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孝威将军酬罗斯福总统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去岁九月初,美总统有售舰租地以助英国大西洋战事之举,及是月廿七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成。十月七日孝威著论,向美国建议扩大售舰租地于南太平洋,并以物质援助中国,而充实远东反侵略战力,译寄白宫,罗斯福总统得书,专函覆谢。嗣后罗氏三届当选,确定援助民主国家,于今年一月十日,向国会提出军用品租借法案,历时两月,辩论綦详,卒于三月十一日先后通过于参、众两院而批准之,屹然以民主国家兵工厂自任,近且全面援助中、英、希、南四国矣,则孝威一文与有力焉。不然者,罗氏万几寸晷,而独于此文覆函奖饰,非罗氏特重视此文乎?孝威感罗氏虚怀过人,互助有加,作诗一律,译呈罗氏,请余和章,景星卿云,实颂祷之。时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二十五日
大德惟曰生,万古得无恙。
六合皆毁灭,一人起而抗。
手援天下溺,大义今独仗。
倾国急人危,我史空霸王
谁哉仁者心,合德天地量。
浩劫东方始,燎原弗可止。
鲸吞半中国,生灵刍狗视。
雄心一八弦,逆我者当死。
死者投火海,生者殉流徙。
大战三载馀,流血八千里。
列圣垂文物,摧毁一弹指。
欧洲亦匈匈,人祸嗟沙虫。
左提复右挈,穷奇各西东。
灭国一服八,大欲弗可穷。
共抹新地图,约为主人翁
所至天雨雪,杀人如火风。
用兵非不神,复土非不雄。
无乃佳兵者,不戢其终凶。
造物盖至仁,其数穷则通。
雷霆霹雳交喑鸣,炮烙燔灼相乘除。
烹割齐楚醢邾,大邦小国拉朽枯。
巴伦两京一夕墟,白骨如山碧血潴。
帝王蝼蚁相沫呴,诸侯屏息莫敢扶。
美洲元首运睿谟,营神九塞世途晡。
强为刀俎弱肉鱼,按剑疾起振臂呼。
失此弗图将安图,自我弗为将侮予。
冠带之伦兄弟国,能从正义皆吾徒。
人爱其国我从后,我为武库人前驱。
执戈卫捍在公等,愿供悉索厉其馀。
西方丝纶德音播,声满大地歌来苏。
疮痍感泣敌惊悚,中英希南其闻诸。
兴灭继绝居何等,桓文事业诚区区。
斯人不出苍生吁,后垂万世前古无。
懿欤盛哉!
巍巍罗公帱八荒,济弱扶倾当仁当。
舟车所至输仁浆,大国之风何泱泱。
诗赞美人在西方,山榛湿苓所思长。
强我国魂光炎黄,炎黄子孙毋相忘。
蜀中歌五首 其三 明 · 郑善夫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少谷集卷八
连云不断三危路,雄略犹残八阵图
巫峡剑门天地险,锦官白帝霸王都。
论都赋(并上奏及序) 东汉 · 杜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八
臣闻知而复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己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昔般庚去奢,行俭于亳,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时制都,不常厥邑。贤圣之虑,盖有优劣;霸王之姿,明知相绝。守国之势,同归异术,或弃去阻厄,务处平易;或据山带河,并吞六国;或富贵思归,不愿见袭;或掩空击虚,自蜀汉出;即日车驾,策由一卒;或知而不从,久都𫭪埆。臣不敢有所据,窃见司马相如扬子云作辞赋以讽主上,臣诚慕之,伏作书一篇,名曰《论都》,谨并封奏如左。皇帝以建武十八年二月甲辰,升舆洛邑,巡于西岳。推天时,顺斗极,排阊阖,入函谷,观厄于崤黾,图险于陇、蜀。其三月丁酉,行至长安。经营宫室,伤悯旧京,即诏京兆,乃命扶风,斋肃致敬,告觐园陵,凄然有怀祖之思,喟乎以思诸夏之隆。遂天旋云游,造舟于渭,北《方亢》泾流。千乘方毂,万骑骈罗,衍陈于岐、梁,东横乎大河,瘗后土,礼邠郊。其岁四月,反于洛都明年,有诏复函谷关,作大驾宫、六王邸、高车厩于长安,修理东都城门,桥泾、渭。往往缮离观,东临霸、浐,西望昆明,北登长平,规龙首,抚未央,《抚见》平乐,仪建章。是时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客有为笃言:「彼坎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且洛邑之渟瀯,曷足以居乎万乘哉!咸阳守国利器,不可久虚,以示奸萌。」笃未甚然其言也,故因为述大汉之崇,世据雍州之利,而今国家未暇之故,以喻客意。曰:
