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原注:山谷跋此诗云,子瞻屡哦此诗,以为妙也。) 其三 1088年 北宋 · 黄庭坚
 押陌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
至今风低草,𧥄𧥄见白石。
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
何为红尘里,颔须欲雪白。
代书1081年 北宋 · 黄庭坚
 押词韵第十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阿熊去我时,秋暑削甘瓜。
离别日月除,莲房倒箭靫。
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
汝才跃炉金,自必为镆铘。
穷年抱新书,挽条咀春葩。
弄笔不能休,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
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狭所欲奢。
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
譬如观沧海,细大极龙虾
古人以圣学,未肯废百家。
旧山木十围,斋堂绿阴遮。
红稻香盂饭,黄鸡厌食鲑。
摩挲垂腴腹,颇复读书耶。
念汝齿壮矣,无妇助烹茶。
父兄亦怜汝,须儿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山谷集作材),赠行当马檛。
赢粮果后时,定随八月
觉民在林中(影元本、山谷集、陈刻本作中林),丁丁闻兔罝。
奉身甚和友,干父办咄嗟。
台源吟松籁,先生岸巾纱。
留客醉风月,盘箸供柔嘉。
仍工朱丝弦,洗心拂奇邪。
孤臣发楚调,倾国怨胡笳。
把笔学周鼓,字形锥画沙。
诗书乃宿好(原脱两句,据影元本、山谷集、陈刻本补),不为蓬生麻。
元明祖师禅,妙手发琵琶。
已无富贵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农圃,颇复秋敛赊。
下田督未耘,入岭按新畬。
悉力输王赋,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炉香严佛花。
惟思苾刍园,脱冠著袈裟。
起家望两季,佩金蹋朝靴。
嘉鱼在南国,宗庙荐鲿鲨。
我为万夫长,朝论不齿牙。
刺头簿领中,蚤虱废搔爬。
世累已缠缚,官箴易疵瑕。
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
遣奴迫王事,不暇学山谷集校:一作草)惊蛇。
老杜浣花溪图引(原注:《金陵续帖》山谷有草书此诗,其间多不同。按:今把异文以“草书作某”注正文下。一作苏泂诗。)1088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二 古迹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 故实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
碧鸡坊西结(草书作浣花溪边筑)茅屋,百花潭(草书作底)濯冠缨。
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草书作独)(原校:一作峥嵘)胸中书万卷。
(草书作谭)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
干戈峥嵘(原校:一作终风且霾)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且(草书作但)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草书作逸)真可人,园(草书作田)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草书作出。自注:《庄子》:井蛙不可以语于道。),得意鱼鸟来相亲(自注:《世说》: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不(《世说·言语》林木作林水,无不字)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浣花酒船(草书作江楼)散车骑,野墙无主看(草书作烂漫列)桃李(自注:杜诗:手种桃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又云:桃花一簇问无主。)
宗文守家宗武扶(自注:老杜云: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又有示宗文宗武两诗,《宗武生日》诗注云:宗武小字骥子陈无己《和饶节周昉李白真》诗云:君不见浣花老翁醉骑驴,熊儿捉辔骥子扶。金华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复千金摸。谓此也。金华,谓山谷。),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草书作干戈解)兜鍪(自注:《书·太甲(当作《说命》)》惟甲胄起戎,注:甲,铠;胄,兜鍪也。《·韩延寿传》被甲鞮鍪,注:即兜鍪也。退之诗:边封脱兜鍪。),老儒不用(草书作愿)千户侯(自注:老杜《忆昔》云:老儒不用尚书郎。乐府《木兰歌》:木兰不用尚书郎。)
中原未得平安报(草书作信。自注:杜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醉里眉攒(原校:一作清扬之间(自注:《庐阜杂记》:远法师白莲社,以书招渊明造焉,勉以入社,陶攒眉而去。))万国愁。
生绡铺墙(草书作壁)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
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煎山谷集作神,千古草书作古今)(自注:东方朔《十洲记》: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胶,名为续弦胶。《博物志》:汉武时,西海国献胶五两,以付外库。馀半两,使者佩以自随。后从帝射于甘泉。帝弓弦断,西使乞以所馀胶续之,弦遂相著,使力士各引一头,终不相离。因名续弦胶。杜诗:麟角凤嘴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杜牧之《读韩杜》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长短星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
