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小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而还问政山筑室号草堂事母勤瘁不交流俗自号无
名子世多以鍊 师称
之忽晨起沐浴戒家人以伯祖有
训宜世勤修鍊毋忘太上教俄有四鹤集于屋有光自
空而下远望疑以为火至则无他而 (第 10a 页)
江文蔚
见先生于存日晚生也师没而刻二书于苏曰吾
昔未称门生冀再见也今不可得矣时洪与汝中
游苏设香案告 师称
门生引予二人以为证汪周 (第 74a 页)
我大隋乘御金轮冕旒玉(缺一/字)上应天命下顺人心飞
行而建鸿名揖让而升大宝匪结农轩之阵谁徇汤武
师称
臣妾者遍于十方弗遇蚩尤之乱执玉帛者尽
于万国无陷防风之祸斯乃天启至圣大造区域垂衣 (第 24a 页)
   (二识罗什耶舍四家大集四本为一部作六十/卷贵遂依承以为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
   (昙无谶译四卷其次崛多译为五/卷又真谛译复为七卷其序略云)
昙无谶法 师称
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
说有徵而雠校无指永怀寤寐梁武皇帝悯三趣之轮
回悼四生之漂没汎宝舟以救 (第 22a 页)
逮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
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
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其序略云昙无谶法 师称
金光
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徵而雠校无指
永怀寤寐宝贵每叹此经秘奥后分云何竟无嘱累旧
虽三译 (第 26b 页)
  同姓名
汤初胜夏已有臣扈至太戊百三十年又有臣扈诗有

家父春秋又有家父楚有两庄蹻汉有两王莽乐府有
两莫愁南朝有两刘琨文人有两王褒两苏子卿五代
梁有王彦章吴亦有王彦章古今同姓名者何限
  谢庄名五子
谢庄以风月景山水名五子飏朏颢嵷[𤅢]也宋子虚名
友五子鑫森淼焱尧
   师称
医曰医师织曰织师饼曰饼师舟曰舟师工曰工师僧 (第 13a 页)
   与友人论师书
日者足下在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顷遇某舍人云
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盖师道之废久矣古之
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今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
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稍
长则习举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父兄曰汝师之吾
从而师之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 师称
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
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
三百馀年然令甲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 (第 1b 页)
待者甚至与同舍生讲业皆
推让之以为不可及家居学者争集其门终日恳恳不
厌指教去而取科第者凡若干人遂以易 师称
吴中为
人喜辩说是非无所徇于人人以其中无它也亦无怨
恶之者至其事父兄孝友教子弟严而有法其可称者 (第 11a 页)
曰诗乘数十卷藏于家君之
先世居东瓯迁六合后迁全椒今为全椒人曾祖讳凤
祖讳谦父讳沛道德文学为东南学者宗 师称
海若先
生后以君赠翰林院编修儒林郎以给谏赠儒林郎礼 (第 4a 页)
告备北辰俗儒以纬家
为疑今旌行所录滕昙恭刘霁诸人载在国史传诸
丹青又岂可以为蠹字鸟言漫而置之乎紫柏大
左传为真因正果之书憨大师乃奋笔发挥撰左
氏心法安石家世禀承二师故能邮传其绪言以證
明我先君旌行之微指 (第 2a 页)
  锐峰和尚传
锐峰和尚者俗姓杨少为儒业稍长激于家落内衅薙
发依僧在顺治乙未丙申间年四十颇能谈论赋诗与

予诸父相往还一日大寇林某劫余家十二口以去索
赎甚赊羁系榜楚者年馀僧谓余仲父曰是望不可厌
也寇强而骄有玩心夜覆其巢家可夺取也吾徒某能
识贼山后路彼为导而君家僮乡众随之出贼不虑万
一幸济卒用其言脱家难五十而受法于其 师称
悟道
偶邂逅溪亭与余语余问人与禽兽环复转生信有是
乎僧曰不足问也佛法所以观天地者用心法观而巳
矣夫人 (第 4a 页)
  御史中丞殷公平古田捷书至天子嘉悦晋公兵部右
侍郎仍抚其地赐胄荫金币甚渥诏升古田为永宁州
吾粤父老子弟得免剥床之害室家胥庆介书京师谋
所以颂德予方检校国史见成化初元大藤峡贼猖獗
入梧州城执缚宪臣越宿而去朝廷震怒命襄毅韩公
开府苍梧讨平之嘉靖初年思田馀孽纠八寨贼为应
囚其守吏两江煽动先皇帝诏起新建伯王公于家讨

平之二公勋烈勒在芸阁光照无极岭南人口其行事
尚津津乎其言之也迨今古田之 师称
得志岭外者三
举矣夫古田桂林属邑去会城百五十里而近数十年
来獞獠据为巢穴吞食旁近诸邑过半卒未有抗然持 (第 42b 页)
  奉国中尉梅窗讳约畬靖江宗室也卒之年史调阳以

