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元末明初 · 刘基
 押职韵
暮春寺雨馀,原野皆秀色。
流云暧芳甸,惠风畅轻翼。
公崇冈低垂,崇冈缅登陟。
山川纠纷错,疆畎互纡直。
凄凉神禹穴,偪反句践国。
玉简閟玄缄,铜牛启雄德
霸气浩江河,王风散荆棘。
感今情轸郁,怀古心怆恻。
东溟尚波涛,中原未耕织。
无能事萧曹,妄意追契稷。
蹇产魂屡迁,逶迟足犹侧。
良辰复几何,白日忽中昃。
周流睨圆方,俯仰观动植。
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
宗社固神灵,至尊实恭默。
殷王伐鬼方,尚期三年克。
苗顽负险阻,终竟膺窜殛。
天戈向无前,况乃诛鬼蜮。
窃闻海滨民,决眦疾狂慝。
殳思一奋,所惧官未识。
朝廷鉴往辙,中道诛贪愎。
主将敦书诗,志士愿尽力。
诸公总英俊,矫矫百夫特。
愚生谅疏拙,千虑冀一得。
农人奉壶浆,迟尔殄蟊贼。
采薇戒怀归,伐檀惭素食。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邯郸道 明 · 区大相
突骑如流星,飞过邯郸城
千人皆辟易,不敢问姓名。
报仇轻赴敌,使气重横行。
相逢鲁勾践,识是燕荆卿
使气从来不相让,博肆喧喧竞争长。
心知欲语口难言,作意叱君君未谅。
荆卿归去西入秦,其事不成空殒身。
惜乎不讲刺剑术,看作悠悠饮博人。
矫志诗 曹魏 · 曹植
四言诗
芝桂虽芳,难以饵鱼。
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磁石引铁,于金不连。
大朝举士,愚不闻焉。
抱璧涂乞,无为贵宝。
履仁遘祸,无为贵道。
鹓雏远害,不羞卑栖。
灵虬避难,不耻污泥。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
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济济唐朝,万邦作孚。
逢蒙虽巧,必得良弓。
圣主虽知,必得英雄。
螳螂见叹,齐士轻战。
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覆之帱之,顺天之矩。
泽如凯风,惠如时雨。
口为禁闼,舌为发机。
门机之闿,楛矢不追。
秋日钱塘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
海浸(一作漫)全吴白,山澄百越青。
英雄贵黎庶,封土绝精灵。
句践魂如在,应悬(一作惭)战血腥。
会吟行 南朝宋 · 谢灵运
六引缓清唱,三调繁音
列筵静寂,咸共聆会吟。
会吟自有初,请从文命敷。
敷绩壶冀始,刊木至江汜。
列宿炳天文,负海横地理。
连峰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滮池溉粳稻,轻云暧杞。
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层台指中天,高墉积崇雉
飞燕广途,鹢首戏清沚。
肆呈窈窕容,路曜㛹娟子。
自来弥世代,贤达不可纪。
句践善废兴,越叟识行止。
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
东方就旅逸梁鸿去桑梓。
牵缀书士风,辞殚意未已(○《文选》二十八。《乐府诗集》六十四。三谢诗。《诗纪》四十七。又《类聚》四十二作吴会行。引音、吟、敷、汜、止、市六韵。)
撰征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
盖闻昏明殊位,贞晦异道,虽景度回革,乱多治寡,是故升平难于恒运,剥丧易以横流。皇晋(缺二字。)河汾,来迁吴楚,数历九世,年逾十纪,西秦无一援之望,东周有三辱之愤,可谓积祸缠衅,固以久矣。况乃陵茔幽翳,情敬莫遂,日月推薄,帝心弥远。庆灵将升,时来不爽,相国宋公,得一居贞,回乾运轴,内匡寰表,外清遐陬。每以区宇未统,侧席盈虑。值天祚攸兴,昧弱授机,龟筮元谋,符瑞景征。于是仰祗俯协,顺天从兆,兴止戈之师,躬暂劳之讨。以义熙十有二年五月丁酉,敬戒九伐,申命六军,治兵千京畿。(《艺文类聚》作「京甸」。)次师于汳上。灵樯千艘,雷辎万乘,羽骑盈途,飞旌蔽日。别命群帅,诲谟惠策,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所以钩棘未曜,殒前禽于金墉,威弧始彀,走钑隼于滑台。曾不逾月,二方献捷。宏功懋德,独绝古今。天子感《东山》之劬劳,庆格天之光大,明发兴于鉴寐,使臣遵于原隰。余摄官承乏,谬充殊役,《皇华》愧于先《雅》,靡监于征人。以仲冬就行,分春反命。途经九守,路逾千里。沿江乱淮,逆薄泗、汳,详观城邑,周览丘坟,眷言古迹,其怀巳多。昔皇祖作藩,受命淮、徐,道固苞桑,勋由仁积。年月我历,市朝巳改,永为洪业,缠怀清历。于是采访故老,寻履往迹,而远感深慨,痛心殒涕。遂写集闻见,作赋《撰征》,俾事运迁谢,托此不朽,其词曰:
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
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
畴庸命而顺位,锡宝圭以彻疆。
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
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
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
暌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弃,凭曲成之不遗。
昭在幽而偕煦,赏弥久而愈私。
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引蔓颖于松上,擢纤枝于兰逵。
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
欢太阶之休明,穆皇道之缉熙。
王建国,辨方定隅,内外既正,华夷有殊。
惟昔《小雅》,逮于班书,戎蛮孔炽,是殛是诛。
是以宣王用棘于猃狁,高帝方事于匈奴
然侵镐至泾,自塞及平。
窥郊伺鄙(缺四字。)慕携王之矫虔,阶丧乱之末宁。
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
雄崤、渑以制险,据绕霤而作扃。
家永怀于故壤,国愿言于先茔。
俟太平之旷期,属应运之圣明。
坤寄通于四渎,乾假照于三辰。
水润士以显比,火炎天而同人。
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
总九流以贞观,协五材(传注五才,从《艺文类聚》改)而平分。
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
龟筮允臧,人鬼同情。
顺天行诛,司典详刑。
树牙选徒,秉钺抗旌。
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单吴子之精灵。
迅三翼以鱼丽,襄两服以雁逝。
阵未列于都甸,威已振于秦、蓟。
洒严霜于渭城,被和风于洛戚。
就终古以比猷,考坟册而莫契。
昔西怨于东徂,今北伐而南悲。
岂朝野之恒情,动万乘之幽思。
歌零雨于《豳风》,兴《采薇》于周诗。
庆金墉之凯定,眷戎车之迁时。
伫千里而感远,涉弦望而怀期。
诏微臣以劳问,奉王命于河湄。
夕饮饯以俶装,旦出宿而言辞。
岁既晏而繁虑,日将迈而恋乖。
阙敬恭于桑梓,谢履长于庭阶。
冒沈云之晻蔼,迎素雪之纷霏。
凌结湍凝清,风矜籁以扬哀。
情在本而易阜,物虽末而难怀。
眷余勤以就道,苦忧来其城颓。
尔乃经雉门,启浮梁,眺钟岩,越查塘。
