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乎其内则其著见于
 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辉发越而不可掩盖不
 必托于言语著 于简
册而后谓之文但自一身接于
 万事凡其语默动静人所可得而见者无适而非文
 也姑举其最而言则易之卦画诗之 (第 50b 页)
 张子曰礼乐之文如琴瑟笙磬言人皆能之以中制

 节射御亦必合如礼乐之文如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驺虞和鸾动必相应也书数其用虽小但施 于简

 然莫不出于学故人有倦时又用此以游其志所以
 使之乐学也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
 藏谓 (第 16a 页)
 觉斯人者○周子留下太极图若无通书却教人如
 何晓得故太极图得通书而后明
南轩张氏曰自孔孟没其微言仅存 于简
编更秦火之
馀汉世儒者号为穷经学古不过求之训诂章句间于
其文义时有所益然大本之不求圣贤之心郁而不彰 (第 51a 页)
 所未备者故敢复以求教幸深察而详谕之(答吴/晦叔)
圣人教人博文约礼学问思辨而力行之自洒扫应对
 章句诵说以至于精义入神酬酢万变其序不可诬
 也若曰学以躬行心得为贵而不专 于简
编则可若 (第 18b 页)
 敬则其行自简但下文简而廉一句举不甚切今从
 伊川游氏杨氏之说伊川第二第三说皆曰居简行
 简乃所以不简先有心 于简
则多却一简恐推说太
 过既曰疏略则太简可知不必云多却一简如所谓
 乃所以不简皆太过范氏曰敬以直内简以 (第 4a 页)
 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一句紧一句先生再三
 诵此六言曰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
 乐故不厌似乎简略然大小精粗秩然有序则又不
 止 于简
而已温而理温厚似不可晓而条目不可乱
 是于有序中更有分别如此入细做工夫故能知远
 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 (第 47a 页)
 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乎其内则其著见
 于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辉发越而不可掩盖
 不必托于言语著 于简
册而后谓之文但自一身接
 于万事凡其语默动静人所可得而见者无所适而
 非文也姑举其最而言则易之卦画诗 (第 36a 页)
 又恳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盖
 听者莫不竦然动心焉某犹惧其久而或忘之也复
 请子静笔之 于简
而受藏之凡我同志于此反身而
 深察之则庶乎其可不迷于入德之方矣(跋金溪陆/主簿白鹿)
 (洞书堂/讲 (第 34b 页)

上谨身节用何一非爱敬之义推而极之通于神明贯
乎天地夫宁有涯际乎哉书成凡一百卷镂版颁行并
制叙言冠 于简
端庶几嘉与海内共遵斯路家修子弟
之职人奉亲长之训协气旁流休风四达以成一代敦 (第 2b 页)
  诚易以为矣尹铎之请曰以为保障乎以为茧丝

  乎若曰为保障则吏或殿课为茧丝则民将转徙
  固无两全之术也既已得请 于简
子则亦可以自
  行其意而损其户数以宽民力此固后世之吏所
  不能为亦不敢为者
秦孝公时商鞅并诸小乡 (第 3a 页)
帝其后孙盛撰魏氏春秋王隐撰蜀记张勃撰
吴录异闻间出(蜀本作错/宋本作间)其流最多宋文帝以国志载
事伤 于简
略命中书侍郎裴松之兼采众书补注其阙由
是世言三国志者以裴注为本焉(史/通)
裴松之字世期注三国志其子 (第 14a 页)
重光爵位相埒人人有
集如吾门者也
昔刘向通古今之学马融见天下之书京房察风雨之
占裴楷晓阴阳之术子政伤 于简
易季长敝于骄侈君 (第 33b 页)
  子则格物致知而表里精粗之悉达多闻博识而
  前言往行之无遗于是未学之先见此理为散著
  于事物杂 陈于简
册者既学之后乃觉显微巨细
  之故咸宗统于一心其学以聚之有如此者既聚 (第 19b 页)
  中则必虚己任人集众善以成一是故曰宜也夫
  君道莫先于养民而劝农课桑待人而治莫重于
  教民而议礼正乐得人而兴惟知临之主明 于简
  
贤方其政之未行也有咨询之诚有论辨之典操
  之于衡鉴者见择中之精焉及其政之将行也有
  股肱之寄有心 (第 24a 页)
  自朱子之论出然后圣人忧世立戒之意灼然彰

  著 于简
册而万世帝王保泰之金鉴不外此焉然
  则欲求永丰之术亦转思致丰之道而已矣 (第 50a 页)
  得一善则守之而弗失由一事之善而推之于事
  事由一时之善而推之于时时将见众善毕臻而
  德成于己矣而由是由繁以归之 于简
由分而归
  之于合易曰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向之
  广搜博采惟恐一善之或遗者今则统有宗而会
  (第 6b 页)
  几他邑来取给者什之几悉躬亲而目睹之勿猥
  勿遗书之于册守牧简稽虚实酌缓急轻重之序
  别为宜行宜罢论列 于简
端每一郡州为一册达
  于司农司农上之朝廷凡册籍必精详而简要原
  委瞭然便于省览如此则贫富之等赢绌 (第 32a 页)
  风亦其机之甚速惟尊崇之莫抗故瑕颣之常滋
  与其贻悔于方来不若设防于未事聿稽往牒特
  置专官分左右而各畀乃司合言动而并书 于简
  
相沿勿替振古如兹载考经文非无深意盖因人
  以戒乎已则法宫之抑戒必深制外以养其中而
  圣性之中和益 (第 37b 页)
  (臣/)等于乾隆己巳冬奉
敇纂辑西清古鉴每一卷书成辄恭呈
点定阅二岁岁在辛未夏五月是编告竣奉
旨付剞劂氏(臣/)等拜手稽首飏言 于简
末曰古人制器
  或以竹或以木或以陶其贵者以玉而金为最寿
  顾秦人销金之后三代物绝不复见其藏于土中 (第 1a 页)
   妙有明一代书家自公出而尽掩前人即元之
   松雪翁亦当退避三舍所谓山川灵气萃于笔
   端也康熙癸酉十一月十日书 于简
静斋江村 (第 5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