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定州贺南郊礼毕表1053年11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宋景文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臣某言:今月八日马递到敕书一道,以南郊礼毕,大赦天下者。
臣当时集本州官吏军民宣读,并下管内诸县寨施行讫。
严燎炀薰,翠舆旋轸。
庆腾观魏,欢浃黎苗。
窃惟报本以诚,莫尊飨帝。
就阳而祀,是谓因天。
有国以来,三岁为法。
合万灵而啜享,穷四海以职来。
乘兹治平,用举能事。
恭惟皇帝陛下丕承正统,奄治中区
惟古与稽,有典咸秩。
既扬诩万物,乃嘉享三神。
前会诸儒,讨定新乐。
俄颁制诏,悉侑圣真
谓周以后稷祀郊,祖而忘考;
唐引睿宗配地,亲而未尊。
参对上神,自我为古。
推处大孝,卓冠彝伦。
爰卜景至之初,克申躬见之礼。
三后居左,自外止则匹行;
两仪位中,由天明则地察。
罍豆惟旅,箫石告谐。
祓馨德于神衷,委纯祺于霄极。
万乘渊默,百礼休成。
茂对刚辰,用肆大眚。
揭日破蔀,注海濯瘢。
累系有更生之欢,废锢得自新之路。
赏币丘垤,屯旅藻凫。
欢驿疾驰,不崇朝而遍;
群心保合,置天下于安。
臣适护穷边,阻观钜典。
惟军旅而未之学,久尘摄帅之行;
知鬼神之所以然,方隔受釐之问。
姑宣上德,明谕遐氓。
慰皇兄汝南郡薨表嘉祐四年十一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宋景文集拾遗》卷一二
臣某言:得进奏院状报,今月八日,皇兄汝南郡薨谢,追封濮王者
沴罹棣鄂,悼结枫宸。
置讣外闻,舆心中怛。
臣某诚悲诚哽,顿首顿首。
恭以濮王承华皇籍,育德庆源
王礼于三騑,首天伦于万乘。
表仪朝序,友悌宗藩。
当延磐石之封,奄速坏梁之衅。
伏惟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义深斯痛,情笃孔怀。
贲泉壤以追荣,极典章而恤命。
恩亲兹厚,尊宠何加。
伏蕲理遣深衷,道齐达观。
割奈何之重爱,顺有典之常经。
臣限守藩符,阻趋廷陛。
臣无任瞻天望圣惨恻屏营之至。
朝散大夫尚书户部侍郎致仕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实封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王公墓志铭1069年闰11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乐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英宗治平二年龙图阁学士给事中、知陈州王公年七十,请致君事,以尚书礼部侍郎得谢归乡里。
今上即位,改户部
熙宁二年岁次己酉闰十一月八日,无疾燕坐,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六。
公讳贽,字至之庐陵太和人
王氏自太傅导,为江左盛族。
唐末,公之从伯祖绾从杨行密江淮有功,其子崇文终吉州刺史,因家焉。
天禧三年进士擢第,释褐邵州防禦推官,历衡、连、郴三州军事判官,初仕即以风干著称。
本部任材,监兴国军大冶县茶场、兼知县事
大冶江西剧县,吏猾民豪,久不治,讼有至数年不决,敝事尤多。
公到未几,政以清简闻。
著作佐郎、监益州军资库
枢密直学士王公鬷领益部,辟公幕府
流内铨已注官在路,公闻,诣府白曰:「选人远官勤矣,如之何使之中途而返也」?
坚请,复奏寝前章。
王公善其意,从之。
就改秘书丞
京尹知开封府尉氏县
时承献后垂箔之后,中人擅势,衔命出邑,下者邀索挠民。
公密疏其事以闻,朝廷因以正法,中人威暴由是始沮。
后尹杜祁公知之,深所嗟赏,以为由一邑而正天下之法,可谓之能才矣。
叙迁太常博士,用三司使荐,提举江淮广东榷盐,陛辞,赐五品服章。
规画功利,务便公私,不专为聚歛上课。
召还,将有以擢用,操事者有不悦,故但除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信州
公常谓,吏道以精勤为本。
阅诸帐籍,至获隐没官物数百万。
上言:「州县之治,簿书为要,一郡之敝,推而知其积矣」。
因条上钩考之法,周防详密,遂为著令,至今奉行。
庆历初湖南溪峒骚动,择用并边牧守,公以选知道州
朝廷专遣使安抚,至州,分布兵屯,多非要害。
公执不可,使者方责拒命,俄而蛮寇来袭,公击走之,遂不敢犯境。
监司列上功状,玺书褒谕。
宪台荐公文中御史,召除殿中侍御史,乘传赴阙。
真宗天禧中,诏置谏院,定除谏官六员,而难用人,员常不足,乃命于三院选二员充言事御史
中间久废,及是公犹未至,道除此职。
既对见,仁宗问公:「近臣称卿才,今将何以称职」?
公对曰:「臣远方寒士,过属言责之地,若事系朝廷大体,或奸邪罔惑聪明,有犯无隐,死且不避。
至于人臣闺门暧昧之私,交构爱憎之迹,险危之说,实伤美化,臣窃耻之」。
仁宗曰:「卿言是也。
近日言事官章疏大率如卿言,朕深不取」。
入台供职,迁侍御史
未几,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谏院判国子监
逾年,改起居舍人直史馆、判司农寺
未期,除天章阁待制,仍知谏院
仁宗尝御迎阳门,召两禁台谏官,亲策问时政得失。
公既上对,复赐手诏,令尽所未言。
益条当世所急十馀事,多见纳用。
庆历皇祐间,政尚宽易,公有以开发者焉。
间因进对,书思对命于笏󲦤而读奏。
上指之问曰:「此记何等事也」?
公因得一一条陈,时对甚久。
既退,上顾谓入内都知张永和曰:「五方异禀,风俗不同。
或南士而有燕赵之气,是人资必忠厚,仕亦贵显,王某之谓也」。
殿上闻者莫不属目。
公论事能揣知人主深旨,情辞婉顺,不为矫激,切摩归之正而后已。
中贵人王守忠以储邸旧恩眷遇任事,尝缘薄劳而迁重职,台谏官章疏继上,不纳。
公请对,上迎谓之曰:「卿岂非论王守忠耶」?
