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边夜876年 唐末 · 罗隐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
光景漂如水,生涯转似萍。
雁门穷朔路,牛斗故乡星。
句尽人(一作书罢愁)谁切,歌终泪自零。
夜阑回首算,何处不长亭。
三会醮箓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六
臣获奉正真。
参受元箓。
内期修鍊。
以保身心。
外冀威灵。
以禳灾沴。
依科佩受。
早遂宝持。
但虑世务所拘。
尘机所役。
斋戒之日。
朝谒有亏。
修行之辰。
香灯或阙。
善功未立。
过咎易彰。
真气灵官。
未垂应祐。
元司天府
谴责不专。
三命五行。
灾衰未荡。
旦夕忧惧。
冰炭在怀。
今以上会之辰。
天官考校之日。
功过善恶。
巨细无遗。
是敢沥恳披心。
虔诚悔过。
精修醮礼。
拜奏章文。
伏惟众圣垂慈。
赦其愆咎。
降流灵应
销解灾凶。
三部吏兵。
常加祐护。
动息康泰。
永亨利贞。
即仰荷法箓真官济护之恩。
众修补三会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闻人之禀生。
资于二气。
阴阳定体。
魂魄守身。
稍或愆和。
即成灾否。
三会之日。
是三魂攒奏之辰。
罪福吉凶。
纤毫无失。
增寿夺算。
赏罚甚明。
所宜积善除非。
立功补过。
用祈吉应。
以保遐龄。
元圣格言。
真经明训。
敢不遵守。
以戒身心。
臣等数年以来。
于下会之日。
共申祈醮。
以罄焚修。
昨者迫以尘缘。
运违佳节。
中心忧惕。
不敢遑安
今则别选良辰。
旁招善友。
同营香火。
特展醮祈。
静夜寒更。
冥心注念。
真经必降。
诚愿冀通。
伏惟万圣回光。
千真鉴映。
锡其祷祝。
除彼灾凶。
制魄拘魂。
各遂修生之望。
回凶变吉。
咸开遐永之程。
臣等或三命衰微。
九宫厄滞。
或星文照临。
灾运萦躔。
或宿债未平。
馀殃未息。
或故伤误杀。
积过深瑕。
俱乞荡除。
克赐昭祐。
合家蒙福。
九祖生天。
公私有通泰之祥。
眷属乂安之泽。
不任。
三会为弟子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二
臣以庸微。负荷大法。
敷宏真训。开度天人。
授道传经。济时行化。
弟子某等。夙慕大道。
归命至真。奉信元科。
参受符箓。传付之后。
已历岁年。或虑未受道之前。
及佩箓之后。立身注意。
动有罪条。三业十躔。
恣其愆过。三元八节。
朝谒不专。本命庚申
修行有阙。或啖食荤血。
秽乱正真。或嗜欲繁华。
负违禁戒。非凭三会
难遍忏祈。今因某会之辰。
考校之节。同申大醮。
拜章言功。罪谢十天。
归诚三宝。并乞宿殃清荡。
众罪蠲除。善簿定名。
生宫列籍。冤仇和解。
债讼夷平。真气内充。
百关悦豫。灵官外护。
万恶消沈。五行三命之中。
暗曜明星之内。永无临照。
长息灾凶。九祖生天。
六亲蒙福。公私贞吉。
动静康宜。年命增延。
福祚遐广。誓令修励。
上答元恩。不任。
菩萨蛮 其二 前蜀 · 尹鹗
呜呜晓角调如语,画楼三会喧雷鼓。
枕上梦方残,月光铺水寒。

蛾眉应敛翠,咫尺同千里。
宿酒未全消,满怀离恨饶。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乾德五年五月 宋 · 释慧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
夫法界之真源也,浚十重之藏海,涌万德之华王。
体用齐彰,身刹互含于影像;
果因相入,智悲交焕于灵真。
原其无性妙光,若金波而粲影;
幻生齐应,同众水以分形。
良由瞥循一照之精明,倏晦千光之圆鉴
返认创成于心体,云点太清;
依心发动于轮回,波摇玉海。
故我毗卢遮那如来,悯乎寝惑,布以身云。
于一切法而坐道场,于一切智而成正觉,说此《大方广佛华严经》也。
繇是即阎浮之境界,统华严之庄严。
星罗于五位神天,镜写于十方刹海。
彫宫绀殿,含莫限之劳生;
玉树金台,诞微尘之佛子。
一念未移于莲座,九天同发于雷音。
神光开十会法门,宝泽润三周因果。
故此经初,世主云集,同心嘿请,有三十七问,备陈体用因果法门,则一部雄文之宗极也。
