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1072年夏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积雨荒庭遍绿苔,西堂潇洒为谁开。
爱酒少师花落去,弹琴道士月明来。
鸡啼日午衡门静,鹤唳风清昼梦回。
野老但欣南亩伴,岂知(一作峰高)名籍在蓬莱。
拟剥啄行寄赵少师熙宁五年1072年夏 北宋 · 欧阳修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
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
搢绅相趋动颜色,闾巷欢呼共嗟愕。
顾我非惟慰寂寥,于时自可警偷薄。
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
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
车马阒然人已去,荷锄却向野田中。
来燕堂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原校:见《华阳集》 嘉祐三年1057年3月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二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党。
林泉富馀地,卜筑疏陈莽。
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
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概)
得名因谈笑,挥墨粲题榜。
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
人心乐且闲,鸟意颉而颃。
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脩)
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网。
红袂生暗香,清弦泛馀响。
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桨。
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圭)
虚容凉樾入,影与文涟荡。
晨飙转绿蕙,夕雨滋膏壤。
嘉辰喜盍朋,命驾期屡往。
觞咏陶淑真,世俗岂吾仿(洙)
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
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象
今此大基构,不图专奉养。
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绛)
原注:贤侯谓镇东军节度观察留后李端愿。 以上《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四 自知颍州至归作,起皇祐元年,尽熙宁五年
渔家傲 其三 赵康靖公1072年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四纪才名天下重。
三朝构厦为梁栋。
定册功成身退勇。
辞荣宠。
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
君恩近许归田垄。
今日一觞难得共。
聊对捧。
官奴为我高歌送。
韩忠献王书(二九 治平□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四
某启:日夕风凛,伏喜台候万福。
重辱手诲,仰认意爱之深。
某所以欲速出者,盖家居不遑安尔,谨当更与医工审议。
昨亦有一劄,乞更宽数日,皆寂然,所以尤难安处。
或因方便,特为略言及,岂胜大幸!
承谕曾见与叔平简,拙疾更不复云。
惟乞不赐忧轸,皇恐皇恐。
吴正献公(八 熙宁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正德《颍州志》卷六
窃承恳章屡上,而中外瞻瞩方切,恐未能遽遂高怀也。
叔平南都惠然见访,此事古人所重,近世绝稀,始知风月属闲人也。
呵呵。
有《会老堂》三篇,方刻石续纳。
儿子在宅叨聒,感愧感愧。
赵康靖公叔平(一 至和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启:辱教,并高邮二书,不胜感刻,足以仰见仁人之心恻物垂悯之深也。
方欲专驰人去请,时暑,重烦挥翰,来旦并伸面谢。
人还,姑此。
赵康靖公(二 至和三年七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八八
某启:累日阻拜见,不审尊候何似。
某为水所渰,仓皇中般家来《唐书》局,又为皇城司所逐,一家惶惶,不知所之。
欲却且还旧居,白日屋下,夜间上筏子露宿。
人生之穷,一至于此!
人马随多少,借般贱累,幸不阻。
赵康靖公(三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正德《颍州志》卷六、道光《阜阳县志》卷一七
某顿首启:初夏已热,不审动止何似。
郓去京师不为远,而叔平在外,宜日走讯问候兴居,而动辄逾时,虽云人事区区,实亦可责也。
某昨衰病屡陈,蒙恩许解府事,虽江西之请未获素心,而疲惫得以少休,岂胜感幸。
卜居城南,粗亦自便。
自在府中数月,以几案之劳,凭损左臂,积气留滞,疼痛不可忍,命医理之,迄今未愈。
天府孰不为之?
