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乞致仕表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六、《范忠宣公集》卷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四
圣神抚运,虽盛世之罕逢;
耄耋临年,顾羸骸之难强。
况此沈痾之久,始获故里之还,安敢叨逾,更贪宠禄?
辄上乞身之请,愿推从欲之仁中谢。)
伏念臣材匪他长,器止近用。
岂识古人之大体,徒慕先世之清芬。
遭遇圣时,寅缘膴仕,力小任重,既乖先觉之明;
福过灾生,遂致疾颠之咎。
窜投穷徼,羁愁累年。
敢晞社栎之终全,已分江鱼之同葬。
忽遇皇帝陛下资始以出庶物,继明而照四方,枯荄再荣,幽蛰尽起。
旷然大宥,全以至仁。
寄优任于真宫,兼宠名于秘殿。
复玷惟新之渥,愈光殆尽之躯。
然念臣疾病交侵,精神久惫,愧君恩之过厚,虑神理之害盈。
愿挂朝绅,就栖农亩。
伏望皇帝陛下道隆善贷,德务曲成,不夺志于匹夫,能有容于一介。
闵兹诚确,特赐俞从。
倘垂暮之桑榆,俾安退迹;
类向阳之葵藿,终亦倾心。
臣无任。
坤成节开启文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
气应金成,当上秋之既望;
德符坤正,属圣母之题期。
肃披西竺之文,共献南山之颂。
恭惟太皇太后殿下道隆华渚,庆迈层沙。
享荣养于先朝,翊丕图于兴运。
式临诞节,肇纪鸿名。
臣等志切同寅,诚深报上。
虔趋梵宇,仰祝椿龄。
所觊川至日升,拥珍祥而有永;
天长地久,续睿算以无疆。
祗欸能仁,洞祈昭鉴。
按:《范忠宣公集》卷一〇。
治平禅寺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七、光绪《松阳县志》卷一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四
处州松阳资圣寺,距县郭西一里,矗然见于山林之间,而溪落其前。
出人瓯闽者,由之取道,而祷祠观游者无时而不集,实为一邑宾客之凑。
太宗出御书,真宗芝草,使藏其中,而仁宗又出御书,其来久矣。
英宗即位之初,诏天下寺观无籍而额不出于朝廷者,听州县条上,特赐以名。
于是始被诏用治平之纪元以易其额,而岁度学者一人。
父老相与语曰:「吾邑之远而四朝宠锡,实为盛事。
吴越之俗,鼓舞佛法者,固不迫于号令,而乐致其力。
吾闻五代之时,黎民愁叹于征戍调发之勤,迄我朝始合正朔于一,而百年之中养生送死于无事之际。
退而思前人值其不幸之时,而我得不自幸耶?
且闻佛法有因缘之理,茍贪今日之福,而不知福之所以植,庇上之德而不知德之所以报,泯然待终而为后世之因缘者,尚何待也」?
道宁乃输钱于印经之院,售五千四十八卷,归之寺,又合福之钱万一千有奇,属弟道隆者,使作转轮之藏,有殿有堂,列以两庑。
又命僧省文丐佛像六十,而工以期年而就。
噫,何其盛也!
世之儒者以百氏出于道术散裂之馀,而佛尤后出,自西域数译而至中国,上古之人不道也,诗书无有也,遂肆意诋斥,以为与杨、墨、申、韩等,为诡驳之说。
虽然杨、墨、申、韩能行于一时,而终无抗儒者之辨。
独佛法之旋废旋兴,而山海荒忽之俗,闻佛则瞻仰赞叹,与儒者并出而牢不可坏者,岂非其道神妙得于人心之自然耶?
故虽不远万里,迹绝形殊,其言不可算数,而理则一也。
彼以上古诗书求之者,特见其粗耳,孰知其精之在人而不自悟耶?
方其因归依之感于外,而使人之内有以发其信心,则侈其事以报之,奚曰不宜?