永嘉之紊维,寻建武之缉纲。
于时内慢神器,外侮戎狄。
君子横流,庶萌分析
主晋有祀,福禄来格。
明两降览,三七辞厄。
元诞德以膺纬,肇回光于阳宅。
明思服于下武,兴继代以消逆。
简文因心以秉道,故冲用而刑废。
孝武舍己以杖贤,亦宁外而治内。
观日化而就损,庶雍熙之可对。
闵隆安之致寇,伤龟玉之毁碎。
漏妖凶于沧洲,缠衅难而盈纪。
时焉依于晋、郑,国有蹙于百里。
赖英谟之经营,弘兼济以忘己。
主寰内而缓虞,澄海外以渍滓。
至如昏祲蔽景,鼎祚倾基。
《黍离》有叹,《鸿雁》无期,瞻天命之贞符,秉顺动而履机。
率骏民之思效,普邦国而同归。
荡积霾之秽氛,启披阴之光晖。
平陵之杳蔼,复七庙之依稀。
务役简而农劝,每劳赏而忠甄。
变时雍于祖宗(缺六字。)
扫逋丑于汉渚,涤僭逆于岷山
羁巢处于西木,引鼻饮于源渊。
惠要襋而思韪,援冠弁而来虔。
冶城而北属,怀文献之收扬。
匪元首之康哉,孰股肱之惟良。
譬观曲而识节,似缀组以成章。
业弥缠而弥微,事愈有而莫伤。
次石头之双岸,究孙氏之初基。
幸汉庶之漏网,恁江介以抗维。
初鹊起于富春,果鲸跃于川湄。
匝三世而国盛,历五伪而宗夷。
察成败之相仍,犹唇亡而齿寒。
载十二而谓纪,岂蜀灭而吴安。
众咸昧于谋兆,羊独悟于理端。
广武诲情,树襄阳以作藩。
建业其如遗,沿万里而谁难。
疾鲁荒之诐辞,恶京陵之谮言。
责当朝之惮贬,对曩籍而兴叹。
敦怙宠而判违,敌既勍而国圮。
彼问鼎而何阶,必先贼于君子。
原性分之异托,虽殊途而归美。
或卷舒以愚智,或治乱其如矢。
谢昧迹而托规,卒安身以全里。
周显节而犯逆,抱正情而丧己。
薄四望而尤眄,叹王路之中鲠。
蠢于越之妖烬,敢凌蹈于五岭
崩双岳于中流,拟凶威于荆郢。
隐雷霆于帝坐,飞芒镞于宫省
于时朝有迁都之议,人无守死之志。
师旅痛于久勤,城墉阙于素备。
安危势在不侔,众寡形于见事。
于赫渊谋,研其神策。
缓辔待机,追奔蹑迹。
雷池而振曜,次彭蠡而歼涤。
穆京甸以清晏,撒多垒而宁役。
造白石之祠坛,怼二竖之无君。
践掖庭以幽辱,凌祧社而火焚。
文康之罪己,嘉忠武之立勋。
道有屈于灾蚀,功无谢于如仁。
讯落星之飨旅,索旧栖于吴馀。
迹阶今而不见,横奔以荒除。
彼生成之乐辰,亦犹今之在余。
慨齐吟于爽鸠,悲唐歌于《山枢》。
吊伪孙于涂首,率君臣以奉疆。
时运师以伐罪,偏投书于武王
迄西北之落纽,乏东南以振纲。
钜平之先觉,实中兴之后祥。
左史之攸征,胡影迹之可量。
江乘而责始,知遇雄之无谋。
厌紫微之宏凯,甘陵波而远游。
越云梦而南溯,临浙河而东浮。
彀连弩于川上,候蛟龙于中流。
薄方与,乃届欧阳。
入夫江都之域,次乎广陵之乡。
易千里之曼曼,溯江流之汤汤,荐赤圻以经复,越二门而起涨。
眷北路以兴思,看东山而怡目。
林丛薄,路逶迤,石参差,山盘曲
水激濑而骏奔,日映石而知旭。
审兼照之无偏,怨归流之难濯。
羡轻魵之涵泳,观翔鸥之落啄。
在飞沈其顺从,顾微躬而缅邈。
于是抑怀荡虑,扬榷易难。
利涉以吉,天险以艰。
于敌伊阻,在国斯便。
勾践行霸于琅邪夫差争长于黄川
相发叹而思正,曹后愧心于千魂。
登高堞以详览,知吴濞之衰盛。
戒东南之逆气,成刘后之宋圣。
藉盐铁之殷阜,临淮楚之剽轻。
盛几杖而弭心,怒抵局而遂争。
忿駴盎之扶祸,惜徒伤于家令
条侯之忠毅,将七国之陵正。
褒汉藩之治民,并访贤以昭明。
侯文辩其谁在,曰邹阳与枚生。
据忠辞于吴朝,执义说于梁庭。
敷高才于兔园,虽正言而免刑。
阙里既已千载,深儒流于末学。
仲舒之睟容,遵缝掖于前躅。
对园囿而不窥,下惟帢莫而论属。
相端、非之两骄,遭弘、偃之双慝。
恨有道之无时,步险途以侧足。
宣武之大阅,反师旅于此廛。
自皇运之都东,始昌业以济难。
抗素旄于秦岭,扬朱旗于巴川
惧帝系之坠绪,故黜昏而崇贤。
嘉收功以垂世,嗟在嗣而覆旃。
德非陟而继宰,衅逾禹其必颠。
造步丘而长想,钦太傅之遗武。
思嘉遁之馀风,绍素履之落绪。
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譬乘舟之待楫,象提钓之假缕。
总出入于和就,兼仁用于默语。
弘九流以拮四维,复先陵而清旧宇。
西州之成功,指东山之归予。
惜图南之启运,恨鹏翼之末举。
发津潭而回迈,逗白马以憩舲。
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角城
城坡陀兮淮惊波,平原远兮路交过。
面艽野兮悲桥梓,溯急流兮苦碛沙。
夐千里而无山,缅百谷而有居。
被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缺六字。)
谓信美其可娱。
身少长于乐土,实长叹于荒馀(缺四字。)具瘁。
直岁寒之穷节。
视层云之崔巍,聆悲飙之掩屑。
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
望新晴于落日,起明光于跻月。
眷转篷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披微物而疚情,此思心其可说(《艺文类聚》作「而可歇」。)
问徭役其几时,骇阅景于兴没。
感曰归于《采薇》,予来思于雨雪。
岂初征之惧对,冀鹳鸣之在垤。
(缺四字。)逾宿,骛吾楫于邳乡。
奚车正以事夏,虺左相以辅汤。
绵三代而享邑,厕践土之一匡。
嗟仲几之宠侮,遂舍存以征亡。
宰之善对,美士弥之能纲。
升曲垣之逶迤,访淮阴之所都。
原入跨之达耻,俟遭时以远图。
西楚以择木,迨南汉以定谟。
乱孟津而灭,攀井陉而赵徂。
播灵威于齐横,振馀猛于龙且
观让通而告豨,曷始智而终愚。
迄沂上而停枻,登高杞而不进。
石幽期而知贤,张揣景而示信。
本文成之素心,要王子于云仞。
岂无累于清霄,直有概于贞吝。
始熙绩于武关,卒敷功于皇胤。
处夷险以解挫,弘忧虞以时顺。
矜若华之翳晷,哀飞骖之落骏。
伤粒食而兴念,眷逸翮而思振。
戾臣山而东顾,美相公之前代。
嗟残虏之将糜,炽馀猋于海济。
驱鲐稚于淮曲,暴鳏孤于泗澨。
托末命(缺二字。)云,冀灵武之北阅。
惟授首之在晨,当盛暑而选徒。
肃严威以振响,渐温泽而沾腴。
既云撒于朐城,遂席卷于齐都。
曩四关其奚阻,道一变而是孚。
伤炎季之崩驰,长逆布以滔天。
假父子以诈爱,借兄弟以伪恩。
魏武以谲狂,宄谟奋于东藩。
桴未噪于东郭,身已馘于楼门。
审贡牧于前说,证所作于旧徐。
聆泗川之浮磬,玩夷水之𧏖珠。
草渐苞于炽壤,桐孤干于峄隅。
慨禹迹于尚世,惠遗文于《夏书》。
纷征迈之淹留,弥怀古于旧章。
伯文于故服,咸征名于彭、殇。
灵壁之曾峰,投吕县之迅梁。
想蹈水之行歌,虽齐汨其何伤。
仲尼之嘉问,告性命以依方。
岂苟然于迂论,聆寓言于达庄。
于是滥石桥,登戏台
策马钓渚,息辔城隅。
永感四山,零泪双渠。
怨物华之推驿,慨舟壑之递迁。
谓徂岁之悠阔,结幽思之方根。
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
降俊明以镜鉴,回风猷以昭宣。
道既底于国难,惠有覃于黎元。
士颂歌于政教,民谣咏于渥恩。
兼《采芑》之致美,协《汉广》之发言。
强虎氐之搏翼,𭲫云网于所禁。
驱黔萌以蕴崇,取园陵而湮沈。
锡残落于河西,序沦胥于汉阴。
方城而折扃,扰谯颍其谁任。
世阙才而贻乱,时得贤而兴治。
救祖考之邦壤,在幽人而枉志。
体飞书之远情,悟犒师之通识。
明达之高览,契古今而同事。
拔渊谟于潜机,骋神锋于云旆。
驱斥泽而风靡,蹙坑谷而鸟窜。
中华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缓带。
既克黜于肥六,又作镇于彭沛。
晏皇途于国内,震天威于河外。
扫东齐而巳宁,指西崤而将泰。
值秉均而代谢,实大业之兴废。
心无忝于乐生,事有像于燕惠。
抱明哲之不伐,奉宏勋而是税。
捐七州以爰来,归五湖以投袂。
屈盛绩于平生,申远期于暮岁。
访曩载于宋鄙,采《阳秋》于鲁经。
晋申好于东吴,郑凭威于南荆
故反师于曹门,将以塞于夷庚。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