昔在强秦,爰初开畔,霸自岐、雍,国富人衍,卒以并兼,桀虐作乱。
天命有圣,托之大汉,大汉开基,高祖有勋,斩白蛇,屯黑云,聚五星于东井提干将而呵暴秦。
蹈沧海,跨昆仑,奋彗光,扫项军,遂济人难,荡𧀝于泗、沂。
刘敬建策,初都长安
太宗承流,守之以文。
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赈人以农桑,率下以约己,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佞佞邪之臣,不列于朝,巧伪之物,不鬻于市,故能理升平而刑几措。
富衍于孝景,功传于后嗣。
是时孝武因其余财府帑之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仇。
遂命骠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连,横分单于,屠裂百蛮。
罽帐,系阏氏,燔康居,灰珍奇,椎呜镝,钉鹿蠡,驰坑岩,获昆弥,虏𫣫侲,驱骡驴,驭宛马,鞭駃騠。
拓地万里,威震八荒。
肇置四郡,据守敦煌
并域属国,一郡领方
立候隅北,建护西羌。
捶驱氐、僰,寥狼邛、莋。
东攠乌桓,蹂辚濊貊
南羁钩町,水剑强越。
残夷文身,海波沫血。
郡县日南,漂概朱崖
部尉东南,兼有黄支
连缓耳,琐雕题,摧天督,牵象犀,椎蚌蛤,碎琉璃,甲玳瑁,戕觜觿。
于是同冗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颡,失气虏伏。
非夫大汉之盛,世藉雍土之饶,得御外理内之术,孰能致功若斯!
故创业于高祖,嗣传于孝惠,德隆于太宗,财衍于孝景,威盛于圣武,政行于宣、元,侈极于成、哀,祚缺于孝平
传世十一,历载三百,德衰而复盈,道微而复章,皆莫能迁于雍州,而背于咸阳
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荣,羲、农已来,无兹著明。
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功,战士角难之场也。
《禹贡》所载,厥田惟上。
沃野千里,原隰弥望。
保殖五谷,桑麻条畅。
滨据南山,带以泾、渭,号曰陆海,蠢生万类。
楩楠檀枯,蔬果成实。
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
厥土之膏,亩价一金。
田田相如,鐇鐇株林,火耕流种,功浅得深。
既有蓄积,厄塞四临,西被陇、蜀,南通汉中,北据谷口,东阻嵚岩,关函守峣,山东道穷。
置列汧、陇,雍偃西戎
拒守褒斜,岭南不通;
杜口绝津,朔方无从。
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
东综沧海,西纲流沙,朔南暨声,诸夏是和。
城池百尺,厄塞要害。
关梁之险,多所衿带。
一卒举礧,千夫沈滞,一人奋戟,三军沮败。
地势便利,介胄剽悍,可与守近,利以攻远。
士卒易保,人不肉袒。
肇十有二,是为赡腴。
用霸则兼并,先据则功殊;
修文则财衍,行武则士要;
为政则化上,篡逆则难诛;
进攻则百克,退守则有余。
斯固帝王之渊囿,而守国之利器也。
逮及亡新,时汉之衰,偷忍渊囿,篡器慢违,徒以势便,莫能卒危。
假之十八,诛自京师。
天畀更始,不能引维,慢藏招寇,复致赤眉。
海内云拢,诸夏灭微,群龙并战,未知是非。
于时圣帝,赫然申威。
天人之符,兼不世之姿。
受命于皇上,获肋于灵祇。
立号高邑,搴旗四麾。
首策之臣,运筹出奇
虓怒之旅,如虎如螭。
师之攸向,无不靡披。
盖夫燔鱼剸蛇,莫之方斯。
大呼山东,响动流沙,要龙渊,首镆铘,命腾太白,亲发狼、弧。
南禽公孙,北背强胡,西平陇、冀,东据洛都
乃廓平帝宇,济蒸人于涂炭,成兆庶之亹亹,遂兴复乎大汉。
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廖,而主上方以边垂为忧,今葭萌之不柔,未遑于论都,而遗思雍州也。
方躬劳圣思,以率海内,厉抚名将,略地疆外,信威于征伐,展武乎荒裔。
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东南殊俗不羁之国,西北绝域难制之邻,靡不重译纳贡,请为藩臣
上犹谦让而不伐勤,意以为获无用之虏,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远救于已亡,不若近而存存也。
今国家躬修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徒垂意于持平守实,务在爱育元元,苟有便于王政者,圣主纳焉。
何则?
