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薛在三代为侯国。介于邹鲁间。传世三十有一。为齐所并。其公子奔楚。锡土田于沛。汉末避仇之成都。曹魏平蜀。徙家汾阴。遂为河东临晋人。自奚仲为夏车服大夫。距今数千年。乘轩服冕。舄奕冠世。言氏族者。署为关内甲姓。天意若曰。始有功于车服。锡尔子孙。世世有之。公讳謇。字某。曾祖宝允。以名家子且有学行。历尚书郎雍州司马邠州刺史。王父绘。有隽材。刺三郡金密绵。皆以治闻。累绩至银青光禄大夫。封龙门侯。烈考承矩。以文亡害仕至大理丞。公幼承前人之覆露。补崇文生。岁满。调主簿书于亳之谯苦二邑。又尉于东畿之河清。贞元中。上方与丞相调兵食。思得通吏治而习边事者。计相以公为对。乃授监察御史里行。充京兆水运使。局居雁门。主谷籴。具舟楫。募勇壮且便弓矢者为榜夫千有馀人。隶尺籍伍符。制如舟师。诏以中贵人护之。声震塞上。每发粟溯河北行。涉戎落。以馈缘边诸军及乘障者。虽河塞迥远。必尅期如合符。一岁中省费万计。累加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有司条白其劳。入拜殿中内史。未几。淮海节将以戎倅缺闻。事下丞相御史择可者。佥曰。公政事已试。遂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兼御史淮南军司马。寻转驾部郎中。锡以金紫。遇府迁。申命真相赵国公带中书侍郎代之。公主行台留务。赵公文茵及境。视置邮供帐。及郊。视将迎部伍。下车。视帘帏器备。乃曰。信奇才也。此不足以展骥。朝廷知之。擢为泗滨守。既报政。就加御史中丞。俄迁福建都团练观察使。闽有负海之饶。其民悍而俗鬼。居洞砦家桴筏者。与华言不通。公兼戎索以治之。五州民咸悦。元和十年某日。薨于位。年六十七。赠右散骑常侍。夫人赵郡李氏。无儿早世。继夫人陇西李氏。检校礼部尚书河东节度使说之女。生子凝为嗣。季子茂宏以诸侯礼仪返葬故里蛾眉原。从周也。后二十有三年。元曰开成。凝为平卢从事。谨桉令甲。砻碑石来乞辞。以垂于悠久。初公治粟于朔陲。愚方冠惠文冠。察行马外事。聆风相厚。谓可妻也。以元女归之。明年。愚入尚书为郎。职隶计司。因白计相。公召来会府。行有日矣。遇内禅惟新。愚以缘坐左贬。间关外役。竟不克面。然而公之为德善。灌注心耳。孝悌为根柢。诚明枝叶之。直方为天质。礼让缘饰之。所至蔼然。繇此道也。公初下世。故人丞相李太师志其墓。略曰。宏深庄重。干敏绝人。此与游者传信之词也。岂诬也哉。故作铭曰。
河汾奫沦。鼎气歊云。散为昌光。凝为贤人。常侍之生。其宗孔硕。从祖昆弟。诜诜三百。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俄然欲翔。司会知材。绩宣朔方。边师万喉。俟我赢粮。溯于黄河。路出戎疆。募乃勇士。皂衣挽航。膺索臂弧。穹庐在旁。虏闻公名。惮不敢𣀮。安北已南。列城相望。率有储偫。皆成金汤。入居殿中。分巡辇下。淮海军大。往为司马。军中之治。可移诸民。乃牧于泗。乃廉于闽。闽悍而嚣。夷风脆急。恩信绥之。委然如蛰。闽方不淑。天夺其福。公薨于寝。元赪以复。天王废朝。赠之金貂。莓莓晋原。郁郁中条。大墓旧阡。松楸萧萧。笳鼓以归。德音孔昭。
春过赵墟 中唐 · 刘言史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
古柏重生枝亦乾,馀燎(一作漆)见风幽燄灭。
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昔汉室方盛。文章之徒。合于京师。亦既充金马石渠。则又溢于诸侯。求达其道。故枚乘客于吴。相如游于梁。其或致书匡主。用极其志。节之大者也。适时观变。以成其性。道之茂者也。渤海幸君。既登于太常之籍。又膺邯郸之召。北会元戎。直道自达。吾侪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合度于易于之间。虽枚生之节。长卿之道。无以尚也。冬十有二月。朝右礼备。复于辕门。我同升之友。是用荣其趣舍。惜其离旷。卜兹良夜。咏叹其美。比词联韵。奇藻递发。烂若编贝。粲如贯珠。琅琅清响。交动左右。偫公以侍御之往也。予阙其述。命系而序焉。
