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胡献可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七○
胡献可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南)人。
崇宁二年进士及第
政和五年祠部员外郎
靖康中淮南西路提刑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三之九、食货四五之四,《鸿庆居士》卷一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韩俣南宋
简介
淳熙三年(1176)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五年(1178)9月改差知庐州
淳熙五年(1178)庐州知州安抚使
淳熙十五年(1188)建宁府知府
淳熙十六年(1189)8月放罢。
景靖北宋
简介
政和六年(1116)庐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寿春府知府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6月,权知寿春府
刘甲南宋 1142 — 12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14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师文
孝宗淳熙二年进士
累官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
宁宗开禧二年除知兴元府,未至,吴曦叛,拒伪命,遣兵返临安告变,朝中始得确讯。
后拜宝谟阁学士,再知兴元府,权四川制置司事,有德政。
卒谥清惠
全宋诗
刘甲(一一四二~一二一四)字师文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
使金还,除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移知庐州
迁知兴元府兼利东安抚使,未至镇,金立吴曦蜀王,上书告变。
诛,进宝谟阁学士、权四川制置司事。
宁宗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
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刘甲(一一四二——一二一四)字师文,其先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刘挚之后。
父著为成都漕幕,葬龙游(今四川乐山),因家焉。
淳熙二年进士
累官至度支郎中,迁枢密院检详、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嘉泰四年使金还,除司农少卿,进太常,擢权工部侍郎,除宝谟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
开禧中改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
吴曦之叛,上书告变。
嘉定元年移知潼川府
六年,进宝谟阁学士、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使、权四川制置司事。
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谥曰清惠
有《奏议》十卷。
见《宋史》卷三九七本传,《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钱昆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人字裕之
钱倧子。
钱俶归宋,独与其弟钱易不授官。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仁宗时、泉、、梓、寿、许七州,为政宽简。
官至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致仕。
能诗赋,善草隶。
年七十六卒。
全宋诗
钱昆字裕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五代吴越王钱倧之子。
归宋,举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进士(《隆平集》卷一四,《钱氏传芳集》作淳化三年),为楚州宝应县主簿(《钱氏传芳集》)。
累迁三司度支判官
仁宗时历知卢、、泉、、梓、寿、许诸州,官至右谏议大夫
秘书监致仕,卒,年七十六(《隆平集》卷一四作七十七)。
有《谏议诗文集》十卷(《钱氏传芳集》),已佚。
东都事略》卷四八有传,事又见《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
今录诗三首。
冯瓒唐末宋初 914 — 9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80 【介绍】: 齐州历城人字礼臣
以荫补仕后唐
秘书省校书郎,出为诸城县
后汉初,改监察御史
后周时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充三司判官
宋初,转兵部郎中,擢左谏议大夫,出知舒州庐州梓州
有吏材,太祖宠之。
赵普所忌,密奏其短,流沙门岛凡十年,遇赦方还。
太宗朝复起用,官至大理卿兼判秘书省,除给事中致仕。
全宋文·卷一四
冯瓒(九一四——九八○)字礼臣齐州历城(今山东历城)人。
历仕后唐
入宋,为兵部郎中
有吏才,太祖甚宠之,擢拜左谏议大夫,历知、庐、梓等州。
赵普所忌,密察其过而奏之,流登州沙门岛。
太宗复用之,官至大理寺卿
太平兴国五年卒,年六十七。
宋史》卷二七○有传。
高夔南宋
简介
乾道八年(1172)安丰军知军8月言事。
乾道九年(1173)高邮军知军
乾道九年(1173)4月王定国两易其任。
淳熙五年(1178)度支郎中
淳熙六年(1179)司农少卿
淳熙七年(1180)江陵府知府安抚使
淳熙十一年(1184)扬州知州安抚使
淳熙十二年(1185)襄阳府知府
淳熙十五年(1188)8月,改帅淮西
淳熙十六年(1189)庐州知州安抚使
绍熙元年(1190)春,徙知赣州
绍熙元年(1190)赣州知州
绍熙二年(1191)明州知州十二月到任。
释自宝北宋 978 — 1054
全宋文·卷三二八
自宝(九七八——一○五四)俗姓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弱龄出家寿州普宁禅院,后云游四方,与蕲州五祖山戒禅师驸马都尉李遵勖友善。
筠州洞山长老晓聪愿以法席传之,四方禅学闻风而至。
祖无择召临庐山归宗禅院程师孟请徙云居,法席鼎盛,四众云集。
初以李遵勖赐紫方袍,皇祐中赐号妙圆大师
至和元年卒,年七十七。
见《武溪》卷七《妙圆大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七。
自宝
庐州合肥人
姓吴氏生有奇相。
弱龄归普宁院。
已抱出群之见。
闻五祖戒公匠石宗门造之。
置水投针。
理存默识。
遂入室传法焉。
祖病。
令行者往库司取生姜煎药。
方主库事叱之。
行者白祖。
将钱回买。
乃与之。
后往洞山
聪公知其为人。
特加器重。
临殁遗言。
令继其席。
郡守
又以书托祖。
举所知者主洞山
祖云。
无如买生姜汉。
住未几。
户外屦满矣。
丛林殷足委积。
常馀百万。
黄檗山饘粥不继。
移杖总之。
黄檗为之丰。
直院祖君无择
部宪程君师孟
并著好贤乐善之名。
祖。
既挽主归宗。
程。
复以云居致
前后凡四住名刹。
在归宗时。
一日扶杖出门见喝道来问甚。
官吏云。
县尉令避路。
侧立道左。
马至前跪不行。
曰。
畜生却识人。
尉知是
再拜而去。
住云居时。
一夜山神肩舆。
绕寺行。
宝云
抬你爷抬你娘抬上方丈去。
神直抬上方丈。
为人精严。
护持戒法
初行脚时。
宿旅店。
为娼女所窘。
与同寝榻。
危坐终夜。
明发娼女索钱。
与之出门。
烧被而去。
娼女以实告其父母。
遂请归置斋以谢。
谓真佛子也。
然好名事边幅故。
所至必选名僧自随。
为其羽翼。
实得法于五祖。
祖暮年。
弃众造焉。
以其行藏落人疑似。
弗为礼。
且说偈讥之。
祖遂造大愚
一日于僧堂前。
倚拄杖。
谈笑而化。
虽有盛名。
丛林亦以是少之。
师在洞山
尝自甓寿藏。
后二十馀年。
遂终于归宗。
寿七十七。
僧腊五十一。
示寂。
十八日全身入塔。
至和元年也。
襄公靖。
为之铭曰。
彼上人者。
丛林独步。
激扬宗旨。
慈心广度。
言发其机。
俾之自悟。
人得其要。
直趋觉路。
横杖而来。
舍筏而去。
吁嗟妙圆
人天仰慕。
妙圆
师赐号也。
王孝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寿州下蔡人
徽宗宣和七年庐州
钦宗靖康元年翰林学士承旨中书侍郎,旋罢。
尝领犒金国金银所,出榜籍士庶所有之物,谓不然则男子杀尽,妇人掠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
人称“四尽中书”。
高宗建炎三年奉使金国。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王孝迪(?
——一一四○),下蔡(今安徽凤台)人。
