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刘司空 西晋 · 卢谌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四
臣闻经国之体,在于崇明典刑;
立政之务,在于固慎开塞。
典刑不明,则人情靡措;
开塞乏慎,则逆节滋萌。
况方岳之臣,杀生之柄,而可不正其枉直,以杜其奸邪哉!
窃见故司空、广武侯琨,在惠帝扰攘之际,值群后鼎沸之难,戮力皇家,义诚弥厉,躬统华夷,亲受矢石,石超授首,吕朗面缚,社稷克宁,銮舆反驾,奉迎之勋,实为隆,此效忠之一验也。
其后并州刺史、东嬴公腾晋川荒匮,移镇临漳太原西河尽徙三魏。
受任并州,属承其弊,到官之日,遗户无几,荆棘茂于街里,豺狼居于府舍,既无句践甲盾之卒,又无卫文共滕之民。
当易危之势,处难济之中,鸠集伤痍,抚和戎狄,数年之间,公私渐振。
会京都失守,孝怀板荡,群逆纵逸,充斥王畿,边萌顿仆,苟怀宴安,咸以为并州之地四塞为固,东阻井陉,西限蓝谷,前有太行之岭,后有句注之关,且可闭关守险,畜资养徒,抗辞厉声,忠亮奋发,以为天子沈辱而不陨身死节,言情则非所能安,言罪则不容于诛。
遂乃鞠誓百姓,修缮甲兵,跋履山川,东西征讨。
以丧气之众,当天下严敌,虮虱生于甲胄,燕雀巢于帷幕,虽不能摧殄聪勒,且得据其心腹,破家为国之二验也。
乃稽民神之旨,通天下之意,唱上尊号,归重圣躬,令南北万里,若合符契,此又乃心本朝之三验也。
比屠各乘虚,晋阳沮溃,父母罹屠戮之殃,门族受歼夷之祸。
向使从州人之心,为自守之计,则圣朝未必加诛,而族党可以不丧。
及猗卢败乱,晋人归奔平城,纳其初附。
将军箕澹又以为此虽晋人,久在荒裔,难以法整,不可便用。
又让之,义形于色。
假从澹议,偷于苟存,则晏然于并土、必不亡身于燕蓟也。
自以备位方岳,纲维不举,无缘虚大任,坐居三司,是以陛下登祚,便引愆告逊,前后章表,具陈诚款。
寻令从事中郎臣绩澹以章绶节传奉还本朝,与匹磾使荣邵期一时俱发。
又匹磾以王室大臣,惧夺己威重,忌琨之形,渐彰于外。
知其如此,虑不可久,欲遣妻息大小尽诣京城,以其门室一委陛下。
有征举之会,则身充一卒;
若匹磾纵凶慝,则妻息可免。
具令臣澹密宣此旨,求诏敕路次,令相迎卫。
王成平阳逃来,说南阳王保称号陇右,士众甚盛,当移关中
匹磾闻此,私怀顾望,留停荣邵,欲遣前兼鸿胪边邈奉使,惧澹独南,言其此事,遂不许引路。
丹诚赤心,卒不上达。
匹磾兄眷丧亡,嗣子幼弱,欲因奔丧夺取其国。
又自以欺国陵家,怀邪乐祸,恐父母宗党不容其罪,是以卷甲櫜弓,阴图作乱,欲害其从叔驎、从弟末波等,以取其国。
匹磾亲信密告驎波、驎波乃遣人距之,匹磾仅以身免。
百姓谓匹磾已没,皆凭向
于时有害匹磾之情,则居然可擒,不复劳于人力。
自此后,上下并离,匹磾遂欲尽勒胡晋,徙居上谷
深不然之,劝移厌次,南凭朝廷。
匹磾不能纳,反祸害父息四人,从兄二息同时并命。
未遇害,知匹磾必有祸心,语臣等云:「受国厚恩,不能克报,虽才略不及,亦由遇此厄运。
人谁不死,死生命也。
唯恨下不能效节于一方,上不得归诚于陛下」。
辞旨慷慨,动于左右。
匹磾既害横加诬谤,言欲窥神器,谋图不轨。
免述嚣顽凶之思,又无信布惧诛之情,崎岖乱亡之际,夹肩异类之间,而有如此之心哉!
虽臧获之愚,厮养之智,犹不为之,况在国士之列,忠节先著者乎!
匹磾之害,称陛下密诏。
信有罪,陛下加诛,自当肆诸市朝,与众弃之,不令殊俗之竖戮台辅之臣,亦已明矣。
然则擅诏有罪,虽小必诛;
矫制有功,虽大不论,正以兴替之根咸在于此,开塞之由不可不闭故也。
匹磾无所顾忌,怙乱专杀,虚假王命,虐害鼎臣,辱诸夏之望,败王室之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若圣朝犹加隐忍,未明大体,则不逞之人,袭匹磾之迹,杀生自由,好恶任意,陛下将何以诛之哉!
折冲厌难唯存战胜之将;
除暴讨乱,必须知略之臣。
故古语云「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非虚言矣。
自河以北,幽并以南,丑类有所顾惮者,唯而已。
受害之后,群凶欣欣,莫不得意,鼓行中州,曾无纤介,此又华夷小大所以长叹者也。
伏惟陛下浚圣之隆,中兴之绪,方将平章典刑,以经序万国。
受害非所,冤痛已甚,未闻朝廷有以甄论
壶关三老讼卫太子之罪,谷永、刘向辨陈汤之功,下足以明功罪之分,上足以悟圣主之怀。
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入侍翠帷,出簪彤管,弗克负荷,播越遐荒,与周旋,接事终始,是以仰慕三臣在昔之义,谨陈本末,冒以上闻,仰希圣朝曲赐哀察(《晋书·刘琨传》,《艺文类聚》五十四。)
释时论 西晋 · 王沈
 出处:全晋文
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污腴之墟。
有冰氏之子者,出自冱寒之谷,过而问涂。
丈人曰:「子奚自」?
曰:「自涸阴之乡」。
「奚适」?
曰:「欲适煌煌之堂」。
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
今子困于寒而欲求诸热,无得热之方」。
冰子瞿然曰:「胡为其然也」?
丈人曰:「融融者皆趣(《御览》八百七十一作「趋」。)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
苟非斯人,不如其已」。
冰子曰:「吾闻宗庙之器,不要华林之木,四门之宾何必冠盖之族。
前贤有解韦索而佩朱韨,舍徒担而乘丹毂。
由此言之,何恤而无禄!