美西锄之忠辞,快韩厥之奇兵。
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
挺宏志于总角,奋英势于弱冠。
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
始飙起于勾越,中电激于衡关。
兴偏虑于攸吝,忘即易于所难。
忌陈锦而莫照,思反乡而有叹。
且夫杀义害婴,而懮丰疑,绁贤不策,失位谁持。
迨理屈而愈闭,方怨天而怀悲。
对骏骓以发愤,伤虞姝于末词。
陟亚父之故营,谅谋始之非托。
遭衰嬴之崩纲,值威炎之结络。
迄皓首于阜陵,犹谬觉于然诺。
视一人于三杰,岂在己之庸弱。
置丰沛而不举,故自同于俎镬。
发卞口而游历,迄西山而弭辔。
观终古之幽愤,怀元王之冲粹。
战国之权争,方恬心于道肆。
浮丘以就德,友三儒以成类。
洁流始于初源,累仁基于前美。
拨楚族之休烈,传芳素于来祀。
强见誉于清虚,德致称于千里。
或避宠以辞姻,或遗荣而不仕。
政直言以安身,骏绝才以丧己。
驱信道之成终,表昧世之亏始。
悟介焉之已差,则不俟于终日。
既防萌于未著,虽念德其何益。
尔乃孟陬发节,雷隐蛰惊。
散叶荑柯,芳花饰萌。
萋萋于旄丘,依依于高城。
相雎鸠之集河,观鸣鹿之食萍。
沂泗远兮清川急,秋冬近兮绪风袭。
风流兮水增澜,诉愁衿兮鉴戚颜。
愁盈根而蕴际,戚发条而成端。
嗟我行之弥日,待征迈而言旋。
庆云之优渥,周双七于此年。
陶逸豫于京甸,违险难于行川。
转归舷而眷恋,望修樯而流涟。
愿关邺之遄清,迟华銮之凯旋。
穆淳风于六合,溥洪泽于八埏。
颁贤愚于大小,顺规矩于方圆。
固四民之获所,宜税稷于莱田。
邯郸之难步,庶行迷之易痊。
长守朴以终稔,亦拙者之政焉(《宋书·谢灵运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
伍子胥渡江图 明 · 张宁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三 故实类
壮气横空欲吞楚,半夜函关出虓虎。
城中追骑若行云,泉下孤臣泪如雨。
江头立马寒飕飕,江神吐泣皇天愁。
捐躯甘作异乡鬼,誓死肯忘同天雠。
何来老父伤羁阻,舣棹招摇夜相渡。
百金宝剑辞不收,万石功名草头露
雄兵一旦下吴台,楚国山河半草莱。
旧主已随烽火遁,将军犹入故宫来。
秦庭泣血昭王返,白苧歌长越兵远。
夫差夜饮欲烹龙,句践宵衣正尝胆。
零落䲭夷百战身,姑苏麋鹿漫伤神。
君看楚郢鞭尸客,应是吴门抉目人。
越来溪歌一首 明 · 黄省曾
苧罗山下女,时来挥鬻薪。
扬蛾吴宫里,羞杀馆娃人。
子胥金匮,笑与龙逢邻。
哀哉怀九子,螳螂感其亲。
昏冥黄雀言,饮马长江滨。
五湖浮兵,绿水旌旗明。
英雄轼蛙主,壮气吞鲵鲸。
君子被兕甲,白日围孤城。
青山动鼙鼓,玉殿欻然惊。
鹿洲与豨巷,台榭为之倾。
吴王耀素甲,叱咤黄池盟。
归栖馀杭,始忆公孙情。
伏剑五胜衣,千古为悲辛。
迢遥长洲苑,忽与会稽并。
范蠡鸟喙去,仲尼雅琴行。
嗟此鸡狗辈,功德非峥嵘。
句践亦巳矣,海内留空名。
至今二君冢,春风野人耕。
徙封越王钱镠吴王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全唐文卷九十二
朕嗣登大宝。
统理万方。
有推诚待人之心。
少拨乱反正之略。
京畿叛乱。
宗庙震惊。
采周公宅之谋。
定商王迁殷之业。
当兹更始。
式表殊勋。
检校太师侍中中书令上柱国越王钱镠
一代伟人。
三朝元老。
定衰救乱。
素存忠义之心。
济世经邦。
夙擅英雄之志。
乡兵一起。
义声四驰。
黄钺初麾。
江表大定。
包茅时登乎天府
版籍岁贡于有司。
日月尘昏。
牛女寻常拱北
淮河鼎沸。
浙江日夜朝东。
用徙于越之封。
大畀勾践之境。
尔其纠率侯服。
翼戴中朝。
选将练兵。
务农积粟。
进可参桓文之烈。
退可守吴越之区。
宁俾古人。
专美前史。
于戏。
夫差遇颠沛之际。
罔替尊周。
仲谋方争攘之时。
犹知有汉。
况尔名德。
殿此大邦。
必能宏济艰难。
一匡天下。
予一人实有赖焉。
诗不云乎。
干不庭方。
以佐戎辟。
尔尚勉旃。
可徙封吴王
食邑二千户
封二百户
馀如故。
崇德县西寺 明末清初 · 沈谦
 押祃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秋水开祥河,花城初脱驾。
神幢拥多宝,灵辉相激射。
罗卫龙宫前,香蓝石壁下。
金轮转重汉,鲸音吼清夜。
展拜珠火眉,雨花向身泻。
或见绀鸟来,如闻龙象咤。
斑斓摩古鼎,丹青入烟麝。
竞说无著师,谭空如啖蔗。
至今千馀年,女阳有精舍。
我思此溪水,东流无春夏。
句践昔忧辱,语儿构亭榭。
采香竟沦替,卧薪苦谲诈。
世系有兴亡,山川互雄霸。
至今谁在哉,强弱递烟化。
何如皈我师,尘鞅随手卸。
天亲非吴越,欣戚皆遣谢。
元龙图子发(时左官宣城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二部
明公有盛名,十年怀慕向。
昨闻守桂林,清风扫蛮瘴。
否来偶迁谪,暂泊宛溪上。
斯事公议存,君命讵惆怅。
坐扃顾申卯,自忘曾帅将。
徯馀领儿孙,时时入重嶂。
遇胜寄幽怀,览古兴绝唱。
况逢谪御史,文章号宗匠。
赓酬戛金玉,侧耳听响亮。
神交付逍遥,外物随得丧。
汉庭忧乏才,贾谊岂终放。
未即登金鉴,行须复牙帐。
矧公饱经术,义足明霸王
推忠结圣主,大业继贤相。
霈成三日霖,一慰天下望。
微生实幸会,漫刺诣高闶
尘埃蒙弊裘,何以异罔象。
屏诎诚所宜,奖与若为当。
逢知信有时,报德亦非妄。
且陪昭亭游,昭亭春盎盎。
文章论 五代 · 牛希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五
圣人之德也有其位。
乃以治化为文。
唐虞之际是也。
圣人之德也无其位。
乃以述作为文。
周孔之教是也。
尧舜之运。
以宫室车辂钟鼓玉帛之为文。
山龙华虫粉米藻火之为章。
亦己鄙矣。
师周孔之道。
忘仁义教化之本。
霸王权变之术。
困于编简章句之内。
何足大哉。
况乎浇季之下。
淫靡之文。
恣其荒巧之说。
失于中正之道。
两汉以前。
史氏之学犹在。
齐梁以降。
国风雅颂之道委地。
今国朝文士之作。
有诗赋策论箴判赞颂碑铭书序文檄表记。
此十有六者。
文章之区别也。
制作不同。
师模各异。
然忘于教化之道。
以妖艳为胜。
夫子之文章。
不可得而见矣。
古人之道。
殆以中绝。
韩吏部独正之于千载之下。
使圣人之旨复新。
今古之体。
分而为四。
崇仁义而敦教化者。
经体之制也。
假彼问对。
立意自出者。
子体之制也。
属词比事。
存于褒贬者。
史体之制也。
又有释训字义。
幽远文意。
观之者久而方达。
乃训诰雅颂之遗风。
皇甫持正樊宗师为之。
谓之难文。
今有司程式之下。
诗赋判章而已。
唯声病忌讳为切。
比事之中。
过于谐谑。
学古文者。
深以为惭。
晦其道者扬袂而行。
又屈宋之罪人也。
且文者。
身之饰也。
物之华也。
宇宙之内。
微一物无文。
乃顽也。
何足以观。
且天以日月星辰为文。
地以江河淮济为文。
时以风云草木为文。
众庶以冠冕服章为文。
君子以言可教于人谓之文。
垂是非于千载。
殁而不朽者。
唯君子之文而已。
且时俗所省者。
唯诗赋两途。
即有身不就学。
口不知书。
而能吟咏之列。
是知浮艳之文。
焉能臻于理道。
今朝廷思尧舜治化之文。
莫若退屈宋徐庾之学。
以通经之儒。
居燮理之任。
以杨孟为侍从之臣。
使仁义治乱之道。
日习于耳目。
所谓观乎人文。
可以化成天下也。
鸣凤行赠杨给事惟仁 明 · 丰坊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
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
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不可回躯已裂。
安得长遇越勾践,式蛙厉士皆激烈。
吁嗟!