曰:「臣所论非一事」。
既而徐及守忠,所言精切,信而有稽,仁宗亟命内臣宣谕中书,收寝诰命。
久在言路,终守初对之意,以大体自任不渝也。
别受命知贡举、领三班院、判吏部流内铨,犹兼谏省
天章阁直学士,选名臣充员,首以命公,即拜河北都转运使
时具庆,父牧以赞善大夫致政,后赠工部尚书,母安定郡太君潘氏,年偕八十馀,恳辞河北
仁宗曰:「欲卿谙历边事,行且召矣」。
即遣内珰就私第赐尚书绯衣、银鱼,太夫人冠帔,又为发内帑缗一百万,俾资储峙,其宠遇如此。
到部,均赋役,固河防,振灾害,节冗费,权倖忌其公,朝廷称其勤。
考绩迁礼部郎中
岁中祀明堂霈恩,迁吏部
以二亲耋老,数求江外一州,以便迎养,就移知洪州
未离部,丁外艰安定继终于路,护丧南归。
服除还阙,以寰内陈、许、郑、滑、曹为辅郡,增设兵防,而置京畿转运使,除公枢密直学士充使。
岁馀职罢还朝,复领三班院,迁左谏议大夫,出知郑州
久之,迁龙图阁学士,移高阳关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
高阳,北道之冲,旧城隘,军民居城外,以盟书故,难于兴筑。
庆历初契丹来渝平,鄙上缮亭障,因此展关城,累更守将而功不就。
巡视,曰:「城以保民,军政宜先此」。
即计徒庸,增版干,不日而雉堞楼橹完备,军府增气,后人赖焉。
边吏偷安,法防多弛,公谨关市,严讥禁,毋习茍简,必守故常,方略设施,毅然得镇守之体。
以任官坐累,降秩一等,内阁如故,知池州
寻复左谏议大夫,知江宁府
英宗践阼,进给事中,移陈州
引年得请,遂归庐陵
雅知养生,夙明性理,心量虚旷而得安乐。
好书画,能鉴赏,古之名笔多购得之,聚书万馀卷。
所居有林塘之胜,高僧野客谈禅话道,间从诗酒,优游自娱。
世事一不屑意,萧然有方外之趣,以至泊然委化,神明不动,其所得精矣。
特被仁宗厚遇,每见玉色怡然,退而犹若不及,左右常候知之。
知贡举,御书「博学」字赐之
领畿漕,御书「安民」字赐之
往帅瀛关,宸章宠行,意皆有所褒藉。
旨在大用,而竟不及,士友以为惜。
夫人刘氏,封同安郡君,前二年卒。
子二人,曰仪,终殿中丞
曰亿,今为职方员外郎,前知袁州
一女,适筠州军事推官萧迅。
四孙:曰球,曰瑰,大理评事
曰瑜,曰玠,郊社斋郎
平生论述多切时务,有《奏议集》二十卷,《别集》二十卷,藏于家。
年月日葬于乡,夫人不祔,从本俗也。
仆与公义,有莫逆之契,故亿以迅所撰行状来请铭。
铭曰:
仁皇在御,四十二祀。
万邦黎献,惟帝时举。
皇无好恶,遵王之路。
阅人则多,鲜承殊顾。
公来远方,孰先为容?
惟其诚心,于以自通。
诚至心精,百里斯顺。
以此事君,不结而信。
宪台谏省,匪卷则折。
公居累年,始终一节。
河朔之行,临遣依依。
后命未申,泣血南归。
历守五州,载其善政。
为治不同,所同清净。
七十得谢,遂老而传。
筑居幽閒,邃兼林泉。
以天倪,自得为得。
采真之游,诣其冥极。
达宗乘,即动非动。
入理之门,契其妙用。
逍遥乐地,如是七年。
泊尔宴寂,还其本然。
迷有生死,悟无去住。
一切一如,是公归处。
祭舅氏翰林学士嵇公文1050年11月8日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乐全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维皇祐二年岁次庚寅十一月甲申朔八日辛卯,谨遣家仆,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舅氏翰林学士、谯国公之灵:某粤在童年,早依外氏,惟舅文行,是亲是师。
广平君之严明(外王母宋氏。)南阳君之慈懿(舅前夫人滕氏。),训诲鞠育,遂偕宾兴。
策名六科,入游两禁,历践台省,周旋显要。
舅繇文馆,乃登掖垣,十年京华,联步朝闼。
瞻言母党之重,实兼僚友之欢,休浣更过,笑言莫逆。
漆园、柱下,《楞伽》、《净名》,相期逍遥之游,两忘契会之际。
委势利于尘滓,遗生死于幻泡。
夫物芒芒,不屑顾已。
前年小子,遘闵南徂,仓卒去国,舅又卧疾,不及执手,折简叙违,永阳秣陵,再周岁籥。
岂谓此别,遂成永诀!
前者七月,犹得手书,草札数行,盖已扶病,辞意悽怆,异于常时。
老母阅之,即为大戚。
小子犹谓:兹无忧者,乃舅宿疾,间年辄发。
叔平讣至,竟如母言,承问骇怛,殒心摧臆。
老母号绝,痛不忍闻。
嗟嗟苍天,孰主张是?
吉人君子,胡不寿考?
长子先逝,遗稚藐然,孤东归,匍匐莫及。
念言思此,悲来填膺。
戚丈信来,云有理命,百日之内,即安旧茔。
先公夫人,南阳贤淑,复与爱子,共此泉壤。
九原可作,神所慰矣。
戚信仍说,舅自卧疾,迨于顺化,晏然沉寂。
一念不动,得《首楞严》。
本无去来,亦何所住?
幻身虽灭,我又何悲?
寄怀此辞,示同世谛。
尚飨!
法喜堂诗叙嘉祐六年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镡津文集》卷一二
好事者刻《法喜堂诗》将传,而净源上人预其编次,以其事谓潜子曰:「幸子志之也」。
法喜堂,乃宝月广师所居之室也。
君子善其以法喜自处,故作诗而称之也。
其诗凡若干篇,乃󲦤绅先生、钜公伟人之所为也,高逸殊绝,不可得而评也。
宝月居心休美,寓医以广其行,章表民叙之详矣,吾不复论也,第发其法喜之谓耳。
夫法也者道也,喜也者悦适也。
道固天人之正也,人而不适道,乌乎为心也?
夫死生,人生之大变也,非适道不能外其变以至神完也。
荣辱盛衰,人事之变也,非适道不能顺其变以至分安也。
爱恶取舍,人情之变也,非适道不能理其变以至性胜也。
故谓道无不存,一贯乎内外也,惟圣贤常以道凝。
生之不乱,死之不汩,出之不渝,处之不闷,贫之不穷,富之不淫。
山林也,朝市也,惟道所适也。
俗不顾道,而禄禄以其变弊,嗟乎,古今岂少乎哉!
宝月杭人也。
其国乐土,风俗以奢侈相高,甫方服之人,几忘道而趋其所尚也。
宝月庐其市井纷华之间,乃翘然独修法喜之乐,是岂惟务其自悦而已矣,其将有所师而劝之乎!