先生告我涂之速也」。
丈人曰:「呜呼!
子闻得之若是,不知时之在彼。
吾将释子。
夫道有安危,时有险易,才有所应,行有所适。
英奇奋于从横之世,贤智显于霸王之初,当厄难则骋权谲以良图,值制作则展儒道以畅摅,是则衮龙出于缊褐,卿相起于匹夫,故朝贱而夕贵,先卷而后舒。
当斯时也,岂计门资之高卑,论势位之轻重乎!
今则不然。
上圣下明,时隆道宁,群后逸豫,宴安守平
百辟君子,奕世相生,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指秃腐骨,不简蚩伫。
多士丰于贵族,爵命不出闺庭。
四门穆穆,绮襦是盈,仍叔之子,皆为老成。
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肉食继踵于华屋,疏饭袭迹于耨耕
谈名位者以谄媚附势,举高誉者因资而随形。
至乃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𬬰仓,脢胎者以无检为弘旷,偻垢者以守意为坚贞,嘲哮者以粗发为高亮,韫蠢者以色厚为笃诚,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视视者以难入为凝清,拉答者有沈重之誉,嗛闪者得清剿之声,呛啍怯畏于谦让,阘茸勇敢于饕诤。
斯皆寒素之死病,荣达之嘉名。
凡兹流也,视其用心,察其所安,责人必急,于已恒宽。
德无厚而自贵,位未高而自尊,眼罔向而远视,鼻𪖷𪖐而刺天。
忌恶君子,悦媚小人,敖蔑道素,慑吁权门。
心以利倾,智以势惛,姻党相扇,毁誉交纷。
当局迷于所受,听采惑于所闻。
京邑翼翼,群士千亿,奔集势门,求官买职,童仆窥其车乘,阍寺相其服饰,亲客阴参于靖室,疏宾徙倚于门侧。
时因接见,矜厉容色,心怀内荏,外诈刚直,谭道义谓之俗生,论政刑以为鄙极。
高会曲宴,惟言迁除消息,官无大小,问是谁力。
今以子孤寒,怀真抱素,志陵云霄,偶景独步,直顺常道,关津难渡,欲骋韩卢,时无狡兔,众涂圮塞,投足何错」!
于是冰子释然乃悟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
仆少长于孔颜之门,久处于清寒之路,不谓热势自共遮锢
敬承明诲,服我初素,弹琴咏典,以保年祚
伯成、延陵,高节可慕。
丹毂灭族,吕、霍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沈。
聃、周道师,巢、由德林,丰屋蔀家,《易》著明箴。
人薄位尊,积罚难任,三却尸晋,宋、华咎深,投扃正幅,实获我心(《晋书·文苑王沈传》)
蠡山庙碑记 唐 · 惠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六
越相蠡与大夫种。
左右勾践
竟成霸业。
乃谋自全之道。
轻赍閒行。
浮海适齐。
自称鸱夷子
或云平吴之后。
潜遁之五湖。
故今之赤山
洞庭湖之鄙也。
五湖之说不同。
愚谓后人所在慕德而祀焉耳。
庙在六国后置。
靡究厥始。
至皇朝天宝六载
有敕封表其山
亦尝为塞胡祠。
会昌年废之。
而庙亦随歇。
武夷山陈庶
慕止学业。
诱化村坊。
捐金帛而创之。
以其祈祷无不应也。
史记曰。
荆人鬼而越人禨。
其来尚矣。
进士贾纁。
请愚为记。
若其地形峭绝。
山川向背。
即备于陈庶之状云。
魏氏春秋评 其十 吴主厚待诸将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四
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
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淩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是故虽令德无闻。
仁泽罔著,而能屈强荆吴,僭拟年岁者,抑有由也。
霸王之道,期于大者远者,是以先王建德义之基,恢信顺之宇,制经略之纲,明贵贱之序。
易简而其亲可久,体全而其功可大,岂踒璅近务,邀利于当年哉?
《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恐泥」。
其是之谓乎(《吴志·淩统传》注)
邯郸才人嫁为厮卒妇 明 · 杨慎
序曰予观乐府有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特亡其辞亦失其解及考史记张耳传洎楚汉春秋并云赵王武臣为燕军所获囚于燕狱先后使者往请辄为燕所杀赵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将载赵王归舍中人笑之乃走燕壁以利害说燕将燕以为然乃归赵王厮养卒御王以归武臣归赵以美人妻养卒以报之是其事也予观养卒有战国策士之风太史公书其事文既奇乐府歌其事亦奇矣六朝及唐人拟作者皆似眯目道黑白虽吾乡太白亦迷其原昔吾亡友何仲默一日读焦仲卿妻乐府谓予曰古今惟此一篇更无第二篇也凡歌辞简则古此篇愈繁愈古子庶几焉可作一篇与此相对予谢未遑然亦未有兹奇事直当之也去今二十年屏居滇云平昼无事散帙见此事思与仲卿事适类复忆仲默言乃操觚试为之以成此篇惜不使仲默见之永昌张愈光仲默文字友也遂往一通以寄愈光
团团桂花树,生在邯郸宫。
翩翩翡翠鸟,结巢丹桂丛。