二物之微古则传,轻生血诚良可怜。
哀歌慷慨我故态,今日送子鄞西船。
问君此去何为者,一鸣不随立仗马
凤凰池头何足恋,博取声名满天下。
忆昔君王初纳谏,终朝虚己明光殿。
时有张刘与邓安,正色危言称铁汉。
诸公相谢忽几春,世事变化如浮云。
龙蛇屈伸总神物,贤者括囊思保身。
后江先生愚且狂,有口直欲旋天纲。
一入谏垣数十疏,复睹鸣凤鸣朝阳。
君王宽仁等天地,何人却有移天势。
王章杀身君竟免,唐介高风今有二。
吁嗟!
先生非狂亦非愚,风前劲草真丈夫。
感恩报国元自许,不然安用七尺躯。
送君之行劝君酒,富贵于我亦何有。
但作昂昂千里驹,何忍喔咿为妾妇。
东山骤雨西山晴,白鸟飞去天冥冥。
人生梦幻亦如此,请君试听《鸣凤行》。
荐士论 五代 · 牛希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六
朝廷求贤之道。
备于往古。
以经学文艺之流。
凡设十有二科以待之。
郡国每岁贡士
尽应其科。
其外诸侯。
各举所知。
以为裨补圣世。
奏章不绝于明廷。
爵赏实烦于王命。
当承平之时。
卿大夫家召佣书者。
给之纸笔之资。
日就中书录其所命。
每昏暮。
亲朋子弟。
相与候望
以其升沉。
以备于庆贺。
除书小者五六幅。
大者十有二三幅。
每日断长补短。
以文以武。
不啻三十馀人。
一岁之内。
万有馀众。
或考秩迁满。
方伯慰荐。
或伐阅功劳。
或升奖旧勋。
诏制之辞。
必嘉其官业。
赏其才艺。
褒其行实。
叙其劳绩。
无一日不为之。
未尝得一贤士。
与天子共治于四海。
未尝得一贤将。
与天子镇静于二边。
非求之不广。
荐之不至也。
岂五百年一贤生世哉。
夫画饼不可以充饥。
诵药不可以愈疾。
盖无其实而有其名使之然也。
自朝廷及郡国诸侯之所举。
皆无其实。
将如之何。
尝试论之。
自文艺之流。
假手于人。
投掷于公卿之门者。
率不能知其伪。
公试之地。
尚复乞贷。
经学之子。
考帖之时。
预有歌括。
问义之日。
一席之内。
对者六七。
皆诵本疏。
别无新意。
更相救助。
发起义端。
有司但记其属求之也。
以为之去留。
即经学文艺之谬也如是。
况汉世公卿大夫
皆以通经对策。
名动天下。
然后登用。
或居谏诤之列。
或处燮理之任。
朝廷每有水旱灾沴。
彗孛陵犯。
日月薄蚀。
必引所通经义證据。
以为之救。
殆与今日之经学者异矣。
文学侍从之臣。
必选于切问近对之才。
必本于讽谏理辞之要。
故其文章。
传之至今。
又与今日之辞赋者异矣。
郡国所送偫众千万。
孟冬之月。
集于京师
麻衣如雪。
纷然满于九衢。
是非相难。
固不可知矣。
诸侯所荐。
率皆应权倖之旨。
承交游之命。
取其虚名奏署。
谓之借听
取其谬举之说。
谓之横荐。
凡四方表函。
达于中书者。
必可指期于清贯美秩。
名邦剧邑
诸侯之荐士。
宰执之命官。
岂唯平生未交于一言。
盖见其姓氏而己。
岂能摭实哉。
官达倖门。
易如秋草。
能复贵贱之别□冠裳之重矣。
朝廷委辅相之权衡。
览诸侯之章疏。
视其文。
信其人。
以为荐公孙宏董仲舒之学也。
相如枚皋之才也。
冉季政事之能也。
孙吴将帅之略也。
时君既不问其实。
安可不信大臣之言。
从而与之。
上下相蒙。
其何以济。
且姬周之世。
荐贤者多受赏。
鲁史有之矣。
魏晋之日。
门生故吏有罪。
必连坐举主。
史有之矣。
今荐贤之赏。
久已废矣。
连坐之典。
又不行矣。
况今之所举。
非徒古者知之审。
取其必达。
取其必富贵。
□如一死生不变之为诚明也。
荐其为将也。
覆军擒帅。
伐国获地。
然后以为得。
荐其为相也。
富国安人
来诸侯之朝。
霸王之业。
然后以为得。
今之举士。
为筮仕结绶之渐。
一命一官而己。
他日之功过。
皆莫知也。
荐人用人之道。
何以得其贤矣。
孔文举祢正平
以为堪任大臣。
皋陶稷契之才。
汉后委而弃之。
竟不能知其道之否臧。
狄仁杰张柬之宰相业。
武后用之为相。
果能克正唐祚。
有中兴之功。
文举祢衡也。
委而弃之。
仁杰之荐柬之也。
举而用之。
岂系吾道之废兴。
岂系历数之理乱乎。
然用之则如此。
不用之则如彼。
骐骥伏枥。
安能千里之步。
龙泉在匣。
孰知截玉之利。
悲夫。
用与不用耳。
士之于世。
不可期于一人之知己者。
苟有知者。
甘心死节。
尚且不疑。
况复升荣显之中。
行心胸之事。
安人之安。
而存随之。
利人之利。
而亡有之。
利天下者。
以利己之厚者也。
利百姓者。
乃利其身之远者也。
君子之人。
岂不利其身哉。
为国家得人则理。
失人则乱。
古今不易之常理。
安可不以求士为急。
诗曰。
济济多士
文王以宁。
以四海所归之圣。
尚假多士之力。
况中庸之主哉。
易曰。
君子不家食吉。
仲尼以天纵之德。
犹思贤者与之共食。
况寻常人哉。
又曰。
皎皎白驹。
在彼空谷。
盖遗贤之叹也。
又曰。
束帛戋戋。
贲于丘园。
盖求之于野也。
人君子。
何代无之哉。
上之人其求之以道。
既不废于朝夕。
于所荐不公。
所用非贤。
将难以至于理。
当在申明上赏连坐之典以正之。
奸邪攀援之路。
渐将息矣。
一举之妄。
后当自获其辜。
知有畏矣。
在位者斯有贤者矣。
有道之士争趋之矣。
山阴县朱储石斗门嘉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沈绅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一、《会稽掇英总集》卷一九
朝廷方修天下水职,乃命知山阴会稽二县事者提举鉴湖
嘉祐三年五月赞善大夫李侯茂先既至山阴,尽得湖之所宜,与其尉试校书郎翁君仲通,始以石治朱储斗门八间,覆以行阁,中为之亭,以即二县塘北之水。
东西距江百有十五里,总一十五乡,溉田三千一百十九顷有奇。
昔之为者木,久磨齧,启闭甚艰。
众既不能力,当政者复失其原,每岁调民筑遏,以茍利。
骚然烦费无纪,而水旱未尝不为之戚。
大夫之治,如平一身之疹,必先宁其心,而针砭以辅之,诚良民医也。
故邑助教虞元昱、率门长季文用、周文宠,愿发赀以听命效力,唯恐在后。
遂择天章寺元耸相与募财,属之成功。
明年秋,众以其成,请书于绅而为之辞曰:越比北东,两山东湖
杰石中蹲,澌流于江。
噤木植门,自古邦侯。
淫霏虐阳,时其畜施。
衣食其腴,丰公逮私。
岁卒无虞,酣酣笑歌。
木腐不支,筑疆以劳。
孰究孰惟,民夷有来。
大夫至止,手摩百疾。
始而眺视,徐迹本末。
校书嘉闻,胥抃奏勤。
汗肌骭涂,莫我告烦。
唯虞、季、周,倡勇莫遏。
唯耸群悦,赀来云委。
乃砻于山,壁削林立。
隃时门完,芘有宁宇。
沸川阗郊,万夫聚观。
勿忧勿恫,繇吾二君。
材美工坚,曷日之单智经其初,仁以绍承。
司命尔民,敢告后贤。
绅将为之记,考其言于勾践,曰:宗庙社稷,在湖之中。
乃知后汉太守马臻初筑塘而大兴民利也。
自尔沿湖水门众矣。
广陵、曹娥,是皆故道,而朱储特为宏大。
及观地志与乡先生万宗石记,则谓贞元中观察使皇甫政所造。
此特纪一时之功尔。
景德二年大理丞段棐为县修之,其记存焉。
繇汉以来且千岁,惟政、棐二人名表于世而人不忘。
大夫,始建不朽之绩,宜悉其论次,章示来代,以慰吾民之思。
是冬十二月丙戌谨记。
勾践西施(以红颜艳色返以昏哉为韵)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惑人之心兮。惟巧惟僭。
破人之国兮。以妖以艳。
勾践之密谋。进西施而果验。
昔者二国相吞。陵卑恃尊。
殊不知卑则自亡而固存。尊则为明而反昏。
乌喙年年。誓啄夫差之肉。
稽山日日。拜听范蠡之言。
言曰伍员之贤。东吴之德。
伯嚭之佞。东吴之贼。
德之盛兮越可忧。贼之兴兮吴可殛。
臣以夙夜而计。机谋偶得。