群公赋诗而美之是也。
辛丑仲冬八日潜子序题。
陈执中事第一状至和二年二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臣窃闻御史谏院不论奏陈执中家事,乞加罪谏官者。
张择行疾病在第,臣已奉使还京,臣为谏官,不可不辨。
去年十一月八日韦城吴充鞠真卿事,十二月九日衡水石全彬事。
二十四日到京,二十五日上殿,陛下谕臣路中文字尽收得,又加劳臣,臣奏:「使天下之人议陛下,此是执政大臣之过」。
又问陈执中家事,臣奏:「臣新从外来,未知子细」。
陛下言台谏官不识体,好言人家私事,臣奏:「人命至重,台谏官不可不言,然不可用此进退大臣。
进退大臣,当责以职业,所贵有所劝励。
吴充石全彬等事是也」。
自是臣复送伴河北至今月九日还京,又闻御史中丞已下,皆言执中乞置诏狱,却不遣干连人赴制院,此诚执中之罪也。
又闻执中状奏,女使有过,指挥决打,因风致死;
而外议谓阿张决死。
臣再三思惟,就使阿张下狱,自承非执中指挥,是阿张自决打致死,有司亦未可结案,须执中證辨乃可。
是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于国之体,亦似未便,所以不敢雷同上言。
然臣有不言之罪二,而御史不知。
初,朝廷为礼直官礼官,而臣再奏论列,以正上下之分。
及为一婢子困辱宰相,而臣反无一言,臣之罪一也。
臣不及众议未定时,辨理执中,至执中去势已决,始入文字,臣之罪二也。
臣虽有不雷同以存国体一事,不足以赎二事。
乞以臣章下御史台,榜于朝堂,使士大夫知臣之罪;
颁于天下,使天下人知臣之罪;
付于史官,使后世人知臣之罪。
臣虽就死,无所憾也。
若欲论执中才否及所行政事,则臣去年八月一日劄子、十月九日论兵民疏及温成葬事、吴充鞠真卿石全彬等状已具之矣。
尚书屯田员外郎林君墓志铭康定二年十一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蔡忠惠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冀,字希圣潮州海阳人也。
祖珍、祖知艺,皆以厚行为乡人所慕。
父洪裔,赠殿中丞,少喜学问,手钞经史传记数千万言,日讲讽自休,以是终其身。
母夫人许氏,封颍川县太君
君既胜冠,得所藏旧书,益刻厉,考治以为词。
大中祥符八年一举中进士第,历辰、惠二州从事
以判入高等,乃授大理丞,又迁殿中丞太常博士,入尚书省屯田员外郎
历知歙州绩溪及歙二县,治有善迹。
同判桂州,以母老还官事归养,不得,请改知梅州,被丧去职。
及还朝,复官通判杭州
宝元元年三司度支副使段公少连荐君监京师征算。
二年十一月戊子疾发且殆,其子从先取股肉杂糜飧以进,祈疾少瘉,卒以其月庚子终于官所,年五十四。
康定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即葬于大墓之域。
夫人黄氏,封万年县君
持躬有法式,处大族,上下无异言。
子男从先、从思、从可,皆孝谨力学。
女三人,长适进士卢几,次适邵武县阮邈,其季始笄。
孙六人皆幼。
君读书不以博记广闻为志,务躬行其所知者。
平居与众言,开陈理要,或持异论,亦未尝力辨以屈之。
及莅官当事,前有事势可压以夺人者,君自守益固其直而后已。
辰州时,五溪夷獠啸聚攻剽,城中益兵以守。
君从所分卒,往来督运粮饷,每先期至。
事平,诏褒之。
歙州旧常第民资产,岁敛钱三千万,佣僦舟人挽浙江盐,鬻以牟利。
久之,民愈病,或冗散旁郡。
转运使以利病闻,仍表君为歙县,兼总运盐事。
君至,更请募人为卒,度材为舟,岁漕益多,而敛不逮下,流者还集。
其服劳革弊,举是,馀可知也。
初,君卒,将作监丞黄君瑊以书至洛谓襄曰:「林氏诸孤,哀不能言,将扶持全柩,背淮绝江山,出吴闽数千里,还故乡以葬。
幸而得子之文以铭其先烈,不亦慰诸幽乎」?
明道中从官漳州,始遇君郡下。
君以某为志于古者,作诗称誉。
呜呼,今以是铭君墓。
辞曰:
求而勿懈者享则既丰,委而不与者畀乃弗充。
覃延厥后兮绍德收功,列文幽堂兮以讯无穷。
太常少卿致仕王公墓志铭治平二年十一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六、《苏魏公文集》卷五六
太常少卿致仕王公,讳田字介然
开封人
给事中同知枢密院、赠太师中书令讳博文之子,赠太子太师士安之孙,作坊副使、赠太子太傅讳谏之曾孙。
少以名家子有学问,所与游者多当世闻人。
故累举进士锁厅,皆拔高名。
后以父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许州临颍,再荫补将作监主簿
故相钱文僖公王沂文正公并荐其才,又上所为文章三万馀言,召试学士院赐及第,四迁太常博士,历尚书屯田、度支兵部员外郎,工、刑、兵三部郎中
初,领签书凤翔节度判官,乡民有得遗财于道者,遇捕卒拒不伏禽,府尹周式曰:「此正谓盗而后强者」。
将寘于重辟。
公独以阑遗无强取法,拒捕又不以仗,故执不敢断。
曰:「吾为吏固先于若,岂不晓法?
尔有异识,何不以状来使吾按治耶」?