设渔者对智伯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智氏既灭范中行。志益大。合韩魏围赵。水晋阳。智伯瑶乘舟以临赵。且又往来观水之所自。务速取焉。偫渔者有一人坐渔。智伯怪之。问焉。曰。若渔几何。曰。臣始渔于河。中渔于海。今主大兹水。臣是以来。曰。若之渔何如。曰。臣幼而好渔。始臣之渔于河。有鲨鱮鳣鰋者。不能自食。以好臣之饵。日收者百焉。臣以为小。去而之龙门之下。伺大鲔焉。夫大鲔之来也。从鲂鲤数万。垂涎流沫。后者得食焉。然其饥也。亦返吞其后。愈肆其力。逆流而上。慕为螭龙。及夫抵大石。乱飞涛。折鳍秃翼。颠倒顿踣。顺流而下。宛委冒懵。环坻溆而不能出。向之从鱼之大者。幸而啄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犹以为小。闻古之渔有任公子者。其得益大。于是去而之海上。北浮于碣石。求大鲸焉。臣之具未及施。见大鲸驱偫鲛。逐肥鱼于渤澥之尾。震动大海。簸掉巨岛。一啜而食若舟者数十。勇而未已。贪而不能止。北蹙于碣石。槁焉。向之为食者。反相与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犹以为小。闻古之渔有太公者。其得益大。钓而得文王。于是舍而来。智伯曰。今若遇我也如何。渔者曰。向者臣已言其端矣。始晋之侈家。若栾氏祁氏郤氏羊舌氏以十数。不能自保。以贪晋国之利。而不见其害。主之家与五卿。尝裂而食之矣。是无异鲨鱮鳣鰋也。脑流骨腐于主之故鼎。可以惩矣。然而犹不肯悟。又有大者焉。若范氏中行氏。贪人之土田。侵人之势力。慕为诸侯而不见其害。主与三卿。又裂而食之矣。脱其鳞。鲙其肉。刳其肠。断其首而弃之。鲲鲕遗允。莫不备俎豆。是无异夫大鲔也。可以惩矣。然而犹不肯悟。又有大者焉。吞范中行以益其肥。犹以为不足。力愈大而求食愈无餍。驱韩魏以为偫鲛。以逐赵之肥鱼。而不见其害。贪肥之势。将不止于赵。臣见韩魏惧其将及也。亦幸王之蹙于晋阳。其目动矣。而主乃慠然以为咸在机俎之上。方磨其舌。抑臣有恐焉。今辅果舍族而退。不肯同祸。段规怨深而造谋。主之不悟。臣恐主为大鲸。首解于邯郸。鬣摧于安邑。胸披于上党。尾断于中山之外。而肠流于大陆。为鲜薧以充三家子孙之腹。臣所以大惧。不然。主之勇力强大。于文王何有。智伯不悦。然终以不悟。于是韩魏与赵合灭智氏。其地三分。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达是道者。惟大明师。师姓欧阳氏。号曰惠闻。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生。天宝十一载始为浮图。大历十一年始登坛为大律师。贞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怀信道嵩尼无染等。命高道僧灵屿为行状。列其行事。愿刊之兹碑。宗元今掇其大者言曰。师先因官。世家潭州为大族。有勋烈爵位。今不言。大浮图也。凡浮图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经。大明恐焉。于是从峻洎侃。以究戒律。而大法以立。又从秀洎昱。以通经教。而奥义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隐显。后学以不惑。来求以有得。广德二年。始立大明寺于衡山。诏选居寺僧二十一人。师为之首。乾元元年。又命衡山立毗尼藏。诏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凡其衣服器用。动有师法。言语行止。皆为物轨。执巾匜奉杖屦为侍者数百。剪发髦被教戒为学者数万。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其塔在祝融峰西趾下。碑在塔东。其辞曰。
其一/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穷经教。为法出世。化人无量。垂裕无际。诏尊硕德。威仪有继。道遍大洲。徽音勿替。祝融西麓。洞庭南裔。金石刻辞。弥亿千岁。
