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同财者也筑宫庙者于家之门外神不歆非族也以/恩服耳未尝同居即不服也小戴礼记继父服并有)
 (明文斯礼经之正说也至于 马融
王肃贺循等并称/大儒达礼更无异文惟傅元著书以为父无可继之)
 (理不当制服此礼焚书之后俗儒妄造也袁准 (第 41a 页)
绞与成人异也云生一月者哭之一)
(日也者若至七岁岁有十二月则八十四日哭此则唯/据父母于子不关馀亲王肃 马融
以为日易月者以哭)
(之日易服之月殇之期亲则以旬有三日哭缌麻之亲/则以三日为制若然哭缌麻三月丧与七岁 …… (第 4a 页)
 (月如注说则哭之日数太多如郝氏说又失之太少/刘氏之言庶得其中乎说者谓汉文短丧以日易月)
 (其言盖出于此然汉文以二十七月之丧更制为三/十六日之服实非以日易月之比也又案刘说原本)
 (于 马融
王肃而惟据齐斩之亲不/兼大功以下者言则胜于旧矣)
钦定义疏案注以不樛垂者为要带经虽以绖该带然
 正言 …… (第 7a 页)
 无服以夫人不服庶子妾当同之也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注旧读/合大夫)
(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言大夫之妾为/此三人之服也 疏此是女子子逆降旁亲又是重出)
(故次之于此知逆降者此经云嫁者为世父已下出降/大功自是常法更言未嫁者亦为世父已下非未嫁逆)
(降而何云旧读合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言大夫之妾为此三人之服也者此 马融
之辈)
(旧读如此郑以此为/非故此下注破之也)
 (敖氏继公曰此著其降之之节异于他亲也在室而/逆降正 (第 30b 页)
 不服之彼不来服妾亦无庸遍服之且嫌并适也妾
 服不及其孙妾子之子无为父之妾母之服妾又何
 孙服之有乎
    蕙田案此条 马融
以出降一等为说王肃以
    适士降一等为说马说是也经明言适人是 (第 27a 页)
 之于士则宜娣侄为妻之族亲未可谓贱也注欲伸
 其无臣之说故强此以就彼耳
    蕙田案注疏及雷次宗顾炎武专指大夫
    融
陈铨盛世佐通指大夫以上敖继公张尔
    岐则专指士数说不同今案天子诸侯绝旁
    期固无为臣妾制 (第 16a 页)
  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秘府至孝成时刘歆校理
  秘书始识之知是周公致太平之道永平中杜子
  春能通其读郑众贾逵往受业焉其后 马融
郑玄
  等各有传授 …… (第 10a 页)
  不已谬乎
#+PROPERTY: JUAN 名氏

 集说名氏
   后汉郑氏(玄/)字康成因涿郡卢植事扶风 马融
    
以礼记乃融植所考定遂为之注
   唐孔氏(颖达/)字仲达先与朱子奢李善信贾公
    彦柳士宣范义頵 (第 17a 页)
 为文

 庐陵胡氏曰四者圣贤所同戒郑意专指人君非也
 从如字春秋传云鲁君世从其失长久也卢植 马融
 
王肃并同
 蓝田吕氏曰敖者人之所自恃也长之则慢物一命
 而吕旅再命而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长傲者也欲
  (第 13b 页)
 而惟以其祖配之则禘与祫异不容混矣知大祫兼
 群庙之主则自大祖而下毁庙未毁庙之主皆合食
 于大祖矣又何坛墠与郊宗石室之分如 马融
之论 (第 20b 页)
 及时者其罪至于杀盖欲百官万民谨其令而顺承
 之也月令之为书亦祖先王之馀而后儒傅会增益
 以成之者也
 高氏曰月令一书先儒尝详论其所作之原矣 汉马
 融
贾逵晋孔晁皆以为作于周公郑康成高诱唐孔
 颖达乃谓秦时吕不韦所作其说所以异同者盖以
 月令有命相及太 (第 12a 页)
 郑氏曰发声发犹出也容止犹动静主戒妇人有娠
 者也
 孔氏曰先记时候以应节后言时候以应二分二至
 所应不同故重记之日夜分谓昼夜漏刻 马融
云昼
 夜各五十刻据日出入为限蔡邕以为星见为夜日
 入后三刻日出前三刻皆属昼昼有五十六刻夜有
 四十 (第 13a 页)
 为六天据其在上之体谓之天因其生育之功谓之

