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史鈔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叙殿工,加恩史可法、马士英、王铎、高弘图、姜曰广、管绍宁、王之臣、程注、高倬、刘士桢、何应瑞、陈盟、曹勋、葛寅亮有差;惟 顾锡畴
不许叙。又叙内臣功,太监韩赞周、卢九德、刘文忠、屈尚忠、张执中、田成、王肇基、高起潜、孙象贤、车天祥 …… (第 530 页)
赠诸生翟翚翰林院待诏。 翚,江南人;雅以复仇雪耻自负。闻王登极,匍匐入闽;建言诤谏,不遗馀力。王特官之,不受。病卒,御史钱邦为陈本末;王怜之,赠官。并赐银二十两为葬资,邦芑为缴还之;王曰:『朕视忠臣过于骨肉;一
臣之亡,即少一助。翟翚赐金,著与制一碑碣,不必缴进;仍赐四语,俾勒于石曰:『生既尽君臣之义,死亦凛夷夏之防;名称大明正士,实关天地纲常』。钱邦奉行。
初五日(庚戌)
白党兵聚四保汇,泛蒲酣饮;大清兵掩至,杀数百人,获其魁罗腾蛟。
温帅贺君尧杀 顾锡畴。 (第 825 页)
锡畴, 乡邑已破,方遭父丧,间关赴闽;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君尧挞辱诸生, (第 825 页)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五小史」云:君尧与督相结,取事 (第 825 页)
例银供饷;诸生鼓噪,君尧缚一、二人杀之。 锡畴 欲疏劾君尧,君尧遂缚 (第 825 页)
锡畴 投诸江;子蓥遁免。后君尧赂大清嘉湖道佟某鬻官;蓥适在署中,告佟故,乃置之死(蓥本佟邦年门生,道即邦年 (第 825 页)
赠诸生翟翚翰林院待诏。 翚,江南人;雅以复仇雪耻自负。闻王登极,匍匐入闽;建言诤谏,不遗馀力。王特官之,不受。病卒,御史钱邦为陈本末;王怜之,赠官。并赐银二十两为葬资,邦芑为缴还之;王曰:『朕视忠臣过于骨肉;一
臣之亡,即少一助。翟翚赐金,著与制一碑碣,不必缴进;仍赐四语,俾勒于石曰:『生既尽君臣之义,死亦凛夷夏之防;名称大明正士,实关天地纲常』。钱邦奉行。
初五日(庚戌)
白党兵聚四保汇,泛蒲酣饮;大清兵掩至,杀数百人,获其魁罗腾蛟。
温帅贺君尧杀 顾锡畴。 (第 825 页)
锡畴, 乡邑已破,方遭父丧,间关赴闽;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君尧挞辱诸生, (第 825 页)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五小史」云:君尧与督相结,取事 (第 825 页)
例银供饷;诸生鼓噪,君尧缚一、二人杀之。 锡畴 欲疏劾君尧,君尧遂缚 (第 825 页)
锡畴 投诸江;子蓥遁免。后君尧赂大清嘉湖道佟某鬻官;蓥适在署中,告佟故,乃置之死(蓥本佟邦年门生,道即邦年 (第 825 页)
及崇祯十一年,起原官,历官少詹事.痛朝事日非,实心匡救;正宫帷之名分,禁伐采之滥规.上救荒事宜,又疏言勘陵不宜多带官兵、黄冠不宜陪祀太学、撤内操、核要典诸大政,皆关系国计,侃侃名言.久之,擢礼部右侍郎.时议限民田;德璟言:『民田不可夺,而足食莫如贵粟;宜听民垦田.常平、义仓,悉输本色』.时不能用.杨嗣昌卒于军,德璟议曰:『嗣昌倡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群为盗;又匿失事,饬首功.宜按仇鸾故事,追正其罪』.不从.荐原侍郎陈子壮、 顾锡畴
、原祭酒倪元璐、文安之,并乞宽谪戍臣黄道周;旋皆录用.德璟博闻强识,熟历代典章及明朝掌故;九边阨塞、 (第 32 页)
汧子枋,字昭法;举十五年乡试。枋依隐,有高行云。
★──见原书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顾锡畴
(第 378 页)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三,以诸生试南京,魏国公以女女之。第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 (第 378 页)
,魏忠贤势大炽, 锡畴 偕给事中董承业典试福建,程策大有讥刺;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崇祯初,召复故官;历迁 (第 378 页)
国子祭酒。疏请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 锡畴 复申言之,且请择监生为州县长。已请正从祀位次、进士为国子博士者得与考选,帝并允行。省亲归,乞在籍终养 (第 378 页)
。