正月虎,七泽阴风无避处。
少年射杀白额归,二十一岁赐旗鼓。
二月兔,翰墨功名归四杜。
中山毛遂定从还,十九上客谁复数。
三月龙,定力降来一钵中。
升腾便欲致云雨,十六开士观云风。
四月蛇,九蛇相辅成晋家。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及之推死怨嗟。
五月马,十五国风多咏写。
汉将西极天马来,二十五城不当价。
六月羊,十岁小儿牧道傍。
他年叱石金华路,二十年前身姓黄。
七月猴,恒山八命列封侯。
当年传国二十二,想是衣冠骑土牛
八月鸡,二妙灵台向晓啼。
五更风雨十八九,残月昏昏信可期。
九月狗,三窟深坑四荒走。
暮归得兔十六七,黄卢朱雀皆在后。
十月猪,白头一笑献士夫。
杀身愿为鲁津伯,申封王十四都。
十一月鼠,列十二辰配龙虎。
二十二年看仙飞,一朝化作蝙蝠去。
十二月牛,百户椎肥醉九州。
角端围寸二十五,良弓之材牛带(原校:一作载)(同上书卷六)
与人简 其四十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山谷简尺》卷上
今日斋会,但范公差劳耳,饼师止作薄脆及胡饼,不费人心力也。
打叠想各已就绪。
冬儿计止是热,前日见已著绵,甚非宜。
待极寒,方与些旧绵幕络褑儿,即经冬惺惺也。
恐是耳中有疮,可与刘侍禁金华圆四五粒,令宣动则解。
庭坚拜手。
更与奶子金华圆三十许。
书赠俞清老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五
清老金华俞子中也,三十年前与余共学于淮南
元丰甲子相见于广陵,自云荆公欲使之脱缝掖、著僧伽黎,奉香火于半山宅寺,所谓报宁禅院者也,予之僧名曰紫琳,字清老
清老无妻子之累,去作半山道人,不废入俗谈谐,优游卒岁,似不为难事。
然生龟脱筒,亦难堪忍。
后数年见之,儒冠自若也,因戏和清老诗云:「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
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
平明视清镜,政尔良独难」。
子瞻屡哦此诗,以为妙也。
元祐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归自门下省,书于酺池寺南退听堂下。
书赠俞清老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五
余童子时,就学于淮南,与金华俞清老同研席,尝作七言长韵赠清老
小儿无绳墨,放荡之言,然清老至今班班能诵之。
迩来相见,各白发矣。
余又以病,屏酒不举肉多年,清老相过,特蔬饭茗饮,道旧终日尔。
清老性耿介,不能容俗人,间辄使酒嫚骂,以是俗子多谤讥,清老自若也,以故善人君子终爱之。
清老淹留京师不偶,将复岸巾风月于江湖之上,于其将行也,乞言。
余曰:「陶渊明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夫真处盖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清老老于言语之风波,智必及此。
行矣,自爱。
王荆公俞秀老诗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秀老金华俞紫芝,道意淳熟。
然建隆昭庆道人谓秀老百事过人,病在好说俗禅,秀老以为知言也。
秀老作《唱道歌》十篇,欲把手牵一切人同入涅槃场。
虽未见策名释迦之室,然林下水边,幽人衲子,往往歌之,以遣意于万物之表,厌而饫之,使自趋之,功亦过半矣。
来者未知秀老,观荆公所赠六诗,可知其人品高下也。
初,僧仁择刻六诗于扬州禅智寺真觉堂,而秀老弟紫琳清老又欲刻之东阳涵碧亭
嘉其伯仲清尚,故书。
玄真子渔父赠俞秀老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金华俞秀老,物外人也。
尝作《唱道歌》十章,极言万事如浮云,世间膏火煎熬可厌。
语意高胜,荆公乐之,每使人歌。
秀老又有与荆公往反游戏歌曲,皆可传。
长干白下,舟人芦子或能记忆也。
此《渔父》计秀老必喜之,辄因清老远寄,幸可同作。
洪驹父家江干秋老图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此轴不必问画手之工拙,开之廓然见渔父家风,使人已在尘埃之外矣。
固知金华俞秀老一篇政在阿堵中,因书其左。
王荆公骑驴图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
荆公晚年删定《字说》,出入百家,语简而意深,常自以为平生精力尽于此书。
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馀字。
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衣扫塔服,抱《字说》追逐荆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荐亭之上。
龙眠李伯时曰:「此胜事,不可以无传也」。
李伯时画天女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此天女者,意伯时作《华严》中善知识相尔。
知命藏箧中数年,乃以赠金华俞清老
有所欲则富者取之,有所畏则贵者夺之,清老离此二病,则长有之。
黄育字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四、《圣宋文选》卷三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八、《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一、《山堂肆考》卷一○○
会稽黄渥,与庭坚皆出于婺州之黄田,七世以上失其谱,以年相望,与渥相近也,故复以昆弟合宗。
渥之言曰:「异时与我同昭穆者,皆以今隶字形同类为名,唯渥未之得,今愿改曰,敢以字请」。
庭坚曰:古者生以字尊名,没以诔易名。
易名之实,有宗也,有劝也,其治在后人;
尊名之义,有宗也,有劝也,其治当其身。
今曰懋达,以配名则宜
夫草木之茂,亹亹以劝四时,及其日至,而立于成功之会,非深根固蒂、得其养故耶?
彼达于道者,不可以穷故,独立于万物之表,而无终始。
以今不出闾巷之智望之,相去远矣。
孟子以谓圣人与我同类者,何耶?