公即上议状,意为解,止决杖而释之。
会中令尹岐徙镇国军,未久求侍养还京师管勾左右厢店宅务
视邸舍有不葺与民占冒无籍者,请官为缮完,画间架使增僦钱。
由是二岁中溢旧课四万缗,用前劳升知通利军
始至,决滞狱数十人,自是庭无留事。
都转运使杨偕孙祖德高觌相继言其治状。
以父忧去职,又服母丧,通五年而除,起监在左藏库
前此出纳库籍,惟载正数,其羡赢皆不会,积久钜万,主吏得以转移为奸。
公至,则操簿书坐帑中,钩索隐漏,得籍外金帛及军赏折直高下不当偿者,悉条其数上三司
三司更命他官按验得实,计其所收物直三十六万七千缗。
以其事闻于朝廷,擢为群牧判官
满岁,制置使王祁公奏公尝出邢、洺诸州,治监牧水害有效,请留再任。
又一年权开封府判官,出提点江东刑狱。
寻移迁江西,皆自陈不愿行,留判三司户部勾院
京东转运使,又辞不愿行,以使者秩移知襄州
是岁饥歉,山南尤甚,公募豪姓出万馀斛,造饘粥哺流民,赖是全活者甚众。
中书舍人胡旦旅殡在郡邸,其子孙孱不能举葬且三十年矣。
公为作奏曰:「大名,尝为先帝近臣,朝廷宜厚恤之」。
诏以库钱二十万畀其家具葬,公又命书记石温主其事,为之择善地安厝如礼,馀钱以给其孙。
郡人闻之,喜且叹曰:「胡氏存殁获济矣」。
在郡才五月,召还,复判户部勾院
满四岁,当出补外官,又自陈愿领京师閒曹,徙判尚书仓部
后五年,以亚卿谢事。
又二年,年七十五卒于清和坊之私第。
卒后七月,诸孤自京师奉其柩,葬于孟州汜水县万山原先茔之左次,实治平二年十一月甲子也。
公为人淳厚,谦恭不自标置,接人必尽诚礼,见亲戚与宾客,无少长贵贱皆局局然奉之不少堕。
语言洞见底里,不为隐欺,而人与之接者退而必曰:「真善人也」!
然而当官阅簿,持法律,精密审详,且虽甚细微亦不敢忽慢,故所历十三官,皆以勤事著称而无毫毛过失。
其中心慈不忍,盖出天性,非勉强所至。
见人议法,茍有可以生出之路,虽非己者亦从容为言,及闻有所平反,则喜如出诸己。
少时数随侍在官,中令每阅案牍,多焚香。
过阁,中情有疑者,密以问公。
公对曰:「法重情轻,不如从轻」。
中令深嘉纳之。
自终亲丧后,不复主家事,门内之治一以委诸弟,惟葺居第日,往河外购良材,归则亲督工程,颇务崇壮。
是时,太夫人在堂,见而召诸子语之曰:「中令既弃捐,若辈复安用此大屋乎」?
公对曰:「王氏自高祖以来,由祁、魏、曹、洛迁徙者数四,靡所定处,自先人之来京师,始得此第,经营艰苦,每患其庳陋,数欲增大之而未及就,某等虽不肖,所以尽力于此者,将毕先志耳」。
及成室,昆弟未尝坐堂寝中,虽待宾客,亦就偏庑,示不敢据先君之正处也。
景祐中,从祖睦卒官江西三孤女贫不能自还,中令方以为忧,会病且革,以属公,公即冒江湖,往返数千里,提携以归嫁之,辄得贤婿,其后二为大官,一为朝士:故翰林侍读学士杨安国、今龙图阁直学士韩贽驾部员外郎綦愿是也。
于时言家法者以为美谈。
公前后三娶,皆显族。
初配高氏,秘书监宁之女;
次配许氏,刑部郎中韩之女,并早亡,不及封。
今夫人李氏,亳州刺史周之女,号金城县君
子男九人:曰峋、太子赞善大夫
曰岐、曰岯、曰崿,司官;
曰崌,瀛州乐寿县尉
曰嵎、曰峄、曰峤,选补官;
曰岷,幼未出仕。
女八人:一适工部郎中集贤修撰、知桂州陆诜,一适卫尉少卿赵尚宽,六幼在室。
诸孙九人,男皆传其家学,女必得佳士而归之,可谓善治家矣。
初,中令在近密,公已为郡守
后二十八年亚弟畴复为枢密副使,时公已得谢还第,见其登用,士大夫来庆拜者日盈其门,且推福于公。
及其葬也,副枢之丧又同举事,仪用三品。
而公柩在前,州县过丧亦如常礼。
始卒哀荣,其盛也如此,岂非积善之报欤。
公素无疾,暨副枢之薨,哀恸累日,家人怪其伤悴过甚,旁为开譬。
公曰:「吾非不知命也,但念吾弟生二岁而失先夫人,吾尝躬自复育,又见贵显,一旦先我而逝,感今怀昔,可遽解耶」?
自是悒悒弥甚,相距五十馀日而终。
呜呼!
可哀也。
葬有日,诸孤以仆接公有年,又仆之仲弟亦许氏姻也,用是累来请志于圹。
既不得辞,又为之铭曰:
不矜其容,不暴其终。
仕而行己,惟义之从。
静以远晦,明以保躬。
吉人之履,君子之终。
天锡多福,惟享其厚。
好德康宁,考终以寿。
万山公茔,昭左穆右。
体魄既安,庆鸿厥后。
鄞县经游记庆历七年十一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三、乾道《四明图经》卷一○、《延祐四明志》卷一九、《四明文献考》第一二九页、《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四、《名山胜概记》卷一八、《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八二、《天童寺志》卷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
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至万灵乡之左界,宿慈福院。
戊寅,升鸡山,观碶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
雨,不克东
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
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岩之开善院,遂宿。
甲申,游天童山,宿景德寺
质明,与其长老瑞新上石望玲珑岩,须猿吟者久之,而还食寺之西堂,遂行至东吴,具舟以西。
质明,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庄。
过五峰,行十里许,复具舟以西,至小溪,以夜中。
质明,观新渠及洪水湾,还食普宁院。
日下昃,如林村。
夜未中,至资寿院。
质明,戒源、清道二乡之民以其事。
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
尚书虞部郎中曾府君夫人广陵县朱氏墓志铭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五、《祠部集》卷三五
皇祐五年春晋江曾公讳浚,由殿中丞苏州吴江县。
是年冬十有一月八日,丧其夫人广陵县天长朱氏夫人,于某为外姑。
既哭夫人于其官舍,明年春,公遣二子奉其丧往窆杭州天竺山,某又得相其终事。
后十三年,殿丞为虞部郎中,卒知光州,卜以某年月日葬郑州之新郑
二子者复迁夫人之柩,自杭来合葬。
夫人之考讳巽,尝擢真宗朝高第,后为兵部侍郎,赠某官。
夫人生而其父已显,又极为其亲之所爱,目所习见者尽富贵也,身所常享者尽丰佚也。
入门事舅姑能左右不懈,岁时宾祭,必严服洁具,不敢后诸妇,若素历艰难然。
方其夫在州县而食客常满坐,用一不给,辄阴鬻奁中所有而办之,其享之而退者无不腆之语,入而其夫无不足之色,若惯处匮约然。
弗烦傅姆之教而女功善,不失上下之欢而家道得,皆天性之所自有也。
二子者用其世父丞相兖国公荫,孝绰今为光禄寺丞,孝总太常寺太祝
女三人,某其最长婿,次嫁卫尉寺丞王谌,次嫁殿中丞杜諲。
于其葬也,某又得铭其墓曰:
嗟夫人,性慈祥。
式母妇,宜寿臧。
四十四,奄云亡。
先旅葬,于南方。
后踰纪,合夫藏。
