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梨山祈雨文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某年某岁某月某朔,具位韦某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昭告于梨山忠惠公之神:夫旱乾水溢虽出于天时,或系之人事,然祷祈有以取赖,必吾境内之神素能为福于吾民者,此养民之官所宜蚤夜皇皇,以致虔恳也。今千里之内,秋田将秀,而愆亢弥月,即就枯槁,群氓疾首,有沟壑之忧。神其忍视众患而不施幽赞之力,以继前日之灵惠耶?某被王命,为部使者四月于兹,而罹此暵灾,恐惧危厉,不知所措。求所以祷祈取赖在吾境内而素能为吾民之福者,唯神为先,是用斋戒精意,徼神之惠。神其享吾诚,念吾民,沛膏泽于旋踵,回凶荒于已兆,血食斯土亦无疆惟休,报神之功,不其伟哉!尚飨。
白莲院观蔡君谟要师遗迹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盘屈龙蛇未奋身,老禅当日亦知人。
来趋莲幕文章客,去作金銮侍从臣。
物外论交终不泯,壁间题字尚如新。
年年杨柳春先绿,谁复多情与望春。
君仪惠莆田陈紫荔乾即蔡君谟谓之老杨妃者二首 其一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莆田乾荔老杨妃,谁在开元得见之。
却忆沉香亭北畔,轻红曾照赭黄衣(自注:杜甫云轻红擘荔枝。)。
君仪惠莆田陈紫荔乾即蔡君谟谓之老杨妃者二首 其二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红绡皮皱核丁香,日曝风凝玉露浆。
不向海边为逐客,长安无此荔枝尝。
宋故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宣徽南院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充太乙宫使东平郡开国公食邑六千户实封一千四百户上柱国吕公行状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王魏公集》卷八
本贯开封府开封县汴阳乡。伯祖为户,曾祖龟祥皇任殿中丞,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鲁国太夫人李氏。祖蒙亨任大理寺丞,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韩国公;祖母韩国太夫人韩氏。父夷简皇任太尉致仕,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妣楚国太夫人马氏。
公讳公弼,字宝臣。少以父荫守将作监主簿,累迁大理寺丞。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将作监。迁殿中丞,判尚书祠部。迁太常博士,通判郑州。丁母夫人忧,服除,判吏部南漕,赐绯鱼袋,以尚书屯田员外郎擢充三司判官。公以文靖公方引疾得谢,恳辞不拜,乃提点府界诸县镇公事。久之,复以为三司盐铁判官。文靖公薨,以恩迁度支员外郎。服除,又为盐铁判官,为淮南转运使,赐紫金鱼袋。召为三司度支判官,迁兵部员外郎,纠察在京刑狱,拜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北道民力贫敝,困于饷役,公始通御河之漕,移内郡之粟以实塞下,又置铁冶以佐经费。因请减近边屯戍冗兵,使就食京东诸郡,练训义勇以助战守,诸城皆增置壮城军,不给他役,专事修筑。大名埽累年决溢,公议脩郭固口以杀水势,河患遂息。公在部四年,省支移之赋与不时之役以数百万计。于是自天子大臣皆知公才能可用,就改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充都转运使。召还,权三司度支副使,权判吏部流内铨,加龙图阁直学士、高阳关路经略安抚使,知瀛州。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御史言判登闻鼓院刘宗孟,事连宰相,委公鞫治,公尽理推折,无所顾避。进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辞不拜。充同群牧使,为北朝祭奠使,再除枢密直学士、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滑州。