其二/碑阴凡葬大浮图无竁穴。其于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礼得用碑以葬。其后子孙因宜不去。遂铭德行。用图久于世。及秦刻山石。号其功德。亦谓之碑。而其用遂行。然则虽浮图亦宜也。凡葬大浮图。其徒广则能为碑。晋宋尚法。故为碑者多法。梁尚禅。故碑多禅。法不周施。禅不大行。而律存焉。故近世碑多律。凡葬大浮图。未尝有比邱尼主碑事。今惟无染实来。涕泪以求。其志益坚。又能言其师他德尤备。故书之碑阴。师凡主戒事二十二年。宰相齐公映李公泌赵公憬。尚书曹王皋裴公冑。侍郎令狐公峘。或师或友。齐亲执经受大义为弟子。又言师始为童时。梦大人缟冠素舄来告曰。居南岳大吾道者。必尔也。已而信然。将终。夜有光明笙磬之音。众咸见闻。若是类甚众。以儒者所不道。而无染勤以为请。故末传焉。无染韦氏女。世显贵。今主衡山戒法。
故襄阳丞赵君墓志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贞元十八年月日。天水赵公矜。年四十二。客死于柳州。官为敛葬于城北之野。元和十三年。孤来章始壮。自襄州徒行求其葬不得。徵书而名其人。皆死无能知者。来章日哭于野。凡十九日。唯人事之穷。则庶于卜筮。五月甲辰。卜秦誗兆之曰。金食其墨。而火以贵。其墓直丑。在道之右。南有贵臣。冢土是守。乙巳于野。宜遇西人。深目而髯。其得实因。七日发之。乃觏其神。明日求诸野。有叟荷杖而东者。问之。曰。是故赵丞儿耶。吾为曹信。是迩吾墓。噫。今则夷矣。直社之北二百举武。吾为子蕝焉。辛亥启土。有木焉。发之。绯衣緅衾。凡自家之物皆在。州之人皆为出涕。诚来章之孝。神付是叟。以与龟偶。不然。其协焉如此哉。六月某日就道。月日。葬于汝州龙兴县期城之原。夫人河南源氏。先殁而祔之。矜之父曰渐。南郑尉。祖曰倩之。郓州司马。曾祖曰宏安。金紫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始矜由明经为舞阳主簿。蔡帅反。犯难来归。擢授襄城主簿。赐绯鱼袋。后为襄阳丞。其墓自曾祖以下皆族以位。时宗元刺柳。用相其事。哀而旌之以铭。铭曰。
誗也挈之。信也蕝之。有朱其绂。神具列之。恳恳来章。神实恫汝。锡之老叟。告以兆语。灵其鼓舞。从而父祖。孝斯有终。宜福是与。百越蓁蓁。羁鬼相望。有子而孝。独归故乡。涕盈其铭。旌尔勿忘。
倚瑟行 唐 · 鲍溶
金舆传惊(一作警)灞浐水(一作水涯),龙旗参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一作扬)清悲,徐乐(一作乐馀)哀生知为谁。
臣惊欢(一作谣)叹不可放(一作望),愿赐一言释名妄。
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一作笛)骊山上。
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视(一作是)不一姓君莫悲。
始皇有训二世哲(一作誓),君独何人至于斯(一本无上四句)。
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是张廷尉。
过张邯郸庄 唐 · 姚合
押词韵第三部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达州市
元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予司马通州。二十九日,与乐天于鄠东蒲池村别,各赋一绝。到通州后,予又寄一篇。寻而乐天贶予八首,予时疟病将死,一见外不复记忆。十三年,予以赦当迁,简省书籍,得是八篇。吟叹方极,适崔果州使至,为予致乐天去年十二月二日书,书中寄予百韵至两韵凡二十四章,属李景信校书自忠州访予,连床递饮之间,悲吒使酒,不三两日,尽和去年已来三十二章皆毕,李生视草而去。四月十三日,予手写为上下卷,仍依次重用本韵,亦不知何时得见乐天,因人或寄去,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案:其本卷寻时于峡州面付乐天,别本都在唱和卷中,此卷唯五言大律诗二首而已。)
引用典故:寿陵失步 朽株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元和十年闰六月至通州,染瘴危重,八月,闻乐天司马江州)。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此后每联之内,半述巴蜀土风,半述江乡物产)。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
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甃舳舻。