独衰病者如此尔。
东平风物甚佳,为政之暇,想多清趣。
更冀为朝自重,以俟严召。
递中谨奉此。
有恳,如别幅。
焦千之秀才久相从,笃行之士也。
昨来科场,偶不曾入。
其人专心学古,不习治生,妻、子寄食妇家,遑遑无所之。
往时闻郓学可居,所资差厚,可以托食,而焦君以郡守贵侯,难以屈迹。
今遇贤主人,思欲往托。
窃计高明必亦闻此,但恐郓学难居,今已有人尔。
若见今无人,则焦君不止自托,其于教导必有补益,亦资为政之一端也。
更在高明详择可否,俟有宠报,决其去就也。
谨于递中布此恳。
赵康靖公(四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八八
某启:久不奉状,乃以今夏暑毒非常岁之比,壮者皆苦不堪,况早衰多病者可知。
盛暑中忽得喘疾,在告数十日。
近方入趋,而疾又作,动辄伏枕,情绪无悰。
深思外补,以遂初心,而《唐书》不久终篇,用是更少盘桓。
侍祠既毕,当即决去,形容心志皆难勉强矣。
焦秀才挂念,方走淮南欲挈家,而其妇翁作省判,遂被留连,势不能去,然渠感愧非一也。
某久欲作书,属病,今犹居告。
叔平兄去后,子华作宪,遂鲜欢。
赵康靖公(五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启:近尝奉状。
秋雨早寒,不审尊候何似。
昨辱书,言郡封不安,劳虑医药。
数日前,闻果不起。
伏惟哀悼之怀,何以堪处!
无由陈慰,徒用瞻仰。
叔平素喜浮图之说,死生之际固已深达,兹顾未能顿至无念,谅用此可以少宽哀苦之情尔。
交游无以为言,聊以此塞悲,奈何奈何?
更希为国自重也。
谨于递中附此。
赵康靖公(六 嘉祐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顿首启:伏承荣被制书,入司天宪,中外欣惬,以谓肃政纲以重朝廷,于兹有望焉。
至于朋旧,又喜来归,独不得亲款宴言,以为恨尔。
窃计旌旆已及郊畿,无由瞻迎。
溽暑,惟为国自重。
赵康靖公(七 熙宁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再拜。
自承荣遂挂冠之请,日欲驰贺,而病悴无堪,事多稽废,其如不胜欣慕瞻仰之诚也。
即日隆暑,伏惟台候动止康福
窃惟宴间之乐,大惬雅怀,回视尘琐,必深闵叹也。
某衰病日增,尚此迁延,为愧不浅,然亦不晚,必能勉追高躅也。
瞻见未涯,惟冀顺时加重。
赵康靖公(八 熙宁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衰病退藏,人事旷废,理无足怪,然亦不承问,不胜倾驰。
屡得君贶书及见唱和新篇,粗审动静,喜承台候万福。
向尝辱许枉顾,虽日企伫,乃出于乘兴,不敢坐邀。
然又思颍之请,决在此,若得自乘一鹿车造门求见,亦未为晚。
未间春暖,惟冀以时卫重。
赵康靖公(九 熙宁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六
某启:自退居杜门,人事几绝,养成疏慵,稍阔拜问。
涂中忽辱书,顿慰岑寂,兼审经寒尊候万福。
某衰病如昨,目、足尤苦,殊不少损,兹亦老年常态尔。
闲居之乐,无待于外,而自足处多,惟朋旧相从为难得。
自安道得请南台,窃思二公物外得朋之乐,不胜羡慕。
所承宠谕,春首命驾见访。
此自山阴访戴之后,数百年间,未有此盛事。
一日公能发于乘兴,遂振高风,使衰病翁因得附托,垂名后世,以继前贤,其幸其荣,可胜道哉!