迁右谏议大夫、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知延州。公所至严重安静,不苛不纵,未尝法外戮人,而军士肃然。蕃官胡乙叛归夏国,公移文诘执,杀于境上。异时守帅属羌逃去,或不敢究,以幸无事。至公令行,莫不詟伏,终公去,无一人叛去。召充群牧使,判尚书兵部,提举醴泉观,拜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邛蜀远方,其俗易摇,为守者往往务为威严,以尽察为能。公独抚以宽恕,屡以有年,蜀人德公,其去也,作《蜀父吟》以思之,方今流传不息。英宗即位,加给事中,迁尚书工部侍郎,召为群牧使、权三司使。尝奏事殿中,英宗谓之曰:「前使蔡襄,诉讼多不以时决,颇有留事,卿何以处之」?公对曰:「臣自蒙恩备位,即考求襄之政事,未见其怠且失也,恐言者妄尔」。上省纳之,居月馀,遂拜枢密副使。公自以世受国恩,知无不言,因奏疏言:「陛下即位以来,谏官御史之言罕见听用,虽有耳目之官,实无视听之助,非所以明四目、达四聪。望陛下自今以来,政事责成于大臣,视听专委于台谏。能其言者即加宠任,失其言者无惮绌易,则言路通而视听广矣」。又乞以《祖宗故事》常置玉几,延英讲读更用此书,以代史传,言甚切至。尝从容进对,上论及人物,使公选择可用者以名闻,公荐十馀人,皆当世一时之选,多被进擢,有至大用者。于是朝廷士大夫皆叹曰:「吕公真知人」。今上即位,以功加刑部侍郎。上既更用大臣,擢公为枢密使,制曰:「屡形忧国之言,多发便时之策」。于是天下又知公有言于上也。公在政府七年,持法守正,议论不阿权贵。尝奉手诏条列边事,公上十事,多见采用。其言京东武卫令分隶河北诸路总管司,更出防戍,可代京师禁卒,以省冗费。河北义勇率五分择一分为上等,募令养马骑射,优为复除,条目完具,公私便之,迄今著为定法。又奉诏条陈陕西守禦之策:议者欲废庆州帅府,以隶鄜、延州,东自黄河白草,西抵环州定边,凡二十二寨,其地相去千里,若为一路,则番汉往来,缓急应劳,不及事矣。议既不合,或欲委之边臣经度,公曰:「此事系朝廷,不宜委之边臣也」。卒从公议。会久旱不雨,上延对辅臣,访以切务。公即时上疏,大旨以谓为君者不可以圣自尊,当用晦以接下;为臣者不可以卑自谦,必抗忠以责难,鉴知人之艰,救虚文之敝。又言天下转运使、提点刑狱,请令久任使于通判、知县中各举人自代,委中书考核治行,后加试用,以所荐贤否为监司黜陟。上嘉纳焉。已而,公弟公著擢御史中丞,公以私门恩宠过盛,与其弟逊避久之。制诏谕以朝廷至公之意,至于三四,乃各就职。明年,拜观文殿学士、尚书吏部侍郎、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时朝廷以宰相宣抚河东、陕西,遂遣将西略,城啰兀,修列堡障,通绥银路,诏公应接。公随宜绥抚,众赖以安。初发兵夫二万,转饷啰兀,由荒惟三泉新路以往,公曰:「我之大兵虽已通行,西人必设伏断我粮道,我师退不可得,进不逢援,无噍类矣。今永和关路虽迂远,且违宣抚之期,然可免钞略之患」。乃使由永和关以往,已而神堂援兵果遇伏,不得进,边人乃相与感泣,德公之活己也。上闻之嘉叹,手诏褒谕。时既城啰兀,筑三寨,又欲增置堡障。公上言:「三寨之役糜坏两路民力,未能成就,何容此外更置堡障?臣观三寨地形散漫空阔,必难固守,大兵入界,杀获既多,西人怀忿,日夜聚兵,必为边患。臣望朝廷罢寨戢兵,专为静重之策,以沮西人犯边之谋」。后卒如公策,筑三寨,贼遂不复入寇。初宣抚使之出,以知制诰为判官,将吏当赏者得承制专行,而所赏多所未当,公奏言:「臣得宣抚司指挥,令本路出兵至啰兀城,与种谔会合,又令修筑三寨。许咸吉既领兵至会合处,道上初不遇大敌,捕斩老小驱掠牛羊而已。至于创置三寨,致西人将引重兵攻剽争夺,又不能成就。今论功行赏,不自朝廷,至如都钤辖、宣事舍人,盖朝廷直(原缺)之官,又不用制敕,先已除授,论议纷纷,皆以谓自昔人臣得专封拜,非治平得已之事也。臣望陛下以入界将佐功状委中书枢密院,重责裁定,则功赏不僭,稍全国体」。书奏,从之。时转运使以军兴调发遽急,骚动内郡,得罪朝廷,悉罢归之。又言事不豫图,迫以期会,其势不得不至骚扰,朝廷为薄其责。顷之,公以疾乞便郡,得知郑州。州之西南旧引湖水入城,东注仆射陂,灌溉民田。议者以堤防为费,请废罢,公以谓堤防之费可损而无扰也,灌溉之利顾可废哉。乃料役兵脩完,民知水之存而不知工之所自出也。又为斗门以走暴涨,郑人便之。会临洮用兵,帅守之臣往往挠谋沮计,倾毁任事。上以公忠精,乃拜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傅,充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使者谕旨召入朝,面加慰劳。