同郡国子监直讲龚原深之,吾游之贤者也,语其寺如此,而乞余文揭之碑,遂为之书。
宣仁圣烈皇后谥议元祐八年十月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一一(第二册第一二四三页)
奉诏,以今月九日,集官太庙,请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宣仁圣烈皇后」,俾臣考谥撰议,以备玉册易名之大典。
臣稽首再拜,谨昧死上议。
洪惟大行太皇太后高楚王武烈王之孙也。
妣镇国太夫人曹氏,武惠韩王之孙也。
武惠太祖太宗,削平僭伪,混一区宇,有慈惠不杀之仁。
武烈真宗,有见危致命、协策平难之义。
二人咸有大勋劳于太常
兹所以发祥演庆,诞降睿圣,配英皇,生神考,保佑圣孙,德备道隆,巍巍乎其极三后之崇也。
方英皇龙蟠濮邸,乃公姓承华履泰之时,历数冥会,天作之合。
夙夜相与稽求经训,博观史氏历代之载,乐将终身焉。
仁皇在御,日月久,春秋高,天下之本未立,眷求宗藩,烛见潜隐,试难皇子,正命储宫嘉祐末年,乃位天德,配体俪极,母仪四方,夤事庆寿,师其矩度。
崇高之奉,弥以敦素为修身刑家之本,其服御顾非弊极,虽更历年纪,未尝辄易以茍费天物。
敬以妇道风天下,骏惠我慈圣之懿则,克相英宗,绍仁宗之休荣,薄海内外,罔不配天其泽。
迨英皇厌代,神考继序,崇庆宝慈,敬致色养。
益怀谦抑,以尊东朝,清明内融,仰稽天若,超心道微,泠然乎万物之表。
日绎旧学,覃思前往,增益其所自修。
元丰八年神宗寝疾,请同听览。
鼎湖上仙,玉几遗命,拥保圣嗣,出震继照,其御延和,制政四海,安正明微,不踰防范。
以至拜庆册礼,上寿坤成,率避临前朝,以推乎先后。
监观前世后族之家,怙势干政,乱国殄家,昏迷颠覆,相踵而不戒者,训饬厥家,毋得妄祈恩宠,以玷国章。
乃大出所奉,营第合族,阜其僦入,毕给常养,惇我亲仁,以修正义。
有拟仲父,践更有劳,请擢置法从,明喻非欲,以戒开宠。
有以恩入官者实繁,宜以时损,首裁外家,以申厥命。
妙选坤极,咸属贤阀。
兴言满盈,确乎不可。
肇自治平,格于元祐,历年踰世,家无一人翱翔任事乎显要之路。
咸以抑畏退藏,承教自励,罔或一毫之私,冒谒诸朝。
宾帝之后,其内亲外戚,左右侍御之臣,惟朝夕论德流涕,而无平时侥倖之虞。
考诗任姒,徽音相承,以周家,而光绝乎后,其治内有如此者。
体坤用乾,妙乎其不为首。
研极论相,以统百官,代天器工,分乂庶务,未尝出聪明,见适莫,专智擅事,或罹偏吝之累,旷然凝然,以仰厥成。
故当国大臣,敬委任责,咸得以程大猷,申故实,曲列详说,周旋事情,以承可否之命。
尤屏绝侧听,峻防奸几,付之庶谟,大同乃绎。
增置谏员,审求端士,俾危言笃论,不留下情,畅乎上闻,以疏壅塞之弊。
听受之际,一以民为度,民之所欲者行,民之所否者已,无所为而不与民同者。
故天下之民,不能离而议也。
间或六气戾和,三辰异轨,则辍食忘寝,反覆究省,询过于朝,引咎于己,侧身咨嗟,威动中外,二帝三王之所以治天下不过乎是。
其治外有如此者。
履天下之利势,运天下之利用,不出闺闼,九年之间,无内外之难。
泰定纯终,由古以来未之有也。
圣心曲妙,不可形容,窃用民言,髣髴其迹。
尊贤在位,使能在官,贵老兴教,哀穷恤隐,省徭惜力,薄赋厚生,常武戢兵,平法轻刑,蠲藏惠民,去吝濯俗,愚夫愚妇,咸孚大公,夫是之谓宣;
饬严其在己,恕裕其在人,内无诸华,外无四夷,哀矜一视,允怀如伤,夫是之谓仁;
研几超睿,顺佑神,兢业言动,奠而后发,惟恐一物不当,有忧乎上帝之心,始卒一诚,二配俱极,夫是之谓圣;