谓藏身为体,行海为用。
以体起用,断习为因;
以用全体,习尽为果。
中有神通之义,心境互彰者,则明因果相入,体用一揆。
是以从心念法,明体起用,则菩萨神通;
从境宣音,明用全体,则佛神通。
咸诸妙门,同酬此问。
若夫法无宗旨,人莫准凭。
爰彰古佛之果因,以显今人之證信。
是以初会世尊,光腾皓齿,海众云舒,则示乎果也。
次乃玉毫相中,诞诸佛子,则示乎因也。
后以普贤承威,宣华藏海,则因全果也。
然以毗卢印之,则明古佛果因,总答前法。
又以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
达妄原虚,即凡心而见佛。
故第二会普光明殿,以佛果为凡心信因;
三会妙峰山,凡心相尽成佛住;
四会夜摩天,以智从用成佛行;
五会兜率天,智行相入成佛回向;
六会他化天,自他同体成佛地;
七会三禅天,智行清净成佛华;
八会普光明殿,自因成果,为佛出现;
九会普光明殿,因果圆融,即普贤常行;
十会给孤园,诸位齐明,同彰法界。
此则发心因果,总答前法;
次复圆悟一真,恐迷修进。
不尽千门之惑习,焉成万行之智悲?
故以善财,特行轨范。
初参文殊,佛智信因;
南询诸友,发行治习;
入慈氏阁,习尽成果。
再面文殊,因果同时便见。
普贤法界原行此显修道行门。
一周因果,良以三周十会之玄称,三十七义之指归。
一字法门,书海墨而无尽;
二乘权学,谅涯涘而莫穷。
故此教非贝岩所编,乃文殊结集。
三部:一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一部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一部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隐乎龙藏未擅,阎浮逮从。
法光馀,年将五百,则第十四代祖师龙树,运神海藏,观前二部非世人所及,乃诵后部,归于五天,传布千年,方垂华夏。
东晋初译,地涌灵泉
唐朝次翻,天降甘露。
玄宗开元中太原有逸士李通玄者,间代净名也,而神鉴物表,陶情释氏,因阅《华严义疏》,叹云:大教弘芳,多家繁制,劳文白首,岂暇进修?
遂穷八十卷之真诠,总括四十轴之玄论。
夜驱神笔,舒玉齿之祥光;
日探幽玄,感天童之给膳。
张皇教海,罗列义天。
大中载,无诸有高僧志宁,缅思后进之披寻,难测法门之丰富,遂合经论,文旨相须。
然其义类繁衍,未圆品藻。
慧研因参云水,叨览指归,敢揾笺毫,整斯漏略。
列经论以标举,彰教理而相收。
义朗文清,不假猊台而抱帙;
神辉智发,何劳鹫岭以寻师。
总圆一部一百二十卷。
粤有报恩教道场正觉空慧禅师永安,传心祖印,味道《华严》,仰闻王旨,以倾金开印,传通而广益。
慧研虔膺制命,俾序真文,辄述大纲,深惭丽则。
所冀长佛日,将两曜以齐明;
永赞金轮,等二仪而远大。
时龙集乾德,岁旅丁卯蕤宾之月望日序。
按:《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第一篇,续藏经第一编第五套第四册。
言时政998年冬十月丙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河东先生集》卷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宋史》卷四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宋元通鉴》卷一○、咸丰《大名府志》卷二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臣开言:以微臣至愚至贱之人,遇陛下至圣至明之主,特蒙重委,差知代州
内省遭逢,深怀惊惧。
近于便殿,得对宸聪,承陛下慰谕之言,认陛下眷注之意。
盖陛下未识臣面,是陛下已知臣心。
日月垂照临之私,葵藿展补报之效。
臣今发赴本职,去便累年。
陛下方缵丕图,天下争观圣政。
臣有卑见,上渎圣慈。
若有可采之言,望陛下少以为是;
若其无所裨益,乞陛下恕臣罪尤。
僭易之诚,死罪死罪。
臣以宋有天下,今四十年。
太祖太宗,精求至理。
陛下绍膺大宝,为君知难。
若守旧规,斯未尽善,能立新法,乃显神机,陛下不可不作。
臣以益都稍静,望陛下选贤者以镇之。
何?
