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何㮚言天下五可忧书 南宋 · 王以宁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二
窃惟阁下以雄词大笔屈天下之豪杰,以亢烈疏亮、中立不倚自结当宁一人之知。
抗章请郡,足未出阙,明日禁中出片纸御宸翰,留公为中执法,天意特达,岂徒然哉?
殆欲闻天下之言也。
人主不得闻天下之言,则天下之事去矣。
一旦慨然而悟,赫然而断,惕然有忧天下之心,则治乱安危成败之几,如反覆手,此岂非天下之庆乎?
阁下盍亦正心诚意,求天下之事,以裨圣主之聪明。
凤鸣朝阳,士类幸甚。
方今天下有甚可忧者五,请为阁下略言之:盗贼充斥,一可忧;
奸雄跋扈,二可忧;
夏人陆梁,三可忧;
契丹复振,四可忧;
金国旅拒,五可忧。
河北山东之盗,少者数百,多者数千,白昼横行,掠人妇女,剽人资产,巡尉不敢抗,县镇不能守,滋蔓侵淫,未见消除之渐。
使皆庸人野夫,其志不过于避徭役、掠衣食、脱寒饿,何足忧哉!
万一其间有虓勇如项籍,雄鸷如李密辈,起而凭之,则乐祸之徒云集飙至。
此愚之所忧者一也。
郭药师辽东一小羌尔,左右卖国,见利斯动,岂复知有名义者?
封崇之,栽培之,羽翼已成,头角已露,无爱民之心,竭取而后已。
常胜之兵日增而不休,争养义儿,阴蓄死士,贪婪无耻之流乐为之肘腋。
其志不在范阳节度使,大则为侯景安禄山,小则为田承嗣王武俊之所为,吾之所以备禦,未知其策。
此愚之所忧者二也。
金肃军西行直灵武者,夏人保此蕞尔之地,犹能与上国争衡。
浮梁以东,胜州之沃壤,金国取之以遗夏人,此孙权荆州以斗曹氏之意也。
夏人得胜州,其可遂已乎?
假以岁月,人饱马肥,控弦南来,其志欲得李克用之所据、刘继元之所巢而后满,阁下试图将帅孰可以付?
此愚之所忧者三也。
契丹虽失国,种落不下十万,蹒跚乎松漠阴山之下,其心未尝一日忘汉也。
云中之民,王灵弗加,归汉之心,似或中变。
使耶律延禧置胆于座,少洪天祚之风,不忘其主,则云中之众填然跃而附之。
少康以一旅复旧物,虽非所及,而城濮之役,司马尚在,吾独无忧哉?
此愚之所忧者四也。
以阿骨打之勃兴,吴乞买之保聚,粘罕之机警,加以汉人如白公旦、杨朴之流相与辅相之,缓则邀我金帛,贪婪无厌,急则惊我边圉,战守无人。
燕山岁计已不翅一契丹,女真之锡予复过一契丹,饿虎之喙,何时而足耶?
此愚之所忧者五也。
盍亦知所以消忧之道乎?
清心省事,一言而足矣,盖清心省事则吾民之衣食足,衣食足则盗贼消,盗贼消则国势强,国势强则奸雄息,奸雄息则夷狄畏怀,太平无象之福,与天下共之,岂不乐哉?
议者以谓燕云既归中国,遂可寝兵。
此腐儒之谈尔。
吾知汲汲清心省事,果断而力行之,则横赋暴歛不作,吾百姓下有缺句。
吾之所以后徐起而讨之。
平州张瑴勇而善守,宜州之韩庆民沉毅而有谋。
云中之苏京,妫、归之二三大姓,吾遣一介之使慰安其心,使为前掎后角、旁冲直捣之援。
燕山之民田可以为屯田,燕山之丁壮可以为弓箭手,常胜之兵可以分隶诸将。
药师萧然一降虏尔,循理则拊之,跋扈则诛之,何忧哉?
夏人陆梁,则当谨河东之疆圉。
契丹复振,则当怀云中之旧民。
金国之势,目前初若强盛,岂有连兵累年,政在权贵,再世而无事者?
加以汉人之无赖者,非心悦而诚归之,岂无谗慝发于君臣父子之间?
迟以数年,女真复为散部落矣。
此五者初固甚可忧,圣上今日赫然独断,慨然力行,则反手之间,转忧为乐。
此又系于阁下之一言尔。
阁下朱颜绿发,年未四十,黑头三公何虑不作?
