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果州宗寿司空因斋修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八
伏闻三光丽天。
下司偫品。
死生是系。
罪福攸司。
臣以尘微。
仰蒙鉴祐。
而三命之内。
水火力微。
值辰戌魁纲。
为天罗地网。
二运逢墓。
并属灾期。
又火星到元首之宫。
暗曜在命宫之位。
灾数重謺。
忧惧殊深。
是敢遵按明科。
虔申醮奉。
仰崇斋福。
精备醮祈。
三日恭严。
九时关奏
伏冀元慈俯烛
洪泽濡临。
赐臣灾运销平。
凶衰超度。
延祚禄。
允介福祥。
永保乂安。
常加护祐。
奉亲事主。
报国宁家。
誓罄丹诚。
上酬元泽。
不任。
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君墓志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五、全宋文卷三○、《徐公文集》卷一五、《全唐文》卷八八五
公讳文蔚字君章
其先济阳考城人也。
高阳恢若水之灵,光有万国;
伯益箕山之护,克成夏功。
故其子孙,延祚丕显,茅土锡胤,圭组流光。
在汉者为孝子,在宋者为忠宰,在梁者为烈将,在陈者为词臣
长城既封,淮水亦绝,辞周粟而远骛,避嬴乱而深藏,徙籍建安,世为大姓。
至于我王考毗、考秦,皆以隐德清操,垂为门风。
公嗣奕叶之贤,有生知之异,幼挺奇表,夙韬殊量。
殚儒墨之秘奥,穷文史之菁英。
闾里归仁,宗党称孝。
于时天下未一,遐方不宁,公鄙尺鴳之为,从黄鹄之举,类延州之观乐,同太史之探书,升名俊造,从事河洛。
衰俗难佐,天壤不支。
烈祖高皇帝,王业始于江东,仁风被于四裔,公杖策高蹈,款关来仪。
府朝肃以生风,台阁蔼其增气。
宣州观察巡官,试秘书郎,迁水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王国初建,改比部员外郎知制诰
于时天人协应,狱讼攸归,舜、禹相与言,游、夏不能措,润色之任,我则无惭。
既受禅,迁主客郎中知制诰如故。
俄而真拜,仍赐金紫。
今上嗣位,大礼聿修,徙公为给事中判太常卿事
同轨胥会,有司失职,公与司门郎中萧君俨、博士韩君熙载,协力建仪,周行翕然。
由是祖功宗德之位定,大行昭名之义允,功署高庙,与天无穷。
明年,拜御史中丞,矫枉持平,无所顾惮,坐廷劾宰相,其言深切,贬江州司士参军
初,国朝自王义方之后,旷数百年,宪署之间,举无废职,然未有危言激论如此之彰灼者也。
故权右振竦,朝野喧腾,传写弹文,为之纸贵。
人心既尔,天鉴亦回,前所劾者,或免或黜,公就加江州营田副使
顷之,徵为卫尉卿
俄拜右谏议大夫,充翰林学士权知贡举
出纳密命,枢机靡失,登进造士,衡镜无私,耸禁署之清风,著春官之故事。
荐贤之赏,行及于台司
曳杖之期,奄先于朝露。
春秋五十有二,保大十年八月二日卒于京师官舍。
皇上痛惜,为之废朝,送死恤孤,一从公赐。
有司考行,易名曰简。
即以其年九月十三日,葬于某县某里之原,礼也。
长子翥,秘书省正字,次子鶱,皆早卒。
今以从子翘为嗣。
呜呼哀哉!
公心平气和,貌古神正。
雅好玄理,有方外之期;
尤善词赋,得《国风》之体。
去华简礼,不以位望骄人;
怜才诱善,不以威名傲物。
操履坚正,靡得动摇;
襟怀坦夷,初无蒂介。
谪居江楚,恬然自足。
孜孜色养,烝烝孝心。
尝为诗云:「屈平若遇高堂在,应不怀沙葬鱼」。
此其心也。
江州节度使贾公崇,以武立功,以刚肃物,事公如师傅,亲公如兄弟。
时皆服公之重名,而贤贾之乐善也。
既归京,寓居公廨,无以家为。
二子继亡,一恸而已。
齐死生于梦觉,遗宠辱于锱铢,古之达者,何以过此。
呜呼!
凡我僚旧,均哀共戚。
黔娄之门阃,览伯喈之经籍。
睇落日以流恸,愬秋风而沾臆。
企景行于高山,勒哀词于乐石。
其词曰:
高阳之裔,伯益之孙。
展矣君子,载大其门。
爰翔爰集,乐我树檀。
彯缨幕府,振藻西垣
礼仪卒获,风宪攸端。
道行在时,业隆自我。
英英若人,见义必果。
直指烈烈,宫邻琐琐。
死生以之,何适不可?
允矣天鉴,明哉主恩。
乃还宣室,乃入脩门。
从容禁署,密勿王言。
得才为盛,知人则难。
求尸宗伯,载善其官。
人必有终,古无不死。
嗟嗟若人,风流永矣。
徐庶有母,邓攸无子
阙里诸生荆州故吏
谓之何哉?
啜其泣矣
秋风落木,逝水成川。
昨朝飞盖,今日荒阡。
一丘残照,万古愁烟。
素车自返,宝剑高悬
高才兮直道,共尽兮何言!