政贵有常,人惟求旧,允釐百度,以定众志,倍其笃实,披靡浮华,纯素之风,孚近浃远,克相上帝,宠绥四方,诒谋燕翼,丕承烈圣之鸿绪,以固无疆之大业,夫是之谓
臣谨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私曰宣,克己复礼曰仁,功施于民曰仁,穷理尽性曰圣,裁成万物曰圣,秉德遵业,安民有功曰
合是众美,宜敬承乎祖宗之命,光大其徽称,以信无穷之传。
谨上尊谥曰「宣仁圣烈皇后」。
贺皇太后回銮表绍兴十二年八月 北宋 · 张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六
臣宇言:恭审皇太后回銮已至行阙者。
五兵不用,静北徼之惊尘;
六騩遄归,严东朝之大养。
庆流宫壸,欢浃海隅(中贺。)
历观简册之所传,或遇国家之大变。
冀一真于百罔,讫正元之世无闻;
歌二圣之重欢,初蜀郡之行匪远。
矧隔要荒几万里,绝音驿踰十年。
为母子以如初,越古今而未有。
恭以皇太后道隆阴化,德协坤成。
奉警戒于先朝,尽劬劳于圣子
从翠华而远狩,轸丹扆之深衷。
寝门莫展于晨昏,使驿相望于道路。
无加于孝,贵不足以解忧;
苟顺乎亲,大可以刑四海。
修文德以来远人
迎翟辂以言还,戢雕戈而不战。
祥生和气,福简简而穰穰;
喜动慈颜,乐融融而泄泄。
旧陪帷幄,远伏山林。
以未尽之馀年,睹绝闻之盛事。
心存魏阙,式同四表之欢;
目断尧天,徒上万年之祝。
永乐教院记 北宋 · 罗适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九、光绪《宁海县志》卷二一
余成童时,好读书,而乡中无文籍。
乡先生朱叟绛世传《论语》、《毛诗》,皆无注解。
余手写读之,茫然不知义旨之罅隙,唯永叹而已。
庆历中僧智贤师、禹昭师,皆里释之秀者,同游钱塘,传智者教,以馀力事明静大师
贤通儒书,能讲五经、《论语》。
二师性明敏,志坚而气刚,各以儒释二家自负,不少下人。
余因得与二师游,假其书,叩其论议,日浸淫开发,闻此达彼,由是知圣贤之门墙,有可入者。
遂寻师访友,以终所业。
余知经术之为乐,权舆于二师也。
熙宁初,余以赴泗水,去乡凡二十有五年。
元祐六年,始按刑二浙。
明年春,抵乡曲,智贤已谢世,惟禹昭师迓余于王爱岭。
师虽雪眉松骨,老瘦成翁,其神清气,俨然若昔时。
叙别话旧,伤往而感来,遂相与泫然流涕。
师且告余曰:「此去东南三里,即蒋山,其院名永乐,老身之故栖也。
愿公临之」。
因与之踏云蹑翠,入长松之径,登堂皇,卷帘四顾,美乎哉,前岩后峰,左冈右陇,流泉若蛇,盘屈而东注。
东北有峰最高曰石柱,师曰:「以多大楞名之也」。
是时春色在物,夕阳满山,野花开而百鸟啼,微风起而白云乱,幽芳可𬅁,逸兴俄生。
于是与师扶栏握手,相顾而笑,论无生之法,尽涤有虑之尘。
缘言皆投机,默而心喻,何必须过虎溪然后称陶潜远大师之忘形也与?
明日归溪南,师录其建院之因求作记,且曰:「蒋山者,人蒋珏之后,讳政字文通,避地居此,人以名。
梁天监中舍宅为海云寺,隋改曰海月。
唐末两为兵寇所焚,钱氏乾符中,乡人王惠僧道隆兴之,吴越王易名永安。
本朝淳化中,贞惠大师常觉亦增葺焉。
治平初,赐今额」。
禹昭顾宇之已隳,劝檀那之植福。
有麻氏者,鸠信士,率财力,新大殿,作山门,次建法堂、僧堂、方丈、僧房、厨库及宾客之馆,凡七十楹,皆撤旧成新,易卑为高。
熙宁五年,终元祐八年
功告毕,余得师所录,久弗暇书。
易路畿右,坐颍昌府久要堂窃思之,自余登第三纪矣,乡曲少年,无登第者,亦无僧以儒释学自负如二师者,然则山川秀气,岂绝于吾党也?
必将有豪杰之士,发愤自奋,或儒或释,扬名天下者矣。
然则余老矣,不知能及其见否也?