母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署部事。帝尝召对,问理财、用人; 锡畴 退,列陈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请 (第 378 页)
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鉴别,随才器使:一善也。赦小过而不终废弃:二善也。省议论而专责成:三善也。拔异才而不拘常格:四善也。急奖励而宽督责:五善也。末极陈耗财之弊,仍归本于用人。帝善其奏。杨嗣昌疏请抚流寇,有「乐天者保天下」及「善战服上刑」语; 锡畴 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嗣昌秉政,诸词臣多攻之,嗣昌颇疑 (第 379 页)
锡畴。 会驸马都尉王炳有罪, (第 379 页)
锡畴 拟轻典;嗣昌搆之,遂削其籍。十五年,廷臣交荐,召还。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复言其不当用,帝不听;起为 (第 379 页)
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时尊福恭王为恭皇帝,将议庙祀, 锡畴 请别立专庙;俄请补建文帝庙谥、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并从之。东平伯刘泽清言:『宋高宗即位南京, (第 379 页)
即以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从民望也。乞以今岁五月为弘光元年』。 锡畴 言明诏已颁,不可追改;乃已。时定大行皇帝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称,援證甚核; (第 379 页)
锡畴 亦以为然,疏请改定。大学士高弘图以前议自己出,力持之;遂寝。温体仁之卒也,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 (第 379 页)
喻义、姚希孟、吕维祺皆不获谥。 锡畴 言:『体仁得君行政,最专且久;其负先帝,罪大且深。乞将「文忠」之谥或削、或改,而补震孟诸臣;庶天下有 (第 379 页)
所劝惩』。报可;遂谥诸人,削体仁谥。吏部尚书张慎言去位,代者徐石麒未至,命 锡畴 摄之。时马士英当国 (第 379 页)
锡畴 雅不与合;给事中章正震、 …… (第 379 页)
熊汝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御史张孙振力颂体仁功,请复故谥;遂勒 锡畴 致仕。
南都失守, (第 380 页)
锡畴 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总兵贺君尧挞辱诸生, (第 380 页)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见原书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 (第 380 页)
★──见原书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顾锡畴
(第 378 页)
顾锡畴; 字九畴;昆山人。年十三,以诸生试南京,魏国公以女女之。第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 (第 378 页)
,魏忠贤势大炽, 锡畴 偕给事中董承业典试福建,程策大有讥刺;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崇祯初,召复故官;历迁 (第 378 页)
国子祭酒。疏请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 锡畴 复申言之,且请择监生为州县长。已请正从祀位次、进士为国子博士者得与考选,帝并允行。省亲归,乞在籍终养 (第 378 页)
。
母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署部事。帝尝召对,问理财、用人; 锡畴 退,列陈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请 (第 378 页)
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鉴别,随才器使:一善也。赦小过而不终废弃:二善也。省议论而专责成:三善也。拔异才而不拘常格:四善也。急奖励而宽督责:五善也。末极陈耗财之弊,仍归本于用人。帝善其奏。杨嗣昌疏请抚流寇,有「乐天者保天下」及「善战服上刑」语; 锡畴 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嗣昌秉政,诸词臣多攻之,嗣昌颇疑 (第 379 页)
