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金匮 其三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御览》四)
其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
民谏曰:「孟冬凿山陵,是泄天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
以为妖言杀之。
期年,芩山一旦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上反居下,耋老谏而杀之。
汤率诸侯伐之(《艺文类聚》三,《御览》二十七,又七十二《路史。后纪》十四)
其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常以六月猎于西土,发民逐禽。
民谏曰:「今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养。
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命悬于野;
君残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后必无福」。
以妖言而诛之。
后数月,天暴风雨,发屋折木(《艺文类聚》三,《御览》二十一,又八百三十二,《事类赋》注四)
其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文王太公曰:「天下失道,忠谏者死,予子伯邑考为王仆御,无故烹之,囚予于羑里,以其羹歠予(《御览》六百四十二)」。
其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何以安之」?
太公曰:「不须兵器,可以守国」。
武王曰:「五帝之时,无守战之具,国存者何」?
太公曰:「守战之具,皆在民间。
耒耜者,是其弓弩也;
锄爬者,是其矛戟也;
簦笠者,是其兜鍪也;
镰斧者,是其政战之具也;
鸡狗者,是其钲鼓也(《御览》三百三十六,又三百三十九)」。
其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太公曰:「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
太公曰:「臣闻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非时而生,是为妄成。
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时难得而易失也(《意林》一)」。
其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今海内陆沈于殷久矣,何乃急于元元哉(《后汉袁绍传》注,《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
其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伐纣,至凤皇陂,袜系解(《太平寰宇记》二十五)
其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师到牧野,阵未毕,而暴风疾雨,电雷幽冥,前后不见。
太公曰:「善。
雷电者,是吾军动应天也(《御览》十一)」。
其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三旬射之。
丁侯病大剧,使人卜之,祟在周,恐惧,乃遣使者请之于武王,愿举国为臣虏,武王许之。
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目箭,戊己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谓使者曰:「归矣。
吾已告诸神,言丁侯前畔义,今日遣人来归,勿复过之,比使者归子之君所,息念矣」。
使者辞归,至,丁侯病乃愈。
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
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至(《艺文类聚》五十九,《文选。吴质东阿王书》注,《典引》注、《御览》一百三十九,又三百四十九,又七百三十九,《事类赋》注十三)
其十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平殷还,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如何」?
太公曰:「无故无新,如天如地。
得殷之财,与殷之民共之,则商得其贾,农得其田也。
一目视则不明,一耳听则不聪,一足步则不行,选贤自代,上下各得其所(《意林》一,《御览》三百六十六)」。
其十四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伐纣,都洛邑未成,海内神相谓曰:「今周王圣人,得民心乎?
当防之」。
随四时而风雨阴寒,雨雪十馀日,深丈馀。
甲子平旦,有五丈夫乘车马,从两骑,止门外,欲谒武王
武王将不出见,太公曰:「不可。
雪深丈馀,而车骑无迹,恐是圣人」。
王使太师尚父谢五丈夫曰:「宾幸临之,失不先问」。
方修法服,太师尚父乃使人持一器粥,开门而进五车两骑曰:「先王大夫在内,方对天子,未有出时。
天寒,故进热粥以御寒。
未知长,幼从何起」?
两骑曰:「先进南海君,次东海君,次西海君,次北海君,次河伯,雨师,风伯」。
粥既毕,使者具以告尚父,尚父谓武王曰:「客可见矣。
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雨师、风伯耳」。
曰:「不知有名乎」?
曰:「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玄冥,河伯名为冯夷(《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作「冯修」,《文选。思玄赋》旧注引作「河伯姓冯名」。雨师名咏,风伯名姨。)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
武王乃于殿上,谒者于殿下,门外引祝融进,五神皆惊,相视而叹。
祝融拜,武王曰:「天阴乃远来,何以告之」?
皆曰:「天代殷立周,谨来受命。
愿敕风伯雨师,各使奉其职(《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四,又一百五十二,《艺文类聚》二,《初学记》二,《文选。雪赋》注,《开元占经》一百十三,《御览》十二,又八百五十九,又八百八十二,《太平广记》二百九十一,《事类赋》注三。)」。
其十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后复有试予者也。
何以待之」?
太公曰:「请树槐于王门内,王路之右,起西社,筑垣墙,祭以酒脯,食以牺牲,尊之曰社。
客有非常,先与之语」。
乃命太公祝社曰:「客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
岁告以水旱与其风雨,泽流悉行,除民所苦也(《北堂书钞》八十七,《艺文类聚》八十,《御览》五百三十二,《事类赋》注二十五)」。
其十六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
杀一人而千人恐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动者杀之,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御览》六百三十三,又六百四十七,又《书钞》三十引「赏一人千万喜」六字。)」。
其十七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
武王曰:「请著金版(《文选。广绝交论》注)」。
其十八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夫人可以乐成,难以虑始(《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注)
其十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明者见兆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文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注,《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注)
其二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宰相不富国安主,调阴阳,和群臣,乐万民,非吾宰相(《书钞》四十九)
其二十一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
师尚父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
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
舜之居民上,矜矜乎如履薄冰
禹之居民上,栗如不满日。
汤之居民上,翼翼乎惧不敢息。
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
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宋本《后汉光武纪》建武二年注,《意林》一,《艺文类聚》二十三,《文选。张华女史箴》注,《御览》四百三十,又四百五十九,又五百九十三)」。
其二十二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慎。
书铭,随身自诫。
其冠铭:「宠以著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
书履:「行必虑正,无怀侥幸」。
书剑曰:「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
书镜曰:「以镜自昭,则知吉凶」。
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御览》四百三十五百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