物罔挹而不损,道无隆而不移,阳盛则运,阴满则亏,故存不忘亡,安不讳危,虽有仁义,犹设城池也。
客以利器不可久虚,而国家亦不忘乎西都,何必去洛邑之渟瀯与(《后汉·杜笃传》,又略见《艺文类聚》六十一)
浣溪纱彭城霸王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尤韵 出处:望帝词卷四
莽莽风云眼底收。
秋光万里霸王楼。
楚歌声里尽封侯。

立马千山横落日,黄河一曲问寒流。
古来用武是徐州
悼骚赋 东汉 · 梁竦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仲尼之佐鲁兮,先严断而后弘衍。
虽离谗以呜邑兮,卒暴诛于两观。
殷伊周之协德兮,暨太甲而俱宁。
岂齐量其几微兮,徒信己以荣名。
虽吞刀以奉命兮,抉目眦于门闾。
吴荒萌其已殖兮,可信颜于王庐?
图往镜来兮,阙北在篇。
君名既泯没兮,后辟亦然。
屈平濯德兮,洁显芬香。
句践罪种兮,越嗣不长。
重耳忽推兮,六卿卒强。
赵陨鸣犊兮,秦人入疆。
乐毅兮,燕亦是丧。
武安赐命兮,昭以不王。
蒙宗不幸兮,长平颠荒。
范父乞身兮,楚项不昌。
何尔生不先后兮,惟洪勋以遐迈。
服荔裳如朱绂兮,骋鸾路于奔濑。
苍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
临众渎之神林兮,东赖职于蓬碣。
祖圣道而垂典兮,褒忠孝以为珍。
既匡救而不得兮,必殒命而后仁。
贾傅其违指兮,何杨生之欺真。
彼皇麟之高举兮,熙太清之悠悠。
岷川以怆恨兮,指丹海以为期(《后汉·梁竦传》注引《东观记》)
黄山杂诗十首 其三 明 · 郑善夫
 押支韵 出处:少谷集卷二
经始朗上原,菽长如茨。
岩霏散丛薄,谷风回春姿。
童伴歌以嬉,苦乐中自知。
宁生声慷慨,乃作霸王师。
太乙山 明 · 郑善夫
 出处:少谷集卷三
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
巨灵赑屃与天通。
丹梯直驾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莱宫。
西南尔是华夷关,日月平视如跳丸。
但见黄河涓涓下霄汉,齐州九点翻波澜。
鳌掣鲸掀势何劲,三星不度龙沙瞑。
华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虚相映。
山中之人夐自奇,骖鸾翳鹄凌云逵。
袖中剑器拨时危,林猿皋鹤且莫疑。
君不见卫叔卿白鹿云车谒天子。
问之不答意何长,兴亡已落纹楸里。
留侯谈笑用汉帝,功成麟凤谁能系。
孙登长啸苏门山,声似黄钟动天地。
达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济。
才多识寡嵇叔夜,尔曹宁免今之世。
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
霸王贤达俱尘埃。
峰头傥结三花树,从尔黄冠归去来
应间 其二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有间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
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是故伊尹使君为尧、舜,而民处唐、虞,彼岂虚言而已哉?
必旌厥素尔。
咎单、巫咸,实守王家,申伯、樊仲,实干周邦,服衮而朝,介圭作瑞。
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
且学非以要利,而富贵萃之。
贵以行令,富以施惠,惠施令行,故《易》称以「大业」。
质以文美,实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
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贤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曩滞日官,今又原之。
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徒经思天衢,内昭独智,固合理民之式也?
故尝见谤于鄙儒。
深厉浅揭,随时为义,可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铦诸?
昔有文王,自求多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曷若卑体屈己,美言以相克?
