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萧相国真赞 唐 · 孙樵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四
咫尺天威,首出时杰。
英眄横溢,神锋秀发。
秋空健骨,霜夜皎月。
剑淬愈利,玉烧不热。
锦浦宸游,传岩梦说。
驭物惟诚,在公抗节。
安宗祏,荡扫氛孽。
黄道回日,翠华归阙。
秕糠魏丙,肩袂稷契。
仰止丹青,永保徽烈。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八 萧酂侯 明 · 孙承恩
佐时兴王,根本重任。
赞治平,画一之政。
谦谦其退,翼翼其恭。
一代元臣,高令终。
上党韩公奉使朝京 其六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四○第二十
已教姓字动堪舆,令德仍兼有令誉。
总说周公勤吐握,曾闻萧相爱图书。
高飞喜见凌霄鹤,得意真同纵壑鱼。
万里青云生脚底,功名可信笑谈馀(右鱼韵)
成帝绍封功臣 西汉 · 杜业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昔唐以万国致时雍之政,虞、夏以多群后飨共己之治。
汤法三圣,殷氏太平。
周封八百,重译来贺。
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于不及下车,德念深矣。
成王察牧野之克,顾群后之勤,知其恩结于民心,功光于王府也。
故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高其位,大其宇,爱敬饬尽,命锡备厚。
大孝之隆,于是为至。
及其没也,世主叹其功,无民而不思,所息之树,且犹不伐,况其庙乎?
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
逮汉功臣,亦皆剖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魂,赏亦不细矣。
百馀年间,而袭封者尽,或绝失姓,或乏无主,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湣隶,死为转尸。
以往况今,甚可悲伤。
圣朝怜闵,诏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示化劝后也。
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汉书·高惠高文功臣表序》:「善乎杜业之纳说也」云云,于是成帝复绍萧何。哀、平之世,增修曹参周勃之属。)
桓子新论:言体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凡人耳目所闻见,心意所知识,情性所好恶,利害所支流不,亦皆同务焉。
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浅,听明有暗照,质行有薄厚,亦皆异度焉。
非有大材深智,则不能见其大体。
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
夫言是而计当,遭变而用权,常守正(当作「居常而守正」),见右不惑,内有度量,不可倾移,而诳以谲异,为知大体矣。
如无大材,则虽威权如王翁,察慧如公孙龙,敏给如东方朔,言灾异如京君明,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祗益不知大体焉。
王翁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
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论,莫敢干犯匡谏,卒以致亡败,其不知大体之祸也。
(当有「知」字)帝王之大体者,则高帝是矣。
高帝曰:「张良、萧何、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故得天下」。
此其知大体之效也。
王翁始秉国政,自以通明贤圣,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诸明习者通共(有脱误)
苟直意而,得之而用,是以稀获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
此不知大体者也。
高帝怀大智略,能自揆度。
群臣制事定法,常谓曰:「庳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为之」。
宪度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
此知大体者也。
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
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
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
此不知大体者也。
高祖欲攻魏,乃使人窥视其国相及诸将率左右用事者,知其主名,乃曰:「此皆不如吾萧何、曹参、韩信、樊哙等,亦易与耳」。
遂往皮之。
此知大体者。
王翁前欲北伐匈奴,及后东青、徐众郡赤眉之徒,皆不择良将,而但以世姓及信谨文吏,咸遣亲属子孙素所爱好,咸无权智将帅之用,猥使据军持众,当赴强敌,是以军合则损,士众散走,咎在不择将,将与主俱不知大体者也(《群书治要》)
马敬常 元 · 顾逖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五十三
我马纷纷北渡河,将军勋业尚蹉跎。
十年鬓发时看镜,万里风霜夜枕戈。
知已有如齐鲍叔,得君无复汉萧何
锦衣未解归乡国,南越封王属尉陀。
陈崇草奏称莽功德 新朝 · 张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窃见安汉公自初束修,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午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
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
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
周公诛管蔡,季子鸩叔牙,公之谓矣。
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马,委以国统。
孝哀即位高昌侯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统,公手劾之,以定大纲。
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舆幄坐,以明国体。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公之谓矣。
深执谦退,推诚让位。
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壹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公之谓矣。
当此之时,宫亡储主董贤据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结雠中山,则必同忧,断金相翼藉假遗诏,频用赏诛,先除所惮,急引所附,遂诬往冤,更征远属,事势张见,其不难矣!