公始至,凡所处画条目钜细皆躬自临督,从宜制变,悉中机会。其后王韶收复熙河,以公有劳,就加检校太尉,固让不从,而公且得疾矣,累请汝州,得判河阳。上遣中使将御医诊视,因请管城私第,乞领西太乙宫,乃拜西太乙宫使。熙宁六年三月八日,薨于家,享年七十六。讣闻,上震悼,辍视朝二日,赠守太尉,赙某物。吕氏自公高祖梦奇为后唐北京副留守,家于太原。曾祖龟祥开宝中为殿中丞,知寿州,因居于下蔡。祖蒙亨淳化中官至大理寺丞,伯祖蒙正相太宗、真宗,遂为开封人。考文靖公相仁宗二十馀年,今配食庙庭,其行治勋烈,载于国史。始文靖尹治开封,政事为当时第一。及公兄弟三人,相继为善政,都人以为荣,士大夫以为能世其家焉。当文靖薨,仁宗念其勋劳,又知公为贤,尝亲书公姓名于殿楹,欲大用者数矣,未果也,故英宗擢公主大计,月馀遂登枢府。公出入内外,详达治体,受命之日,人莫不谓宜。天性纯孝,事文靖公无纤毫过失,故文靖公加爱焉。平居好学问,克己下士,来者必尽其意,及在朝廷,耻言人过,所荐士百馀人,多为名臣,有未识其面者。每进见上前,奏议谆谆,皆出于仁厚。其处大事,虽仓卒之际,常从容有馀。度量宏博,家人亦不见其喜愠也。在政府时,即治地乡里,日欲乞身以归。已而出帅并、秦,志不得就,然未尝以内外易意。其所经画,皆以不失朝廷威重、绥辑边民为意,故所临莫不称治。及以疾还第,精识不衰,疾革之日,屏去姬侍,顾子孙在前,谕以后事,安然无怛色。公先娶扈氏,赠赞皇郡夫人;再娶王氏,太尉文正公之女,赠清原郡夫人。皆先公卒。子右赞善大夫希逸,赠尚书司门员外郎,好学自守为善士,公所器重。希仁大理评事,赠殿中丞。希明秘书省校书郎。希逸、希仁早卒。女四人:长适太常博士、秘阁校理韩忠彦,早卒;次适保州推官向纪,次又适忠彦,次适光禄寺丞赵倧。孙四人:淑问太常寺太祝,渊问秘书省校书郎,清问未仕。曾孙一人师中,未仕。公自高祖以上葬太原,曾祖而下葬开封新郑县神崧乡怀忠里。卜以今年五月某日,祔公之丧于文靖公之茔次。谨具历官行事状,请牒太常议谥所牒史馆垂编。谨录状上。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补编)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
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荔支叹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驰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洛下贡花自钱惟演始。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
跋君谟书赋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二、《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
乞赐度牒修廨宇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黄氏日钞》卷六二、万历《杭州府志》卷六二、康熙《钱塘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四年九月□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伏见杭州地气蒸润,当钱氏有国日,皆为连楼复阁,以藏衣甲物帛。及其馀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自后百馀年间,官司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中间虽有心长吏,果于营造,如孙沔作中和堂,梅挚作有美堂,蔡襄作清暑堂之类,皆务创新,不肯修旧。其馀率皆因循支撑,以茍岁月。而近年监司急于财用,尤讳修造,自十千以上,不许擅支。以故官舍日坏,使前人遗构,鞠为朽壤,深可叹惜。臣自熙宁中通判本州,已见在州屋宇,例皆倾邪,日有覆压之惧。今又十五六年,其坏可知。到任之日,见使宅楼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慄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及问得通判职官等,皆云每遇大风雨,不敢安寝正堂之上。