短檐苫稻草,微俸封(去声)渔租。
泥(去声)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
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
酢醅荷裹卖,醨酒水淋沽(巴民造酒如淋醋法)。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
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
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
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
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巴橘酸涩,大如弹丸)。
芋羹真暂淡,䶉炙漫涂苏。
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通州俗以鯄鱼为鲙)。
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
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此后并言巴中风俗)。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
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
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
当心鞙铜鼓,背弝射桑弧(巴民尽射木弓,仍于弓左安箭)。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
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鸮窥伺,衰形蟒觊觎。
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此后并言与乐天同科、共游处等事)。
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书判同年,校正司省)。
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酺。
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此后并言同应制时事)。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
疾奔凌騕袅,高唱轧吴歈。
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
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
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
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元和四年为监察御史,乐天为翰林学士)。
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
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
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罍偏耻,松摧柏自枯。
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此已上并述五年贬掾江陵,乐天亦遭罹谤铄)。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九年,乐天除太子赞善,予从事唐州也)。
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
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十年春,自唐州诏予召入京)。
舟败罂浮汉,骖疲杖过邘。
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馈饷人推辂,谁何吏执殳。
拔家逃力役,连锁责(音债)逋诛。
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缣缃工女竭,青紫使臣纡。
望国参云树,归家满地芜。
破窗尘𡋯𡋯,幽院鸟呜呜(此已下并言靖安里无人居,触目荒凉)。
祖竹丛新笋,孙枝压旧梧。
晚花狂蛱蝶,残蒂宿茱萸。
始悟摧林秀,因衔避缴芦。
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鹓鹭方求侣,鸱鸢已吓雏。
徵还何郑重,斥去亦须臾。
迢递投遐徼,苍黄出奥区。
通川诚有咎,湓口定无辜(三月稹之通州,八月乐天之江州)。
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薰莸任盛贮,稊稗莫超踰。
公干经时卧,钟仪几岁拘。
光阴流似水,蒸瘴热于炉。
薄命知然也,深交有矣夫。
救焚期骨肉,投分刻肌肤(本题云:寄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员外、开州韦大员外、通州元九侍御、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窦七校书,兼投吊席八舍人)。
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裤襦(庾三十二、杜十四并居北省,李十一、崔二十二、韦大各典方州)。
李多嘲蝘蜓,窦数集蜘蛛(李二十雅善歌诗,固多咏物之作,窦七频改官衔,屡有蜘蛛之喜)。
数子皆奇货,唯予独朽株。
邯郸笑匍匐,燕蒯受揶揄。
懒学三闾愤,甘齐百里愚。
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学问徒为尔,书题尽已于。
别犹多梦寐,情尚感凋枯。
近喜司戎健,寻伤掌诰徂(今日得乐天书,六年闻席八殁)。
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孙无。
旧好飞琼翰,新诗灌玉壶。
几催闲处泣,终作苦中娱。
廉蔺声相让,燕秦势岂俱。
此篇应绝倒,休漫捋髭须(乐天戏题篇末云:此篇拟打足下寄容州诗,故有戏誉)。
寄隐客 中唐 · 元稹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多士:众多贤士。《尚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朱紫:红色官服与紫色官服。唐制,服色以散阶论,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旧唐书·舆服志》:“贞观四年又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绯即朱色。此代指高官。)。
谟猷密勿进(谟猷:谋略。密勿:见卷2《阳城驿》注。),羽檄纵横驰(羽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裴骃集解:“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辙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监察官甚小(“监察”句:《唐六典·御史台》:“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陶君:指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因不为五斗米折腰,遂挂冠而去。),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白云”句:意谓归隐有日。南朝齐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孔稚桂《北山移文》谓周颙离开钟山后,使“青松落荫,白云谁侣?”)。