花红何灼灼,翡翠何雍雍。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青云为双髻,明月为双瞳。
十三阿母侧,十四深宫中。
真心比筠竹,荣华如茂松。
左手抱齐瑟,右手挥吴桐。
紫绮为绸缪,纨素为裁缝。
獭髓明点䵠,龙涎薰褶𧜢。
楚蕖华跗荐,燕支唇朱融。
扬子江心镜,百鍊照胆铜。
复帷镇文犀,列钱衔壁缸。
被绣共命鸟,席坐同心狨。
蜻蛉啑凤子,鸡翘濯凫翁。
春禖燕乙乙,晓寝虫𦒃𦒃。
芳池七十二,宝帐三千重。
名用琓琰刻,臂用绛纱封。
昔似河中鸯,今从云中龙。
云龙不可系,河鸯那得从。
君王好游猎,将军射飞鸿。
青楼临大道,层城俯雕甍。
燕兵北方来,阵马如蠛蠓。
恶氛起广陌,襄国迷旌幢。
悠悠俄转毂,去去成飘蓬。
暮看月出西,朝看日出东。
君王不可见,日月光瞳昽。
湛卢失吴剑,乌号亡楚弓
左将名飞虎,右将名飞熊。
前军千人俊,后军万人雄。
中军张与陈,耳心馀腹同。
前使叩燕壁,后使蹑前踪。
去节何扬扬,归魂杳茕茕。
后军戒前覆,咫尺不敢通。
王宫悬赏格,赏格厚且隆。
侯印方斗大,金帛嵩丘崇。
不爱印悬斗,不爱金堆嵩。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青云头上髻,明月眼中瞳。
十三阿母侧,十四深宫中。
逝将脱薪槱,归来取华容
将军问何人,灶下厮养童。
军中骇且异,骇异交讥讽。
尔厮一何蚩,尔养一何惷。
尔去何当还,无吉祗有凶。
左将名飞虎,右将名飞熊。
前军千人俊,后军万人雄。
往往不生还,累累形影空。
𪙨𪙨虎良吻,嗟嗟么么虫。
养卒含笑言,君岂知我衷。
君亦勿贱贱,君亦勿庸庸。
君亦勿少少,君亦勿穷穷。
勿以江海流,弃捐沟与潨。
勿以兰芳,弃捐菲与葑。
勿以椒欓贵,弃捐薤与葱。
君道如践棘,我道如折葼。
君道如探汤,我道如拨麷。
我去车摇摇,我来鼓鼕鼕。
朝发赵北际,暮望燕南冲。
沐露转磨笄,戴斗但崆峒。
行行日已夕,停舟易水阴。
当门报燕将,言有赵使临。
使者问燕将,试言探臣胸。
燕将语赵使,尔欲得尔王。
赵使笑不止,尔语瞆且霿。
燕为唇齿国,赵为辅车邦。
张耳陈馀,饥鹰待劲风。
交游如父子,遁秦联翼翪。
一朝仗马箠,下赵数十城。
各有南面志,机会不巧逢。
势屈武臣下,立王持赵心。
赵地今已定,赵王为燕擒。
耳馀握赵柄,武臣受燕笼。
王归二人臣,王囚二人公。
肯迎生王辇,惟逆死王輁。
王良实愿,求王但虚名。
王魂化燕氛,二人喜无忡。
内举全赵势,外折弱燕锋。
问罪始有名,仗义不待攻。
王今兵在颈,行见雉离罿。
臣来吊燕祸,不求归赵功。
燕将色如土,燕王胸如春。
乞尔赵玉归,急归在匆匆。
出门不复顾,仰天高穹。
养卒御王归,喜气如渴虹。
前歌扬金镳,后舞踏锦幪。
荆卿羞督亢,陈驰惭迁共。
惠公曲沃勾践吴淞
山川再清朗,天地重昭明。
智靡秦樗里,勇冠夏逢门
铜斗笑剌客,玳簪恧谈朋。
三军咸啧啧,众口交喁喁。
升为堂上宾,永脱灶下烘。
张筵列樽俎,烹羔宰肥豵。
累累系印绶,瑟瑟穿玲珑。
阳阿七槃舞,中山千钟。
厚赏陈前墀,养卒辞未终。
宫中有才人,颜色如花红。
可怜李子,降作糟覈供。
始笑周尾生,抱柱流寒淙。
复笑苏季子,愚妇不下緵。
陈馀公乘张耳婚外黄。
持将比才人,才人姣无双。
宫妆扬嫭都,野态减妖秾。
殷勤语才人,才人莫心忪。
好去偕新郎,新郎非蚩氓。
繁华少佳实,丽色几欢悰。
请看古美人,命薄恨常浓。
骊姬死晋市,西施吴江
黄鹄悲陶婴,蝴蝶怨韩冯。
沩汭两皇英,南望九疑峰。
斑竹泪点点,潇湘波汹汹。
章华贮巧笑,细腰如黄蜂。
峡梦啼阴猿,江眺伤青枫。
阿房三十六,烈燄惊丰茸。
娥娥总薄命,呜呜歌懊憹。
相逢恨靡,相思苓芙蓉。
尔名播乐府,尔芳辉管彤。
寄谢东邻子,学步休言工。
用材论 北宋 · 侯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四
臣闻开极之君,必多得英雄豪杰之士以为佐命,而平成之世,其得人尝寡于初基。
求其说,盖平成之时,取人以权量,初基之际,无权量以局天下之才。
何则?
开极之君急于功业,才高者进,力高者用,尽□者尊,战胜者荣。
虽屠狗贩缯、窃盗污滥之人,茍有所长,皆得尽其所施设,此英豪雄杰之所为多也。
天下既定,文墨并用,清谈者以为高,洁行者以为贤,畏懦者以为谨,皓首经术者以为真儒。
屠狗者目之为暴夫也,贩缯者目之为贱商也,窃盗者目之为凶憝也,污滥者目之为匪人也,四者不得与士大夫齿,而安求其才用乎。
今之制科,进士明经明法武举之类,皆权量之物也,而欲求不可权量之人,不亦过乎。
虽间或得人,然英豪雄杰之士不若宗祖之多也。
臣窃谓平成之世,宜取人犹良医,金石、草木、齿骨、毛蜕、寒者、温者、芬者、臭者、甘者、苦者、和者、毒者,莫不毕收,以备攻治之用。
若夫辩博之可使奉使,刚直之可使弼违,智勇之可使治边,文章之可使近侍,柔良之可使莅民,精慎之可使典选,心计之可使商利,水学之可使行河,孝弟者可旌之以风俗,廉洁者可尊之以风吏,隐遁者可聘之以风士,此皆太平之所必得也。
然而致太平之道则在主焉,在相焉。
《管子》曰:「君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在焉。
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此夫奇才不可以权量局也。
以臣观之,使夷吾生于今之时,必将以侈僭为宪官之所深诋,尚何大用之敢觊乎?