至于军资甲仗库,尤为损坏。今年六月内使院屋倒,压伤手分书手二人;八月内鼓角楼摧,压死鼓角匠一家四口,内有孕妇一人。因此之后,不惟官吏家属,日负忧恐,至于吏卒往来,无不狼顾。臣以此不敢坐观,寻差官检计到官舍城门楼橹仓库二十七处,皆系大段隳坏,须至修完,共计使钱四万馀贯,已具状闻奏,乞支赐度牒二百道,及且权依旧数支公使钱五百贯,以了明年一年监修官吏供给,及下诸州刬刷兵匠应副去讫。臣非不知破用钱数浩大,朝廷未必信从,深欲减节,以就约省。而上件屋宇,皆钱氏所构,规摹高大,无由裁撙使为小屋。若顿行毁拆,改造低小,则目前萧然,便成衰陋,非惟军民不悦,亦非太平美事。窃谓仁圣在上,忧爱臣子,存恤远方,必不忍使官吏胥徒,日以躯命侥倖茍安于腐栋颓墙之下。兼恐弊陋之极,不即修完,三五年间,必遂大坏,至时改作,又非二百道度牒所能办集。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赐允从。如蒙朝廷体访得不合如此修完,臣伏欺罔之罪。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与王定国(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某再拜。递中领手教,知已到官无恙,自处泰然,顿解忧悬。又知摄二千石,风采震于殊俗,一段奇事也。某羁寓粗遣,但八月中丧一老乳母,子由到筠,亦抛却一女子,年十二矣,悼念未衰,复闻堂兄中舍卒于成都。异乡罹此,触物悽感,柰何柰何!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更相阔数年,索我阆风之上矣。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工,只是诗笔殊退也,不知何故。张公比得书无恙,但以厚之去妇,家事无人干,颇牢落。子由在筠,甚苦局事烦碎,深羡老兄之安逸也。非久,冬至,已借得天庆观道堂三间,燕坐其中,谢客四十九日,虽不能如张公之不语,然亦常阖户反视,想当有深益也。定国所寄临江军书,久已收得。二书反覆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谓「非茍知之亦允蹈之」者,愿公尝诵此语也。杜子美在困穷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今见定国,每有书皆有感恩念咎之语,甚得诗人之本意。仆虽不肖,亦尝庶几彷佛于此也。文字与诗,皆不复作。近为葬老乳母,作一志文,公又求某书,辄书此奉寄。今日马铺李孝基送君谟石刻一卷来,其后有定国题字,又动我相思之怀,作恶久之。数日前,发勾沈达过此,亦云与定国熟,船中会话半夜,强半是说定国。近有人惠丹砂少许,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养火,观其变化,聊以怡神遣日。宾去桂不甚远,朱砂若易致,或为致数两,因寄及,稍难即罢,非急用也。穷荒之中,恐亦有一二奇士,当以冷眼阴求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解化,而丹材多出南荒,故葛稚川乞岣嵝令,竟化于广州,不可不留意也。陈璞一月前,直往筠州看子由,亦粗传要妙,云非久当来此。此人不惟有道术,其与人有情义,久要不忘如此,亦自可重。道术多方,难得其要,然以某观之,惟能静心闭目,以渐习之,但闭得百十息,为益甚大,寻常静夜,以脉候得百二三十至,乃是百二三十息尔。数为之,似觉有功。幸信此语,使真气云行体中,瘴冷安能近人也。知有煞卖鹅鸭甚便,此间无有,但买斫脔鱼及猪羊獐雁,亦足矣。廪入虽不继,痛自节俭,每日限用百五十,自月朔日取钱四千五百足,系作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明以画杈子挑取一块,即藏去杈子,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可谓至俭。然犹每日一肉,盖此间物贱故也。囊中所有,可支一年以上,至时别作相度,日下未须虑也。儿子正如所料,不肯出官,非复小补也。信笔乱书,无复伦次,不觉累幅。书到此,恰二鼓,室前霜月满空,想识我此怀也。言不可尽,惟万万保啬而已。
跋王荆公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蔡忠惠公别纪补遗》卷上、《珊瑚网·书录》卷二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