贤者望重有威,群小自然畏服;
比诸众庶臣寮,群望自悬侔拟。
贵免长萦圣虑,所为得人即安。
臣又以西鄙今虽归明,往去未可必保,茍有翻覆之祸,西陲忽被奔冲。
陛下须得法能平,陛下须得人能禦。
契丹比议,为患尤深。
何者?
契丹则家国久成,君臣久定,知蕃、汉之有分,我边鄙以甚牢,纵萌南顾之心,彼亦须有思虑。
伊积恨未泯,贪心难悛,其下猖狂,竞谋凶恶,侵边隅未必知足,任姑息未便感恩。
望陛下常先备之,别为深计。
以良将守其要害,以厚赐足其贪婪;
以抚慰来其情,以宽假息其念。
仍乞陛下多命人使西入甘、凉,厚结其心,为我声援,如有动静,使其侵掩,于伊必有后顾之忧,乃可制其轻动之意。
臣又以圣朝兵甲虽即众多,不及太祖之时人人经惯勇锐,谋臣猛将况甚相悬。
今来师徒似未闲纪律,所以昔年北鄙屡遭侵扰之虞,近岁西边不闻胜捷之事。
养育则月费甚广,征战则军功未彰。
愿陛下训练如太祖之时,禁戢如太祖之日。
拣选必须于勇敢,指顾无纵于后先,失律者多少尽诛,获功者虚实无滥。
偏裨主将,不威严者去之。
屯戍专征,申命令而必固。
每万机听断之暇,于双阙深严之中,望陛下亲临殿庭,赓召貔虎,使其击刺驰骤,以彰神武英威,牢笼奸豪,震慑区宇。
臣又以枢密、宰相,陛下大臣,委之必以无疑,用之必以至当。
钤总寮属,评品职官,内即主掌百司,外即分治四海。
近年新制,至公全隳。
京官、朝官,别置审官差遣
供奉、殿直,又立三班主张。
是如骈指赘疣,亦如十羊九牧。
刑部不令详断取舍,创立审刑
至如宣徽,亦同散地。
大臣不为必信,小臣乃谓必公。
若大臣不材,即以罢免,岂可失任,翻以备员?
至如银台一司,旧属密院,近年改制,职掌至多,人即加倍添人,事即依旧公事,别无利害,虚有变更。
臣欲乞陛下停废审刑审官三班差遣等院,应朝臣、京官及供奉官已下,并归中书密院宣徽院管勾差遣
银台司亦令密院依旧主管审刑院公事亦乞归刑部施行。
如此,则去繁细之徒,省头目之处。
臣又以开封府京邑大都,万方奔会之邦,六合轨则之地,乞仍旧贯,选委亲贤。
及皇族公主,尽以成长,既本枝而繁茂,但优逸以端居。
宜于外郡列藩,各令出守作牧,择文武忠直之士,为左右赞弼之人,有分封共理之长,有磐石维城之固。
凡主海内郡府,并是宋家子孙,同宗周之强,如炎汉之盛。
臣又以天下州县,甚有阙官,有处即冗长至多,阙处即岁年无补。
臣欲乞将天下四千户已上县选朝官知,三千户已上县选京官知;
仍省其主簿一员,令县尉主簿公事。
通判都监监押巡检、监临、勾当使臣等,并乞酌量省减,免虚费于禄利,兼均济于职官。
慢公与急公者显明,有材与不材者分别。
臣又以人情贪竞,时态轻浮,虽骨肉而至亲,临势利而即变。
八纮至大,九品至多,同事同官,不和不睦,有患难全无其相救,伺閒隙便有于相危,惟怀倾夺之心,全忘仁义之道。
臣欲乞陛下明颁告谕,各使改更,庶敦厚于化源永和平于政本。
比屋成可封之俗,群官变君子之风,助圣德于无疆,扇淳风于有截。
臣又以太祖神武之帝,太宗圣文之君,光掩百王,威加万国,无贤不用,无事不知。
臣望陛下开豁圣怀,如天如海,可断便断,合行便行。
爱惜忠臣直臣,体认奸言奸党,守清净之道,叶华夏之心,与比肩,共乾坤合德。
臣久叨末位,渐老明时,昔日太祖太宗见知,今日蒙圣主圣恩任用,辞狂理拙,甘俟诛锄。
干冒冕旒,臣不胜战汗激切之至。
谨奉表以闻。
臣开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乞驾幸表999年九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河东先生集》卷一○、《太平治迹统类》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
臣开言:忧国如家,见危致命,乃古人之语,是微臣之心。
况忝文行忠信之名,而处官爵衣食之贵,偷安窃禄,端坐旁观,惟臣耻之,非臣愿也。
当胜负之未决,有去就而辄言,罔避朝章,望垂圣览。
臣开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去年蒙陛下差知代州今夏就差知忻州,每见北界投来人言契丹排比入界,次第甚大,亦未敢决然信之。
伏自八月已来,闻河北边上丑虏屯结甚众,及于雁门、瓶形、宁化军,侵犯往来。
度其奸谋,必未轻退。
深虑至十一、十二月大寒之际,并以贼骑奔冲。
何者?