因取其所录暨余与二师相遇之始末及前日归乡之新事,载之鄙文,使吾党少年他日观吾文,知我起白屋之艰。
若在故旧之难忘,能自激昂,以成厥志,此余作记之微意。
其院之畛域,则纪于碑阴云尔。
按:《赤城志》卷二九,台州丛书本。
受玉玺贺皇后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四、《后乐集》卷八
内政惟修,舆图寖复,外戎底贡,宝玉来归。
事光宗社之传,喜溢宫闱之邃。
(中贺。)恭惟皇后殿下道隆周姒,德配虞嫔。
家于国以先齐,动循家法;
坤承乾而顺治,坐阐坤珍。
于皇受命之符,旅集会期之旦,鸿威远畅,阴教肃成。
臣叨宠祠闲,欣闻纶布。
莫趋魏阙,对扬天子之休;
偕与华封,上祝圣人之寿。
谢皇后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文山全集》卷四
慈极承天,恩深锡类;
廉车易地,职重分符。
圣德之中和,便亲闱之温凊中谢。)
伏念臣起繇孤远,积有迂疏。
肮脏半生,于事君而何补;
驱驰近岁,以将母而未能。
属为养以陈情,畀矜而从欲。
三湘纳节,二水授麾。
刺史之车,庶乎为子;
郡守之檄,专以为亲。
侥冒实多,糜捐曷称!
兹盖恭遇皇后殿下道隆坤厚,德配乾仁
《大雅·思齐》,媚周姜而穆穆;
长秋备礼,奉汉母以愉愉。
遂令疏远之微臣,亦效旨甘于便垒。
臣敢不恪恭侯度,茂对王休
崇《关雎》、《卷耳》之风,迪惟懿则;
笃《南陔》、《白华》之行,施及遐萌。
皇太后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文山全集》卷四
九疑陟远,莫返皇灵;
七庙升宗,聿彰世德。
洪名有赫,哀抱弥深(中慰。)
恭惟皇太后陛下位正家人,道隆坤母。
躬《葛覃》之节俭,厥配有光;
秉《清庙》之肃雍,于嫔增感。
于惟大册,肆对皇穹。
臣迹系分符,神驰望阙(云云)
谢皇后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九、《文山全集》卷四
君子审官道隆俪极;
皇华遣使,命出治朝。
德意具宣,忱辞告至中谢。)
伏念臣疏庸一介,遭遇两朝。
早缀班行,尝忝金科之属;
继乘使传,复尘绣指之行。
曲成每戴于釐明,退食难逃于吏议。
不图元会,复锡恩言,抆拭起家,往陈时臬。
驱驰在道,寅奉天威
涖止攸司,钦哉乃职。
兹盖伏遇皇后殿下德侔坤地,位正家人。
《关雎》之化既行用之天下,象魏之法使布正自王宫。
爰取践更,载叨详谳。
臣敢不灵承钦恤,祗若平反。
无刑以乂黎民,诞敷圣化;
式敬以长王国,永诵徽音。
贺明堂大礼告成表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八、《洺水集》卷三
躬三岁之祠,一奉祖宗之典;
九秋之吉,又新神圣之仪。
馨德昭闻,休祺狎至(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道隆顾諟,敬迪灵承,合乾造之太和,体皇穹之佑命。
历祼清庙,精一意以肃将;
升禋紫旻,格三灵而叶应。
欢声所暨,际海惟均。
臣玉馆祈天,竹宫望日
奉璋文庙,阻陪显相之庭;
奏赋太清,愿继词臣之颂。
贺太皇太后南内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八、《洺水集》卷三
神仙别殿,顷从文祖之游;
阊阖连宫,今答神孙之请。
许年移御,此日重还。
恭惟福备三朝,道隆太姒,定宗社之大计,抚国家之盛时。
四海之老皆安,一人之孝无极。
臣肃将明旨,欣际熙辰。
玉关峨峨,长享安宁之养;
璿源衮衮,永观绍述之休。
为人贺吕相除都督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七、《太仓稊米集》卷五四
伏审载颁命册,诞诰多方。
三公保傅之尊,总四海兵戎之寄。
注安危之两意,天子是毗;
备文武之兼资,万邦为宪。
允维新命,属在宗公。
纶綍既行,神人具喜。
窃惟宰相之用舍,实系宗社之兴衰。
考诸前人,颇有异论。
好持重者以不言为有体,乐清净者谓无事为可宗。
且端拜廊庙而享太平,何暇出旗旄而从戎事?
