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庆元元年1195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吴郡范氏自文正公孤童,事仁宗皇帝,当庆历癸未参大政,后百三十有六年,公复参孝宗皇帝政事
谱牒不通,俱望高平,派南阳之顺阳,盖鸱夷子苗裔也,今为郡之吴县人
公讳成大字至能
曾祖泽,赠太子少保,妣昌元郡夫人夏氏
祖师尹,赠太子少傅,妣咸安郡夫人陆氏、咸宁郡夫人蒋氏。
考雩,终左奉议郎秘书郎,赠少师
秦国夫人蔡氏,莆阳忠惠公之孙,而潞忠烈公外孙也。
公在怀抱,已识屏间字,少师力教之。
年十二,遍读经史,十四能文词。
是岁秦国薨,明年少师薨,公茕然哀慕十年不出竭力二妹,无科举意。
买山无赀,取唐人只在山中」之语,自号此山居士
又慕元鲁山为人一字幼元
友生御史王公彦勉之曰:「子之先君期尔禄仕,志可违乎」?
因课以举业,遂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调徽州司户参军
三守李植潘莘洪文惠公
李御下严,独霁威待公,会迁提点坑冶辟公干办公事不就
潘格郊赦不弛诸军粮欠,众言纷纷将校告急于公,公径为免符白守行之,乃定。
洪公博洽精明,每以讼牒付公,必问一牒几人,姓名云何
由此究心,熟吏事
洪公喜,日与公商榷古今
常曰:「吾视君齿必致两府地,其自爱」。
举主从仕郎
三十二年,入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
堂吏丐药不获,以朝旨下所隶大府,蒐细故杖吏逞憾
白户部侍郎汪公应辰,杖大府吏,已能大其官矣。
寿皇受禅,命宰臣编类高宗圣政。
隆兴元年四月,以公为检讨官,又兼敕令所,近世局务修书者,人以公为宜。
百官时弊公举十事极论文具非所以为国,执政奇其才。
二年四月,除枢密院编修官
居数月,自以铨格左宣教郎
馆职定员,有诏公与王道候阙召试
十二月郑升之不试先除,牵联并除秘书省正字
不可,必试策而后就。
乾道元年三月校书郎六月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著作佐郎二年二月尚书吏部员外郎
言者以不先摄为超迁宰相曰:「著廷间擢左右史,顾不可为郎耶」?
九月言者罢,乃主管台州崇道观
三年十二月起知处州陛对论力所及有三:一曰日力寸阴是也
二曰国力资用是也
三曰人力思虑知术所及是也
三者有限,今尽以虚文耗之。
公前应诏上封事及试策反复论此,至是方见上,力以为言。
上曰:「卿能激昂如此,朕当行之」。
四年八月至郡,松阳民争役,公晓之曰:「吾闻东阳县有率钱助役者,前婺守吴侯义之,为易乡名,揭碑褒劝
尔与之邻,独无愧乎」?
民既感谢,则推广其制,谕乡人视贫富输金买田,择信义之家掌其事,储岁入当役者,命曰义役,许自第名次有司勿预。
月间,人皆乐从一县二十五都悉以办告,甲乙相推远至二十年,诸邑争效之。
处多山田梁天监中詹、南二司马通济堰松阳遂昌之间,激溪水四十里外溉田二十万亩。
远田高,堰坏已五十年。
公寻故迹,议伐大木横壅溪流度水与田平,即循溪叠石岸引水其中,置四十九闸以节启闭上源用足乃及其中次及其下而堰可复。
议定,官为雇工运石,命其傍食利户各发丁壮分画界至
五年正月同日兴工四月而成,水大至如初议。
适公被召躬往劳之
父老欢呼曰:「堰成,公忍去我耶」?
公曰:「吾能经始安能保其无坏」?
