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孙监茶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半刺新除,已烦申命;一麾改授,尽出误恩。方兹发轫之初,喜有盍簪之便。双筠重问,九折忘忧。某官义笃吹嘘,情深推挽。留滞周南之迹,幸此为寮;招来冀北之群,期于成事。
答田茂实解元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齐、韩、毛、郑,世守一经;卢、骆、王、杨,名参四杰。岂特有司之塞责,庶几为国而得人。伏惟秘省明公妙于师传,自有家法,解颐敢抗于雄辨,志目果收于隽功。方庆问之未遑,辱惠音之先及。意切相与,贤于所闻。白鹤山高,如三秋之可仰;青云路稳,期一旦之相逢。
答黄解元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质文具美,经行兼修,收石室累年之功,为青云一步之始。辱隽文之踵及,仰喜气于眉间。天理岂在人为,更宜勉力;阴德必有阳报,仰副清心。
答李解元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备数文衡,于何塞责;登名贡篚,佥谓得人。秘省明公义薄云天,评高月旦。岂独收隽功于槐市,盖将奉大对于枫宸。固已卜吾人所得于文字之间,便可以此道相期于礼法之外。更佩双筠之重,如怀十袭之珍。青牛入关,莫忘仙家之来裔;白鹤旧社,尚期华表之同归。
答黄解元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四科十哲,同瞻阙里之游;三秀一门,尽入乡书之选。秘校明公词吐温润,气质粹夷,笑谈取学校之功,行艺推场屋之隽。念再岁窗户相从之益,仰九霄岐路高举之初。大诏鼎来,高文贲饰。相期里闬,已知江夏之无双;此去殿庭,犹是颍川之第一。
答张知录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招来麾去,可见宦情;用行舍藏,何关吾党!嗟岁月之如许,几江湖之相忘。尚幸舂容,或得晤语。伏惟某官持心近厚,陈义甚高,直道折馀子之雷同,一笑乃吾儒之瓦合。双筠拜赐,十袭珍藏。老子登楼,已有月边之夙约;都曹入幕,未成山色之赋归。愿兴寝间,为国家重。
黎州与交代宇文知郡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再试负丞,安于远次;一麾假守,冒此超除。重惟同年兄弟之欢,倍结他日子孙之好。岂治严之敢后,承入奏之云初。驲召已来,邮音先及。遽拜双筠之赐,遂忘九折之难。矧惟蜀险,远接蛮陲,以博易之虚名,收羁縻之实用。以其虚名则宜识通变,以其实用则全赖抚绥。惟今昔是非不同,故缓急弛张各异。必资妙断,用续光尘。况于斯文,许其接武。伏遇某官学大以给,才敏而华。世阀有来,多二典丝纶之手;科名自致,有一经衣钵之传。推三十年故人道义之情,借一千里慈母旨甘之便。俾遂安舆之养,敢辞叱驭之行!惟是书生,恐乖吏责。幸旧贯之可守,与前规之足凭。许为云雾之游,益励冰霜之操。期恭乃事,用答深知。
答资州韩知郡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分符千里,喜闻贤守之来;受地一廛,隶预编氓之数。深兹欣幸,远有倾驰。恭惟某官学老而通,心恕而察。惟风流文献,所传最旧;故慈惠温良,所至可师。宜入告之未赊,屡外补而不厌。刓印不予,方明君西顾妙选之时;弹冠请行,遂老子东山高卧之日。已腾来暮之颂,应有行春之诗。愿勿薄于淮阳,即召还于宣室。某顷伸一纸之庆,辄拜双筠之光。宛若素交,俾安旅迹。为谁扫榻,想燕寝之凝香;何日驱车,过里门而必下。