赖公立入,即时退,及其党亲。
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乘其未坚,厌其未发,震起机动,敌人摧折,虽有贲育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是故董贤丧其魂魄,遂自绞杀。
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祸。
《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则有功」,公之谓矣。
于是公乃白内故泗水相丰、令邯,与大司徒光,车骑将军舜建定社稷,奉节东迎,皆以功德受封益土,为国名臣。
《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也。
公卿咸叹公德,同盛公勋,皆以周公为比,宜赐号安汉公,益封二县,公皆不受。
传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公之谓也。
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父子之亲天性自然,欲其荣贵甚于为身,皇后之尊侔于天子,当时之会千载希有,然而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让退,动而固辞。
《书》曰「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自公受策,以至于今,亹亹翼翼,日修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国,俊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平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
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
《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
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
又上书归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倡始
于是小大乡和,承风从化,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翕然同时,各竭所有,或入金钱,或献田亩,振贫穷,收赡不足者。
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
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
《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比三世为三公,再奉送大行,秉冢宰职,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书》曰「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公之谓矣。
此皆上世之所鲜,禹稷之所难,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
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嘉瑞叠累,岂非陛下知人之效,得贤之致哉!
故非独君之受命也,臣之生亦不虚矣。
是以伯禹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揆公德行,为天下纪;
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基成而赏不配,纪立而褒不副,诚非所以厚国家,顺天心也。
高皇帝褒赏元功,相国萧何邑户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入殿不趋,封其亲属十有馀人。
乐善无厌,班赏亡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是故公孙戎位在充郎,选由旄头,壹明樊哙封二千户
孝文皇帝褒赏绛侯,益封万户,赐黄金五千斤。
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户以封卫青,青子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
孝宣皇帝显著霍光,增户命畴,封者三人,延及兄孙。
绛侯即因汉藩之固,杖朱虚之鲠,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其事虽丑,要不能遂。
霍光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害断历久,统政旷世,虽曰有功,所因亦易,然犹有计策不审过征之累。
及至、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
课功绛、霍,造之与因也;
比于、戎,地之与天也。
而公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伯禹、周公等盛齐隆,兼其褒赏,岂特与若云者同日而论哉?
然曾不得蒙等之厚,臣诚惑之!
臣闻功亡原者赏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检。
是故成王之于周公也,度百里之限,越九锡之检,开七百里之宇,兼商、奄之民,赐以附庸殷民六族,大路大旂,封父之繁弱,夏后之璜,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白牡之牲,郊望之礼。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
子父俱延拜而受之。
可谓不检亡原者矣。
非特止此,六子皆封。
《诗》曰:「亡言不雠,亡德不报」。
报当如之,不如非报也。
近观行事,高祖之约非刘氏不王,然而番君得王长沙,下诏称忠,定著于令,明有大信不拘于制也。
春秋晋悼公魏绛之策,诸夏服从。
郑伯献乐,悼公于是以半赐之。
绛深辞让,晋侯曰:「微子,寡人不能济河。
夫赏,国之典,不可废也。
子其受之」。
魏绛于是有金石之乐,《春秋》善之,取其臣竭忠以辞功,君知臣以遂赏也。
今陛下既知公有周公功德,不行成王之褒赏,遂听公之固辞,不顾《春秋》之明义,则民臣何称,万世何述?
诚非所以为国也。
臣愚以为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
所赐之品,亦皆如之。
诸子之封,皆如六子。
群下较然输忠,黎庶昭然感德。
臣诚输忠,民诚感德,则于王事何有?
惟陛下深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周之盛,敕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令天法有设,后世有祖,天下幸甚(《汉书·王莽传》上)
扬雄书从取方言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叩头,昨受诏五官郎中,田仪与官婢陈征骆驿等私通,盗刷越巾事,即其夕竟归府,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𡨃代语僮谣歌戏,欲得其最目。
从事郝隆𡨃之有日,篇中但有其目,无见文者。
先君数为孝成皇帝言,当使诸儒共集训诂,《尔雅》所及,五经所诂,不合《尔雅》者,诂鞫为病,及诸经氏之属,皆无證验。
博士至以穷世之博学者,偶有所见,非徒无主而生是也。
成帝未以为意,先君又不能独集,至于身,修轨不暇,何偟更创。
属闻子云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其所解略多矣。
而不知其目,非子云淡雅之才,沈郁之思,不能经年锐积,以成此书。
良为勤矣。
虽不遘过庭,亦克识先君雅训。
三代之书,蕴藏于家,直不计耳。
今闻此,甚为子云嘉之已。
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知徭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不以是时发仓廪以振赡,殊无为明语,将何独挈之宝。
上以忠信明于上,下以置恩于罢朽,所谓知蓄积善布施也。
萧何造律,张仓推历,皆成之于帷幕,贡之于王门,功列于汉室,名流乎无穷。
诚以隆秋之时,收藏不殆;
饥春之岁,散之不疑,故至于此。
今谨使密人奉手书,愿颇与其最目。
得使入箓,令圣朝留明明之典,叩头叩头(《方言》、《古文苑》。案张溥本有《邓析子序》,今编入《刘向集》。)
陈茂叔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一、《佩韦斋文集》卷一○
三代之士,以乡举里选进,故士知修于家而已,未有不闻于乡而达于朝廷者也。
周衰之末,乡举里选之法坏,为士者始皆游说以媒其身。
汉袭秦弊,挟书之禁未除,骑项溺冠,至以儒相诟病。
当是时,海内一统,而从衡捭阖复无所用之,于是豪杰之士如萧何、曹参辈,又皆以刀笔吏起。
风声气习,浸淫于后,故虽立学校,举孝廉,策贤良方正,而黄霸卒史选,薛宣书佐选,丙吉、尹翁归以狱吏选,其他繇此途出,不可缕举。
非士而甘于吏也,怀材抱艺,郁不遇时,使非以道味自饴,则去而为吏,事埶然尔。
秦汉之间,舍黄、绮四贤之外,士之甘于隐逸者几何人哉?