臣历观前世之君,窃谓汉、魏二武为能取人。
汉武病常士之陆陆,而思得跅弛之士以驾驭之,求其成功,故四百年间,独孝武一朝为得人之盛。
相如之文章,严助、朱买臣之才辩,而皆不得大用,于是知孝武之果能用人,以其轻虚言而重大体也。
魏武兴霸功于求贤,盖尝三下令于当时。
初则曰「得无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盗嫂受金未遇知己」。
中则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
终则曰:「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首,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
是以魏之得人,驾肩前王。
臣故曰汉、魏二武为能取人。
汉武班固称其雄才大略;
魏武陈寿称其明略最优,良以此也。
夫高世之人,非雄材明略之君,亦不可以驾驭。
散财以抚士,则有收人心之疑;
汲贤以□政,则有结朋比之谤;
以便宜制边事,则有怀异图之谮;
以忠□指时病,则有轻人主之责。
是皆明君之所深察也。
方今朝多士,然卓越魁磊之才,为天下所知者不过数人而已。
虽二虏守盟,不可无备。
万一而北边有警,中外皆欲得人,则孰为陛下竭谋尽力而决胜于边境之上哉?
臣以为高才异质之人,或有负俗之累,则朝廷所设科选,皆不得就,或者又不能为科选之业。
是太平之时,徒有高才异质,而没齿不为天下之所知用,可为叹息也。
今夫有负俗之累者,独可从军尔。
高才异质之人,其心且欲佐人主役使夷夏,而肯从军以受它人之所役使者乎?
此当今取士之未周也。
臣不敢援□前古,以为迂阔之谈,如种世衡得罪于仁宗之初,削籍流窦州,□死灰无复然之望也。
仁宗复其爵而任之,康定庆历之间营田青涧、保宁环州,出奇谋以间虏之君臣,使诛握兵用事者。
夫未欲混一夷夏,而世衡以疾死,不然,元昊之首徇于藁街矣。
由此观之,陛下必欲得英豪雄杰之人以备任使,则非科选权量之所能得也。
是宜深诏大臣,如魏武之三令,俾举其所知,而神明躬察焉,取士之路,其盖此矣。
横塘逢钱功甫同泛湖上功甫作歌为赠率尔酬之 明 · 张元凯
横塘十里青山转,太湖秋水明如练。
菱歌才起眠鸥惊,蘋花尽落游鱼见。
兰叶浮来五两轻,葡萄一斛偏能盈。
缩项槎头银片阔,巨螯盘里珊瑚横。
船窗乱扑芙蓉绿,鸬鹚杓泛清于玉。
一歌杜甫渼陂行,再歌李白乌栖曲。
临流击楫烟云开,欲倾李杜平生怀。
相逢龊龊莫可语,眼中唯见钱生来。
钱生谓我才情丽,鹔鹴裘上春霞曳。
何为执戟风尘中,折腰十载青衫敝。
子言亹亹真慨慷,丈夫无泪沾衣裳。
湖波万顷峰七十,与子携手同翱翔。
楞伽精舍翠微里,松篁绕屋花盈几。
支郎却喜许询至,旋开香积醍醐美。
夕阳明灭水上飞,千山尽紫光湿衣。
空门旷寂且高卧,城郭偪促毋庸归。
君不见初月一痕五湖渺,馆娃镜里蛾眉巧。
又不见吴山落木秋风急,越来溪上戈船入。
僣王图霸倏一时,故宫荒寝千年思。
黍离麛鹿宛然在,夫差勾践争何为。
子怀和璧徒美好,我非石人不耐老。
歌凤狂言秖自嗤,雕虫小技安足道。
但须日饮三千钟,颓然醉倒万事空。
醒来孤岭发长啸,一声惊落天高鸿。
游吴山醉歌示越中同游 明 · 张元凯
吴人浪游越,越山旧名吴。
吴山窈窕如画图,芙蓉乱扑城之阇。
云英不远紫微省杏花偏近黄公垆
解衣贳酒独感慨,还上高台听鹧鸪。
鹧鸪不为啼春雨,似诉吴越兴亡语。
般乐夫差首己濡,忧勤勾践胆能茹。
偶尔凭陵一跳梁,毕竟山丘共首鼠。
草上同飞望帝魂,宫中曾献捧心女。
吴山越水春融融,吴王越霸归东风。
白驹度隙促短景,朱花散䌽成飘蓬。
乍来一笑已陈迹,兹山千古青无穷。
即今箫鼓锦城乐,但识屏翰皇图雄。
吁嗟黄金不买绿酒醉,何乃愦愦人世亶不聪。
统万城功德铭 魏晋 · 胡义周
 出处:全晋文
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
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疆之祚。
昔在陶唐,数终厄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位,凿龙门而阙,疏三江而决九河,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沈溺,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故二仪降祉,三灵叶赞,揖让受终,光启有夏。
传世二十,历载四百,贤辟相承,哲王继轨,徽猷冠于玄古,高范焕乎畴昔。
而道无常夷,数或屯险,王桀不纲,纲漏殷氏,用使金晖绝于中天,神辔辍于促路。
然纯曜未渝,庆绵万祀,龙飞漠南,凤峙朔北。
长辔远驭,则西罩昆山之外;
密网遐张,则东絙沧海之表。
爰始逮今,二千馀载,虽三统迭制于崤函,五德革运于伊洛,秦雍成篡弑之墟,周豫为争夺之薮,而幽朔谧尔,主有常尊于上;
海代晏然,物无异望于下。
故能控弦之众,百有馀万,跃马长驱,鼓行秦赵,使中原疲于奔命,诸夏不得高枕,为日久矣。
是以偏师暂拟,泾阳摧隆周之锋;
赫斯一奋,平阳汉祖之锐。
霸王继踪,犹朝日之升扶桑;
英豪接踵,若夕月之登濛汜。
自开辟已来,未始闻也。
非夫卜世与乾坤比长,鸿基与山岳齐固,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履寒霜而逾荣,蒙重氛而弥耀者哉。
于是玄符造征,大猷有会,我皇诞命世之期,应天纵之运,仰协天休,俯顺时望。
龙升北京,则义风盖于九区;
凤翔天域,则威声格于八表。
属奸雄鼎峙之秋,当群凶岳立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
亲御六戎,则有征无战。
故伪秦以三世之资,丧魂于关陇;
河源望旗而委质,北虏钦风而纳款。
德音著于柔服,威刑彰于伐叛,文教与武功并宣,俎豆与干戈俱运。
五稔之间,道风弘著,暨乎七载,而王猷允洽。
乃远惟周文,启经始之基;
近详山川,究形胜之地,遂营起都城开建京邑
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
其为独守之形,险绝之状,固以远迈于咸阳,超美于周洛
若乃广五郊之义,尊七庙之制,崇左社之规,建右稷之礼,御太一以缮明堂,模帝座而营露寝,闾阖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虚而岳峙,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可以荫映万邦,光覆四海,莫不郁然并建,森然毕备,若紫微之带皇穹,阆风之跨后土。
宰司鼎臣,群黎士庶,佥以为重威之式,有阙前王。
于是延王尔之奇工,命班输之妙匠,搜文梓干邓林,采绣石于恒岳,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瑰宝,亲运神奇,参制规矩,营离宫于露寝之南,起别殿于永安之北。
高构千寻,崇基万仞。
玄栋镂榥,若腾虹之扬眉,飞檐舒锷,似翔鹏之矫翼。
二序启矣,而五时之坐开;
四隅陈设,而一御之位建。
温宫胶葛,凉殿峥嵘,络以隋珠,綷以金镜。
虽曦望互升于表,而中无昼夜之殊,阴阳迭更于外,而内无寒暑之别。
故善目者不能为其名,博辩者不能究其称,斯盖神明之所规模,非人工之所经制
若乃寻名以求类,迹状以效真,据质以究名,形疑妙出,虽如来须弥之宝塔,帝释忉利之神宫,尚未足以喻其丽,方其饰矣。
昔周宣考室,而咏于诗人,阙宫有侐,而颂声是作。
况乃太微肇制,清都启建,轨一文昌,旧章惟始,咸秩百神,宾享万国,群生开其耳目,天下咏其来苏,亦何得不播之管弘,刊之金石哉!