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用后勋,雪前吝,婞很不柔,以意谁靳也」。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
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得偭而不思。
阽身以徼幸,固贪夫之所为,未得而豫丧也。
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于心有猜,则簋飧馔餔犹不屑餐,旌瞀以之。
意之无疑,则兼金盈百而不嫌辞,孟轲以之。
士或解裋褐而袭黼黻,或委锸筑而据文轩者,度德拜爵,量绩受禄也。
输力致庸,受必有阶。
浑元初基,灵轨未纪,吉凶分错,人用朣朦。
黄帝为斯深惨。
有风后者,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风后之为也。
少昊清阳之末,实或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颛顼而申理之,日月即次,则重、黎之为也。
人各有能,因艺受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
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
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
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
公旦道行,故制典礼,以天下,惧教诲之不从,有人之不理。
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耻一物之不知,有事之无范。
所考不齐,如何可一?
战国交争,戎车竞驱,君若缀旒,人无所丽烛武县缒而秦退师,鲁连系箭而聊城弛柝。
从往则合,横来则离,安危无常,要在说夫
咸以得人为枭,失士为尤。
樊哙披帷,入见高祖
高祖踞洗,以对郦生
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
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故一介之策,各有攸建,子长谍之,烂然有第。
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溽暑至而鹑火栖,寒冰冱而鼋鼍蛰。
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质共剂,若修成之不暇,尚何功之可立!
立事有三,言为下列
下列且不可庶矣,奚冀其二哉!
于兹缙绅如云,儒士成林,及津者风摅,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世易俗异,事势桀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冒愧逞愿,必无仁以继之,有道者所不履也。
越王勾践事此,故厥绪不永,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
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否,有须者也。
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孔甲且不足慕,焉称殷彭及周聃!
与世殊技,固孤是求。
子忧朱泙曼之无所用,吾恨轮扁之无所教也。
子睹木雕独飞,悯我垂翅故栖,吾感去蛙附鸱,悲尔先笑而后号也。
斐豹以弊督燔书,礼至以掖国作铭;
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贯高端辞显义,苏武以秃节效贞;
蒲且以飞矰逞巧,詹何以沈钧致精;
弈秋以棋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
悯《三坟》之既颓,惜《八索》之不理。
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曾不慊夫晋、楚,敢告诚于知己(《后汉·张衡传》)」。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868年 唐末 · 罗隐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引用典故:棠阴 移山志 题柱 弄印 三冬学
越岭千峰秀,淮流一派长。
暂凭开物手,来展济时方。
旧迹兰亭在,高风桂树香。
地清无等级,天阔任徊翔。
麈尾谈何胜,螭头笔更狂。
直曾批凤诏,高已冠鹓行。
啸傲辞民部,雍容出帝乡
赵尧推印绶,句践与封疆。
水占仙人吹,城留御史床。
嘉宾邹润甫,百姓贺知章
席煖飞鹦鹉,尘轻驻骕骦。
夜歌珠断续,晴舞雪悠扬。
化向棠阴布,春随棣萼芳。
盛名韬不得,雄略晦弥彰。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感深惟刻骨,时去欲沾裳。
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深惭百般病,今日问医王。
公孙述 东汉 · 李熊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
将军割据千里,地什汤、武,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
改名号,以镇百姓(《后汉·公孙述传》,「功曹李熊说述,于是自立为蜀王」。)
南阳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
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
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
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
范丞相(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八、《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四
某去年承乏平江,侧聆相公召归中司,候司造朝,驰书赞喜。
无何,触罪罢去,携孥累窜伏三吴大泽中,不敢复以姓名通于执事大人之门。
乱定,亲旧移书,访问生死,传闻相公进位大丞相,不觉欣然拊髀而起,退而裁书,诵所闻,庶几区区千一之虑。
书成复毁,至于三四,卒不获已,愿效其愚。
某窃观崇宁以来,士大夫徇名失实,皆枵然不适于用,其流至于靖康建炎极矣。
救今日之乱,且置元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溺。
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四夷侵暴,群盗相挻而起,所宜尊宠战士以效命致忠,而贾谠辈以言章摈斥于清流之外,激怒奸雄,蹈白马之覆辙;
时危多故,贤者避世,所宜激赏忠义,共立于王朝,而詹乂以恬退,蒙诏奖进学士,以固士大夫全身远害之谋。
财计之臣,惴惴然,恐以乏军兴得罪。
王琮以不镂《通鉴》书板,罢转运使,何其缓而不切也。
江置使,防遏又置使,州带钤辖,又兼安抚,平江又兼制置常州小郡,安抚司使臣至百馀辈,官乱民贫,视宣和为甚。
而改天长、江阴为军,尤为无理。
两州既失两县租税之入,两县又纷然建立官吏,召募使令,掊聚禄廪,创置公使,独任一州,供亿之责,诛求百出,民不堪命,此何为也?