欲狂敌国之君。须中倾城之色。
待其声色内伐。君臣外惑。
自然妲已以亡宗。晋骊姬而乱国。
今苧萝之山。越水之湾。
恐是神仙之化。忽生桃李之颜。
波浅丹脸。鸦深绿鬟。
颦翠黛兮惨难效。浣轻纱兮妖且闲。
杨柳羞弱。芙蓉耻殷。
可以变柳惠于贞庄之际。悦荆王于魂梦之间。
臣请进焉。王今何以。
王乃豁若而喜。矍然而起。
曰此盖神假卿之奇画。天雪越之前耻。
乃命宝马腾龙。香车碾风。
迎织女于银汉。聘姮娥于月宫。
炫耀云外。喧阗洞中。
妆成而瑞玉凝彩。服丽而朝霞剪红。
昨宵犹贱。今晨不同。
宁期大国之君。流恩下及。
堪恨邻家之妇。谓妾常穷。
晓别越溪。暮归吴苑
越虑计失。吴嫌进晚。
歌一声兮君魄醉。笑百媚兮君心卷。
坐令佞口。因珠翠以兴言。
立遣谋臣。弃洪涛而不返。
勾践乃走电驱雷。星驰箭催。
投醪而士卒皆醉。尝胆而胸襟洞开。
虎噬骨碎。山崩卵摧。
楚腰卫鬒化为鬼。凤阁龙楼烧作灰。
于是命屠苏之酒。上姑苏之台。
伊霸业以俄去。我英风而聿来。
呜呼杀忠贤而受佳丽。欲弗败其难哉。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其八 清 · 曾国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曾文正公诗集卷三
猿鹤沙虫道并消,谁分粪壤与芳椒。
昨来皖水三河变,堪痛阿房一炬焦。
句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
同袍才俊彫零尽,苟活人閒只自嘲。
进故事(四)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六
《唐鉴》:「太宗谓群臣曰:『朕开直言之路以利国也,而比年上封事者,多讦人细事。
自今复有为是者,以谗人罪之』」。
臣闻自古愿治之君,未尝不欲以求言为急,故大开公正之路,使天下之人皆纳忠于上,于是端拱穆清,而留听不倦。
虽四方万里之远,政化之美恶,风俗之薄厚,靡不毕知,此盛德事也。
然求言非难,而听察为难。
以人主之尊而虚心于敢言之士,则上自百执事之列,下至一介刍荛之贱,孰不殚志竭虑,愿有所献?
而其间貌言之华,至言之实,苦言之药,甘言之疾,乌得而不察哉?
又况外示切直,内怀奸诈,伪辞矫辩,而讦人之细事者,真小人之所为也。
直欲盗名以罔上听,托公以报私仇,此而不革,则祸及善良,伤化败俗,为害不细。
唐太宗励精庶政,而于听言之际能察其奸,是乃人主之难事,此史氏所以书之,以昭示后世也。
昔者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故能勤总章之访,广四岳之询。
其于听言之道,可谓至矣。
然于迩言则察之,于谗说则堲之。
得非以迩言善惑,谗说善诬,唯能察而去之,斯其所以舜也欤!
恭惟陛下圣钦日跻,聪明天纵。
观书乙夜,复留意于转对之臣;
览奏四方,尤乐闻于当世之务。
是欲恢张治道,复之太平。
听纳之勤,视古无愧。
而间者奸人蔽欺,分曹为党,一时乘权习势之徒,辄敢以流言飞语阴中善类。
天下方怀愤切齿,而大明旁烛,洞见朋邪,凡是告讦而言上不实者,论正厥罪,悉投远方,以为后日之戒。
于是有识之士乃始欢欣鼓舞,咸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复见于斯时。
然则虞舜之堲谗说,唐太宗之罪谗人,与夫今日流放告讦之类,实异世而同符者也。
天下幸甚!
《唐书·李石传》:「文宗尝顾郑覃曰:『试谕我犹汉何等主』?
曰:『陛下文、宣主也』。
帝曰:『渠敢望是』!
石欲彊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之对,臣皆以为非。
颜回,匹夫耳,自比于
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前,日进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
惟陛下开肆厥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
臣闻登山而不登夫泰山,无以小天下;
观水而不观诸沧海,无以狭众流。
然则学圣人而不学至尧舜,又安能超五霸而冠百王乎?
夫圣人之道,至尧、舜而止矣。
以二典考之,其政不过钦天时,治人事,用贤材,明赏罚数事而已,非至深而难明,甚高而难行也。
然则三代以下,汉、魏、晋、宋、隋、唐之世迄无一君能跂而望焉,其何故哉?
未必皆其天资庸暗,不足与有为也;
其间愿治之主,往往视唐虞之际,以谓非复后世之所能及。
则亦自狭其志,而卒无所成。
且汉之治莫如文帝,其次则称孝宣
张释之为文帝言天下事,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
于是释之言秦汉间事,帝乃称善。
宣帝太子有用儒之请,尝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由是观之,二帝在汉则为贤君,惟自挟其志,故功业之所就,如是而已。
郑覃以汉二帝比文宗,而文宗犹不敢当,则太和开成之政,一切委靡,无足怪者。
李石之言,固可为万世帝王之法,惜乎文宗不能用也。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睿智,出于天纵,躬履艰运,允迪先猷,竞竞业业,夙夜不怠。
故自中兴以来,虽海内妥安,不敢自暇逸也。
台池苑囿之观,声色狗马之奉,一无所好。
万机之暇,独留意经籍,深达古帝王微之旨,一时群臣章句讲说之学,莫能仰窥万分,可谓有尧舜之资矣。
非特有其资而已也,其志盖将力行而有至焉。
然则跻时于泰和,纳俗于时雍,固不难矣。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陛下体天德而行健,其所以措诸事,要与唐虞比隆者,亦在乎自强而已矣。
颜渊,匹夫也,而犹自比于,况万乘主乎?
臣愿陛下益留圣心,无使二典专美于前,天下幸甚!
《三朝宝训》:「太宗尝谓近臣曰:『国家以民为本,百姓以食为命,则知储蓄最为急务。
江南灾旱,朕亟遣赈贷,果无流亡盗贼之患。
若非积粟,何以救之?
当谕诸路转运常为计度,省察储蓄,无使损败』」。
臣窃谓财赋有国之大计,当丰亨豫大之时,蓄积为备,不可一日阙于天下。
天官》九职,《洪范》八政,必以农事为食货之首者,以见先王于此未尝不留意也。
恭惟太宗皇帝绍开帝业,四方僭伪悉以荡平。
方是时,年谷屡丰,兵革偃息,仓廪府库,所在充满。
而犹宣谕近臣储蓄是务,督诸路以计度,察仓庾之损败,常恐一旦旱灾,无以赈贷,而有流亡盗贼之患。
然则宸虑深远,岂特取足于目前而已哉!
盖天时地利,财赋之所自出,必资人力以为之,是谓衣食之源,而生民之命。
歛之有常制,则民乐输;
散之有常度,则用不乏。
如其不然,事有出于意外,而物不素备,则骤而用之,必且横取于民。
民力有时而不应,策将安出?
于是商功计利之臣,始得以行其说,而头会箕歛,天下有不能堪者矣。
汉称桑弘羊,唐称刘晏,二子材术过人,载在方册,后之言利者莫不祖述之,以为不可跂及。
然以臣观之,巧算倍征,殄民资泽,乃商功计利之臣耳。
且增大农之部丞,笼天下之货物,坐市列肆,转贩相输,以至入粟补官,以赀赎罪,古所未有,而弘羊发之。
行四利,去四害,以羡补乏,利无以开,诸路转输如见钱流地上,他人所不能,而独能之。
观其材术如此,而计其功效,诚足以舒一时之急。
奈何非先王之仁政。
使其人生于唐虞三代之世,其策果安用哉!