题蔡君谟帖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蔡忠惠公别纪补遗》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慈雅游北方十七年而归,退老于孤山下,盖十八年矣。平生所与往还,略无在者。偶出蔡公书简观之,反复悲叹。耆老凋丧,举世所惜,慈雅之叹,盖有以也。
跋蔡君谟书海会寺记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蔡忠惠公别纪补遗》卷上、《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海会寺
君谟写此时,年二十八。其后三十二年,当熙宁甲寅,轼自杭来临安借观,而君谟之没已六年矣。明师之齿七十有四,耳益聪,目益明,寺益完壮。竹林桥上,暮山依然,有足感叹者。因师之行,又念竹林桥看暮山,乃人间绝胜之处,自驰想耳。
论君谟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
欧阳文忠公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近岁论君谟书者,颇有异论,故特明之。
跋君谟飞白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蔡忠惠公别纪补遗》卷上、《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和、缓之医,不别老少;曹、吴之画,不择人物。谓彼长于是则可也,曰能是不能是则不可。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馀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
跋君谟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仆论书以君谟为当世第一,多以为不然,然仆终守此说也。
跋陈隐居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二、《山堂肆考》卷一三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陈公密出其祖隐居先生之书相示。轼闻之,蔡君谟先生之书,如三公被衮冕立玉墀之上。轼亦以为学先生之书,如马文渊所谓学龙伯高之为人也。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评杨氏所藏欧蔡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珊瑚网》卷二四上、《蔡忠惠公别纪补遗》卷上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彫落磨灭,五代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馀,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国初,李建中号为能书,然格韵卑浊,犹有唐末以来衰陋之气,其馀未见有卓然追配前人者。独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文忠公书,自是学者所共仪刑,庶几如见其人者。正使不工,犹当传宝,况其精勤敏妙,自成一家乎?杨君畜二公书,过黄州,出以相示,偶为评之。
杂评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杨凝式书,颇类颜行。李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李国士本无所得,舍险瘦,一字不成。宋宣献书,清而复寒,正类李留台重而复寒,俱不能济所不足。苏子美兄弟,俱太俊,非有馀,乃不足也。蔡君谟为近世第一,但大字不如小字,草不如真,真不如行也。
王文甫达轩评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唐末五代文章卑陋,字画随之。杨公凝式笔为雄,往往与颜、柳相上下,甚可怪也。今世多称李建中、宋宣献。此二人书,仆所不晓。宋寒而李俗,殆是浪得名。惟近日蔡君谟,天资既高,而学亦至,当为本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