为立詹南庙,作堰规刻石庙中,尽给左右山林修堰备,至今蒙其利。
入对,因及义役
大喜,颁其法诸路。
公曰:「此可助法,非以为法,顾守令行之何如耳」。
初,上命宰相陈正献公文士内制正献荐知遂宁府张震及公,至是上曰:「卿文学词翰宜直禁林」。
公惩前迁郎致谤,恳辞,退复告执政
会上目疾,不御朝久之
内殿奏事上首及公除目正献公意
上曰:「不专内制正要士人宿直顾问」。
乃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上令更加清职,遂兼国史院编修官
从兄成象工部郎官,公援故事乞班其下,从之。
内直宣对,尝谕公:「朕治心养性,以求知道」。
公曰:「知道莫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孔
其静而圣,存心养性是也
动而王,治天下国是也
汉、唐之君功业固有之,道统无传焉」。
上嘉数四
十二月,擢起居舍人侍讲直前谢,上曰:「卿宏深博约,因有此除」。
又兼实录院检讨官
公奏:「狱案淹延,当贷者多瘐死,乞严程限」。
于是三省大理皆定经由之日。
公先尝论二浙丁钱,至是诏递减之。
乾道令以绢计赃,估价颇轻,论罪过重。
公奏:「承平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
绍兴三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
今绢益贵,当倍时值」。
上惊曰:「是陷民深文也」。
遂增为四千,而刑轻矣。
又奏:「勤政不省其成否,治具虽多,何益?
古者君臣相戒,既曰率作兴事,又曰屡省乃成,二《典》之治,如斯而已」。
上喜曰:「卿言切治道」。
已退,复招公曰:「为朕寻绎经传与此论协者条上」。
公即摘取《书》、《易》、《左传》《、国语》、《孟》、《荀》等书上之。
初,大臣与上谋移侍槔马军金陵,示将进取先遣使请祖宗陵寝河南故地
隆兴讲和名体虽正,失定受书之礼,上常悔之。
六年五月,迁公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讲丹阳郡开国公,充金国祈请国信使,为二事也。
上语公曰:「朕以卿气宇不群,亲加选择,闻外议汹汹官属皆惮行,有诸」?
公曰:「无故泛使近于求衅,不戮则执,臣已立后,仍区处家事不还计,心甚安之」。
上曰:「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
啮雪餐毡,理或有之,不欲明言,恐负卿耳」。
国书专求陵寝,而命公自及受书事。
公乞并载书中,朝廷不从,公遂行
虏遣吏部郎中田彦皋、侍御史完颜德温迓客。
彦皋文儒,深敬慕公,至求巾帻效之。
燕山,公知虏法严,附请不可达,密草奏具言他日北使至,欲令亲王受书,其词云云,怀之入觐
跪进国书陈谊慷慨,虏君臣倾听,公随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之礼未称,昨尝附完颜仲李若川口陈,久未得报,臣有奏劄在此」。
󲦤笏出而执之。
金主大骇厉声谓其宣徽副使韩钢曰:「有请当语馆伴,此岂献书启处耶?
自来使者未尝敢尔」。
连呼绰起,钢惶恐,以笏来绰公。
不为动,再奏云:「奏不达,归必死,宁死于此」。
金主欲起,左右掖之坐,又厉声云:「教拜了去」。
钢复以笏抑公拜,公跪如故
金主曰:「何不拜」?
公曰:「此奏得达,当下殿百拜以谢」。
金主乃令纳馆伴处,公即袖下殿,望殿上臣僚往来纷然
后闻太子欲杀公,其兄越王不可而止。
顷之引见常仪
既归,馆伴宣旨取奏去。
是日,钢押宴,谓公早来殿上忠勤皇帝嘉叹,云可以激励两国臣子
后数朝辞,金主令其臣传谕云:「盟好已固,汝国乃以帛书密与夏国任德敬结约,此何理也」?
公答以界外奸细伪为之。
馆伴蜀中蜡书来,指印文示公。
公曰:「御宝可伪,况印乎」?
德敬者,夏王外祖号任令公再世用事,欲篡其国,事败族诛,而四川宣抚司尝与通问,为夏人所获,致之虏廷云
十月公还,金主答书有曰:「抑闻附请之辞,欲变受书之礼,出于率易,要以必从」。
于是知公竭节尽忠奖劳之馀,有「终保全」语,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赐紫章服
副使以下皆迁两官,惟公不预,盖大臣不乐公尝言其轻信西夏也。
励精政事,患风俗委靡,书崔寔政论》赐辅臣
讲《礼记》「天子合围诸侯掩群」,上曰:「此成汤祝网意也」。
公遂奏:「德莫大好生陛下得之矣。
乃者御书政论》,意在饬纪纲,振积弊,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
大喜,曰:「卿知言,闻临安观望行事矣」。
讲退,侍讲张君栻谓公深得纳约自牖之右史君济曰:「当书之记注」。
后数日,公进故事,复申其说。
自公使北,狂生上书迎合恢愎事,补官十馀人
公奏:「倖门不可开,继此臣必缴奏」。
上曰:「诚然
书已满屋,朕皆弗省」。
每事正救大率类此
七年,以知閤门事、兼枢密都承旨张说签书院事公当制,知空言不可回,明日词头上前,且曰:「閤门官日日引班,一旦骤寘二府,正如州郡典谒吏为倅贰观听谓何」?
