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史鈔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王金莲,晚为道士,提点昭应宫,卒。赠渊静元素真人,袁桷草其制。
《明水轩日记》:万历己未夏,予与昆山 顾锡畴, 九畴 华亭,董象恒臣棐,过极乐寺,柳阴结轨,命酒赋诗,予诗有连空碧草皆游幕,到处垂杨作酒筹。之句, 九畴 极为赏,击诗不足传俊,游则不易得也。
《隩志》:天王寺,之更名天宁也,宣德十年事也。今塔下有碑勒,更
《明水轩日记》:万历己未夏,予与昆山 顾锡畴, 九畴 华亭,董象恒臣棐,过极乐寺,柳阴结轨,命酒赋诗,予诗有连空碧草皆游幕,到处垂杨作酒筹。之句, 九畴 极为赏,击诗不足传俊,游则不易得也。
《隩志》:天王寺,之更名天宁也,宣德十年事也。今塔下有碑勒,更
,历历如在镜中。溯流上望,则川岩参差,冈岫萦绕,一线水道皆自谽砑怪石中百折而进,湾曲险伏,万山俯瞰。 顾太史瑞屏
谓处处皆惠泉,在在皆龙井,有以也。又流四十里,至浦口,徽郡歙浦之水方合流而为新安江。《袁中郎记》曰:
十里面,莲花峰近云门,为藏云之壑。风涛变化无常,夹谷之下,叠石累累,旧基存焉。
赵州庵 在天都峰下, 顾锡畴 题曰山邮明崇祯,甲戌有龙起,庵侧山崩石,坠庵正承之椽棁无恙。庵前落石如几五松,错植石上。
指象庵 即
赵州庵 在天都峰下, 顾锡畴 题曰山邮明崇祯,甲戌有龙起,庵侧山崩石,坠庵正承之椽棁无恙。庵前落石如几五松,错植石上。
指象庵 即
明万历间,养庵禅师自临济卓锡寺中,重兴法席戒律精严远近尊师之宗,风复振唐韦处厚有碑,宋曾巩有佛殿记, 明顾锡畴
有养庵和尚碑。
海智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大尘山之巅,极为悬峻。唐昭宗景福二年,有龙福院。治平二年,赐
海智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大尘山之巅,极为悬峻。唐昭宗景福二年,有龙福院。治平二年,赐
生会幡下者千馀人,榜独上疏请冠铁冠伏斧锧杀身以直先生,已而得旨许留用。由是名显天下。
《江南通志》: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二为诸生甲。文定公特加器重。曰:名位不在吾辈下。万历壬子入北雍,会有侍御以直言,被诞 锡畴。 率同舍生上书,执政责以不能论救。执政怒,祸几叵测,赖大司成赵某救免,己未成进士。入翰林典福建试,会政府以请托不从。傅成其罪,削籍归。崇祯初召用,历升至礼部尚书。会父卒 锡畴, 泣血披麻。间关赴闽兵乱,遇害葬温州,今有碑在文信国祠傍。
尤镗字伯声,无锡人。父瑛参政广西卒于任镗。
《江南通志》: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二为诸生甲。文定公特加器重。曰:名位不在吾辈下。万历壬子入北雍,会有侍御以直言,被诞 锡畴。 率同舍生上书,执政责以不能论救。执政怒,祸几叵测,赖大司成赵某救免,己未成进士。入翰林典福建试,会政府以请托不从。傅成其罪,削籍归。崇祯初召用,历升至礼部尚书。会父卒 锡畴, 泣血披麻。间关赴闽兵乱,遇害葬温州,今有碑在文信国祠傍。
尤镗字伯声,无锡人。父瑛参政广西卒于任镗。
阁升座。凡东宫初讲时,阁臣连侍五日,后每月三、八日一至,先拜出,然后各官入。崇祯十一年,署礼部事学士 顾锡畴
言:「东宫嘉礼告成,累朝锡赉有据。《实录》载成化十五年,皇太子出阁讲学,六卿皆加保、傅。弘治十年,皇
黄凤翔 余继登 冯琦 王图 翁正春 刘应秋 唐文献 李腾芳 蔡毅中 公鼐 罗喻义 姚希孟 许士柔 顾锡畴
○吴山陆树声((子彦章))瞿景淳((子汝稷汝说))田一俊((沈懋学懋学从孙寿民))黄凤翔((韩世能) ……((刘曰宁))翁正春刘应秋((子同升))唐文献((杨道宾陶望龄))李胜芳蔡毅中公鼐罗喻义姚希孟许士柔 顾锡畴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三十五年,改吏部。寻代王用宾为礼部 ……,诋为越俎者也。」不报。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三,以诸生试南京,魏国公以女女之。第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魏忠贤势大炽, 锡畴 偕给事中董承业典试福建,程策大有讥刺。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