大宋天雄军节度行军司马易府君神道碑980年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徐公文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府君讳文赟字广美豫章高安人也。
在昔有晋,舂陵雄,位不充量,忠以亡身。
祚流子孙,繁衍荆楚
其世禄种德,则故老家牒详焉。
曾祖暇、祖崇,皆不仕。
妣邹氏,追封范阳县太君,从子贵也。
君符彩爽迈,质性深沉,少遭时乱,静守家法,刚而无犯,勇而有节,乡曲之誉,蔼然于时。
功臣刘公信,节制豫章,训兵选士,闻君名而召之。
君谓所亲曰:「大丈夫当立功立事,以大家门。
吾闻刘公刚毅倜傥,有英雄之量,必能申吾用也」。
乃杖策从之,甚见器重。
委以御侮,授之亲兵,出为爪牙,入参侍直,外捍封略,中清寇攘。
十年之间,遂升右职。
刘公物故,唐室中兴,君于是策名周行,入典离卫。
于时戎事俯定,国容载穆,君止于拊循士众,恭守官常,时其寒燠,均其劳逸,勤毖徼道,廉察何留。
不矜出位之思,甚得为将之体。
自宣威军裨将,累迁至左右天威军都虞候,自检校右常侍,至检校太保
淮甸俶扰,都邑震惊,以君为雄州刺史,充建武军使,其理所即广陵天长县也。
据冲要之地,有士民之众,绥怀训练,其俗用和
周世宗亲总六师,志平江右,于是濠、泗携叛,扬、楚摧陷。
君城小援绝,坚守累旬。
世宗使降将郭廷谓临城招谕,君曰:「弃命以茍生,不义;
剿民以全名,不仁。
处中道而已」。
乃间道表于本朝,备陈形势,且谕远虑。
还旨嘉纳,谕以割地之谋。
君即开城请罪,世宗慰劳数四,锡赉加等,即授衡州刺史,封太原县,充天雄军节度行军司马
皇宋启运,优奖有加,改道州刺史,进爵为侯。
君以俯绛老之年,有郤克之疾,表求致仕,优诏不许。
勤恳固请,听归临淮郡私第。
春秋七十有五,开宝元年秋七月考终命。
三年九月,葬于盱眙县义和乡西嵩里北团山也。
夫人会稽县谢氏,亦江左之冠族。
作合君子,克昭令仪。
箴管之勤,夙彰于妇德;
汤沐之邑,晚从于夫贵。
训导诸子,备全义方。
钟蓬首之痛,哀而知礼;
受高堂之养,严而有慈。
春秋七十有六,太平兴国二年秋七月,终于临淮私第。
某年月日合祔焉,也。
有子五人,曰延贵、延祚、延寿、延义,并克荷先业,勤修令名,或参藩郡,或干内职,皆先夫人而没。
唯第四子延庆独禀粹和,服膺儒教,孝悌之至,称于州闾。
承颜先意,侔曾、闵之行;
居丧过哀,有二连之风。
庐墓绝浆,义感生植,嘉木连理,玉芝成业。
远近闻之,莫不惊叹。
由是自前临淮大理丞
及夫人卜葬,违制临赴,为有司所劾。
有诏勿问,听解秩家居。
府君之生也,临戎以恩信,理民以慈惠,事君全其节,处身由其道。
故垂此家法,推为庆门,是生孝子,以永世祀,美矣哉!
铉闻风而悦之,故勒铭于神道。
其辞曰:
于惟易氏,忠义之门。
德厚流光,显于后昆。
后昆之贤,生我府君
体道自居,壮图不群。
辍耕永叹,负羽从军
赳赳和门,勇爵斯设。
静则严重,动则奋发。
临难忘私,处危全节。
名遂身泰,考终无阙。
芃芃泗川,永閟佳城。
哀哀孝子,载感坤灵。
君恩贲宠,乐石刊铭,百代之下,常流淑声。
大宋右千牛卫上将军陇西郡公李公墓志铭987年10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徐公文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从善,字子师陇西成纪人
唐室之诸孙,元和之近属,谱谍详悉,此不具陈。
若夫天祚之德,大运有时而极;
积庆之祀,百世无得而逾。
必生克肖之贤,以承有后之应。
保姓受氏,公实宜之。
昔者土德既微,群雄角立,维我显祖,奄宅旧吴,延祚四纪,传国三世。
公以天属之爱,膺宝玉之封。
始在胶庠,已有名望。
姿仪秀出,文学生知。
仁孝极于事君,谦揖形于下士
中外之论,翕然称之。
由是受任六官,交修庶职,弥纶旧典,咨访老成,恪居无违,所至皆理。
于时圣人出于中土,正朔及于四方,维我先君,祗畏天命,受盟请吏,息民弭兵,玉帛交驰,冠盖相望。
公亲则介弟,位则中台,独奉丝纶,留参槐棘。
元戎驷牡,分建节之权;
玄冕九章,奉侍祠之列。
朝奖既厚,臣诚益恭。
后凋之叶无渝,万顷之陂自若。
故得全名节于危疑之际,保恩顾于终始之间。
环卫迭迁,寄任增重,盘根必解,师律以真,十有馀年,其志如一。
呜呼!