故夫论治道者必以国计为先,而论国计者必以储蓄为急。
方今天下充国计者,有田亩之税,关市之征,醝茗之息,酒榷之课。
是数者,其大略也,而取之皆有艺极,是谓常经,不可得而增损。
凡朝廷祭祀之供,使客之奉,六军之须,万官之俸,与夫乘舆服御、匪颁好用之式,皆仰此取足焉。
以其岁之所入几何,较其岁之所出几何,则其有馀不足,大概可见矣。
然古人谓取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未有不足者。
况陛下自中兴以来,励精图治,不迩声色,不务宴游,前世侈靡之事皆所不为,则于财赋固无轻费妄用,宜其蓄积加多,而沛然充羡。
今乃不然,郡国之间,补苴罅漏,言匮乏者十常八九。
此无他,官吏不能体国,并缘为奸,上下相蒙,其弊乃至此耳。
《礼》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
今日之事,唯当诏天下谨财用之蓄藏,而令主计之臣稽考每岁出入之数,积其赢馀,无得妄费,以待不时之须。
则所谓九年之蓄者,数岁之后,亦可以驯致其效,顾不美欤。
《三朝宝训》:「大中祥符元年,上语近臣曰:『京师民庶迩来渐事奢侈,衣服器玩多傅以金,虽累申条约,终未禁止。
工人镕锻为箔,日增其数,计所费金,岁不下五六万两。
坏不可复,浸以成风,良可戒也』」。
臣闻好侈靡者,天下之常情;
尚素朴者,人君之美化。
古帝王当太平极治之时,惧天下之人侈心将萌,必命有司申旧章,颁宪度,昭节俭,抑淫侈。
凡服用之过制者,莫不有禁。
盖欲检押之常情,使之成忠厚之俗也。
仰惟真宗皇帝纂列圣之休,抚盈成之运,丰亨豫大,万物盛多,故民间渐事奢侈,而以黄金巧饰器服。
圣虑高远,究极其弊,明诏近臣申严条约,深得古帝王之用心矣。
盖金为天下之至宝,而国用之所资,使众庶之贱皆得靡溃于器服之间,岂不重可惜哉?
臣尝考之于古,苏秦说赵,陈平间楚,卫青击胡,有功,其所赐黄金或万镒,或四万斤,或二十万斤,而梁孝王一小国,所积乃至四十万斤。
长安之乱,省中金以万斤计者犹六十匮,何其多也!
魏晋以降,始不闻有此充羡。
夫金之为物,产于天地之间,百鍊而不耗,宜乎后世之多于前古。
然以近史观之,其数未尝有及于古者,岂非风俗侈靡、积习耗蠹而致然邪?
且海内产金之地有几?
凿山披沙,积累于铢两之微,其得之不为易矣。
一旦聚于都市,末作之徒乃并肩列肆,兢丽争功,镕之销之,以为悦目之具。
以一京师而计,所费金岁不下五六万两;
合天下而较之,其费不知几何?
以数十岁之积累,未必能供一岁之用。
然则近时之金少于前古,无足怪者。
仰惟陛下恭俭爱物,出于天性,固尝念庶俗侈靡,屡敕销金之禁。
然而比年民物阜康,骄奢所习,殊未衰止,器服之饰,过制尤甚。
销金之外,又有泥金、贴金、剔金、缕金,为丝为线之类,号名非一
傥不重其赏罚而申严之,示以必行,则因循岁月,未见其能止也。
诚能止之,则非独宝货之藏免于妄费,而下不僭上,贱不拟贵,亦足辨天下之大分。
臣观《三朝宝训》,窃见国家禁销金者,莫严于真宗之朝,故敢昧死以祥符圣训为今日献(《华阳集》卷二三。又见《南宋文范》卷二六。)
蓄:原无,据四库本补。
越国武肃王碑铭 五代 · 皮光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八
粤以唐长兴三载壬辰春季凋十三荚。
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弃捐宫馆。
以是岁明宗皇帝太常博士段容。
定谥议曰武肃
尚书工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文。
翰林待诏张季恭至吴越
书于刊石。
后二年岁在敦牂。
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王建庙貌于始封之越国
礼与境内。
乐之罔极。
孝思也。
盖闻神道设教。
莫大于郊社严禋。
明德惟馨。
无逾于祖考孝享。
是以百代相袭。
六籍盛称。
报劬劳则天保是徵。
展钦若则王假是训。
又况建除难靖乱之业。
武烈之威名。
振刚德义气之风。
成肃恭之懿号。
陈力四纪。
光奉八朝。
生为有土之君。
薨立象朝之庙。
是可睢盱召毕。
龌龊桓文。
声华永而日月齐。
简册编而古今在。
矧夫堂成王构。
家继国祧。
压璧宝以知来。
玉林而嗣位。
高阳号里。
无愧前贤。
夏屋登山。
常遵治命。
爰自郑缁始袭。
晋墨未除。
不忍一日之离。
遂立千年之祀。
金镕阳迈。
已成像于吴城
香刻旃檀。
复附神于越国
恭惟先天下兵马都元帅越国武肃王
殷朝篯祖。
仙萼分枝。
唐代鄛公。
灵源真派。
簪裾轩冕。
礼乐诗书。
謺庆连华。
交光翊业。
应劭七世。
累爵重官。
罗企一门。
惟忠及孝。
其降神也。
虹飞蜀国
始见殊祥。
鱼跃汾河。
是生奇表。
赤光耀室。
黄气浮空。
石龟陨下于官山。
胡人来归于宝器(此二事安国县父老言也)
其英姿也。
凤文龙藻。
夐出精神。
白琥苍圭。
琢为标格。
加之薛璘整峻。
谢安风流。
俯仰可观。
进退有度。
慕容德偃月日角。
光彩烁人。
李子坚匿犀龟文。
威仪镇俗。
其辞韵也。
音容洒落。
智辩铿輷。
元善抑扬。
张畅详雅。
至若讨论国计。
谈画兵筹。
接对使伻。
抚御将下。
所谓五河奔注。
百谷崩腾。
玉虹起而云雾销。
金虎啸而风飙动。
揣摩胜负。
赫连勃口授怀惭。
捭阖兴亡。
苏季子舌端有愧。
其气度也。
志高建木。
量等大瀛。
含垢匿瑕。
罔知边际。
求贤接士。
无怠寅昏。
重仁义若邱山。
视玉帛如咳唾。
翘翘车乘。
唯在得人。
憧憧往来。
皆钟和气。
所以羔皮豹舄。
鹤列犀渠。
咸愿杀身。
用酬大惠。
变家为国。
诚由万化生身。
以德聚民。
所谓八风从律。
其英雄也。
能知否泰。
俟云雷。
动必有成。
举无遗策。
蛟龙得雨。
莫测变通。
雕鹗出林。
可知意度。
其间文武迭用。
仁义宏敷。
平阿(一作常平之亡戟得矛(一作列戟持矛)
并能取舍。
元协之搦蛇骑虎。
不觉艰难。
奄有具区。
廓开霸业。
设使庾翼复出。
必不妄誉于桓温
阮籍重生。
安敢轻言于广武
文学也。
家承儒范。
世尚素风。
绛纱帐先生
授白纶巾于神女。
才通梦寐。
凤吐方来。
志在典经。
龙斗不顾。
所以博览七纬。
精究三元。
尽得津涯。
皆升堂奥。
其于篇韵。
尤著功夫。
思风起而绣段飘。
言泉淘而金沙见。
其札翰也。
花随腕下。
星逐毫飞。
霭若游云。
细凝垂露。
钩刀向背。
未饶索肉芝筋。
点画方圆。
高掩崔肥赵瘦。
就中濡染碑额。
益见呈露锋铓。
四方仰之神踪。
一代称之墨宝。
王逸少若见。
甘避雁行。
萧子云如逢。
大惭蝉翼。
其建大功也。
唐季乾符之末
中和之初
海凫乍扬。
天龟初伏
尘飞野马。
四郊之垒渐多。
雾暗腾蛇。
五贼之机共构。
其始者王仙芝结衅中土。
首搆祸阶。
虽已诛夷。
犹残支党。
自此丛祠乌合。
草泽蜂飞。
轻薄者固自披攘。
谨厚者亦为剽悍。
江南则朱直叛乱于唐山
孙端寇孽于安吉
西侵宛水。
东患苕溪
郡县则终日登陴。
生民则长时伏莽。
王时郊居圃。
嘉遁茅山(即葛仙公种瓜之地故曰圃与山相接在临安县城东二里)