绍圣四年宏词科,授馀杭县
大观初宣德卫尉少卿
宣和四年吏部尚书侍讲修国史
出知庐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除中书侍郎
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
建炎三年起复中书侍郎奉使金国,旋罢,提举嵩山崇福宫
绍兴七年资政殿学士
十年,卒于绍兴府
著有《哲宗正史》二百一十卷。
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三、一四,《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三、职官一八之七七、职官六八之一五、职官六九之二二、选举一二之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二二、一一六、一三四,《宋史》卷二○三《艺文志》二。
密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人
度宗咸淳十年江西都统
率众与元军战于进贤坪,身被数创,被执,不屈死。
阮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舒城人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历知巢县郴州
高宗建炎初袁州,以本分教民,有治绩。
致仕寓居宜春
喜为诗,时号阮绝句。
亦以能词见称。
有《郴江百咏》、《诗话总龟》、《集》。
全宋诗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
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为钱塘幕官(《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一)。
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
宣和间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
高宗建炎初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
著有《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
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为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为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为第二卷。
李传正北宋
全宋诗
李传正徽宗大观间大理少卿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言者论,罢开封府左司录参军
八年,由提点淮南西路刑狱任以事勒停(《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七、职官六八之二二、四○)。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任淮南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李传正字端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淑孙,寿朋子。
累官大理少卿建炎初淮南转运副使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七之一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挥麈录·馀话》卷二。
梁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汀州长汀人字习之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以文章为陈尧咨推重,屡加荐引,官终开封府判官
全宋诗
梁頠字习之
长汀(今属福建)人。
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
历知庐州,漕广东,迁开封府判官兵部员外郎,出为河南少尹,卒。
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汀志》。
徐铉五代至宋初 916 — 9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92 【介绍】: 扬州广陵人字鼎臣
徐延休子。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称二徐。
五代时,仕校书郎,仕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历官给事中
左、右散骑常侍
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
工诗文,精文字学。
尝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
有《骑省》等。
全宋诗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
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
八年(九八三),出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
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
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
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明州本(《骑省》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
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91 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初仕校书郎,后仕南唐
中主时,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历太子右谕德,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除礼部侍郎,改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给事中
太平兴国八年(983),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991),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
生平见李昉东海徐公墓志铭》、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国春秋》卷二八。
博学多才,工诗善文,文章淹雅,冠绝一时。
与其弟锴齐名,号“二徐”。
亦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
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执笔立就。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又精小学,好李斯小篆与八分。
著作颇多,有《徐铉集》30卷、《稽神录》6卷,与汤悦合撰《江南录》10卷等。
集多散佚,今存《骑省》30卷。
全唐诗》存诗6卷,词2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句若干。
唐诗汇评
徐铉(916-991)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十岁能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校书郎
南唐中主时,试知制诰,为宋齐丘所诬,贬泰州司户
召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巡抚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饶州
复召知制诘,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历任礼兵二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
国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骑常侍,贬靖难军行军司马,年。
工诗能文,尤精小学,与弟锴齐名,时号“二徐”。
宋雍熙中受诏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有《骑省》(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吴淑所编,又《稽神录》六卷,均存。