今举一粒之种,则曰是与太仓同类,人之闻之也见色而争,虑清气平则闻命矣,盖长育以达其才故也。
谷之育苗也,达于粢盛;
水之源也,达于海;
君子之闻道也,达于天地之大。
盖闻道者必明于权,铢两低昂,与道翱翔,称天下以此,不以万物易己。
由是观之,病于夏畦,曾子难之,未同而言,仲由不知,君子以直养气而已。
气者,万物受命而效形名者也。
懋达乎勉之,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朝请大夫吉州姚公墓志铭1081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元丰辛酉八月己未朝请大夫、知吉州事姚公,以疾没于州之正寝。
属吏豫章黄庭坚,既哭公于堂,吊问诸孤,退则论撰公之世出官次、躬行吏考,遗诸孤,使求立言之君子铭之。
其孤洸、沆曰:「实以某年月某甲子,奉窀穸于钱塘之某原,举先夫人祔焉。
维先人之治行,他人所不能言,铭先人宜莫如子」。
不得辞。
遂铭之。
恭惟姚氏,其自出甚远,其后乃占吴兴武康
察及思廉父子以史显,璹、元崇武后时宰相,而元崇汔相泰陵,名重天下,姚氏遂为中州姓族,与唐俱盛衰。
有仕江南李氏,以军伐补东布洲镇遏使者讳瓒,李氏纳图籍,遂归田焉,是为公之高大父。
东布洲,今通州之净海也,故公为净海人。
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皆有潜德,在田里。
及公起家,仕至中郎,累赠先府君刑部侍郎
公登庆历初进士第,由县尉至作州,所至各有吏能,官九迁为职方郎中,会新格以阶寄禄,故今为列大夫
尝以博士勾当广西经略使公事,广东西新去兵火,所向疮痍者未起,公招慰拊纳,人就耕食,使者视成。
以书最知郁林州,三岁未尝论决大辟。
今天子即位,遣子弟修土贡,例当推恩,公六子皆未仕,遂不遣子而遣其弟,旁郡不能者多愧之。
通判杭州
州东挟漕河皆民田,白龙泽岸善决,毁民成功,公至则为捍水堤,于今以有年。
其为吉州,盖以揉熟世故,左右文法,又其资长者。
始至,承前守留事,讼诉盈庭,逮报受书,数吏不胜举,舞文吏亦以尝公。
公色夷气平,徐徐区别,皆尽人情,而后境中日以无事,出报谒宾客,一府皆惊。
公忠信孝友,好学不倦,下士如不及,任职直前,不为后日计。
禄仕垂及四十年,奉身菲薄,而弃诸孤之日,衣才可以敛,帑才可以具丧,而诸孤无以归。
其砥砺廉节,不减古人。
公讳某,字某,年六十有三。
夫人某氏,有封邑于金华,先公七月卒。
六男子:长则洸,虔州司理参军
滂,蕲州蕲春县
汲、涤、沆、浒。
五女子,适某官应昭若,某官阮之武,某官刘敏修。
修之配既没,许以继室归之,而未行也。
铭曰:
诸姚有声,望自吴兴,唐迁江南,乃籍金陵
有以武功,执戈海浦,逮其曾孙,耕食不去。
公举进士,兴于亩,勤官下邑,荐者交章。
从军桂岭别驾海碣,奉公恤民,如我饥渴。
初不赫赫,去思则多,及为庐陵,下车以歌。
宜寿富贵,而不克享,勒于铭,封恨黄壤。
叔父和叔墓碣元祐八年十二月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六
黄氏自婺州来者讳赡,以策干江南李氏不用,用为著作佐郎、知分宁县
分宁,吴楚地犬牙相入处也。
著作为县,使两地民不得相侵陵,水旱相移食,故湖南马氏亦授以兵马副使,将楚兵者二十年。
其后吴楚政益衰,著作乃去官,游湖湘间。
久之,念山川重深,可以辟世,无若分宁者,遂将家居焉,而葬于白土
著作生元吉,豪杰士也,买田聚书,长雄一县,始宅于修溪之上,而葬于马鞍山
马鞍君生中理,赠光禄卿
光禄始筑书馆于樱桃洞、芝台,两馆游士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故诸子多以学问文章知名,黄氏于斯为盛。
而葬于双井
光禄茂宗字昌裔
昌裔高材笃行,为书馆游士之师,子弟文学渊源,皆出于昌裔
祥符中,国学试进士以《木铎赋》,有司以王交为第一,而黜昌裔
昌裔抱屈归次尉氏,遇翰林学士胥公偃,见昌裔赋,大惊,与俱还,以昌裔赋示考试官曰:「使举子能为此赋,何以处之」?
皆曰:「王交不得为第一矣」。
胥则以实告,诸公相顾,绝叹考校时实不见。
因怀赋上殿,有诏特收试。
及试礼部,参知政事赵公安仁翰林学士刘公筠,擢昌裔在十人中登科,授崇信军节度判官
已而流落不耦,卒馀杭,而葬于云岩潭上。
崇信生育,是为和叔
和叔为儿童时,伯氏长善将诸儿出遨,天骤雨,长善问诸儿:「日在而雨落,翁与媪相扑,此何等语」?
和叔率尔对曰:「阴阳不谐耳」。
长善大喜,因命策和叔马先诸儿。
和叔博记览,为文辞立成,性真率,论事无所回避,称奖子弟文行,如出于己。
尝试于有司,不利,因不复出。
力田治生,守先人之业独至今。
其平居田间,亦未尝废书,虽不光显,能世家矣。
享年五十有一,有文集若干卷。
娶游氏,子男四人:曰公麟、曰公虞、曰公骥,皆为进士
曰仲愈,早卒。
女二人,适建昌录事参军余宏、进士鬲。
和叔卒于熙宁二年八月,而葬以其十二月,兆于修水之原。
元祐八年十二月,诸子乃克砻石碣于墓上,庭坚实泣,叙始终而为碣,系之以诗。
诗曰:
家有藏书,使人多闻,先人之泽,束手不温。
呜呼和叔,白首方册,泉涌于笔,不疚于吃。
万金之产,一子倾之,前无以扃之,后无以承之。
呜呼和叔,司田以迹,我耜我穑,以燕孙息。
修水奫沄,源若瓮口,达于江汉,不闭其久。
呜呼和叔,松槚在亹,泽尔本根,茂于子孙(《山谷全书·正集》卷三二。)
赡:丛刊本作「瞻」。