乃树铭都邑,敷赞硕美,俾皇风振于来叶,圣庸垂乎不朽。
其辞曰:
于赫灵祚,配乾比隆。
巍巍大禹,堂堂圣功。
仁被苍生,德格玄穹。
帝锡玄圭,揖让受终。
哲王继轨,光阐徽风。
道无常夷,数或不竞。
金精南迈,天辉北映。
灵祉逾昌,世业弥盛。
惟祖惟父,克广休命。
如彼日月,连光接镜。
玄符瑞德,乾运有归。
诞钟我后,应图龙飞。
落落神武,恢恢圣姿。
名教内敷,群妖外夷。
化光四表,威截九围。
封畿之制,王者常经。
乃延输尔,肇建帝京。
土苞上壤,地跨胜形。
庶民子来,不日而成。
崇台霄峙,秀阙云亭
千榭连隅,万阁接屏。
晃若晨曦,昭如列星。
离宫既作,别宇云施。
爰构崇明,仰准乾仪。
悬甍风阅,飞轩云垂。
温室嵯峨,层城参差。
极雕虬兽,节镂龙螭。
莹以宝璞,饰以珍奇。
称因褒著,名由实扬。
伟哉皇室,盛矣厥章。
义高灵台,美隆未央。
迈轨三王,贻则霸王
永世垂范,亿载弥光(《晋书·载纪·赫连勃勃传》,又《十六国春秋》六十九,案,《北史》三十四以为义周方回所作。)
求贤诏 唐末五代初 · 朱全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一
朕闻历代帝王。首推尧舜
为人父母。孰比禹汤。
睿谋高出于古先。圣德普闻于天下。
尚或卑躬待士。屈己求贤。
俯仰星云。虑一民之遗逸。
网罗岩穴。恐片善之韬藏。
延爵禄以徵求。设丹青而访召。
使其为政。乐在进贤
盖繇国有万机。朝称百揆。
非才不治。得士则昌。
自朕光宅中区。迄今三载。
宵分辍寐。日旰忘餐。
思共力于庙谋。庶永清于王道。
而乃朝廷之内。或未尽于昌言。
军旅之閒。亦罕闻于奇策。
眷言方岳。下及山林。
岂无英奇。副我延伫
诸道都督观察防禦使等。或勋高翊世。
或才号知人。必于涂巷之贤。
备察刍荛之士。诏到可精搜郡邑。
博访贤良。喻之以千载一时。
约之以高官美秩。谅无求备。
唯在得人。如有卓荦不羁。
沈潜自负。通霸王之上略。
达文武之大纲。究古今刑政之源。
识礼乐质文之变。朕则待之不次。
委以非常。用佐经纶。
岂劳阶级。如或一言拔俗。
一事出群。亦当舍短从长。
随才授任。大小方圆之器。
宁限九流。温良恭俭之人。
难诬十室。勉思荐举。
勿至因循。俟尔发扬。
慰予翘渴。仍从别敕处分。
钱镠吴越王玉册文 唐末五代初 · 朱全忠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全唐文卷一百二
皇帝若曰。天之视听在人。
有人斯得国。国之兴废在德。
有德则易兴。虽曰历数有归。
亦由人心允协。此商所以割夏。
周所以克殷也。乃者有唐告终。
王政日紊。妇寺乱常于内。
蛮貊犯顺于边。列镇张胆而相攻。
大臣扪心而无措。惟思家族。
遑恤朝廷。朕起自兵戎。
历阶节度。忧皇天之不吊。
闵黎庶之倒悬。誓众兴师。
为民请命。东征西怨。
共徯我后来苏。箪食壶浆。
咸若厥角坠地。竟以数州之力。
大剪诸国之锋。历试诸艰。
遂叨九锡。稽舜禹之禅。
法隋唐之敕。天步多艰。
人情习乱。因商民之思
嗾桀犬以吠尧。职具不共。
何所不至。咨尔上柱国吴越王钱镠
山川毓秀。二五储精。
以不世出之才。行大有为之主。
纳交伯府。翼戴中朝。
淮甸之邪氛。不得紊我王气。
罗平之妖鸟。不得鸣我王郊。
迨乎受禅之初。首遣宣谕之使。
知天命。不效狂谋。
匪兼二国之封。曷奖尊王之义。
今遣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上柱国姚洎使副尚书礼部主客员外罗衮持节备礼。胙土分茅。
册尔为吴越国王。呜呼。
车徒万乘。何戎狄之不可膺。
节制三方。何强梁之不可伏。
矧百粤夏后驻跸之地。三吴泰伯肇封之疆。
句践用之以亲周。夫差因之而驾晋。
方赖率三军而挺荆楚。纠列国以平淮戎。
允为东海屏藩。永保中原重镇。
毋姑息以败事。毋誇大以隳功。
钦哉。其听朕命。
天柱观 吴越 · 钱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
天柱观者。因山为名。
按传记所载。皆云天有八柱。
其三在中国。一在舒州
一在寿阳。洎今在馀杭者皆是也。
又按道经云。天壤之内。
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
如国家之有藩府郡县。递相禀属。
其洞天之内。自有日月分精。
金堂玉室。仙官主领。
考校灾祥。今天柱山
即真诰所谓大涤洞天者也。内有隧道。
暗通华阳林屋。皆乘风驭景。
焂往忽来。真踪杳冥。
非世俗所测。而况大江之南。
地兼吴越。其峰峦。
西接两天眼之龙源。次连石镜之岚岫。
东枕浙江之迢派。可谓水清山秀。
兼通大海。及诸国往还。
此外又有东天目西天目及天竺之号。得非抗苍崖于穹昊。
耸绝壁于云霄。立天为名。
以标奇特耶。若乃登高望远。
则千岩万壑。金碧堆謺。
龙蟠虎踞。灵粹滋孕。
代生异人。非山秀地灵之所钟袭。
其孰能与于此乎。就中天柱。
风清气和。土腴泉洁。
神蛇不螫。猛兽能驯。
汉武帝酷好神仙。标显灵迹。
乃于洞口建立宫坛。历代祈禳。