在公勉强而成之尔。
馀具别纸。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之有疑见问以此答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即定非存出入间,照而常寂所居安。
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
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
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
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动至人心。
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
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自注:大梅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按:以上《乐全集》卷二
宫师赵公圆觉经会赞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乐全集》卷三四
国老赵公叔平积有善根,宿殖众德,本注释《大方广圆觉经》,深究了义,得古佛心。
匪徒言之,亦允蹈之,慈悯之心,不折生草。
故用浮图夏禁,召净行僧十人洁除园庐,熏祓道场,因而讲说新经,至中元日,经彻罢散。
乐全居士张安道闻其风而悦之,以偈赞曰:
诸相非相自性,是法非法自心觉。
自心自性自庄严,婆伽婆佛光明藏
平等法会文殊等,共證如来非幻性。
知幻是虚空华,二十五轮坦无碍。
今日道场集清众,大方广义重宣说。
普愿法界诸含灵,共此无边功德海。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勾当三班院纠察在京刑狱判尚书礼部上骑都尉永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嵇公行状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嵇氏之先,出鲁奚斯,后徙会稽,在汉为稽氏,后复徙谯嵇山,遂为嵇氏;
后又徙睢阳,盖谯之别也。
公讳颖,字公实
父适,师事正素戚先生,通经术,有文,擢进士第,行敦厚,不求合于时,仕止庐州录事参军,赠尚书工部郎中
初,任荆南石首簿,民有父子坐重辟,本情轻,被府檄专按其狱,矜而出免其子。
父已抵法,假人而言:「簿君,仁人也,且生令子,后世必昌」。
明年而生公
敏悟夙成,天资谨厚,早失所怙,力学自立,未冠,举进士,常冠乡赋。
修身慎行,动必以礼,安贫守道,事亲至孝,乡人皆贵而爱之。
王文正公张文节公相继居守,礼待甚至,二公谓其子弟:「吾待此君,所以教若曹,此君可以为人之师表者也」。
睢阳庠序率先于天下,四方之士集焉,公以乡行为诸生领袖,士自远至,必先刺谒公,蒙一顾许与者,犹公卿之重。
当是时,公名望甚盛,今资政殿学士范公、富公并讲习在学,愿与公游。
天圣五年登第,试秘书省校书郎蔡州团练判官
初,文正文节雅知公,后同执政,每相谓言:「嵇君方雅之士,不茍进,吾二人必为成之」。
至是沂公罢相,镇青社,辟公掌镇海军书记
沂公移大名,随府为天雄军节度推官
沂公特荐于朝,召赴阙,改太子中允
未及别除授,丁太夫人忧。
服除,又用沂公荐,景祐三年召试禁林,充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
有疑谳,请对崇政殿,敷奏称旨,特赐五品服。
外补通判应天府,迁太常丞
代还,同知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
太常博士,充开封府推官,改三司度支判官,移判都磨勘司,迁尚书祠部员外郎
公在睢阳典学,举子张尧封从公学文,公以其俊整,颇为延誉。
尧封依公以立,所著文业多纳公所。
后尧封女入掖庭为修媛,有盛宠,其弟化基尝造公,自陈世旧,求父平生素业,且请编次为序以献,盖中旨也。
公不答,亦不献。
久之,同修起居注判尚书礼部纠察在京刑狱
明年,召试中书,除知制诰,赐三品服,勾当三班院
俄迁尚书兵部员外郎
皇祐二年八月,召入翰林学士,手疏固辞,诏答不允。
先是,公以疾久在告,命下未拜,诏閤门以诰敕就第赐焉。
九月十五日捐馆,享年五十有五。
上方斋祠总章,举希阔之礼,公不得陪侍盛仪,命也夫!
讣闻,天子悯悼加恩,命有司以翰林中谢对赐洎明堂庆赉,悉畀其家,别加赙恤,录其二子,京秩哀荣之典,咸用优等。
公性淳至,有雅量,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姿表秀伟,神韵夷粹,标致高远,不矜而庄。
然好修威仪,重然诺。
每与所亲论君子之所以为贵: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故士不可以不弘毅,以其任重而道远。
先儒有言,君子不失色于人,故其严可惮;
不失口于人,故其言可信。
如是而后可与立,可以临大节而不夺。
盖公之志如此,而从事于斯,实终其身。
其在乡党恂恂如也,见长者必变。
其与人交,久而弥恭,朋友切磋,其言似不足者。
其在居室,未尝徙倚踞肆,进止皆有常处,不大声愠色。
平生未尝与人相忤,有所怨恶,亦可谓君子人欤!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也,非尔所及也」。
若公者,庶几及焉者耶!