范忠宣谢给事中侍讲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二、《西台集》卷三
琐闼要官,经帷异选。
自维衰晚,猥玷清班。
既辞命以靡从,遂冒恩而居次。
伏念臣受材迂拙,临事阔疏。
祇由门户之相传,得与衣冠而并进。
谬更烦使,寖陟清途。
志敢望于有成,言以狂而无补。
谤虽不免,宠已继来。
知无后效之可图,每愧先朝之再造。
及陛下重离委照,丽泽旁流。
方悉力于乘边,敢萌心于处内。
既升要近,复赐召还。
新政方行,已喜朝闻之道;
旧游如梦,更叨夕拜之荣。
俾入讲于金华,遂常亲于玉色。
其为幸会,远绝寻常。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圣道生知,孝思善继
缵正朝廷之大体,述成祖考之遗谋。
布政之初,以人为急。
如臣不肖,被眷尤深。
父子遭逢,虽在一时之内;
君臣际会,凡叨四圣之知。
施及衰年,并蒙除奖。
内维白首,殆种种以无堪;
顾有赤心,尚惓惓而思奋。
尚书郎金紫光禄大夫毕从古行状(代陈知默撰)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西台集》卷一六、《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毕氏之先有名憬,仕司卫少卿
憬生构与栩。
构为吏部尚书卒谥曰景公
栩为酆王府司马
构生炕,天宝中仕至广平太守,拒安禄山被害。
炕生坰与增。
坰为王屋尉,增为河北从事
坰生镐、鉟、銶、锐四子,皆不仕。
而酆王府司马栩之子凌,为汾州长史
凌生匀,为协律郎
匀生諴,懿宗时丞相
景公之四世孙叔文,仕为左金吾卫长史
叔文生桢,为振武天德营田判官
桢生宗昱,为云州云中
是时毕氏居代州已数世矣。
宗昱生球,当唐僖、昭时,不仕,脱身游京师
黄巢京师,掠属军,军中劫使为将。
球不肯为黄巢用,遇敌不战,而衣冠子弟且为护送。
既出关,即逃归。
因庐墓七年不出,号为处士
处士义林义林亦不仕。
扈彦珂微时与义林游,及汉高祖起,彦珂言于高祖,荐义林为滑卫支使,迁鄜州书记
义林不乐,弃官而去。
丞相范质复荐义林周世宗观城,卒于观城
士安士安三岁亡其母,后母祝夫人载士安入居澶州,以澶人无可与子游者,闻郑多长者,即从郑,得杨璞、苏利用、王嘏、韩丕王延之刘锡、韦文化七人与士安游。
士安遂成人,太宗时进士最上第,仕至翰林学士真宗时丞相
真宗用人多矣,而专以士安为有德行,屡称之。
丞相一年薨,谥曰文简
文简生世长,为卫尉卿,年四十犹不出仕。
丞相薨,终丧然后出。
卫尉既老,居濉阳。
祁公杜衍宾客王焕、兵部朱贯虞部冯平亦老居濉阳,相与游驩,甚闻于世,所谓「南京五老」也。
卫尉生三子,公其中子也。
公讳从古字几道,其先河东代人也,后徙,今为濉阳人。
公大父真宗时宰相,公以丞相恩为将作监主簿,稍迁至卫尉寺丞
为人洁廉,有智略,善筹大事,不喜为少年进取。
景祐元年,公以卫尉起监南京粮料院,会郊祀赏赐诸军,公与府官坐府上监赐,有军士出谓众曰:「诸公为赏不平,先取者价善,后取者价恶,我军之赐,半无善价」。
于是复相与入廷中者数百人,请曰:「愿易所赐」。
官吏愕然,相顾起去,未有以处之。
公独不起,召前数人谓曰:「物有新故而价有善恶,汝欲尽得新赐,谁当取其故者?
以新分故,价乃平均,又何易乎」?
前数人无以应,遂引去。
是时公年二十馀,左右官吏皆窃见叹服焉。
公因讽留守蔡齐诛其军士于军门外,一为之加肃。
公有娣嫁宋绶出守南京,公移监泗州粮料院
明年范仲淹使淮浙,过泗州见公,与公语,大喜,遂请公行,数从容与公计事,请公分视濠、宿、泗三州事。
既还,遂荐公。
荐未行,公以母关夫人丧解去。
其后卫尉老居濉阳,公请为宋城以养卫尉
太子宾客王焕亦老居濉阳,其子稷臣又请为宋城,得请。
濉阳人更谓公曰:「卫尉宾客俱老人也,稷臣与公俱子也。
公请先,稷臣何以得请?
宜辨勿失」。
公谢曰:「卫尉宾客同里门而居且好,其子顾可辨哉」?
默然不辨而去。
诸公闻之,皆多公之义。
公既不得宋城,而范仲淹参知政事,谓公曰:「长葛西邑也,不远。
君第往,吾行召君矣」。
公亦欣然欲用,遂调长葛
居数月,仲淹以毁罢去,不及召公,公亦不去长葛
庆历二年卫尉兖州仙源宫,公请为兖州通判
既辞行,而河北转运使田京坐王则事谪通判兖州,公不果行。
还,诣丞相府诉,丞相陈执中曰:「君奚赖于兖?
吾以并州待君矣!
此诸郡守之所欲」。
曰:「赐则矣,而卫尉白首留仙源,请兖者以仙源故也。
今并远甚,不敢行」。
丞相不应。
他日复诣丞相府丞相曰:「兵盗发新解,朝廷以见为恩州者,满岁则迁通判
如以恩与君,君亦行否」?
曰:「辞并请兖者,非有择也,亲远而不果行也。
今并与恩同,而往就其迁,是委亲欲迁也,某不敢。
恩州虽剧迁,不果行矣,愿复某兖州」。
是时参知政事宋庠在焉,色深纳之。
既罢,曰:「见利不就,以笃于亲,此孝子也。
愿勿夺其地」。
遂竟还公兖州,而徙田京临江。
至兖,侍读学士刘湜者雅知公。
先是,公签书婺州判官事,婺人有郭令儿者与叔居,叔杀里中子而赂令儿父母,使验其子为杀人者。
狱成,太守戚舜元问状,皆是。
然公独念叔壮而富,侄甚幼且贫,其辞气与情颇不类,疑之,因谓太守请移其狱治,太守良久许公。
狱既移,令儿父母果自首服,遂反论杀其叔。
戚舜元且惭且喜,谓令儿曰:「汝之更生,签判之明也,太守几误杀汝」。
尝闻令儿事,未识公,及得公为通判,大喜,兖狱非公听之不决,决必中,而狱事多所平反者。
与公论,言其律,公言其情,无不合。
叹曰:「嗟乎!