崇祯初,召复故官。历迁国子祭酒。疏请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 锡畴 复申言之,且请择监生为州县长。已,请正从祀位次,进士为国子博士者得与考选。帝并允行。省亲归,乞在籍终养。母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署部事。帝尝召对,问理财用人。 锡畴 退,列陈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请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 ……末极陈耗财之弊,仍归本于用人。帝善其奏。
杨嗣昌疏请抚流寇,有「乐天者保天下」及「善战服上刑」语。 锡畴 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嗣昌秉政,诸词臣多攻之,嗣昌颇疑 锡畴。 会驸马都尉王炳有罪, 锡畴 拟轻典,嗣昌构之,遂削其籍。十五年,廷臣交荐,召还。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复言其不当用。帝不听,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时尊福恭王为恭皇帝,将议庙祀, 锡畴 请别立专庙。俄请补建文帝庙谥、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并从之。东平伯刘泽清言:「宋高宗即位南京,即以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从民望也。乞以今岁五月为弘光元年。」 锡畴 言明诏已颁,不可追改,乃已。时定大行皇帝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称,援證甚核, 锡畴 亦以为然,疏请改定。大学士高弘图以前议自己出,力持之,遂寝。温体仁之卒也,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吕维祺皆不获谥。 锡畴 言:「体仁得君,行政最专且久,其负先帝,罪大且深,乞将文忠之谥,或削或改,而补震孟诸臣,庶天下有所劝惩。」报可。遂谥诸人,削体仁谥。吏部尚书张慎言去位,代者徐石麒未至,命 锡畴 摄之。时马士英当国, 锡畴 雅不与合。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御史张孙振力颂体仁功,请复故谥。遂勒 锡畴 致仕。南都失守, 锡畴 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总兵贺君尧挞辱诸生,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赞曰:吴山等雍容馆阁,扬历台省,固所谓
○吴山陆树声((子彦章))瞿景淳((子汝稷汝说))田一俊((沈懋学懋学从孙寿民))黄凤翔((韩世能) ……((刘曰宁))翁正春刘应秋((子同升))唐文献((杨道宾陶望龄))李胜芳蔡毅中公鼐罗喻义姚希孟许士柔 顾锡畴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三十五年,改吏部。寻代王用宾为礼部 ……,诋为越俎者也。」不报。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三,以诸生试南京,魏国公以女女之。第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魏忠贤势大炽, 锡畴 偕给事中董承业典试福建,程策大有讥刺。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
崇祯初,召复故官。历迁国子祭酒。疏请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 锡畴 复申言之,且请择监生为州县长。已,请正从祀位次,进士为国子博士者得与考选。帝并允行。省亲归,乞在籍终养。母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署部事。帝尝召对,问理财用人。 锡畴 退,列陈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请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 ……末极陈耗财之弊,仍归本于用人。帝善其奏。