修涂方骋,景命不融,春秋四十有八,雍熙四年秋九月,薨于通许护军之廨。
诏辍朝一日,赙绢百匹。
其年冬十月十三日葬于开封府开封县吹台乡苏里,祔太夫人凌氏之茔,礼也。
前夫人徐氏,继室周氏,并早卒。
皆有肃雍之德,窈窕之华,宜家治内尽其规,鱼轩象服昭其盛。
子十四人:仲顗、仲翊、仲衍仲华仲雅仲颖仲宁仲简、仲彬、仲文仲猷仲玄、仲义、仲端。
女十四人:慕英、懿卿、奉、蕴、正容、茂节、稚仙惠昭、如宾、道崇、凤兆、幼贞、闺秀、秀真,或嫔于盛族,或待礼未行。
惟公生于深宫,特禀异气,谦而得礼,和而执中。
容纳直言,宾延素士。
经历夷险,雅度不渝,大年未登,终古同叹。
铉登门斯久,辱顾殊深,永惟知己之恩,愿表为陵之谷。
其铭曰:
真源引派,仙李垂芳。
实生我公,金玉其相。
非礼勿动,出言有章。
忠信以济,终然允臧。
三代之姓,倏焉为庶;
九万之程,溘然中路。
吹台北峙,浚川东注。
不植刺草,长瞻宰树。
大雅君子,陇西公之墓。
大宋尚书户部郎中王君墓志铭989年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徐公文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克贞,字守节
其先太原人也。
缑山之胄,本固源长;
淮水既微,枝分派别。
所居占籍,吴楚为多,今为庐陵人矣。
曾祖某,不仕。
祖某,赠吉州别驾
考某,屯田郎中
君弱不好弄,幼善属文,风骨峻整,器度闲雅,年未及冠,名闻于时。
自唐室之季,词场道丧,江左延祚,复睹旧章。
翰林学士江君文蔚典司春官,详求艺实,取人至寡,较文尤精。
君一举擢第,首冠诸子,时人以为追踪元和之际矣。
明年,以秘书省正字释褐,寓直枢近,专掌文翰之任。
措词典雅,叙事详审,守位以慎,当官以勤。
由是二十馀年,累迁至中书舍人枢密副使,未尝他任。
求之前载,亦为异矣。
及末叶多故,时政浸衰,唯吾守道中立,不涉浮议。
及宗国沦丧,策名天朝,自太子中允,历户部兵部员外郎礼部户部郎中,典汉、滑、襄、梓四州事。
皆以宽简为务,仁爱推诚,当时之不名臣仆,长孺之择任丞史,是故民以之睦,政以之修。
端拱二年秋,自梓潼还至京,九月十八日,遘疾终于兴州之传舍,享年六十。
明年某月日,葬于扬州某县乡里,礼也。
夫人陇西县李氏,早亡。
无子,女一人,许适盐铁使谏议陈某。
惟君有文雅之用,有周慎之诚,言行相顾,光尘不异。
奉职无废举,在私无惰容,历夷险而不回,保始终而无吝。
初,君始从乡荐,余已典纶诰,谬为先达,屡辱请益。
及余消长在运,而君金石不渝,古人之风,于是在矣。
已悲深谷,更阅逝川,发为哀词,识彼泉户。
铭曰:
猗嗟夫君,心冥气纯。
英英达士,亹亹词臣
不愆于位,有惠于民。
无悔无咎,不缁不磷。
吉往凶归,道悠运促。
旋自九折,复于左毂。
驷马悲鸣,市人行哭。
邈矣彼苍,云何不淑!
悠悠邗水,隐隐昆冈。
慈亲临奠,令季持丧。
旁罗宰树,下閟玄堂。
郊原掩霭,云日冥茫。
痛光尘兮永已,念兮徒芳。
安抚秦州蕃部尚波于诏建隆三年六月丁未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二、《宋大诏令集》卷二四○、《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光绪《甘肃新通志》卷八、光绪《重修秦州直隶州志》卷一九
朝廷置制边防,抚宁部落,安集,岂有侵渔?
比来秦州元设三寨,只要采斫材植,供亿京师,虽在蕃汉之交,不妨牧放之利。
汝等遮栏木筏,伤杀军人,寻命使臣,往彼和断。
近得高防奏:汝等四十七人,见已拘留,听候奏。
汝等久怀忠顺,谨守封陲,昨缘事出于一时,致此纷扰。
朕料汝等必悔前非,宜示怀柔,各从宽宥。
今赐汝等锦袍银带,至可领也。
已除节度使吴廷祚往伸安抚,仍令还汝等旧地。
各归本族,共体深恩。
如或更敢犯边,当议尽加诛灭。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右监门卫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赠右武卫大将军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八、《华阳集》卷五四
嘉祐八年二月四日丙子右监门卫将军世英以疾卒于睦亲之第。
天子念宗子之伤,悯然加惠,以右武卫大将军之襚宠其柩前,春秋三十六
曾祖德昭,吴懿王
祖惟和永清军节度观察留后安定郡
从审,为宁国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宣城郡
渤海郡吴氏,燕王延祚之后。
将军于属籍,盖上兄弟之子。
明道二年初赐名,为右班殿直,改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历太子右清道率府率
皇祐二年,宗祀明堂,迁右监门卫将军,累阶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勋上柱国,爵天水郡食邑一千二百户。
将军字务实,孝爱谦靖,喜愠未尝见于色。
每夙兴退朝,必陈诗书于前,终日究览而不知勤。
乐近宾友,间以觞咏自娱。
遭父母丧,尤哀瘠过人。
娶张氏,封南阳县君
继室以钱氏,封福昌县君
子男七人:长令󲑱、次令缵,并右监门率府率
次皆蚤亡。
女三人,长许嫁侍禁钱营绪,次尚幼。
河南永安之原。
铭曰:
岁癸卯,月癸亥,日甲午,葬安之。
昭陵,永以固。
叙盗105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一、《元丰类稿》卷一三、《曾文定公集》卷七、《文编》卷五三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盗三十人,凡十五发。
繇孙仙而下,盗吴庆船者,杀人皆应斩,盗朱缟船者,赃重皆应绞,凡应死者十有八人。
繇汤而下,或赃轻,或窃盗,或常自言,凡应徒者,十有二人。
此有司之法也。
今图之所见者,其名氏、税等、械器,与其发之日月,所盗之家、所取之财,至于人各别其凡若干发,皆旁行以见之。
人各别其凡若干发者,又别之以朱,欲览者之易晓也。
吴庆之船,赃分为三,与吴庆吴道之属有亲疏,居有异同。
至于孙仙、汤庆之族属,以及十二人之所以得不死者,皆别见于图之上下,而狱之轻重详矣。
创作兵仗,合众以转劫数百里之间,至于贼杀良民,此情状之尤可嫉者也。
方五六月之时,水之害甚矣,田畴既以荡溺矣,屋庐既以漂流矣。
城郭之内,籴官粟以赈民,而犹有不得食者。
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昃持钱,无告籴之所,况于蹑短素困之人乎?