当深冬严凝,王师自南而北,违温就寒也。
蕃贼自北而南,违寒就温也。
况王师自秋至,散在镇北、定边,已近百日。
饮食刍粟,非如在家也;
城寨村野,久居于外也;
衣裘绵褐,不及毛毳毡皮也。
所以蕃贼利在深冬,王师困于深冬也。
矧自太宗平晋之后,蕃贼数胜于边,止从近年,不敢南顾。
今其来也,其事有三:蕃贼居北,岁在亥子,以南抗北,是抵太岁,此蕃贼所恃来者一也。
雍熙端拱年到今十年也,其蕃贼当昔虏掠得资产财货,费用将尽也,今来犯边者二也。
伏又陛下登位,到今三载,北鄙无事,未尝相侵,此蕃贼今来者,是与陛下决胜负雄雌于一举也,此其来者三也。
以臣愚见,陛下绍太祖太宗丕基,有四海九州之广,定天下安危,固大宋基业,亦在此一举也。
若陛下今日能却此胡虏,即四夷八蛮,自此之后,畏伏陛下圣神,稽颡臣妾,纳职阙庭,岂惟声教之内,奸宄之徒,敢二三乎?
若陛下今日稍致胡骑侵凌,王师退衄,边鄙遭其冲突,城寨小有破亡,即臣未见其人也。
今日之事,陛下岂可轻之哉!
臣近闻自京至镇州,修葺行宫,迎候圣驾,臣实闻之,忻跃无已。
陛下若行此事,真英雄天子也。
臣今冒死,乞陛下郊禋之后,庆赏才行,三两日内,便下御札,克取五七日间,圣驾速起,径至镇州
躬御虎貔,亲逼疆埸,示丑虏以神武,授群帅以圣谋。
望陛下勿听犹豫之谈,勿生迟疑之虑。
臣直以近代及圣朝事比而言之,望陛下行之果决。
周世宗即位之初,朝廷未甚强盛,河东贼乱,世宗亲征,大战高平,诛戮懦将,中原自此王霸,席卷淮南、关南。
太祖受命之年,李筠潞州造逆,群心未尽归附,诸侯坐看兴亡。
太祖亲率六师,血战党,一挥荡尅,取潞州
回戈维扬,重进授首。
后乃取荆、潭如破卵,降邛、蜀若摧枯,擒刘鋹海南之滨。
李煜金陵城内,戎王款伏,钱俶来朝。
洎至太宗兴国四载,直临晋垒,取下继元,行幸渔阳,回归凤阙。
并是初临大宝,亲总雄师,顺动若雷行,出命如天降。
况陛下承太祖太宗休烈,过太祖太宗圣明,甲马万倍于世宗,臣庶一心于昭代。
糗粮山积,玉帛云屯。
日月恒明,天地肃穆。
谋臣若雨,猛将成林。
内则元老贤相弼谐,外则深沟高垒蔽捍。
谅阴三年之外,抚御六合之中,动止无造次之名,赏罚无僭滥之处。
大驾如起,皇威益彰,将卒增勇气于边陲,犬羊挫凶谋于沙漠。
微臣之望,此明效焉。
而又臣所切者,以蕃贼见在定州界上,若圣驾起过河北,蕃贼抽退,即天下皆谓陛下才起亲征,契丹便乃逃遁,此乃陛下圣德英武,如天如神也。
若陛下圣驾起过河北,蕃贼未退,沿边王师闻圣驾北行,人心勇锐,杀退蕃贼,亦尽谓因陛下圣驾亲征,所以能杀败蕃贼。
此又尤彰陛下圣德英武,如天如神甚也。
即蕃贼退与未退,是陛下圣驾暂起,无不利也。
臣又以今未款附者,西鄙也。
若今圣驾暂起,契丹退败,若闻之,亦谓陛下英武能杀契丹,必自思其己也,岂能抗陛下英武如天如神者乎?