明日罢。
后月馀,公求去。
上曰:「卿言引班事甚当,朕方听言纳谏,乃欲去耶」?
自是数有缴奏
会召宋贶,公又论之,章不下,寻除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
明年春竟拜签枢
九年,公始赴镇。
广西荒远窘匮承平时仰湖南北及封桩钱七十馀万缗裨岁计此外惟恃盐货,其法屡变,大要官般为便。
建炎后,中原士族富家避地辐辏,尝一行客贩
其后客皆北归,邻道岁给亦停,稍许折苗招籴,旋以病民而罢。
诸郡专藉运盐之利,漕司取十六,以其四充郡计,已复尽取之,于是属州有增价抑配之弊。
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守令束手无措极边邕州经年吏俸禁军逃亡不补
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
日夜讨论,连奏疏千言大略法久或弊,救之在人。
诚能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不在改法。
上亟从之。
二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客贩
吏部侍郎詹君仪之以为然,宰相入其,请下诏示必行,大出朝廷钱银助之。
人多以为非,屡下有司议,皆谓公前疏不可易,久之如其旧。
交趾间进驯象绍兴二十六年大僚为帅,自诣驿礼其使。
至是遣尹子思来,公曰:「吾经略诸蛮陪臣安得亢礼」?
受其庭参而犒之,遂为定制
旧法马以四尺三寸为限,诏加至四寸以上
公谓互市四十年,不宜骤改,论奏再三,仍条马政革弊事,皆报可
有沿边巡检常恭者诱南丹莫延葚开路市马,直达帅司,自以为功。
张说犹在枢庭,引恭见上,诏委李宗彦措置马事。
公奏:「南丹宜州已非法,今并舍帅司边防坏矣」。
疏恭罪恶密遣人擒归。
去位,流恭江州
公以溪洞猺人出没不时,请选官团结省民毋得外交,寇至勿俟官兵,径禦之。
次及熟猺在省地者亦为保伍明开博易之路,毋得私易
遣人深入蛮境,谕以约束自是无敢犯法
兴安县界盗伤人,公密设方略掩捕
中秋,同诸司泛舟赏月,命取大卮酌酒置案间。
提刑郑丙问故,公笑曰:「欲饮至尔」。
岸上欢噪,乃将官沙世坚贼首来,即以卮酒饮之,诸司骇服
瘴乡多旅柩,公择北坑故墟为冢瘗之,揭名氏于傍,微者别二大冢。
凡仕族落南,使自言给归资,至今以为法。
淳熙元年十月,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稍凿夔峡山路以避湍险,人以为便。
会复置宣抚使,以命枢臣,改公成都路制置使
未几,废宣抚司,公复专四路之寄。
初及境,言:「吐蕃南诏昔为唐患,今幸瓜分西南无警二百年。
近者,雅州碉门蛮入寇,败官军
乾道九年吐蕃青羌两犯黎州,而奴儿结蕃列等尤桀黠轻视中国
臣当内教将兵外修堡寨,仍讲明寨丁,教阅团结之法,使人自为战,三者非财不可」。
上手奖励,赐度牒钱四十万缗。
日夜阅士,制器甲,督边郡次第行之。
时摘兵赴帅司,按其精粗
以黎为要地,奏置路分都监,增五寨,籍少壮五千为战兵
经理岁馀,凡吐蕃扰边径路十有八,悉筑堡置戍
奴儿结借诸部兵二千扣安静寨,公发飞山千人赴之,料其三日必遁,戒勿与争,已而果然
白水寨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
重赏檄群蛮,使相疑贰
俄蕃牙擒文才以献,公命黎州教场斩之,兵威大振于是专意恤民矣。
初,蜀之财用止以赡蜀,自屯大兵,始竭民力公私俱困。
略计成都在城建炎三年酒税岁才四万缗有奇,后增十倍,县镇酒税、场店民户买扑课利总十五万有奇后累至四十万,他郡可知,即具以闻。
岁减四十八万缗。
公随额重轻,躬为裁定呼舞,即寺观感恩祝圣道场
复言和籴之害。
西兵十万,岁用米一百四十七万斛,兑买省计营田之外阙五十二万斛,括兴元、阶、成、西和凤、文、龙等州民户家业均科之,每石予钱引四道有半,其二分,实给三引耗费斛面不与焉。
诏与总领李蘩议。
密计本所馈遗乾没岁约百万,隐而不言独奏朝廷降本招籴。
执政怒,诏公劾违制同议
遣人感惧,始出羡数。
岁遂以此所在招籴。
其后上疑岁歉或防阙,公谓:「脱不得已,权科一年岁丰如故不犹愈于常扰民乎」?