初游场屋,与故龙图阁直学士郭稹仲微相善,天禧中开封府首荐,人或扬其私曰:「王母丧恤未究」。
公投牒于春官保證之,以是被累罢累举,曾不介怀。
在庠序,与王洙源叔、窦充公持为益友,三人更相箴儆,闻义而徙,偕成德业,乡论称之。
夫以文正之方重,文节之刚严,本朝之高贤名相,其所以待公如此,天下知公之道有足致焉者尔。
文节早薨,故终始为沂公推引。
及居朝廷,登馆阁,历两禁,文章温厚,议论明审,行安而节和,官修而事举,诚一时之高选也。
母丧,常蔬食,诵佛书,因洞其宗旨,视去荣利如脱屣。
寝疾再逾月,召姻朋谂之曰:「生灭人之常,吾善滕子京葬九华圹中,实以土,非惟免诸患,顾速反其本」。
遗令如九华襄事。
子京,故天章阁待制宗谅也。
公娶滕氏,给事中涉之女,事姑以孝闻,端淑有贤妇之风。
继室王氏,兵部员外郎球之女,封扶风县君
三子:景章太常寺太祝
景华,将作监主簿
立本,秘书省正字
某,嵇出也,少学于外氏。
讣至江外,告以葬期,念其孤也,幼未能纪述其先人行事,哭而略著其尝所亲炙之嘉言善行,致于紫微赵君叔平侍讲王君源叔二君,舅氏之执友,以请幽堂之铭。
其在朝廷风迹之可录,而某未之闻者,二君必能详著之矣。
谨状。
按:《乐全集》卷四〇。
祭舅氏翰林学士嵇公文1050年11月8日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乐全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维皇祐二年岁次庚寅十一月甲申朔八日辛卯,谨遣家仆,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舅氏翰林学士、谯国公之灵:某粤在童年,早依外氏,惟舅文行,是亲是师。
广平君之严明(外王母宋氏。)南阳君之慈懿(舅前夫人滕氏。),训诲鞠育,遂偕宾兴。
策名六科,入游两禁,历践台省,周旋显要。
舅繇文馆,乃登掖垣,十年京华,联步朝闼。
瞻言母党之重,实兼僚友之欢,休浣更过,笑言莫逆。
漆园、柱下,《楞伽》、《净名》,相期逍遥之游,两忘契会之际。
委势利于尘滓,遗生死于幻泡。
夫物芒芒,不屑顾已。
前年小子,遘闵南徂,仓卒去国,舅又卧疾,不及执手,折简叙违,永阳秣陵,再周岁籥。
岂谓此别,遂成永诀!
前者七月,犹得手书,草札数行,盖已扶病,辞意悽怆,异于常时。
老母阅之,即为大戚。
小子犹谓:兹无忧者,乃舅宿疾,间年辄发。
叔平讣至,竟如母言,承问骇怛,殒心摧臆。
老母号绝,痛不忍闻。
嗟嗟苍天,孰主张是?
吉人君子,胡不寿考?
长子先逝,遗稚藐然,孤东归,匍匐莫及。
念言思此,悲来填膺。
戚丈信来,云有理命,百日之内,即安旧茔。
先公夫人,南阳贤淑,复与爱子,共此泉壤。
九原可作,神所慰矣。
戚信仍说,舅自卧疾,迨于顺化,晏然沉寂。
一念不动,得《首楞严》。
本无去来,亦何所住?
幻身虽灭,我又何悲?
寄怀此辞,示同世谛。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