是陛下一举亲征,而天下皆伏陛下英武也。
以臣思之,即陛下临御区宇,而今而后,何所不畏乎!
如或圣驾必起,即京城之内,乞委腹心大臣留守之,交、广、西川、彰、泉、福建之地,各命近臣驰驿以案察焉。
如此,则陛下无忧无虑而宁谧也。
如或圣驾必起,臣望圣慈抽臣归阙,乞随圣驾,仍告陛下与臣精锐兵士三五千人骑前驱,必获胜捷。
臣潦倒外任,踊跃壮心,罄竭刍荛,裨赞君父。
冒犯旒冕,臣不胜忧惶激切屏营之至。
谨奉实封表以闻。
臣开诚虔诚切,顿首顿首,谨言。
奏事宜表999年十二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河东先生集》卷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
臣某言:事大,动静须审乎天;
物大,盛衰必系乎时。
三辰明明,所主有程;
万灵章章,所立有常。
历数莫逃,符验可信,违之益速其咎,顺之爰契其理,自然之道也。
臣言有所闻,情不敢隐,思欲披露,以赞圣明。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于太平兴国四年,任宋州录事参军太宗圣驾在镇州,抽臣赴行阙。
是岁三月二十四日,臣至洺州南旅店中,遇晋人程再荣自镇州回,臣问收太原事。
程再荣言太祖水浸河东年,再荣在河东为伪命殿直
河东主命再荣间道驰入契丹求救兵,到西楼
契丹宣徽使王白,善术数。
四月十三日,虏主帐前王白召再荣于家园亭中食,再荣告之曰:「南朝今收弊国,兵甲甚大,弊国危蹙,不保存亡」。
王白曰:「子无忧,晋无患。
南朝五月十七日必回,晋于五月十九日济大事」。
再荣又问之,此既必回,后复如何?
王白云后十年即晋破,破即扫地矣。
王白曰:「非惟晋破,而契丹亦衰也,然犹再去一犯中原,饮马黄河而返。
晋破二十年后,契丹微弱,渐至灭绝,此灭不同往古时,灭必无遗种矣」。
再荣即离虏庭,至代州,后归于太祖,以言忤太祖意,宣充宋州宁陵镇将,今为亳州镇将也。
王白者,冀州人,年仅七十,言事多中,以数之十年也,晋必破矣。
臣开至行阙,授赞善大夫,从太宗四月抵晋垒,五月六日继元归命。
太宗即焚掘其邑,晋果扫地矣。
太宗渔阳旋兵,雍熙丙戌年,会曹彬伐燕不利。
是年冬,虏报役,王师败绩于河间,虏乘胜,明年春德州,抵黎济寨,届于黄河而退。
臣又以程再荣昔话王白之言,开宝二年五月十七日太祖不尅并州而回,一有验也。
复言河东后十年必破,至太平兴国四年五月果十周年,晋垒平,平而坏之,是扫地矣,二有验也。
又云契丹再去一犯中原,饮马黄河而返,当雍熙丁亥年春,虏破德州,抵于黄河,是三有验也。
又云晋灭二十年后,契丹微弱,渐至灭绝者,臣以太宗平晋岁在己卯今岁在己亥,二十一年也。
此来契丹兴兵无名,以夷犯华,其理皆逆,非天助也。
大凡兵为凶器,圣人所诫,用之除害,不可以害人,养以防乱,不可以乱举。
中国之君,耽而玩之,犹为不善,况夷狄乎?
