣,改视易听,若有再睹升平之望。
此天与陛下以转移人心之机也。
今既月馀,而二相谦逊未皇,事多牵制。
析六房而为二,既多窒碍,分小治于次辅,又伤事体。
大抵四十年间,韩、史用事,左相如余端礼京镗钱象祖,或二三月,或六七月。
浅之为丈夫者,未尝习见绍熙以前常是并相,于是更相疑怪。
而分朋植党者,又各扇摇是非,一则为纵容子弟宾客之说,一则为荐引执政都司之谤。
方贿赂公行之馀,而郑清之能以廉俭首变贪风;
方奸凶得志之时,而乔行简独以婉辞阴主善类。
今所得之谤,乃若反其所长。
为二相者,安得而不辩?
然而古人事业,惟有听规谏以自防,闻横逆而自反,不以尤人也。
臣尝妄谓与其远谗耻谤,必诘其所从来,则莫若存此二语,以为自防自反之益。
而况轮日当笔,聚堂佥决,此二谤者将有不待辩而自弭。
不然,叔出季处,托为假故,以避聚会,则参差牢落之久,其势必至独相。
是谤者之计得行,而并相之旧典终不可复。
惟陛下申谕大臣而加儆焉。
〔贴黄〕臣窃闻乔行简尝于陛下之前自言未尝荐引小人,一时宰执皆亲闻之。
此谤既无用辩,近又闻郑清之以出入材馆之客受赇挠法,付京府鞠治。
又以见前后致谤之因,清之有不尽知也。
若二相自今明白洞达,事事若此,则奸人无所用其间。
而推诚布公,共济国事,天下尚有望焉。
不然,则安能以自解?
伏乞睿照。
一、臣窃见陛下自亲大政,杜群枉之门,开敢言之路,天下诵而歌舞之。
然臣至郊关之内,则所闻浸异,犹不以为信也。
及问之在朝,则曰:「圣度天宽,未尝以言罪人,言有不合,则留之禁中而已。
给舍、台谏之言,亦有不付外者」。
审尔,则臣恐有甚于拒谏者矣。
祖宗盛时,给舍、台谏未有知而不言,言而不行;
亦未有言之不行而不争,争之不胜而不去者。
如论陈执中,论夏竦,论李定,论胡宗愈,论蔡确等事,至于十五六疏,十七八疏,至二十馀疏,不见于施行不已也。
绍圣崇宁以后,此风遂泯,然犹间见于中兴之始,极盛于淳、绍以来,而又大坏于庆元嘉定之日。
幸赖陛下力扫积年喑嘿之蔽,王遂、洪咨夔诸臣,又相与振起而扶持之,正涂丕阐,群听苏醒。
而比日以来,又不逮前。
臣愚妄谓群臣不能以先正之所以事君者事君,固不为无罪。
然陛下导人使谏之意,亦不能无怠于初也。
伏见孝宗皇帝于群臣章奏,取其所当行者疏之小册,以示大臣。
或御便坐,则置于香几,群臣皆得就观。
又有记事版,书其要目,以备遗忘。
盖未尝有不付出之章奏,亦未闻有不争不辩之给舍、台谏。
呜呼,为君必如此,而后为不负祖宗;
为臣必如此,而后为不负天子。
安有臣谩言之而不复计其施行,君姑听之而不复虑其争辩?
臣恐天下闻之,有以议在廷之臣昧于去就之义,则君臣之道两有未尽也。
惟陛下特出臣言而申儆之。
一、臣尝谓古者观人之法,不论其功而原其心。
乐羊食子爱君也,西巴放麑违命也。
尚论二人,则食子者为忍,而放麑者为仁,古之观人盖若此。
臣去岁封章尝言,陛下乃天命所归,人臣不当贪天功以为己力,因援叔孙昭子之于孺牛,汉文帝之于周勃宣帝之于霍光宋文帝之于徐羡之傅亮,乞陛下以公灭私。
未知圣虑以为如何也。
今臣不敢远引前代久远之事,试以孝宗皇帝近事明之。
史浩事孝皇于潜邸,事无细大,必取谋焉。
恩平之去,孝皇之立,有大功。
即位之始而相,仅四阅月而去之。
厥十有七年又相之,仅九阅月,俾奉内祠
虽有功于孝皇之身,而不能掩其权谲之心。
孝皇念其功而疑其心,凡再相而再去之,前后当国,仅及年馀。
此则古者观人之法也。
陛下不思孝皇弃浩之意,乃犹眷眷于故相之家,未尝略有施行。
是举也,得无戾于孝皇之意乎?