某去秋寄家湖上,居苏、常两郡之间,外调防江之夫,内严防城之具,尽录公私材木以为战舰,毁彻庐舍以广壕堑,斩伐丘墓以创楼橹,掘地陷马,编木为大筏,率米为粮,敛钱犒军,掊取缯帛为袍袄之属,凡战守之备,修举亡遗,而民力亦尽。
大盗入境,将吏望风委之而去。
凡前二守之勤劳,两县之备禦,第以上应诏旨,下以疑误邦人,故吴人之死者十九。
京师太原,天下之金城汤池也,尚不能守,胡不明示邦人徙避之计以全其肝脑?
而在官者又恐以无所为而得咎,故宁大坏至此也。
虏骑入苏、常,不满二十日,而戚方、郭吉、刘远、张威武之流,皆防江大兵,涂炭一路,积七八月而后定。
防江本以备虏也,虏欲至则溃散而为盗,虏已去又招安为兵,既往之败,可以为鉴。
刘光世防江之师又至矣,淫名亡实,其祸至此,可不悲哉!
恭惟某官盛德伟望,尊显三朝,他日大廷摩上之言,谏垣论刺宰相之疏,天下传诵,以为口实。
今以天下宰居其位,行其言,必有以大慰斯民之望。
然今徇名之大患有二,二患未去,则四夷猖狂,群盗椎剽,社稷危亡之忧,生民涂炭之祸,未易以岁月定也。
靖康之初,大臣树党,弃捐官爵,如用泥土;
而妄言无行之徒上书图进取者,所在如市。
狂诞不根,往往报闻,则诅诽君父,谤骂大臣,以逞其不肖之心,兴讹造讪,更唱迭和,鼓惑群小激怒军士,驯致钱塘伏阙之变。
比苗、刘伏其诛,而人犹以为冤,皆此辈为之。
一患也。
建炎以来,宰相第行台谏风旨,今日行某事,言而罢之;
明日用某人,言而黜之。
凡所施置,曾不得一举手,俄而边遽上闻,则又以罔功之罪攻而去之矣。
是其言果出于正邪?
此卖直钓名于一时,而阴欲尽其所厚善者尔。
二患也。
去此二患,必以饰非拒谏负天下之谤。
二患未除,则群言乱政,必致误朝之谴。
然则奈何?
嬴秦之亡也,刘、项相拒于荥阳、京索之间,天下之士,不归汉则归楚。
高帝纳用群策,虽麾下骑士,亦时时审问邑中贤豪。
至于驾驭群臣,则踞床洗足,溺冠骑项。
所谓盛服先生,谏争之臣,亦嫚侮而不信。
何者?
谋议之臣,内有良、平腹心之亲;
将帅之臣,外有信、越爪牙之用。
一身之势,合而无閒。
或借箸于食前,或排闼于卧内,附耳而谈,蹑足而悟,如疾痛苛痒切于肌肤手足,不期而自至,故能蹶秦诛楚,以成帝王之勋。
彼其伏青蒲,冠獬豸,譊譊然陈说诗书,上章欢哗以应故事,固高帝之所大骂而不信也。
今朝廷得一韩信以为将帅,言者必曰寄食漂母,无资身之策;
受辱跨下,无兼人之勇,今拜为大将,而一军皆惊,则必黜之矣。
又得一陈平以为谋臣,言者必曰事魏不容,事楚亡去,受金盗嫂,反覆乱臣,今拜为护军而诸将尽欢,则必黜之矣。
陈平、韩信之贤,没世不可得;
幸而得之,必不为用。
诸生则不能斗,而尾生孝己之行,又亡益于存亡成败之几。
依违固避,以苟岁月。
主上一旦赫然责宰相以扶颠持危之效,而公车北阙之章、白简皂囊之封,又随而至矣。
相公之计,当以身任天下之谤讪,革去淫名文具之害政,深究天下治乱之实。
今日用某人,明日行某事,造膝开陈,勿疑勿贰,如句践种、蠡,齐侯之管仲
凡迂阔难行之论,谬悠无稽之谈,不得一言入于其间,庶几有立于天下,而大尉民望
不然,去就有义,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其更有深于此者,而不敢言也。
三田渡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二