全唐诗》编其在南唐时所作诗为六卷。
词学图录
徐铉(916-991) 字鼎臣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
早年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
淳化二年(991)贬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死在贬所。
南唐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
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正文后,校订增补后《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长于书法,喜李斯小篆,隶书亦佳。
有《篆书千文》、《成武王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诗平易浅切,近白居易诗风。
文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
李煜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录。
有《骑省》(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吴淑编集。
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
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1卷。
又有《稽神录》6卷,记神怪事,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
全唐诗补逸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
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
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
(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
补诗二首并句四。
全宋文·卷一五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初仕,为校书郎
南唐李璟历官太子右谕德知制诰中书舍人
后主李煜嗣位,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充翰林学士
后主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明年八月二十六日卒。
长于为文,尤精小学,曾奉诏校定《说文》(存),著《质论》数十篇、《稽神录》二十卷(今存为六卷本)、文集三十卷(存)。
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字丹臣
会稽人
初事吴。
校书郎
后事南唐
累授太子右谕德知制诰
中书舍人
后主时除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
后主入宋。
左散骑常侍
贬静难行军司马
卒年七十六。
作品评论
江南冯延已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
徐公率意而成,自造精极,诗冶衍遒丽,具元和风律,而无淟涩纤阿之习。
陈珦北宋
简介
政和元年(1111)真州知州
靖康元年(1126)庐州知州安抚使
靖康元年(1126)宗正少卿
赵师揆南宋
简介
淳熙八年(1181)淮南路转运副使
淳熙八年(1181)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淳熙九年(1182)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九年(1182)淮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淳熙十一年(1184)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淳熙十一年(1184)4月到江东运副
绍熙元年(1190)明州知州
钟离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合肥人字公瑜
进士
殿中丞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
提点两浙刑狱,润二州饥,赈济有善政。
淮南转运副使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改江淮制置发运使
仁宗时累迁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未逾月卒。
全宋文·卷三一七
钟离瑾字公瑜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真宗时进士,为简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
天禧初提点两浙刑狱,徙淮南转运副使,除尚书兵部员外郎,历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
天圣中江淮制置发运使
累迁尚书刑部郎中,为三司户部副使,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未几卒。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又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一《永定陵修奉采石记》。
赵士隆宋 1080 — 11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1 【介绍】: 宗室。
太宗五世孙,字景瞻
初为郡县吏,累迁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击走剧寇丁一箭,诏迁三官。
江东路黔辖。
李成叛,据江、淮数郡,遣兵围九江士隆守将捍御百余日,城中食尽,守将遁,隆独死守。
城破,叛军欲授伪安抚使,不从,饮药自尽。
季陵宋 1081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35 【介绍】: 处州龙泉人字延仲号白云
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
太学博士、知舒城县
高宗即位,从至扬州,累迁中书舍人
屡上书言得失,多所建明。
因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专权,忤旨奉祠
后复职,除户部侍郎
以附宰相范宗尹,被劾罢。
绍兴初右文殿修撰,以徽猷阁待制广州终。
全宋诗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上舍第,调池州司法参军,改庐州颍昌府教授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拜太常少卿
三年,迁中书舍人
四年知临安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
户部侍郎,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
五年,卒,年五十五。
有《白云先生集》(《东塘集》卷一八《白云先生集序》)十卷,已佚。
事见《北海》卷三五《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五○二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号白云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
政和二年上舍第,三迁太学博士
被谮,谪庐州舒城县
未几,除太常寺簿,迁比部员外郎
高宗即位,从至扬州
建炎二年,守尚书右司员外郎太常少卿
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三年,以言事落职与祠。
数月复职。
范宗尹荐,充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寻复为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寻罢官,提举杭州洞霄宫
绍兴元年,复右文殿修撰
二年,复徽猷阁待制,帅广。
五年九月卒于官,年五十五。
有文集十卷。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王晟北宋
简介
政和八年(1118)潼川府路提举常平等事
宣和七年(1125)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