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阴符 其八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营洛邑未成,四海之神皆会,曰:「周王神圣,当知我名。
若不知,水旱败之」。
明年,雨雪十馀旬,深丈馀,五丈夫乘车,从两骑,止王门。
太公曰:「车骑无迹,谓人之变」。
乃使人持粥进之曰:「不知客尊卑何从」。
骑曰:「先进南海御,次东海御,次北海御,次西海御,次何伯,次风师,次雨师」。
武王太公并何名,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东海神名句芒北海神名玄冥,西海神名蓐收(《五行大义》第二十二篇引《周书》)」。
其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人感十而生,天行五,地行五,合为十也(《五行大义》第二十三篇引《周书》)
其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春为牝阵,弓为前行;
夏为方阵,戟为前行;
季夏圆阵,矛为前行;
秋为牝阵,剑为前行;
冬为伏阵,楯为前行,是谓五阵(《御览》三百一引《周书》)
其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经奇道,故三军同名异用。
可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
越险绝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
前易后险,车之困地;
容车贯阻,出而无返者,车之患地;
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车之逆地;
深堑黏土,车之劳地;
隐带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坏地;
日夜霖雨,旬月不止,泥淖难前,车之陷地;
凡骑以陷敌而不能破敌,敌人走,以步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
追北逾限,长驱不止,敌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困地也。
往无以返,入无以出,陷于天井,填于地牢,此骑之死地也。
所由入者隘,所由去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少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
大涧深谷,蓊秽林草,此骑之竭地。
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两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左有深沟,右有峭坑,高下与地平,睹之广易进退相敌,北并骑之陷地。
污下沮泽,进退渐洳者,骑之患地。
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务避也(《通典》一百五十九引《周书阴符》。案与《六韬》《战车》《战骑》二篇大同小异)」。
其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成王将加元服,周公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御览》六百八十四引《周书》)
兵法 其一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践尔兵革,审权矩,应诈纵,谋出无孔(《诗。大明》疏引太公授《兵钤之法》)
其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坎名大刚风,乾名折风,兑名小刚风,艮名凶风,坤名谋风,巽名小弱风,震名婴儿风,离名大弱风。
大刚风者,大阴之气,好杀故刚。
折风者,金强,能摧折物也。
小刚风者,亦金杀故也。
凶风者,艮在鬼门,凶害之所也。
谋风者,坤为地,大阴之本,多阴谋也。
小弱风者,巽为长女,故称弱也
婴儿风者,震为长男,爱之故曰儿。
大弱风者,离为中女,又弱于长女也。
大刚小刚,客胜。
大弱小弱,主人胜。
凶有凶害之事,谋有谋逆之人。
折为将死,婴儿风主人强(《五行大义》第十七篇引《太公兵书》)
其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诸军出行,将令百官士卒曰:「某日出某门,吏士不得刈稼穑,伐树木,杀六畜,掠取财物,奸犯人妇女,违令者斩(《通典》一百四十九引《覆军诫法》)」。
其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而葬,此坚军全国之道也。
军人被创,即给医药,使谨视之。
医不即治视,鞭之。
军夜惊,吏士坚坐阵,将持兵,无欢哗动摇,有起离阵者斩。
当交战,谨出入者,若近敌,当讥呵出入者(《通典》一百四十九。案《通典》引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俱标「太公曰」,不出书名。今除《六韬》外,录入《太公兵法》)
其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夫出军征战,安营阵,以六为法,亦可方六百步,亦可六十步。
量人地之宜,表十二辰,将军自居九天之上,竟一旬复徙。
开牙门,常背建向破,太岁、太阴、太阳大将军,凡三军。
不欲饮死水,不欲居死地,不居地柱,不居地狱(注云:「死水者,不流之水;死地者,丘墓之间;地柱者,四下中高;地狱者,四高中下是也。」《通典》一百五十七)
其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日戴光,主大凶,期不出三年(《开元占经》五引《太公兵法》)
其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日未入两竿而无光曜,其月必主死,一曰主忧(同上)
其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日四背见,军在外有反者(《开元占经》七引《太公兵法》)
其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日晕始起,前灭后币,而后成者,后面胜。
日晕周币,东北偏厚,厚为福。
东君在东北战,西南战败。
日晕而珥,主有谋。
十日不雨,兵起。
日晕冠三珥,天子有喜,或有大赦,或拜大将军
日晕抱珥,喜气,曰晕黄者,主人有喜(《开元占经》八)
其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日中蚀,海内兵大起,王公忧。
两乌夹日,名为天鸡守日,主人君妻家谋夺君处,先数视君动静,欲行其志,天先见变戒之(《开元占经》九)
其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弩之神,远望(《御览》三百四十八引《太公兵法》)
其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神后加四仲者,以为明堂宫,时天一出游八极之外,行窈冥之中,日昭其前,月昭其后。
当此之时,天一自持玉弩执法丞相劾不道者(同上)
其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箭之神,续长(《御览》三百四十九)
其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戟之神,名大将(《御览》三百五十二)
其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矛之神,名趺跄(《御览》三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