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宋朝
方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子元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建州教授,闽士闻而至者近千人。
徽宗大观元年,以集贤校理越州
九年,除徽猷阁待制、知广州
再知越州,凡五年,为政平易。
两浙安抚使,缮城隍,创楼船,上水战法。
政和中太子詹事
累爵文安郡开国侯
全宋文·卷二四○八
方会字子元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熙宁九年进士
历知越州,充两浙安抚使
政和中太子詹事,累爵文安郡开国侯
见《莆阳文献传》卷一四,《越中金石记》卷三。
尹拙五代至宋 891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71 【介绍】: 五代、宋间颍州汝阴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晋天福中仓部员外郎,与张昭同修《唐史》。
后周显德中又同详定《经典释文》。
入宋,迁判大理寺太祖乾德六年秘书监致仕。
全宋文·卷九
尹拙(八九一——九七一)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唐长兴中著作佐郎直史馆清泰二年忠武军掌书记
后晋天福四年右补阙八年左司员外郎
后汉初为司马郎中弘文馆直学士
后周显德初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通判太常礼院事,与张昭同修后唐应顺清泰及周祖《实录》,又与田敏同校定《经典释文》。
宋初检校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判太府寺,迁秘书监判大理寺
开宝四年卒,年八十一。
宋史》卷四三一有传。
颍州汝阴人
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摄本镇馆驿巡官
后唐
累迁御史大夫检校虞部郎中
晋天福四年入为右补阙
八年左司员外郎
汉初召为司马郎中宏文馆直学士
周显德初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入宋终秘书监
耿南仲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开封人字晞道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历任两浙、广南、荆湖江西监司。
徽宗政和二年,为太子右庶子,寻迁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
钦宗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尚书左丞门下侍郎
金人来侵,力主求和,每与李纲等异议,故战守之备皆罢。
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
高宗即位,言者论其主和误国,降授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
有《周易新讲义》。
全宋诗
耿南仲(?
~一一二九),字希道,(《宋元学案》卷九八),开封(今属河南)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传》)。
提举两浙河北西路常平提点广南东路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使
入为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坐事出知衢州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太子右庶子,改定王、嘉王侍读
俄试太子詹事,在东宫十年。
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力主割地求和。
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寻责临江军居住。
建炎二年十二月,降授单州别驾(《宋史》卷二五《高宗二》),南雄州安置,行至吉州卒。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耿南仲(?
——一一二八),字晞道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
元丰五年进士第,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改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副使
入为户部员外郎,罢知衢州
政和二年礼部员外郎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
钦宗即位,以东宫旧臣礼重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
金兵南侵,坚主和议割地。
高宗即位,薄其为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议者论其主和误国,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临江军居住。
建炎二年十月,再降授单州别驾,行至吉州卒。
有《周易新讲义》十卷(存)、《易明蒙》行世。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余端礼南宋 1135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处恭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
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
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初,代汝愚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全宋诗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
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
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事见《诚斋》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时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
权兵部侍郎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时,授集英殿修撰,知赣州,还为吏部侍郎权刑部尚书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
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谥忠肃
杨万里左丞相余公墓铭》(《诚斋》卷一二四)。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赵上交后唐至宋初 89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61 【介绍】: 涿州范阳人
本名远,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以字称。
后唐庄宗同光中、秦二镇州节度判官
后晋时累官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避。
后周太祖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出游别墅,被论劾免官。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
好吟咏。
所莅官以干练闻,时称有公辅器
远字上交
范阳人
汉祖讳以字行。
后唐
历泾秦二镇节度判官
晋初召为左司郎中