悉在此处。东晋郭文举先生
得飞化之道。隐居此山。
偫虎来柔。史籍具载。
乃于蜗庐之次。手植三松。
虬偃凤翘。苍翠千载。
今殿前者是也。洎大唐创业。
以元元皇帝为祖宗。崇尚元风。
恢张道本天皇大帝握图御宇。
授箓探符。则有潘先生宏演真源。
搜访神境。宏道元年
奉敕创置天柱观焉。仍以四维之中。
壁封千步。禁彼樵采。
为长生之林。中宗皇帝玉叶继昌。
元关愈辟。特赐观庄一所。
以给香灯。于是台殿乃似匪人工。
廊槛而皆疑化出。星坛月砌。
具体而微。则有被褐幽人。
据梧高士。挹澄泉之味。
息青萝之阴。叶天师法善朱法师君绪吴天师筠暨天师齐物司马天师承祯夏侯天师子云皆继踵云根。
栖神物表。骨腾金锁。
名冠瑶编。出为帝王之师。
归作神仙之侣。金错标字。
翠珉流芳。昭晰具存。
不俟详录。其馀三泉合派。
双石开扉。药圃新池。
古坛书阁。各有题品。
足为耿光。此际蒙圣朝謺委藩阃
阖闾之封略。统句践之山河。
宠极萧曹。荣兼浑郭。
缅怀斯地。实迩维桑。
素仰真风。备详前事。
但以此观创置之始。本对南方。
后有朱法师相度地形。改为北向。
虽依山势。偏侧洞门。
其洞首阴背阳。作道宫而不可。
致左右岗垄与地势以相违。背洞门而不顺百灵。
使清泉却侵白虎。致使观中寥落。
难驻贤能。皆为尊殿背水激冲之所致也。
乾宁二年因历览山源。
周游洞府。思报列圣九重之至德。
兼立三军百姓之福庭。于是斋醮之馀。
遍寻地理。观其尊殿基势。
全无起发之由。致道流困穷。
二时而不办香灯。竟岁而全无醮阅。
遂抗直表。上闻圣聪。
请上清道士闾邱方远与道众三十馀人。主张教迹。
每年春秋四季。为国焚修。
特与创建殿堂。兼移基址。
山势有三峰两乳。兼许迈先生丹灶遗迹犹存。
遂乃添低作平。减高为下。
改为甲向。是五音第一之方。
而乃添培乳山。却为主案。
寻即一二年内。法主两沾渥恩。
道侣益臻。常住咸备。
青牛白鹿。堪眠琪树之阴。
绛节霓幢。不绝星坛之上。
得不因移山势。而再振元风者哉。
寻又续发荐章。奏闾邱君道业。
圣上以仙源衍庆。真派流辉。
方瑶水以游神。复华胥而入梦。
欲阐无为之化。欣闻有道之人。
敕赐法号为妙有大师。兼加命服。
虽寒栖带索之士。不尚宠荣。
在法桥劝善之门。何妨显赫。
其次毕法道士茂章。生自神州。
久栖名岳。元机契合。
负笈俱来。幸揖方瞳。
常留化。副妙有大师三元八节。
斋醮同修。福既荐于宗祧。
惠颇沾于军俗。寻发特表。
蒙鸿恩继赐紫衣。焚修于此。
大殿之内。塑天尊真人。
龙虎二君。侍卫无阙。
其次别创上清精思院。为朝真念道之方。
建堂。乃陈鼎击钟之所。
门廊房砌。无不更新。
天风每触于庭除。地籁时闻于窗户。
兼为亲𨽻观额。以炫成功。
非矜八体之能。贵立永年之志。
有大师闾邱君。灵芝禀异。
皓鹤标奇。诞德星躔。
披灵霓洞。朝修虔恳。
科戒精严。实紫府之表仪。
清都之辅弼。加以降神之地。
舒州天柱山也。游方有志。
蹑屩忘疲。自生天柱之前。
驻修天柱之下。察其符契。
信不徒然。此乃修崇。
实同搜抉。所谓道无不在。
其人。爰自开基。
至于功毕。备仙家之胜槩。
畅圣祖之真风。遂录画图。
封章上进。奉光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旨。
钱镠。省所奏进重修建天柱观图一面。
事具悉。我国家袭庆仙源
游神道域。普天之下。
灵迹甚多。然自兵革荐兴。
基址多毁。况兹幽邃。
岂暇修营。卿考一境图经。
知列圣崇奉。亲临胜槩。
重葺仙居。仍选精悫之流。
虔备焚修之礼。冀承元贶。
来祐昌期。岂唯观好事之方。
抑亦验爱君之节。既陈章奏。
披玩再三。嘉叹无已。
想宜知悉。冬寒。
卿比平安好。遣书。
指不多及。懿夫地出灵阜。
天开洞宫。三皇之前。
真圣非一。莫匪乘虚蹑景。
出有入无。虽或挂于传闻。
不可知其名氏。皆分洞天而理。
即大涤居其一焉。天柱观即汉以来。
迄于唐室。修真之士。
继蹑清尘。当四方俶扰之时。
见一境希夷之趣。今也仙宫岳立。
高道云屯。六时而钟磬无虚。
八节之修斋罔阙。有以保国家之景祚。
福两府之蒸黎。今统吴越之山河。
官超极品。上奉宗社。
次及军民。莫不虔仰神灵。
遵行大道时也。圣明当代。
四海归心。忝蒙委以东南。
封爵功臣。兼颁金券。
家山衣锦。兼两道之油幢。
上承一人倚注之恩次乃是正真护持之力。元元至圣崇敬福生大道真科。
是无为化致乃及身于此。合刊贞石。
用俟后贤。时光化三年七月十五日记。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日上高城柳影齐,风轩临水看莺啼。
初来木杪鸣相应,稍入花间听却迷。
芳草自深句践国,行人犹隔禦儿溪。
思家每恨无轻翼,可对莺华不憯悽。
反五等六代论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魏曹元首六代论。
称夏殷周与人共治。
历世数十。
秦王独制。
二世而亡。
亦言周氏陵夷侵弱。
大抵非秦废五等之爵。
置郡县之官。
晋陆士衡著五等论。
陈八代汉兴亡之由。
言五等之制。
始于黄唐。
郡县之治。
创自秦汉。
以为周制万邦思治
偫后图身。