杨嗣昌疏请抚流寇,有「乐天者保天下」及「善战服上刑」语。 锡畴 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嗣昌秉政,诸词臣多攻之,嗣昌颇疑 锡畴。 会驸马都尉王炳有罪, 锡畴 拟轻典,嗣昌构之,遂削其籍。十五年,廷臣交荐,召还。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复言其不当用。帝不听,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时尊福恭王为恭皇帝,将议庙祀, 锡畴 请别立专庙。俄请补建文帝庙谥、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并从之。东平伯刘泽清言:「宋高宗即位南京,即以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从民望也。乞以今岁五月为弘光元年。」 锡畴 言明诏已颁,不可追改,乃已。时定大行皇帝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称,援證甚核, 锡畴 亦以为然,疏请改定。大学士高弘图以前议自己出,力持之,遂寝。温体仁之卒也,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吕维祺皆不获谥。 锡畴 言:「体仁得君,行政最专且久,其负先帝,罪大且深,乞将文忠之谥,或削或改,而补震孟诸臣,庶天下有所劝惩。」报可。遂谥诸人,削体仁谥。吏部尚书张慎言去位,代者徐石麒未至,命 锡畴 摄之。时马士英当国, 锡畴 雅不与合。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御史张孙振力颂体仁功,请复故谥。遂勒 锡畴 致仕。南都失守, 锡畴 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总兵贺君尧挞辱诸生,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赞曰:吴山等雍容馆阁,扬历台省,固所谓
田。锡衮因言频岁旱蝗,三饷叠派,请量除加征,严核蠹饷,俾农夫乐生。又以时方急才,请召还故侍郎陈子壮、 顾锡畴,
故祭酒倪元璐、文安之,且乞免黄道周永戍。给事中沈胤培请增天下解额,锡衮因言南畿、浙江人文更盛,宜倍增
,体仁方食,失匕箸,时十年六月也。逾年卒,帝犹惜之,赠太傅,谥文忠。
崇祯末,福王立于南京,以 尚书顾锡畴 议,削其赠谥,天下快焉。寻用给事中戴英言,复如初。体仁虽前死,其所推荐张至发、薛国观之徒,皆效法体仁
崇祯末,福王立于南京,以 尚书顾锡畴 议,削其赠谥,天下快焉。寻用给事中戴英言,复如初。体仁虽前死,其所推荐张至发、薛国观之徒,皆效法体仁
二月,城芦沟,名拱极城;太监督役,掠涂人受工,民力为惫。巡按江南御史张任学改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河南。任学觊得巡抚,且欲荐故丹徒知县张放,因极诋诸总兵不足恃;盛称文吏有奇才,可御寇。上竟以总兵授之,意大沮悔;寻被逮。上御经筵毕,召詹事府、翰林院诸臣 顾锡畴
等二十馀人,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少詹事黄道周对曰:『树人如树木,须养之数十年。近来人才远不及 (第 28 页)
自黄道周而外,凡有声望者: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宏图、路振飞、苏观生、曾樱、陈奇瑜、郑三俊、熊开元、黄士俊、 顾锡畴
、陈子壮,皆为大学士;然多遥授,不至。其后又以林增志、李光春同入阁办事。旧辅傅冠入朝,自请恢剿江右, (第 51 页)
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弘图、路振飞、曾樱、郑三俊、熊开元、黄鸣俊、 顾锡畴
、陈子壮、林增志、李先春、陈洪谧、王锡衮、陈奇瑜等,皆遥授阁辅,戎车转侧至者数人.林增志、李先春先至 (第 8 页)
升瞿式耜佥都御吏,巡抚广西。
刘良佐等合词荐起朱大典为兵部侍郎。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予告归。御史张孙振劾在告礼部尚书 顾锡畴 险邪,有沾秩宗;命致仕去。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
时自二月以来,日月色甚赤。钦天监占候以 (第 100 页)
刘良佐等合词荐起朱大典为兵部侍郎。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予告归。御史张孙振劾在告礼部尚书 顾锡畴 险邪,有沾秩宗;命致仕去。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
时自二月以来,日月色甚赤。钦天监占候以 (第 100 页)