今图回宗社大计,将有定论,愿陛下先事致思,以为久安长治之图,天下幸甚。
一、臣窃见祖宗时,储蓄将帅,先自远路监司,渐擢为京东淮南
俟其绩用既章,则擢任陕西河东、北三路及成都路
自三路、成都具有成绩,或召为三司副使,或就理资序,外为都漕,以备帅臣之阙。
不惟谙历险艰,亦以遏绝觊觎。
不然,奚为若是之缭绕,不快人意也?
自比日以来,选用制梱太轻,夫人皆可为之。
故有望实无闻之人,仅历郡守监司,揆之资望,皆不可得,而妄意图之者,此尤选授之所当谨也。
其在先朝,知益州,不过一知郡耳,犹必用从臣以上。
有当除待制者,必加直学士以异之,其谨重若此。
况制梱之重,而可以轻授乎?
一、京口之寇,外摇江淮,内迫京辅,此非小故也。
陈韡闻变,即遣精锐三千击之于茅山,死者不下五百人
其生擒以归于制司者,尚七百九十馀人。
岂惟绥静一方,亦为国家稍雪累年招安之耻。
此当速赏元戎,其馀将士,趣令上功,次第行赏。
而日复一日,未闻有所旌异,识者惑之。
而况惠、广之寇,亦赖建康将士之力。
此在朝廷,当有不踰时之赏。
今所以悠悠者,不过曰少俟得实,审议而后予之,非有所吝也。
京口密接行都,事之虚实,功之轻重,夫孰不知?
进律迁官,自可立决。
《易》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将帅在军,盖以锡命为宠。
若悠悠不行,则人情解体,谓王之无意于万邦也。
况今事变方殷,军情反覆,高邮之寇,阻兵负城,赏罚无章,何以使人?
或又谓建宁之赏,今亦未行。
此正欧阳修所谓有事则大惧,无事则不忧者,惟陛下速图之。
一、臣比过江上,闻去岁淮东抽取战舰,久而不返。
比又闻沿淮舟师,已为沿江抽回。
万一有警,臣恐江自为江,而不恤淮之不守;
淮自为淮,而不恤江之无备。
彼此牵制,有误疆事。
又闻维扬建康异论,襄帅与淮西异论,兴元与蜀帅异论。
深虑置间左右以相伺察,遣人中都以相谗毁。
此何时也,而内外暌离若此!
此事所关不小。
臣每见朝论,谓淮东当汲汲储才,以拟其后;
其馀帅阃,虽当先事储代,今防秋迫近,不容轻易。
亦宜行下,戒谕各务体国,毋相猜疑,以误缓急。
惟陛下与二三大臣早图之。
一、江陵为上游重镇,自赵方以虏势浸迫,移制司襄阳,后来遂为定治。
自故相于制置使衔曾入「安抚」二字,由是遂以湖北安抚司职事并归京湖制置司
湖北安抚既为虚器,江陵守遂同列郡,事权日削,财力亦殚。
比年以来,又自郡守升帅,且兼制属,其为削也滋甚。
脱有缓急,如开禧间虏围襄、安,肆掠于随、、复之境,于是时也,江陵有兵有力,可以援之乎?
万一狡虏有谋,以轻兵缀襄、安,而重兵薄江陵,则吴蜀中断,而国之危甚矣。
始因故相有所偏系,不恤大体,今久而渐失初意,戾旧章,此亦目前所当更张也。
惟陛下加之意。
一、臣初对内殿之日,尝言王畿千里之内,守卫空虚,因请平江增一重屯,庶张声援,以阴制内外诸军。
陛下既然其言,寻闻庙堂以未有钱粮,未有区处。
臣旧闻浙西圩田,一岁之入自可增招一军。
然疏远之臣,竟不得而知其虚实。
臣窃见溧阳县张挺、沈成尝诉陆子遹夺其田产,凡一万一千八百馀亩,献之故相之家。
其后江东漕臣欲令钱业各归,其间有至每亩仅当官会二百者。
臣愚以谓若从安边所代此二家出钱赎业,庶几岁得田利,亦可助招军之费。
其同时豪夺武断之家,似此者非一,窃计有词至台省者必非一人。
若令刷具,并与代钱追赎以入于县,则不惟可以济军实之用,亦以伸吏民久郁之气。
而给还元直,仍不至有伤事体。
一举而三利焉,惟陛下亟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