 帝贾逵 马融
王肃等以五帝非天其义非也郑以郊
 丘为二者案大宗伯云苍璧礼天典瑞又云四圭有
 邸以祀天是玉不同宗伯又 (第 2b 页)
 之功配社祀之稷有播种之功配稷祀之社即地神
 稷是社之细别别名曰稷稷乃原隰所生故以稷为
 原隰之神若贾逵 马融
王肃之徒以社祭勾龙稷祭
 后稷皆人鬼也非地神为郑学者通之其社稷制度
 白虎通云天子之社坛方五丈诸侯半 (第 35a 页)
 明文先世儒者各以意说郑众以为枲麻与发相半

 结之 马融
以为屈布为之高四寸著于颡上郑玄以
 为去纚而紒案檀弓记称南宫绦之妻孔子之兄女
 也绦母丧孔子诲之髽曰 (第 8a 页)
 止则当用牲故诗云汉云靡爱斯牲王肃用家语之

 文以此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为六
 宗孔注尚书亦同伏生与 马融
以天地四时为六宗
 刘歆孔晁以乾坤六子为六宗贾逵云天宗三日月
 星也地宗三河海岱也古尚书说天宗日月北 (第 30a 页)
 氏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
 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
 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
 戴记 汉末马融
傅小戴之学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
 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康成受业于融又
 为之注今周官六篇古经十七 …… (第 47b 页)
 以改旧图之失陈祥道礼书百五十卷论辨详博閒
 以绘画于唐代诸儒之论近世聂崇义之图或正其
 失或补其阙
卫氏湜曰汉郑康成因卢植事 马融
以礼记融植所考
 定并为之注唐孔颖达先与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
 柳士宣范义頵张权等取皇熊二家义疏删定续 (第 74a 页)
 古孝经注诸侯五年一朝天子天子亦五年一巡守
 朱子注朝聘以时亦用此说则或古通礼而晋用之
 耳虞书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马融
谓四方朝于方 (第 26b 页)
 数可常数者刘歆也至东汉时王肃以为天子七庙

 是通百代之言则同于刘歆郑康成以为高祖以下
 与始祖而五明立庙之正以亲为限则同于玄成而
 卢植 马融
亦守此议然自康成而后讲经议礼者并
 据王制祭法斥郑四庙之谈伸王七庙之说又据王
 肃谓高祖之父高祖之祖 (第 16b 页)
 之差故言日夜分然春分以阳为主故继言雷乃𤼵
 声秋分以阴为主故继言雷始收声乃者继事之辞
 始者肇事之辞终则有始故也
 案 马融
说日夜分据日出日入为限于分字甚明若 (第 12b 页)
  不知周公辅王以践阼未尝自践阼也鲁用郊禘
  其为成王所赐及后所僭者考诸经传自明此必
  周末鲁陋儒为之或以为 马融
所增但郑亲受业 (第 2a 页)
 国人逆丧者皆髽鲁于是乎始髽注髽麻发合结也
 遭丧者多故不能备凶服髽而已疏曰髽之形制礼
 无明文先世儒者各以意说郑众以为枲麻与发相
 半结之 马融
以为屈布为之高四寸著于颡上郑康
 成以为去纚而紒案檀弓记称尔母从从尔尔母扈
 扈尔郑注云从从谓大高扈 …… (第 7a 页)
 (正体谓祖之适也下正谓祢之适也虽正为祢适/而于祖犹为庶故祢适谓之为庶也五宗悉然)
 为长子斩尊先祖之正体不二其统也言不继祖祢
 则长子不必五世(孔疏 马季长
云五世之适父乃为/之斩郑是马弟子不欲相非故但)
 (言不必庾氏云不继祖不斩是父/适二世承重则得为长子 …… (第 24b 页)
 祖祢以明之以统传于祖而源流远也注所言适士

 下士之说虽于礼法曲尽其详然立言初意恐不在
 是
 案先儒著说略有数端戴圣闻人通汉 马融
辈主五
 世之适五世之适是继高祖之宗也贺循虞喜庾蔚
 之孔颖达贾公彦辈主四世之适四世之适是继曾
 祖 (第 26b 页)
 敬长者掺以从之是皆称情以为文之道也 又案

 阮氏图云几长五尺 马融
则云长三尺未知孰是窃
 谓几由手授则马说为长 (第 4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