与冯陶书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
冯生足下。前辱书时。会鄙人将有适方事役在焉。今则足下又赴省于东。故束书久不遑答。有负恳款。无以自露。然则书辞所属。宁鄙人宜当托是乎。乃敢自酌以揆其意。惟智府悟之。乐府倡为歌十年。声流邯郸下。而魏歌者往请之曰。闻古之韩娥。其歌也。能易哀乐。变林籁。则有是也。何自而及是乎。今子能扬韵激妙。感物态矣。而人投声请价者。宜以遂之。必且语我。使闻听于众耳。以得售进。入为王左右之娱。对曰。若韩娥之歌。韵合于气。声合于情。是故草木之于地也。气为之君。五腑之居人也。情为之长。草木之生。其根处瘠则其表讷。处润则其表昌。瘠之讷。润之昌。不过其草木及气之作也。为温阳则万族舒。为晦寒则众色稚。瘁五腑。伏五行。设如金困于内。则肺亢应于外。而嗅厌。极则反之。木极于内。则肝怠应于外。而食乱。困则反之。困而厌。极而乱。不过一发于内。一应于外而已。及情之作也。为喜适。则七窍走而会之怡。为悲愁。则六气集而赴之惨。自皆不得自任也。韩娥之得也在此。驭二情以攻之。故能易哀乐。歧二气以袭物。则能变林籁。其神至矣。亦尚未闻饫宠赏于当时者。何也。所感者智人也。草木仰天性。智人不混于累。夫众庶之目怫于视。世俗之耳离其听。故击弊缶。贯鼠革。聚观于市。促促之歌巴声夷辞。唱一而和百。赞之者千万人。南风之弦。云和之瑟。旷世莫用。乌能自唱其德于声音。虽韩娥之妙。欲谁继者。今足下将行者古道也。将操者至声也。鄙人方困世之厌斥。安足以使之闻听于众耳。发嘉誉于此日乎。猥辱雅向。愿悉所识。幸甚幸甚。
上九江郑使君书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
郢崖谪吏敬对所诘引言为书。致于九江郡守郑君閤下。诘之既深。焉得默默已也。固折委谴之于章。遂用悉陈。惟听之。国朝天后之时。使四裔达威德之令皆儒臣。自乔知之陈子昂受命通西北两塞。封玉门关。戎虏遁避。而无酬劳之命。斯盖大有之时。体臣之常理也。然乔死于谗。陈死于枉。皆由武三思嫉怒于一时之情。致力尅害。一则夺其伎妾以加害。一则疑其摈排以为累。阴令桑梓之宰拉辱之。皆死于不命。嗟乎嗟乎。自是之后。临戎观危酌逸劳之状为使者。而儒臣莫与矣。前年天子以两河逐叛之兵。连岁不解。负挽之输而不造廪库。皆从便道为战士衣食之给。于两河之间。岁尚赈赒。辇毂之下。执笏常谓请罢所讨者十八九。独谏大夫自以为习知叛臣之情日就窘。请得往导悯痛以归之。既可所奏。即请以亚之为副。又以为古者单车为使。有功则为戎臣轻害之。遂于行。请兵以自柄。诏书仍以便宜从事。又诏邯郸钜鹿兵。各以百骑与俱。盖欲重击凿之柄也。及过平原郡城。而有常山卒分居之。谏大夫因令亚之为书檄之。书成。亚之题帛引弓。射书于常山帅。帅得书。以期请降。沧海之人闻之。降者日百有馀辈。及沧海寇款与符印偕至。即请以城归使者。是日往受城。亚之复引前驱。骑马先至沧海。同捷与其徒系颈者。服衰不带。伏军门之左。委命于使执事。于是谏大夫遣河南将石税部献阙下。税夜杀同捷于平昌。亚之分道驰还以报事。道中不得乘。乃乘羸驱。驰至贝魏之门。守长皆为艰。日昃不得食。因中病于广武之间。历再旬而谪书降。即奔上所委。今閤下罪谏大夫。以为狷急忘体。冒危取祸。习传不察其端本。附言和唱。敢避忌应对哉。昔者郦生冯轼下齐城七十。韩信劫而烹之。在前代且尔。况今持兵连营。淹岁经时。既费且败。万无以自塞之际。而使臣奉命诏。衔解羁裂网之恩。启万死重生之路。曝鳃就鼎之枯。彼不思于降。复何归矣。今习诗书步规矩而进于是者。固未尝习武事。况亲于战斗之间耶。必多武臣之言以为信。何者。重己之不李祐避能耳。诚迈越之谈也。或亦有诘亚之曰。李祐避壁攻平原城。城危且急。尚不闻有效。且使臣居间。曾不逾月。而云城降者何端。亚之应之曰。独不见童子之情乎。夫童子。师与终身之益。何恶而不附。乳母蠕蠕之常恩。而投恋肆喜。何者。气微意迫。则毅容之难洽。而告䜣之言在前也。是则向使之卒披坚甲持锐锋以相攻。差刚决于敌者。不瞬而殒形丧魄矣。有如使臣之煦谕明白。宁有忘生趍死之渝乎。此解析之言。诚不当为閤下说。说亦不能降听。以委书之丁宁者。盖欲流之于世。以俟通方之士。次第于所误耳。梗概之录。不文于词。亚之敬再拜。
复戒业寺记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六