殊不知伊尹相汤而伐桀,乃作阿衡
何辅汉以灭秦,遂为丞相
仰惟都督,是总六师。
东晋独王导首专其权,南宋义恭尝假其节。
岂特擅征伐生杀之柄,且将责绥来招抚之方。
风励百蛮,部分诸将。
任固隆于分陕,威已重于专征。
恭惟勋冠百工,道隆三事。
豺狼巨猾,悉就骈诛;
草木微生,咸归燮理。
入则屦赤舄而几几,出则扬白旆之央央。
假八路经略之谋,兼二府枢机之要。
虽劳阃寄,仍领台司
某猥于斯民,同依大庇。
其为幸愿,倍积悃悰。
江东提举到任谢表 南宋 · 周必正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一
公朝遣使,常求拔萃之贤;
小己何功,误沐临轩之宠。
未远长安之日,已观属部之风。
佩上德以惟深,揆此材而不称。
中谢。)伏念臣本非时用,粗读父书。
少常有意于功名,晚分徒劳于州县。
偶因论荐,荐被弓招。
选抡,得尘班列。
旋引亲嫌而外补,犹希幼学而壮行。
周旋两郡之间,荏苒十年之久。
齿发已逾于耳顺,樵渔屡决于心盟。
自甘平进之馀生,无复叨荣之末路。
忽蒙记录,使玷将明
煮海摘山,岂特奏征商之课;
左餐右粥,愿首推济众之仁。
虽云自信于颛蒙,终恐莫伸于报效。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隆尧舜,运济成康
当飞龙御宇之初,扩威凤来仪之化。
赐对广君临之照,听言忘日昃之劳。
天表粹和,玉音恩厚。
察至愚而屡奖,谓三策之可行。
既怜疏贱以兼收,足认宽而尽下。
致兹孱陋,亦预使令。
臣敢不祗服圣言,勤求民瘼。
宣恻怛于困穷之际,谨咨询于原隰之中。
远有光华,奉天威于咫尺;
庶无罪悔,助帝力于毫分。
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中,四库全书本。
南翔僧堂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北涧集》卷二
连长榻,敷广座,容数千指,开单钵,必搜梁栋,选柱石,然后可以帡幪震风陵雨。
虽然,非古也,古之人一生打彻于冢间树下。
古已往矣,若今食息于冢树,鲜不澒洞观听,曰怪曰诞,曰奸偷鬼物,啸族呼类,水洒梃逐,使不在吾境乃已,而奸偷之徒往往托以沮吾法。
元祐间端师子所勘、辩才所拒之妖回头,庆元间,赵京兆所黥之风道隆,咸其类也。
此堂之建,于以见前辈虑后世者若是,作五观法,俾食于堂者作如是观。
吾尝谓五观具四端,犹四体也。
请论其目:一曰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无恻隐之心,则勤不知耕,劳不知炊,享非正命,漫不加省。
二曰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无羞恶之心,则酣嘻终日,无所用心,盘乐怠傲,荡而不反。
三曰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无辞让之心,则餮丰洁,饕珍美,却疏粝,纵口体而极其所嗜。
四曰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无是非之心,则舍灵龟,观朵颐,道不腴,日以羸,气馁而不支。
五曰为成道业,故应受此食。
无是四端者,何以深造而自得之?
自得之,虽层冰峨峨,精琼而靡;
列鼎万钟,不素餐兮。
是故缙绅五观,黄太史作而象其因。
南翔寺僧某求纪其师某年月日云堂之落成也,为具载其设施,使知振箧垂橐,不徒其为。
盐亭藏经纪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北涧集》卷四
非耳目所及,不近人情,苟可以澒洞观听,虽愚无识知,罔不曰怪曰诞。
其事著,其迹彰,十指十目无遁形,则市虎投杼,何自而信?
于是有志怪者焉。
某年某月日,梓之盐亭云溪洲渚间,黑月夕如昼。
溪民惶惑,闻有司,使即光所自发而观焉。
才一寻许,得经一龛,贮《般若》、《华严》、《宝积》、《涅槃》,合八百四十卷,属李友贤安奉于家,粘缀完辑,归于圆觉精舍。
道隆比丘造殿建藏,护持维谨。
幻十六应真环四壁,千手眼大士居其中,蜿蜒金虬,缭绕朱柱。
庆元二年三月十二日树,嘉泰三年九月十四落其成。
予先人敝庐,距此两舍许。
沦弃江海,未始见此殊胜庄严。
邻里人来中朝,能详其说。
适契某人之请,为之记,系之以辞。
辞曰:什公翻经于秦,奘公载经归唐。
竺锡振华,华竺相参,分布海县,虽三家市把钟梵之地靡不具。
较之五竺,十不二三。
奘公之西,心传贤公。
贤以七象载贝叶华,其归殑伽,遇风沦于河,译于贞观者,《般若》、《楞严》、《心经》诸部而已。
太宗文皇帝序《般若》,房相国融笔授《楞严》。
今兹水浒所出《般若》六百卷在焉,岂偶然也哉。
言,心声也。
瞿昙太宗之心,卓然独存于天地间,天地可坏,此心自若也。
岂一尘一沙所能锢,终使之潜照而不耀于世耶?