法非仁人不能知也。
通判者,始可谓知法矣」。
公既数决狱,当死而更生者已十数,或以贫代富,或以奴客代其主,或自诬服罪而后得其贼。
曰:「狱不可不察也」。
遂上书言狱吏无害者,稍稍自迁之,禁所属不使荐论,以劝公吏。
书奏不报。
公去兖,三司使田况荐公黄汴河催纲。
卫尉自濠徙无为,公难之。
田况知公弗便,复荐公提点淮南十三山场,代史纮。
公任其属官希道,而客有与希道不相能者,宣言希道受赇并及其不法事,辞颇闻。
纮见公计事,因曰:「任希道固误,今国中口语奈何?
独可与公首尔」。
曰:「某任希道非能大过人也,度其无害而任之尔。
希道受赇,某得罪固其所矣,无所辞。
若既任人反首之,则谁敢求其任者?
有如万分之一其言不酬,谁可相见者」?
纮既去,希道竟无事。
他日希道书抵曰:「微公,几为客所卖」。
明年,公上言:「者,山泽之馀货,利微刑重,货日以益腐,刑日以益繁,愚民抵死者岁不下数百千人,可弛其禁而征之」。
书奏,报闻罢。
后数年,益委积,刑益繁,江淮之间尤甚,竟弛其禁而征之,如公所言也。
久之,公以卫尉丧屏居濉阳,数年复起为寿州通判,摄其州事。
大饥,民无食者相与发富人之仓而攘其,捕得者二百名。
公乃戒属县先上其渠帅一辈五六人,公谓曰:「岁虽饥虽贫,不俟县官之命而群取人之,其如法何?
而不得生矣」!
即以重械系之,示以必死。
官吏更相谏曰:「情轻系重,殆不可。
且又人众,不可动,将有变」。
公不听。
颍上亦大饥,民亦发富人之仓而攘其,得数人,其县令雷祥议曰:「岁饥取,姑以免死,殆可悯」。
使笞二十而生之。
民出相谓曰:「岁饥无食,县官使我食人之」。
遂复相与发富人之仓,三日三夜凡数千,旁诸县亦各千人,殆不可禁。
其后太守李顾反用法,日诛数人以止其盗,盗终不止,而被诛者数十人。
至春,道路无敢行者。
于是都官员外郎万宁诣阙上书,且言颍上守令无状,皆谪去。
寿阳之盗闻其渠帅且死,无复敢为盗,系狱者止其初二百人,或配决纵舍,终无一人死者。
朝廷念颍上故善地,犹致盗如是。
寿阳颍东郡也,近山扼淮,素多盗贼,号难治,闻其亦以饥有盗,颇忧之,即以玺书戒饬,使无滋长。
书到而狱已空矣,于是寿阳诸官吏始以公用意为然。
公故于孙沔善,及贵,未尝请问公,公亦不与通问。
为州帅,以罪过谪宣州节度副使,朝廷怒甚,以中黄门监护送所部。
淮阳,请舟于淮阳太守太守不与舟。
淮南提刑提刑不敢见。
既见公,为具舟与车,致其妻子辎重,从者数百人。
客谓公曰:「孙沔负大罪,而公送之。
使人有一言,则公处何地?
且公岂与厚之人耶」?
曰:「,粗将也,贵为两府,朝廷雅不以绳墨治
有罪失势而争弃之,如其妻子无罪何!
安可以不送也?
奚为焉」?
闻之,始惭服。
年五十有八,以嘉祐四年七月四日卒于寿阳
公自为子弟时甚修可爱,梅询既见公,谓卫尉曰:「宋为宰相者多矣,毕相向有阴德在子,其后子孙宜有兴者。
君中子无乃其人乎」?
乃以女妻公。
然公天资直介,与时人多不合,绝不喜事贵人
贵人之知公者,杜衍范仲淹包拯田况刘湜五人尔,皆以乡里识字相见,未尝私谒也。
范仲淹以毁废,公亦无意用于世。
卫尉益老,公遂不复为仕宦计,然亦不能不仕宦。
公有兄为光禄少卿,尝请官便地以养卫尉
公不敢以卫尉请,而视官有便卫尉者即仕,否即不仕。
卫尉温州,公即签书婺州判官
卫尉居濉阳,公即请宋城
卫尉仙源,公即请兖州通判
光禄自濠徙无为,卫尉从之,公即提点淮南茶场
自为通判十五年止一任,以卫尉故也。
丞相以来,绝不为生产计。
公仕宦三十年,竟无田宅,居人或为公忧曰:「其如子孙何」?
曰:「使吾子孙贤,虽无田宅,未闻有饥死之贤士也;
如不贤,而遗以田宅,秪速其败尔,何益」?