且用兵之法,必审天、地、人之道,以察得失。
出师所忌,日月交融,先举之国,咎必当之。
今岁九月,太阳太阴朔望之辰,俱有灾变,悬象在上,著明示下,契丹先举,必受其殃,所谓失之于天者也。
保州定州,城寨相望,王师环列,其众且多;
瀛、郑已东,各阨要害,所入既隘,所出必难。
随驾精兵,已次贝、魏,彼进无大获,彼退无善归,所谓失之于地者也。
而又牝鸡司晨,女主专政,腥秽盈溢,夷夏闻知。
韩氏弟兄,执权擅国,尤从近岁,不道益多。
黩武穷兵,侵邻虐众,东征倭国,已丧其徒;
南伐高丽,不胜其弊。
将新集之众,犯中土之师,无劲悍之渠魁,无雄杰之将佐,所举仍旧,所行复稽。
陛下登位已来,皆遵法式,上下缉睦,岁稔民安,风雨顺调,赏罚无滥,外绝陆梁之辈,内除奸慝之臣,四海晏然,百官允若。
谨戢疆吏,不使侵渔,谅阴三年,克终孝道。
契丹合扣塞门而纳款,望帝阙以归心,岂可擅率犬羊,强凌边鄙,深掠生聚,大肆奔冲,所谓失之于人者也。
以臣度之,契丹有三失之尤,陛下有三得之美,臣所以知其不可。
而程再荣称王白所言河东破二十年后,契丹微弱,渐至灭绝者,此其始而萌之也。
夫有强必有弱,有盛必有衰。
惟彼北戎,于我中国,处阴阳定位,居南北异方。
彼弱即我强,我衰即彼盛。
当唐室之季末,始契丹以纵横,阿保机僭位称尊,韩延徽亡命作相,署置官号,兴建都城
据北土以为雄,幸中原之多故,爰从晋石割遗幽燕。
迄至今时,将及百载。
岂有长盛之国,岂有久强之邦?
况乏德义之称,惟蓄豪猾之志。
皇朝应运,帝道临民。
顾彼元凶,不及乃祖;
恭惟陛下,实遇前王。
是彼弱我强之时,彼衰我盛之日。
今来凌轹诸夏,以激怒群心,上帝必降于明威,阴谴宁逃于倾覆?
祸既盈而恶既稔,众须叛而亲须离。
内难作即篡弑兴,大兵临即群党散。
复燕、蓟之土,收云、朔之城,碎木叶之山,平摘星之岭。
破榆关而直进,渡滦河以长驱。
焚穹庐毳幕于穷荒,缚孺子彼妇于绝漠。
雪前世之耻,成明代之功。
而臣愿陛下克俭克勤,至明至察,去不急之务,省无用之方,节声色以娱心,专道德而为意。
慈惠以育万物,照烛以周八纮。
无以珠玉为珍,但以谷帛为宝。
凝圣虑上通于天意,广圣泽下悦于民情。
念逸乐恐生忧危,思艰难长为鉴诫。
勿听浸润之谮,勿徇依违之言,勿近谀谄之人,勿害中正之士。
似是而非者须辨,有始无终者莫容。
选贤任用,训兵练将,求孙、吴之辈,访、房、杜之流。
直言极谏者与厚禄高官,多谋有智者与清资近位。
能操执者必加委信,见的确者必为施行。
众憎嫌者虑是强明之材,众援引者虑是佞媚之子。
屏怯懦回邪之党,举沉滞厄塞之贤。
兵刃不铦利者精修,战骑不劲健者慎选。
笃责游惰,劝课农桑。
驱除轻浮,敦尚淳朴。
太祖之神武,继太宗之圣文。
高拱紫宸,永焕青史。
如此,则蠢兹蝼蚁,何足堪忧?
苶尔腥膻,岂能为患?
臣无该博之识,无宏远之谋,亲闻程再荣之语言,伫看契丹国之微弱。
今睹萌兆,即俟灭亡。
辄具启陈,罔避尤悔。
干冒旒冕,臣不胜战汗激切屏营之至。
云云。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潞州新敕赐承天禅院景德二年四月八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武夷新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景德元年冬,天子巡狩澶渊,驻跸河上,始议和戎之利,慎柬使乎之才。
乃诏西京左藏库使蒋州刺史陇西李公继昌,奉将信币,克成盟好。
复命行在,不逾浃旬。
奏事宸居,沃心称旨。
时黄屋值流虹之庆,帷宫举称觞之典。
执玉万国涂山无后至之刑;
舞羽两阶,灵台有偃兵之议。
纯嘏之锡,上帝是赉;
富寿之祝,率土攸同。
公因顿首上言,以上党旧邦,卜居累世,有环堵之室,乃先人之庐,而自参表著于朝内,占名数于京邑,乔木犹在,高台未倾,愿为仁祠,以施开士。
增饰轮奂,肃奉焚修,庶以众善之因,仰助无疆之算。
上览奏嘉叹,即命俞之
申锡玺书,旌以懿号,曰「承天禅院」,从其志也。
夫箕裘善继,前典攸称;
桑梓敬恭,先民所重。
虽知乐之至,不忘所生;
而似续之贤,由于肯构。
壶关之壤,上应昴毕;
羊头之阨,北当燕赵。
国俗尚武,人气多豪。
山东列郡之冲,乃天下劲兵之处。
悲歌慷慨,寖以成风,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而公之先正,兹焉挺生。
蕴翁归文武之才,茂荀息忠贞之力。
始事周室,迨于皇朝。
功济生民,道合明主。
计相之剧任,处宣猷之上列,乃至正位机密,允辅大政。
太祖皇帝夙兴夜寐,经营四方,料敌伐谋,指纵千里。
前席借箸,允集大勋;
持节建牙,出临巨屏。
功成身退,高朗令终。
惟公经德体仁,象贤济美,职在清禁,爵为通侯。
门戟鼎铭,昭阀阅之盛;
朱轓佩玉,显车服之贵。
誓师边徼,威肃巴賨
作牧藩垣,政成海岱。
单介使虏,通玉帛之驩;
三接承恩,居心膂之任。
万乘亲倚,群公倾慕,盖所谓人伦之佳士,帝右之信臣者也。
先是,公之载诞,亦在旧居,指树尚存,藏环可验。
烝尝奉祀,履霜露而长怀;