制归公次子西川经援过子乞铭自为状授予拜且泣
下怆焉莫能辞遂按状序而铭之靖江自悼僖王袭封
暨其弟八人就国八人皆辅国将军也人以行列称之
为八辅云其第四辅讳赞俊者生奉国将军佐善善生
镇国中尉相辉辉生辅国中尉规䘝号仁庵配吴氏公
之考若妣也仁庵公有三子长约甸号南窗次即公次
约畴号榆窗皆雅尚朴俭世其先德公寿八十四楠窗
榆窗寿俱七十有二纯嘏遐龄媲休并美故靖江称盛

者惟四辅四辅称盛者惟仁庵之后其积累有自来矣
公在童年即耻为世俗浮夸之习尝从里塾游垢衣自
执伞塾 师称
之曰是儿他日当享厚福也仁庵公遘疾
久不愈公处寝门外调治汤药朝夕劝上食衣不解带
者经月形容顿改仁庵公见 (第 38b 页)
  园             圆复
岁序未云暮风烟凄以秋羲和驭辔一何驶感时买棹
城南游城南烟雨遍林黑萧飒寒声满芦荻鹭涛上播
碧空低走石飞沙怒相击须臾天霁白云净夕照明霞

两辉映山色峨峨列翠屏波光闪闪开金镜拂拭蓬窗
度柳堤杨园只在万松西衡门数亩环村僻茅屋三间
傍水低径入陂塘分画阁桥连竹树绕晴溪陂塘竹树
日增茂萍叶菱花涨寒溜寂寞无由觅主人凄凉不忍
窥虚囿主人停殡草堂阴水蓼秋风犹至今太息浮主
同石火典刑空在谁知音幸有慧 师称
夙契门墙自昔
推高弟雅谊难忘北海尊伤心共洒西州泪归到山窗
动暮钟琉璃静挂碧堂空悲欢感慨非吾事大块谁分 (第 37b 页)
防秋摆边设伏客
兵银益多
朱子集注之例于程子称子于诸家称氏如尹氏谢氏
游氏之类皆程子门人自今言之子者 师称
也氏有二
等有不敢以字称而称氏者如尹氏谢氏游氏之属是
也有自汉以来注授经师亦称氏者如孔氏郑氏马氏赵 (第 48a 页)
  氏族所从来久古神明之胄圣哲蔚生其后或氏以官
以国地迁代远寖失厥初考载籍所传仁人贤士不数
叶而微绝者不胜纪邹鲁之间故圣贤之都会也予尝
视学东鲁求其子孙孔颜而外曾孟仅十数人他无在
诸生籍中史记弟子列传七十二子之徒不见书传者
四十有二人其苗裔之盛衰有无与散在他国皆不可
知也嗟乎以彼文学性成又得孔子为之 师称
高弟子 (第 14b 页)
   送白司训序
理之在人心固无先后而人之觉是理者则有先后焉
先觉者以斯理觉后人俾暗者明邪者正故谓之师自

邹鲁之教衰而斯理不明于世所谓师之名虽是而其
实则非矣如杨墨许行之学庄列老佛韩谷孙吴之教
当时习其事者固各以 师称
之矣然迹其所为非徒无益
而邪说怪行所以坏人心害仁义贻患于天下后世者
可胜道哉至濂溪周元公始以一理二气 (第 2b 页)
  旨敬为之记按寺故有金泰和三年文林郎守左拾遗
兼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云骑尉赐绯鱼袋吕卿云
碑记言是山名葛山寺创于唐初曰智嘉禅师者恒诵
持妙法莲华经选胜至此穴岩以居夜半闻钟声心异
之寻至山腹见废寺故基壁间有龙福院额遂结茅其
地持诵弗辍阶前伏虿日闻经声忽得解脱中夜化为
女子礼 师称
谢具言使左右五里永绝虿毒以报其德
已果有验由是远近信向宝施云集此建寺所由也阅 (第 2a 页)
周不肖之戮
永永不朽而府君之灵亦于是不朽矣乎

  先慈章太恭人系出会稽道墟里父颖以学行为海内
士人 师称
南洲先生母杨氏太恭人生有懿质自少閒 (第 39a 页)
            明 顾宪成 撰
(阙/)

怀公生笃斋公是先生父也娶于王而生先生甫三岁
而孤王节母泣曰天乎孰使吾翁无子而有子吾子无
父而有父乎攻苦蚕绩朝夕弗惰以为无怀公养而其
馀以资先生学先生少本朗悟绝人益皓皓自洗濯从
里中师受博士家言率岁所而 师称
弗能师也年十六
遂晋邑诸生曹惮焉嘉靖乙卯试学台最晋廪食厥秋
举于乡年二十有三耳无怀公闻之为釂三觞而王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