故终身以贫闻于人,而不自以为戚,其见如此。
在州县,未尝取公赏,亦无丝毫谴谪。
平生好读书,读书数十万言。
好为诗,诗多至数百千言,皆因物感激,有触而后赋,未尝苟作也,作之必有可观。
其属文如其作诗,故无章句。
今有诗二百篇,文五十馀篇在家藏之。
景祐二年将作监主簿,迁太常寺太祝大理寺评事
上祠汾阴赐绯衣银鱼,迁卫尉大理寺丞、监南京泗州粮料院
终母丧,迁殿中丞、监高邮军酒。
国子博士签书婺州军事判官
虞部员外郎、知许州长葛县,通判兖州,迁驾部员外郎
明年虞部郎中提点淮南十三山场,迁比部郎中
卫尉丧,通判寿州,迁驾部郎中
累阶至朝请大夫,勋上柱国终焉。
先娶氏,故侍读学士梅询之女,封永嘉县君
再娶陈氏,故相陈尧叟之孙,封冯翊县君
男六人,长仲达青州录事参军
仲容邛州临邛主簿,早卒;
次仲偃,应天府谷熟县主簿
次仲许州阳翟主簿
次仲游,太庙斋郎
次仲愈。
女四人,长适秀才宗尧,次适大理评事田辅卿,次适右侍禁李调,次尚幼。
知默冯翊县之弟也,平时与公起居论议,真见公所为甚实,尝与公为道义交。
诸子以是请,知默不敢辞。
谨状。
奉直大夫千乘毕公师圣墓志铭政和四年正月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西台集》卷一四、《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千乘公毕师圣者讳从周师圣,字也。
毕氏望出东平,而自唐末五代以来,世居代之雁门,为代人。
太原文简公始葬其父太师管城,子孙从之者五世矣,故雁门之毕,今多为郑人
太师讳义林,仕至澶州观城,以文简公贵赠太师太傅
文简公讳士安,尝相真宗皇帝,薨于位,赠尚书令中书令谥文简
文简公之子有仕至太府卿者,讳庆长
太师而下至太府,即公之曾王父、王父与考也。
太府生六子,而公居季。
未长而孤,伯仲皆易之。
已而,伯仲出仕多病死,或废老于州县,而公仕宦历五朝,无毫釐过失。
武兴洋州东阳、岐、卫太守,所至见称,赠其父太府司徒,赠其母赵氏为荣国太夫人
兄嫂侄及侄之子生养卒葬,次为嫁娶者甚众。
虽不至高位,而在吾门中以德称者三十年,岂易有哉?
公初以父任试将作监主簿,十一迁至奉直大夫,积勋上柱国千乘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涟水军涟水滁州司理参军耀州华原县,监青州,知河南府河南县签事判官太府主簿,通判河南府事,知洋州兴州婺州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起知凤翔府卫州,判登闻鼓院,复请崇福,遂致仕终焉。
平生为人长者,质重气和,言若不出诸口。
从游者望而接之,则知其有德性。
居家澹然,虽甚忤不愠,虽甚适不喜。
而接遇人物无久近,恭谨之意常存不懈。
在官如在家,人见其温厚而不苛,以为必有逋事。
然所治整饬,吏民信爱。
兴、洋二州皆以课最论,晚为岐守,会朝廷用兵湟、鄯,岐当孔道,事剧于平日十百,亦以办治迁。
初公为大理寺丞,出监青州,道遇天章阁待制河北运使韩公缜,谓公曰:「贤者何自为酒吏?
吾幸得出入朝廷为从官,奉使于外,若同诸公荐贤于上,则贤者宜在朝矣」。
公曰:「食贫口众,亲意以外官为便,愿公止也」。
韩公又曰:「北道州镇,相望中多大县,亲意既便外官,欲以一大县累贤者,意不亦可乎」?
公曰:「奉亲至此,亲意既已便矣,而又更求便官,愿公止之也」。
韩公笑而去,然嘉公引分,阴重公,未尝忘也。
韩公缜观文殿大学士京兆,而故资政殿学士张公璪河南,公适通判府事,二人者尝论公为人。
及上诏举所知,遂同以公应诏
故公仕宦四十馀年,知交满朝,若阶以进取甚易,而公不为,然人之知公者多此类也。
娶赵氏,视公爵为恭人,生三男子,两女子。
男子曰仲渊儒林郎
仲文从事郎;
仲庄将仕郎
两女适昌黎韩公辅、河南赵仿。
仲渊兄弟复有十一男子。
每岁时起居为寿,公坐堂上,三子十一孙成列再拜于前,公笑而颔之。
晚节之慰,可胜道哉!
公以大观四年八月九日终养西京之里第,年七十二。
之世墓无地可窆,乃改卜河南府河南县洛苑乡司徒之原葬公焉,实政和四年正月二十日也。
而豫属公之族子仲游铭其墓,仲游曰:「世亦有族子而铭其叔父之墓者乎」?
曰:「柳宗元铭其叔父侍御史之墓,而六一居士欧阳公铭其叔父成之墓」。
仲游曰:「然则叔父行事可纪,而铭亦可为也」。
铭曰:
在昔册毕,克成厥终。
遐哉邈乎,至于咸通。
咸通之相,有庸在史。
爰及景德,文简复起。
公何人乎?
文简子子。
洵厚且和,克恭以济。
不棘不求,匪迁则最。
在汉有人,家于陵里。
举号万石,公德是似。
多子多孙,庶多受祉。
铭以永之,惟千万祀。
司空苏公墓志铭崇宁元年十一月1102年11月丙申 北宋 · 曾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三、《曲阜集》卷四、《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文章正宗》续集卷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庚辰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苏公,薨于润州
讣闻,上辍视朝三日,赠司空
中使赙恤其家,葬事官给。
崇宁元年十一月丙申,葬丹徒县义礼乡乐安亭五州山之东北阜。
维苏氏出帝高阳之后,昆吾之子封于苏,子孙因以为氏。
在周,忿生实为司寇
其后,建、武父子,纯、章祖孙,俱显于汉。
章后十有三世,而绰、威复显周、隋;
又三世,而瑰、颋相唐,声烈益大。
至本朝,而公父子又以儒学显。
公起书生,致位丞相历事五世,为时元臣。
退老于家,始终一德,可谓盛哉!