放鹤亭1078年11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皇朝文鉴》卷八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三、《记纂渊海》卷四四、六○、《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三、《文编》卷五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九、《八代文钞》第二十八册、《名山胜概记》卷七、《明一统志》卷一八、《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四、道光《铜山县志》卷一八、同治《徐州府志》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放鹤亭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揖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閒放,超然于尘垢之外。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
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閒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听然而笑曰:「有是哉」。
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四神丹说1099年11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熟乾地黄、玄参、当归、羌活。
各等分。
右捣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酒服,丸数随宜。
《列仙传》:「有山图者,入山采药,折足,仙人教服此四物而愈。
因久服,遂度世」。
顷余以问名医康师孟,大异之,云:「医家用此多矣,然未有专用此四物如此方者」。
师孟遂名之曰四神丹。
洛下公卿士庶争饵之,百疾皆愈,药性中和,可常服。
大略补虚益血,治风气,亦可名草还丹。
己卯十一月八日东坡居士儋耳书。
大宋赵郡赞皇县熙宁七年新改为镇□属高邑县龙门乡马村授朝散郎殿中丞致仕骑都尉赐绯银鱼袋孟良墓志熙宁十年十一月 北宋 · 孟孝成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
年八十一岁,于熙宁八年乙卯□月念八日谢世于本宅。
县君韩氏,七十三岁,先于治平初岁甲辰皋月十四日归空。
有三男,长男锡;
次男士雍,曾任河东路保德军司理参军
次三男演。
共有八孙,合宅二十五口。
有五女,大娘子住邢郭村,朱郎名酉源,曾任庐州司录参军,已辞世;
二娘子住南播村,张郎名九思
三娘子住华林村,刘郎名政;
娘子元氏县韩台村,崔郎名□,曾叙□□;
娘子住当村,范郎名济。
广有家业甚厚。
熙宁十年丁巳年辜月十三日去村西十里□□寅时合祔葬讫,恐后世田□改变,故勒兹石记。
于铭曰:
阳乌西落,光景难留。
埋金荒野,万载千秋。
第六孙孝成书,当村匠人任素刻石。
按:河北赞皇县马村出土,载《文史知识》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谢特许任知州差遣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五、《陶山集》卷七
臣自十月得疾,久在病告。
伏准十一月初八日进奏院报;
籍记人除陆佃外,并不得知州差遣者。
挂名罪戾,已分隔于云泥;
曲意矜怜,独容有其民社。
阖门饱煖,举族依归。
窃念臣熟烂腐儒,聱牙曲士。
久叨法从,滥预政机。
果然灾兴,忽以罪去。
惊魂战灼,病骨缠绵。
谁谓再生,自知千死。
忽睹恩言之照察,得与罪党而差殊。
回顾沈疴,不知去体。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尧蹈舜,跨商轶周。
孝友有光,慈寿无极。
火炎玉在,实资鸿造之私;
死魄苏,弥极大明之望。
续清凉传(下 元祐四年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三
传既成,遣人以锦囊盛一本,赍疏一通,以八月二十八日至真容院文殊前表明。
疏文曰:「近者亲诣台山,获瞻圣像。
慈悲赴感,殊胜现前。
庆云纷郁于虚空,宝焰荧煌于岩谷。
同僧祇之队仗,不可说之圣贤。
大风昏霾,愈彰瑞相;
赤壁峭绝,更示真身。
商英直以见闻,述成记传,庶流通于沙界,或诱掖于信心。
使知我清凉宝山,眷属万人之常在;
金色世界,天龙八部之同居。
和梵宇以赞明,冀导师之證察」。
僧正省奇集僧众八十馀人读疏讫,菩萨殿内忽现金灯四十馀遍。
商英思有以归奉者,即自塑泥像。
十一月出按民兵,八日,赍像于菩萨前发愿,其文曰:「一切处金色世界,真智所以无方;
东北方清凉宝山,幻缘所以有在。
无方则一尘不立,有在则三界同瞻。
我是以投体归依,雨泪悲仰。
伏念商英昔在普光殿内,或于大觉城东,一念差殊,四生流浪。
出没于三千刹土,缠绵于十二根尘。
以往善因,值今胜事,刹那之方便,开无始之光明。
揣俗垢之已深,恐慢憧之犹在。
托之土偶,明此愿轮。
三界空而我性亦空,孰真孰妄;
十方幻而我形亦幻,何异何同。
伏愿菩萨摄入悲宫,接归智殿,起信足于妙峰山顶,资辩河于阿耨池中。
誓终分段之身,更显希奇之作」。
读文讫,殿内现金灯三。
其日大雪,雪止之后,五色祥云遍空。
其夕清辉阁前,罗睺殿左右,现金灯十四;
黄嵬岭上现大白光三。
翌日,五色云自辰及申,盘绕不散。
至夜雪作,商英祝曰:「昨日银灯光焰微细,与六七月所见不侔,岂商英黑业所招?
抑圣贤变化,亦有春夏秋冬之异?
常闻诸佛、诸大菩萨身光蔽映魔宫,犹如聚星,若随时小大,则一大藏教乃是虚言」。
于是阁前雪中现向所见大金光三。
商英即踊跃拜辞曰:「大雪现灯,非所求也」。
命开菩萨殿,取续书所见于后。
既开殿,爱慕不能自已。
又祝曰:「待罪本路,傥未罢去,明年五六月乃可再来,颇更一瞻光相,满愿而去」。
良久,于阁前再见大金光四。
明年夏六月,以并亢旱,诸山祈求雨泽,因安奉罗睺菩萨圣像。
乙巳平旦至中天閤,东南林麓忽变金色,有青赤光直起,鲜明夺目,移时乃隐。
日昳,登清凉山,有五色异气,为菩萨骑狮子之像。
丙午,至真容院,具威仪迎所安罗睺像。
比及寺门,而报者曰:「殿中灯且现矣」。
既谒菩萨,瞻仰之次,顶上宝盖,忽尔明朗。
主殿僧曰:「此殿幡盖无数,掩蔽稠密,而顶盖最高,隐莫能办。
今烂若此,未之有也」。
是夕,东台洎罗睺殿左右,现十馀大金灯,往来上下,或移时,或移刻,或良久。
丁未,诣菩萨前,白言:「《华严经》中世尊八处放光表法。
此光若是法性本有无相之光,视之不见,则商英不疑;
若是诸佛果德圆满之光,使人可见,则愿为示现」。
于是顶上宝盖忽然通明,孔隙流光,迸射四出。
已而襟领间,如意间,各放宝光,烨烨闪动。
又于殿前金莲花叶,灯焰交辉,开合无数。
是时远近僧俗,千数云集,呼而视之,欢呼震动。
继以悲泪,各各叹言无始以来,罪戾深重,请从今日改往修来。
戊申,诣中台,日将暝,四山青黯,忽有异气,横跨北台,山如烂银刻划,长十丈。
众呼曰:「银桥现」!