名义至重,愿自厚爱。
仆有数谈,有大于前所云者,交浅言深,今未可也。
愿阁下无负圣主特达留公之意,天下幸甚(《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七。)
「则横赋」以下数句,右引作「则横赋暴敛不加于百姓,有梗吾之化者吾徐起而讨之」。
看详杨朴礼部韵括遗状1144年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三、《汉滨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近承朝廷降下杨朴所进《礼部韵括遗》,令监学官看详。
契勘礼部韵止为场屋程文而设,非如《广韵》、《集韵》,普收奇字,务为该洽,故谓之「韵略」。
元祐间博士孙谔等申明,谓经传所用之字,《礼部韵略》所不载,只取举人常用者,附入数十字。
杨朴所进,分为五门,采摭之功,颇为详悉,博涉经史,足有可嘉。
其可收者,欲依所乞附韵,或注云「一作」,或别出一字。
内字非常用,如「庐」之为「卢」、「泜」之为「𣹑」之类;
或别无经见,如「辂」之为「迓」、「愉」之为「偷」之类;
或非韵所押,如「单」之音「善」、「众」之音「终」之类,于科举之文无所轻重,恐疑学者,并乞不收。
其音不必改一项,既关先儒义训,不当以私意改更。
兼释文自出音,或诸家已有别说,近时学者自不改读,徒立异同,何裨损益?
其字不必附一项,如「旦明」之为「神明」、「缮怒」之为「劲怒」之类,率多假借,或出谬误,《礼部韵略》元所不收,广示搜罗,几于赘。
然其间如「术」之为「遂」、「遍」之为「辩」,「肉好」之「肉」读为救切,音释明白,《韵略》所无,既欲增添,却宜收附。
至于「埶」之为「势」,「食」之为「饮」,「揄」之音「由」,「焉」之音「嫣」,「荼」之音「舒」,《韵略》已收,难以重出。
杨朴又谓「箛篍皆已入韵」,以此为例,其类实繁。
前人所收,不无冗长,今之所附,岂可效尤?
今各于逐字下开具奏闻,伏候敕旨。
资阳二贤堂记 南宋 · 杨朴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六、咸丰《资阳县志》卷二三、四七、光绪《资州志》卷二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九
资阳县学之南二十步,记旧有二贤堂,即西汉王褒子渊东汉董钧文伯也。
闾里书生咸知尊事久矣,顷废为閒地,又易为民居。
仕于斯者未尝问,虽子弟有请,不顾也。
绍兴丁卯冬苍山杨公来守吾郡,明教化,兴礼义,摩抚斯民,劝诱多士。
未几政成,郡以无事。
戊辰夏,邑有前成都府宣教敦夫,以邦人之愿请复二贤旧祠。
公欣然诺曰:「尊先贤,勉后进,仰赞右文之治,守之职也」。
以县在郡治之北,乃名郡北门曰「企贤」以见意,属邑慰宋邦直董其事。
慰雅好古,尝表二贤宅矣。
于焉率邑人相旧址,画材用,兴工徒。
经始于冬十一月辛丑,落成于十二月壬子
凡为屋十楹,入有门,循有庑,登降有堂,瞻拜有象,不华不陋,诚先贤宅享之所。
邑人伏祠下者嗟美久之,举酒相庆曰:「斯堂久废而复兴,使君之赐也」。
又相谓曰:「使君加惠于吾郡者甚众,便于民。
小为利必兴,小为害则必去。
徙县冈之瘗,彻市亭之蔽,绝贸盐之弊,约军储之籴,恩浃千里矣。
复二贤之祠,尤有关于风教,吾党岂可忘乎」?
堂成,绘公像于左,以发公钦贤劝善之意,且使与二贤并传。
朴时守荣郡,不复用一觞而拜祠下矣。
子渊具其事,致书来请予记之。
顾朴疏陋,且废笔砚日久,虽嘉其意,而未敢当也。
已而贾侯敦夫武兴宣教之命,自临安寄以书来,曰:「三代而下,文章莫盛于西京,主盟能几人,而子渊与焉;
经术莫隆于东都,礼学才数辈,而文伯与焉。
两汉天下之大,蜀最为僻陋。
吾乡之蜀,又其甚者。
而二贤显于其时,噫,亦盛矣!
子何以辞」?