锡畴。 会驸马都尉王炳有罪, (第 379 页)
锡畴 拟轻典;嗣昌搆之,遂削其籍。十五年,廷臣交荐,召还。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复言其不当用,帝不听;起为 (第 379 页)
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时尊福恭王为恭皇帝,将议庙祀, 锡畴 请别立专庙;俄请补建文帝庙谥、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并从之。东平伯刘泽清言:『宋高宗即位南京, (第 379 页)
即以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从民望也。乞以今岁五月为弘光元年』。 锡畴 言明诏已颁,不可追改;乃已。时定大行皇帝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称,援證甚核; (第 379 页)
锡畴 亦以为然,疏请改定。大学士高弘图以前议自己出,力持之;遂寝。温体仁之卒也,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 (第 379 页)
喻义、姚希孟、吕维祺皆不获谥。 锡畴 言:『体仁得君行政,最专且久;其负先帝,罪大且深。乞将「文忠」之谥或削、或改,而补震孟诸臣;庶天下有 (第 379 页)
所劝惩』。报可;遂谥诸人,削体仁谥。吏部尚书张慎言去位,代者徐石麒未至,命 锡畴 摄之。时马士英当国 (第 379 页)
锡畴 雅不与合;给事中章正震、 …… (第 379 页)
熊汝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御史张孙振力颂体仁功,请复故谥;遂勒 锡畴 致仕。
南都失守, (第 380 页)
锡畴 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总兵贺君尧挞辱诸生, (第 380 页)
锡畴 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见原书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 (第 380 页)
崇祯中,累官少詹事。十三年,擢礼部右侍郎。明年秋,尚书林欲楫出视孝陵,锡衮以左侍郎掌部事。帝禁内臣干预外政,敕礼官稽先朝典制以闻;锡衮等备列诸监局职掌,而不及东厂。提督内臣王德化言:『东厂之设,始永乐十八年,「国朝典汇」可据。礼官覆议不及,请解臣职,停厂不设』。锡衮等言:『「典汇」虽载此条,但系下文笺注。臣等以正史无文,故不敢妄引』。帝不听;锡衮复抗疏请罢厂,亦不允。二月,帝再耕耤田,锡衮因言:『频岁旱、蝗,三饷叠派。请量除加徵、严核蠹饷,俾农夫乐生』。又以时方急才,请召还故侍郎陈子壮、 顾锡畴
、故祭酒倪元璐、文安之,且乞免黄道周永戍。给事中沈允培请增天下解额,锡衮因言:『南畿、浙江人文更盛, (第 548 页)
顾锡畴,
号瑞屏;昆山人,己未进士。以礼部尚书,家居。
乙酉秋,渡海至温州。闻隆武立,遣人上书陈治道,并论 (第 13 页)
古今兴复之要;加大学士、宫保,敦趣入觐。未及行,会温州总兵贺君尧恃兵力、多纵恣, 锡畴 每以正论抑之。有庠士忤君尧,君尧笞辱之;诸生不服,聚公堂争之;君尧合士卒露刃逐诸生,有伤者;遂喧讼于 (第 13 页)
锡畴, (第 13 页)
锡畴 将具疏劾之。一夕,盗杀 (第 13 页)
锡畴 于江心寺;盖君尧所使也。
忠威伯贺君尧,号淳宇;镇江丹阳人,本籍凤阳。崇祯末,任温州参将,加都督 (第 13 页)
衔。隆武立,挂忠威将军印。为人坦夷和厚,亲其故乡人。子光禧、光祚,勇而能文。但不能禁戢士卒,为民患。以私憾杀 锡畴, 众论不与。
丙戌,清兵破温,君尧走海,与巡抚卢若腾同栖镇下关;士卒散,仅存数艘。适平夷侯周崔芝北 (第 13 页)
乙酉秋,渡海至温州。闻隆武立,遣人上书陈治道,并论 (第 13 页)
古今兴复之要;加大学士、宫保,敦趣入觐。未及行,会温州总兵贺君尧恃兵力、多纵恣, 锡畴 每以正论抑之。有庠士忤君尧,君尧笞辱之;诸生不服,聚公堂争之;君尧合士卒露刃逐诸生,有伤者;遂喧讼于 (第 13 页)
锡畴, (第 13 页)
锡畴 将具疏劾之。一夕,盗杀 (第 13 页)
锡畴 于江心寺;盖君尧所使也。
忠威伯贺君尧,号淳宇;镇江丹阳人,本籍凤阳。崇祯末,任温州参将,加都督 (第 13 页)
衔。隆武立,挂忠威将军印。为人坦夷和厚,亲其故乡人。子光禧、光祚,勇而能文。但不能禁戢士卒,为民患。以私憾杀 锡畴, 众论不与。
丙戌,清兵破温,君尧走海,与巡抚卢若腾同栖镇下关;士卒散,仅存数艘。适平夷侯周崔芝北 (第 13 页)