方当枕石漱泉。
尚是褒衣博带
睹兹多事。
慨然究怀。
顾谓朋友曰。
丈夫须当拨乱平奸。
岂可怀安端坐。
是日乃奋兹戎服。
挂彼儒冠。
大散家财。
广招勇士
令才举。
行伍肃然。
手仗义旗。
身当勍敌。
一月之内。
二寇殄平。
千里之山川。
救两郡之涂炭。
是王之初功也。
其次黄巢来从五岭
直下三衢
展枭翅则雹布星罗。
张鲸牙则山连岳峙。
所遭蹂践。
并作尘灰。
王乃独领偏师
横行险地。
既逢大憝。
遂设奇兵。
敌望草木丛林。
皆是戈矛旌帜(获敌人之言也)
我则左右翼阵。
默化如神。
当下追奔。
尚贾馀勇。
长蛇封豕。
便出他疆。
新市下江。
保安数邑。
是王之功也。
其次彭城刘汉宏
据南镇之重地。
东越之名区。
黄巢既犯两京。
僖皇乃巡二蜀。
汉宏不思奔问。
便废贡输。
恃险阻于浙河(一作江潮)
欲觊觎于江岸(一作浙岸)
先于渔浦鼋石。
翼张下营。
萧山西陵
鳞次列砦。
烽燧交应。
鼙鼓相闻。
时我诸军。
实有难色。
王乃潜趋间道。
夜济长江
仰告昊天。
乞昏朗月。
当下寒云布野。
杀气凝空。
楚庙阴兵。
旁随雾合。
晋臣黑幔。
闇与山连。
我师忽震于雷霆。
彼砦俄摧于魂梦。
风号貔虎。
争传破竹之声。
阵卷龙蛇。
竞集建瓴之势。
贼将殷轮不暇。
漂杵有馀。
仅身免以奔归。
乃塞门而自守。
尔后大小百战。
首尾四年。
方清镜水之波。
始有兰亭之地。
吊其生聚。
大布仁慈。
诛彼渠魁。
不须天讨。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薛朗。
逐出周宝
自据朱方。
南袭毗陵
西侵建邺
恣其剽掠。
务在杀伤。
将承中国之危。
拟扼长江之险。
王乃命二麾上将
一月报功。
指其山川。
授以韬略。
蹄毂并举。
水陆兼行。
曾不旬时。
讨平窟穴。
南宫万于犀革。
视以囚人。
崔慧景于䲡篮。
彰其叛主。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徐约
比是六合镇使。
遽忝三吴郡
玉帛是求。
徵敛无度。
长时习战。
齐民因被雕黥。
比屋为军。
鲁儒亦遭剪削。
惟王闻其暴虐。
奋激神威。
上谷之精兵。
命下江之贤将。
授以九天九地之诀。
传以训辞训典之规。
扼断咽喉。
其郊野。
任约之龙果睡。
王弥之豹徒飞。
食窘朝饥。
无由抚士。
计穷宵遁。
遂至溃围。
松陵之烟水重
香径之黎元再活。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孙儒
恃有数兵甲。
不守淮南
直欲别迁土疆。
遂奔江左
刲人民为粮食。
隳舍宇为薪苏。
饿鹘饥鹰。
飞扬京口
贪狼乳虎。
践踏吴门
渐逼由拳
将窥霅水
王乃张天网于阻险。
辟地阱于要冲。
发水犀之骁雄。
设燧象之奇计。
青雀摩垒。
赤兔致师。
将持久以待之。
俟势穷而必取。
守陴皆哭。
无食何为。
鸣鼓而攻。
脱身遂去。
向使不施神略。
不振王威。
则翼翼生灵。
皆成膏血。
茫茫胜槩。
尽作烟煤。
所谓劬劳为时。
广大及物。
是王之功也。
次则有董庶人。
始镇石镜
便牧杭州
因破汉宏
遂居越土。
自形成象。
从纤至洪。
并是王之擐甲执兵。
左提右挈。
以至手持旄节。
身爵王侯。
既灭顶于彝伦。
乃垂涎于神器。
铜符金匮。
祥瑞乱兴。
玉玺珠袍。
妖讹竞起。
王以早同楚歃。
夙共晋盟。
书尚缄縢。
血犹濡鍉。
笺函旁午。
诱劝交驰。
谏既闭于属垣。
祸遂成于覆族。
是时两河倔强。
三辅纷纭。
万象虽拱于北辰。
一人不遑于南顾。
王请奉行天罚。
所统便是国兵。
不费上供资财。
不役诸道将帅
果见桓元计窘。
抽玉导以求生。
王莽势穷。
转铜威而厌胜。
喉既摏于富父。
骨复弃于会稽
潴其故宫。
焚其法物。
复我正朔。
我寰瀛。
五石补而天镜明。
六合完而地维正。
是王之功也。
王以平妖立霸时之业。
戡难建盖世之功。
律吕宫商。
锵洋史籍。
丹青金玉。
焕烂国华。
所以僖宗天子。
仰我文昭
眷我武烈
龙光压謺。
急使星驰。
纶綍便蕃。
大王起。
寻以耿纯试理。
卢植兼才。
披锦衣以耀家乡。
握圭符而光松梓。
洎于昭皇飞升。
大宝礼遇元勋。
龙悦召云。
凫忻得藻。
嘉功赏德。
金凤之诏连飞。
表异旌优。
玉麟之符遂刻。
南徐藩翰
钱塘之江山。
节竦灵犀。
帐开神虎。
三千珠甲。
光烂星辰。
十二牙旗。
文生组绣。
碧幢才建。
黄阁又开。
乃兼镇于越藩。
遂对持于汉节。
中天辰象。
虽分牛斗之疆。
夹岸烟岚。
映出东西之宅。
四县既食。
万户累加。
棨戟立门。
赤油罗列。
山河誓券。
丹字荧煌。
生祠之笾豆锵锵。
衣锦之城隍黯黯。
而又特逾汉制。
封我吴王
分夏社之心。
桐剪周王之手。
昔也龙蛇起陆
蹈汤火以战争。
此际山川出云。
见君臣之际会。
逮夫济阴王既传天宝。
梁太祖应元苞。
于王不易范张之故情。
请结秦晋之嘉好。
恨无殊礼。
得展异恩。
于是追吕望之高风。
山甫之美躅。
师尚父统摄三老。
作帝股肱。
尚书令总务万几。
为天喉舌。
仍颁瑞节。
复践高坛。
建牙兼镇于扬州
分阃遥临于楚甸。
寻命兵部姚尚书洎
躬持凤册。
远泛鲸波。
备周官之典仪
越国之土宇。
八鸾四马。
耀镂钖以振钩膺。
三节一王。
秉桓圭而垂元玉。
及龙德嗣君即位
礼称伯舅。
尊曰父师。
寅兹烈光。
虔奉顾命。
是时遣吏部李尚书燕
捧持纶诰。
谕晓湖湘
授天下兵马都元帅
洞庭彭蠡
渐无不顺之臣。
北狄西戎
将有后予之叹。
韩信汉高祖曰。
陛下能将将。
臣能将兵。
是知元帅非人臣之职曹。
帝王之兵柄。
推于前代。
隋炀帝晋王淮南行台尚书令祗为行军元帅
无天下之号。
国朝肃宗皇帝驻跸灵武
因命代宗皇帝广平王而为之。
德宗皇帝鲁王而为之。
梁太祖授九锡后而为之。
斯天下元帅之故实也。
其后龙德复命兵部崔侍郎协
赍持简册。
浮泛风帆。
扬往典于明庭。
促及时而建国。
召康公之命。
得以专征。
唐叔虞之封。
良由吉梦。
未久金行运息。
土德中兴。
庄宗皇帝鹊起并汾。
龙飞宋汳。
当宁不逾于旬朔。
临轩宣谕于公卿。
曰。
吴越国王五十年来。
常作支天之柱。
三千里外。
每为捧日之云。
今若将致小康。
实在敬尊元老。
于是鸾台进拟。
麟趾摛词。
典瑞献功。
白圭而册文粲烂。
职金供命。
镕紫磨而印篆盘珊。
封吴越国王
再授天下元帅
马迁十代史内。
固是绝伦。
𧦬万卷书中。
必无往例。
其建国也。
大君有命。
明试以功。
癸未而至壬辰
备战器而修王道。
先是中朝名士。
在野遗人。
或负笈担簦。
来投霸府
或折襦为裤。
面诣军门。
奋袖于嘉纳(一作务)堂中。
曳履于灵钧台上。
至此水镜裁鉴。
金秤等量。
并列庭臣。
皆居省署。
簪裾列侍。
文物齐光
张伯仁陈宗庙之仪。
子产献公侯之礼。
岂谓难穷者大数。
莫究者彼苍。
俄脱屣于具区。
遽彻县于正寝。
金山雾掩。
谁知帝召王乔
玉海波空。
实痛神辞李广
况十三州疆场。
百万户黔黎。
咸长养于恩膏。
悉生成于化泽。
泪洒而晴空散雨。
愁凝而杲日沈云。
鸟兽悲哀。
草木惨怛。
明宗皇帝太常定谥法
贰卿而撰诔文。
鸾辂龙旗。
赠礼优于邓禹
梓宫黄屋。
异数等于霍光
得谓尽始尽终。
极荣极贵。
享九九之仙寿。