方且结草苇以自托于坏堤毁垾之上,有饥饿之迫,无乐生之情。
其屡发而为盗,亦情状之有可哀者也。
《康诰》曰:杀越人于货,悯不畏死,凡民罔不憝。
孟子以谓不待教而诛者也。
是则杀人之盗,不待教而诛,此百王之所同,而未有知其所始者也。
然而孔子曰:「天下有道,盗其先变乎」?
此谓养之既足,导之既明,则为盗者知耻而自新。
则非杀人之盗,有待教而诛者,此亦百王之所同,而未有知其所始者也。
不待教而诛者,天下之所不得容也;
待教而诛者,俟之之道既尽矣,然后可以责之备也。
茍为养之既有不足,导之既有不明,俟之之道既有不尽矣。
故凶年人食不足,而有起为盗贼者,天子尝密下宽大之令,许降其罪,而此非有司之法也。
至杀人与赃重者亦不降,有司之法存焉,亦《康诰》之意也。
余当阅是狱,故具列其本末情状以览观焉,以明余之于是尽心矣。
除授官职若犯父祖讳请辞避者乞先下有司详定奏嘉祐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贾黯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三、《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三之二○(第二册第二○五八页)、《宋史》卷三○二《贾黯传》
伏见大理寺丞雷宗臣除太子中舍,以父名显忠乞回避,从其请。
臣按《曲礼》曰:「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释者曰:「嫌名,谓音声相近,禹与雨,邱与区也。
偏为二名不一一讳也」。
据律文,诸府号、官称有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释曰:「府有正号,官有名称。
府号者,若父名『卫』,不得于诸卫任官;
或祖名『安』,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
官称者,或父名『军』,不得作将军
或祖名『卿』,不得为卿之类。
又诸上书若奏事犯祖庙讳者,杖八十,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
今按宗臣父名显忠,而避中字,于礼所谓嫌名。
臣谓既许避免,若复有如此而不避者,岂得犯冒荣之律?
如前代故事,东晋王舒会稽内史,父名会,求易他郡,时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复改「会」为「郐」,遂行。
后又以子允之会稽内史,允之亦乞更授,诏曰:「祖讳孰若君命之重」?
下八座详之,给事中谯王无忌以《春秋》之义,「不以家事辞王事」,夫王命之重,不得崇其私。
又故事,无祖名辞命之制,唐贾曾中书舍人,父名忠,固辞,议者以「中书」是曹司之名,又与曾父名音同字别,于礼无嫌。
至于国朝,虽雍熙中尝下诏:「凡除官内有家讳者,除三省、御史台五品、文班四品以上,许用式奏改,馀不在此制」。
然推寻国初迄于近年,或小官许改,或大臣不从,或虽二名、嫌名而有许避者,或止犯单讳而有不许者。
建隆初慕容延钊同平章事,以父名章,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
吴廷祚以父名璋,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
赵延进除起复云麾将军,以延进父名晖,改授起复光禄大夫
天圣中著作佐郎王传父名著,奉礼郎张子奭父名宗礼,以传为大理寺丞子奭太祝,皆请避而许者。
淳化中毕士安父名义林,除翰林学士
天圣中韩亿父名保枢,除枢密直学士
景德中王继英父名忠,赐推忠功臣
天禧中寇准父名湘,除襄州节度使
天禧中刘筠父名继隆,除龙图阁学士
近年杨伟父名自牧,为群牧使,皆固辞,此又虽请避而不许者。
前后许与不许,系之一时,盖由未尝稽详礼律,立为永制。
请约雍熙诏书,自几品官以上,每有除授若犯父祖名讳,有奏陈者,先下有司详定。
若于礼律当避者,请改授之,馀不在避免之限。
虞部员外郎许君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五、《长兴集》卷二七
君之先曰许姜,国于荆鄙。
荆人墟其社,去为许氏且千年矣。
仕为常熟,家于吴曰延祚
其子赠光禄卿仲庄,生君之考赠礼部尚书曰试。
礼部有高行,名盛于雍熙咸平閒。
其族人多微,至得任子弟,礼部舍其子弗官,而官其族人者八九。
既而捐馆第,则子盖正夫也。
朝禄其孤,补将作主簿,五迁比部员外郎,更七官,为州以卒。
呜呼,许君也。
君讳正,字茂中夷畅谦仁,人未尝见其愠。
信丰如皋再为县主簿
含山、保昌襄阳三为县令
末守横、蒙二州。
为政宽而简,不为炳炳以市名。
所居人爱之,不忍其去。
踰岭航江,缆于湓浦,得疾,疽发于指。
且病,呼吏卒而告之曰:「吾疾殆困,汝可从此还,无以吾家为也」。
众为之泣。
是日卒于舟,年五十有九。
初,君之籍未应补州,而横州方择吏,吏多弗称,资君以往。
治平□郎政。
故事得自择使入贺,君以其子遘行。
其守蒙也,又使其子适贺熙宁。
由是君之二子皆补吏矣。
始,礼部捐其室子之稍以与族人,逮君之身,而二子之命来归之,岂非天欤!