南汉城头一叹息,三田渡口再叹息。
叹息叹息何叹息,叹息崇祯之丁丑
丁丑年间国事何岌岌,胡骑长驱入我国。
入我国三日,疾驰二千里。
据我汉阳城,食我三江畤。
至尊驰马入南汉,百官跣足走荆棘。
胡人纵兵来攻城,云梯冲车动山岳。
三军苦战力已竭,四方援兵皆溃散。
已而江都破,都副检察捧头乘舟鸟兽窜。
事至无奈何,于是倡和议。
初言和再言降,青衣出世子质。
我人哭胡人歌,碑文作碑文书。
立之汉江江上头,文法奇壮笔法如。
行人过者指而言,云是汗之胜战碑。
胜战碑下江水流,千载万载波声悲。
至今皮币走蓟门,畏天诚心靡不至。
当时谋国果何人,千里畏人岂谓智。
前既寡谋后不戒,子孙万世遗深耻。
少康一旅众,秦穆三败馀。
句践甲盾五千人,燕昭败亡初。
皆能有志能复雠,靡明蠡毅真贤士。
我闻当时人有谚,崔大夫郑大夫刺。
一笑一刺何所为,谋国不以笑刺致。
我愿君王恢大志,任贤使能行德政。
率我欢欣鼓舞民,应彼中原遗黎者壶酱迎。
扫荡胡虏无遗类,漠南漠北皆清净。
然后取此碑,投之沧海风涛浩渺中。
乃作武宫告成事,用洗神人幽愤岂不鸿。
对事 东汉 · 郦炎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客问郦炎曰:「吴王曷不傅子而傅兄弟?
四人傅者,将以致国乎季札,季扎不受。
虽有僚立阖闾之弑,《春秋》犹以不受为义,不杀为仁。
桓谭以吴之篡弑灭亡,衅由季札不思上放周公之摄位,而下慕曹藏之谦让,名已细矣。
《春秋》之趣,岂谓尔乎」?
曰:「夫四王之轻命致国乎季子,谓其能流庆百世也。
季子不受,内有篡杀之乱,外致灭亡之祸。
虽知洁己之可为,不惟宗庙之绝祀,其痛矣」!
问曰:「周制诸侯,父死子继。
从先私志,受非所继,是浮行,岂节义之谓与?
阖闾之欲国,盖缘之雅意,故曰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今如吾子之云,则君子可称乎:「炎曰:「光知季子仁而无权,故肆意焉。
季子不能讨,是则《春秋》所讥。
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子之云,《公羊》也。
《公羊》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
不以家事辞国政,以国政辞家事。
卫辄拒父,犹谓之可,况以国治篡弑之子乎?
祭仲行权,《公羊》嘉之,云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季子不然,犹可善乎?
此盖《公羊》之失,非义之通者也。
周公诛二叔,不为不仁,宋穆受兄国,不为不义。
君子急病而让夷,故践明堂,朝诸侯,非荣其位,为时之急也。
以季子之才,君国子民,行化四方,与夫句践,相去几何?
若令向时见国危乱,慕周公急时之义,思先君致国之意,摄政持统,迈其威德,奚翅迁都,尚征上国,朝齐、宋、、鲁、卫执玉之君哉!
孔子称可与立道,未可与权。
权反经而善,圣之达节者也。
季子守节之士,故非其量度乎」?
问者因又谓曰:古者圣人封建诸侯,皆云百里,取象于雷。
雷何取也,曰:「《易》震为雷,亦为诸侯。
雷震惊百里」。
曰:「何以知之」?