上曰:「善」。
令每岁降旨挥,而科籴遂止。
文州蕃部间扰边,公奏:「乞预为文告,崛强讨击之,善良抚摩之,使知畏慕不可示弱启侮」。
上以公深知事体即日施行
蜀用陕西旧法料简强壮民丁三万寓之于农,号曰义士,以待缓急
岁久监司郡守杂役之,都统司又令守关烽燧,且乞与大军更戍
公力言其不可,诏遵旧法
路提刑岁候朝命疏决,诏到率以公请五月举行
解试取士四月五日锁院后十日引试公请盛暑递先一月
皆著为令。
高宗庆寿,赦举引年致仕才力不衰者。
奏名樊汉广年五十九,孙松寿六十六,先已纳录,尤宜旌异
诏令赴阙二人不至进职赐服蜀士归心焉。
凡人才可用者,公悉罗致幕下用其所长不以小节拘之。
杰然者露章以荐,往往光显于朝,或至二府
三年,公大病求归。
上令先进敷文阁直学士明日下诏命。
公列上兵民十五事,上曰:「范某已病,尚为国远虑,可趣其来」。
公疾愈而行,送客百里不忍别。
后公谢病吴门往来伺候谒舍经月,必一见乃去,其得士如此
十一月入对,除权礼部尚书,赐上方珍剂
五年正月知贡举,开院,侍御史奉诏启封,吏承例牒拆号官而不云何官,御史疑薄己,有后言。
公寻兼直学士院
四月中大夫参知政事,又权监修国史、日历
两月,前御史亟论公,公即出门
明日宣押奏事引咎而已
上曰:「朕不忘卿,数月讯至卿家矣」。
资政殿学士、知婺州
公请本官奉祠,诏如所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九月,果有使来传诏抚问密赐珠、金鼎、金合,实香其中
六年二月魏王薨于明州,起公代之,兼沿海制置使
公未复职,遇阙,依前执政例,中使郊劳赐银茶药,仍许服毬文带,特御后殿引见赐茶
上曰:「人思卿如慈亲,故付卿以海道」。
公奏:「张津、伯圭、魏王皆国懿亲时节海物两宫
外朝臣也,不敢效尤」。
上命停贡而罢进奉局。
又乞权阁魏王移用诸司钱数万缗,宽民力
诏除之。
七年二月,除端明殿学士
三月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奏事毕,陛辞,诏明日选德殿
近例赐宰执酒止传觞,至是特设几开宴,酒三行,命侍行过西小轩,曰:「此朕清坐处也」。
再坐,上曰:「劝卿一杯,且有以为侑」。
公饮讫,二内侍奉缣素来,上有「石湖二大字,御墨尚湿。
拜赐奉觞进酒谢。
满饮复袖御书苏轼一轴以赐,自未至酉乃罢。
石湖平江盘门西南十里,盖太湖之派,范蠡所从五湖者。
夫差姑苏前后台,相距半里,为城三重宴游忘归
其前有溪,今号越来溪,勾践由此
濒溪筑城,与吴人夹水相持遗址俨然
公随高下亭观
花竹莲芰,湖山胜绝绘图以传,至是携宸奎过家刻之。
四月开府金陵岁旱,公招徕商贾,损阁夏税,请于上,得军储二十万石赈饥民
苗额二十万斛,是年三之二,而五邑受粟总四万五千四百馀户,无流徙者。
盗发柴沟,去城二十里,又劫江贼五称江大将军,公皆设策捕获
在镇二年,以馀财代输下户秋苗及丁一年
九年,公以积勤寖苦头眩,自徂秋五上章求閒。
不得已,进资政殿学士,再领洞霄
里居七年十六年十一月起知福州引疾固辞
诏令奏事,又辞。
上先医官张广传旨灼艾,既对,劳公曰:「卿南至桂广北使幽燕西入巴蜀东薄鄞海,可谓贤劳,宜其多疾」。
丹砂以赐。
皇太子参决庶务,公得见东宫坐论治道移时太子谕公:「不敢暇逸,日惟读书作字」。
公曰:「石湖已拜宸翰,有寿栎堂,愿得宝书」。
太子欣然曰:「是庄子栎社事耶」?