又回资州李知郡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九命作牧,想开府之云初;一廛为氓,岂望门之敢后!慈祥所至,茀祉具宜。恭惟某官学敏而通,才周而大。故家人物,具瞻尺五之天;旧物经纶,宜应半千之运。尚稽迅召,来屈左符。矧王子渊之故居,乃令狐绹之治绩。奏刀未几,已无全牛;卖剑无庸,便当佩犊。报政五月,喜腾霹雳之声;奏计三年,应即鬼神之问。某縻身官次,瞩目辉躔。渭北论文,怅望春天之隔;陇西通谱,尚寻他日之盟。愿兴寝间,为国家重。
答任判官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郎曹再召,罢逐以还,郡寄冒恩,揄扬有自。方图只字之报,更辱双筠之光。伏惟某官直道有容,公议不苟。弟兄半面,不隔同年,母子此心,共知爱日。尚忆怀黄之旧,许亲泛绿之游。冀北张罗,已重幕中之客;江南飞檄,足誇帐下之儿。
答眉山知县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郎曹再召,罢逐以还,郡寄冒恩,揄扬有自。方图谢臆,首辱庆缄。伏惟某官直道有容,公议不苟。东坡故里,无异过邹、鲁礼义之乡;西曹旧人,或许窃龚、黄惠爱之誉。未委顿沟坑之日,冀旨甘升斗之荣。暂屈花封,许亲樾芘。恤民则食自足,爱士则刑不烦。州县一家,幸彼此臭味无甚相远;君亲二议,尚缓急筋力可以自持。
答黄安国知县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策名南省,兄弟不隔于同年;乘兴西归,父子相看于累月。向者江潮猝猝之别,付以道路悠悠之谈。念国之与家,相视老矣;而州之与县,交臂几何!尚望荐严助于乡人,其敢吏朱游于党友!
回百丈马知县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贰政蜀都,已烦申命;一麾笮郡,荐出误恩。方乘障之云初,喜宝邻之有托。双筠重问,九折忘忧。某官义笃素交,情深密契。空城仰哺,惭无一夕之储;候馆论心,顿积三秋之恨。益祈兴寝,以重朝家。
回冯县丞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奉天子命,佩太守章。戢吏爱民,庶几省事;求师择友,期于得人。恭遇某官学则有朋,德惟莫助。自州视县,如四肢在体;自令视丞,如六翮欲飞。循良非俗吏所能,恺悌乃吾儒之职。逐鹿之掎角,羔羊之委蛇。方涓日之有期,已闻风而相悦。百朋书锡,十袭珍藏。展骥足以高骧,如君可耳;指蟆颐而自誓,从我谁欤!
成都府学教授谢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学省备员,已从罢免;泮宫滥数,遽辱荐延。自疑罪垢之未除,幸此寂寥之足慰。一言唱重,十倍增高,窃惟学校兴废之由,率以师儒得失为慎。人非其任,即有若之似有所不从;道苟可传,虽兰陵之文至今有法。矧此方扬觯以观士心向背聚散之始,何敢觊重席以争讲说胜负雌雄之涂。傥或得名,何以塞谤!石则甚谬,天或见怜。骫骳之文,识者谓为高古;鄙拙之性,君子以为直方。惟向者收召陛对以来,终坐此斥逐乡校而去。人谁见恤,盖增辱天子之上庠;世或为荣,乃更陪诸生于下坐。及今砥砺,或出泥涂。伏遇某官道倡群经,学关百圣。清议恃之以无恐,微言由是以有传。出处乃大类于韩公,行藏肯不同于颜子!尚桑榆之未晚,识藨蓘之有年。怜其最旧登门,乃令堕众人之后;察其自新无路,特为占诸公之先。敢不佩司败之夙箴,闻嘲师而自警?公方与弟子三十辈,往定汉仪;石独取冠者五六人,共新点服。
