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拟唐授阳城谏议大夫制


  虞帝举贤嘉言罔伏殷王 从谏
居上克明矧在眇躬弗
求辅德予欲明扬幽侧广拔贞良置诸左右作朕耳目
俾立朝有补过之益在野无考槃之遗匪采其 (第 6a 页)

 东园文集卷一
             明 郑纪 撰
  经筵讲章
   尚书一
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
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 (第 1a 页)
 十里而有万邦自诸侯升为天子积累之勤兹亦难

 矣故曰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
 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
 邦兹惟艰哉敷是广哲人贤哲之人是能尽 (第 2b 页)
之路则黜陟明而人心以劝斯称 从谏
圣后矣抑臣等
反覆思之圣明之世甚不可使人心蓄疑而讹言繁兴
也皇上之欲建元子而姑以待年也明旨屡下岂不推 (第 16b 页)
   杂说
天左旋斯其经日月为纬自左升一经一纬天道成月
行速日行迟君逸臣劳故臣有为君无为
天命至善人性斯其源故谓人性恶岂诬人抑诬天井
田以养人庠序导性善贫富知愚庶不大相远

天命之性尧桀一形色之性至万亿
自人其人斯为仁仁匪自外人之心人之身
尧舜世多圣贤九官特知名(叶/)而其馀弗传岂无皋夔
者焉
世有桀纣尧舜其汤武世无桀纣商周其唐虞
尧之政舜攸作(叶/)舜政既成授之禹
周厉过纣周胡不亡有宣王幽复过厉周犹东(叶/)诸侯
非汤

回具体孔子禹具体舜微回微禹焉别大圣
商先王从諌周造人纪亦有暴孙仁人諌死一亡一兴
从谏
与否(叶/)
诗亡风有王文侯之命书以亡仲尼作春秋岂惟诗亡
抑书亡是故伤书亡著秦誓匪以其悔忧秦彊
三叔 (第 2a 页)
   送提学潘先生副宪陜西序

成化二十三年今天子嗣无疆大历服进贤如拔茅黜
奸如脱距 从谏
如转丸凡所以弘祖宗之治者无所不
用其极四川提学佥事金华潘静虚先生上疏请勤圣
学以端治本天子嘉纳之寻升 (第 7a 页)
。有国而
家。有君而父。义兼二极。重系万邦。何好非贤。何恶非佞。何
行非道。何敬非刑。居上勿骄。 从谏
勿咈。懋兹乃德。惟怀永
图。用陪贰朕躬。以对扬休命。可不慎欤。

** 命皇太子即位册文 (第 05a 页)
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其所
由来者渐。非一朝一夕之故。昔贞观之始。闻善若惊。既五
六年閒。犹悦以 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时有 (第 10a 页)

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
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 从谏。
终是不
能忘怀。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
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 (第 05b 页)
谤之木以求已愆。悬敢谏之鼓以思身过。由是 从谏
之主。
鼎祚克昌。愎谏之君。洪业隳坠。(谨按比从旧唐书采录文
苑英华贞观政要所载与此不同附载于后文苑
(第 05b 页)
进谋。故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
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臣又闻之。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圣。善言古者。所以验于今。伏惟殿下睿德洪深。天姿聪敏。
近代成败。前古安危。莫不悬鉴在心。动合典 (第 17b 页)
见太宗文武圣皇帝德冠三王。名
高五帝。实由能容魏徵愚直。获尽忠诚。国史书之。明若日
月。直言之路启。 从谏
之道开。贞观已来。此实为美。今神皇
坐明堂。布大政。神功圣业。能事备矣。夫骨鲠之士。能美圣
功。伏惟 (第 06b 页)
砥砺声教。彼灵有四。招翠黄而可乘。我宝有三。
捐珠玉而不御。然犹发挥礼乐。驰骛典坟。论思献纳。进善 从谏。
日慎一日。上稽乎天意。下考乎人谋。卓哉协元符而 (第 18a 页)
应。神理须然。用厌禨祥。事资兴建。与其积怨伤国。孰若施
恩养人。往者宋景一言。荧惑犹能退舍。但陛下 从谏。
凶咎
定不为灾。 (第 04a 页)
曲。斲方为刓。偷合苟容。不复能尽节
忘身。纳君于道矣。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故曰。木从绳
则正。后 从谏
则圣。又曰。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猛虎在山
林。藜藿为之不采。忠谏之有益如此。自古上圣之君。恐不
(第 15a 页)
以宁。美
武王克殷。则曰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言皆从善也。尧舜禹
汤文武。此六君者。天下之盛王也。莫不 从谏
以辅德。询众
以成功。是则德益盛者虑益微。功愈高者意愈下。及代之
衰也。则道亦反焉。故书曰。纣有亿兆 …… (第 05b 页)
忠。克巳 从谏。
尊用旧老。采拔偫材。大臣不敢壅下情。私昵
不敢干公议。朝清道泰。垂三十年。谓化已行。谓安可保。耳
(第 08a 页)
国家敷文教。布时令。爰振铎于九衢。将采诗于万姓。上立
其典。将兴咏之必闻。下听其音。知 从谏
而则圣。事且彰于
岁首。礼无亏于春孟。所以夏训是崇。周官克敬。亦既戒止。
居然可珍。赫赫奕奕。烂烂燐 (第 03b 页)
古以来。君虽有得。未有愎谏而理者也。况其有失乎。臣虽
有失。未有 从谏
而乱者也。况其有得乎。勤恳劝诫之义。在
于此矣。惟陛下鉴之。

**  七十一去谄佞从谠直 …… (第 41a 页)
代岂无贤正者耶。将
有而不用耶。思决所疑。可徵其验。

又问。历代之君。无不知用贤则理。用愚则乱。 从谏
兴。从佞
亡也。而取舍之际。纷然自迷。故诛放者多非小人。宠用者 (第 41a 页)
不尽其术。不克其终。宣帝任法审刑。综覈名实。而不用
儒术。理化不成。历数三代。以及元帝。曰崇尚儒业。 从谏

流。引班固赞。宾礼故老。优游亮直。又曰。贡薛韦匡。迭为宰
相。其旨以为专用儒术。莫盛于此。班固荀 (第 14b 页)
庙矣。
张猛曰。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元帝曰。晓人不当如
是耶。则知谏之道在于婉矣。唯英主必能 从谏。
何者。自知
功德及生人者大矣。虽有小恶。不讳人言。如汉高械系萧
相国。及闻王卫尉之言。乃曰。我不过为 (第 04a 页)
措无
异。贾谊尚以为皇号甚美。论德不称。岂非兼以造程裁范。
未抵大中欤。景武昭宣。亦各有美。皆以乐贤 从谏。
风流无
穷。元成哀平。过有轻重。皆以黜贤嬖佞。稔謺亡国。光武皇
帝跃白水。乘旧德。贼莽百万。且溃且溺 (第 0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