朴得是说,因感叹而推广之。
盖吾乡江山之秀,钟为英杰,虽代不乏人,而名载前史,惟二贤为显。
祠堂之建,人心愿复,而使君乐从也。
班孟坚西汉文章之士,于武帝时则曰司马迁相如,于宣帝时则曰刘向王褒
以武、宣之时,天下之广,孟坚取文章之士四人,而人居其二。
西蜀之广,武、宣之世,以文章知名才二人,而吾乡得其一,是吾乡足与西蜀增光,而吾乡之子渊是亦西蜀相如也。
相如别业果山,里人不以行掩其文,今琴堂之萧寺有洗笔池、绘象存焉。
扬子云好古博学,西蜀之大儒也。
文伯虽不以望子云,然子云博览无所不窥,文伯博通古今,当时称为通儒,是子亦吾乡之子云耳。
成都洗墨池尚存,好事者尝加修饰,莫敢废也。
由是言之,复二贤之祠,诚吾乡所得先者。
将见王、董、扬、马相辉于西蜀,光明于天下,足以彰吾乡之盛美,殆见吾乡文物彬彬,弦诵之声比屋相闻,俊杰之士接踵而出,舒翘扬英,将多有焉。
虽自圣朝之乐育,抑且流风遗韵有以激之欤?
朴尝生二贤故乡,自为儿童,知学前言往行,尝慨然兴慕。
今喜斯堂之复,于将归日整衣升堂,徘徊瞻顾,赋「高山仰止」之诗;
退而仰公寿像,赋「岂弟君子」之什。
当以区区之地,历告乡人,俾如王、董者,或偕而进用,咸知公之教各大显于时,以发扬江山之胜概,则资阳僻陋,亦足以自名于天下。
然则斯堂之复非细事也,遂与乡人重拜辞。
公讳师锡,字舜钦,昔宰百里,任纠书,佐计台,典合阳,剸拨区处,咸有治状,不独见于吾州为然云。
绍兴己巳初吉,发遣荣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杨朴记。
终论 其四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水心文集》卷五、《水心别集》卷一五
请言女真所以守之者。
夫阿骨打、黏罕者,生于东北穷远之小夷,非素有兼天下之虑也。
契丹久安而政悖,一朝起于不顾死命之中,屡败辽人,杨朴者因教以称帝改元,至尽并契丹而燕人为之用。
郭药师导以犯阙,其后遂破都城而据中原。
盖昔之所谓刘、石、鲜卑、氐、羌,皆尝生长中国,奋其雄心,公起窥伺。
而黏罕、兀术本无其志也,特以敢于杀斗而二国皆自莫敢较。
其故臣亡虏相与为之立其国家,文法制度,参以本朝及辽之大略,繁杂牵制。
若乃聚重兵,凭坚城,衣食嗜好,极于精善,非复戎虏之本质矣。
始者我以二圣、显仁之故,使命百请以讲和好,骄不见从。
郦琼之叛,拥全众以归刘豫,虏疑有间且合从困彼也,遂急废之,以河南、关、陕来而罢兵。
兀术再出,大败于顺昌、柘皋,始稍惧我,而盟约遂定。
且以女真种落而兼中原契丹为之主,其势不顺,其心不服。
而保守至今六十馀年者,以中原积怯懦不自振之气,且无有为天下倡者;
虽或倡之,而居文法牵制之地,亦决不能坚壁而穷斗故也。
绍兴十一年之后,不惟我之所欲者专在和好,而女真之族类亦皆以和为利。
亮氏弑君杀母,志平区夏,移都旧汴,南临江、淮,鼓声所震,水波腾涌。
然发足未几而今酋自立于后矣,方变昔日之君臣而为敌国,又常声以还故疆为言。
范成大之使,汤邦彦之使,中间屡较礼文矣。
自其向者平视我师,投袂贾勇,及此开隙,足以取怒,而虏卒不动。
今岁迁入其穴,传闻多端,难可信据;
然而上京萧条,从行死丧,思燕之乐,既而复返,此不可诬也。
然则女真失其故部与契丹之地,而以燕为家,其君臣上下,文法制度,所以守其国者,皆以中国为法,而又愿和而不愿战,喜静而恶动,是虽有六十年积累之久,而与此二国之人,终非有手足肺腑之托也,其与刘、石、鲜卑、氐、羌之勍对不侔也明矣。
然则其事在一大战而胜之耳。
夫一大战而胜,虏之心摇,不复留中原,当以燕为固耳。
吾之始一大战而胜,其求中原也固易;
及其终于胜而不可禦,使并燕得之,此则难矣。
虽然,事岂有不难而后成者哉?