商英曰:「非也,此殆白银阶道,圣贤所游蹑者也」。
俄而现宝灯一,分而为二。
时有游僧十数人,已归台屋止宿,呼而视之,众僧叩头念佛。
商英曰:「此处当有三灯」。
各各谛观。
良久,三灯齐现。
商英取《续传》示之曰:「吾去年所书如东方心宿,岂妄语邪」?
己酉太原佥判景山经略司管勾机宜文字邵埙来,会于东台,而商英已还真容院,即遣人招二君还。
二君曰:「适已于东台光、摄身光矣,但未见圣灯也」。
是夕,遂与二君祈灯而观焉。
庚戌,宿佛光寺,祥云异气,缤纷无数。
辛亥,往秘魔岩,未至岩之三里,直光现;
既至岩,而庐舍那佛面门放光,照耀满殿。
初夜,于层崖间现大金灯五。
壬子,出岩,于空中现金桥一。
此桥不依山谷,不依云气,不假日光,亘空黄润,如真金色。
呜呼!
当处出生,当处入灭,非大幻善巧方便,其孰能与于此哉!
是行也,既以旱祈雨,在山三祷三应,但须臾即霁。
癸丑还,至代州,大雨弥日,将槁之苗,变为丰岁。
商英即以其事奏闻,其略曰:「臣近以本路亢旱,躬诣五台山文殊像前及五龙池祈求雨泽,昼夜所接灵光宝焰,殊形异相,赫弈显耀,莫可名状。
是时四方僧俗千馀人,同共瞻睹,欢呼之声,震动山谷
已而时雨大降,弥覆数州。
臣之始往,草木萎悴,农夫愁叹;
及其归也,木麻荞菽,青绿生动,村落讴歌,指俟大稔。
此盖朝廷有道,众圣垂佑,有司推行诏条,布之于名山异境,其应如响。
勘会五台山十寺,旧管四十二庄,太宗皇帝平晋之后,悉蠲租赋,以示崇奉。
比因边臣谩昧朝廷,其地为山荒,遂摽夺其良田三百馀顷,招置弓箭手一百馀户,因此逐寺词讼不息,僧徒分散,寺宇隳摧。
臣累见状乞给还,终未蒙省察。
臣窃以六合之外,盖有不可致诘之事;
彼化人者,岂规以土田得失为成与亏?
但昔人施之为福田,后人取之养乡兵,于理疑若未安。
欲乞下本路勘会,如臣所见所陈,别无不实,即乞检会累奏,早赐施行」。
虽然如是,彼大士以十方三界为一毗庐遮那座体,而商英区区以数百顷田浼之,其志趣狭劣,不亦悲乎!
按:《续清凉传》下。又见续藏经第二编乙二第三套第二册。
傅尧俞苏颂可任大事奏(与梁焘同奏 元祐四年十一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四、《尽言集》卷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
傅尧俞素有德行,众人推服,凝重有守,得大臣体。
仁祖英宗朝,尝历台谏,有正直之誉。
苏颂学问该博,练达典故。
神宗朝任知制诰,以不草奸人李定御史词,落职归班,遂有重名。
右,臣等今月八日延和殿面奉圣旨,令具可用臣僚姓名进入者。
臣窃谓朝廷大除拜,自合出于人主之意,左右大臣亦不当预,固非臣等所可轻议。
陛下特示至诚,曲降清问,欲采外庭公议,上裨宸断。
臣等不敢坚避僭易之罪,辄以名闻,伏望圣慈更赐询考。
牛氏夫人墓志铭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东堂集》卷一○
夫人姓牛氏,保宁军节度推官南阳赵君岯之妻,以元祐八年十月十五日卒于赵氏私第。
某适从吴中来归,往赴哭,凡其家人咸来会哭,至无疏戚,其声必哀尽。
某退而叹曰:殁者何以在人,是何哭之悲也?
赵氏尊显,为一乡之望,太师清献公无恙时,门内百口,上下肃雍有法度,此亦难为妇矣。
夫人十五岁归赵氏,性仁厚委随,妇道有可观。
群居与人,不为纤芥,虽媪御无一退言。
积二十年,一家喜悦,共语曰:「佳乎妇也」。
于戏,家人子当丰少时,能婉娩如是,至死使人有可论记,而其亲戚之念不衰,世未多有哉。
夫人曾王父讳景,为右正言,直集贤院三司盐铁判官
王父讳进贤开封府扶沟县主簿,赠太子中允
考讳正平,左朝散郎致仕。
朝散君自王父三世,以词学进,而夫人亦能读《孟子》、《论语》,写字不类女子。
父母怜之,择所宜归,以节推君善,故归之。
节推警敏能吏,其进方未央,而夫人生之日迫,不果待其贵,命也。
有子十人,六男子,四女。
长子霩,隽颖可爱,今举进士,馀皆幼嶷能读书,此夫人素教然也。
一女适进士徐锐,其三尚幼。
后一年,将以十一月丙午葬于西安县清平乡衣锦里童乌之原,节推君临某云,以吾妻之铭累子。
某故赵氏诸婿,而节推丈人行也,侧闻夫人之善甚熟,于义宜铭。
铭曰:
牛氏三世有文,而礼义之气徘徊阃内。
旦薰夕陶,天质是懿,以为清献公家之妇而无愧者也。
剑南东川灵护庙记崇宁三年正月 宋 · 王吉甫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九
崇宁二年十一月八日剑南东川被旨,以东川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彦亮□□□从其弟检校司空东川节度使彦晖,载在祀典。
十一月二十一日奉敕,宜赐灵护庙为额,从所请也。
命下之日,郡人欢呼鼓舞,相率诣守□王吉甫求文以□其事。
吉甫辞不能文,而郡人勤请不已,乃采□舆议,□□故实以为之记曰(缺):□□形势□□□□□□地居要害,唐室之衰,朝纲弛紊,号令不及于王畿,礼乐征伐自方镇出,大者连州数十,小者凭城负固,以众并寡,以弱臣强,天下日寻于干戈,而东西(缺)以安民立□□□□者□矣。
是时王建凶暴,播二十万之众,横行于成都□阆之间,甲兵犀利,所向无前,磨牙砺吻,有吞噬并包之心。
顾公伯仲豪迈英杰,□□节旄,为东(缺)太保□□□之以赀□申之以婚□,卑辞厚礼,求得其欢心者,无所不至。
盖欲□□缓师,与民休息,以纾患尔,为此者所以诡与之合也。
既而□之以财币,则不得免焉。
结之以姻□则(缺)□□□□□□□□之□□击辎运,以沮其懭悍□□之气,为此者所以显与之绝也。
昔古公居邠,狄人侵之,去之,邑于岐山之下居焉,从之者如归市
子思居于卫,有(缺),守□古公有可迁之地,以康保斯民,而子思则尽臣道以致其身而已。
方建之围东川也,公岂不知弃城□□以自全邪,乃独抗节固守,城在与在,民亡与亡,以至力竭(缺),然雷□云纷纭□□□所在皆是也,吾何行如之?