丞。进赞周司礼监秉笔,馀各加恩有差。起徐石麒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国维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周堪赓户部尚书, 顾锡畴
礼部尚书,黄道周、何楷、张有誉、王心一、何应瑞、高倬、解觉龙、贺世寿为各部侍郎,刘士祯、侯峒曾、郑瑄 …… (第 36 页)
释高墙罪宗七十五案,凡三百四十一名为庶人。遣太监王肇基督催闽浙金花银两。肇基原名坤,即崇祯朝肆恶淮扬者。大学士高弘图等谏止之。上先帝尊号曰「思宗烈皇帝」、周皇后曰「孝节皇后」。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字,寻易为「毅宗烈皇帝」。
尊建文君为「惠宗让皇帝」、景帝为「代宗景皇帝」。复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尊皇考福恭王为「恭皇帝」,寻改为「孝皇帝」,立耑庙。允礼部尚书 顾锡畴 议,削温体仁「文忠」谥;寻复之。予大学士文震孟谥「文肃」,刘一璟谥「文端」,贺逢圣谥「文忠」,礼部侍 …… (第 46 页)
监视内官越俎参官,廷争革职;绍芳居官清慎,因温体仁欲倾文震孟、许誉卿,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 顾锡畴 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大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赐蟒剑,开藩遵义。升张凤 …… (第 59 页)
予吏部侍郎顾起元谥「文庄」,都督刘源清谥「武节」。起范凤翼光禄寺少卿、陈洪
谧太仆寺少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张利民、韩接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勷、夏继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一为御史。升瞿式耜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王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马乾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广昌伯刘良佐等合词荐起朱大典为兵部侍郎。大典久任凤督,毁家起兵,屡著战功。御史郑瑜劾其侵赃百万。弘光以大典创五军府,所养士马,岂容枵腹?诏勿问。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予告归。御史张孙振劾在告礼部尚书 顾锡畴 险邪有玷秩宗,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命 (第 81 页)
锡畴 致任去。上林监丞贺儒修奏礼部侍郎管绍宁贪秽实迹,诏勿问。外转给事中马嘉植、御史沈宸荃、吏部余飏为司道 (第 81 页)
释高墙罪宗七十五案,凡三百四十一名为庶人。遣太监王肇基督催闽浙金花银两。肇基原名坤,即崇祯朝肆恶淮扬者。大学士高弘图等谏止之。上先帝尊号曰「思宗烈皇帝」、周皇后曰「孝节皇后」。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字,寻易为「毅宗烈皇帝」。
尊建文君为「惠宗让皇帝」、景帝为「代宗景皇帝」。复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尊皇考福恭王为「恭皇帝」,寻改为「孝皇帝」,立耑庙。允礼部尚书 顾锡畴 议,削温体仁「文忠」谥;寻复之。予大学士文震孟谥「文肃」,刘一璟谥「文端」,贺逢圣谥「文忠」,礼部侍 …… (第 46 页)
监视内官越俎参官,廷争革职;绍芳居官清慎,因温体仁欲倾文震孟、许誉卿,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 顾锡畴 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大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赐蟒剑,开藩遵义。升张凤 …… (第 59 页)
予吏部侍郎顾起元谥「文庄」,都督刘源清谥「武节」。起范凤翼光禄寺少卿、陈洪