皇都左辅。其属县朝邑。县令王郓。言能改作便民。尝有缁衣迁寺戒业。民不便。郓复之。初蒲寇李怀光既虏其属将。收其散卒。聚之长春宫城。圜朝邑室庐皆残烬。寺宇益毁。其后缁衣以为居近郭。苦游宾。乃聚党与谋。迁之西冈。萦垣侵社地。又治殿庑。诸墓坟陇当其下者辄平去。是时郓为尉。固止之。缁衣之魁得他吏与交通为助。故尉终不能制。日纵其徒于民间。为祸福语以动惑之。民无老幼男女。争相率以奉所欲。顾畏已后耳。及郓为令。乃元和七年也。明年。召缁衣宿老师弟子与语曰。缁衣之道。非能逾仁谊。以无害故。天子许留国中。前者缁衣无状。徙其居西冈之上。侵社地。坏邱陇。夫社。国之尊祭也。邱冢。人之反本也。今而曹自为其居侵坏之。是宁无害耶。某昔争之不得。身常慄慄抱痛。愿得自劾以快意。今能亟复之。幸善。不能。亦且论繁矣。民闻之皆大喜。故以其年十一月。悉还其故。九年。予东适邯郸。走蒲关。朝邑令为具。既酣。前奉酒于予。因请以其事次于文。
为人撰乞巧文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六
邯郸人妓妇李容子。七夕祝织女。作穿针戏。取笤篁芙蓉杂致席上。以望巧所降。其夫以为沈下贤攻文。又能刱窈窕之思。善感物态。因请撰为情语。以导所欲。词曰。惟云渚之晨秋兮。天旷碧以凝暮。悬韶桂于姹月。泫明泪之清露。即河房之将期。俨龙轮以就驭。恭闻司巧之多方。妾修馨香以奉具。窃独溺于自私。希灵娥之所付。㻁(一作羽)碧凝其异质兮。韵隆虹于霾霁。假文羽于孔雀兮。而使擅夫佳丽。载云蝉之重緌兮。涂蛮金于绮彗。细绡缕于藕肠兮。差莲跗以样齿(一作齿致)。命纤爪之虫丝兮。袅檐机之夕缀。是物之巧功善饰。愿赐妾于针纫也。葩萼郁于浓妍。色多宜以善喜。引纤吹于轻飙。若将翔而复倚。醉春光之流景。播清香于万里。霓烟出乎无閒。缥窈渺以斐亹。若披若曳兮。扯平林兮横晓水。袭霁旦之繁芬兮。因隐映而增绮。澹冉冉其冶容兮。世无隐以偕此。是物之巧容善态。愿委妾于态媚也。短蒲狭涘兮曲溜溢。鵁鶄鹓雏兮引乳娣。戏音清谐兮荡演曳。牵游裾之低凝兮。蔓春心于淇裔。枯寒劲干兮忆弃叶。摆风叫夜兮留燥雪。流韵凄涩兮泱咽。吟梦语之涟涟。感霜钟之流越。是物之巧音善感。愿付妾于管弦也。
元和姓纂序 唐 · 林宝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
元和壬辰岁。诏加边将之封。酬屯戌之绩。朔方之别帅天水阎者。有司建苴茅之邑于太原列郡焉。主者既行其制。阎子上言曰。特蒙涣汗。恩沾爵土。乃九族之荣也。而封乖本郡。恐非旧典。翼日。上谓相国赵公。有司之误。不可再也。宜召通儒硕士。辩卿大夫之族姓者。综修姓纂。署之省阁。始使条其原系。考其郡望。子孙职位。并宜总缉。每加爵邑。则令阅视。庶无遗谬者矣。宝末学浅识。首膺相府之命。因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凡二十旬。纂成十卷。自皇族之外。各依四声韵类集。每韵之内。则以大姓为首焉。
邯郸侠少年 唐 · 郑鏦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引用典故:潘鬓 泛梗 越吟 挂冠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一本此字缺)。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授李丕汾州刺史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贾谊云。守圉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圣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若火焚冈而不改其贞。风振野而独标其劲。临危自奋。见义必为。得不宠以名城。列于上赏。忻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丕。幼而倜傥。长负不羁。才耀奇而㯋出。智释结而觿解。禦侮是寄。益德冠于三军。骚动得人。剧孟雄于一敌。昔在尔祖。志康国屯。翼龙而飞。既濡其雨露。刑马而誓。已表于山河。贻厥孙谋。载扬休问。近者祲生参伐。盗起汾川。保信都之城。不为威惕。戮邯郸之使。终以节全。戎士间行。奏章狎至。阅其忠。可谓著明。乃眷西河。控于大厦。文侯旧壤。干木遗风。以节槩著者居之。固其宜也。勉图嘉绩。以保令名。