然则士之生于三代之下者,亦可悲也已。
兵燐十年,车书虽同,科目未设,士之通经术、工文辞者几无用于世,颠顿狼狈,失所操持,盖不忍言矣。
甚者征徭困之,夫役挠之,时俗又从而姗笑之。
及夫发愤为吏,则刀笔之未工,法律之未究,其表表者不过齿名庠序,卯申图一餔啜而止耳。
嗟夫,士之重可悲也!
吾友陈子乃能杰然自立,为名卿贤大夫所知,征徭不能困,夫役不能挠,时俗不敢姗笑,一旦发愤为吏,则又刀笔法律若素习者。
嘻,亦难矣!
朅来访别,往服厥事,岂怀材抱艺,不肯汩没,以故慕萧、曹诸公之所为邪?
虽然,子固贤于今之所谓士也矣。
抑子之所隶者漕,漕之所榷者盐,东南斥卤淮为上,浙次之,闽又次之。
比年以来,榷利之取寖多,禁罔之设寖密,巡捕之员寖夥,加以奸贪恣肆,掊歛椎剥,获一冒禁之徒,根连株逮,动至什伯,富家巨室至重足屏息以俟。
其弊皆萌于逻卒,成于胥史,而汎于转运使、副之为也。
尚书李公仲常以洁廉忠信为之先,李君仲方以清修勤敏为之佐,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趣办之饶,会计之当,二浙之民赖以苏息。
子行矣,合以平日之所学者,而禀承二公之所行者。
簿书期会之馀,藏修涵养,毋惰毋画,则以儒饰吏,虽不得为三代之士,犹以文毋害而为汉之士。
不然,吏其身,复吏其心,惨礉酷烈,头会箕歛,纵复倍榷利而赢之,吾不取也,且二公亦安取此哉!
子刚塞果毅,其趋事静以敏,其与人交忠以信,以之为吏,疑无是患,而吾犹拳拳焉,盖悲士之不遇而为吏,又恐吏之不能吏而愈有愧于今之士也。
吾尝辱知二公,而子又尝辱师于我,于其行,故无所顾忌而索言之。
乞访遗书劄子1143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臣闻自昔右文之主,遭时艰难,图典散逸,必汲汲搜求,常若不及。
是以汉唐之间,或访以使者,或遗之金帛。
故当其时,断简残帙,晦而复出。
国朝承五闰之后,尺简不存。
至太平兴国中,始命三馆以《开元四部书目》阅所阙者,疏其名于待漏院,许天下吏民诣官投进。
及三百卷者,送学士院验人材补授。
于是四库之书复全。
圣圣相继,签縢之盛跨越前代。
陛下践位,复秘书省,仿唐十八学士之制而定其员,广求遗逸以补麟台之阙,其大惠也。
臣以职事幸预校雠,视今所藏,殊未及承平时十之一二。
汉祖入关,锋刃未解,犹且先遣萧何收秦图籍。
仰惟陛下天纵将圣,万机馀暇,留神简策。
而今日海内承平无事,固宜铺张文物,以侈中兴之观,诚非入关比,而典籍犹未大备,殆阙文也。
伏望睿慈举行兴国之制,以《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参校,凡馆中所阙者,榜之检鼓院
仍照监司守令精意括访,凡臣庶所藏之书,列其目以闻。
然后具秘阁所阙,委所在州县给纸札抄录。
其有愿进者,卷给钱帛,而卷帙之富,则别议褒赏。
臣将见秘册奥书,丛然集于阙下,诚有以副陛下右文之意。
论选择将帅劄子117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闻居无事之时而为有事之备,此策之上也。
将帅者,备有事之用者也。
然无事之时常若有馀,一旦有事,缺然若不足于用,何也?