今姑未言其终于胜而不可禦者,姑求其一大战而胜之之道焉。
胜之之道,尽去吾之弊政,用必死之帅、必死之将、必死之士,决坏二百年糜烂不可通之说,真以必死敌之,则胜矣。
若今世之言兵,出某策,张某阵,用某人,以奇立功者,岂可赖邪?
在以实胜虚,以志胜气,以力胜口而已矣。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冯本作偈)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 其六 老巫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灾祸妖祥判立谈,白头犹舞茜衣衫。
卖符效速抛农业,治祟年深转法衔。
三老赛冬为杀豕,四婆开岁倩祈蚕(自注:随著四婆裙子后,杨朴诗也。)
暮归舍下分馀胙,不信人间有季咸
杨通老移居图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后村题跋》卷四
一帽而跣者药瓢书卷先行,一髻而牧者负布囊驱三羊继之,一女子蓬首挟琴,一童子肩猫,一童子背一小儿,一奴荐席筠篮帛槌之属,又继之。
处士带帽执卷骑驴,一奴负琴,又继之。
细君抱一儿骑牛,别一儿坐母前持箠曳绳,殿其后。
处士攒眉凝思,若觅句然。
虽妻子婢奴生生服用之具极天下之酸寒褴缕,然犹畜二琴,手不释卷,其迂阔野逸之态,每一展玩,使人意消。
旧题云《杨通老移居图》,不知通老乃画师欤,或即卷中之人欤?
本朝处士魏野有亭榭,林逋无妻子,惟杨朴最贫而有累,恐是画,但字契玄,不字通老,当访诸博识者。
韩母李氏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六
李氏自承宣使耕扈从南渡,始为闽人,居城东城。
夫人讳道康。
曾大父荀,擢第,终衡州法掾
大父荀。
父国材,赠承信郎
兄亮,魁庆元龙飞武举,牧二州。
弟师,武魁绝伦省试。
初,伯氏为夫人择对,以归韩君永字昭父,行义推于乡,自号王阳翁
夫人不以夫贫而事姑孝谨,每曰:「吾何以报妇」!
夫耽书外不屑群碎,夫人益勤生葺家,水菽尽欢。
拊庶出女甚慈。
嫠居二纪,虽赀薄力微,若不能自存,然男毕娶,女有归。
葬叔姒之丧,为嫁女字幼女。
妹丧所天,依夫人以居,没赖以葬,又收孤甥养之,里人服其贤智。
始余以大蓬召,过岊江,约夫人子斗同载,夫人勉斗行,曰:「是翁长者,可也」。
至都不数月,余逐去朝,他贵人争扫榻以延斗。
斗曰:「吾母命吾从后村翁,翁去余留,可乎」?
即日挑包出关,从余至家塾。
一日闻夫人体中小不安,雨泣辞去。
越壬子□□己卯,夫人年七十八矣,属疾三日而遂终。
斗□□□之归,不复离膝下。
其秋往应漕牒,还道顺昌,以夫人年高,预求美槚载归。
及门,夫人已属纩,以其木殓,人谓纯孝之感,而斗犹以不及侍疾为大恨。
余与斗游,知夫人于六经多能默诵,属文染翰如学士大夫然。
二子:斗、滋。
一女,适进士赵某
滋以是岁先夭,夫人伤悼,始衰。
男孙四人,女孙二人。
夫人之殁以十一月丁酉,葬以明年月某日原,斗来请铭。
阀光显,韩父子隐约,而夫人安之,视陋巷菜羹如华屋玉食。
杨朴之妻以其夫之聘召为忧,种放之母不以其子之授生徒有声闻为喜,夫人平生大都有杨妻、种母之风矣。
斗字孔思。
铭曰:
友母之子,铭母之藏。
斗也显荣,自表于冈。
刘后村所跋杨朴移居图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七 人事类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
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赶入山。
西域王君玉诗二十首 其十七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蓑衣狂脱暮江边(江边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杨朴诗『狂脱酒家春』,醉后咏蓑衣也。」),一醉宁论价十千。
老矣冯唐何所往,归与陶令最为贤。
灵苗细细初盈圃,春水涓涓渐满泉。
酒醒梦回无个事,澄心忘虑体三玄。
题绣馀残稿后 其四 清 · 吴之振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黄叶村庄诗集卷七
家世流传住相州(即赵忠定公生贤里。),桑畦麦垄绕溪流。
四婆六甲犹输失(用杨朴处士义山「衮师」诗语。),井臼操持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