是则古公□□山□水浒以□难之迹,不可遽期也明矣。
况土地者吾所受于君而有之者也,人民者所与保此者也(缺),于□□生而取义者,吾之节也。
公雍容详缓,有儒者风,岂慕子思居守乎,真可谓仁者之勇也。
嗟乎!
太保司空之志节如此,而史传不深□其本末,得(缺)东川士人□寿朋等状,列公之行事□□,前后连名叙述,上闻于朝廷,下诉于本州者多至千人,少犹数百。
章累上而每为执事者所却,寿朋等□□于(缺)之间,未始一日而怠于陈请也。
秦汉以还,下暨唐季,守兹土者莫知其几何人,寥寥千载,庙祀血食者惟公伯仲,岂非功德之被于人者深,□□之表于世者著而然欤?
(缺)□□之若是也。
□按都□顾公祠宇,郡人呼为二相公庙,乃畴昔□□□□之故基。
当建攻城垂破之日,司空将佐亲从会饮于□堂,□□□□以寄□□(缺)□于贼也。
太保有□□□民之功,司空□□□□□之□心,□□□东川忠荩,罄于王室。
既没,而东川之人思之,为之立庙于死事之所,岁时奉祀,以迄于今。
□□(缺)九重□□降香,为民祈祷,□汉高祖之追甄□□□□□□□□□□□□□□□以加也。
然而庙额未崇,祀典不载,将何以旌伟绩于既往,扬芳烈于无穷?
又且何以(缺)□□□。
吉甫到官视事之始,观风谣,问耆考,□□□化民无疾苦,□□□□之□□则曰:「畏吾顾公之英严,不敢犯也」。
设有争者,不讼于官府而质于庙廷,往往(缺)顾公之□□,不敢为也。
苟有盗者,不报于司寇,而祈于祠下,往往应祈而必得也。
仓廪完实而无耗暴之患,则曰:「顾公之禁止雀鼠,使不得啄食也」。
边境安静而无(缺)掠也,以至里无□□,则曰:「顾公之保祐吾民,俾□疫不□也」。
野无饿殍,则曰:「顾公之惠泽吾民,俾风雨以时也」。
阖境之内,□□神休,人□贤□交□(缺)而郡人丐所以崇□□□至或连□屡请而不报,岂□□不得其要,将言之不深切著明邪?
抑□□贲赐固自有时,而发扬德□亦有□□邪?
则王之设庙额也(缺),□故□西伯有清明之德、缉熙之典,而其所祀之庙,亦□徵□以为之表,《清庙》之诗是也。
然则,庙必有名,所以崇之也。
先王之□祭也,必有功于民则祀之,以死□(缺)令出于天子而载之典册,故谓之祀典,非其所载而祭之名曰淫祀。
淫祀无福。
然则纪载册书而以时祀之,其为礼命,顾不重欤?
比□□□一以(缺)与夫祈祷有应而不载祀典者,各以名闻于朝廷,□加□□以助生民之福。
吉甫询考二相公庙神灵显著之迹,□□□□□□□以继惠之义,不敢(缺)察判官厅公事崔琯□□郎□□节度判官厅公事何宗韩、节度推官宇文□□祈请□庇民之□□祈祷有应灵迹以上之,□曰不□□定于太常,曰祀□(缺)□是乎□□,佥曰然,乃具以闻。
制曰可,于是郡人相与□饰庙宇而题之,尚祈灵德,□□覆照,俾雨旸时若,年谷顺成,灾害不生,□无夭恶,以答□□□□崇礼命之意。
恭惟太保(缺)节以死事,没而庙食于此土,捍患于一方,□□□□永隆无□固非寡闻鄙陋之人所能□次其髣髴也。
吉甫司空二百馀年,假守东蜀,敬览寿朋等□□保□□□□(缺)司空尽节之后,亲属寮吏从公死义,皆无在者,史笔但凭怨家仇人所记之事,□书之简。
试略举其行事之大者一二以明之,则其馀可以类推矣。
且如本传称□□□□□(缺)之师,以拨乱反正乎?
此其勋烈之尤著者,庶几乎桓文之□□固当□□□□以示□□而其所纪述止如此,则于劝善扬功之义缺矣。
又如太保被命节度东川,□□□□(缺)敬瑄之罪,固不容诛,而嫌隙之端亦启于此矣。
他日王建成都,□敬瑄以太保并力告难于朝,前尝夺节见诬,今其告难之辞,讵可信乎?
至若王建率兵二十万□□□(缺)不解,又遣李洵谕止而复拒命,则不臣之罪在建,而不在司空也灼然矣。
又书梓州围急,司空王宗□曰:「可自求生」。
指颓垣令逸,然则将佐之欲遁逃者岂无可□之(缺)一人苟免者,可谓能得士心,生死共之矣。
今乃书其誓约曰□□□□□□宾□□□□□□也,乃与请欲死难之事相矛盾矣。
善乎,王肃之桓公公子纠召忽死之,而其辞有(缺)尝不叹美其言之是者而三复之,以为笃论之君子也。
士之以身许□□忠□命斯□□矣,而好事者乃以无根之语疵之,异夫君子成人之美,其亦近于薄矣。
又书城破之日,寮(缺)能摧坚陷敌,而谓司空之无能为尔,且禽困覆车,古人尝有是喻,岂□握七□□□□□出□□□一旦之胜负,顾乃安坐围城之中,以自尽者乎?
此虽愚庸,无复计□之,□(缺)□□□□□□□之兵,恭行天讨,师之所至,如摧枯拉朽,未有不因□□□□兵□□□而□□□□□其□□同心与夫士卒之众,死□□事矣。
至于守禦拒敌,穷□危困,然后(缺)谓□传所□□□□□□□之辞,若非凭怨家仇人之所记,必不如是之甚也。
□□□人而□□□□□□□□□□其□□□则询考之际,一凭于仇人之辞而已,苟欲加诬,何所不可?