累迁刑部侍郎
户部侍郎
御史中丞
契丹入汴。
明宗幼子许王从益为帝。
以远为右丞相
汉祖即位。
检校礼部尚书太仆卿
秘书监
周广顺初礼部侍郎
户部
太子詹事
显德初宾客
二年吏部侍郎
寻免官。
建隆二年卒。
何昌言北宋
简介
崇宁二年(1103)任礼部郎中
崇宁四年(1105)任国子司业
大观四年(1110)应天府知府
大观四年(1110)太平州知州
靖康元年(1126)太子詹事
靖康元年(1126)工部侍郎
杨昭俭后唐至宋初 902 — 97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2—977 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后唐长兴中进士第,累官左拾遗,迁殿中侍御史
后晋天福初,出使契丹回,授职方员外郎,迁虞部郎中知制诰
六年(941),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后任河南少尹,改秘书少监,复为中书舍人
后周显德二年(955),改御史中丞,后以鞫狱之失,贬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
入宋任太子詹事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977)卒。
生平散见《南部新书》卷癸、《宋史》本传。
昭俭善谈名理,能诗善文,尤长史才。
曾预修《明宗实录》及《开元通礼》。
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77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仲宝
后唐长兴中进士
历官殿中侍御史
后晋时中书舍人,尝以河南少尹兴役治河。
柴荣后周,召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
宋初,为太子詹事,以工部尚书致仕。
善谈名理,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
全宋诗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后唐明宗长兴中进士
仕后唐、后晋、后周,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太子詹事
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父景,梁左谏议大夫
昭俭后唐长兴中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
后迁殿中侍御史
晋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
寻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
骄将张彦泽泾原,暴杀从事张式昭俭上疏请诛彦泽以谢军吏,为权臣所忌,停官。
后起为河南少尹中书舍人
开宝二年太子詹事六年工部尚书致仕。
太宗即位,就加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昭俭字仲宝
京兆长安人
后唐长兴中进士
殿中侍御史
累迁中书舍人
周显德中翰林学士
御史中丞
出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
入宋。
累官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卒。
木待问南宋 114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蕴之
洪迈婿。
郑伯熊弟子。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第一
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
官至侍从,无所表现。
全宋诗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馆阁》卷七)。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吴都文粹续集》卷八《平江府签判厅勤继堂记》)。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次年,迁著作佐郎著作郎(《南宋馆阁》卷七、八)。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八年,累迁中书舍人(《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二一)。
出知吉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四四)、宁国府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福州(《淳熙三山》卷二二),历知湖州婺州(《攻愧集》卷三五《新知湖州木待问改知婺州制》)。
累官礼部尚书(《宋历科状元录》卷六)。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一名,年二十四,授平江签判
历官著作郎
淳熙六年起居舍人,进起居郎权中书舍人
出知、湖、宁国、婺诸州府,屡遭论劾。
嘉泰二年礼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卒,赠少师光禄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一二、职官七二之四四、七三之六五、七四之四、选举一之二六,《宋历科状元录》卷六,《南宋馆阁》卷七,《宋史》卷三三。
蔡靖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蔡靖杭州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
政和中左司员外郎中书舍人太子詹事
宣和中,知河间府
五年燕山六州归宋,以同知燕山府
七年,升燕山宣抚使保和殿大学士
金人入燕,郭药师劫以降金。
任乾文阁待制金朝制度多参与计议
子松年在金官至丞相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四、职官七之二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二二。
陈邦光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起居舍人9月为礼制同详议官
政和三年(1113)都官郎中
政和四年(1114)中书舍人
政和五年(1115)太子詹事
政和七年(1117)洪州知州安抚使
宣和七年(1125)潭州知州安抚使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广州知州安抚使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连州知州
建炎二年(1128)户部侍郎
建炎三年(1129)镇江府知府
建炎三年(1129)建康府知府安抚使
建炎三年(1129)刑部侍郎
黄畴若南宋 1154 — 12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22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伯庸号竹坡
孝宗淳熙五年进士
祁阳主簿
改知庐陵县,取任内县用钱为民代输畸零税两年。
宁宗开禧初应诏上言急务,拜监察御史
累进华文阁待制、知成都府,蠲积欠,罢冗员,籴米足储,减去重赋;又曾平定羌族起事。
官终权兵部尚书
焕章阁学士致仕。
有《竹坡集》。
全宋诗
黄畴若(一一五四~一二二二)字伯庸丰城(今属江西)人。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
祁阳主簿,调柳州教授、知庐陵县
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累迁殿中侍御史侍讲(《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
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成都府
七年权兵部尚书太子左庶子(同上书职官七之四五)。
十年提举南京鸿庆宫