配马氏,先君卒。
五子:遘,江宁府溧阳,丧踰年,以毁卒。
适,舒州太和主簿
曰远,与其二女皆稚。
某于君,诸舅之子也,雅知君,宜为之铬。
铭曰:
有坂之墟兮,可坎而宫。
灵将下之兮,我占既从。
命之不淑兮,宁丁自躬。
子若孙兮,笃兹令终。
钦钦考材兮,孔完既攻。
万世是图兮,匪威之逢。
张进之墓志铭宣和四年四月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六、《杨龟山先生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张氏讳序字进之常州晋陵人也。
曾祖庭赞,祖延祚,不仕。
父霖,以其子恩赠通直郎
进之兄弟七人,长曰巨,次曰与,俱登进士第
巨虽位不至通显,而以学行为欧阳文忠公所知,其所交皆一时名流,如右丞胡公枢密蒋公是也。
故张氏遂为毗陵著姓。
进之幼孤,能自力,其为人谨信原悫,与人有诚意,虽喜怒遇事辄发,无所容隐,过即夷然,未尝宿怨也。
轻财乐施,无疏戚之间。
视其缓急贷与无所吝,虽时有见负,折券不问也。
亲戚之贫者月廪食之有常数,行之十有馀年不少替。
暴雨雪,乡邻艰食,则给薪米以赈之。
市材治棺,以待贫无周身者。
每千人为一录,曰「冥惠」,饭千僧以荐之。
岁饥,殍死被原野,进之敛其遗骸藏之,殆不可以数计也。
俚俗信禨巫,宗人得疠疾,阖户无敢往来者,进之日往省之,无难色。
比其亡也,所遗一孤女尔,进之力为经纪之,事无巨细,皆纤悉详尽。
又育其女,为置奁具,择良士归之。
郡寮有雅相善者,贫甚,而抱疾久不愈。
进之往抚其家,亲为调剂,周之无不至。
将属纩,以后事付之。
又有闽士自京都还,暴卒于逆旅,茕然一小僮守之,无与语者。
进之任其托,哀其无告,为之棺敛,凡附于身者,咸使无悔焉,悉力赙之,资其柩以归,二家存没得以无憾,闻者义之。
宣和四年二月初二日卒于正寝,享年五十有八。
前一日澡浴更衣,若将远适,然家人初莫之省也。
越日,盥栉坐堂上,有亲宾与之笑语如常时。
坐顷,忽瞑目,起视,屹然已亡矣。
其于死生之际,与世之所谓善知识者庸有异乎?
盖其平生于佛事未尝斯须忘于心,虽在尘劳中而能自拨,乐与方外之士游,得其一言之善,则终身佩服而不敢失。
其诚著于中,而自信其所得,故能安逝若此,为善之效,其至矣夫!
初娶李氏,再娶孙氏。
男二人:曰茹,曰蔚,皆有文行。
女一人,适凌仲皋。
孙二人。
其孤将以是年四月二十一日葬于武进县怀德南乡巢野之原,以朝奉郎高元修之状来请铭。
乃为之铭曰:
积德以润身,施惠以及物,庆覃后昆,其永无极。
宋故通直郎权发遣开封府推官公事赐绯鱼袋刘君墓志铭(并序元祐二年十一月 北宋 · 韩宗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君讳仲熊字子元
世家汶阳,后徙居,今为郑人
尚书屯田郎中、赠吏部尚书讳益之曾孙,太常博士、赠兵部尚书讳宾之孙,光禄卿讳袭礼之子也。
君少好学问,一举进士不中。
以荫补太庙斋郎,调鄜州洛交县尉
余伯父献肃公宣抚陕西,一见君,器之,遂辟置幕下
再调开封府长垣县
县多盗,至白昼剽略城市,民不安居。
君穷迹盗处,或踰月不归,捕获主萃,擒大盗十数辈,盗乃屏息,一境为清。
怀州防禦推官,知蔡州平舆县,未行,举充开封府雍丘县
雍丘事剧难治,君到官之初,会摄邑事,听断剸决,庭圄无留系。
用荐者改大理寺丞开封府界提点司辟管勾文字
年劳迁太子中舍
官制行,通直郎
时朝廷一新法度,遣使四出,而恣意生事之人务为刻急,失朝廷意,远民尤受弊。
上患之,于是始难于择才,乃以君提举夔州路常平等事。
君以亲远辞,弗许,乃奏乞仲弟移许州教授,以便亲养,诏从之,督君就道。
既入境,延见官吏,访民疾苦,更法之不便者;
奏请教法,行诸路。
君独以平允称。
丁父丧,服除,诏为开封府推官
开封浩穰,案牍填委,前为吏者漫不知省,君听决精敏,处之裕如也。
吏有诈君书以求赏者,君察字画有异,遣吏索其家,前后造伪者非一,吏引伏。
会恩当减,君曰:「吏罪暴露,若是而可释,何以禁戢奸恶」?
奏乞配隶远方。
自是老奸宿赃敛手重足,无一敢妄动者。
中书吏得书匿名告叛者十馀人,执政官以闻,上付开封穷治。
府君以示君,君曰:「是必诈也。
且实有叛者,岂不明告有司,以利厚赏,而匿名为哉」?
君即假以巡按属邑,廉验亡实,获造书者,乃封丘人刘延祚,所告皆仇人也。
一问伏辜,狱具,从尹对,上喜,谕君曰:「非卿才术之敏,岂能尔耶」?
君顿首谢曰:「非臣之知,尹教然也」。
上尤嘉叹君不伐善。
狱空,赐五品服。
上尝欲以君为京东转运副使,大臣或言君吏治彊敏,府事所赖,未可去也。
时河决澶渊,畿邑多被害,诏君领赈济事。
君按行境上,安集流散,所活万馀人。
未几感疾,舆归府舍,竟不起,享年四十二,实元丰五年十月十六日也。
上闻之嗟悼,命一子官。
君性质颖悟,沈深有智略。
平居恂恂,如不能言,及遇事,勇于敢为。
其听狱决讼,发奸摘伏,虽老于吏者不过也。
事母孝,左右就养无违礼;
与兄弟居,人无间言;
与朋友交,久而敬。
仲弟早世,待其子犹己子也。
故君之卒,其遗恩官仲弟之子,而君之子不与焉,盖君志也。
君初娶郦氏,再娶韩氏,封仁寿县君,今资政殿大学士之女、予之妹也。
子二人:长曰池,齐州长清县,好学有立;
次曰勺,尚幼。
女六人:长适开封府封丘县尉韩绍,次适前陇州汧原县主簿昌寿,亦皆卒;
馀未嫁。
其子池将以元祐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葬君于新郑县之鲁固原,请铭于予,曰:「先子不幸早世,志虽不遂,然施设之方概亦可见,非托铭于知者,恐无以传示不朽」。
余固知子元有志于事者,朝廷方且见用,而亡矣,是可哀也,其可不铭乎?