答何道夫教授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博士昔避秦,自知微罪;夫子中分鲁,仰戴误恩。袭裳未免于群嘲,袒裼岂容于独笑!恭惟某官圣域自得,文场先鸣。孟郊与荐士之诗,盖尝窃意;伍举有惊人之语,曷亦少须!计来此姑日月之淹,俾拙者蒙云雾之益。未忘情于濠上,犹记面于牖间。粲然十袭之珍,厚矣百朋之锡。念四海兄弟几废此道,而一门父子知有吾人。公能过我与阿戎谈,我亦待公理邯郸步。一经专席,向来士子仰望,以为温故之师;二老邻墙,此去逐客相须,以开自新之路。
贺都大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方舟集》卷一二
升华延阁,连东壁之图书;增重使权,焕西征之礼乐。上以内外迭更之异数,下以士夫望用之公心。弭节云初,搢绅交庆。窃惟朝廷专任之宠,皆以兵民远寄为忧。谓摘山以通民商,而国用丰于贸易有无之际;市骏以壮军实,而马政班于蕃息牧养之间。外空六诏之资,中益二边之备。兹事体之所系,盖利害之不轻。自非达识足以明利害之机,长才足以周出入之数,则何以宽宵旰之虑,交民夷之欢?惟众所难,非公莫可。恭惟某官中和裕物,雅厚镇浮,出羲、献风流之馀,行孔、孟正大之道。通明光籍,早尝惊何自为郎;赋皇华诗,昔亦列于选出使。仿木牛流马之遗利,洗棘林肺石于不冤。虽淹延万里,暂烦一行;然倏忽四年,频易三节。行即追锋之召,直跻清禁之游。次舍益高,风云渐际。而石奇穷罪迹,流落馀生,来官大府之初,获隶轺车之下。少栖德宇,虽幸公作坤维旬月之留;亟正岩瞻,实欲上促天下老成之入。
贺宗室封郡王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伏审裂地衍封,抚有大邦之众;建旄加宠,载兼两镇之雄。茂推同姓之恩,永赖维藩之固。伏惟某官秉心信厚,率履钦和,绰为仙胄之英,宜被圣朝之眷。乃膺异数,进服褒书。某承芳牍之见贻,佩文光之无斁,第增勤咏,莫悉喻云。
贺饶倅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仰膺宸检,半刺侯藩。惟兹举国之公评,允属题舆之重望。先声所暨,众志攸归。恭惟某官学术渊源,天资酝藉。声名耸搢绅先生之观,议论有君子长者之风。当年芹泮之师儒,渐摩有素;此日棠郊之别乘,关决尤长。坐席未温,召函已促。某鲰生何幸,鸿庇是依,将遂凫趋,尤深雀跃。
送丁子近赴陕西宣谕幕序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二
儒者贵仁贱权,率以战伐为愧。一遇以仓卒之变,则曰我以仁义。未效而覆军杀将,以血肉赤子、丘墟城郭者相望,岂仁义罪哉,不知权故也。儒曰我孔氏徒也,去食与兵,而所存者信。是圣人设为轻重之说,使人皆知以信为重。信则重矣,饥者亦将以信而食乎?兹又圣人深意而儒不知察也。圣人以俎豆易军旅,世之拘儒者以为口实,独不知我战则克,亦孔子制胜堂上之奇也。且世俗之情,三军万夫之情也;升降酬酢,主客相敌之势也。小者堂户,大者城闉,必有向背曲折之势,是亦设伏出奇所也。手足之所便利者,必有执搏之物,是亦器械也。语言答和,揣摩捭阖,以相周防,以相耸动,此正合奇胜之术也,兵岂远乎人情哉!上者恨不得见伊尹、周公、太公、孔子、孟轲、荀况,与言兵之道,下者又不得见张子房、诸葛孔明、荀文若,与言兵之权。抱病卒岁,为几案间腐物。往往登高望远,思欲浮巴江,下荆门,合吴会,出淮泗,从山东,带秦陇,以观古之扼吭拊背而未暇也。友生丁子近儒而言兵,畴昔所得于六艺诸子百家,无巨细一槩于是。尝作万言书以进,大率兵家利害,其学素所蓄也。今欲衣冠寝庙之地,不烦一矢之遗而复。侍郎周丈自禁从衔命远使,以慰陕右新集之氓,礼命豪杰以自辅,故尺檄千里,辟子近为府从事。子近平日耿耿者,得非有可言之资乎?抑亦摇弄文墨于翩翩之戏而止?周丈一代磊落人,其有取于子近,岂徒然哉?翊日出锦官城南,执一杯酹武侯,尽出区区之言与子近别:功名为亲,勿起秋风之思,虽贲育之勇,何以过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