上尊号玉册文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维会昌五年岁次乙丑正月己酉朔一日己酉。光禄大夫守太尉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德裕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悰朝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让夷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铉及文武百官大中大夫太常卿臣孙等六千二百二人言。臣闻在昔周宣。猃狁内侵。四牡薄伐。以定王国。则诗人大其功。暨于汉宣。北夷乖乱。呼韩慕义。郅支远遁。则策著其美。惟此二代。称为中兴。间者开成之末。星孛如云。螟飞蔽天。先帝戚之。黎人惧焉。乃授至圣。遗大投艰。迄兹成功。厥有冥数。伏惟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表应龙翼。粹含乾刚。神全而正气凝。宇定而天光发。智烛千里。动必察微。心镜万机。物来斯应。于是五材用。四维张。建中和之极。缀前圣之纲。重枢机。修法制。刑御家之理。无出壶之言。销谗邪。远佞倖。绝背公之党。退好径之人。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绝缔交。去辅车之势。古所谓受命于天。惟舜独正也。又曰。一心定而万物服。惟陛下得之。曩者北狄矜功。耗蠹中国。种类磐牙。根柢封殖。异术肺腑。缟衣如荼。挟邪作蛊。浸淫宇内。倒悬不解。百有馀年。既而龙祠堙灭。携国塞。质帝女。蹙海疆。有狼顾平城之心。鲸吞咸洛之志。爰命枭将。搴旗刈旃。兵鏖穹庐。火烈荆榛。飏罽幕。碎轒䡝。六骡遁逃。贵主生还。刬灭妖迹。剿除丑类。故名王结发。冠带入臣。坚昆稽首。鞮译来献。而又奸臣放命。二纪陆梁。据太行之固。下窥洛邑。通故绛之道。旁晲近关。树其遗孽。以窃兵柄。议者佥曰。精兵十万。积谷十年。泉鱼不察。汤网宜悬。陛下雄断霆声。偫疑冰释。扬清风而扫云。致迅雷而破山。任冯异则拔天井而震上党。仗吴汉则发突骑而窥邯郸。壶关失险。山东夺魄。属有戍边叛将。窃发参墟。人心摇荡。异议放肆。陛下临朝而言曰。二寇获罪于天。予所不舍。未三旬而定晋阳。才期年而灭潞子。不以金购。豨将多降。不劳师克。粤首驰报。非至德感物。孰能臻于此乎。由是台宰百辟。藩屏将帅。上言曰。成伐东夷而肃慎来贺。景剪七国而王室乃安。莫不始于武功。终致刑措。将以禋上帝。荐祖宗。宜受鸿名。以答元贶。陛下犹谦逊而五让之。勤请弗已。乃屈已以俞之。云汉为章。所以昭法度也。神明其德。所以成教化也。巍乎有功。帝尧之则也。勤于大道。元祖之训也。臣等不胜大愿。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伏惟陛下不有其名。以保其成。不德其功。以戒其盈。享殷宗之福。致周道之平。熙我王度。永振金声。臣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谨言。
论昭义军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适魏博奏事徐乃文见臣云。昨日闻三道使出城。一道往魏博。恐令宏敬出军。却虑三州不安。实非稳便。臣当时说向圣意。只令石雄至潞州界首搜索恶人。恐三州未谕朝旨。知宏敬忠荩。故令中使先往。遣宏敬安存三州。并不徵发。乃文称若如此处置。至为切当。缘涉县正当山东系口。绝是要地。有镇兵五百人已下。去潞府一百六十里。军粮至多。潞州官健月粮。皆在此请受。恐潞府叛兵急则投窜涉县。摇动三州。切要国家先遣兵把捉此镇。有昭义旧都押衙焦长楚。是本军旧人。刘从谏降黜。令往山东。今在邯郸。若朝廷特赐一诏。令镇守涉县。兼把捉潞河徽子口。至为稳便。如焦长楚不可委信。朝廷专拣一武将速去亦得。古人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盖以其虽是下贱。能识耕织之故。臣不谙泽潞界内山川。见乃文所说。稍似有理。不敢不便密状闻奏。望赐留中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