谧太仆寺少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张利民、韩接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勷、夏继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一为御史。升瞿式耜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王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马乾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广昌伯刘良佐等合词荐起朱大典为兵部侍郎。大典久任凤督,毁家起兵,屡著战功。御史郑瑜劾其侵赃百万。弘光以大典创五军府,所养士马,岂容枵腹?诏勿问。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予告归。御史张孙振劾在告礼部尚书 顾锡畴 险邪有玷秩宗,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命 (第 81 页)
锡畴 致任去。上林监丞贺儒修奏礼部侍郎管绍宁贪秽实迹,诏勿问。外转给事中马嘉植、御史沈宸荃、吏部余飏为司道 (第 81 页)
升左春坊左谕德、詹事府少詹事、侍读学士,修玉牒,充经筵日讲官。
十一年二月,上御经筵毕,召道周及 詹事顾锡畴 、庶子黄景昉、编修杨廷麟等二十馀人前,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道周对:今人才远不如古,矧屡经摧折,如树 (第 42 页)
十一年二月,上御经筵毕,召道周及 詹事顾锡畴 、庶子黄景昉、编修杨廷麟等二十馀人前,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道周对:今人才远不如古,矧屡经摧折,如树 (第 42 页)
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以恩例授把总。崇祯间,官至翁洲参将。福王时,擢浙江(小腆纪年作江北)总兵。南都亡,遁归。唐王立,得附劝进,乃上言「舟山为海外巨镇,番舶来往,饶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达长江,此进取之地也」。王善之,封为肃虏伯,赐剑印,率兵屯舟山,得便宜行事。鲁王监国,以兵来会,进侯。绍兴陷,富平将军张名振扈王出海投斌卿,斌卿不纳,王遂飘泊外洋。然斌卿怯于大敌而勇于害其同类。副使荆本彻屯小沙屿,斌卿击杀之,并其众。叛将张国柱悉攻舟山,为阮进败去,斌卿复得其楼船百号,声势益振。而进实名振之水营部将,斌卿间之,使背名振,夺其船只、军资、器械无算。宁国公王之仁、镇倭将军王鸣谦至舟山,斌卿并诱击之。忠威伯贺君尧以杀礼部尚书 顾锡畴(纪年云:字瑞屏,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南都授礼部尚书,闽中进东阁大学士,国朝赐谥节悯)
,为众论所不与,挟重赀来舟山;斌卿遣盗杀之,掠其赀。平西将军王朝先在蛟关,斌卿利其兵力,贻书招之;中 (第 65 页)
五月朔,王之南京。以内守备府为行宫。初四日监国,十五日即位,以明年为弘光元年。史可法、马士英、高宏图、姜曰广、王铎并为东阁大学士。改张慎言吏部尚书,士英掌兵部、宏图掌户部,进大器吏部左侍郎、沾太常寺少卿,赞周掌司礼监,可法督师江北。起徐石麒左都御史;张国维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周堪赓户部尚书; 顾锡畴
礼 (第 1 页)
以通政使杨维垣为左副都御史,阮大铖为兵部尚书,瞿式耜巡抚广西,王骥巡抚湖广,马乾巡抚四川。起朱大典为兵部右侍郎。
戎政尚书张国维予告归。礼部尚书 顾锡畴 致仕。
二月,奸僧大悲自称定王,下法司审,系齐庶宗也,伏诛。
礼部请上先太子谥曰献悯皇太子, (第 20 页)
戎政尚书张国维予告归。礼部尚书 顾锡畴 致仕。
二月,奸僧大悲自称定王,下法司审,系齐庶宗也,伏诛。
礼部请上先太子谥曰献悯皇太子, (第 20 页)
启、祯以还,如黄石斋之奇奥、倪鸿宝之清新、钱牧斋之秾郁、王季重之纤秀、陈明卿之淹洽、黎博庵之幽异、张天如之挺拔、陈卧子之博大,皆卓然成家。于是荐绅能文之士,家班、马而户曹、刘。如张侗初鼐、郑如连以伟、葛屺瞻寅亮、黄贞文汝亨、朱仲诏万钟、汤霍林宾尹、蔡敬夫复一、王观涛纳谏、左沧屿光斗、韩止修敬、文太青翔凤、邹臣虎之麟、缪当时昌期、俞斐明琬纶、萧伯玉士玮、李次见应升、周季俟宗建、姚孟长希孟、徐云林应秋、 顾九畴锡畴
、蒋八公德璟、宋文玉玟、叶仲韶绍衣、黄太景昉、文铁山安之、凌骏甫义渠、何黄如楷、金正希声、徐勿斋汧 (第 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