揆之以鲁壁、汲冢,非人力所能也。
谢奖谕表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一、《梁溪集》卷九九
臣某言:伏蒙圣恩,以臣奏陈淮西事宜切中事机,特降诏书奖谕者。
事君无隐,敢输忧国之谋;
陈力不能,辄布乞身之恳。
恩颁温诏,感集愚衷中谢。)
伏念臣猥以诸生,偶陪兴运。
三朝被遇,誓殚夙夜之勤;
一纪孤危,备历风波之险。
曲荷圣神之眷,滥当帅守之权。
识昧知几,岂能料敌而制胜;
才非任重,惟宜置散以投闲。
盖常出位而多言,祇欲辞荣而养疾。
囊封屡贡,上干鈇钺之威;
绨检诞敷,遽冒丝纶之宠。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隆覆载,明极照临。
察其犬马之诚,每加听纳;
悯其簪履之旧,未忍弃捐。
特轸皇慈,荐垂睿训,荣既踰于华衮,惧若殒于深渊。
臣敢不仰体至仁,俯全晚节。
危言入告,益思药石之忠;
衰疾丐归,愿遂山林之志。
云门山功德记 后周 · 僧贤义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伏自玉毫掩相。
求瞻睹以无由。
金像遗踪。
犹修崇之可托。
且我佛住世莫久。
像教是依。
了达者位證三乘。
渐成者道隆五福。
伏以云门山大云寺者。
未可知其始建之时也。
因览古碑云。
开皇年中。
曾有修建。
但以寺居峻岭。
地枕长郊。
睹圣像之陵夷。
见精蓝之荒废。
近则虽兴新搆。
必知未称旧基。
唯有壁龛弥勒石像。
依稀相□隐映仪形。
风雨交侵。
间损雕锼之质。
岁华绵邈。
全无彩绘之踪。
盖事有废兴。
理关舒惨。
岂斯期今日。
获遇信心□清信弟子彭仁福。
本贯浙江
寓居海岱。
固安赐履。
未遂三乘。
唯□夙怀善因便至。
信知修崇之可托。
明幻惑之不坚。
是以广□□因投诸兰若。
此则因参远寺。
傍睹真容。
遂乃慎选良工。
精求彩笔。
果得入神之妙。
□瞻如在之仪。
重新两龛。
加□修饰。
虽遥柰苑。
何异□峰。
一偫远黎。
岂起□□之想。
四来□□顿生恭敬之心。
谅此净因。
必获多福。
更有会同良友。
亦是□知各起斋心。
助成胜事。
仍雕□□□□□□庶使万古千秋。
不泯增修之状。
陵迁谷变
开化导之门。
贤义者。
迹忝缁衣。
辞亏黄绢。
常复斯言之戒。
敢述刊述之文。
盖猥付非才。
叙录
既难退让。
何免⿰(言衍)尤。
谨题。
赐生日生饩谢表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七、《华阳集》卷一一
臣某言:伏奉诏书,以臣生日,特降中使赐臣羊酒米面者。
门弧记日,敢上达于聪闻;
诏綍宣恩,乃忽叨于异数。
光生里巷,愧溢心颜。
臣某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伏念臣仕虽为贫,才不逮众。
导义方之往训,勉晚节以遭时。
误被眷知,擢参机务。
千钟后仕,方兴弗洎之悲;
初度锡名,载值始生之旦。
岂伊孤藐,更辱殊私,敕饩廪之丰仪,兼醇醪而饫赐。
惟大烹之养甚盛,宜以与贤;
顾小人之腹属厌,实为冒宠。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隆乾施,德懋谦光
至诚俯逮于臣邻,厚意特将于台馈。
必熟而荐获,伸永慕之怀;
惟孝可移誓,竭孤忠之报。
臣无任。
皇帝御正殿贺皇后1204年3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三、《渭南文集》卷一、《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四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圣治聿新,爰正路朝之御;
邦仪丕举,实繄内助之功。
盛典告成,函生胥庆。
恭惟皇后殿下道隆任姒,化洽邦家。
方当宁之朝群臣,惟圣时克;
宜中壸之介万寿,与天同休。
内腾六寝之欢,外副万方之望。
臣久违近著,获遇昌辰。
听九宾之胪传,莫陪抃舞;
望五云之宫阙,徒极倾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