乃为之铭曰:
显允刘君,质茂材美。
粤从下僚,挺身奋起。
誉显于朝,屡见器使。
出持使节,刓弊振弛。
入佐畿治,奸慝消弥。
所蕴未究,俾用曷已。
匪时不逢,而寿迄此。
鲁固之原,葬从其先。
勒铭幽石,万世之传。
按: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九,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解州解县静林山兴化寺新修卢舍那佛大殿元祐三年十二月一日 北宋 · 王基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五、《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乾隆《解州全志》卷一三
中条之山自蒲距陕,东西相接踰二百里。
其巉然而秀、耸然而异者,曰方山,曰五老峰,曰天柱峰
其佛宫之盛者曰栖岩,曰万固,曰灵峰,曰延祚,曰柏梯。
俱占中条之胜,而属蒲阪之界。
自隋唐已来,世有高僧继处于其间,故远近信向,经营塔庙,崇基隆构,壮丽奇伟,雄冠于一方。
静林谷者亦条山之界,而蒲之旧地也,中有古寺,载于图经。
唐乾宁中,锡以「妙觉」之号。
汉乾祐初,始属于解。
至本朝太平兴国二年,易以今名。
历岁浸久,颓垣坏屋,莫之能兴。
庆历中,有僧号普真者云游至此,徘徊周览,爱其山川之秀,可以为住锡之地。
乃营庵于其侧,乡人知其笃行,相与出力,崇起殿阁,创修砖塔。
继而得绛僧文玉者,与普真同其志,愿誓栖隐于斯地。
其徒从之者众,乃度地之势,以广一寺之基,日修月葺,讲论有堂,燕息有室。
于是二人复相谓曰:「夫浮屠氏之道,以宽容泛爱为心,而不可以有偏系之拘。
其于吾之侪类也,当来则受之而不可拒也」。
乃请于官,乞敷奏以「十方」为名,朝廷从之。
至是岁时设斋大会,环千里之内外,衣冠士女,云集辐凑,其盛遂与栖岩、万固之类相埒,而为解地之盛游。
历三十年,而正殿独阙,有沙门洪济者继为主僧,慨然欲以建立为意,乃告于有力者。
郡人试将作监主簿娄应,夙植善根,素崇像教,与济相善,因告之以无他求,应当独力以办,遂聚材鸠工,以筑以构。
暨始成,乃刻卢舍那像以中居之,而两边之庑、护崖之舍,与夫四壁丹青之事,及栋宇藻绘之功,俱未之毕,而洪济化去,娄君继卒。
其子绶念先人之志,遵释氏之教,欲广修功德以荐,乃告于主僧元杲,乞继而成之。
增广廊庑至七十馀间,凡用工前后踰十年,其费几二万缗,一出于娄氏。
至是,一殿之饰,左右上下粲然,罔不完矣。
观其四隅角立,巨栋下临,窗牖相鲜,门栏竞爽,虽参差不齐,而高低交映,尽绳墨之巧,穷丹漆之工,使游览之者如入于兜率之中、清都之上。
焕其炳兮,溢群目也;
雕且峻兮,骇众心也。
信哉,非佛之有大威德,孰能使人必信若是哉!
噫,佛法入于中国,千有馀年,盛于晋魏梁陈之间,而民之所以奔趋归仰之不暇者,以其徒能笃行其教于民,以谓顺之则或生天界,逆之则或堕地狱,故斯民悦服而信深,以至罄室之财以舍之而不吝,杀己之身以奉之而弗辞。
则凡吾之所谓天之祸福,神之吉凶,一皆出于其徒而已,则佛之徒唱其教,亦大矣。
若夫梵宇之兴废,亦系其所主之人如何尔。
则是寺也,非普真、文玉经始于其前,而洪济元杲善承于其后,俱有大信行,足以感动于人,则孰能使人竭诚尽力以增修善完若是其盛哉!
予嘉前后主僧得其人,其所以用心如此,又叹娄氏父子相承之若彼,因述此寺肇兴之迹,而论佛法入于中国之盛而详言之。
若夫卢舍那佛之事,则载于释典,而其徒皆能道之,此予所以不纪也。
然《春秋》之法,所作必书者,所以志是非也,而后之为文者凡举事必皆有记,则记亦从来尚矣。
乃因其请,而为之志其岁月,以告后人云尔。
元祐三年十二月初一日癸酉朔记。
陕州阌乡县主簿南熙立石。
朝散郎通判解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提举两池盐场公事、护军赐绯鱼袋盖瑜。
朝请郎、知解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提举两池盐场公事,上轻车都尉、借紫陈安寿
焦元吉刻。
游城南记元祐元年闰二月 宋 · 张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雍正《陕西通志》卷九一、《游城南记》(宝颜堂秘笈本)
元祐改元季春戊申,明微、茂中同出京兆之东南门,历兴道、务本二坊,由务本西门入圣容院,观荐福寺塔。
南行至永乐坊,东南至慈恩寺,少迟登塔,观唐人留题。
倚塔下瞰曲江宫殿、乐游燕喜之地,皆为野草,不觉有黍离麦秀之感。
出寺,涉黄渠,上杏园,望芙蓉园。
西行过杜祁公家庙,出启夏门,览南郊百神、灵星三坛。
次杜光村,东南历仇家庄,过高望,西南行,至萧、灌墓,读碑。
由赵村访章敬寺基,经拨川王论弓仁墓,下勋荫坡,入牛头寺,登长老文公禅堂。
夜宿寺之南轩
己酉,谒龙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陂,徘徊久之。
览韩、郑郊居,至韦曲,扣尧夫门,上逍遥公读书台,寻所谓何将军山林,而不可见。
因思唐人之居城南者,往往旧迹湮没,无所考求,岂胜遗恨哉!