及承微积弊。
王室遂卑犹保名位。
祚垂后嗣。
秦弃道任术。
颠沛之衅。
实由孤立。
夫百世非可悬御。
善制不能无弊。
侵弱愈于殄祀。
土崩痛于陵夷。
欲权其多福。
取其小祸。
总二家之旨。
皆是五等而非郡县。
徒苟救于疾颠。
而未免于陵夷也。
譬犹医者。
苟欲救人之死。
而不能愈其病苦。
岂谓知经脉药石之本。
决存亡祸福之乎。
且陵夷土崩。
二患俱免者。
岂无通论哉。
但二家不能知耳。
故皆引五等之长。
说郡县之短。
元首则言五等藩卫。
引春秋勤王之事以为證。
欲使秦人割裂州国。
分王子弟。
使土有常君。
人有定主。
士衡又谓五等之国为已土。
众皆我人。
人安我受其利。
国伤家婴其病。
故为已思治
郡县之长。
进趋之情锐。
安人之誉迟。
是以侵百姓以利己。
损实事以养名。
故为利图物。
以为诸侯享食茅土。
万国受世及。
则南面之君。
各务其治。
九服之人。
知有定主。
此皆不知之说也。
夫春秋之时。
诸侯擅相攘伐。
苟欲求霸。
则以正王室为事。
故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外虽诈忠以邀名。
内实包藏祸心以图神器。
老子所谓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也。
岂所以为藩卫哉。
所谓为己思治者。
诚忧其国伤其家病而致治矣。
且若国不富兵不强。
则未出于伤病也。
若富国强兵。
疆陵弱。
众暴寡。
蹙而为九。
并而为七。
是岂非古制耶。
故知虽少其力犹益也。
比身臂则不同矣。
夫身手者。
大小常定也。
诸侯之土。
变易者也。
向使臂指能变而为大小。
于身又乌可得而使耶。
是知五等之制。
不计于大小强弱。
皆得擅权独断。
自有卿相。
恣之则不逊。
削之则怨。
陵夷逆节。
固必有矣。
士衡云。
势足者反疾。
土狭者逆迟。
夫土狭既不免逆。
岂过正境土者之灾耶。
假令小制七国。
则反有迟速者之小异耳。
岂知郡县之主。
权弱势轻。
跨有千里。
负阻山峤。
奸谋未毕。
而身已迁代。
然而强兵练甲。
足以禦四夷之患。
人徒租税。
足以满家国之急。
则未必无土崩之事。
而秦汉俱败。
岂由此耶。
元首又徵秦之败于委政赵高
诛夷宗族。
西汉则王氏擅朝。
排摈宗室。
后汉阉竖执衡。
孤立于上。
此乃灭君亲臣强之殃。
而非郡县之失也。
设有侯伯之国。
则亦助乱而已。
焉足赖哉。
由是观之。
五等与郡县。
其利害相去远矣。
向使早觉悟。
废五等世及之法。
立郡县可制之符。
以矫周枉。
威灵不假于臣下。
及刑戮强兵耶(疑)则必修文武之业。
霸王之术。
设业固则帝位危矣。
虽各安其国。
置天子于何地。
岂可以为思治哉。
今郡县或侵百姓。
损实事。
然而升降黜陟。
在于一人。
比之侯伯。
固不为大患也。
又且奉京师之法。
禀宰辅之威。
虽职官迁转不一。
而法已定矣。
五等者。
世及相承。
擅更法令。
如鲁作邱甲。
晋立六军。
郑铸刑书。
如此者实繁。
天下所以安上之国土。
非爱事身与子孙也。
安与不安。
在于立教化。
正法令。
国虽一姓。
而法已万变。
岂所以为知有定主哉。
由是知曹陆之论。
所谓藩卫者。
乃篡逆之萌也。
思治者。
乃祸乱之萌也。
定主者。
乃不定也。
夫如是。
则焉有不为患也。
昔汉有吴楚七国之患。
元首乃惩之于高祖封建。
地过古制。
贾谊之言。
欲众建诸侯。
而少其力。
使海内若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则下无背叛之心。
上无诛伐之事。
士衡亦谓汉大启侯王。
境土踰溢。
以七国为过正之灾。
若然者。
班固汉书赞言周制千八百国。
戴记分天下为九州二百一十国。
则千八百九十国也。
公侯百里。
伯七十里。
子男五十里。
其为褊小已极矣。
其卒也强。
不一一于骨肉以惩秦失。
去其弊政。
用其上策。
如此则可历世长远。
而支派强大矣。
岂有周室陵迟嬴氏土崩之衅乎。
请再降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制命表 唐末五代初 · 李茂贞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臣闻镂鼎书旂。
必归于勋德。
分茅建秩。
允属于贤良。
明朝无滥赏之文。
圣代绝且侯之论。
其有功标岘首。
业著燕然
殊恩寻降于虎符。
睿渥己颁于龙节。
旋遇蛇蟠剑栈。
棘植铜梁
遮日月之回光。
阻山河而倒浪。
今则初开九折。
渐涸长鲸。
宜宣既往之恩。
合举己行之命。
臣熟稽通论。
方敢上闻。
傥无弃于瞽言。
庶有裨于元鉴
臣伏见东川节度使顾彦晖
门传将略。
代袭军功。
董卓之双鞬。
撚繇基之一镞。
南金鍊质。
大冶而弥坚。
东箭推心。
遇繁霜而转劲。
伏自顷岁蚊雷聚响。
螗斧称威。
风摇而海岳将倾。
火烘而薰不辨。
顾彦晖与亡兄彦朗。
提戈雁塞。
奋臂龙沙
同驱韅靷之师。
入奉纪纲之仆。
青黄杵下。
辛勤果建于勋庸。
赤白囊中。
动静罔违于禁制。
伏以先皇帝銮舆反正。