瑰世家武功,元和中,曾孙奕光州刺史,始家固始
又四世孙益,随王潮入闽,生先诲,仕漳州刺史,居泉州同安,遂为同安人
开宝末,平盗有功,归朝,擢左屯卫将军,官其十子。
左卫平盗时,其子得盗所募人名籍千馀纸,焚之。
左卫闻之,喜曰:「儿有阴德,其后必大」。
是为公曾祖,讳某,赠司空
司空之子,举进士不合,改授武职,终左屯卫将军讳某,赠太师、福国公
生公考,讳绅,以贤良方正起家,被遇仁宗,入翰林学士
议论文采,震耀一时,有传国史,赠太师魏国公,葬润州,故今为丹徒人
公曾祖妣张氏,祖妣刘氏、翁氏,妣陈氏,封代、随、徐、魏四国,皆太夫人。
公讳颂,字子容,性警敏,甫能言,应对不类常儿。
既就师学,力省功倍。
未冠,出举进士,辄据上第。
是时魏公方处显,公深自刻励,敝衣徒步,所交皆当世豪隽。
魏公任子当得京官,辞不就。
再举进士,为别试第一,遂中其科。
汉阳军判官,不赴,改宿州观察推官,徙知江宁县,有能名。
丁外艰,服除,为南京留守推官
欧阳文忠公时为留守,政事一以倚公,府赖以治。
皇祐五年,近臣连章荐公,召试,除馆阁校勘,迁大理寺丞
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编定集贤院书籍。
在馆九年,廉静自守,宰相富郑公、韩魏公贤之。
问所欲,恳求补外,二公称叹,乃以知颍州
仁宗山陵调发仓卒,为度土产有无,高估缓期,官自为市,民不知扰,而课最他郡,颍人德之。
还,为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
建请浚自盟、白沟、圭刀四河,以疏畿内积水;
增西北诸县屯兵,以备非常。
明年,果有水灾,盗起长垣,至贼杀官吏,如公虑。
三司度支判官,累迁尚书工部郎中,出为淮南转运使
神宗自在藩邸,闻公名,及即位,公适送伴契丹使,次恩州,驿夜火,左右请与虏使出避,兵叩门欲入救,公不为动,闭门坚卧如常,徐使守卫卒扑灭之。
是夕,州人哗言虏有变,救兵亦欲乘间生事,至闻京师
使还,上闻公所以处之者,称善久之,知公为可用。
及使淮南,入辞,劳问甚宠。
数月,召修起居注判尚书礼部祠部三司磨勘司太常寺
熙宁元年,擢知制诰,历知通银台司审刑院提举官告院,判司农寺,知三年礼部贡举。
审刑,知金州张仲宣受财枉法抵死,法官援前比贷死,杖脊黥配海岛。
公奏:「古者刑不上大夫,仲宣官五品,有罪得乘车,今刑为徒隶,恐污辱衣冠」。
仲宣繇此得免杖黥,止流岭外。
自是命官无杖黥者。
上方励精为治,急于人材,大臣荐秀州军事判官李定
召见,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知制诰宋敏求以定骤自幕职而升朝著,任执法,非故事,与公及李大临相继封还词头,不草制诏。
再下公,公言:「祖宗朝,天下初定,故有起孤远而登显要者。
真宗以来,虽有幽人异行,亦不至超越资品。
非有积累之资、明白之效,一言称旨,便授御史,浸渐不已,恐高官要秩,或可以岐路致也」。
疏入,手诏召公对。
上引近诏举台官不拘官职高下为言,且曰:「格命久,将得罪」。
公对:「臣既知其不可,若因召谕,遂变前言,则是怀奸固位,此尤陛下所当罪也」。
退而又论举官诏意,不为选人设文。
敏求前罢,公与大临更奏,复下至于七八,最后特以付公,固执不行,乃与大临俱罢归班,而定御史之命亦为中寝。
公以守职不回绌,人望益重,宾客满门。
奉朝请,虽风雨寒暑,未尝移疾。
家贫,担石不充,无愠色。
岁馀,会恩得知婺州,徙亳州
归,句当三班院,加集贤院学士
未几,出知应天府
时更三赦,大临已复徙官,而用事者抑公,止授秘书监
岁中,复召为三班院、知银台司
吴越饥,择守,上曰:「苏某仁厚,必能拊安吴人」。
乃命知杭州
补败救荒,恩意户至。
尝会宾属有美堂,或传隶将兵谋窃发,州人恟惧。
密使捕首恶十数辈付狱,终燕谈笑如常,坐客莫知也。
踰年,召修国史提举中太一宫,进谏议大夫
元丰初权知开封府,听决精敏,上以为能。
有人告僧犯法,事连祥符孙纯,而所告法不当治,公杖告者遣之。
或谓公纵罪,有诏推鞫。
狱成,公坐失出杖罪而已。
御史舒亶奏公与连姻,不可以失论。
秘书监、知濠州
是时,公女新嫁李徽之子,盖李出,于徽之属疏,李族大,公实不知也。
开封,尝治国子博士陈世儒母为群婢所杀,争狱具,辄为法官所駮。
或谓公欲宽世儒夫妇,上以诘公,且曰:「此人伦大恶,毋纵有罪」。
公对:「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宽,亦不敢谕之使重」。
既而公罢开封,狱移大理寺
大理奏世儒妻母因缘,大臣有请于公,又移御史台,自濠逮公赴对。
御史以言导公,曰:「使某诬人死,不可为;
若自诬,虽重得罪,不避」。
手书数百言,皆自證词也。
上阅狱词,疑不直,诏更核实。
御史推穷,乃大理丞贾种民增损囚词,以为有请。
得其稿于狱吏家,于是种民抵罪,而公得白。
顾尝因人语及世儒帷簿事,应曰:「然」。
以是为泄狱情,罢郡归班。
公虽坐吏议绌,而上眷不衰。
岁中,起知河阳
复言:「未当遽与藩郡」。
公未辞行,改知沧州
入辞,上曰:「朕知卿久矣,每欲用卿,辄为事夺,岂非命也!