晚抵申店李氏园亭,夜宿祁子虚书舍。
庚戌,子虚邀饮韦氏会景堂,及门,主人出迓。
明微以为不足,子虚道其景,且诵其诗,明微闻之,始入其奥。
复相率济潏水,陟神禾原,西望香积寺塔。
原下有樊川御宿之水交流,谓之交水,西合于丰,北入于渭。
下原,访刘希古
过瓜洲村,复涉潏水,游范公五居。
东上朱坡,憩华岩寺,下瞰终南之胜。
雾岩玉案,圭峰紫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
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寺,僧子齐出诗凡数百篇,皆咏寺焉。
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脚,积雨浸云容」之句,及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之言,则又知华岩之为胜也。
酒阑,过东阁,阁以华岩有所蔽,而登览胜之。
真如塔在焉,谓之东阁,以西有华岩寺故也,今为草堂别院。
下阁,至澄襟院,院引北岩泉水,架竹落庭,注石盆中,莹彻可挹,使人不觉顿忘俗意。
时子虚、希古先归。
院之东,元医之居也,予与明微宿焉。
辛亥,历废延兴寺,过夏侯村王、白二庄林泉,东次杜曲,前瞻杜固,盘桓移时。
越姜堡,至兴教寺,上玉峰轩,南望龙池废寺。
过塔院,抵韦赵,览牛相公樊乡郊居。
乃登少陵原,西过司马村,穿三像院,寻旧路,暮归孙君中复之庐。
壬子,渡潏水而南,上原观乾湫,憩涂山寺,望翠微百塔。
子虚约游五台,而与仆夫负行李者相失,遂饮于御宿川之王渠,醉还申店,几半夜矣。
癸丑,诣张思道,循原而东,诣莲花洞,经裴相旧居,越幽州庄,上道安洞,抵炭谷。
既行,小雨而还。
复寻会景堂,清谈终日。
甲寅,北归,及内家桥,子虚别焉。
予与明微自翠台庄,由天门街上毕原,西望三会寺、定昆池。
迤逦入明德门,历延祚、光行、道德、永达四坊之地,至崇业坊,览玄都观之遗基,过冈,论唐昌观故事。
既而北行数里,入含光门而归焉,实闰月十六也。
颜鲁公书后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二
鲁公书如誉日月,然日月奚假誉耶?
或者曰吾不爱鲁公书,是宋人之名其母也,晋人之字其父也,父与母安可名字之哉!
公以制科起家,决狱得天下直声。
御史」比束皙,劾延祚不葬母类陈蕃
至于察禄山异志,密缮陴隍,一城撑然,贤于河北二十四郡,此则古未有也。
后忤卢杞,出使希烈,视贼如犬豕蟊蜮然。
忠义所在,得死为得所归也,灼知刀锯之奏空也,汤镬之澌水也。
名节如是,何不若日月乎!
自古及今,日月本无成与亏,又何誉焉?
公善正、草书,世所共秘,其不爱者,盖名其母、字其父者也。
武信何歇得公字刺于石,仆且概举公之名节。
誉日月则不敢,字父而名母尤不敢也。
皇子棣特授依前检校太保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平郡食邑食实封宣和五年二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五、《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周道尚亲,因朝觐会同,而正九仪之叙;
戴礼》重冠,以孝悌忠顺,而迪四行之全。
眷言胄嗣之良,夙茂宸闱之庆。
公圭颁瑞,旧膺锡壤之荣;
路寝戒宾,将训成人之庆。
特敷涣号,肇启真封。
揆以刚辰,告于列位。
皇子检校太保镇江军节度使、徐国公、食邑七千二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棣,性资颖悟,德宇闳深。
秀钟海岳之英,质挺璠玙之粹。
淑身慎行,蹈圣贤矩范之修;
阅礼敦诗,得师友渊源之妙。
彤庭曳䌽,棣萼承辉。
每勤子职之恭,弥厚天伦之爱。
行备加于显服,用考协于彝章。
仍左棘之华资,胙高平之乐土。
元玉组绶,视秩上公
斋钺鸾旂,易藩垣于巨镇。
陪敦井赋,并衍干租。
益彊磐石之宗,增固维城之业。
于戏!
既醉咏太平之美,庆延祚裔之昌;
假乐嘉祐命之纯,福畀子孙之盛。
钦承宠渥,永介寿祺。
可。
温州景灵宫奉安圣祖天尊大帝圣像奏告青词1132年7月1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九、《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维绍兴二年岁次壬子七月朔日,嗣天子臣伏为于温州景灵宫奉安圣像,遣某官奏告,谨上启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元天大圣后。
伏以降延恩之秘殿,尝觌飙游;
敞万寿之殊庭,久严像设。
属有风尘之警,乃迁山海之乡。
馆御未宁,夙兴是惧。
姑从原庙,祗奉睟容。
香火弗亲,敢怠寅恭之意;
干戈庶定,更延祚嗣之祥。
臣无任恳祷之至。
谨词。
按:《北海集》卷一八,清乾隆翰林院钞本。
修飞来殿碑记政和六年冬 北宋 · 胡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康熙《禺峡山志》卷二○
中宿之半,倚石作大禅林,敕曰「广庆」,国朝康定初所赐额也。
案寺杂记三十有六,而飞来殿实其权舆。
武溪僧了致玫嗣法佛国禅师,维曰:崇宁改元明年,归自法云。
越二年,三司曹溪选请住持。
入院之日,旧三门左行蹑级而上,登顶谒还,视基构圮陋弗支,俯瞰长江如堕,辄喟然曰:「不葺修,何以奉香火、重本源乎」?