公既出关上复赐药甚厚,至家,又遣使御书苏轼二首太子亦送「寿栎堂」三大字。
寿皇内禅公行婺州,以腹疾力请奉祠,从之。
寿康皇帝初政特诏求言
公疏乞述重华广孝治,执仁术以守家法,坚国本以定规模,节经费以苏民力,精觇谍以应事机,审选任以求将材,修堡障以固西南,议盐筴以安二广,严钱禁以榷官会广屯田以实边储,皆当世要务
绍熙三年,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公辞数四优诏不允
下车踰月,幼女将有行而逝,公追悼切至,遂请纳禄,复得洞霄而归。
先以石湖稍远不能日涉,即城居之南别营一圃,阅杜光庭神仙传》记六子昆山风海至范老村遇陶朱公事,大喜曰:「此吾里吾宗故事不可失也」。
题曰「范村」。
两朝赐书堂上,榜曰「重奎」。
其北又葺古桃花坞往来其间
四年九月,公疾病,语门人曰:「吾本不待告老,今不济矣,亟为我剡奏」。
诏下,而公是月五日薨。
积官通议大夫,爵自吴县开国男,累封吴郡公食邑三千二百户,实封一百户
享年六十有八。
奏闻,赠银青光禄大夫
自公曾祖吴县至德乡上沙之赤山少师尝戒子侄:「他日葬我毋远先茔」。
后葬稍南小丘。
公尝营寿藏百步间,以十二月十三日归窆
和义郡夫人魏氏,前公几月薨,至是祔焉。
夫人承直郎信臣女,绍兴参知政事敏肃公犹子
敏肃知公深,一见远大期之。
二子:华,承务郎
兹,承奉郎
女:长从事郎、新监行车辂院张蒙
次封孺人,即没于当涂者。
天性孝友,事少师工部严师
二弟,教而抚之,待成绩尤至,今为朝请郎通判建康府,成己前卒。
郊恩群从弟侄五人
历典名藩所至礼贤下士仁民爱物,凡可兴利除害不顾难易必为之。
乐善不厌,于同僚旧交喜道其所长,不欲闻人过。
去思遗爱所在歌舞之。
天资俊明,辅以博学文章赡丽清逸自成一家
尤工诗,大篇短章传播四方
初效王筠一官一集,后自裒次为《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别著《吴郡志五十卷,使北有《揽辔录》,入粤有《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出蜀有《吴船录》,各一卷
公蔡氏所自出故书法兼真行草之妙,人争藏之
寿皇爱赏相与极论古今翰墨,数被赐予
虏使馆伴王侍郎秬详言奉使时事,益简上心,以公羸疾赐药虚岁,至口授导引修养秘诀亲厚非群臣比。
辅政日浅每出镇辄以病免,故虽大用未尽,议者惜焉。
与公齐年御史王公外舅也,以是公善
壬辰春,自春官去朝,过平江城西诸山。
公访余灵岩同宿石湖望夜小舟共载湖心风露浩然,尝有六十挂冠之约。
其后同朝,或相遇于外,每以未践言为恨。
今公云亡二子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龚颐正行状来请铭,其敢以老悖辞?
铭曰:
应龙将翔,滃以云雾
圣君勃兴,赉以丞辅
伊昔重华,治谨厥与。
美范公,心期致主
皇初好文,公笔燕许
皇念典学公业马褚。
皇资专对公节骞武。
皇命征镇,公犹方虎
他人偏长公力交举
经营四方不遑启处
衮职有阙,帝命公补。
才六浃旬,谁实公沮?
岂无藩维,每以疾阻。
时非不逢,施迄未普。
刻铭幽墟,尚诏终古(《平园续稿》卷二二。)
药:原脱,据明抄本四库本、傅校本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