井臼思归,顾枌榆而永感。
然而高扉纳驷,奕叶珥貂,爽垲不迁,亲邻素择。
褒成徙籍,盖出主恩;
杨仆移关,敢罹特议?
且深信内典,勤修白业。
念昊天之罔极,报德无阶;
觉海之大雄,归心有素。
恭承明诏,肇开净土。
栋宇之制,侔七宝之庄严;
苾刍之徒,极四事之供养。
匠石殚巧,天龙荐祥,金碧炫彩于晨曦,钟梵交音于空界。
问安之寝,聿为道场;
学礼之庭,更张法席。
足以滋殖德本,发挥善利。
香象负重,广集弥天之流;
水鸟谈空,更同极乐之国。
福祉之盛,岂可量哉?
昔者南朝诸公,多割宅而为寺;
西域长者,竞舍财以供僧。
简策相传,风流未远,贝多所记,报应非虚。
订公之为,斯一致耳。
曩者,太尉先生居显位,受厚禄,宠锡蕃庶,私帑充牣,奉身甚约,事佛尤谨。
生平饭僧七十万,造千佛像。
修绀殿以严宝刹,饰琅函以秘金文。
又以方牍,摹印《金刚》、《上生》等经,施于四众。
山门禅苑,多所缮完;
什器道具,率用营置。
深达实相,不滞根尘。
尽此报身,当得解脱。
君子谓李公诒谋锡羡,源深流长。
福履所绥,凡情叵测。
何只积善馀庆,启八世之莫京;
定须当来下生,首三会而授记。
父作子述,不其韪欤?
予职在右曹,心师西竺
辱公之请,至于再三。
僶俛挥毫,以谨岁月而已。
时景德二年岁次乙巳四月八日记。
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1044年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著江山意暂清。
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延安庞龙图岳阳滕同年1044年12月16日 北宋 · 范仲淹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干戈隔一川(自注:时宣抚岢岚军。)
刘牧推官兖州1044年 北宋 · 范仲淹
 押豪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相国镇东(自注:时李相公迪在兖。),开閤多英豪。
羡子赋从军,壮思如波涛。
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四库本作九)
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
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
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
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
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乞差替万胜指挥招到杂色人奏庆历四年十二月1044年12月18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范文正公年谱补遗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
访问得万胜指挥招到杂色人,多有边上已满三年。
其间轻狂之人,不奈辛苦,或乱出语,扇摇人众,于边上不便。
乞早降指挥差替。
陈边上设备奏庆历四年十二月十九日1044年12月19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卷三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
见各训练,选奇兵,准备战敌,惟难得经历将帅
如北戎兵马未放散间,臣不敢便离河东
北边或有缓急,与明镐商量,指挥将佐,料敌使人,庶几分朝廷万一之忧。
举赵拯等充陕西河东大郡通判庆历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044年12月23日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范文正公年谱补遗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
切见太常博士赵拯、秘书丞刘奕冯浩殿中丞范宽之马仲甫、徐执中、杜枢太子中允王复太子中舍王孝和大理寺丞张谟,并有才称,宜处要务,俾临边事,可济军期。
伏乞望朝廷速差上件官充陕西河东大郡通判
〔贴黄〕自来两府臣僚无同罪举官条例。
臣出使,应所举过官员,恐朝廷未赐施行,如任用后犯正入己赃,臣并行同罪。
乞罢刈白草劄子1044年6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六、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