乃募众缘,益之岁入,斤斧槩集,据旧一新。
广五丈五尺,深三丈四尺有奇,前崇四楹,左右翼如也。
经始于大观戊子之初,告成于九月之望。
上栋下宇,咸饰以朱,日皎月辉,上薄云汉。
后八年改九事,功德至之,酬瞻肃心生焉。
先是,梁武帝时,峡有二神人,化为游方居士,往舒州上元延祚寺贞俊禅师,曰:「本峡据清远上游,吾欲建一道场,足立胜概,师能去乎」?
师然其说,俄而中夜风雨大作,黎明薄雾,启户而金碧宝相,巍巍乎已在此山中矣,一何速哉!
说者谓黄帝时降二庶子五羊,长曰大禺,居峡南,次曰仲阳,居峡北。
厥后二臣左曰初,右曰武,亦同隐于林麓之间。
所谓二神人,非即二庶子乎?
予应之曰:事隐乎微,不可究测,一言蔽之曰神。
夫以神运无方,声迹俱泯,寸步不动,六合已周,使其少致力焉,虽华岳可移,沧海可决,况其为土木乎?
初念厥治,以人相神,则亿万斯年独存而常今矣。
玫师自据法席,行将一纪,只椽片瓦,皆出其力,而曩昔出山似兹殿始,故取其名之著者刊于石。
时政和六年丙申冬记。
高皇 北宋 · 王文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汉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世祖光武出应图谶,起南阳之师,遂复帝业,皆拨乱之主也。
用能开基西京延祚四百年,二十有四君,推本而言,皆丰人也。
丰有五代所建汉庙,殿分前后,规模精完,邑人因之,以至于今。
后殿神位,赵隐鲁元之类,且犹立像,而帝自孝、惠以降,讫于东汉,一无所见。
虽当时设意鄙近,亦丰人之阙典也。
丰人奉汉祠甚严,每以注意,久之未决。
淄川韩侯博雅好古,宣和辛丑出宰丰邑,祗谒汉庙,睹后殿摧坏,慨然悯之。
视事未几,有重修殿宇、尊奉神像之言,与邑人之意合焉。
众闻而谋曰:「昔太上皇关中,尝以丰为念。
高帝万岁后,魂魄犹思沛。
其后圣子神孙,相继而立,安知不归附其先于是祠哉?
讵恝然不为崇奉之计,成夙昔之志,以享神之福耶」?
于是将仕郎王之才筮日鸠工,鼎新革故,土木增丽,而殿亦告成。
九月三日奉安神坐,则迁旧像五位于前殿,而加彩绘焉。
后殿则以太上皇、昭灵夫人居中,而列圣环置于四傍。
有以武功创业者,有以文德守成者,衣冠严整,穆穆雍雍,使人望之肃然矣。
神之联位也,二十四君如处乎一家;
人之瞻仰也,四百馀年如睹乎一日。
岁时赛祷,则休祥嘉瑞将骈集向应,以福我丰人矣。
镂石而揭之,用以告后人。
时宣和三年十月二日
按:光绪丰县志》卷一二,光绪二十年刻本。又见正统彭城志》卷一五。
周论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五、《范香溪文集》卷四、《金华文徵》卷七、《南宋文范》卷五四
周有天下,传三十七王,历年八百六十有七,视夏商最为长久,而卒所以失天下者,无令主以复兴周道,故陵迟而遂亡也。
或者过东迁,谓为失计。
是知周自东迁而衰,不知东迁非所以致衰也。
周居丰镐,谓洛邑东都,盖自武王之迁九鼎,固以眷地中,有意乎经营矣。
周公相成王,成武王之志,卜洛建邑,凡郊丘社壝,宗庙市里,无一不备,是岂无意乎迁哉?
藉令当时无意乎迁,岂无意乎后世子孙计哉?
使成王周公无意乎迁,又不为后世子孙计,何利而为此纷纷也?
以《书》考之,周公告王,使居新邑为治,王因遂东,故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
虽不留都,亦既有事于烝祭矣,则东迁何尤,而以为失计哉?
洛邑形势不如西周之据函崤、界褒陇耶,则以德致人,贤于负固,而西阻九河,东门于旋,豁险要阨,犹足守也。
洛邑土地不如西周之为九州上腴、天地奥区耶,则阴阳之所和,异于偏方,而溯洛背河,左伊右缠,交灌沃衍,犹足富也。
东迁不足以朝万国耶,则赤芾金舄,宣王固尝会诸侯矣。
东迁不足以抚四夷耶,则坚车齐马,宣王固尝攘夷狄矣。
东迁致王室之陵夷耶,则日蹙国百里,周道为已衰。
东迁王威之微弱耶,则下堂见诸侯,君尊为已替。
东迁致伯国之盛强耶,则胶舟不复,甚于问鼎轻重。
东迁致外侮之凭陵耶,则四夷交侵,甚于戎伐凡伯。
然则东迁何尤,而以为失计乎?
使西周不有宣王,吾知板荡之后,不待东迁而无周矣。
使迁洛而复有宣王,吾知《离》之初,虽移都而周必兴矣。
且尧平阳、舜蒲阪、禹安邑,商自契至汤八迁,盘庚五迁,唐虞夏商之都,罔有定止。
汉世祖洛邑延祚二百;
魏孝文亦宅洛邑,太和称治。
使建国必于西周,则前乎周者不都丰镐,何能国乎?
使东周必不可国,则后乎周者或都洛邑,何能国乎?
使文武都东周,周其有不兴乎?
使平王西周,周其将不衰乎?
又况周公,以为天下中,诸侯蕃屏乎四面,故立京师
议者谓平王东居洛邑,其后五霸更率诸侯以尊王室,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
然则周迁于东,实资夹辅以永其年,谓致衰可乎?
迁都之义曰:洛邑之地,四达而平,使有德易以兴,无德易以衰。
是都洛可以兴,而所由致衰者果在不德,东迁岂遽为失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