十三年致仕。
十五年卒,年六十九。
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焕章阁尚书黄公神道碑》。
全宋文·卷六五九九
黄畴若(一一五四——一二二二)字伯庸号竹坡隆兴丰城(今江西丰城)人。
淳熙五年进士,授祁阳县主簿
灵川、知庐陵县、监行在都进奏院
开禧中,累迁秘书丞著作郎,拜监察御史
嘉定初殿中侍御史侍讲
二年,进华文阁待制、知成都府,多所兴举,进龙图阁待制
留蜀四年,召赴行在,迁权兵部尚书太子右庶子
落权,擢太子詹事
十年,试礼部尚书
乞归,以焕章阁学士奉祠
为言者所论,落职罢祠,后复焕章阁学士致仕。
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九。
著有《竹坡集》四十卷、奏议三十卷,及《讲议》、《经筵故事》等。
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焕学尚书黄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五本传。
蔡幼学南宋 1154 — 12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17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行之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尝从陈傅良学。
广德军教授,除敕令所删定官
光宗时,历武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实录院检讨官
宁宗立韩侂胄执政,力请外补,出为提举福建常平
被劾与朱熹交往过密,罢奉祠八年
召为吏部员外郎
侂胄死,弹徼韩党勘。
龙图阁待制、知泉州,徙建康府福州
入为权兵部尚书修玉牒官
留意当朝国史,尝续司马光《公卿百官表》。
有《国朝编年政要》、《国朝实录列传举要》等。
今存《育德堂奏议》。
全宋诗
蔡幼学(一一五四~一二一七)字行之瑞安(今属浙江)人。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
光宗绍熙间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出提举福建常平茶事。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以事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七)。
闲居八年,召为吏部郎官嘉定元年(一二○八)中书舍人侍讲(同上书职官六之七三)。
二年,试礼部侍郎直学士院侍读(同上书崇儒七之二九),出知泉州(《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录》)。
历知建康府福州福建安抚使
十年卒,年六十四。
有《西垣集》,已佚。
事见《水心》卷二三《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五七○
蔡幼学(一一五四——一二一七)字行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
少从陈傅良学。
乾道八年进士第教授广德军潭州
光宗立,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宁宗即位韩侂胄用事,力求外补,特除提举福建常平
坐与朱熹关系密切,为御史劾罢,奉祠八年
开禧中,召为吏部员外郎,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皆兼权中书舍人
侂胄诛,迁中书舍人侍讲
嘉定初直学士院,除刑部吏部侍郎
龙图阁待制出知泉州福州,进福建安抚使
宝谟阁直学士权兵部尚书太子詹事
嘉定十年卒,年六十四,谥文懿
著有《春秋解》、《国朝编年政要》、《育德堂集》等多种,存世者仅《育德堂外制》五卷、《育德堂奏议》六卷。
见《宋史》卷四三四本传,孙诒让温州经籍志》。
戴溪南宋 ? — 12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肖望,一作少望世称岷隐先生
孝宗淳熙五年,别头省试第一。
太学博士,奏请于两淮立农官,以为救农之策。
累迁太子詹事秘书监,奉太子赵询之命,类《》、《春秋》、《资治通鉴》等书,各为说以进。
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卒谥文端
有《石鼓论语问答》、《春秋讲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
全宋诗
戴溪(?
~一二一五),字肖望,一作少望学者称岷隐先生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别头试第一。
历监潭州南岳庙湖州教授(《梅涧诗话》卷下)。
光宗绍熙初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除太学录实录院检讨官
累迁兵部郎官
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太子詹事秘书监
官至权工部尚书
嘉定八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四三○
戴溪(?
——一二一五),字肖望,一作少望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淳熙五年省试第一,监潭州南岳庙,领石鼓书院山长。
绍熙初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除太学录实录院检讨官,升博士
宗正簿,累官兵部郎官
开禧间,召为资善堂说书,由礼部郎中六转为太子詹事秘书监
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嘉定八年卒,绍定间追谥文端学者称岷隐先生
著有《易经总说》二卷、《曲礼口义》二卷、《学记口义》二卷、《诗说续》三卷、《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存)、《春秋讲义》四卷(存)、《通鉴笔议》三卷、《石鼓论语答问》三卷(存)、《石鼓孟子答问》三卷、《岷隐文集》。
见《宋史》卷四三四本传,《宋元学案》卷五三,《两浙名贤录》卷三。
赵梦极南宋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赵梦极字子中江阴军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乾道八年进士
庆元二年太府寺丞嘉泰三年起居郎
开禧元年吏部郎中,改军器监、兼资善堂赞读
二年三月,除少监四月起居舍人
三年十一月,由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
十二月,以给事中太子詹事
官至太中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四、选举二二之一二、选举二二之二二、刑法六之四六、方域三之二九,《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
王陶北宋 1020 — 10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0—1080 【介绍】: 京兆万年人字乐道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
嘉祐初监察御史里行
以论事不当出知蔡州,复以右正言召。
韩琦决策,立英宗皇子
英宗立,加知制诰,进龙图阁学士、知永兴军,召为太子詹事
神宗立,迁枢密直学士,拜御史中丞
初受知于韩琦,骤加奖拔,至是料神宗必易置大臣,欲自规重位,遂力攻韩琦
出知陈州
权三司使,为吕公著劾罢。
卒谥文恪
有文集及《奏议》、《诗说》等。
全宋诗
王陶(一○二○~一○八○)字乐道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调岳州军事判官
嘉祐四年(一○五九)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
五年卫州,徙蔡州
召为右正言
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直史馆、颍王府翊善(同上书卷二○二)。
知制诰
出知永兴军
神宗即位权御史中丞