曰:「以其数知之。
夫阳动为九,其数卅六;
阴静为八,其数卅二。
震,一阳动,二阴静(《御览》作「从」。),故曰百里」。
闻者称善(《古文苑》,又略见《御览》十三)
风俗通义佚文卷一 其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六
不举并生三子。
俗说生子至于三,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举之也。
谨案《春秋》《国语》,越王句践令民生二子者与之饩,生三子者与之乳母。
三子力不能独养,故与乳母。
所以人民繁息,卒灭强吴,雪会稽之耻,行霸于中国也。
陆终氏娶于鬼方,谓之女如此𫝬,是生六子,皆为诸侯。
今人多生三子,子悉成长,父母完安。
天所孕育,而害其父母兄弟者哉(《意林》,《御览》三百六十一)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八十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徭氏。
东越王徭,句践之后,其后以徭为姓(《后汉·岑彭传》注)
天心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天心正冥漠,吾道属艰虞。
不得蹈海死,还成黏壁枯。
契丹劳辅晋,勾践久臣
自哂腼人面,怀哉范大夫
世运录题词 宋末元初 · 车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三、《赤城后集》卷二八、《三台文献录》卷一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六
纪年尚矣,鲁史之外,有《汲冢竹书(始尧至于战国,谓尧起戊辰。)》,其事不经,而传者或采之以为晋之乘也。
太史公以来,虽变编年,然皆有帝纪。
厥后萃聚列代者有《世纪晋皇甫谧撰,始伏羲,至汉献。)、》《通历唐马总撰,起天皇,至。)》、《通要唐苗台符。)》、《通谱、》《(本朝宋莒公庠撰,起汉文后元。)通载章左史衡。)、》《通鉴》、《(司马公。)帝统》(又名《历年图》。)《、举要历(亦谓尧起戊辰。)》、《稽古录《、》(并司马公。)年代录处士武密撰,起天皇。)《、》疑年录刘秘丞恕。)、》《甲子编年刘史馆蒙叟撰,谓尧起庚子。)《、》纪年总辨、永嘉朱黻,其书黜吕后王莽曹丕朱温,进刘先主、唐庄宗。同时《朱氏纲目》未行于世。)》皆纪年之书也。
莫备于《通鉴》,而最有法者,则康节《经世书(推尧起丙辰,无外丙仲壬,今遵之。)》,吕成公《大事纪(起获麟,止汉武征和元年,惜不全。)》,朱紫阳《纲目(甲子并依康节。)》。
浸后浸完,士生今之世者厚幸哉!
是书拾于诸家,私备遗忘,大海一勺,尝咸而已。
谓之无意固不可,谓之有例则不敢。
年不备,不能为纪年,曰《世运录》。
然而霸王之不同,经制之变,古今之异,兴亡治乱之故,则亦略具矣。
康节之言曰:「历代之治也,未始不由于君道盛、父道盛、夫道盛、君子之道盛、中国之道盛
其亡也,未始不由于臣道盛、子道盛、妻道盛、小人之道盛,夷狄之道盛」。
呜呼,三千有馀岁之污隆,二十代之兴亡,何莫由斯言乎!
然古道不齐,一治一乱,而首祸者未尝不徒为后人驱除。
盖非有汤武拯民之心,不过谓之幸乱。
虽秦隋之季,摧纲剥纪,败政猬兴,暴骨如乱麻,存者危于坠露,不得不起而劘之,而陈胜、窦建德之徒不足自救。
天虽自亡秦隋,亦恶幸乱者也。
自馀如曹操、刘裕、朱温诸人之兴,虽垢贱浅短,至不足道,然皆非先发者。
春秋之初,郑庄公始有霸志,霸卒归于齐、晋,而郑数百年受霸之祸。
夫假仁纠合,未为无功于生民,而王道之变,实天意所谨也,而况其下乎?
三皇五帝三王,文质不同,其道一揆。
汉杂霸,唐霸,晋不足霸,偏裂之正有蜀汉,夷狄之治有元魏,散乱之得国有唐庄宗,自是以降,无以污吾言矣。
王霸之不同,经制之变,古今之异,其事皆在于春秋战国秦汉之间。
颓波沄沄,有往无反,至于本朝,始见先王之意,而政则备。
盖以唐观汉,汉不可及,以观本朝,本朝又仁厚也。
越女 唐 · 汪遵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玉貌何曾为浣沙,只图句践夫差
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吴将校部曲文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四
年月朔日,子尚书令彧,告江东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渐渍荒沈,往而不反,下愚之蔽也。
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
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
二者之量,不亦殊乎!
孙权小子,未辨菽麦,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名字不足以洿简墨
譬犹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谓为舟楫足以距皇威,江湖可以逃灵诛,不知天网设张,以在纲目,爨镬之鱼,期于消烂也。
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荆门之败,朝鲜之垒不刊,南越之旌不拔。
夫差阖闾远迹,用申胥之训兵,栖越会稽,可谓强矣。
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都城屠于勾践武卒散于黄池,终于覆灭,身罄越军。
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
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之骂言未绝于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
何则?