位于一爻。
万之人心。
歆神道于千祀。
有后如此。
又何觖焉。
天下兵马元帅吴越王
族之多奇。
承赵宗之后世。
嵩衡泰华。
秀气俱腾。
淮济江河。
荣光共结。
是时允主。
诞我国祥。
绍经文纬武之基。
袭积德累仁之业。
开襟奋臆。
伏雄杰于周瑜
誓众临戎。
统人豪于张衮
风仪则悬星溢眦。
紫电扬矑。
霜雪凝肌。
鱼龙入发。
仙应有分。
贵不可知。
宋弁声姿。
尤闲进对。
窦融词气。
惟是卑恭。
加以青云常在于言谈。
畏日不离于顾盼。
徐行缓步。
褚彦回却是趋跄。
散帻斜簪。
王文宪殊非蕴藉。
智略则鲍叔锥矢。
应手而成。
德业则顾和圭璋。
遇机方露。
远者大者。
一刚一柔。
静则心照镜而貌怀冰。
含和六气。
动则火炎山而汤涌海。
慑惧万人。
机变则管葛才高。
孙吴术妙。
身文虎豹。
隐见不常。
义府戈矛。
短长迭用。
五隽才既为己任。
六奇策固是无遗。
郤縠诗书。
经纶国计。
项羽雷电。
振动兵筹。
徐睇而莫测金泉。
旁窥而罔知珠岸。
词藻则霜皓月。
络绎䌽笺。
芳草落花。
飘扬镂管。
织成梦锦。
散出神霞。
英变屡奇。
张融之言信矣。
淩颜轹谢。
元稹之论宜然。
札翰则早受义方。
曾传掣笔。
鸾回鹊反。
气势惊人。
金错银钩。
纵横入目。
案牍无非笔阵。
宫寺争耀牌。
崔宏之本草无
张育之折蒲失色。
立功则我王初离太学
亲兵。
郑世子方欲平齐。
汝阴王正思安汉
属邻国侵轶。
命将曰李涛
仅二万兵。
下百里砦。
围逼安国
涎喙馀杭
王虔奉训辞。
遂升上将
清风授武。
黄石传书
亲承韩奕之黄罴。
躬伏封文之白虎。
攻东南而备西北。
事在机先。
掩五垒而出三门
别驰神算。
于是崩摧大阵。
擒获万人。
道路隘于俘囚。
山川积于戈甲。
馀敌作气既竭。
方遁于潜
我则乘胜追奔。
广德
未出一百里之境。
复降五千(一作十)乘之戎。
唱凯歌而喜气连郊。
整班师而雄风掠地。
寻即大统龙舰。
远泛鳌溟。
江阴而收东州(一作川)
入海门而观北固。
彼境遂陈舟楫。
远出枝梧。
我则陈二广于浪港沙前。
设三覆于石牌湾内。
零陵石灰风便。
争投于蛟蜃窟中。
沁水火筏油燃。
尽葬于鲸鲵腹里。
一战定霸
二纪无虞。
寰海具瞻。
将相迭耀。
声光丕显。
为廊庙之人。
功业升闻。
段襄居骨鲠之任。
爰自嗣承国构。
缵奉王基
况当跪箭之初。
又在寝苫之内。
龙凤。
三千馀口之家风。
铁石虎貔。
二十万人之军府
诚难抚御。
岂易辑绥。
我王以孝为模。
用仁作范。
无所不可。
唯言是从。
嘉惠宠灵。
供承花萼。
油云膏雨。
润泽闺门。
此外习武益兵。
轻刑慎罚。
德无胫而远届。
名无翼而遐飞。
果动天朝。
继钟异宠。
三年之内。
两册连封。
双龙之金节齐行。
四马之宝车并骤。
玉具冠剑。
见王者之尊崇。
织文旗常。
睹国容之贵盛。
我王因兹显赫。
益动孝思。
无以答先后之恩。
无以报昊天之德。
且曰。
武肃王有大功及天下。
大名振寰中。
庇生民而百万有馀。
筑城垒近五十来处。
岂可不建庙貌。
不像真容。
为星纪之福宫。
作地户之神主。
爰命兴武中直都虞候姚敬思。
马臻湖畔。
勾践城中。
选闉阇形势之中区
得显敞高平之胜址。
于是锹杵俱下。
畚锸齐兴
隐隐雷声。
轰轰岳振。
不十旬而展役。
匝千丈之阴基。
大梓文
匪自泰山伐得。
宏梁巨栋。
非因漳水漂来。
雕镌者王母元图
甃砌者赫连绣石。
斤挥斧运。
削出银葩。
水錾砂磨。
方成玉磶。
元武(一作玉)之嘉兆。
应神蓍之吉辰。
始乃架险梯虚。
云构山屹。
阴虬回抱。
阳马奔趋。
虎牙衔而枅栱连。
龙脊袅而栾栌转。
琼瑶耀壁。
丹漆明檐。
鸳鸯之瓦缝界成。
芙蓉之塼文印出。
即以丙申岁秋八月十有七日
我王备卤簿鼓吹。
车辂旂常。
北司侍臣。
南班旧列。
奉迎真像。
而入祠宫。
白檀雕出圣容。
黄金缕成宝座。
仪形酷类。
神彩如生。
凤目龙章。
颜犹不改。
垂旒被衮。
人见兴悲。
礼器则俎豆牺樽。
轩悬则柷敔钟磬。
后殿则翚衣雉服。
文母贤妃
露幔珠屏。
虾帘象榻。
不异昔时秘寝。
皆同曩日深宫。
前则广厦交阴。
芳亭对构。
紫石伏狻猊之影。
朱栏交菡萏之光。
正启重门。
并列神将。
侍卫兵仗。
戈戟森然。
文武官班。
簪裾肃列。
直出甬道。
千步有馀。
河枕投醪。
波通射的。
莲芰绕于水阁。
夹于星桥。
左则回抱粉廊。
连延绮栋。
并图曹署。
各列司存。
乃至早世勋臣。
无禄公子。
皆塑仪像。
并配荐羞。
右则修庑飞甍。
绿窗丹牖。
阴兵神马。
见雷电而没风云。
明灶净厨。
备粢盛而烹肥腯。
景物则高杉矮桧。
粉竹金松
夹砌名花。
连阶瑞草。
烟岚蓊蔚。
便是阴宫。
云雾朦胧。
居然神府。
我王昔以致君之业。
累殄寇戎。
今立显考之祠。
用修孝敬。
所以天朝继封王爵
以耀国章。
黄金印印宇内徵呼。
都元帅帅天下侯伯。
卓绝殊勋洪业。
所谓炙地薰天。
设使书剡溪九万之笺。
不能尽
华山五千之仞。
亦恐难穷。
光业也词不梦于王椽。
才匪量于曹斗。
拟奚斯之颂。
或恐粗心。
豫章之碑。
岂合措手。
但以二纪幕客。
十载庭臣。
不求孙绰擅名。
岂望杨修绝妙。
所希编述。
用答恩知。
追感先王。
恭为铭曰。
崧高嶙峋。
是生哲人。
上天师子。
出泽麒麟。
篯尊殷祖。
鄛允唐臣
衣冠表里。
文武经纶。
广运将新。
大盗斯起。
雁象歘惊。
凫毛乱委。
紫盖蒙尘。
黄巾多垒。
既斁宪章。
又裂文轨。
武肃英王
提剑东方。
龙行云雨。
虎变文章。
孛气沃酒。
妖雪归汤。
洗涤星纪。
整顿天常。
告功狼居。
图形麟阁。
桐圭联编。
茅土续索。
三道犀幢。
八朝凤诺。
丹券家门。
锦衣城郭。
元帅天下。
国王具区。
六瑞琢册。
三品铸符。
尚父四履。
尚书万枢。
峗峨高寿。
曦赫霸图。
我王奉天
为时而出。
宝应
继明照日。
国士无双。
风华第一。
削树平戎。
梦禾受秩。
功既挺世。
德又动天。
袭封二册。
嗣位三年。
金印国宝。
元帅兵权。
忠无瑕颣。
孝绝雕镌。
未褫墨缞。
乃建清庙。
卧龙之城。
会稽之峤。
岚界回廊。
明周㙩。
广殿霞开。
重门岳峭。
瑞玉礼器。
香檀圣容。
民之祀主。
我之神宗。
秉翟执籥。
特磬编钟。
燃萧燔膟。
置币输琮。
于穆祠宫。
焕焉阴府。
五齐恒馨。
六佾常舞。
肴荐房烝。
歌随路鼓。
令子懿孙
光今古。
秋怀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邺嗣
 押阳韵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
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
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
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
夜中回月御,若木应可望。
裴回入空巷,旅谷撷满筐。
忆此句践国,霸气久未央。
曾闻采葛妇,悲吟奉吾王。
薄脯临浙水,吾臣泪盈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