出知陈州许州,入权三司使
熙宁四年(一○七一)南京留司御史台(同上书卷二二三)。
五年,迁给事中(同上书卷二三○)。
再出知蔡州河南府
元丰三年汝州,道卒,年六十一。
吏部尚书谥文恪(同上书卷三○九)。
有文集十五卷、诗十卷、《诗说》三卷,《宋史·艺文志》著录《王陶诗》三十卷、集五卷,均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四范镇王尚书陶墓志铭》,《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三○六
王陶(一○二○——一○八○)字乐道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庆历二年进士甲科,调岳州军事判官
嘉祐初监察御史里行
英宗即位,迁右司谏、尚书户部员外郎,擢知制诰龙图阁学士,出知永兴军
神宗立,迁枢密直学士,拜御史中丞权三司使,历知蔡州河南府,许汝陈三州。
元丰三年卒,年六十一。
著文集十五卷、诗十卷、《诗说》三卷。
范镇王尚书陶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集卷二四),《东都事略》卷八五,《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范之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徙居昆山字叔刚
范纯祐曾孙。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宁宗嘉定初,拜监察御史
累擢刑、礼二部尚书
亲事君,一以范仲淹为法。
后封昆山县开国子
卒谥清宪
全宋文·卷六三五四
范之柔字叔刚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徙昆山,纯祐曾孙。
乾道八年进士
庆元中富阳县嘉定初监察御史,累擢中书舍人,历礼、刑二部尚书太子詹事
卒赠特进端明殿大学士谥清宪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三二、选举二二之二四,《南宋馆阁续录》卷九,《淳祐玉峰志》卷二。
曾𪱏南宋
全宋文·卷六九四○
曾𪱏嘉定三年正奉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修国史、兼实录院、兼太子詹事
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首。
尤著宋 110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 【介绍】: 常州无锡人字少蒙号西僖居士
尤辉子。
高宗绍兴二年进士
累官礼部郎中太子詹事权工部侍郎
致仕后徙居鹅湖西僖里。
全宋文·卷四三八○
尤著(一一○五——?
),字少蒙无锡(今江苏无锡)人,辉子。
年二十八,登绍兴二年进士第
太学录博士宗正簿、兵礼二部郎中太子詹事,官至权工部侍郎
致仕后徙居鹅湖西僖里,因号西僖居士
见《万柳溪边旧话》。
邹应龙南宋 1172 — 12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2—1244 【介绍】: 邵武泰宁人字景初号南容
宁宗庆元二年进士第一
累官起居舍人,与韩侂胄不合,出知赣州
侂胄败,历迁礼部尚书,以刚直闻。
理宗嘉熙元年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旋以资政殿学士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致仕归。
卒谥文靖
全宋诗
邹应龙(一一七二~一二四四)原名应隆字景初号南谷泰宁(今属福建)人。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
累官知南安军
开禧元年(一二○五),迁起居舍人,出知赣州,迁江西提刑
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太子詹事中书舍人
二年,出知泉州,历知建宁府池州静江府潭州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工部尚书,寻再知赣州
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
淳祐四年卒。
宋史》卷四一九、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七六
邹应龙(一一七二——一二四四)字景初号南谷邵武军泰宁(今福建泰宁)人。
庆元二年进士第一
历官起居舍人、知赣州,迁江西提点刑狱
入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刑部尚书奉祠
起知太平州,以臣僚论罢,提举玉隆万寿观,拜礼部尚书侍读
嘉熙元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资政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致仕。
淳祐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靖
见《宋史》卷四一九本传,《宋历科状元录》。
陈良翰南宋 1108 — 1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台州临海人字邦炎
早孤,事母孝。
为文恢博有气。
高宗绍兴五年进士
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
以荐擢监察御史
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
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
罢言职,以直敷文阁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
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
右谏议大夫
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
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
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
光宗立追谥献肃
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
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
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
监察御史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右正言,迁左司谏
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
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
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
事见《晦庵》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
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
累迁监察御史
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
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
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
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
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
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
光宗立,特谥献肃
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