臣昨至河东,问得去年转运司擘画于诸州军差兵士收刈白草,数目虽多,然其害不浅。
臣所过州军,皆称白草为患。
盖河东山险,地土平阔处少,高山峻坂,并为人户耕种。
惟荒闲草地去人绝远,兼又不多,兵士收刈般担,地里阔远,工课不办。
其兵士往往逃亡,州县遂差乡兵及村民配数般担
百姓避见远般辛苦,裹费又多,遂只将秆草送纳,非次更成一重科配。
其纳下真白草者,支与军人喂马,不及秆草,又皆不乐。
草场中不耐停留,专副有损烂陪填之患。
兼虚占却杂役兵士,诸处修补城壁诸般工役,处处阙人。
不便事多,臣今略举数事如后:
一、据辽州状,分析勘会在州及外县寨专副杨晸等下山白草,共肆万柒仟伍佰陆拾肆束,内在州每月约支叁佰壹拾叁束,及外县寨每月约支壹佰肆拾馀束,约得向去捌年零柒个月支遣。
其上件山白草,自去年八月已后至年终,本州及外县镇差兵士并散从官、步奏官、承符、手力、诸色公人等入山收刈到,逐旋般运赴场送纳,积叠收管。
其上件山白草,若经今雨水,必是大段损烂,不堪经久存留,委是诣实。
一、臣昨六月中旬内至保德军,闻得本处白草差百姓、公人般担,至今尚未了。
疑其白草是去年秋间刈下,积露田野,必须损烂。
因采问得村外白草,已并无。
其差配著担草人户,却于请白草兵士处旋买纳官,每驮子三百文省。
一、据岢岚军状,自八月二日起首,至十月三日住止,元差兵士一千三十八人,至放散日逃亡一百三十六人,只有九百馀人入役,收刈到草玖万二千九百馀束。
将军人请受诸般钱物,计七千三百七十二贯文,若比算买草价钱,每束及七十九文省。
一、平定军元差宣毅兵士刈草,本军为兵士辛苦,逃亡及自缢者一月中四五十人,遂放散兵士,差两县村民,往往只将秆草送纳。
忻州亦为刈下无人般担,配与百姓人户,亦多将秆草送纳。
右,具如前。
其诸州军各称白草不便,不能一一条列。
伏乞特降朝旨,速令止绝。
缘臣昨七月初离汾州,见转运司已抽晋、绛兵士,称于沿边刈草。
窃恐即今已下手收刈,乞早降指挥放散。
况勘会本路一年秋税和籴等草,共五百馀万束,庆历三年一年只支四百馀万,今年马军抽减归京后,马数少于去年,其秆草等数必不至阙少。
今取进止。
壬子上巳会许公亭1072年3月3日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许公亭
来守留都第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
一春曾喜陈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
无乐只忧辞酒客,多寒谁辨惜花天。
欲看郊外风光野,更上亭西祓禊船。
太玄总例 其十二 历法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四、《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七
十九岁为一章
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岁为一会。
三会、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三统、九会、二百四十三章、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一章闰分尽,一会月蚀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
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是为三方。
冠之以甲,而章、会、统、元,与月蚀俱没。
此雄之自述云尔。
夫尽者生于不齐者也。
不齐之积而至于齐,是以有尽也。
斗与天而东,日违天而西。
终日而成度,尽度而成期。
故不齐者,非出于斗与日,出于月也。
日舒而月速,于是有晦朔、弦望进退之不齐。
惟其不齐,故要之于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而后四者皆尽。
又从而三之,万有三千八百五十一岁。
冬至朔旦复得甲子,而十二辰尽也。
此五尽者,历之所以有法也。
今《玄告》曰:「《玄》日书,斗书,而月不书」。
夫七百三十一赞,二赞而为一日,固其势不得书月也。
茍月而不书,则夫历法之可见于《玄》者,止于一期。
而此五尽也,雄之所强存而已。
是故列其一期之法于前,而存其五尽之数于后,盖不详云。
张嘉父长官1092年 北宋 · 苏轼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都城昔倾盖,骏马初服辀。
再见江湖间,秋鹰已离鞲。
于今三会合,每进不少留。
豫章既可识,瑚琏谁当收。
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归来我益敬,器博用自周。
百年子初筵,我已迫旅酬。
但当寄苦语,高节贯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