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 其十九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天之为天远矣。地之为地久矣。万物在其间各自利,何世莫之有乎?夫使世俗皆能顺其有,是乃溟滓鸿濛之时,为王故莫之能有。七十六圣发起,其所系天下而有之,岂一日哉(《御览》一)。
其二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文王闻杀崇侯虎,归至酆,令具汤沐(《御览》三百九十五,一本作「汤僄」)。
其二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文王祖父寿百二十而没,王季百年而没,文王寿九十七而没(《御览》三百八十三。)。
其二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太公谓武王曰:「夫人皆有性,趋舍不同,喜怒不等(《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注,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
其二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太公谓武王曰:「圣人兴兵,为天下除患去贼,非利之也。故役不再籍,一举而得(《文选。孙楚为石苞与孙皓书》注。)」。
其二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欲伐大国,行且有期,王寝疾,十日不行。太公负之而起之曰:「行已有期,君不发,天子闻之,国亡身死,胡不勉之」!王允焉,如无病者(《御览》七百三十九)。
其二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寝疾十日,太公负王,乃驾骛冥之车(《北堂书钞》十三作「之乘」)周旦为御,至于孟津。大黄参连弩、大才扶骨车(并战具也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铜为首,副也。昼则为光,夜则为星方、头铁槌重八斤亦军备也大柯斧、重八斤,一名铁钺,军备也、行马广二丈,二十具渡沟飞桥、广五丈,转关鹿卢八具天船、一名天潢以济大水也鹰爪方胸铁杷、柄长七尺天阵日月斗柄勺一,此为左右一仰一背天阵,地阵、丘陵水泉,有左右前后之利人阵、车马文武积楹、临冲、攻城国邑云梯飞楼视城中也武卫大橹,三军所须,云火万炬,以防火也,吹鸣箛。作威万具也。《御览》三百六十七。案此所陈器具,《军用篇》有其半。)。
其二十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殷,先出于河,吕尚为后,将以四十七艘船济(《文选》注作「舫逾」)于河(《艺文类聚》七十一,《文选王粲从军诗》注,《御览》七百六十八)。
其二十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太公曰:「夫纣无道,流毒诸侯,欺侮群臣,失百姓之心,秉明德以诛之,谁曰弗克(《北堂书钞》一百十三)」?
其二十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壤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御览》四百八十二)。
其二十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纣,诸侯已至,未知士民何如。太公曰:「天道无亲,今海内陆沈于殷久矣,百姓可与乐成,难与虑始」。伯夷、叔齐曰:「杀一人而有天下(《北堂书钞》十三作「杀一夫而利天下」),圣人不为」。太公曰:「师渡孟津,六马仰,流赤乌,白鱼外入,此岂非天命也?师到坶野,天暴风电,前后不相见,车益发越,辕冲摧折,旌旄三折,旗帜飞扬者,精锐感天也。雨以洗吾兵,雷电应天也(《御览》三百二十九)」。
其三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文王(当作武王。)问散宜生:「卜伐殷,吉乎」?曰:「不吉」。钻龟不兆,数蓍蓍不交而如折。将行之日,雨辎重车至轸。行之日,帜折为三。散宜生曰:「此凶。四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雨辎重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艺文类聚》三,《御览》十,《事类。雨赋》注)」。
其三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兵入殷郊,见太公,曰:「是我新君也」。而商容曰:「非也,其人虎据而鹰峙,威怒自副,见利欲发,进不顾前后」。见武王,曰:「是新君也。见敌不怒(《御览》二百七十六)」。
其三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纣为无道,武王于是东伐纣。至于河上,雨甚雷疾,武王之乘横振而死,旗旌折,扬侯波,周公进曰:「天不祐周矣。意者君德行未尽,而百姓疾恶,故天降吾祸」。太公曰:「君秉德而受之,不可如何也」。于是太公援罪人而戮之于河,三鼓之,率众而先,以造于殷,天下从。甲子之日,至于牧野,举师而讨之,纣城备设而不守,亲擒纣,悬其首于白旗(《御览》十三,三百二十九,三百四十)。
其三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纣,师至汜水牛头山,风甚雷疾,鼓旗毁折,王之骖乘惶震而死。太公曰:「用兵者,顺天之道未必吉,逆之不必凶。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将不法,而愚将拘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祷祀而福从」。遂命驱之前进。周公曰:「今时逆太岁,龟灼言凶,卜筮不吉,星变为灾,请还师」。太公怒曰:「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乃焚龟折蓍,援枹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从之,遂灭纣(《通典》一百六十二,《御览》三百二十八,又《泰誓》中疏引作「卜战,龟兆焦,筮又不吉。太公曰:「枯骨朽蓍,不逾人矣。」」盖约文,或在他篇,未敢定之。)。
其三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于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崇在周」。恐惧,乃请举国为臣。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蓍头箭,丙丁日拔蓍口箭,戊已日拔著腹箭,丁侯病稍愈,四夷闻之,各以其职来贡(《御览》七百三十七)。
其三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纣,雪深丈馀,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风调雨顺(《旧唐书。礼仪志》案五神事详见《太公金匮》《周书。阴符》,丁侯事详见《金匮》,圣人以神道设教,不必疑其不纯也。)。
其三十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纣,纣蒙宝衣,投火而死(《文选。石阙铭》注,《御览》八百八十九)。
其三十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入殷,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金钱,以与殷民(《艺文类聚》六十六八十五)。
其三十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登夏台以临殷民,周公旦曰:「臣闻之,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馀胥(《艺文类聚》九十二,《御览》九百二十作「除胥」《事类。乌赋》注作「储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