凤辇初安
爰置酒以论功。
遂图仪而表德。
顾彦晖亡兄彦朗。
繇是荣颁剑履。
显誓山河。
饰金之象犹新。
垂露之文未灭。
岂谓夏时积疹。
奉国劳神。
三秋而大树忽彫。
半夜而将星潜殒。
是致人皆罢市。
里为辍春。
泪碑虽没于蒿莱。
画象但喧于箫鼓。
顾彦晖以三军拥路。
百姓排关。
感羊祐之遗心。
请冯君之继踵。
伏自暂持纪律。
权总貔貅。
谢元用才。
虽履屐而有任。
句践抚士。
从觞豆而皆均。
伏蒙皇帝陛下俯念偫情。
仍怜异政。
降旌幢而示宠。
宣雨露以酬功。
风行而天下皆闻。
日照而人间并见。
不谓绵州刺史杨守宽。
鸱张要路。
蚁聚通津。
擅抑芝泥。
强留瑞节。
召兵戈于武定。
阻琛赆于褒梁。
大肆虔刘。
将营统制
臣与邠州节度使王行瑜
同兴义旅。
共伐奸谋。
一挥而枭鹏离巢。
再战而猿猱失木。
既通剑路。
寻达刀州。
顾彦晖屡捧诏书。
曾颁旌钺。
非是剪桐之戏。
已承裂地之封。
濡涵而难滞旧恩。
锡赉而愿加新节。
犹希进秩。
用表优贤。
臣谬窃临戎。
尝思举善。
敢觑先之赏。
庶遵连茹之文。
庞统谏先主 东晋 · 习凿齿
 出处:全晋文
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
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
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修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謇蹇谔之风。
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
纳胜而无执,是从理也;
有臣则陛隆堂高,从理则群策毕举;
一言而三善兼明,暂谏而义彰百代,可谓达乎大体矣。
若惜其小失而废大益,矜此过言,自绝远谠,能成业济务者,未之有也(《蜀志·庞统传》注)
戒珠寺重修卧佛殿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北涧集》卷二
蕺山会稽之胜,勾践昔游,右军旧处,一水一石,尚可仿像。
唐大历十三年,定光葬后,石裂龛涌,一再不已,闻空中声,索肖涅槃像,奉以邃宇,则既安既固。
于是用其说,举此役,落成于开成五年
会昌之变,乃坏。
大中初,再振于寺僧齐翰、里人谢乾。
嘉定五年真净则颙感杨宾梦像求浴六十年矣,又欲承通义师师觉先志,尽发所有而新之。
卧胁吉祥,飞甍邃严,曲尽其巧,有加于旧。
或曰:「佛者,觉也,示灭有诸」?
曰:「有生非灭与?
生灭世间相也。
瞿昙不坏世间相,于生灭法中,直指所谓不生不灭者,天地不先,尘墨不后,虽有圣智,莫尽其际。
区区浅闻狭见,管窥蠡勺,尺泽方北溟,疲精竭思,妄加揣量,只益自苦。
盍尝观夫日乎?
大明丽天,无所不昼;
暝入于地,无所不夜
不有西崦之沉,则咸池之浴何自而入;
无咸池之浴,则扶桑之照何自而升?
故曰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是以信蜕凡胎圣之报雪颅,不知所以孺慕也;
酬胜幢觉树之依大权,不知所以悲仰也;
外侮怡然,不知所以适其适也;
厥类跃然,不知所以乐其乐也。
虽爱恶之不齐,揆之于理,皆妄也。
爱恶在己,则内制于私,外蔽于物,沦于生灭也;
克诸己,不生不灭者出焉」。
辞曰:皇觉不作,作必有则。
修无所修,得无所得。
惟一真实,不一不二
何以明之,入生出死。
生报尽矣,趣装前途。
倏然去留,传舍贾胡。
之方中,鸟啼花笑。
我则示之,漏尽钟晓。
背时之宜,解其爱缚。
援溺拯迷,舍是奚药。
幻出空声,像亦幻出。
以幻修幻,而迹其迹。
蕺山崇崇,可磨可砻。
矢辞刻山,与山始终。
何平甫同年嘉兴 其一 明 · 区大相
五言排律 押尤韵
东南信多美,此地霸王州。
云凫去渺渺,江路溯悠悠(江、溯,崇祯本作“汪、沂”,据伍本改。)
宿昔嘉禾郭,今兹烟雨楼
水绕吴洲曲,山连秦望浮。
河阳种花去,单父鸣琴游。
上疏谏亲征杜韬 东晋 · 熊远
 出处:全晋文
皇纲失统,中夏多故,圣主肇祚,远奉西都
梓宫外次,未反园陵,逆寇游魂,国贼未夷。
明公忧劳,乃心王室,伏读圣教,人怀慷慨,杜韬小竖,寇抄湘川,比年征讨,经载不夷。
高宗伐鬼方三年乃克,用兵之难,非独在今。
伏以古今之霸王遭时艰难,亦有亲征以隆大勋,亦有遣将以平小寇。
今公亲征,文武将吏,度支筹量、舟舆器械所出若足用者,然后可征。
愚谓宜如前遣五千人,径与水军进征,既可得速,必不后时。
昔齐用穰苴,燕晋退军;
秦用王剪,克平南荆
必使督护得才,即贼不足虑也(《晋书·熊远传》,丞相参军,时琅邪国侍郎王鉴劝帝亲征杜韬上疏。)
咏史二十一首 其二十一 元末明初 · 刘基
 押支韵
夫差卧薪日,勾践尝胆时。
人生各有志,况乃身践之。
宁知姑苏鹿,巳与西施期。
空令千载下,痛恨于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