天威不可当,而悖逆之罪重也。
且江湖之众,不足恃也。
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
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馀辈。
其馀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枭雄者,不可胜数。
然皆伏鈇婴钺,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有孑遗。
近者关中诸将,复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橹,此皆天下所共知也。
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以韩约马超逋逸迸脱,走还凉州,复欲鸣吠
逆贼宋建,僭号河首,同恶相救,并为唇齿。
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
皆我王诛所当先加。
故且观兵旋旆,复整六师,长驱西征,致天下诛。
偏将涉陇,则建约枭夷,旌首万里;
军入散关,则群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
进临汉中,则阳平不守,十万之师,土崩鱼烂,张鲁逋窜,走入巴中怀恩悔过,委质还降
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各帅种落,共举巴郡,以奉王职
钲鼓一动,二方俱定,利尽西海,兵不钝锋。
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
圣朝宽仁覆载,允信允文,大启爵命,以示四方。
鲁及胡濩皆享万户之封,鲁之五子,各受千室之邑,胡濩子弟部曲将校为列侯将军已下千有馀人。
百姓安堵,四民反业。
而建约之属,皆为鲸鲵;
超之妻孥,焚首金城,父母婴孩,覆尸许市。
非国家钟祸于彼,降福于此也,逆顺之分,不得不然。
夫鸷鸟之击先高,攫鸷之势也;
牧野之威,孟津之退也。
今者枳棘剪捍,戎夏以清,万里肃齐,六师无事。
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与匈奴南单于呼完厨及六郡乌桓丁令屠各,湟中羌僰,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及武都氐羌,巴汉锐卒,南临汶江,扼据庸蜀。
江夏襄阳诸军,横截湘沅,以临豫章,楼船横海之师,直指吴会。
万里剋期,五道并入,权之期命,于是至矣。
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必当枭夷
至于枝附叶从,皆非诏书所特禽疾。
故每破灭强敌,未尝不务在先降后诛,拔将取才,各尽其用。
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袁术僭逆,王诛将加,则庐江太守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
还讨眭固,薛洪樛尚,开城就化
官渡之役,则张合高奂举事立功。
后讨袁尚,则都督将军马延、故豫州刺史阴夔、射声校尉郭昭临阵来降。
围守邺城,则将军苏游反为内应,审配兄子开门入兵。
既诛袁谭,则幽州大将焦触攻逐袁熙,举事来服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悉与丞相参图画策,折冲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诚乃天启其心,计深虑远,审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勇不虚死,节不苟立,屈伸变化,唯道所存,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禄,朝为仇虏,夕为上将,所谓临难知变,转祸为福者也。
若夫说诱甘言,怀宝小惠,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吉凶得失,岂不哀哉!
昔岁军在汉中,东西悬隔遗守,不满五千,亲以数万之众,破败奔走,今乃欲当禦雷霆,难以冀矣。
夫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
孝章,君也,而诛之,孙辅,兄也,而杀之。
贼义残仁,莫斯为甚。
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雠
辜雠之人,谓之凶贼
是故伊挚去夏,不为伤德;
飞廉,不可谓贤。
何者?
去就之道,各有宜也。
丞相深惟江东旧德名臣,多在载籍。
近魏叔英秀出高峙,著名海内;
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周泰明当世隽彦,德行脩明。
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闻魏周荣虞仲翔各绍堂构,能负析薪。
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
及诸将校孙权婚亲,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而并见驱迮,雨绝于天,有斧无柯,何以自济?
相随颠没,不亦哀乎!
盖凤鸣高冈,以远罻罗,贤圣之德也。
鸋鴂之鸟,巢于苇苕,苕折子破,下愚之惑也。
江东之地,无异苇苕,诸贤处之,信亦危矣。
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故设非常之赏,以待非常之功。
霸夫烈士奋命之良时也,可不勉乎!
若能翻然大举,建立元勋,以应显禄,福之上也。
如其未能,笇量大小,以存易亡,亦其次也。
系蹄在足,则猛虎绝其蹯;
蝮蛇在手,则壮士断其节。
何则?
以其所全者重,以其所弃者轻。
若乃乐祸怀宁,迷而忘复,闇大雅之所保,背先贤之去就,忽朝阳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没,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故令往购募爵赏,科条如左。
檄到,详思至言。
如诏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