听□者(缺)□□□得其□也□□□□□□□夫由是益知书传之不可尽信,孟轲亦尝曰:「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
是诚有痛于斯言。
其或徇名顾义,视死如归者,此固天下烈丈夫之□□若处之不得(缺),□□□□□□□□是□□生之□□□□□之最难者也。
世□□□□□之士□□顾身□□□□□□□□天下之为人臣者□□□□要□濡忍贪懦之夫,方且窃笑而心非之,甚者□(缺)□□□□□□□□□□而□□也,昔杜牧围□□使君□没恨不□□□□□□□□□□□□□□□□忠义所□古今同□□□□意于斯文以道感槩之□心而已。
仰惟忠贯白(缺)□□□□□□□□□□□□千兔之毫,不足以既其实,揭南山,不足以□其□。
□扬□而□□□伯夷特立独行,饿死首阳之下,柳下惠直道事人,三黜而不去父母之邦,孔子称其仁(缺)
称其□□□□□于三□□西山□□夫东□□绌臣□张巡□□□宁□□□□□□睢阳之卒,□□□□□之军保障江淮,使不得□轶,而南粮尽失,□外救不至,城陷被擒,不屈而□□未□□□□□□□□□作,俾以明之,□□纷纭之论,乃忌公之□□□□□□□□□□□司空□□□方沈沦于下□于兹有年矣。
□□□□□□□□□□□世发□□□□□□□□□为□有休光,□□而□以明□,然则昔日之沮抑,乃所以启今日之□□□,独为今日之光荣,□□以□□百代而不为也。
至若巡、远□□于睢阳,□□之□□□□乎□□引张□□□□□之功,存识虑之所□,必有能辩之者,是以不□□□□□□□又称□□死□而言之曰□□□自□于□□□岂□军□客闻之,慕义而□死者五百馀人,太史公高其□□□睢阳□□□吏三十六人□□□降,同日□害□中□□其功□□□□□□□□□门公在危城之中,将佐门生信以死而无异心,及围且急,咸同日以徇,□□□之感人也如是。
由□□贤也,而其寮属亦皆天下之节士也。
夫夫也,岂斯人之徒,可以无愧于田氏之客,及睢阳之将吏矣。
于是又知公之能得士也。
崇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朝请大夫、摄知梓州军州、兼管□□州□□□□军兵□巡检贼盗公事、骑都尉、借紫王吉甫□。
夫人墓志铭大观四年十一月1110年11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氏出燕郡,名褒者为扬州刺史
季氏出寿春郡,名布者为河东太守
贵氏出常山郡,名迁者为庐江太守
三姓声相近而其出不同,然桂与季近世为著姓,而贵独无闻焉。
夫人扬州之裔也,曾祖承庆,祖弼,考舒,今为信之贵溪人
生二十有一年,嫁金溪朱世衡子平
于是子平之兄仕为县佐,携妻孥以行。
子平亦匹马游学京师,舅姑又皆倦于勤,故闺门之内,婚姻丧祭,宾客庆吊,一委之夫人。
夫人天资精敏,其经画家事,如栉发治丝,虽烦而不紊。
舅姑死牖下,而子平既倦游矣,乃慨然叹曰:「小隐吾之菟裘也,行将老焉」。
于是夷荒秽,种花莳果,作池亭园囿,以娱宾客
每觞行乐作,起舞上寿,陆珍海错,杂然前陈,鼎俎之羞,咄嗟而办,皆夫人手自调芼,而子平径醉不知也。
晚年得病癯瘠,犹不敢暇逸,手指目顾,厮役扈养,莫不得职。
虽平生自奉有节,而周人缓急,随所求应之,初无齐量。
呜呼!
薄于己而厚于人,士大夫所不能也,而谓妇人能之耶!
大观三年四月甲午卒,春秋五十有七。
四年十一月壬申,葬永和乡鱼泽原。
二男:璪、瑗,应进士举
六女,嫁婿许君翼、陈大声、董昭叶、倪谌、吴纶,皆士人,一未嫁。
君翼叶者,先夫人卒。
子平既卜远日,大声状夫人行来乞铭。
大声从余学,岂欺我哉!
铭曰:
夫贤好客,妇贤是助。
夫妇克从,如风斯雨。
夫欲馈浆,妇酌以醑。
夫欲烹鹜,妇封其羜。
宾筵初秩,殽核已具。
悍妇恶客,如畏虓虎。
履声及门,已轑其釜。
夫未留客,先谋诸妇
口噤不启,目若无睹。
怒瘿忽张,挥之以斧。
欲知其人,请观其客:佳客满门,惟妇之德;
门无停轨,职妇之贼。
懿此贤妇,胡不寿岂;
喟彼悍妇,不死何待?
我作铭诗,以著妇戒。
夫人墓表大观四年十一月1110年11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夫人贵溪桂府君舒之女也。
氏为江东大族,其子弟仕于朝者为能吏,游于学者为善士,处于家者为良民,女之嫁人者又皆贤妇也。
夫人童而愿敏,习与性成,姆训不烦。
府君奇之,妙择姻对。
既归夫家,姑曰:「予其致家政,有贤妇」。
姒曰:「予其休妇事,有贤娣」。
夫曰:「予其出游以干禄,有贤妻」。
既而男祗厥训,女勤厥功,宗族法象其德,而妾御化之,不敢急步疾呼也。
嫁三十有七年,大观三年四月甲午以疾卒于室,时年五十有七矣。
明年,葬于永和乡鱼泽原,十有一月壬申也。
璪、瑗两男子,皆治儒术。
君翼、陈大声、董昭叶、倪谌、吴纶,女婿五,皆应进士举
一女许嫁而未归。
三男孙,一女孙,尚幼。
金溪朱世衡子平,其夫也。
瑗与陈子皆从余学。
子平以谓知夫人之贤者莫予若也,既属余特书之,瘗诸圹中矣,又属余屡书之,揭于冢上。
余尝闻城阳炅横得罪于汉末,俾其四子各逃以避难,人授一姓,字皆九画。
其一曰炅,守坟墓;
其二曰,居徐州
其三曰,居幽州
其四曰炔,居华阳
夫人之先得九画之姓于城阳,自幽州而徙信州,其来远矣。
呜呼!
古人所以重谱籍者,欲知姓氏所出也
当横得罪之时,炅氏之宗不绝如线,倘不各授其子之姓,而以九画为验,则子孙安能蕃衍如是哉?
后世谱籍不明,而同姓相为婚姻者有之矣。
谱籍且不可复于后世,况欲居今之世而行古之道哉!
况欲驱今世之民,而尽行先王之政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