是不讲之于无事之时也。
国家今日不可谓无事矣,然已用之将帅不过递迁于行伍等级之间,未用之豪杰不过三年一试于笔墨弓马之际。
夫三年一试,所得者几何人?
而等级递迁,又岂能脱然而出,拔然而上,居不次之位,立非常之功者哉?
韩信大将,出于亡虏;
葛亮立军帅,起于草庐。
汉高帝、蜀先主一入萧何、徐庶之言而用之,大则席卷四海,小则鼎峙一方。
世不生才,才不资世!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也。
先民有言,将相无种,故或出于奴仆,或出于军卒,或出于盗贼,惟能不次而用之,乃为名将耳。
方今伍符尺籍之众不可尽试,臣愿陛下令偏裨以上更迭入觐,陛下时御便殿,躬阅能否,审其辞气之英果,选其面貌之丰庞,察其技艺之迅厉,拔尤取颖,彼将人人献状,唯恐居后。
而又使侍从台谏随其人之所长而举之,其得人失人而殿最与之同。
臣将见颇、牧辈出,英、卫相望矣。
故选将任将之道无他术焉,在陛下一人而已。
古诗云:「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惟陛下留神省察。
奏益封莽爵邑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二
太后委任大司马莽定策安宗庙。
大司马霍光有安宗庙之功,益封三万户,畴其爵邑,比萧相国
莽宜如故事(《汉书·王莽传》上:塞外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正月白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群臣因奏言。)
奏加梁冀殊礼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
悉以定陶成阳馀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
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
十日一入平尚书事。
宣布天下,为万世(《后汉·梁冀传》「元嘉元年」。「于是有司奏」)
秦君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余闻汤武千载,周孔异世,以义相高,况余忝禄,践迹遵基,窥慕扬善,喟然而叹,其鄙辞曰:
于穆秦君,命世优迈。
承祖皇口,裔出睪□。
纪行录功,必本其初。
惟君总角,励志仲尼
从容六艺,□佃田畴。
升阶英妙,转典蒸黎。
为政崇博,五教并和。
仁贤叙位,法依萧何
囹圄空虚,乡无逋逃。
凡百肃雍,莫不率从。
境内既宁,路不资遗。
耕夫千亩,馀种不归。
立清介白,食茹拔葵。
三年有成,婴儿谣歌。
鼓腹喜德,踊跃呕唏。
水静鱼集,国富民繁。
户增十倍,牧守孔嘉
怒不断刑,宽不容非。
化准邠邵,比翮而飞。
永如南山,不缺不亏。
略取大较,丹书刻石。
垂示后昆,识者察焉(顾氏《金石文字记》)
吴良议郎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前以事见,须发皓然,衣冠甚伟。
夫荐贤助国,宰相之职,萧何韩信,设坛而拜,不复考试。
今以议郎(《后汉·吴良传》「东平王苍上疏荐显宗以示公卿」云云。又见《北堂书钞》五十六引《东观汉记》有「萧何」已下四句。)
十八侯铭 其一 酂侯萧何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耽耽相国,弘策不追。
御国维纲,秉统枢机。
文昌四友,汉有萧何
序功第一,受封于酂(《通典》一百七十七引下四句,以为《泗水亭高祖碑》,知此十八铭皆碑中语也。)
建言封萧何等后裔 东汉 · 韦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九
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后汉·韦彪传》)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868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渚宫
引用典故:一叶先穿 三冬
往岁酂侯渚宫,曾将清律暖孤蓬。
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言重不能轻薄命,地寒终是泣春风。
凤凰池(一作也合)台星拆,回首岐山忆至公。
陈智叔舍人赴召 宋 · 陈藻
 押尤韵
紫袍入手闰两周,黄纸除书作郡侯
后薪莫讶还居上,巨鱼直是能吞舟。
萧何乃知天下信,鲁人祇道东家丘
到了公评难嫉忌,远皆敬服近何尤。
器识高明官令显,羞作软媚随波流。
胆略肯因权势屈,事机果中日前筹。
鸿飞似退正仙翼,不蓍不龟心有眸。
兵形敌计何英识,胍络岂从经外䌷。
友于根自惟孝发,论语尚书政所由。
君于骨髓已先得,字是皮毛剥便投。
强收老泪且分袂,情共斯文苑囿留。
济南等四王勿名诏(七年正月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
《礼》云伯父归宁乃国,《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之至也。
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忠贤也。
况兼亲尊者乎!
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皆勿名(《后汉·东平宪王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