进韩赞周司礼监秉笔。馀各加恩有差。起徐石獜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国维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周堪赓户部尚书。 顾锡畴
礼部尚书。黄道周,何楷,张有誉,王心一,何应瑞,高倬,解学龙,贺世寿为各部侍郎。刘士祯,侯峒曾,郑瑄 …… (第 337H 页)
帝。复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尊皇考福恭王为恭皇帝。寻改孝皇帝。立专庙。
削温体仁谥允。礼部尚书 顾锡畴 请也。
予大学士文震孟谥文肃。刘一璟谥文端。贺逢圣谥文忠。礼部侍郎罗喻义谥文介。詹事姚希孟谥文毅。兵 …… (第 339L 页)
监视内臣。越俎参官。廷诤革职。绍芳居官情慎。温体仁欲倾文震孟,许誉卿。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 顾锡畴 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太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赐蟒衣尚方剑。开藩遵义。升 …… (第 350L 页)
尚书顾锡畴 险邪。有玷秩宗。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命 (第 364L 页)
锡畴 致仕去。上林监丞贺孺修奏礼部侍郎管绍宁贪秽。诏勿问外转。给事中马嘉祯,御史沈宸荃,吏部余飏为司道等官 (第 364L 页)
帝。复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尊皇考福恭王为恭皇帝。寻改孝皇帝。立专庙。
削温体仁谥允。礼部尚书 顾锡畴 请也。
予大学士文震孟谥文肃。刘一璟谥文端。贺逢圣谥文忠。礼部侍郎罗喻义谥文介。詹事姚希孟谥文毅。兵 …… (第 339L 页)
监视内臣。越俎参官。廷诤革职。绍芳居官情慎。温体仁欲倾文震孟,许誉卿。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 顾锡畴 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太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赐蟒衣尚方剑。开藩遵义。升 …… (第 350L 页)
尚书顾锡畴 险邪。有玷秩宗。以其请削温体仁谥而谥文震孟也。命 (第 364L 页)
锡畴 致仕去。上林监丞贺孺修奏礼部侍郎管绍宁贪秽。诏勿问外转。给事中马嘉祯,御史沈宸荃,吏部余飏为司道等官 (第 364L 页)
檀君祠(唐尧戊辰。神人降于太白山檀木下。国人立为君。是为檀君。)
中国有圣人。海东有神人。苍苍太白山。郁郁檀木春。金麟一去兮不复还。秪今遗庙浿江滨。
箕子庙(周武王克商。箕子东来。都平壤。施八条。叙九畴。)
明 明九畴 叙。章章八条治。人我兽华我夷。扶桑日月朝复朝。大同江水不尽期。
柳花歌(扶馀王子金蛙。得河伯女柳花于 (第 503L 页)
泂酌。庶几享右。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杂著(一)
箕子实记
箕子。商宗室也。或曰名胥馀。学 明九畴。 身传圣道。以畿内诸侯。仕为太师。帝乙谪子受。资辨捷疾。拒谏饰非。其庶兄启。恪慎克孝。箕子度受非元良。 (第 292H 页)
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四
杂著(一)
箕子实记
箕子。商宗室也。或曰名胥馀。学 明九畴。 身传圣道。以畿内诸侯。仕为太师。帝乙谪子受。资辨捷疾。拒谏饰非。其庶兄启。恪慎克孝。箕子度受非元良。 (第 292H 页)
于五季之时。盖理有渐而气先至也。惟我东方表为大国。上世盖贸贸而夷也。自殷师以洪范之道来设八教。而三纲 明九畴
叙矣。其后数千馀载。而我圃隐先生挺生丽季。尽忠所事。毕命改社。其扶伦立彝之功。固足以轩天地曜日月。然 (第 518L 页)
花落,陶弘景寒夜怨,徐勉 迎客送客。王筠楚妃吟,梁简文春情,隋炀夜饮朝眠曲,皆谓之古词,何不可哉。 顾锡畴
降乩词 昆山 顾宗伯(锡畴)
有江神子词,此宗伯死后降乩作也。宗伯不得死所,相传在温州 时,尚思卖犊。与永嘉令乡人吴君,夜饮江心寺迎客送客。王筠楚妃吟,梁简文春情,隋炀夜饮朝眠曲,皆谓之古词,何不可哉。
顾锡畴降乩词 昆山顾宗伯 (锡畴) 有江神子词,此宗伯死后降乩作也。宗伯不得死所,相传在温州 时,尚思卖犊。与永嘉令乡人吴君,夜饮江心寺
顾锡畴降乩词 昆山顾宗伯 (锡畴) 有江神子词,此宗伯死后降乩作也。宗伯不得死所,相传在温州 时,尚思卖犊。与永嘉令乡人吴君,夜饮江心寺