知卿直道,久而自明」。
公顿首谢。
到沧数月,复太中大夫,召判尚书吏部
知制诰,论公复官未应法,诏以旧官判。
公尝具请归诸司尚书省,以复唐旧,至是命公详定官制。
寻复太中大夫
官制行,罢集贤院学士,进通议大夫吏部侍郎,以详定劳及车驾视省恩,再迁光禄大夫
母疾在告,上怪不见公,使枢密都承旨张诚一就问,趣出视事。
会母丧,再遣中人吊恤,法赙外,赐白金千两。
元祐初,服除,授刑部尚书,详定敕令;
俄迁吏部侍读,改翰林学士承旨
五年三月,拜尚书左丞
踰年,拜右仆射中书侍郎
公前后历典四选,铨综有条,士无留滞。
有自辩者,人人使尽其说,故虽不得所欲,亦心服而去。
敕令,必本大体;
侍读,多所启迪。
及登丞弼,论议持平,务循故事,避远权宠,不立党援,进退人材,弗专主己,理有未当,亦不苟从。
侍御史贾易坐言事出,既复监司,更赦除知苏州,公谓:「论事不避权势,号为敢言,更赦除州,非允」。
论于帘前,未决,而御史杨畏来之邵公稽留制书,公即拜章待罪,累上不许,固辞老病。
八年三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
九月,出知扬州
明年,除知河南府,公力辞,行复知扬州
三上书还政,授中太一宫使
绍圣四年,再告归,乃以太子少师致仕。
今上即位,迁太子太保
薨,年八十有二。
前薨一日,犹接对宾客
临终,神色不乱。
公天资闳厚,有犯不校。
守杭日久,或以事属公,不答;
既而其人当言路,数排迮公,公不自辨,亦未尝为人言也。
凡所施为,主于宽恕,故天下称为钜人长者。
尤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士。
筑第京口,仅蔽风雨。
比薨,来吊哭者,见其服用俭素,皆叹息而去。
博学,于书无所不读。
图纬阴阳、五行星历,下至山经本草、训故文字,靡不该贯。
尤明典故,喜为人言,亹亹不绝。
学士大夫有僻书疑事,多从公质问;
朝廷有所制作,公必与焉。
每燕见从容,多所咨访,公必据经引古,参酌时宜以对,上未尝不嘉叹焉。
至于因事建明,著在台阁
如论郭皇后当祔后庙,侍讲师臣,不当坐讲之类,其言甚众,盖不可一二举也。
官制,时议者欲分文武选于吏、兵部,上谓三代两汉初无文武之别。
公举唐制,吏部三铨,今欲文武一归吏部,宜分左右曹以主两选,每选又以品秩分治之。
于是四选之法定焉。
他所订正,类如此。
上以契丹通好百年,典章案牍,往往散逸,命公捃拾次比为书。
再期而成,合二百五十卷。
奏,称善,赐名《华戎鲁卫信录》。
前后再使虏庭。
熙宁十年冬至,本朝历先契丹一日,公适在遽中,虏疑彼此致庆,当孰从?
为言:「历家算术小异,则迟速不同,各从本朝历可也」。
上闻,善之。
尝奉诏校历,因奏制浑仪,时称其工。
后日官言其非是,诏近臣覆视,以公法为密,卒不能也。
又尝与补注《本草》,详定天下印文,多所釐正。
元丰中进士唱名于集英殿,有暨陶者,主司呼以去声,三呼不应,进曰:「当以入声呼之」。
果出应。
上问何以知之?
公对:「三国时,吴有暨艳,造营府之论,恐其后」。
乡里,乃崇安人
上喜曰:「果吴人也」。
为文章,驯雅有体,尤为宋元献公兄弟所称。
有文集若干卷。
累勋上柱国,爵公,开国赵郡,邑户四千七百,实食一千三百。
元妃凌氏,吴国夫人屯田郎中景阳女;
继室辛氏,韩国夫人驾部员外郎有则女。
六子:熹、嘉,朝奉郎
駉,朝散郎
诒,承议郎
京,奉议郎
携,通直郎
三女:次二前卒,左朝议大夫李孝鼎朝散郎刘琯襄州录事参军贾收,其婿也。
孙男十九:象先奉议郎
处厚承事郎
德与、行冲、季辅,皆承奉郎
某、某,未仕。
孙女十二,嫁者六人。
曾孙男女十三人。
初,从事南京杜正献公尚亡恙,尝为公道其平生出处,施设本末,且曰:「子异日所至,亦如老夫」。
其后,公更践内外,以至得谢,爵齿名德,略相似焉,然则杜公可谓知人也已。
铭曰:
苏姓之兴,自周司寇
刑用中罚,有蕃其后。
更汉逮唐,史不绝书。
将相公卿,父子绍居。
遭乱南迁,俟时而显。
英英翰林,施不及远。
是生仆射,为宋世臣。
德以承家,学维发身。
其学伊何?
海涵山蓄。
问无不酬,钟叩龟卜。
其德伊何?
玉质金相
见于言行,规圆矩方。
不竞不絿,则维其常。
当义必争,君子之刚。
身有绌信,色无欣戚。
吾谁党雠,人孰恶斁?
晚跻鼎轴,师保东宫
五朝元老,勇退齐终。
乐安之亭,栖魄于此。
尚对前休,公多才子。
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时方氏季孟三人五名前易荆字者,避方家讳耳) 其三 北宋 · 刘弇
 押质韵
马家白眉良,由来罕俦匹。
谁谐虞帝音,贵在得夔一。
颟顸康乐后,况有阿连出。
春留棣萼好,影厕(原校:一作侧)鸰原密。
定是金华游,羊边起高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